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甜味最浓在果园里。苹果被秋风擦得火红,像小妹妹的红脸蛋。橘子的皮好迎呀,我只要用小刀子在上面划开一道口子,把皮剥开了,就看到里面的橘瓣真像几个胖娃娃紧紧的抱在一起。
秋天甜味聚集的日子是八月十五的夜晚。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摆着甜甜的月饼,浓甜的,淡甜的,有豆沙的,有蜜味的,有草莓味的。
秋天的味道是酸酸的。蜜橘的味道真是瓣瓣爽口,葡萄颗颗爽牙,还有那水果之王——猕猴桃,真实酸的粒粒爽舌呀!
秋天的味道香香的。香味飘荡在田野里,玉米金黄金黄的,吃起来又香又醇;炒花生吃起来脆脆的,香香的;红薯软软的,甜甜的,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秋天的味道是最甜的。又大又圆的桃子非常甜,丰收的人们咧开了嘴巴露出了微笑。还有累得不亦乐乎的手,可是人们似乎已经不知疼痛一样,一边摘桃子一边开怀的笑着。最高兴的还是吃的肚子圆滚滚的孩子们,这下他们可大饱口福了。
清,鲜,嫩,滑,爽,香,脆。粤菜是的口味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粤菜即广东菜,是中国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源自中原,传承了孔子所倡导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原饮食风格,因此粤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粤菜用料十分广泛,不仅主料丰富,而且配料和调料亦十分丰富。
粤菜为了显出主料的风味,选择配料和调料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讲求色、香、味,型,且以味鲜为主体。畜类菜色:脆皮烤乳猪、太爷鸡、护国菜、潮州烧鹰鹅、猴脑汤等百余种。海鲜、河鲜一直是粤菜赖以生存的基本原料,虫蛇鱼蛤也是广州人的最爱。
粤菜的特点1、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较清淡,力求清中鲜、淡中美。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讲究不时不吃,夏秋偏清淡,冬春偏浓郁,追求色、香、味、型。
2、粤菜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为凸显主料的风味,配料和调料选择十分讲究,两者均以清新为本,以味鲜为主体。
3、粤菜用料广博奇杂,上至飞禽走兽、下至山珍海味,中外食品无所不有,可谓全国之冠。
4、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以蒸、炒、煎、焗、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
5、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在世界各地粤菜与法国大餐齐名,由于广东海外华侨数量占全国六成,因此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以粤菜为主。
烹调方法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尤以蒸、炒、煎、焗、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而且随季节时令的不同而变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选料丰富,品种花样繁多,山珍海味、鱼虾鳌蟹都能上席。风味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粤菜的精髓是什么尊重食材。其实就是在烹饪过程把食材本身的原味带出。但这也是一种缺陷,因为很依赖食材品质。现在很多速生的食材,看起来很好,但缺少本来的味道,烹饪过程只能通过添加大量佐料填补味道上的缺陷。长期重口味会逐渐降低人的味觉敏感度,变得愈发追求更重的口味,而过份依赖调料也让人慢慢忘掉食物本身的原味。
1、酸甜苦辣均有,因人的口味不同。
