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伊丽莎白一世终身不嫁?

为什么伊丽莎白一世终身不嫁?,第1张

她是为了国家的利益,非常谨慎,宁愿自己不嫁也不乱嫁。在她即位的时候,封建势力很猛,信仰上的势力斗争也不断,要是处理不好的话可能导致英国四分五裂。伊丽莎白避免事情的发生,只能两边都不得罪,最后才稳定了局面。除此之外,伊丽莎白不嫁的原因还可能被伤害过。

其实伊丽莎白也不是没有喜欢过男人,曾经的她爱上了托马斯-西蒙勋爵。当时的她年仅15岁,很多事情都不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伊丽莎白慢慢的了解了托马斯-西蒙勋爵的心思,他只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拥有更高的权力。但是伊丽莎白是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直接和托马斯-西蒙勋爵做了了断。

到了晚年,伊丽莎白以为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埃塞克斯,但是这个人的年纪比伊丽莎白小了整整30岁。而那个时候的伊丽莎白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美貌,她拥有的确是掌握着大家生命的权力。但是埃塞克斯和伊丽莎白在一起就是为了贪图这个权力。

再一次不经意间埃塞克斯和自己的老友谈话,说伊丽莎白长得老,头发也全部都是假的,而且连皮肤都没有弹性,说这些都是他不小心看到的模样。你想想既然都说出口了,总有一天会被人知道。在伊丽莎白知道以后,十分的生气,直接拿起了大刀,刺向了埃塞克斯。在这个之后伊丽莎白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直到最后离开了人世。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从25岁登基到现在92岁了还没有退位。伊丽莎白二世已经在位整整65年了,苦了她的长子查尔斯王储,等了半个世纪都没等到王卫的传承。这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眼看着他从乌黑亮丽的头发意气风发的王子再到现在,白发苍苍的老王子,不知道他内心是不是很煎熬呢?但是英国的民众似乎并不想让他即位,他的呼声并不高。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从25岁登基到现在92岁了还没有退位。

英国王室第二顺位继承人玛格丽特,犹如童话里的公主一样,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孩儿。她于1930年出生,父亲是乔治六世,母亲则为伊丽莎白。玛格丽特公主是伊丽莎白二世唯一的亲妹妹,英国王室五十年代最美丽的女子,也是最高贵的名媛年轻时候美貌爵伦,可惜一手高起步的人生好牌,却被自己打得稀巴烂,活成了王室的丑闻。

不过,在她之前,还有一个姐姐伊丽莎白二世。按照长幼有序的继承顺序,玛格丽特虽为公主,但却不能继承母亲伊丽莎白的英国女王之位。

由于玛格丽特公主不像继承王位的姐姐,时刻要捍卫王室的尊严,可以有自由生长的条件。

出身高贵的玛格丽特公主自由生长着,她不像姐姐,时刻要为“捍卫王室尊严”。乔治六世宠爱着继承皇位的大女儿,对小女儿玛格丽特却采取放任自流的纵容态度。玛格丽特生活悠闲自在,丝毫没有勤奋上进的思想意识。哪怕是在二战时期,英国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时候,玛格丽特也过着弹琴、唱歌的富裕、悠闲与稳定生活。

比起高高在上的公主,玛格丽特更像是富贵的名媛。由于她面容姣好,气质出众、身份高贵,无数贵族青年都趋之若鹜,这构成了她后半生悲剧的来源。

 玛格丽特公主17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已婚男人空军上校彼得·汤森。当时,汤森仪表堂堂、英俊帅气,却是乔治六世身边的一名侍卫官,也结婚有过孩子。

玛格丽特公主被他在二战期间耀眼的战功所吸引,继而爱上了他,并且也相信这一份爱情。可是,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份爱情给予她的却是一份苦难。

当时,玛格丽特公主恋上了有妇之夫汤森,一个尊贵的公主愿意当有家室男人的情人,这自然成了媒体发酵的热点。虽然后来彼得·汤森为了公主也离婚,但一切无济于事。因为英国王室成员都信仰国教,规定王室成员不能与离过婚的人结婚,再说为了情人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也不是什么好名声。

 所以,在彼得·汤森准备与玛格丽特比翼鸟双飞的时候,英国王室却炸锅了,嚷着:不可以,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而且,英国议会给出通牒:如果要嫁给二婚男人,那就要主动脱离王室。

