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冠大荫浓,花型好看,极少有病虫害,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此外,皂荚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荚种子榨油可作润滑剂及制肥皂,药用有治癣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叶、荚煮水还可杀红蜘蛛
1、皂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含三萜皂甙(皂荚甙、皂荚皂甙)、鞣质、蜡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有祛痰、开窍的功能,皂荚中所含有的皂苷素是三萜烯类和低聚糖,还有抗癌和提高艾滋病免疫力等功效。
2、皂角是一种美食皂角仁营养成分很高,属于高能量、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能调和人体脏腑功能,具有养心通脉,清肝明目,提神补气等功效。
3、皂角皮是天然的工业洗涤产品,可用于动物毛皮制品的清洗加工,加工后毛皮具有毛皮柔软、光泽好之优点。也可从皂角皮中提取制药用的激素等材料。
扩展资料:
园林用途
皂角冠大荫浓,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另外、皂角果实富含胰皂质,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种子榨油可作润滑剂及制肥皂,药用有治癣及通便之功效;
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叶、荚煮水还可杀红蜘蛛。皂角木材坚硬,耐腐耐磨,但易开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浓郁的气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与桩,器物上的把与柄等。
生于路旁和家种、沟旁、宅旁,主产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广西、安徽。
参考资料:
药理作用
1.皂甙的一般特性:含皂甙的植物颇多,至少有50个不同科的400种植物含有之。它能降低表面张力。其溶液(1:10000)振摇时,则溶液中每个气泡的表面皆可被皂甙包围而形成一薄膜,故泡沫持久不灭。同样,遇油类物质亦可借皂甙薄膜而形成乳剂。它能改变细胞表面的通透件,而成为一般原浆毒。对胆甾醇有特别的亲和力,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作用于血细胞表面的类脂质),胆甾醇可对抗其溶血作用。
2.祛痰作用:含皂甙类的药物,能 胃粘膜而反射性的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产生祛痰作用(恶心性祛痰药)。在猫身上,皂荚确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但较桔梗、前胡为差,持续时间较短。
3.抗菌作用:在试管中,皂荚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美国皂角中所含之三刺皂荚碱(Triacanthin)有**碱样作用,可治疗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胆囊炎等。煎剂1g/kg给猫灌胃,能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有祛痰作用。0.25%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1:3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菌有抑制作用。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1-3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搐鼻;或煎水洗;或研末掺或调敷;或熬膏涂;或烧烟熏。
注意
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按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
2.《本草图经》:疏风气。
摘录
《中华本草》
皂荚又名鸡枞子、皂角、皂荚等。是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已经衰老或受伤。皂荚入药,具有化痰开窍、散结消肿的功效,对中气出咳、昏迷、癫痫、痰多、无感、咽喉阻塞、痰多气喘、咳痰不爽、大便干燥等症状有治疗作用。让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内容。