2、中国历史上第一种美味佳肴系列,叫做“八珍”,首创于建都陕西的西周王朝。至今我们仍以“八珍”作为一切美味佳肴的统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论述烹任学的经典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成书于秦王朝时代。它对烹饪方法和烹饪文化内涵的论述,给陕西饭菜与饮食文化的影响极大。
3、国的烹饪文化,历经周、秦、汉,到隋、唐时,便已达到一个辉煌的高峰。无论从烹饪方法(烧、烤、煮、炒、蒸等)、菜点风格(讲究色、味、形香、器)、宴席程式(尊老敬学与文化氛围)以及整个饮食与文化的紧密结合等方面,都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陕西菜保留的传统精华较多较浓。
4、陕西菜兼容并畜,融会贯通。陕西地处北方,陕西又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类地区。这使陕西菜在采用原材料上可以南北并举,在风格上可以以北方为主而又呈现出若干南方的色彩。陕西有过十多个王朝建都,曾经有过地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代,其中还有过西汉和唐代这样的对外开放时期,因而得以接纳和吸收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来自西域的的烹饪文化精萃。陕西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也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的进程中,陕西又有过多次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许多地方呈现出多元化文化的深厚色彩。这一切,都使陕西的饭菜变得丰富多彩。
5、陕西菜作为一个统称,包括了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几个部分,有着民间菜、市肆菜、官府菜和宫廷菜的不同风格,以汉族菜为主,清真菜占有重要位置,保留有大量精美的传统菜,也增添了许多创新菜。总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
6、陕西菜的味型是咸、鲜、酸、辣、香。陕西菜以蒸、炒、炝菜和汤菜见长,注重刀工。
7、陕西小吃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从采用技法上说,蒸、煮、炒、炸、煎、烤等都有;从采用原料上说,南米北面,水产陆生,山珍野味,无所不包;从首创地说,遍及全省各地市县,没有那个地方对自己的小吃不是如数家珍的;从供应方式上说,早点,夜市,饭馆,摊贩,大宾馆乃至家庭,都有它的踪迹,且已堂而皇之地走上各种宴席。可以说,陕西小吃与陕西人的关系是终生也不分离的。
8、陕西小吃的最大特点是:精细,讲究,有许多珍品。例如:泡泡油糕,黄桂柿子饼,窝窝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贵食品。陕西小吃许多都来自民间,反映了老百姓的智慧与创造。如:石子馍,是先民石烹的遗存;微型乒乓羹,可说是民间创造性食品的一个范例;有些属于粗粮细作,陕北的瓜饭是一代表作。
南京菜中的河虾菜品也很著名,特别是现代南京厨师用虾制成的各种形象菜品,如凤尾虾、宫灯大玉等。而且,尤其善用河虾制成茸泥(南京俗称为虾缔,可分为硬缔、软缔、嫩缔),再造型制出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的菜品,如形象逼真的桂花虾饼、苹果虾、炸虾球等。
苏锡菜主要以苏州、无锡两地组成,擅烹制河鲜、湖蟹、蔬菜等,菜点注重造型,菜品清新多姿,讲究火候,善于调味,口味略甜。苏锡地区的烹调早在2500多前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很高的造诣。《风土志》载“吴王阖闾女,骄恣,尝与王争鱼炙,怨恚而死”。为争吃烧鱼,竟郁怨而死。吴王还筑鱼城以养鱼,置冰室以藏膳馐。《姑苏志》记有:“吴地产鱼,吴人善治食品,其来久矣。”
