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时盘头叫什么?

古代女子出嫁时盘头叫什么?,第1张

古代女子出嫁时盘头叫绾发。

风俗:古代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

在古代,头发被认为是人体最珍贵最神圣的部分,一个人头发的蓄养方式和造型选择都是它的主人身份的某种反映。在许多文化中,妇女的头发都被认为具有性感魅力,以致于结婚以后,头发都要被遮掩起来,以避免引起他人的欲望。

中国古代女子不一定是结婚后才盘发的,古代女子到15岁时,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这是为什么古代把十五岁称为“及笄”到后来,清末民初的女子习惯,幼女留双短辫,少女梳单长辫,成年妇女挽发髻。

扩展资料

妇女盘发最初只是为了方便,妇女一生不理发,头发越来越长,大约到15岁的时候,就必须盘起来,才不至于妨碍行动。后来,人们就赋予这个事情一个特殊的意义。古代女子到15岁时,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成为她的成年礼。

在古代,头发被认为是人体最珍贵最神圣的部分,一个人头发的蓄养方式和造型选择都是它的主人身份的某种反映。在许多文化中,妇女的头发都被认为具有性感魅力,以致于结婚以后,头发都要被遮掩起来,以避免引起他人的欲望。

古代女子一到十五岁就把头发盘起来,表示成年了,到出嫁的年龄了,词语“及笄年华”说的就是这么回事。而一般说来,女子在“及笄”之间,父母就已经给她定下婚事的了,一般在“及笄”那一年出嫁,所以,结婚的妇女都是盘发的。

人民网-盘头

-绾发

相信每个女孩子在看到漂亮的头绳之后,都会按捺不住自己想买的心情!可能平时并不怎么扎头发,但是看到好看的头绳还是会忍不住的买买买!

但是你们有想过吗,在古代可是没有皮筋这种东西的哦,那么古代人的长头发都是用什么扎起来,你们都知道吗?下面贞贞翡翠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古代人都是用什么东西扎头发的!

一、基础款

在古代,扎头发的也分贵贱之分~有些是无论百姓还是贵族都一定会用到的“头绳”,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下古代基础款的头绳有哪些吧!

笄(ji)笄,是古人用来绾发的长针,也可以说是簪和钗的鼻祖。古代女子在15岁之前,通常都是将头发束在两侧,扮成树丫或者兽角状,而古时候“丫头”的说法也是源于此。

古人进行笄礼

古代女子待到15岁之后,就会举行“笄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举行成人礼。由家中的妇人为小姑娘梳头发、绾发髻,然后再插上发笄,就意味踏入另一个阶段啦!

商周时期的骨笄

商周时期的金笄

不同家庭所使用笄的材质也不一样。像平常老百姓家一般会使用木头做的笄,而稍微有点身份的家庭则会使用金笄、玉笄~

羊脂白玉笄

西朱封202号大墓出土的龙山文化组合玉笄

簪(zan)

上面说了,簪是笄发展过来的,其作用也是为了固定女子的头发。但是跟笄比起来,簪会更加的美观一些,簪的前端一般会雕刻一些花纹。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时期的簪子使用的材质也大不相同~

一开始的石器时代,簪子大多都是使用野兽的骨头,例如象牙、玳瑁等等,而到了汉朝以后,簪子的材质则更多的是玉石、或者金簪子~

象牙簪,那时候的簪子还很朴素

汉朝凤头镂空绳纹白玉簪

而在发展最好的唐宋元时期,人们则除了在材质上做文章之外,还学会了镶嵌,鎏金、镂花手艺也渐渐出现,簪子变得越发的精巧。

以金为底,搭配和田玉,同时还镶嵌了彩色宝石,非常华丽

清朝时期的簪子则在上面的基础上,增加东珠这种东西,整个簪子华丽十足!

清朝点翠东珠簪,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清朝珠石点翠簪

贞贞翡翠科普:何为东珠?

东珠在清朝受到很大的重视,被称为宝中之宝,稀世奇珍。东珠又被称为“大珠、美珠”等,主要产自黑龙江流域中的淡水珍珠,其与我们平常的珍珠比较起来,更加的晶莹剔透,也更加圆润。

清朝官员身上戴的朝珠就是由东珠制成

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东珠了。原因是侵华战争中,日军不仅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而且还对东珠进行大肆的掠夺,使原本就稀少的东珠消失在了众人的面前。

清朝后妃老东珠金镯,还镶嵌了红、绿碧玺,放在现在佩戴也不落伍

钗(chai)

