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怎么治疗

鸡痘怎么治疗,第1张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鸡的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形成疣状结节,有些病例在口腔、咽喉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1月龄到初产鸡发病最严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多见流行。一般在秋季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在冬季则以白喉型鸡痘比较多见,在肉用仔鸡群中夏季也常流行。本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体内。

(2)主要症状和剖检变化 根据病鸡表现的症状和病变,本病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

皮肤型:主要在皮肤无毛处,在冠、肉髯、眼皮等处有麸皮样覆盖物,形成一种白色小结节,很快增大,互相融合,变为棕褐色痘痂形成大痂块,经3~4周脱落,形成瘢痕。

白喉型(黏膜型):在口腔和咽喉的黏膜上,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豆腐薄膜,覆盖在黏膜上,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则留下溃疡灶。并不断地扩展变厚,导致病鸡呼吸和吞咽困难,严重窒息死亡。

混合型:上述两种症状同时存在病情较重,死亡率高。

剖检时,除冠、肉髯、脚等有痘疹外,翼下、肛门周围或全身发痘,喉头和气管黏膜在初期见有湿润样隆起,逐渐形成干酪样假膜。气管黏膜局限性肥厚,发痘部不容易剥离是其特征。

(3)防治①对症治疗。对病鸡皮肤的痂和口腔、咽喉的假膜,可用镊子剥去伪膜,涂搽碘甘油(80毫升甘油加5%碘酊20毫升)。涂局部治疗外,也可用鸡痘康复后的鸡血清治疗,每只每天注射05毫升,使用2~3天有效。喉症丸(散)治疗黏膜型痘,每只鸡每次3粒,每天2次,连用3天,效果良好。②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苗,本苗适用6日龄以上及成年鸡,可于25日龄及120日龄各接种一次。

免疫期:初生雏鸡2个月,成年鸡4个月。

鸡痘的最好治疗方法一:对于发病早期的群体,可采取紧急免疫的办法,接种12小时后药物保守治疗,主要是抗病毒用药“独败”为主,上午集中一次饮水,配合抗菌消炎药物“肠杆宁”,同时使用鸡痘药“格斗散”拌料,连用5天。

鸡痘的最好治疗方法二:个别鸡的处理

皮肤型鸡痘:可在患处涂抹紫药水。

眼型鸡痘:使用眼药水,洗眼。

白喉型鸡痘:用镊子清除气管内的痘痂,口腔、咽部患处可涂抹碘甘油。

1,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执行环境卫生消毒制度,提高鸡只抵抗力是防病的重要手段。做好定期预防接种,接种方法为翅内皮肤刺种,一般在20—30日龄和开产前各接种一次,鸡群可得到较好地保护。

2,鸡群一旦发生鸡痘,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消毒的基础上,一般采用对症疗法。发生鸡痘时:可以用康肽(畜禽通用) 每套可注射1000羽成禽,2000羽雏禽,一般注射一次即可。饮水蛋鸡每套800羽成禽、1000羽雏禽,肉鸡每套500羽,1000羽雏禽,集中3—4小时饮完,一般饮水一次即可 、病情严重者饮水两天、一天一次。

(1)加强饲养管理,鸡舍内外彻底消毒,用天元星消灭蚊蝇及吸血昆虫。

(2)对鸡冠、肉垂、爪、腿痘病鸡,用镊子剥离痘痂后,伤口涂擦紫药水。对眼部肿胀者,用2%硼酸水冲洗眼部,用5%蛋白银溶液和盐酸吗啉胍眼药水滴眼。对喉型鸡痘,可用小镊子将黏膜上的伪膜剥离取出,然后于患病灶吹上少许“喉症散”粉,每天一次,连用3天即可。

