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怎么治好的快

烫伤怎么治好的快,第1张

问题一:手被烫伤了用什么擦好得快? 烫伤的治疗一:

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 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 一般来说, 浸泡时间越早, 水温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 效果越好 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 不可浸泡, 以防感染。

烫伤的治疗二:

用淡盐水轻轻涂于灼伤处, 可以消炎。

烫伤的治疗三:

在受伤处, 擦上酱油或蜂蜜、猪油、狗油、生姜汁, 均能收效

烫伤的治疗四:

用鸡蛋清、熟蜂蜜或香油, 混合调匀涂敷在受伤处, 有消炎止痛作用

烫伤的治疗五:

切几片生梨, 贴于烫伤处, 有收敛止痛作用

烫伤的治疗六:

小儿烫伤后, 畅黑豆25克加水煮浓汁, 涂搽伤处, 有疗效

烫伤的治疗七:

轻度烫伤, 可将干废茶叶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细, 与菜油混合调成糊状, 涂搽伤处, 能消肿止痛。

烫伤的治疗八:

手足皮肤烫伤后, 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内或桶内, 将伤处全部浸入酒精中, 即可止痛消红, 防止起泡 若浸1~2小时,烫伤的皮肤可逐渐恢复正常。

如伤处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 可用一块药棉浸入白酒中, 取出贴敷在伤处, 并随时将酒淋在药棉上, 以防干燥 数小时后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烫伤的治疗九:

皮肤被油或开水烫伤后, 可用风油精、万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涂于伤面, 皮肤未破者, 一般5分钟即可止痛

烫伤的治疗十:

用金霉素眼药膏涂在伤处, 数分钟后可以消肿止痛

烫伤的治疗十一:

烫伤后, 马上抹些肥皂, 可暂时消肿止痛。

烫伤的治疗十二:

轻度烫伤后, 马上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煤油里, 数分钟后可止痛, 并有消肿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烫伤的治疗十三:

鳖甲1个, 烧灰或加冰片少许研细, 用香油调和, 涂搽伤面, 1日3次即可

烫伤治疗的十四:

发生小面积烫伤时, 立刻涂点牙膏, 不仅止痛, 且能抑制起水泡 已起的水泡也会自行消退, 不易感染 小面积二度烧伤1次即愈。

问题二:烫伤后,怎么治疗才会使伤口好的更快 用獾油最好,还不留疤,烫的比较厉害的话好了只会有淡淡的疤,药店,药房,淘宝都有卖的…望采纳。

日常生活中总有不留意而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比如被开水烫伤。尤其是小孩子,被烫伤的机会更大,懂得一些烫伤后的紧急护理措施有备无患。下面为大家介绍开水烫伤怎么办和烫伤小偏方。

一、检查烫伤严重性

1、轻度烫伤:最轻的烫伤,只损害皮肤表层,局部皮肤红肿、没有水泡、痛感强烈。

2、中度烫伤:中度烫伤,不仅仅只损害表皮,而且还会伤到皮肤的中层,出现水泡,痛感强烈。

3、重度度烫伤:这是最严重的烫伤,皮下、脂肪、肌肉都受到损伤,呈灰或红褐色,甚至会变黑变焦,此时由于神经受到损伤,反而可能不觉疼痛。

二、开水烫伤怎么处理:

1、远离热源

首先快速远离热源,并且小心脱掉烧烫伤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当烫伤处在有衣物覆盖的地方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冲洗降温,再用剪刀剪开衣服,切忌强行脱下,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2、降温散热

刚被烫伤伤口处会有大量余热,需要作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烫伤深层皮肤,造成更深程度的烫伤。可以用食用白酒(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用纯净水或者凉开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也可以用药棉浸湿白酒敷在患处降温,这样可以快速吸收烧烫伤处余热,有缓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注意:不要用生冷水冲洗伤口降温,否则会热毒内浸,造成伤口发炎感染,肌肤溃烂,大大增加留疤几率。

3、水泡处理

小水泡用消毒针头低位挑破,把水放干。大水泡可用消毒剪刀剪开一个口,把水放干。水泡挑破后泡皮不要剪掉,更不能用手撕掉,泡皮能够保护创面,防止伤口感染发炎。

4、伤口上药

伤口消毒处理完之后要进行上药,如果家里没有备用药物,可以用万花油或芦荟汁均匀涂在伤处,可以得到缓解疼痛和一定的治疗。

上药后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必须包扎,可以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不能包得太厚太严,注意透气,不然会影响伤口恢复速度,造成烧烫伤久治不愈。

5、伤后护理

处理过后的不能接触水,烫伤情况不严重的地方也不要过于活动,避免来回的摩擦影响伤口的恢复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烫伤过于严重时,达到重度烫伤时应先用干净纱布覆盖或暴露,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就医,不可在创面上涂抹药物。

二、烫伤民间小偏方

1、用淡盐水轻轻涂于灼伤处,可以消炎。

2、在受伤处,擦上酱油或蜂蜜、猪油、狗油、生姜汁,均能收效。

3、用鸡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调匀涂敷在受伤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4、切几片生梨,贴于烫伤处,有收敛止痛作用。

5、小儿烫伤后,用黑豆25克加水煮浓汁,涂搽伤处,有疗效。

6、皮肤被油或开水烫伤后,可用风油精、万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涂于伤面,皮肤未破者,一般5分钟即可止痛。