笄、簪、钗三者的作用都是用来固定头发的,而钗与簪的区别则是,簪一般都是一股,而钗则是由两股或多股簪合成的。

金玉钗

钗出现之后,慢慢就开始取代了簪。那些名门望族,或者宫里的嫔妃的钗上面一般都会镶满了名贵的宝石,而普通老百姓则只会戴荆钗,拙荆也就是这么演变而来的。

钗都有两股

清朝晚期发钗

除了绾发之外,钗在古代一般还被当做情侣之间的寄情之物。古代夫妻在赠别的时候,女子会将头上的钗字一分为二,一人拿一只,直到重逢后再合在一起。

普通人家的银钗,虽然材质普通,但是做工也很精致

二、升级款

说完了基础款的“头绳”,下面就要开始给大家说一说升级版的“头绳”了~

栉(zhi)

栉又叫篦,起初是用来梳头发用的。相信我们小时候应该都经历过,就是用那种齿子很密的梳子,不瞒大家,我小时候还用篦子抓过头上的虱子(捂脸)。

小时候常用的篦子

篦除了用来梳头发,最初还是被用来挠痒痒、去除头上污垢的,毕竟在过去那个不能剪头发的时代,天天洗头真的要累死惹~

金篦

一般女子都是随身携带篦的,所以为了省去麻烦,渐渐地人们就直接将篦插在头上。唐朝更是戴篦的盛行时期。

古代女子戴篦

篦通常都是使用金银、玉石等名贵材料制作而成的,一般都是插在前额或者后脑勺。

华胜:华胜,又名“花胜”,是指古代女子头上的一种花型首饰。华字又有华丽的意思。

珐琅华胜

华胜一般戴在女子的前额或者发髻上,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华胜一般会使用到点翠、烧蓝等工艺。

金华胜

额前佩戴就是华胜

贞贞翡翠科普:点翠与烧蓝

点翠上的翠,主要是指翠鸟的羽毛。点翠结合了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先用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将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仔细镶嵌在底座上,然后制作成各种首饰器物。

点翠发簪

点翠本身的工艺倒是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是珍贵就珍贵在其翠鸟的羽毛。取用的羽毛要求必须从活翠鸟身上拔取光泽好、颜色鲜亮的,被拔掉羽毛的翠鸟基本上都活不成了,所以这种手法相当的残忍。

翠鸟,就是截取其背部蓝色的羽毛

随着翠鸟濒临灭绝,这项工艺也被禁止了。为了保留的点翠的美丽,工匠又发明了烧蓝。和点翠的金做底托不同,烧蓝是以银作为胎器,用银花丝在胎器上刻出花纹,再敷上透明的珐琅烧制,最终形成完美的烧蓝制品。

烧蓝发簪

步摇

之所以会叫步摇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佩戴它走路的时候就会动摇起来。步摇的造型一般都是凤凰或者蝴蝶,一般都是以黄金为底,再在上面镶嵌一些珠宝玉石即可。

步摇虽然漂亮,但是平常百姓是不可以佩戴的。步摇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多是后宫嫔妃佩戴,而且必须是贵妃以上才可以佩戴。

步摇的产生,对后来的高丽鲜半岛以及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钿(dian)

钿,也是古代女子的头饰,花状,主要是将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

最初的钿是直接贴在额头上的,但到了清朝,钿的造型还是发生了变化,一般由细铁丝、藤丝编成帽架,然后再镶嵌各种宝石、组成一些吉祥的图案,也多为后宫嫔妃佩戴。

钿子的佩戴方式

钿还会因为身份的不同,分为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中凤钿是过去皇后新婚时佩戴的,上面可以镶嵌9块饰品。

年轻女子一般佩戴满钿,上面可镶嵌7块饰品;而半钿多由老人或者遗孀佩戴。

看完了这么多古代人的发饰,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头上的皮筋弱爆了呢~开个玩笑啦~不知道关于古代女子的发绳还有什么补充呢?

1、绊头带子。在《醒世姻缘传》第37回中有这么一段话:“不多一时,只见那个闺女手里挽着头发,头上勒着绊头带子,身上穿着一件小生纱大襟褂子,底下又着一条月白秋罗裤、白花膝裤、高底小小红鞋,跑将出来。”说得到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磬头闺女的举止打扮。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小女子没有扎辫子,是用一根绊头带子向后勒着头发,并用手将长发捋在胸前把玩。但这种带子有多长多宽,是什么颜色和质料,我们无法知道。

2、“红网纲”,红网纲实际就是红头绳。依旧时的习俗,幼年女孩两条小辫,垂于两鬓,待嫁姑娘梳独辫,垂于后背。女子婚配后绾纂,民间称之为“上头”。未婚女子的独辫平时一般不扎红头绳,但在过年时就少不了。这一点我们从戏剧《白毛女》杨白劳的唱词“人家的闺女有花儿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中就可以看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183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