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汉族的传统(至明末)是蓄发,束发髻,不剃发。男人都是留长发的,终生不剪,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丝毫损伤”。
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 [1]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
清朝统治者的祖先取得皇位之后,新皇帝就下令,所有臣民都要剃发蓄辫,作为归顺的标志。这项法令立刻引起全国激烈的反抗。人们认为留辫子在身份上是不体面的,在道德上是堕落的表现。在一段时间内,各地暴乱不断发生。人们怀疑这种新服饰不经过长期的流血战争是否能实行下去。然而鞑靼皇帝能胜任这种情况,他用精明和机智战胜困难,成为千古一帝,青史留名。他不威胁也不强制。他不理睬反对,颁布了另一个法令。这个法令禁止犯人留辫子,并要求官员剪去犯人的辫子,不许他们剃头。这样剃头留辫子的人就变得令人尊敬了。皇帝的新臣民立刻就急于采用这种新发式,就像他们过去急于反对一样。直到今日,满头的头发,没有辫子都是犯人的特征。英明的满族皇帝更进一步,利用中国人孝顺的观念。他把不剃头,不梳辫子说成是对死去的父母的哀悼。无论看起来多么邋遢,孝子百日不剃头。
那么首先头部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头发生长于头部因此满人认为不可剃发,当以好好保护。同时,满人还把留发当作是对祖先的尊重,如前所说身体是生身父母所赐,以留发这种方式来表达敬和孝。具体发型影视剧里表现的应该是正确的,前半部是都剃光的。至于为什么要把前半部剃光,这里也有它的实用性,因为满族过去是游猎民族,额前不留发是为了避免骑马奔跑时头发会遮住了视线,后面留了一条辫子是为在野外露宿时可以当作枕头使用。萨满教认为头发既然是生在人的最顶部和天也就最接近,是人的灵魂所在之处,因此发辫更受到满人的重视,满人在额角用一条直线对齐两边后 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留下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这个习俗是沿袭满族先民"靺鞨"而来的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
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 剃发留辫。
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
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
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
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
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
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扩展资料
满族留辫的起源:
东北的女真族在明朝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
当时女真族各族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这种情形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为止。
明万历二年(1574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所杀。
1583年,努尔哈赤为报亲仇,正式起兵征战四方,迈出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
女真人传说中出过一位杰出的前辈英雄人物,叫作束机能,因其人前额和两鬓天生秃发,所以被后人称作秃发束机能。
聪明的努尔哈赤于是束发为辫,一则纪念前辈英豪,有利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二则以此为始,避开了先前各女真贵族的干扰。
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尔哈赤于1616年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辖地数千里、臣民数十万的后金国。
也就在那个时期八旗制度正式确立,政权上下使用满语满文;服装发式亦须一律,妇女不得缠脚,男子皆要剃发留辫。
这样一来,使原先来自不同地区、制度各异、习俗不一的几十万女真、蒙古、 ,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赋役负担、国家法令、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等方面。
大体上达到了同样的水平,旧有的差异迅速消失,一致性愈益增多,逐渐形成为一个在经济条件、语言文字、心理状态等方面基本一致的新的民族——满族。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1]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不断发展,有许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他们同时也耳濡目染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当时,由于中国的落后,中国人脑后的辫子被西方人蔑称为“pigtail”(猪尾巴)。为了改变这种受歧视的状况,有些留学生把辫子盘起来;胆大的比如陈独秀、邹容和张继,把辫子剪掉了。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子不利于打仗、不便用于机器、不利于卫生,且为外人耻笑,主张剪辫断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主思想的勃兴,留辫成了效忠清朝的标志之一,剪辫子就成了革命党人的标志,表示要与清政府彻底决裂。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剪去辫子成为一种时尚,它象征着人们告别旧时代,迎接新社会的到来。但是,当时敢于剪除辫子的是一些年轻人,许多人特别是老人害怕清朝会卷土重来,于是就把辫子盘起来,戴上帽子。辫子在中国社会不仅是一束头发,“它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之间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断发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选择了”。[2]但是,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大总统令中规定中华国民的公民必须剪除辫子。在此之后,剪辫不再是一种新风尚,而是一种正当的必须执行的命令。在这些被剪除中,最值钱的是两江总督瑞方的儿子的辫子花去了8000元。可笑的是,不是说剪去辫子用了这笔钱,而是他和在英国读书的儿子为剪鞭子与否的争论花去了8000元的电报费。后来,儿子仍然剪去了辫子。1919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外国老师的劝说下,也剪除了象征大清国的辫子。虽然剪辫与否本身并不能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在中国近代历史特定的环境下,它反映了人们观念的变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