7、轻度烫伤,可将干废茶叶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细,与菜油混合调成糊状,涂搽伤处,能消肿止痛。

温馨提示:对局部较小面积轻度烫伤,可在家中施治,对大面积烫伤,宜尽早送医院治疗。

烫伤应急处理方法\x0d\\x0d\一、烫伤深度估计\x0d\烧烫伤一般分为Ⅰ度烧烫伤,Ⅱ度烧烫伤,Ⅲ度烧烫伤;\x0d\Ⅰ度烧烫伤表现为:红、肿、热、痛,感觉敏感,表面干燥无水泡,不破皮。\x0d\浅Ⅱ度烫伤表现为:剧痛,感觉敏感,有水泡,泡皮脱落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水肿明显。\x0d\深Ⅱ度烫伤表现为:感觉迟钝,有或无水泡,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创面潮湿,拔毛时痛,毛根有正常解剖结构。数日后,若无感染,可出现网状栓塞血管。\x0d\Ⅲ度烧烫伤表现为:皮肤痛感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如皮革状,蜡白、焦黄或碳化;拔毛不痛,无正常毛根解剖结构。数日后,可出现粗大树枝状栓塞血管。[2]\x0d\二、烧烫伤应急处理\x0d\刚被烧伤、烫伤,可以对伤处进行降温处理,防止余热对肌肤深层组织造成伤害,同时可以缓和痛感。\x0d\处理方法:\x0d\1、用白酒冲洗伤口,只需要普通的白酒就可以(20~50多度的白酒,不可用酒精),能够快速吸收烧烫伤处的余热;\x0d\2、如果没有酒,可以用纯净水淘米,取第二次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x0d\3、再或者用凉开水冲洗降温。\x0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使用,酌情选择最便捷的方式。但是请切记:不能用生冷水冲洗或者浸泡伤口,否则会造成热毒内浸,引起肌肤溃烂,加重伤势,会大大增加留疤的几率。\x0d\Ⅰ度烧烫伤处理方法:\x0d\家里如果有芦荟,可以用芦荟汁涂于伤口,能够起到治疗作用;如果没有,可以到药店购买一些万花油、或者烧烫伤膏,不过这些都是治疗浅度烧烫伤的药物,只适用一度烫伤,深度烫伤需要用专业的烧烫伤药,\x0d\Ⅱ度烧烫伤处理方法:\x0d\1、先用上述所教降温方法给伤处降温;\x0d\2、如果伤口有异物,用第二次淘米水清洗伤口时小心去除掉\x0d\3、如果有烧烫伤药,及时使用烧烫伤药,如果没有可以参照一度烧烫伤处理的方法,能够缓和伤势。然后及时送去医院治疗或者是找到专业\x0d\的烧烫伤药治疗。\x0d\4、严重的烧烫伤不要包扎,用暴露疗法对伤势恢复有好处,可以加快恢复速度,降低留疤几率。\x0d\5、如果有发烧的迹象,需服用退烧药;有口渴的感觉,需口服淡盐水补充水分;如果伤口发炎,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如头孢氨苄,红霉素,庆大霉素等。\x0d\二度烫伤是较为严重的烫伤,皮肤起水泡或者脱皮,脱皮的地方会渗液流津,很容易感染引起伤口发炎,需要小心对待。大面积二度烫伤会使人体脱水,如果有口渴的感觉,需要口服补充淡盐水,或者到医院输液治疗;烫伤严重者,会发烧甚至休克,应该及时到医院输液,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二度烫伤每天早晚都要清洗伤口,可以用纯净水淘米取第二次淘米水清洗,也可以用温开水或者淡盐水清洗(建议用第二次淘米水清洗,对伤势恢复有好处)。如果没有发烧和休克的现象,可以每天涂完肤油烫伤药3~4次,早晚用大米第二次淘米水清洗伤口,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x0d\注意:\x0d\严禁用生冷水清洗或者浸泡伤口,以防热毒内浸,引起肌肤溃烂,留下疤痕。\x0d\药物治疗的同时,调节饮食: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酒水等)和高热量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宜多食高蛋白质食物,特别是多喝些鲫鱼汤、黑鱼汤、牛奶等流质易吸收的食物,利于创面细胞增长,加速愈合。\x0d\三度烫伤处理方法:\x0d\三度烫伤可以参照二度烫伤处理方法,但是伤者身体情况需要时刻注意,特别是注意补充淡盐水,和观察体温。发现异常,处理不了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输液治疗,以免危及生命。\x0d\三、烧烫伤面积计算\x0d\1、成人的新九分法\x0d\头颈部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18%(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躯干27%(躯干前面13%、躯干后面13%、会阴部1%)、双下肢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x0d\2、小儿面积计算法\x0d\小儿头部面积相对较大,双下肢相对较小,需用下列公式校正:\x0d\头颈面积=9+(12-年龄)%\x0d\双上肢面积占18%\x0d\躯干面积占27%\x0d\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x0d\3、手掌法\x0d\病人自己的一侧手掌面积相当于身体体表面积的1%。\x0d\计算烧烫伤面积时,大片烧烫伤处以九分法计算,零散烧烫伤处以手掌法计算,两者相加即为烧烫伤总面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0901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