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在气候学上,常以立秋之后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的始日划分为秋季开始。而且平均气温选取的是一天中2点、8点、14点、20点四个时点的气温,综合平均而得。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有差别,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北京地区的白昼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天气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
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 [gá]尜[gá]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扩展资料:
立秋节气风俗
一、立秋节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二、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立秋
七月是夏天。
夏天,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英语为summer,又称“昊天”,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农历七月天气。
古人把农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历6、7,8三个月当作“夏天”。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阴历七月十二。
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平均温度22℃以上为“夏天”。据此,当平均温度持续低于22℃时即为夏天结束。在南半球,一般12月、1月和2月被定为夏季。
从现代气象学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2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
物候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秋天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随着气温的渐渐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
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至死去。季节转换涵盖多方面气候特征,如果单以气温来作为判定入秋的标准是不准确的。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今年的立秋节气马上就要来到,而今年入夏以来,各地一直被炎热天气所困扰的人们开始咨询“立秋”等同于“入秋”吗?立秋之后是不是就会凉快了?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立秋”等同于“入秋”吗?
不是,立秋不等同于入秋。
按照气象学上的规定,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为入秋。
按此标准,我国立秋时节前后能入秋的,除了青藏高原等高海拔无夏地区,主要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等地区,如呼和浩特常年平均在8月7日入秋,哈尔滨在8月11日。
其他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我国南方,很难感受到“凉风”。
立秋之后是不是就会凉快了?
立秋之后不会马上天气就变得很凉快,在短暂时间内天气仍然处于炎热的状态,大部分地区气温超过30℃,部分地区在8-9月份之间还会受到秋老虎的余威。
2022年秋老虎从几月开始?会持续多久?
秋老虎出现的季节是在夏末秋初的时候,根据时间来看,2022年秋老虎开始的时间大约是在8月14日,结束的时间约在8月22日。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是什么意思?
一是从农历时间来看,如果立秋时间发生在农历的6月里,就是早立秋。
发生在农历7月里,那就是晚立秋。
二是从立秋当天的时间来看,如果立秋发生在晚上八点以前,就是早立秋,而晚上八点以后,就是晚立秋。
按照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今年由于是晚立秋,立秋后天气还将持久高温,会很热,夸张的说法就是热死牛。
这个俗语其实就是告诉我们,立秋后,可不是说热天气就要结束了。
还会有较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出现,特别今年又是晚立秋,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可能性会更大,那“秋老虎”到来的概率也会更高。
总的来说,今年秋老虎到来的概率很大,且气温可能还会持续保持高温一段时间,大家千万不要认为立秋就是入秋了,还是要做好高温防晒的工资。
关于“立秋”等同于“入秋”吗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寒露
2017年寒露的时间是10月8日10:22:05。
时间
每年10月8日至10日。
三猴
雁客:大雁排成一行或人字形队列向南迁徙。
鸟入大水就是蚌:鸟没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许多蛤蜊,贝壳的条纹和颜色与鸟类十分相似,以为是鸟类。
黄花菊花:菊花已经开得很开了。
介绍
寒露安排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七个,在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相遇。055-79000说“九月节,露珠寒,必凝。”寒露是指气温低于千年,地上的露水更冷,要凝结成霜了。寒季,南岭及北方广大地区已入秋,东北、西北已入冬或即将入冬。
白露过后,天气转冷,露水开始出现。到了寒露的时候,露水增加,温度更低。这个时候我国部分地区会有霜冻,北方已经是深秋,白云红叶,偶尔有初霜,南方也是秋意越来越浓,蝉连杂草都呛到了。
在古代,露水被认为是天气寒冷的标志。中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到了秋天寒露的时候,已经是‘露气而寒,会凝结’成霜了。
起源
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经度195度时,为寒露。055-79000说“九月节,露珠寒,必凝。”寒露是指气温低于千年,地上的露水更冷,要凝结成霜了。寒季,南岭及北方广大地区已入秋,东北、西北已入冬或即将入冬。
中国古代把寒露分为三个时期:“等大雁来;两只等着入大水的鸟是蛤;三朵菊花开黄花。”在这个节气里,大雁排成一行或人字形队列向南迁徙;深秋,鸟儿消失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大量蛤蜊,贝壳的条纹和颜色与鸟类十分相似,以为是鸟类。第三阶段“菊花开始开花”是指菊花一般在这个时候开放。
习俗
登山习俗
如果天气转凉,白露季节开始出现露珠,那么到了寒露的时候,露珠会增多,温度会更低。这个时候我国部分地区会有霜冻,北方已经是深秋,白云红叶,偶尔有初霜,南方也是秋意越来越浓,蝉连杂草都呛到了。北京人的攀岩习俗比较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都是攀岩的好去处。重阳节将吸引许多游客。
农耕习俗
天气寒冷对秋收非常有利,有农业谚语:黄花炮也要收,成鱼连藕一起收。在寒冷的露天收割大豆,采摘石榴和山楂。蜜桃是我国北方的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蜜露前后,故名‘蜜桃’。
饮食习俗
在寒冷的季节,应多吃些软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枣、山药等。来增加你的体质;少吃辛辣之品,如辣椒、姜、葱、蒜等,因为过食辛辣应伤人体阴精。有条件的话可以煮一百颗莲子枣。银杏粥经常喝它们,吃山药和荸荠也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健康维护
“寒露”季节以来,雨水逐渐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南方气候这个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燥”邪当令,燥邪最容易伤肺胃。在此期间,人们的汗水蒸发很快,因此他们经常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头发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
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南方地区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华南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
立秋以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华南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华南,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炎热的夏天早已过去,秋天已经到来了,秋天极为干燥,体内火气比较重,吃东西容易上火,早晚温差也特别大。那么秋季滋补养生越补越好吗?2017年秋天是几月份?
