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服饰特点 求破

布依族的服饰特点 求破,第1张

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女穿衣裙,妇女衣,裙均有蜡染、挑衣、刺绣图案装饰。因为布依族居住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温暖,这种宽松的衣裙符合气候特点。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布依族服饰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在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晴隆、花溪等地的妇女穿长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长裤,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她们头上大多缠有青色花格头巾,有的脚上还穿细尖尖而朝上翘的绣花鞋,也有的穿细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装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一些布依族老年妇女仍保留传统服饰,头缠篮色包布,身穿青色无领对襟短衣,身大袖宽,衣缝、下角分别镶绣花边及滚边。下身多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穿精美翘鼻子满绣花鞋,整套服装集纺织、印染、挑花、刺绣于一体。中年妇女的包头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领大襟衣,并在沿左衽前下方镶嵌两三道带色布边,领前结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袖口仍保留传统的古老风格,下身已改穿长裤,脚上满花鞋变成了半爿型或鞋尖处绣小花,改装后显得洁净淡雅,古朴端庄。未婚女青年服饰大体与中年妇女相似,但喜欢在包头布末端镶绣鲜艳花纹图案,埋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头簪之间。每逢节日、宴会,妇女喜佩戴各式各样耳环、戒指、项圈、发坠和手镯等银饰。

       有些女神的气质都趋于优雅古典风,考虑穿一些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单品,会更加有出彩,会完美衬托出好气质,白冰不愧为“中国金喜善”,穿着民族风格的连衣裙,刺绣图案交错,色彩丰富,穿这件衣服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古典的艺术气息,有了优雅的丸子头,让她气场大开,出门赚到更加高频的回头率,吸引力很多人的眼光,气质真的太好了!

       服装分为许多种领口,圆领比V领和方领更保守,一般高领也大多设置圆领,白冰穿了一件高领刺绣连衣裙,用它来保护脖子,再一次掩盖了脖子线条,一点也不老气!对了,尖下巴露在外面,脸很小,选择高领也可以用来保暖,非常适合秋季降温和换季,它有很多功能,我建议你试着用它来装饰自己!

       色彩混搭的设计和刺绣图案可以说是白冰这件民族服饰的点睛之笔!在色彩对比上也要强调和谐,这不是不同色系的色彩随意碰撞而产生的违和感,而是通过色彩的协调达到意想不到的匹配度,这件衣服刚好融合了深色和亮色,结合成很多有特色的民族图案,整体颜色多为亮色,再次将搭配提亮了一度,视觉上并不沉闷,靠颜色吸引了很多注意力,展示色彩的特点也能带来一些女性气质和迷人的美,看起来很优雅,真的很符合白冰的气质。

       裙子足够长,显示出更加优雅的好气质,除了搭配单品的优雅风格,大家都要注意发型的问题,尽量染一个发型让裙子的搭配度更高~白冰扎起了丸子头,露出了脸的轮廓,她以漂亮的五官展现了良好的状态,面对镜头时非常大方,真的是岁月从不败美人呀,这裙子真的太衬托白冰的气质了!

(一)电脑绣花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原则

为了促进电脑绣花的全面发展,在现代服装的运用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服装和绣线材质创新原则,在传统手工刺绣中用的材质一般是真丝材质的绣线,不过真丝绣线不易清洗,容易皮毛,运用到服装中不易打理,因此探寻新的材质的绣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新的绣布材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例如当前比较流行的皮革绣,在不同的材质上刺绣图案会有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第二,服装图案设计时尚化原则,刺绣事实上就是做的大量的图案设计,传统的刺绣图案不容易被大众接受,所以在进行图案设计时应该结合现在的审美特点,进行图案创新,既要立足传统又要推陈出新,不断的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特点的刺绣图案;第三,色彩时尚化原则,通常传统刺绣图案色彩过于艳丽,色彩的原则在服装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同的色彩可以展现不同的情绪。不同肤色的人群所适合的色彩也是不同的,运用到现代服装中应该符合现代审美,也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适合的色彩,为消费者做更加人性化的设计。

(二)电脑绣花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策略

紧跟时代潮流

电脑绣花要适应现代社会更好的发展,要把握时代信息,紧跟时代潮流,通过对刺绣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之成为服装设计中的主流元素。积极适应消费者对电脑绣花的审美需求,发挥独特的优势特点,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走出去策论

将走出去理念贯彻到服装设计中,积极的将我国的刺绣图案推向国际市场,同时还要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与我国刺绣相互碰撞,从而走进国际市场。

继承传统文化

传统刺绣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现代电脑绣花图案在继承传统刺绣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壮大,在刺绣中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特点,促进电脑绣花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例如在电脑绣花图案中加入现代化元素,如蕾丝、雕花等元素,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