猪牙皂的药用功效
性味辛、咸、温,微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效化痰开窍,散结消肿。主治:风中咳嗽,昏迷,癫痫,痰多,无知,咽喉阻塞,痰多咳嗽,痰多不畅,大便干结,痈肿。
猪牙皂的相关论述
1,日华子本草:通关节,除头风,祛痰,杀虫。治骨蒸,开胃中泄。
2、本经:主风致肌肉麻痹,邪气作祟,泪在风头,益九窍。
3,别录:治腹胀、消谷、除咳嗽和囊肿、妇女细胞不落,明目益精。
4、纲目:疏通肺大肠之气,治咽喉阻塞,痰多气喘咳嗽,风疖疥疮。
猪牙皂的药用禁忌
1本草经集注:青葙子做的。坏冬小麦。臭椿、人参、苦参。
2品汇精要:孕期不能服用。
3本草备要:气虚老人禁用。
4得配本草:阴虚痰多、极热生风者忌用。
5中国药典: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禁用。
猪牙皂的药用选方
1没有办法治疗所有的疾病,因为气、痰、风、火,还有突发的疾病和闭塞:皂荚,是细粉,可以吹到鼻子里。
2治风热牙痛:将皂角用肥皂洗净,去籽,用盐填壳,仍加少许明矾,用黄泥凝固,研末,每日擦之。
3治脑宣传:蜜炙皂角,在水中捣成浓汁,煮成糊状,在鼻中抽动,在口中咀嚼,久拔。
4、治疗咽喉痛:一种尖齿皂。末了,每吹一点,八咽就不吐了。
5、治卒头痛:皂荚末在鼻中吹气,使其停止。
6、大小便治疗不合理,关哥不利:皂角火烧,细磨,三钱同粥饮。
7治霍乱转肌:皂角末,往鼻子里吹个小豆,你就惨了。
8治脚痛痒:将皂角烧焦。
9治肾风阴痒:用稻草熏烧皂角十余次。
10治肾痛卒外:皂角、皮末,水敷。
11治鼻猫薄荷:将皂荚烤熟,末如小豆子,用竹筒吹入鼻中。
12对待孩子的头疮,粘脂和脱发:黑皂角,并适用于结痂。
13治奶吹:皂角,蜜焙为末,酒勾兑。
14、治脚气肿痛:皂荚、赤小豆。为了结束。醋调好,贴在肿的地方。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皂荚能够起到肥皂的去污作用。皂荚含有皂甙成分,有表面活性剂样性能:起泡、去污、乳化,并且比真正的肥皂耐硬水,不含碱性,对丝毛织物无损伤。
皂荚有多种,去垢能力不同。唐初《新修本草》记载:“猪牙皂荚最下,其形曲戾薄恶,全无滋润,洗垢不去”,应选“皮薄多肉……味大浓”’者,故而后世有“肥皂”或‘“皂荚”一词以称呼质优肉厚的皂荚,意为“肉多肥厚的皂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肥皂荚……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由此可以看出,皂荚是真正起到去污作用的。
飞秒检测发现皂角配何首乌具有补血安神功效,因头发乃血之余,血足则发好。又因含有氨基酸,大黄素及卵磷脂等,能滋润头皮毛囊,促进黑色素的生成。
所以配何首乌能增强发质,长的更密,让头发更强劲,变的更黑。
皂角配茶籽或茶枯含有茶皂素,茶多酚,维他命B和E。
维生素B和E,对于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很有效,也可预防头皮发痒,皮癣等。
茶多酚可以抗辐射,防癌,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
配无患子(圆皂角)无患子与皂角类似,含有丰富的皂素,酪氨酸等,但相比皂角来说,泡沫会更多一点,能有效洗去沉淀物,还有抗菌作用。
配野参有人参皂甙,植物蛋白质,无机无素,多种维生素,生物碱等。能为头皮提供丰富的营养,其中的氨基酸能有效抑制色素流失,也就是说可以保持黑色素,不让头发变白。所以与皂角配合起来,效果更佳。
配侧柏叶达到清热去湿,让头皮清新不再油腻。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梢及叶,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经;体轻气香,可升可降。
配生姜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头皮不健康,大多是因为皮表被阻塞,被清洗干净之后,如果配上生姜就可以加快头皮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从而促进毛囊的生长。
配桑叶也是常见用法,各配10克到20克,一起熬水来洗发。桑叶,具有清热去湿的功效,解决头皮因为油脂分泌过盛而发炎,影响毛囊的健康。配上桑叶,就能很好的改善头皮的湿热症状,达到清爽目的。
别称皂角、肥皂荚、大皂、日丁、皂丁。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0米以上。树枝、树干上有圆筒状分枝的坚硬针刺(皂角刺),小枝有细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4枚;小叶互生,极接近,叶片卵形、矩圆形或披针形。花淡黄绿色。荚果扁长而微弯,形似镰刀,厚木质,两面突起,紫黑色,有光泽。秋季采荚果,四季采刺,晒干。
