请问这个是什么鸟类下的蛋?

请问这个是什么鸟类下的蛋?,第1张

我觉得可能是丝光椋鸟。如果你看见过成鸟可以搜索对比一下。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细草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5-7枚,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淡蓝色、光滑无斑,大小为285mm×204mm。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丝光椋鸟体型大小和其他椋鸟相似,体长20-23cm。嘴朱红色,脚橙**。雄鸟头、颈丝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往后均变淡,两翅和尾黑色。雌鸟头顶前部棕白色,后部暗灰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浅灰褐色,其他同雄鸟。特征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多栖息于开阔平原、农作区和丛林间以及营巢于墙洞或树洞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自陕西、河南、安徽、江苏至广东、海南、西至四川、云南等地。也见于日本和越南。

这是百灵鸟的蛋。

白灵鸟卵浅褐色或近白色,上密缀褐色细斑。卵长约1 9-22厘米,宽约12-15厘米。

百灵鸟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百灵鸟在食物上要求不高,春天它们就吃一些幼嫩的小草芽和一些昆虫。在夏天和秋天时,它们就要捕捉一些昆虫吃。到了冬天,它们只吃一些草籽和谷类来填饱它们的肚子,有时还会意外地得到一些昆虫和虫卵。百灵鸟不会破坏农作物,在夏季刚刚来临时,它们还在抚育幼鸟的时期时,百灵鸟会捕捉大量的虫子来喂养小鸟,这样就为庄稼生长除了害,是生产区中不可缺少的益鸟。

孔雀卵呈钝卵圆形,壳厚而坚实,并微有光泽;呈乳白,棕或乳**,不具斑点。

蓝孔雀的繁殖期3-6月,绿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此时雄鸟的羽毛特别绮丽。常见数只雄鸟追随于雌鸟周围,不断抖动,并相互摩擦而发生“沙—沙” 的音响。

雄鸟为争雌还发生格斗。巢营于郁密的灌木丛、竹薮等的高草丛间。巢异常简陋,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窝,并衬以杂草、枯枝、落叶、残羽等。雌鸟每隔一日产一卵,多在黎明产下。卵每产4-8枚,为5-6枚。

扩展资料:

孵卵由雌鸟承担,经28-30日才孵出雏鸟,雏鸟有隐蔽于雌鸟尾下的习性。生长缓慢,第一年的幼鸟与雌鸟略同,而雄性幼鸟的颈部则色彩较鲜艳。

第二年的幼鸟与同性别的成鸟相似,但雄的不具尾屏,脸上裸露部呈蓝色和**,第三年才被有成年的羽衣,此时雄性幼鸟具有完全成长的尾屏。

刚果孔雀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何时生儿育女完全取决于当地雨季到来的日期,雄鸟在茂密的灌木丛深处用枯枝败叶搭窝,在雌鸟孵卵期间负责保卫工作。

大多数动物的蛋都是楠球形而不是正圆的球形,这样的形状有很多好处。例 如,较之正球形的蛋,椭球形的蛋不易到  处乱滚,这样无疑增强了蛋的安全形,还有就是利于堆积。但是这种形状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由于鸟类的身体结构造成的。蛋在刚刚形成的时候是正球形的,它通过 鸟类体内的管道最终排出体外。这个排 出过程是由鸟类输卵管的收缩挤压来推  动的,蛋在这个阶段时壳是软的。所以, 不断地挤压让它变成了椭球形,而且这 种挤压的力量作用于蛋的后部,蛋就呈 现了一头大、一头小的形态。

绝大多数鸟类仅左卵巢和左输卵管发达(右侧退化,只留痕迹,这是鸟类减轻体重以利飞翔的一种适应)。卵子在卵巢内成熟后,通过输卵管前端的喇叭口进入输卵管并在此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继续在输卵管内下行,依次被输卵管壁所分泌的蛋白、壳膜和卵壳所包裹。卵在输卵管内下移时,由于输卵管壁肌肉的蠕动而旋转,加之由于重力的影响,使球形的鸟卵在下行时有如水滴一样变成一端大一端小的椭圆体。