电脑绣花是一种新型产业,但是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需求在不断的增加,电脑绣花图案不同于印花,具有独特的肌理效果使平面的图案具有立体感,在我国时尚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技术在服装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脑绣花的诞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之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增强刺绣的艺术表现力,绣工精致,再复杂的图案通过排版在电脑绣花机上也可以制作完成,有利于形成新的艺术形式和创新产品。电脑绣花在传承方面不同于传统刺绣,电脑绣花可以建立真实准确的信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高度还原,有利于探索失传的传统工艺,赋予了刺绣新的生命力。

  苗族刺绣常见的民间图案有龙龙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征;水牛的头,蟒蛇的身,梅鹿的角,鱼的鳞片,雄鹰的爪。口角边挂有很多须髯。颔下有珠子,它能黑能明,能大能细,忽隐忽现,能呼风唤雨,降妖除魔,英勇威武的尊贵象征,被历代皇室所御用,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取得臣民的信奉。现代民间仍把龙视为神圣威武,吉祥尊贵的象征。在苗家人看来,龙能保寨安民,赐人风调雨顺。不过,苗家人对生命的感悟,在当时代,只有苗族人是敢於崇拜善于崇拜的民族,对生命意识的自有本民族的独特之处。她们通过刺绣对生殖的繁衍崇拜借喻、隠喻的表达出来。让世世代代的儿女们对人类起源和生命意义。苗家认为龙是代表妇女的生殖器,象征人类的生命之门,生育之鸟进入妇女体内的结果,

  凤是凤凰的简称,古代视为神鸟而崇拜,它是人们想像中的保护神,经过漫长的完美演化而来。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白鹤’的脚,鹦武的嘴,孔雀之尾,居百鸟之首。美好和平象征。封建皇朝最高贵女性之代表,和帝王的龙相配。民间传说中它能给人们带来和平幸福。在苗族的心里恰恰相反,它代表着男人的标致,它是男人起名时常用的吉祥名,有据可査。

  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它全身鳞甲,牛尾狼蹄,龙头独角,威武而不害,不折生草,不践生灵,是人类极为喜爱的祥瑞动物,是慈仁吉祥的象征。后来民间传说有‘麒麟送子’的故事,送来的童子长大后是栋梁之材,能治囯安邦之说。

  蝴蝶是民间喜爱的装饰;亦是美好吉祥的象征。它的形象美丽轻盈。比喻爱情和婚姻美满幸福。在苗家认为是族群始祖,也就是蝴蝶妈妈,如在婴儿的襁褓褓斗绣制的是‘蝴蝶妈妈’的图案,祈求蝴蝶妈妈的保佑平安幸福。

  蝙蝠按照民间的习俗,蝠与福富谐音,所以人们把蝙蝠视为吉祥物用於传统装饰的美术艺术中,人们用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移情手法,把它外形并不算美的形象变得翅卷翔云,风度翩翩,蝙身蝙翅都盘曲自如,十分逗人庞爱。在苗家刺绣有五只蝙蝠绕寿字组成了‘五福捧寿’的图案。表现了苗家妇女对生命长寿和幸福安康的渇望。

  鱼与余同音,在古代的石刻、彩陶和织染中常见的传统图案,它的形态栩栩如生,在人们书信交流中的感情称为‘鱼雁传书’夫妻恩爱称为‘如鱼得水,刺绣上有莲花相配表示‘年连有余’鱼对苗家人来说是生殖繁衍的崇拜,巴不得自己的子孙多得像鱼崽,万代昌盛的向往。

  鸳鸯羽色绚丽,雌雄永不分离,古代称之为匹鸟,表示夫妻恩爱和白头偕老的传统美德,还有一些刺有喜鹊牡丹的图案也表达了善良的妇女们追求婚姻幸福的美好愿望。

  总之,苗家人的刺绣图案极为丰富,同时大胆而夸张的想像力,大部分是抽象型手法,若黄平或其他地方的迁徏裙‘三条母江裙’‘七条母江裙’其手法极为隐藏着什么?只有你走进苗族人的刺绣区,去了解一个逃避战乱和穿在身上的史书的民族,会呈现在你的眼前。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服饰。他们的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平日着便装,节目或姑娘出嫁时着盛装,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苗族刺绣的题材选择虽然丰富,但较为固定,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还有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苗族刺绣十分美丽,技法有12类,即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绉绣、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蚕丝绣。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

  苗族刺绣围腰,以白色为底色,上面满绣有蝴蝶、蜈蚣龙,造型飞舞张扬。绣品以蜈蚣龙为主纹样,下面三层另有蝴蝶、小蜈蚣龙等,为苗族绣品的传统典型纹样。

  苗族刺绣有一种极常见的人骑龙或骑水牯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间艺术中的骑龙、驯龙、双龙的各种图案,再现了人们对龙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或平绣或盘绣或挑绣,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刺绣成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是凤凰民族工艺品中的精品。

