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艾灸多久做一次三伏灸什么时间段做最好

三伏天艾灸多久做一次三伏灸什么时间段做最好,第1张

三伏灸是三伏天养生的一个方法,它主要通过艾灸人体穴位起到一定的保健养生效果。三伏灸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尤其是三伏灸的时间,一般是根据三伏天的时间做的,并且建议上午十一点做最好,如果白天没时间做,也可以在晚上做,但是效果可能会差一点点。

三伏灸什么时间段做最好

三伏灸是一种中医养生疗法,主要在三伏期间进行。一般来说,主要在7月至8月进行。就一天的时间而言,严格来说,三伏灸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

然而,如果你想有一个更好的效果,三伏灸,建议集中在上午11点左右,因为在上午11点左右,杨是最有活力的,三伏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灸可以晚上做吗

如果你白天没有时间,你可以在晚上做三伏灸。

在三伏天,中午阳高的时候,这是做狗灸的最佳时间。然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更快。他们白天经常需要去工作,没有时间做艾灸。晚上,他们需要放松,下班后放松。在这个时候,如果他们做狗灸,他们将是健康和健康的。因此,如果他们在三伏天有空,他们可以在白天做狗灸。如果白天没有空,你也可以选择晚上做三伏灸。

三伏天艾灸多久做一次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这是因人而异的。

很多人都想知道三伏灸的频率最好是在三伏天,但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都不同,所以三伏灸的次数也不同,没有具体的时间,通常建议在正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灸法的好目的。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有疾病的人,前3天需要连续拔出三伏灸,然后大约每3-5天拔出一次。

三伏灸可以从入伏那天开始,2019年入伏时间是2019年7月12日,可以从7月12日开始,在头伏7月21日-7月21日期间都可以开始做三伏灸的。另外,其实如果有需求,三伏灸也可以更早开始,可以在7月2号~7月11号伏前加强,做加强三伏灸的,然后三伏天做三次三伏灸,这样效果会更多。

2019三伏灸时间其实就是今年三伏的时间,三伏可以做三次三伏灸的,入伏灸:2019年7月12日-7月21日,中伏灸:2019年7月22日-8月10日,末伏灸:2019年8月11日-8月20日。在这三个时间段中人选一天做依次三伏灸,一共三次就可以了。

三伏天开始前还可以在7月2号~7月11号伏前加强,三伏结束后可以在8月21日~8月30号伏后加强。

三伏灸可温养五脏,预防伏邪潜藏就等于预防冬季出现各种疾病,三伏灸可以针对呼吸系统的易感体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等有一定效果。三伏灸还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厌食等,针对肩周炎、风湿病、颈椎病也有一定效果。此外三伏灸对于妇科病也有作用,例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疼、月子病等。

2022年的三伏灸是从入伏前十天开始的,到出伏后十天结束,具体时间也就是从2022年7月6日开始,到2022年9月4日结束,总共50天。 

伏前预热灸:2022年7月6日-2022年7月15日。

初伏灸: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 中伏灸: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

末伏灸: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

伏后加强灸:2022年8月25日-2022年9月4日。

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三伏天灸的适应症为气虚、阳虚以及寒证患者。

2、阴虚火旺、热证、妊娠期女性不建议三伏天灸治疗。

3、贴药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成人贴2-4小时,儿童05-2小时,以皮肤潮红为度,避免起泡。

三伏灸也没有必要非做三个疗程的,最主要的还是根据个人的情况。一般一个疗程是7-10次。如果一个疗程没有好,可以继续艾灸。好了,也可以继续艾灸下,作为巩固。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时注意保暖(尤其冬季),不然毛孔打开,反被寒气侵入;

2、饭后不宜马上施灸,空腹不宜施灸,饭后也不宜马上进餐;

3、艾灸期间不要生气,如果生气,气堵经络,艾灸就不会起作用,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曾有一女生在我馆艾灸时生气,反而导致头疼胸闷)。

4、女性例假期间不宜艾灸,痛经情况下可以艾灸止痛,量大可以用艾灸止血。

三伏灸时间时间安排:

伏前培元灸时间:7月2日——7月11日。初伏灸时间:7月12日——7月21日。中伏灸时间:7月22日——7月10日。末伏灸时间:8月11日——8月20日。伏后加强灸时间:8月21日——8月30日。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三伏灸各阶段灸吧。

三伏灸各阶段灸

 1、慢性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出现在两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育俞穴;

 中伏取双侧定喘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

 末伏取膻中穴、双侧百劳穴、命门穴、双侧肾俞穴。

 药物:白芥子、生甘遂、延胡各一份,细辛半份,烘干磨粉,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饼状,备用。

 具体操作:把做好的药饼放在上述穴位上,用30×30mm橡皮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病情轻重而定,15周岁以下和病情较轻的贴4~6小时,其他的贴6~8小时。从初伏的第1天开始贴,然后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贴药1次。

 2、哮喘:

 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表现。最典型的症状是呼气的时候,发作性的时候有哮鸣音出现。严重的需要坐起来才能正常呼吸,经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秋冬寒冷的季节常常会病情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

 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疗前1天用姜汁及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约25×3cm、厚约03cm的鲜生姜片,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调好的膏药贴到穴位上,一般贴4~24小时以后撕掉即可。

 3、过敏性鼻炎:

 症状: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见的四大症状。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打喷嚏;鼻痒,鼻涕多,但是经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气,还常伴眼睛发红、发痒以及流泪,甚至头晕、头痛等症状。