这显然是玛格丽特不能接受的,而伊丽莎白女王只好将彼得·汤森调去了布鲁塞尔。

据说这是丘吉尔的安排,反正很快玛格丽特就放弃了这段爱情。

在国内舆论与王室舆论压力下,玛格丽特自然只能放弃这一段感情。

之后,玛格丽特开始了第二段爱情,嫁给一名皇室摄影师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琼斯。

 但由于失去了一段感情,后半生开始放浪形骸,放纵自己,出轨丑闻事情也成了媒体关注焦点。一手好牌打成稀巴烂,一段不适合的感情真的能毁掉一个人。或许玛格丽特对待婚姻,应该更慎重、更爱惜自己一点。

分类: 社会民生 >> 其他社会话题

解析: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公元1533~公元1603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在她当政的45年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灿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只充当傀儡的角色,因此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

伊丽莎白于1533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她父亲是领导英国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亲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个妻子。1536年安娜被斩首,几个月以后英国国会宣布当时三岁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子(这一直是大多数英国天主教徒的看法,因为他们认为亨利和原配妻子离婚是非法的)。尽管遭到了英国国会的这种挫折,伊丽莎白还是在皇室中哺育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1547年当伊丽莎白13岁的时候,亨利八世死了。在随后的十一年中英国统治者的功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兄长爱德华六世从1547年执政一直到1553年。在他的统治下, 推行坚决支持英国新教的政策。玛丽女王一世在其随后当政的五年期间,支持罗马教皇的至高权力,恢复了罗马天主教。

在玛丽统治期间,英国国教徒遭到迫害,约有300人被处以死刑(这使女王有了一个不光彩的绰号“血腥玛丽”)。伊丽莎白被逮捕,并被押在伦敦塔,虽然后来被释放,但在一个时期内生命仍处于危险之中。1558年当玛丽死去由25岁的伊丽莎白继位时,举国一片欢腾。

年轻的女王即刻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法国的战争;与苏格兰和西班牙的紧张关系;尤其突出的是英国国内的宗教派别之间的尖锐矛盾。

后一个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伊丽莎白执政不久就通过了“至高权力与同一性法案”(1559年),确立英国圣公教为正式的英国宗教。这使温和的英国国教徒感到满意,然而清教徒想要进行一场更激进的改革。但是伊丽莎白在其整个统治期间使1559年的折中法案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

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处境使宗教形势复杂化了。玛丽被迫离开苏格兰,来到英格兰避难。在那里她很快就发现自己成了伊丽莎白的阶下囚。伊丽莎白没有采取武断行为。玛丽是罗马天主教徒,也完全有权继承英国王位。这意味着在叛乱或暗杀得逞的情况下,英国还会再有一个天主教女王。事实上在玛丽被监禁的19年期间,发生了几起反对伊丽莎白的阴谋,而且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玛丽参与了这些阴谋。1587年玛丽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伊丽莎白勉强在死刑执行书上签了字。她的大臣和大多数议员巴不得早就把玛丽处以死刑。

宗教斗争不可避免地给伊丽莎白带来了危险。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把她逐出教会,下令废除她的王位。1580年格列哥里教皇八世宣布暗杀伊丽莎白不算犯罪。但是形势也有对伊丽莎白有利的一面。她执政期间英国教徒总是担心天主教会在英格兰复辟,而伊丽莎白对此有所防御。这确实是她受广大教徒欢迎的主要原因。

伊丽莎白开展灵活多变的对外政策。1560年她缔结了爱丁堡条约,该条约提出了一个与苏格兰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英国与法国的战争结束了,而且两国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形势却迫使英国与西班牙发生了冲突。伊丽莎白企图避免战争,但是由于16世纪西班牙有好战的天主教势力,西班牙和新教徒的英国之间的战争大概是无法避免。发生在荷兰的一场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叛乱是起积极作用的一个因素。荷兰的叛乱分子大多数是新教徒,西班牙企图平息这场叛乱,于是伊丽莎白就对荷兰叛乱分子予以援助。伊丽莎白本人并不十分热衷于战争,但是大多数英国人以及她的大臣和议会倒比她更热衷于战争。因此当与西班牙的战争最终在16世纪80年代末期爆发时,英国人民是坚决支持伊丽莎白的。