  苗族刺绣另一特色是借助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搭配,达到视觉上的多维空间。挑花也称数纱绣,是苗族特有的技艺,不事先取样,利用布的经纬线挑绣,反挑正取,形成各种几何纹样。挑花就是借助色彩和不规则几何纹样的搭配,形成多视角的图案,从而达到“则看成岭近成峰”的立体与平面统一的视觉效果。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蝴蝶、龙、飞鸟、鱼、圆点花、浮萍花等图案都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

  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苗族刺绣图案色调多种多样,松桃地区以花、鸟、虫、鱼为主,喜欢用粉红、翠蓝、紫等色,较为素净。黔东南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欢红、蓝、粉红、紫等颜色。黔中地带喜欢用长条、长方、斜线等组成几何图案,喜欢大红、大绿、涤蓝等颜色。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的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古藏衣上刺绣的蝴蝶纹,是苗族纹饰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装饰文化,除了蝴蝶纹绚丽的因素外,还与苗族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蝴蝶妈妈相关。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妈妈、大宇鹡鸟是苗族的始祖,是创业者,把这些蝴蝶、鸟纹绣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这些图案还有明显的阴阳结合、创造生命的寓意。表达了苗族祖先对自然、宇宙、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

  台江苗族刺绣

  台江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含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们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各异,因而制作的刺绣造型风格也各异。就服饰而言(服饰不同,其刺绣纹案也各异)台江苗族服饰可划分为方你型、方纠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后哨型等九个不同类别。

  刺绣手法主要有平绣、给练、辩绣、缠绣、破线绣、锁绣、绞绣、马尾绣等多种。有的凭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不虽起草,信手绣出;有的在布面上画好图案再绣;有的用剪纸粘贴进行刺绣。刺绣纹样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其中以龙、鱼、蝴蝶、蜈蚣、蝙蝠等图案最为广泛。

  苗绣不同于湘绣、蜀绣、苏绣,它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以构图的美观和夸张;造型的独特和丰富的色彩而民名于世。

  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亲手绣作一套嫁妆。从绣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绣品的完成,无不渗透姑娘的心血。心灵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们的赞许、爱慕和追求。

  阿阿阿、太多了就删掉一些吧 把剩下的内容串起来就好仂

在古代羌族服饰中,“毡”是最有特色的。毛毡的制作工艺比机织呢子要简单得多,应该在3000年前就有了。据文献记载,汉代羌人“饰以大华毡”引自郭的《广智》。与此同时,同期的“滇族”等羌族世家子弟也披上了毛毯。由此可见,“毡”原是羌族最古老的服饰之一。到了唐朝,羌人身上盖的是毡子。《新唐书》《当相传》说:“男女皆披皮毛棕毡。”这种服饰传统在羌族和彝族中依然存在。

到了近代,羌人的服装基本上继承了官服制度,其服装面料主要是毛皮、羊毛、麻类面料。道光《毛周志》有以下内容:“其服饰有男毡帽、女辫发、布头及冬夏服饰。”甘龙时期,宫图作品中出现了给羌人扎头的习俗。到了1920年代,羌人已经成为扎头人。包头,也就是用布手帕,是古代羌族女性的习俗,但很明显男性包头是受四川汉族地区的影响。

到了1940年代,羌族服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越来越丰富。羌族男子的服装是统一的,包括长衫,长袍,裤子,手帕或皮帽。服装产品有头巾、毡帽、皮帽、羊毛、亚麻、棉衬衫、长袍、裤子、无袖羊皮夹克、羊毛夹克、轻便衣服、夹克、亚麻、羊毛编织带、打底裤、绣花带、布鞋、亚麻凉鞋、皮革“裹腹”、绣花“裹腹”、挂刀、钢镰刀等。潘、黑水羌人头发多,编辫子,扎成发髻。

现在的羌人,无论男女都穿白色亚麻自织袍,类似旗袍。男人在膝盖以上,女人攻脚背。女装上绣着鲜艳的蕾丝,衣领上镶嵌着一排梅花图案的银饰。男女都穿羊皮背心,俗称“皮夹克”。晴天,毛进去,雨天,毛出来,以防下雨。另一件背心是羊毛毡的,比前者略长。

男人和女人的头上都包着青色和白色的头巾。或者女人的头上盖一堆瓦形的绿布,再在上面缠绕两根辫子,做成发髻。男人也有辫子和钱包。潘和黑水的男人把头发储存起来,用天鹅绒编成辫子,扎成发髻。

男女都裹着绑腿,绑腿是羊毛的,用来御寒。男人通常赤脚行走,穿着凉鞋、布鞋或牛靴。女士穿平跟或锈迹斑斑的尖头钩鞋。男士也穿尖头钩鞋。女装与男装的区别在于,领边、袖口、腰带、鞋上常选用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案,衣领上镶嵌一排排小梅花图案的银饰。

刺绣图案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场景,如植物中的花草、鹿、狮、兔和动物中的人物。所选绣品均栩栩如生,内容多为吉祥如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如“花开如锦”、“鱼水和谐”等。羌族妇女采花在中国工艺美术中一直占有一定的地位。