生长环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多生于路边、村庄附近,多为栽培。
性味功效味辛,性温,有小毒。消痰平喘,通窍攻坚。
验方精选第一方:皂角刺30克。
用法:取上药,与大枣10枚煎半小时以上,弃渣取药液300~400毫升,与粳米30克煮成糊状。分2次服用。
主治:亚急性盆腔炎。第二方:皂角籽200粒。
用法:同陈醋一斤,红糖6克,放入沙锅内浸7日,上火熬干,皂荚籽微黄时研为细粉,分20包。每日1次,每次1包,煎汤冲服。
主治:淋巴结核。第三方:皂荚适量。
用法:放铁锅内,火煅存性,碾细为末。1~2岁每日服1克,3岁以上每日2克。用糖拌吞服。
主治:小儿急、慢性泄泻。第四方:皂荚2枚。
用法:取上药,与盐15克同烧赤,研细。夜夜揩齿。
主治:齿龈萎缩、牙齿松动。第五方:皂角适量。
用法:取上药,烧灰研末。用茶油调涂伤口及周围。
主治:马咬伤。第六方:皂荚适量。
用法:放锅中火煅存性,研细为末。每次1克,每日2次,用糖拌吞服。
主治:小儿厌食症。第七方:皂角10个。
用法:取上药,研成细末,米醋适量调和。涂于颈与下颌部,干即换涂。
主治:乳蛾。第八方:皂角粉少许。
用法:取上药。涂人鼻腔,待打喷嚏时,用手指堵住无异物之鼻孔,以增加压力即可。
主治: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防虫蛀。
药材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一端略狭尖,长11~13毫米,宽7~8毫米,厚约7毫米。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带有光泽,较狭尖的一端有微凹的点状种脐,有时不甚明显,种皮剥落后,可见2片大形鲜**的子叶。质极坚硬,气微,味淡,以颗粒饱满、坚实、无杂质、无虫蛀者为佳。
炮制《雷公炮炙沦》:皂荚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于火畔煮,待泡熟,剥去硬皮一重了,取向里白嫩肉两片,去黄(其黄消人肾气),用铜刀细切,于日中干用。
性味辛,温,有毒。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本草经疏》:味辛咸,温,有小毒。
③《本草汇言》:味辛甘,气温,无毒。
功用主治润燥通便,祛风消肿。治大便爆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瘰疬,肿毒,疮癣。
①《本草图经》:核中白肉,入治肺药。又炮核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
②李杲:和血润肠。
③《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
④《本草崇原》:治疝气并睾丸肿痛。
⑤《医林纂要》:杀疳虫。
⑥《本草求原》:疏风热,去麻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孕妇慎服。 ①治大肠风秘:皂荚子三百粒。破作两片,慢火炒燥,入酥一枣大,又炒燥,又入酥至焦黑为度,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蒺藜、酸枣仁汤,空心下,良久未利,再服,渐加至百丸,以通为度。(《妇人良方》)
②治肠风下血:皂荚子、槐实各一两。用粘谷糠炒香,去糠为末,陈粟米饮下一钱。(《圣惠方》神效散)
③治里急后重:积壳、皂荚子等分。炒令干燥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普济方》)
④治下痢不止:皂角子瓦焙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下。(《医方摘要》)
⑤治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皂角子。洗净,以少酥熬香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以蒺藜子、酸枣仁汤下三十丸。(《千金方》)
⑥治瘰疬满项不破,及肿疼痛:不蛀皂子三百个,酒一升半,化硇砂一两,同浸皂子七日,以文武火熬成,候酒尽为度,每至临卧,含化三粒。(《博济方》)
⑦治气毒结成瘰疬,肿硬如石,疼痛:皂荚子一两(烧灰),槲白皮末一两。同研令细,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⑧治一切疔肿:皂荚子取仁作末敷之。(《千金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