蛋形成以后,进入输卵管和肠道、输尿管共同开口的泄殖腔,再经泄殖腔口(一般误认为是鸟类的肛门,故鸡的泄殖腔口俗称“鸡屁股”)产出体外。鸟类的泄殖腔口狭小,产蛋时必须扩张。一端大一端小的椭圆体为流线型,产蛋时阻力最小。若蛋为球体,势必增加蛋的横切面直径,增大产蛋阻力,使产蛋困难,甚至拉伤泄殖腔口。

绝大多数鸟类都有筑巢行为。为了安全,鸟巢一般筑在高处和不水平的地面。鸟类的蛋产于巢内并加以孵化。在孵蛋过程中,为使巢内的蛋受热均匀,鸟类常有用足翻动巢内的蛋的“翻蛋”行为。蛋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椭圆体,可以降低翻蛋时蛋滚出巢的可能。即使有个别鸟蛋滚出巢,也不至于像球体一样滚得太远而摔坏,而是在较小的范围内转圈,便于亲鸟找回巢。

根据照片,这个鸟蛋可能是鹌鹑蛋或者乌鸫鸟蛋。

鹌鹑蛋是一种小型的禽类,体长约16厘米,形似鸡雏,头小而尾凸。它们通常有黑褐色的嘴和栗褐色的虹膜,而它们的背部有栗**、黑色和蓝色羽毛组成的斑纹,胸部则有淡砖红色的羽毛。鹌鹑蛋通常呈淡蓝灰色或近白色,并带有赭褐色的斑点。

乌鸫鸟蛋则是另一种鸟蛋,体重约55-126克,体长210-296毫米。雄性的乌鸫鸟除了**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鸟没有**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它们的虹膜是褐色,鸟喙是橙**或**,脚是黑色。乌鸫鸟每年在4-7月开始繁殖,它们的巢通常营于乔木的枝梢上或树木主干分支处、距地面约3米的地方,以枝条、枯草、松针等混泥筑成深杯状。每窝产卵4-6枚,淡蓝灰色或近白色,缀以赭褐色斑点,由雌鸟孵化。

总的来说,根据照片的有限信息,我们无法确定这个鸟蛋的确切来源。要确定这个鸟蛋的来源,最好的方法是观察附近是否有鹌鹑或乌鸫鸟的栖息地,或者咨询当地的野生动物专家或生物学家。

这是红冠水鸡鸟蛋。繁殖期为4-7月。雌雄成对单独繁殖,有时也成松散的小群集中在一个苇塘中繁殖,巢间距最近为1-3米。营巢于水边浅水处芦苇丛中或水草丛中。有时也在水边草丛中地上或水中小柳树上营巢,但周围均有芦苇或高草掩护,巢甚隐蔽。巢的形状为碗状,主要由枯芦苇和草构成,内垫芦苇叶和草叶。巢的大小为外径20-27厘米,内径10-15厘米。巢深3-5厘米;巢高15-20厘米。巢紧贴于水面,但不是浮巢,而是贴着水面弯折芦苇作为巢基,然后在其上面用枯草堆集而成。每窝产卵通常为6-10枚,也有少至4枚和多至12枚的。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和长卵圆形,颜色为浅灰白色,乳白色或赭褐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9-31×40-45毫米,平均为412×298毫米,重16-19克,平均174克。通常每天产卵1枚。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9-22天。雏鸟早成性。刚孵出的雏鸟通体北有黑色绒羽,嘴尖白色,其后一直到额甲为红色。孵出的当天即能下水游泳。

可能是白眉姬鹟鸟蛋。每窝产卵4-7枚,以5-6枚较多。卵呈椭圆形。污白色、粉**或乳白色,具红褐色或橘红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常形成一圆环状。卵的大小为150-190mm×118-145mm,平均178mm×135m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4393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