此外,女性喜欢佩戴超大号的银耳环和戒指,以及银发夹、戒指、卡片等装饰品。这些装饰品也是由玉或珊瑚制成的。女的腰间挎着一个银色的针线盒,男的拎着一个银色的烟盒。

和其他民族一样。能佩戴以上饰品的人大多是贵族或富豪。贫穷的劳动人民没有衣服穿,更不用说任何装饰品了。

边缘地区的羌族服饰多受藏族或汉族的影响。有些人甚至穿着嘉绒藏族的衣服和鞋子。辫子和天鹅绒可能来自西藏。

一、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集中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的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在此间也就产生了苗族的审美意识。文山地区有句俗语:“苗族住山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这句俗语大致勾勒出文山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也反映了文山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奠定了苗族对山中事物由感性识别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基础。服饰是进行民族识别的手段之一,也是区分民族间的特征之一,直接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或世界观。文山苗族大致分为白苗、青苗、花苗、汉苗等。根据苗学专家对苗族服饰类型的划分,文山州的苗族服饰为几何花衣披肩型(即川黔滇型)的马关式(即挑花褶裙式)、邱北式(即白裙式)和开远式(即飘带式)。这三种服装款式包括了自称为蒙豆、蒙抓、蒙诗、蒙陪、蒙叟、蒙巴、蒙刷的苗族,他们都操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苗语,其文化习俗相近,但各自的服饰都有细微的变化而亦可区分。

马关式的苗族服饰分布于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县,邱北式主要分布于邱北、广南、富宁、麻栗坡、西畴、砚山县,开远式主要分布于砚山、邱北、文山县及红河州的开远、蒙自、弥勒等县、市。这三种服饰款式虽特点各异,但其图案大多以螺蛳、蕨草、鸡嘴、螃蟹或某一动植物的形状原形构思成抽象的几何、螺形图案。文山地区苗族的服饰图案却不象贵州黔东南、湖南湘西地区苗族服饰图案那样写实,文山则是写意的、细腻的。那么,我们如何对马关式、邱北式、开远式进行区分呢?由于历史原因,苗族迁徙到文山地区后,大多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大山之中,各支系服饰的差异往往与气候、环境有关。如马关式的服饰,由于这部分苗族都居住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高山河谷中,气候炎热,蚊虫较多,其服装款式多为右开襟绣花上衣,下着单层蜡染百褶裙,以便透风,小腿裹着单层绣花绑腿,以防蚊虫叮咬;邱北式的苗族,因居住北回归线以北海拨较高的山区,冬天气候寒冷,其上衣为对开襟,下着双层白色百褶裙和小腿裹着多层绣花绑腿,以抵御严寒;开远式的苗族也居住于北回归线以北较为平缓的山区,冬天寒风袭人,上衣为右开襟绣花衣服,下身着蜡染百褶裙,外加一件绣花风衣,几乎裹住整个身体,并且围腰宽大。据史料记载,苗族迁入文山大约在唐代有少量进入,到了明代,苗族开始大量迁入文山的邱北等县,清朝中后期,由于苗族在湘、黔反清起义遭镇压失败后,苗族由贵州、广西大批量迁入文山,并进入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等国家。由于当时苗族作为战争难民,到文山后只能躲进深山老林繁衍生息,形成了“苗族住山头”的分布格局,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同一文化习俗,同一民族语言的苗族服饰逐出现了与环境、气候相关的差异,也导致了文山苗族服饰款式的多样性。由此可见,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差异是决定文山苗族服饰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苗族的生活也日益好起来,其服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服装款式已由原来的单一的以深蓝色和黑色为基调而发展为色彩艳丽的式样,而且更接近于艺术舞台化。苗族妇女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的色彩都是她们所需要的色彩素材,都应把它穿在身上,形成一种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美。从文山苗族服饰的发展演变情况看,其服饰款式已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而肥、宽而松的样式发展到扬各支系服饰之长的服装样式而以展示女性曲线美的审美境界,这种美是刻在苗族女性头脑里而反映在服饰上的内在的、表现自我的审美情趣。“自然,作为人生社会的对立面或补充物,最容易引人进入这种审美境界。并诱发审美解悟。这是因为,外在形态的自然,无论在显示生命活力和生气灌注方面,还是在万象纷呈之中表现出的特有和谐引人入胜方面,都能使人产生美感而进入遐想。”