(3)对发病鸡群,用盐酸吗啉胍饮水,比例04%,连用5天,同时饮水中加丁胺卡那霉素,以防止继发感染。同时,配合中药治疗:龙胆90 g,板蓝根60 g,升麻50 g,金银花40 g,野菊花40 g,连翘30 g,甘草30 g,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粉,按每只鸡每天15 g,均匀拌入饲料内,分上、下午集中喂服。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鱼肝油,以增强鸡体的抗病力,保护皮肤和促进伤口愈合,连用5天。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病鸡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

1、皮肤上的痘痂,一般不作治疗,必要时可用清洁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酒、红汞或紫药水。

2、对白喉型鸡痘,应用镊子剥掉口腔粘膜的假膜,用1%高锰酸钾洗后,再用碘甘油或氯霉素、鱼肝油涂擦。

3、病鸡眼部如果发生肿胀,眼球尚未发生损坏,可将眼部蓄积的干酪样物排出,然后用2%硼酸溶液或1%高锰酸钾冲洗干净,再滴入5%蛋白银溶液。剥下的假膜、痘痂干酪样物都应烧掉,严禁乱丢,以防散毒。 发生鸡痘后也可视鸡日龄的大小,紧急接种新城疫Ⅰ系或Ⅳ系疫苗,以干扰鸡痘病毒的复制,达到控制鸡痘的目的。

气温逐渐升温,蚊虫渐渐多了起来,很多养殖户反馈来说鸡开始出现鸡痘,那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鸡痘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方案。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特征是皮肤粘膜出现痘疹。健康鸡禽因与病鸡接触而传染。蚊子与野鸟皆是本病的传播者。

发病原因

1由于农村散养流动较大,买入病鸡后未隔离饲养,一旦发病就逐户传染,导致一些地方流行发生或暴发。

2发病后消毒不彻底,病死鸡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导致再次饲养时发病。

3蚊子和野鸟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亦可导致鸡痘的发生。

鸡痘的分类和病理症状

不同年龄段的鸡均易感鸡痘,主要发生在 70日龄至开产段,可分为干燥型和潮湿型 2 种。

1干燥型。又称皮肤型,在农村散养中最常见,农民也容易认识。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泡疹及痂皮症状。鸡痘的病变部分很大,呈白色隆起,后期变为**,最后为棕黑色。严重者眼被遮挡不见光,好转后结痂于鸡冠、脸、和肉垂出现最多,腿部、脚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也有出现。

2潮湿型。主要以感染口腔和喉头黏膜,引起口疮或**伪膜为特征症状。脸部肿胀,在农村散养有的鸡感染后,一侧或者整个鸡脸出现红肿,甚至脓肿,形成大脓头;呼吸困难、羞明流泪、流鼻涕、部分病鸡口腔及舌头有黄白色的溃疮。本类型容易误诊,不容易确诊,死亡率较高。在农村散养条件下,干燥型和潮湿型通常会混合感染,2 种症状同时存在,死亡率会更高。

治疗鸡痘小妙招(适应于农村养鸡少的)

1、蒜醋泥:将蒜捣碎,呈泥状,蒜泥加醋一比一调配,把蒜醋泥涂抹在鸡痘处,每天涂抹两次,早晚各一次。

2、鱼腥草:将新鲜的鱼腥草弄碎拌入鸡饲料中,每只成年鸡一天喂五克的鱼腥草,连续喂二到三天即可。

3、菜籽油:将菜籽油和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在病鸡的痘痕处涂抹搅拌后的菜籽盐剂,每天涂两次,坚持涂抹二至三天。

4、扁豆汁:将新鲜的扁豆叶处理成汁状,每天在鸡痘处涂三次,连续涂抹三天。

大型养鸡场

1、改善鸡群饲养环境、防好蚊虫,及时清除鸡舍周围的杂草,定期用溴氰菊酯等,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来杀灭蚊虫。

2、同时,在门窗、通风排气孔安装纱窗门帘,防止蚊蝇进入鸡舍,并检查修补笼具等设备,避免划伤鸡只皮肤。

3、一旦鸡群出现鸡痘的问题,可以在饲料或者饮水中加入新牧毒克,5天可彻底解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792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