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形容头发用"青丝"或"绿云"?

为什么古代形容头发用"青丝"或"绿云"?,第1张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的宫女之多,由宫女们梳妆打扮的盛况可见一斑:“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氺也。”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像打开的梳妆镜,洗脸倒掉的胭脂水使渭水涨起油腻都好理解,然而“绿云”比喻乌黑浓密的头发却令人费解。关键是“绿”云为何用来比喻“黑”发?在视觉上,无论是“墨绿”“深绿”“微绿”都不能与“黑”相比。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诗词上,还出现了“绿鬓”,“绿娥”之类的字眼,前者如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之三“绿鬓愁中减,红颜啼里灭”,白居易《闺妇》诗:“红绡带缓绿鬓低”。后者如唐许浑《送客自两河归江南》:“遥羡落帆逢旧友,绿娥青鬓醉横塘”。绿鬓是指乌黑的鬓发,绿娥是指妇女的眉毛,以黛染画,眉呈微绿痕抹。黛是青黑色的颜料,涂之于黄白色的皮肤上,确微微有墨绿意。

由青黑色的颜料与黄白色的皮肤相配呈微绿,我想到了色彩的调配规律。“五色”除了黑白外,还有“青、黄、赤”三种基本色,用三色中的任两色相调和,既可生成“七色”中的另三色:橙、绿、紫。示意如下:

赤→(橙)←黄→(绿)←青→(紫)←赤

由此可见,绿色是由青色和**调配而成,即青**。若“绿”到极致,就和青色无甚差别了。

然而青色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都知道“青丝”是指“黑发”,那么,“青”就是“黑”了,形容头发确是(《辞源》义项③)。但“青”不仅指“黑”,否则,五色“青黄赤白黑”岂不有重复?由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知,青一指青色之物(《辞源》义项②),一指似蓝而深于蓝的颜色,即五色之一的青色(《辞源》义项①)。而“青”又常指“微绿”,如“草木初生为青色,引申为出生,少年,青春”(《辞源》义项⑤)。所以,“青”春必是一种“绿”春。

青与绿的关系还见于“青丝”《辞源》义项中,“青丝”除喻“黑发”外,还可指“柳絮”,有庾信诗“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李白诗“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为例。就连“绿云”除了在《阿房宫赋》中比喻女人头发乌黑浓密外,也有喻“枝叶茂盛”之意。如白居易《云居寺孤桐》诗:“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斜。”反过来,“绿”也有“青丝”的“青”之意,即“乌黑”的意思。如李贺《贝宫夫人》诗:“长眉凝绿几千年”。(《古代汉语词典》义项②)

由此可见,绿色与青色有着科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杜牧把“黑发”也就是“青丝”喻成“绿云”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理所当然。

从古至今,男女都会非常重视自己的外表,头发自然对外表的影响很大。许多人都有染头发的习惯。年轻人把头发染成漂亮的颜色来展示他们的个性,而老年人把灰白的头发染成黑色来看起来更年轻。事实上,“染发剂”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而是古人的专利。我们都知道,古人比现代人更注重头发。它被称为“父母的体毛和皮肤”,所以古人也很爱惜头发,所以自然,对头发“呵护”。为了使头发更有光泽,许多富裕的家庭在梳头时会使用香油。这些油是由香料和植物天然制成的,所以它们都是天然的。在古代,人们使用天然的染发剂。例如,古代美人的妆容是用天然矿物质制成的,用于修眉和染发。 

然而,这种程度的自然不是染发,只是看起来更有光泽,要说最早染发的,应该是新王朝的皇帝王莽。众所周知,王莽篡夺了汉朝成为皇帝。当他成为皇帝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他的头发甚至是灰色的,这在古代被认为是很古老的。为了稳定新王朝的局势,使自己看起来更年轻,王莽想出了一种染头发的方法。

据说,王莽的染发膏是用大豆做的,也就是说,把黑大豆泡在醋里,把渣子过滤掉,剩下的汁液煮成糊状。这种发色使用方便,但其效果自然不如现代染发剂长,所以需要经常染色来保持颜色。

一般除了黑豆,其实有色素的东西可以制得染发膏,如芙蓉叶汁、大米汁、皂荚等。在社会开放的唐代,染发形成了一种趋势,而头发变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没有衰减人们追求美丽,但古人的染发剂都是纯天然的,对身体没有损伤,但现在很多染发剂都含有重金属盐,对身体有损伤,所以头发的颜色也有节制。

头发的雅称有青丝、垂髫、鬓发、云鬓、螺髻、白首等等。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老人由白转黄的头发,“垂髫”指古代儿童前额下垂的头发,“黄发垂髫”借用了头发的雅称来指代老年人与孩童。

头发文雅的称呼

“鬌”指小孩出生后第一次剪发时所余留的头发。据《礼记·内则》记载:“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意思是说,孩子在三个月大的时候便要挑个日子剪发。

“青丝”喻指黑发,“青丝”一词可见于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鬟”指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可见于杜牧的《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男子多是歇髻、戴着冠;女子发型有螺髻,如髻,凤髻等。

男子发型各个朝代变化不大,女子的发型有百余种,但基本上是按髻的形态与装饰而命名,通过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再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男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发型演变:

先秦至魏晋时期,妇人一般头编一长辫,辫根在右耳后侧,上盘头顶,下绕经左耳后,辫稍回接辫根。形冠,冠前有横式筒状卷饰,冠顶露发,冠之左右有对穿小孔,靠前也有一小孔,为了插笄以固定冠。也有人将头发盘梳成顶心髻,再用一支骨簪横贯其中以固定之。

汉承秦制,所以汉朝女子的发型可能可以弥补一些秦的空白。汉代女子的发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梳在颅后的垂髻,一种是盘于头顶的高髻。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发式名目繁多,比较著名的是灵蛇鬓、飞天鬓、云鬓等。飞天鬓,就是把头发集中在头顶,分成几股,然后绾成圆环,高耸在上;灵蛇鬓据说是文昭皇后甄氏发明的,发髻就像蛇的身体一样扭曲盘旋;云鬓是魏晋南北朝妇女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发式。

—古装发型

如果是正常的亚洲人,无论男女,没染过的头发都是深棕或黑色,贫血的人头发在阳光下会偏黄,年纪大了会花白或全白,人在长期缺盐的情况下头发会变白。

瞳孔大多数是棕色的偏黑,纯黑的很少,当然这是指纯亚洲人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6949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4
下一篇2023-09-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