因此,苗族妇女对山里的一切自然物体的解悟到将自然中五颜六色的色彩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她们对自然物体的遐想并绣在布上,形成完美的图案,在心理上获得快感和满足。这种快感和满足是她们在异性面前感到自豪和展示自己才能,并且以吸引异性的目光为目的,这是动物的本能,也是苗族妇女服饰图案的动机。因为,苗族女性七、八岁时就必须跟长辈学习挑花刺绣,在她们的思想意识中,一个大姑娘若不会挑花剌绣,就会被人瞧不起,甚至不能嫁得好人家。正是这样的思想意识长期支配着苗族妇女对自然物的不断猎取、加工、升华而获得异性或众人的称赞。除此之外,苗族还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图案充实自己,但不是一般的照抄,则是通过筛选、加上成为适合于苗族自身审美特点的花纹图案。有人说,苗族是一个适应能力极强和的民族。不论在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还是杂居于其他民族之中,都能适应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并原始地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而生存发展,成为今世界性的民族,就连移居欧美国家的苗族,都能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民族一道飞速发展,这是苗族的可贵之处,也是苗族的生存之道。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苗族都很自豪地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并炫耀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苗族服饰与其它艺术品一样,通过苗族妇女对其款式、图案的精心设计、刺绣、蜡染等系统性的创作过程,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看,有着鲜明的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并有着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编辑本段

价值

1、艺术价值。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的。

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刺绣创新应用的有效方法

1改进传统刺绣的设备与材料

传统刺绣的突出优势是灵活多变的针法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设计,但很少有质感变化,且纯手工刺绣耗时耗力,所以,需要进一步创新传统刺绣的材料和设备,尽量取长补短。在刺绣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面料和部位,如毛衣这种绵软布料,可使用串珠绣或雕绣,最好在原材料上改造,不仅能省料,还能提升不同针法的匹配度;针对衬衫这种正式的服装,可在袖口或领口位置绣上小图样,设计师还可以根据服装的价格选择手工刺绣、缝纫机刺绣或者电子控制机刺绣。

2在传统刺绣的设计中融入现代元素

(1)服装设计师可转变自己对传统刺绣的机械认知,混合应用多类刺绣工艺,持续突破刺绣工艺、材质和颜色的限制,实现服装设计中刺绣的现代化生产制造。例如,在服装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刺绣材料和类型的应用,传统的彩色刺绣和串珠绣可以一起使用,彩色刺绣的灵活性和串珠绣技术可以达到出色的刺绣效果。

(2)将传统刺绣与现代服装设计有效结合,通过色彩喷绘、蜡染、扎染、印花等技艺,考虑个性化与大众化的双重因素,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受众市场能持续扩大。

3传统刺绣图案的创新应用

(1)在运用刺绣技术时,服装设计师可以尝试打破思维模式,分割完整的刺绣图案,通过破坏刺绣图案的统一性实现创新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完整的刺绣图案,不仅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会提高服装价格,不利于服装的销售。在时装设计中,完整的图案可以分割,以展现图案的局部效果,并凸显中国风。(2)应该对传统刺绣的图案风格加以创新,许多刺绣风格与现代年轻人追求的简洁大方理念不符,如鸳鸯戏水、花开富贵等图案,颜色鲜艳、结构复杂,与当今的时尚潮流不符。因此,设计人员应结合潮流和时尚背景,设计出既与大众审美相符,又可充分展现中国风的刺绣图案,或者将传统刺绣应用在特殊位置,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创新传统刺绣的纹样款式

传统刺绣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纹样,虽然不够新颖,但有美好而深刻的寓意,这是现代元素的不足之处。

例如,传统刺绣中要求花纹具有对称性,因此,要想使刺绣花纹有完整的结构,就要提升刺绣的整体表现力。现代人的审美有很大的不同,部分人追求对称美,也有部分人喜欢不对称美,更青睐自然的现代人体曲线结构。因此,需要对传统刺绣纹样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打破内在结构的完整性,加入一些不对称的纹样设计图案或对原纹样加以修饰,让传统刺绣形成较为健全的结构,将人体优美的曲线充分展现。

古代人更加重视图案的代表性,现代人却非如此,所以,可以适当放宽传统刺绣图案选择范围,应用传统的龙凤等图案,还可以使用现代纹样。同时,由于年轻一代喜爱各种人物角色,也需要持续创新传统刺绣的纹样风格。

山西民间刺绣

山西省民间,是民间刺绣艺术品的生长地。民间刺绣,在山西不独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山西风土人情的特色。

山西民间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品,大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山西刺绣,以忻州、晋南地区的刺绣工艺品最有影响。

忻州刺绣

忻州民间,刺绣在群众中颇为普遍。代县一带,刺绣品有着严谨、华丽、雅致的特色;五台县境内以及附近城乡,刺绣风格呈现美厚端庄;忻州、定襄、原平等地,刺绣产品风格较为淳朴秀丽。

