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是中国独有的化妆造型艺术。它起源于原始人类黥面文身的习俗。脸谱主要分为戏剧脸谱和社火脸谱。
戏剧脸谱起源于上古的图腾。据《旧唐书》、《宋史》等史书记载:
古代打仗时戴上面具上阵,以增加威严,吓唬敌人。到了唐代就演变成为一种“代面”的歌舞形式。由于戴面具演出,因而观众对演员表情变化看不见,影响了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后来发展为将面具上的花纹和色彩直接画在脸上,即涂面化妆。涂面化妆虽然还没有后世戏曲中开脸的造型,但它已成为后世戏曲脸谱的前身。那时歌舞中,面具与涂面两种方式都被使用着。戏曲正式形成以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面具的使用呈减少的趋势。现在除少数地方戏(如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等)还使用面具外,大部分剧种以勾画脸谱为主。
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分为各种色彩。红色脸谱表示忠勇、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等;黑色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往往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民间社火脸谱
社火源自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期的宗教仪式。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祈福求祥的宗教舞蹈。“傩”的明显特点是戴假面歌舞。社火脸谱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形成的,因此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
社火脸谱是用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点为基础,用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展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为草莽。早期社火脸谱在我国很多地方流行,其中以陕西风翔、扶风、岐山一带的社火脸谱极为突出。
陕西陇县和宝鸡县的社火脸谱,流传历史悠久,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明快,纹饰严格讲究,谱样繁多,代表了西府社火脸谱的最高水平。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间所独有,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由于当地民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描绘于马勺之上而得名。马勺采用树材,制作简便,历代农家乡民必备。彩绘简繁皆宜,人们把它悬挂厅堂居室用于扶正驱邪,镇妖降怪,表达祈福纳祥、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因而马勺脸谱深得人们喜爱和推崇。经现代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完善,马勺脸谱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珍品.
“个性化妆造型”有两个方面
一是所谓“创意妆”,就是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理念,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出前卫,时尚,视觉冲击力强的造型作品,这只能表演走秀用,生活中并不实用的。
二是根据模特自己独特的神态气质和外形,扬长避短,强化张扬模特独特的之处,创作出只属于模特本人风格的化妆造型作品。这需要深厚的观察、实施、技术方面的功底。
少女妆:少女妆的特点应在于自然,予人以青春朝气和不加修饰之感。由于少女的皮肤细腻、娇嫩而富有弹性和光泽,在化妆时宜突出两颊和嘴唇处,不宜描眉、涂眼影和上较夸张的粉底。在技巧上,应清淡自然、似有若无,切忌浓妆艳抹,反倒失去自然美。
职场妆:职场中的妆容目的是让你看上去干练又不缺乏亲和力,不修边幅的粗线条会让你看起来好像昏昏欲睡毫无神采,而过度渲染的妆容则会让大家过分关注你的外表而忽略了你本身的工作能力。
孕妇妆:怀孕早期,皮肤比较干燥,可选用油质粉底,怀孕后期,油脂分泌增多,皮肤油腻,就要用亲水性的粉底。但无论用哪种粉底,包括用遮斑霜掩盖色斑,都不宜涂得过厚。因为此时的皮肤较脆弱敏感,太多的化妆品对它无疑是一种不良刺激,故以清洁柔和,既修饰了面容,又不刺激皮肤为宜。
扩展资料自古以来,人们为了保护肌体或为了修饰仪表,十分关注化妆。在原始人时期,人类习惯于在身体皮肤上涂抹动物脂肪、油类、粘土和黄土,用以避寒防暑和防止昆虫叮咬。
当时,人类生活于莽莽的原始森林中,为了预防风土疾病,还热衷于搞迷信咒术来去邪除魔,每当人们举行祭典仪式时,必须化妆眼睛和面部,由此十分不便。
在古埃及,人们为了防止炎热和皮肤干燥,常用香油和油质软膏涂抹皮肤。另外,古埃及人还喜欢眼圈化妆,即在上下眼皮上勾画绿色、黑色或蓝色颜料,据说这是为了预防砂眼、苍蝇(古代热带有一种苍蝇能飞进眼内产卵)和飞虫的入侵,也是为了遮蔽灼热的阳光和消毒。
因此在配制这种涂料化妆品时,大多掺入具有杀菌作用的蓝绿色孔雀石粉末。后来人们对这类化妆品的色泽也开始讲究起来,便特别爱用淡黑色的二氧化锰调制的涂料,甚至还有选用绿色树脂的,以此来驱赶蚊虫。
-化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