隋唐以来大运河开通,姑苏客商云集,船宴盛行。吴郡进献隋炀帝的蜜蟹,“贴以金龙凤花鸟,为食品第一”。五代时的“玲珑牡丹蚱”,唐时民间取荷叶包食品以增香味,白居易就诗云:“就荷叶上包鱼蚱”。据《虎丘山志》载,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兴修水村,建“白公堤”,乘船宴游虎丘从官府走向民间,使苏州船点进一步发展。苏锡一带,河湖密布,盛产鱼虾,苏州之西又临太湖,三万六千顷茫茫太湖盛产银鱼等淡水产品,这使得苏锡菜肴以水产鱼馔为主的风味特色在唐宋时期基本形成。宋代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苏州饮食业兴旺发达,当时苏州官办酒楼就有花月、丽景、跨街、清风、黄鹤等。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周履靖在苏州人韩奕所撰的《易牙遗意》一书的序言中说,他按《易牙遗意》中的方法做出的菜“不鞔胃,淡不槁舌”,与今日苏州菜肥而不腻、清而不淡的风格一脉相通。清康熙、乾隆时期苏州饮食业十分繁荣,乾隆年间常辉所撰的《兰舫笔记》中说“天下饮食衣服之侈未有如苏州者”。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在苏州停驻。清《清稗类钞》中指出的十处“肴馔各有特色者”便有苏州,足见当时苏州烹饪之发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吃在苏州,穿在杭州”,“一出门来两座桥”的苏州,“苏州美,无锡富”,太湖之滨的名城无锡也是著名的旅游和美食圣地。苏锡一带历来都因其风景秀丽为诸多文人雅士、官宦商贾的流连忘返之地,如今更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因而苏锡菜点在国内外的声誉与日俱增。
苏锡名菜中的莼菜余塘鱼片、清烩鲈鱼片、四鳃鲈鱼汤菜等都深受欢迎。太湖莼菜,人称“江东第一妙品”,鲜美、滑嫩、清香,常用来做汤菜或炒菜,“尤宜莼鱼羹”(《吴郡志》)。
在我国历史上有“莼鲈之思”的著名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记,苏州人张翰(字李鹰)在洛阳当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自此,“莼鲈之思”成了思乡之词。莼菜塘鱼片、四鳃鲈鱼汤等菜不仅菜肴精美,还因与思乡有联系而深受港澳、台、海外侨胞等顾客的欢迎。
苏锡传统名菜还有清乾隆时已有的樱桃肉;由传说变为名菜的叫化鸡;无锡的典型功夫菜鸡茸蛋、梁溪脆鳝;用太湖名产银鱼制作的香松银鱼;无灯船上的必备之船菜——白汤大鲫鱼等。
徐海菜指自徐州沿东陇海路至连云港一带地方风味菜(连云港古称海州,故这一区域称为徐海)。地处苏北的徐州、连云港一带,北邻山东。秦汉时期,徐州一带的反秦主要人物刘邦、项羽及后称为汉三杰的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物在此聚众收兵,一时商贩云集,市肆饮食振兴。
《汉书》记有:“汉颖川尹暹为徐州刺史,以小铜釜甄,一日十炊。”当时已有“龙凤宴”、“八盘王簋”等。近年来徐州出土的汉画像中,有关烹饪方面的不少,如有烹饪原料鸡、鱼、兔、雁、鹿等;有庖人凭案宰牲、烧火做菜等场面。唐宋时韩愈曾任徐州通判,自制烧鱼后称为“愈炙鱼”;自称“老饕”的苏东坡在徐州任州牧之职二年,他的四道菜被称为“东坡四珍”。明代食疗菜在徐州广泛出现,当时徐州有一家易牙菜馆是为易牙当年落脚徐州而得名,据传该菜馆有四种风味,流传于世的菜,即养心鸭子、四谛丸子、杏仁豆腐、三正鸡。
徐海风味以鲜咸为主,五味兼蓄,并兼有齐鲁风味。名菜有霸王别姬、沛公狗肉、彭城鱼丸等。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东北人。一说到东北人,大部分人心里就有个定位,就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区分的标准就是以山海关为界,关内和关外。其实一部分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河北的承德、秦皇岛等地,从地理条件和历史上看,民风和各种习俗也都和东三省非常相似,一般也都纳入了东北人的范畴。
东北人性格豪爽、直率,柒彻咔嚓,说话唠嗑直来直去,不爱拐弯抹角。虽然豪爽直率的性格也是西北、蒙古等等很多地方的民风特点,但是在东北地区这一特点表现的更直白,特色十分鲜明。
东北人骨子里都带幽默感。而且东北人的幽默特点就是直接,像东北二人转,就是田间地头,干一天活儿累了一帮人就扯扯闲皮,唱上两段,解乏也娱乐,这些东北的幽默一般都是用俏皮话为载体,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张嘴就逗笑,不用包袱铺垫,这也迎合了东北人直来直去的性格。
东北饮食文化的成因