忻州刺绣,大致可以分为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

民间服饰,传统的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穿戴的装饰。这些装饰,又多在妇女儿童身上。妇女服装刺绣中,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花样。“腕袖”( 上衣袖口 ),通常情况下多饰以含有平安、吉祥、如意的二方连续图案。“领口”,刺绣中大多是如意云,饰以花卉图案。“裙子”,是古今妇女常用的衣服,前后各一片,常常嵌边、绣花,而颜色多为黑、蓝、红色的底。“上衣”,绣花多在胸口,常用图案有鱼戏莲、牡丹花等。“顶子”,常在上面堆绣蝴蝶、莲花等图案。“鞋”帮子上,多绣以蝶恋花、蟾宫折桂等图案。“凉冠”是妇女夏天束发用的,常常以黑底绣花,甚为精致。农村儿童的“兜肚”,多是红色镶边的绣花,一般饰有莲生贵子、富贵长春等寓意吉祥 、繁衍的图案。也有绣五毒虫,以取毒不近身的意思。男孩子身上的“围嘴”,常绣有双虎对头、双狮对头、五福捧寿的图案。女孩身上的“ 围嘴” ,则绣以五蝶捧花、五莲坐子、五鱼戏莲等图案。冬天护耳的耳套,以桃形较多,常绣有吉祥动物花鸟纹饰。“童鞋”,男孩多为老虎鞋、前为虎头、侧有虎足、后有虎尾,向上掀起。在前面绣一绿色蟾蜍的名为蟾鞋,含有“蟾宫折桂金钱落地”的意念。忻州乡村中,还有小猪鞋、小狗鞋等等,都与当地民情风俗有关。女孩子的鞋子造型与男孩子相同,只是鞋前绣花图案取吉祥、欢快、饰以含有寓意的花鸟图案。

生活用品:忻州一带,常见的有枕头花、虎枕头。虎枕头里又有双头虎、人面头虎、虎头鱼尾等,还有蛤蟆枕头。这些枕头缝制精湛,纹饰、造型别致。既是幼儿枕头,又是儿童玩具。

“砌花”,是忻州一带妇女利用各种彩色碎布条布片依形连制的各种生活用品。像垫子、书包、马搭等。

“鞋垫”常常作为未婚女青年赠送未婚夫的礼物,常绣有福海无边、事事如意、莲花童子等图案花纹。

“荷包”,有装钱、装烟等不同用途。一般情况下,“荷包”绣工都比较精细,常常作为男女订情的信物,而往往是女子送给男子的信物。

还有,每当传统节日时,忻州地界内的许多地方,也为孩子们绣制一些节日用品。

端午节,母亲为子女绣制佩于胸前背后的五谷“香袋”。

平时,还有人们绣制给老人坐靠使用的“靠枕”;以绣花、割花、砌花多种手法制作的坐饰物“坐垫”;以及迎娶新人用的轿、车上装饰的绣花“轿帘”、“车衣”等等。

祭献物品:这一类绣制品,常常用干祭扫礼仪的灵堂、殿宇中的供桌裙帏、神龛帷幔等饰有龙凤仙鹤、福禄寿禧、明暗八仙等精工绣物。还有的,绣制送葬礼议用的“棺罩”和亡人的“寿在”、“寿裤”上的刺绣,用料和绣工都甚为讲究。

晋南刺绣

在山西南部的农村里,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衣帽服装,多以刺绣来装饰,像衣服的领口、袖口、裙边、披肩、帽子、鞋子和被面、枕头、喜帐、寿帐、桌围、椅垫等,都有不同纹样的刺绣图案。

晋南民间刺绣,在临汾、运城两个地区的临猗县、万荣县、襄汾县、洪洞县、吉县、临汾市、运城市较为普遍。这些地方的刺绣图案,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像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是晋南民间刺绣的一般题材。而瓜果蔬菜、飞禽走兽、山川风景、亭台楼阁等,更是生活中百见不厌的刺绣体裁。

晋南的民间刺绣,大都出自普通农家妇女之手,这种传统的刺绣技艺往往是通过家传、互相之间的交流而得以延续的。这里的女孩子,在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开始学着刺绣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绣花在她们的成长中自然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她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了经验和技能,又在长辈的影响教导下,从模仿进而独立地去创造新的花样,形成了晋南民间刺绣的独特风格。

晋南民间刺绣的作者,很善于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自己设想的题材。有的写实,有的浪漫,有的夸张,创造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刺绣工艺品来。

灵宝民间刺绣

灵宝民间刺绣历经数代人的延绵传续,并不断发展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丰富多样,寓意吉祥

灵宝的民间刺绣多属生活实用型。凡日常生活用品和衣帽服装(以妇女、儿童为主),都以刺绣加以装饰。如衣服的袖口、衣领、裙边、围裙、窗帘、被面、帐沿、幼儿兜肚、童帽、手帕、袜底等等。这类物品,都被各种不同寓意的吉祥纹样所装饰,表现出妇女们对亲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灵宝民间刺绣的图案纹样,一般多采用喜庆、吉利的象征。或是通过字音相同的“谐音”。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渗透着豫西地区的民间风情。如“莲生贵子”、“喜鹊登梅”、“麒麟送子”、“鸳鸯戏水”、“并蒂莲花”、“凤凰戏牡丹”、“鲤鱼穿莲”、“百鸟朝凤”、“狮滚绣球”、“凤戏牡丹”等等。