 穴位:初伏取双侧百劳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肓俞;

 中伏取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

 末伏取双侧大杼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肾腧穴。

 药物:甘遂、麻黄、细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鲜的姜汁调匀,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膏药饼,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贴药,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每次贴药保留4h左右。

 4、预防感冒:

 症状:平常体质虚弱,气候稍微变化或到寒冷季节极易感冒的人。

 穴位: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肺俞穴、双侧定喘穴、双侧膏肓俞穴。

 药物:生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干研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0 cm,厚约05 cm大小的药饼,正中放少许麝香,备用。

 具体操作:将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厚,2 cm×2 cm大小的姜片,放在大椎、风门穴上,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做好的药饼放在穴位上,用风湿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 小时,15岁以上者贴6~24小时,从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贴,中伏、末伏各贴药1次。

三伏灸怎么做

 少商穴:人体肺经最末的一个穴,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主治咽痛喉肿、中风、中暑、昏厥、发热、癫狂、癔病等证;属十三鬼穴之“鬼信”。

 明代杨继洲在其《针灸大成》中提到“鬼哭穴”,把双手的大拇指用绳子绑起来,在指甲之后两边用艾火灸烧,其穴相当于少商穴。杨氏认为,灸的时候鬼邪会哭着散去,疾病即康复。

 劳宫穴: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劳宫穴五行属火。功用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极擅长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学艾灸如脑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病、精神病以及惊厥等。其穴亦属十三鬼穴,名为“鬼窟”。

 少冲穴:属于手少阴心经,位于小指指甲内侧,小指桡侧,指甲角01寸处,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迷、喉咙疼痛等。

三伏天为什么要艾灸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艾灸和穴位贴敷运用最为广泛。

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

 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在三伏天进行针灸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选择,入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伏天了,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下面为大家分享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

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1

  三伏灸怎么做

 材料:艾叶、生姜、无纺布、医用胶布、白芥子。

 做法:

 1、选择优质艾草。

 2、将艾草放进模子里面。

 3、用大拇指按压。

 4、将做好的艾塔放在姜片上面。

 5、放在对症的穴位烧10分钟。

 6、取下生姜和艾塔,用毛巾将皮肤表面的灰尘和水汽擦拭干净。

  三伏灸要连做几天

 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三伏灸是养生疗法,具体操作以个人体质为准,不能自己瞎做,一般是去正规中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贴敷,一般一个疗程是7-10次,如果一个疗程没有好,可以继续艾灸。

  三伏灸灸哪里

 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病症也都不一样,三伏灸是传统中医养生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治疗病症,有哪些疾病,选择相对应的穴位进行理疗即可,这也是做三伏灸必须去医院做的原因之一,找准穴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可以做三伏灸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

 3岁以内的小儿皮肤娇嫩,不容易配合治疗,所以不建议做三伏天灸。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做三伏天灸。临床中许多儿童脾胃虚弱,患有过敏性鼻炎,采用三伏天灸治疗,鼻炎发作明显减少,同时可强健体魄,疗效显著。

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2

  三伏灸要连续灸几天为好

 按照医院定制的三伏灸疗程进行。

 三伏灸是传统中医疗法,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中药材和穴位的选择,然后制定一套三伏灸时间规律来,做三伏灸前医生会讲解相关需求,包括贴敷时间和贴敷后的注意事项等,若有疑问,可以详询。

  三伏灸时间怎么安排

 伏前灸:2022年7月06日

 初伏灸:2022年7月16日

 中伏灸:2022年7月26日

 末伏灸:2022年8月14日

 伏后灸:2022年8月24日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1、艾灸可以加强自身的阳气,但是也会损伤到自身的阴气,所以对于阴虚体质的人而言是不适合进行艾灸疗法的。

 2、面部、重要的脏腑器官部位等等:这些位置都是不适合采用艾灸治疗的,因为这些部位需要经常活动,而且一旦发生化脓后就很难愈合了,尤其对于孕妇而言更是要避开腹部以及腰骶部等位置。

 3、极度疲劳:当身体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时也是不宜使用艾灸治疗方法,而且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当经期时也是不能进行的。

 4、凡暴露在外的部位:这些部位很容易造成斑痕,从而影响到美观,所以不建议艾灸。

 5、注意施灸的时间: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治疗失眠的话,那么就需要在临睡前进行艾灸了,而且在饭前饭后是不能艾灸的,并且长期食用艾灸也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所以一周3次即可。

 6、循序渐进:艾灸的力度与次数一定要控制好,慢慢来,不可一下子就加大力度,很容易伤及到健康。

 7、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有些人对于皮肤感觉比较迟钝,所以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感知好艾灸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8、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在艾灸的时候,皮肤是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夏季就需要预防中暑了。

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3

  三伏灸最全艾灸穴位

  保健穴位

 足三里(补气血、健脾胃)

 关元穴(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

 神阙穴(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命门穴(升阳气补肾虚)

 出于保健目的,以上穴位可根据自身需要任选1-2个进行三伏灸。

  妇科病取穴

 经期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宫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经错后、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慢性咳嗽

 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

 主穴:肺俞穴(根据个人症状配定喘、中府、肾俞等)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腹泻

 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或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空调病

 长期呆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肩颈椎病。颈部正中属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利湿。

  骨关节病

 夏季是治疗各种骨关节病的良好时机,效果显著,不要错过。

 取穴:阿是穴、大椎穴、肾俞

 作用:培养固本、温肾壮骨、活血化瘀。

  暑湿症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070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