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肯定与当地的民风紧密相连,一定是由人的性格和习惯所决定的。而人的习惯往往又是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形成,这里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冷,是东北自然环境的一个基本特征,虽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是热的时候明显没有冷的时候长。另外自然资源丰厚是一大特点,虽然冬天地里啥也不长,但是就秋天收一遍就能吃一年了。
东北各地的饮食习惯比较一致,但细分之下也有吉菜、辽菜、龙江菜菜系的说法,但由于当前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冬季种植技术的提升,原本区别就不是很明显的东三省菜品风格,也已经逐渐趋于统一,除了当地特色的东西,比如黑龙江的得莫利炖鱼啊,吉林的松江白鱼啊,辽宁的沟帮子熏鸡啊,其他的你有我也有,只是做法上可能略有差异罢了。
比如东北著名的锅包肉,一说锅包肉那就是东北人最爱。但是你到东北就发现了,不同地方锅包肉的做法口味全不一样。比如黑龙江哈尔滨号称是锅包肉发源地,哈尔滨锅包肉一般是金**的,挂酸甜汁,口感酸甜咬起来是脆的。但内蒙古赤峰那边,多数习惯吃咸口的,锅包肉肉片都是大长片,调汁放生抽,还放陈醋,出来的效果颜色比较深,味道厚重。而到了吉林通化一带,很多朝鲜族饭店,做出的锅包肉是正方形片,能炸出像粘了白糖的年糕一样的白裤,有的用苹果醋白糖调汁,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在辽宁过去我小时候锅包肉也都是金**的,米醋白糖酸甜口,到了近几年差不多都变成番茄酱口的了,上来一看一盘通红,那叫一个喜庆,结果就导致了很多人分不清锅包肉和咕咾肉有什么区别。
东北的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多菜需要选用当地特有的食材制作,有不可替代性。比如像榛蘑炖小鸡啊、飞龙汤啊、海参烧鹿筋啊、酱焖哈什蚂呀,都是东北地产的珍贵食材制作的,是极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你要在这里便换个一样再做,就不是这个东西了。而且东北民间家常菜的食材更是丰富多彩,比如各种晒干的蘑菇在东北的菜市场是随处可见;柞蚕蛹、雄蚕蛾、甚至柞蚕(那种大绿虫子)都是东北人餐桌上的美味;东北的大豆营养最为丰富,各种各样的豆制品做法多种多样;东北的鱼类有近百种,常在市场上出现的也有几十种,而且像松花江的龙江鳜鱼、大马哈鱼,查干湖的胖头鱼,甚至珍贵稀有的鲟鳇鱼更是驰名中外的珍品美味。另外辽宁靠海,丹东的黄蚬子、东沟飞蟹,营口的鲅鱼、对虾,葫芦岛的赤甲红、皮皮虾,大连棒棰岛海参等等都是著名的优质海产。东北各种天然食材极为丰富,可以说是从北到南,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从历史上看,东北是个移民地区,从清后期直到建国前,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形成了东北目前的人口基础,也造就了东北独特的人文环境。前几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叫《闯关东》,讲的就是这个内容。闯关东其实就是逃荒,过去中国一直都是农耕经济,风调雨顺自然国泰民安,一遇到洪涝灾害或是战乱,农作物减产,这样会“闹饥荒”。19世纪初的时候,黄河流域连年受灾,颗粒无收,大量的山东、河北人背井离乡,堤楼个瘪肚子就得往关外跑,要不饿死啊。这些山东河北的老百姓到了东北,自然就带去了当地的饮食风俗,结合东北地区原住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也就是为什么东北菜中既有大量鲁菜风格的精致菜品,又像很多少数民族饮食风格一样简单粗放的原因。