传播爱情,表现母爱

灵宝又是戏曲艺术之乡,各种民间戏曲如“道情”、河南梆子”,还有“皮影戏”等,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因此,民间戏曲、皮影艺术中故事情节,服装、色彩和人物造型,都被直接或间接地移植到民间绣品中。最突出的内容是爱情故事.如“拾玉镯”、“柜中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均被姑娘们精心绣制在荷包,枕头顶、门帘、帐沿、被面、床沿上。绣出的男女人物,形象朴实纯真,色彩艳丽明快,寄托着姑娘们对爱情生活、美满婚姻的快乐心情。妇女们给子女们绣制的童帽、兜肚、布老虎、香布袋等,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母爱。

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在灵宝县,根据不同的节令和时尚,妇女们根据婚姻爱情和子女健康这两件大事,绣制出具有不同内涵、不同内容的绣品和玩具。姑娘出嫁是大喜临门,因此必须是“蓝缎鞋、绣红花.过了门就当家”。新郎、新娘的新房必须要布置得红火、喜庆。又是什么样儿呢“鸳鸯枕、龙凤帐,红绸子门帘绣凤凰”。新娘子的嫁表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民谣为证:王小姣作新娘,赶绣嫁农忙又忙.一更绣完前大襟,牡丹富贵开胸膛;二更绣完表四角,彩云朵朵飘四方;三更绣完罗衫边,喜鹊登梅送吉祥;四更绣完并蒂莲,夫妻恩爱喜洋洋;五更绣完龙戏凤,比翼双飞是鸳鸯。妇女生育“作满月”也非常隆重。姥姥家要送虎头靴,虎头帽,绣花兜肚,相公帽(都离不开刺绣)。五月“端阳节”是汉民族的重要节日。民谣说:“五月端阳太阳红,做个香袋驱毒虫。”灵宝农村家家户户的大姑娘、小媳妇和巧手婆婆们一齐动手,绣出各式各样儿的“香布袋”,什么“八仙”、“十二生肖”、“孙悟空”、“搬脚娃”、“抱桃娃”,以及“鸡心”、“寿桃”、“佛手”、“蝴蝶”等等。香袋里装满苍术、白芷等芳香药料,既能驱除蚊、蝇毒虫,又香气袭人。姑娘们精心绣制是为了送给情人,作为爱情的信物。母亲们精心绣制,是为了保佑子女们平安、健康。

完整地保留、继承了刺绣的传统技法

灵宝民间刺绣代表性的针法是“拉锁子”、“辫子绣”和“打子绣”。除此以外,经常使用的针法还有“包针绣”、“纳纱绣”、“平针”、“盘金”、“补绣一”等等传统技法。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绷花”和“补绣”技法。绷花,是以针引单线,廖廖数针作放射状,绣出生动的花朵,虽属辅助技法,但却在绣品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针法,一般多用在布制玩具上,如在威严的虎的额头上和两肋处各绷一朵小花,使凶猛的狮虎露出几分憨态,形象十分逗人喜爱。“补绣”,在绣品中运用更为广泛。其特点是能使绣出的物品,产生一种浮雕的效果。“补绣”又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填补绣”,其手法类似“叠绣”,是采用布、绸或其它材料剪成所需要的图案,以棉花填入底料中,再用针将图案花边周围锁边绣牢,从而使图案纹样凸起,出现立体的效果。在黑色纹样中衬托出色彩鲜艳的图案,对比强烈、明快,根出效果。这种绣法多使用在绣制鞋垫、袜底等生活用品中;“留边叠绣”,此种绣法技法繁杂.其手法是先将剪好的原样一片一片地用布包贴起来,再拼贴到底料上(底料色彩仍以黑青为主),再用各种色彩线,由图案中心向外用平针绣实。绣制时,在纹样的边沿均匀地留出一条细线,白色的轮廓衬托在色彩缤纷的图案底料上显得十分别致。

锡伯族刺绣

民间瑰宝:锡伯族刺绣捕捉生活美景

锡伯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锡伯族妇女更是心灵手巧、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景致。在祖国西部生活的200多年中,锡伯族妇女的刺绣作品,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赏和认同。锡伯族刺绣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服装、头巾、枕套、鞋子、窗帘等,我来到伊犁察布尔县爱新舍里镇和纳达齐牛录乡,有幸看到了锡伯族妇女的刺绣过程。

无处不在刺绣是锡伯族人民普及广泛的传统手工技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好事物,用灵巧的双手绣到自己的作品里。刺绣的图案有人物、山河、树木、花卉、飞禽走兽等。其中,蝴蝶和菊花已成为锡伯族的吉祥物,象征着自由、宁静、和平、美丽,也给予锡伯族人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繁衍生息。锡伯族妇女刺绣的作品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服装、头巾、枕套、鞋子、窗帘等,也包括桌布、挂饰和香包等一些小物品。