秋季滋补养生越补越好吗
无病乱补
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过量服用鱼肝油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以及血中胆固醇增多,诱发心血管疾病。同时,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虚实不分
中医认为,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阳、气、血之分,对症服用才能有所补益,否则,适得其反,有害身体。
进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滋补佳品,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食品不易消化吸收,若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人常常是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又往往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及癌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因素。
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果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以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导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个人口味,专好某一种补品,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品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需求。
越贵越补
凡进补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不要凭补品价格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廉为滋补原则。要防止以药代食。重药轻食不科学。
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味。如多吃芹菜可以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以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可以补脾胃。
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也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2017年秋天是几月份
017年秋天是从8月7号之后的8月份开始。
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所以一般要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气温上来看,2017年秋天预计要到9月份。
秋冬季如何养生
1、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保暖。在众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不太适合用于御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而蜂蜜中钾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
4、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能有效预防秋燥。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秋分的药膳可善用百合,比如:百合莲子羹、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羹等。
5、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秋冬季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这样会使皮肤表层的油脂失去保护,让皮肤更加的干燥瘙痒,严重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建议盆浴时间20分钟最好,淋浴的话3至5分钟即可。很多人很喜欢热水澡,尤其有些鸡皮肤的妹子,有“滚烫的水能洗去鸡皮肤”的心理。但是其实水温过高也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让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的干燥。建议洗澡水温在24度至29度最佳。
秋冬季洗澡不要太勤快,很多人认为洗多了身体才会越来越干净,其实这样做只会让皮肤越来越干燥,反而会加重皮肤瘙痒的问题。导致表皮变弱,受到细菌和真菌的侵入,造成其他皮肤感染。
6、多睡一小时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头北脚南定位准确。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使睡眠更加香甜。睡觉姿势张弛有度,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
7、多运动防秋乏
要避免中午感觉疲乏,让全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多数健身教练的建议是多做些中等强度的锻炼,也就是让心跳达到目标心率70%至80%的运动。专家说:“要倾听你身体发出的声音,如果你处在压力很大的工作环境中,那么剧烈运动或许不能让你感觉更舒服。做修复瑜伽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你的大脑能够放松下来。”
健身专家称,理想的安排是一周进行两到三次高强度锻炼,并加入瑜伽、健走或负重训练等强度较低的项目。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8、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
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9、记得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身体抵抗外来侵害时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活力都和维生素有关。因此,秋冬季感冒流行季节,别忘记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剂,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橙子。
为使呼吸道黏膜经常保持湿润,还要补充维生素A,最佳来源是茴香、胡萝卜和甘蓝。此外,经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们富含维生素E。
10、注意心理调节
造成秋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是秋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活着是有罪的,显得自卑、自闭,临床表现为情绪变得易怒、忧郁、易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等,最后甚至会自伤、自杀。
晒晒太阳,是比较适合季节性抑郁的方法。一般的症状,在换季的时候会有所发展,其表现主要有没有精神、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等,但是这些不良的表现,在阳光照耀下会逐渐消失。还要适当补充营养。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对人们的精神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是有可能会引起忧郁症的,因此,大家多吃含维生素B的食物,这种食物有:鱼、粗粮等。
秋天能吃生姜吗
秋季并非绝对一点也不能吃姜。
营养专家表示,秋季并非绝对一点也不能吃姜,关键是不能“多食”。还有,如果患者因患病治疗所需要时可以“遵医嘱”正确食用,如秋季治疗风寒咳嗽时会经常用到姜。
中医理论认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热病用寒凉药物治疗,寒病用温热药物治疗。如果是患有寒性疾病的人,在秋季因受凉而加剧咳嗽、腹痛、呕吐,此时也应急服热的生姜汤,可起到温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呕止痛的良效。
另外,就算是秋季,生活中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也并不大,只需注意不要一次吃太多即可。
在很多地方下着雪或者降温的时候,广东的气温依旧是那么温暖,但是有的小伙伴还是比较希望广东降温的,毕竟一年大部分都是这个气温还是想换一下新衣服,下面就去看看吧。
佛山什么时候入秋这两年佛山真正入秋都在11月份
2018年佛山入秋时间为11月16日
2017年佛山入秋时间是11月19日
部分人想要的那种冷,11月份之后就会陆续到货!佛山未来10天气温变化不大,从10天预报看,今年佛山10月份已无望入秋!但未来10天气温会缓慢下跌。
广东什么时候才变冷从气候平均来看,包括广东在内的华南地区在10月中旬还处于夏季,最高气温都在25℃以上。这个时候,冷空气的势力普遍也不强,因此很少能影响到华南地区。一般到11月份,华南地区入秋以后,随着冷空气势力的增强,当地才可能会出现气温“跳水”的情况。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寒潮年鉴将冷空气过程分为全国性寒潮、区域性寒潮、强冷空气、一般冷空气四级。想让广东的小伙伴们喊冷,那只能等全国性寒潮“出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