在东北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对东北菜的影响较大,甚至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构建起了地方特色的民族美食文化。东北菜中猪肉的做法多源于满族,像蒸猪血、汆白肉血肠等,而且满族的面食点心非常著名,像沙琪玛、粘豆包都是典型的东北特色面食。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回民清真食品盛行,各个城区无论大小基本都能找到“回民馆”,羊汤、手把羊肉、溜肚领、爆肚、清真牛肉锅包肉都是盛行的回族菜。特别铁岭地区独有的牛肉火勺,不是火烧,是一种用烤制的牛肉馅小酥饼,配合羊杂汤吃,堪称一绝。吉林省的朝鲜族最多,朝鲜族的打糕、泡菜、冷面最具特色,朝鲜族另一大特色便是狗肉,朝鲜族饭店必有狗肉菜,什么手撕狗脖肉、溜狗皮、狗肉火锅等等,口味鲜辣,民族特色十足。广西玉林也时兴吃狗肉,但和朝鲜狗肉的做法风格完全不同,非爱狗人士可以来吉林尝尝。内蒙古与辽吉黑三省均接壤,大量的蒙古族与汉族相互往来频繁,蒙古的烤全羊、酸奶酪、牛肉干盛行东北各地,绝大部分火锅店的羔羊、肥牛都来源于内蒙古。而且东北地区赴内蒙古草原旅游十分兴盛,上草原是必须要吃烤全羊。
烤全羊
总结起来,东北菜源于鲁菜,又融合了多个少数民族的特色风格,肉菜偏多,菜肴的烹饪注重口味不重造型,菜量大、口味浓、颜色重,大锅炖、熏酱、烧烤、溜炒是东北菜的主要烹饪方法。关内移民和东北少数民族原住民的融合,奠定了东北菜的风格,满清王朝的建立,又提升了东北菜的逼格, 以典型独特的地方食材为基础,吸收了各种菜系技法和民族特色,最终融合一体形成了东北独特的饮食文化。
沙一克,红场,松仁小肚
东北饭桌上的嘎鼓事儿
东北人性格中带着与生俱来的幽默,再加上性格粗放,经常不拘小节,因此围绕着东北人的饭桌,经常有各种嘎鼓好玩的事情发生。特别是东北人好喝酒而且能喝酒,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东北酒文化,酒过三巡以后,各种疙瘩话俏皮嗑层出不穷,更使得饭桌上笑声不断
东北人是很讲究吃的,不过这个讲究,不是指对食材品质和环境品味的要求高,而是作为社交和重要事件的平台,你想谈事儿或是交流感情或者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的红白喜事儿都得设饭局,当然了,这个也习惯是我们中国人普遍的一个特点,那在东北这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
一个就是一个饭局的持续时间长,这个特别体现在熟人之间,比如家里亲朋或者同学聚会,往往是饭店一轮喝到量,KTV里把歌唱,唱完撸炖小烧烤,最后喝粥再洗澡,分几步走,从下午四点半一直干到后半夜1点钟到家。
另一个就是吃得实惠。东北人吃东西,绝对不会小蝶小碗精致的摆一桌,那请客的只有俩字儿,丢人。菜精致可以,但少了不行。这其中最代表性的那就数铁锅炖了。东北铁锅炖最有震撼力,就是大铁锅直接安装在桌子上,一桌人围着锅台开造。传统的铁锅炖,桌子是砖砌的,锅安装在桌子上是固定死的,一般一桌一到两个大锅,下面能烧柴火,能炖两个菜;新式的铁锅炖饭店桌子更先进,大桌中心能安装最多4-5个大锅,而且锅装在一个转盘上,下面接通天然气,一边炖一边吃一边还能旋转,十七八个人围着四五个大锅,吃到满脑袋冒汗,那个爽劲儿,把东北炖菜的风味体现的淋漓尽致。
东北人爱喝酒,喝酒豪爽也是全国闻名。东北有句嗑叫“男人不喝酒活着不如狗,喝酒不抽烟活的像太监”,这就像酒桌上开局发令,你不喝不行。东北酒局的内容中实际有很多的内涵和学问的,东北人强调的不仅仅是能喝,更要会喝,当然会喝的前提也要能喝。
东北人喝酒必有劝酒这项,但是东北人劝酒一般都是平等的,就是我劝你酒,你喝多少,我也喝多少,或者我咔一下干一杯,要求你也得跟我喝一样多,喝少了那就是你不给面子。东北人在酒桌上劝酒的功夫也堪称是一大特色,劝酒的话往往还都是一套一套的疙瘩话,劝中融合着幽默,让你不得不喝。比如俩人不熟悉,酒桌上第一回见,“哥们,我今年45,咱俩谁大呀?”然后你说哦我那那年的,“那行了,我是哥,你是弟儿,我说咋地就咋地,咱俩干一个”。你一看这不行啊,赶忙说,啊不对我这说的虚岁,还是你大。“那也行,我是弟,你是哥,我说咋喝就咋喝”。而且根据桌上人不同的特点,他还能有针对性的发挥,比如桌上有当警察的,“人民公安,举杯就干;人民警察,有啥喝啥;人民武警,喝醉不醒”。说能喝酒你就有前途,叫“会喝一两的喝二两, 这样朋友够豪爽! 会喝二两的喝五两, 这样同志得培养! 会喝半斤的喝壹斤, 这样哥们最贴心! 会喝壹斤的喝壹桶, 回头提拔当副总! 会喝壹桶的喝壹缸, 酒厂厂长让你当! ”,反正喝完一缸看你上酒厂当厂长还是上医院当院长。所以说,东北人喝酒、劝酒,都体现出了一种豪爽大方,幽默风趣的特点。
干杯
我看东北菜
要做好东北菜,一是要有一口大铁锅,二是要用东北大豆油,三是要准备一罐猪油。
铁锅炖菜最有味道。东北菜量大味浓,很多炖菜能做的好吃,往往是靠食材用量大才取得的味道,小量的食材根本无法炖出东北菜的浓厚风味。而且铁锅在加热中,锅体温度较高,菜汤表面外圈贴近锅体的部分会受高温的影响,迅速蒸发产生焦糊,发生类似美拉德反应的变化,使炖出的味道特别浓厚,这也是为什么农村大锅炖菜特别好吃的原因。