青海民间刺绣

青海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随着丝绸之路南路的开通,唐代随着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进藏路过青海和弘化公主嫁给青海吐谷浑王,中原丝绸源源涌入,人们开始用刺绣装饰自己,美化生活,传递友谊,寄托感情,使得这种民间艺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青海刺绣应用十分广泛,其品种丰富,花样繁多,综观各种绣品,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实用类,主要有鞋、袜子、腰带、辫筒、枕头,这是刺绣的实体;二是观赏类,主要有钱褡、衣领、衣袖、荷包、口袋片等;三是礼仪类,主要有钱包、笔包、裤带、寿帐、挽联、字画等;四是宗教用品类,用刺绣塑造佛像和装饰寺庙殿堂。这只是从大的方面区分,实际上许多东西既是实用品,又是礼仪观赏品,很难严格区分。

民族特色

民族性是青海民间刺绣的显著特点。青海刺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的独特风硌。一个民族由于语言、宗教信仰、节庆礼仪、文化娱乐、生活习俗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习惯爱好的一致性,在民间艺术,特别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刺绣中必然反映出其特有的精神和意识。

藏族、蒙古族、土族,由于信仰藏传佛教,他们的刺绣多反映吉祥八宝、狮象瑞云等宗教内容,而且相当一部分刺绣直接为宗教服务。

濮阳刺绣

刺绣系濮阳民间传统工艺,濮阳剌绣所用针法均系宋绣传统技法。濮阳民间刺绣普遍,尤其黄河故道两岸,有少女不谙剪纸、刺绣者便以愚昧观。刺绣品举目可视,如幼儿鞋帽、兜肚、护罩等,其中以孙择疆生产的戏剧服装工艺考究,设计华美,刺绣精良,在豫北地区享有盛誉。

藏族刺绣

藏族刺绣吸收唐卡的构图手法,又学习汉族刺绣的技艺,绣品讲究观赏价值,追求浅浮雕和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藏族刺绣装饰性极强,许多图案巧妙地组合成互相缠绕、互相纽套的和谐布局,反映出团结友爱、互不分离的民族性格。

土族刺绣

土族刺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绣品讲究整体关系,以盘绣为主体,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以大面积繁绣为特色,件件绣品舒展大气,光彩夺目,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土族刺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刺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土族妇女从头到脚 用刺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

回族、撒拉族刺绣

回族、撒拉族刺绣则讲究高雅、秀丽,针法精巧飘逸,绣品精美淡雅,并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少用动物图案,多以植物花卉为主。

青海汉族刺绣

青海汉族刺绣博采众长,既受中原刺绣又借鉴少民族构图色彩,还收宫庭刺绣的技艺,从构图、题材、色彩,绣法诸方面刻意追求,全面发展,绣品朴实中见华丽。

地域特色

地域环境对刺绣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国著名的刺绣有苏绣、湘绣、蜀绣、广绣、京绣、顾绣、苗绣等,都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诞生,并形成独特的绣种。

青海民间刺绣虽不能与其他地区的专业绣种完全相类比,但由于高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形成异曲同工之美。青刺绣最大的特点是原始古朴、件件绣品似乎都体现着远古的印记。

就本省而言,由于地域辽阔,在刺绣上就反映出了地区差异。草原牧民的刺绣以夸张的造型、庄重的色彩、泼辣的笔触、强烈的对比、简练的构图、粗犷的线条,展现出豪放的草原气质。青海东部从事农业的各民族,不但刺绣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而且讲究构图饱满、形象生动、浑厚朴实、色彩纯真、手法多样,并以做工精细而著称。

苗族刺绣

刺绣与蜡染一样是苗族服饰最主要的装饰手段之一。刺绣的概念是以丝线、毛线或色布等在各种衣料、布料胚上用针刺、缝钉构成花纹的方法。

苗锈主要是用在苗装中头巾、衣领、袖腰、袖口、衣肩、衣背、衣摆、腰带、围腰、裙子、裹腿布巾、鞋子及围兜等的装饰。

刺绣技法大致有12类:平绣、桃花、锁绣、堆花、贴布、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辫绣、锡绣、马尾绣等。

总结

民间刺绣渗透了无数妇女的聪明智慧和美好的愿望,十指春风,充满了炽热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技艺高超的绣女,手中的针线犹如画家手中的笔墨丹青,可以绣出璀璨精美的图画,并能表达绣女的个性,显示出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和艺术成就。

早期刺绣重在实用,直到纺织品出现之后,刺绣艺术才得到长足的发展,民间刺绣也就更加活跃起来。为了适应刺绣艺术发展的需要,各种刺绣针法应运而生,伴随着绣女的孜孜不倦和执着追求,刺绣针法不断完善丰富,形成了刺绣艺术品类万千、百花争艳的崭新局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601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