东北菜里很多需要过油和炸制,所以豆油的消耗量很大。而且豆油炸锅的香味很独特,虽然不像花生油那样香,但这种豆香和东北菜特别搭,菜籽油色拉油都不行。家中最好再备上一个不锈钢的“过油桶”用来储存用来炸东西的油。植物油反复炸容易产生致癌物质,所以我一般油桶内的油使用不超过3遍,炸过三回的油颜色明显变深了,味道也随着炸过的东西起了变化,也不好吃了。另外炸过鱼、茧蛹的油不能回收,因为会沾染浓重的鱼腥和茧蛹特殊的味道,不能用到其他的菜中。
猪油,东北也叫荤油,做炖菜的时候经常要用到,可以大幅提升炖菜浓厚的猪肉香味。特别是做酸菜,无论是炒还是炖,想要好吃荤油都是必须的,因为酸菜特别解油腻,如果只靠骨汤或者五花肉中那一点肥肉油脂,出锅你就会发现,汤面根本看不见油星,全都被乳酸分解掉了。
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浙江地方风味菜系。
浙江是江南的鱼米之乡。浙菜发展到现代,是精品迭出,日臻完善,自成一统,有“有佳肴美点三千种”之盛誉。归纳起来,浙菜有如下几大特征:一是用料广博,配伍严谨。主料注重时令和品种,配料、调料的选择旨在突出主料、增益鲜香、去除腥腻;二是刀工精细,形状别致;三是火候调味,最重适度;四是清鲜嫩爽,滋、味兼得;五是浙菜三支,风韵各具。
浙江菜主要由杭州、宁波、绍兴三支地方风味菜组成,携手联袂,并驾齐驱。杭州素有“天堂”之称。杭州菜制作精细,清秀隽美,擅长爆、炒、烩、炸等烹调技法,具清鲜、爽嫩、精致、醇和等特点。宁波地方厨师尤善制海鲜,技法以炖、烤、蒸著称,口味鲜咸适度,菜品讲究鲜嫩爽滑,注重本味,用鱼干制品烹调菜肴更有独到之处。绍兴菜品香酥绵糯,汤浓味醇,富有水乡古城之淳朴风格。
口味多变,以咸鲜清淡为主。“津菜”口味不拘一格,富于变化,较常的味型有酸甜、酸甜咸、酸辣、咸甜、咸甜辣、酸咸辣、甜咸辣等数十味,尤以咸鲜清淡为主。
天津人大部分天津风味的地方菜系
1、技法全面且独特,擅长勺扒。“津菜”除见长炸、烹、爆、烧、熬、煎、靠、烩等技法外,勺扒、软溜、清炒、清蒸等技法最为独特,尤以“勺扒”堪称津门烹调之绝技。
2、用料广泛,擅烹河海两鲜及野禽。津门物产丰富,更盛产鱼、虾、蟹,因此“津菜”厨师对烹制河海水产品极为讲究。各类原料均按季节选取,数十种烹调技法无所不用。
3、口味多变,以咸鲜清淡为主。“津菜”口味不拘一格,富于变化,较常的味型有酸甜、酸甜咸、酸辣、咸甜、咸甜辣、酸咸辣、甜咸辣等数十味,尤以咸鲜清淡为主。
4、精于调味,清浓兼备。“津菜”中使用的调料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流派之处,如在有些菜肴中,不用或少用酱油,而以炒嫩糖挂色,在保持应有色泽的同时不破坏菜品本味;在部分菜中调以甜面酱、酱豆腐,使成品具有独特浓厚的清香气味;用芝麻油炸花椒、熟猪油作明油为菜品提味、上光等等。
5、视制汤为首位,因菜施用。多年来,蹲汤、制汤与靠、炒嫩糖色同为“津菜”厨师三大基本功,足见其被重视程度。
6、注重配色,以和谐悦目见长。“津菜”很讲究菜肴色泽的搭配,单一原料烹制的菜品,注重保持本菜应有色泽不受破坏;多种原料搭配入肴的菜品,不仅色泽谐调,且讲究荤素搭配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天津三绝:天津三绝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被称为天津风味小吃“三绝”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其二是被称为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的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和风筝魏风筝。
特色小吃:糖礅、大饼鸡蛋、茶汤儿、果仁张、崩豆张、面茶、杨村糕干。
特色早点:煎饼馃子、锅巴菜、老豆腐、果子、烫面炸糕、卷圈、荷包蛋、糖果子、果篦儿。
天津特产:天津甘栗、天津冬菜、天津大白菜、独流老醋、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1955年全国评选八大菜系时,津菜遗憾落选,但餐桌上可见到的津菜菜品达到190多种,经津菜大师们不断改良和提炼,日前已申报为津菜系招牌菜式的有“鲍鱼虾”、“溜南北笋”、“虾脑扒白菜”、“酸沙鱼扇”、“扒全素”、“罾嘣鲤鱼”、“扒通天鱼翅”、“鸡茸燕菜”、“煎烹大虾”、“炒青虾仁”、“酸沙紫蟹”、“高丽银鱼”等12道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