伊丽莎白长年不断地发展英国海军。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为了入侵英国迅速发展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无敌舰队所拥有的舰只几乎和英国舰队相差无几,但是水兵的数目却比后者少得多;况且英国水兵训练有素,船只的质量较好,并拥有更多的火力装备。1588年双方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以无敌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英国的这场胜利牢固地树立起了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王的地位。

伊丽莎白总是勤俭持国。在她早期执政的岁月里,英国国王 的财政状况很好。但是由于与西班牙战争耗资巨大,在她晚期执政的岁月里,国库状况不佳。但由于国王 保持廉洁,整个国家还是比她登基时繁荣昌盛。

伊丽莎白在位的45年(从1558到1603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一些最著名的英国作家如威廉·莎士比亚就产生在这个时代。这一成就中当然包含着她的一份功劳:她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但是音乐和绘画却不如文学那样光彩夺目。

伊丽莎白时代也是英国探险的时代。有开往俄国的探险,有马丁·弗罗比歇和约翰·戴维斯发现通往远东的西北之路的创举,有弗朗西斯·德克雷爵士路过加州的环球航行,有沃尔特·罗利爵士和其他人在北美无意中发现了英国移民的奇遇。

伊丽莎白的最大过错也许就是她不愿意提出王位继承人。她不仅仅一生未嫁,而且总是回避指定继承人。这也许是因为她担心无论谁被指定为继承人都会很快成为她的危险对手。不论伊丽莎白未提继承人的理由是什么,她假如早亡(假设真的死在苏格兰的玛丽之前任何时候),英国也许会为继承人问题陷入一场内战。但是英国是幸运的,因为伊丽莎白一直活到70岁。她在临终遗嘱中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苏格兰玛丽之子)为她的继承人。虽然这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并属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却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选择。詹姆斯和他的儿子都是独裁者,在大不列颠不得民心,结果在该世纪中期爆发了一场内战。

伊丽莎白是个智慧超群的女子,敏捷过人的政治家。她保守谨慎。她显然讨厌战争和流血,但是需要时她毫不犹豫。她同父亲一样是通过与议会合作而不是与它对立来掌握政权。她公开宣称操守贞洁终身不嫁是有可能的,但因此认为她是异性的憎恨者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她喜欢男子,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伊丽莎白在挑选大臣方面颇具匠心。当然她的功绩的一部分应归功威廉·塞梭(伯弗利勋爵),他从1558年直到1598年死时一直是她的首席顾问。

伊丽莎白的主要功绩可归纳如下。第一,她领导英国在没有严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了宗教改革的第二阶段。这与德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那里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使百分之二十五之多的人口丧生。由于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除了英国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间的深仇大恨,她成功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第二,她执政的45年是世界上伟大民族之一的黄金时代。第三,在她执政期间,英国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列强国,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一直保持着这种列强国的地位。

伊丽莎白在本册中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本书列入的人物基本上是伟大的发明家和创立新思想或改变政策的人物。伊丽莎白不是发明家,她的政策基本上谨慎保守,但是在她的统治下所取得的进步远远超过了那些认真实行改革的大多数统治者在当权中所取得的进步。

伊丽莎白无心处理议会和国王之间相对权力这个棘手的问题。她从不当暴君,这对于发展不列颠民主也许比她颁布一部民主宪法更有利。伊丽莎白不追逐军事功勋,对建立庞大帝国也不感兴趣。的确,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英国不是一个帝国。但是她给英国留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为随后发展起来的大不列颠帝国奠定了基础。

不列颠在海外众多附属国是在伊丽莎白死后获取的——大多数是在她死后很久获取的。许多其他人为大不列颠帝国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无论如何都可以看作是欧洲的全盘扩张和英国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应该注意到,在大西洋海岸的其它重要的欧洲国家(法国、西班牙以至葡萄牙)也成为巨大的海外帝国。

同样,伊丽莎白在反对西班牙的威胁、保卫英国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也容易被夸大。回过头来看,西班牙似乎未曾对英国的独立构成真正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该记得英国舰队和无敌舰队之间的战斗根本没有完结(英方未损失一只军舰)。进一步来说,即使西班牙军队在英格兰登陆成功,也极不可能会征服该国,西班牙军队在欧洲其它地区也未取得显著的成功。如果西班牙未能平定小小的荷兰所发生的一场叛乱,实际上它就不会有征服英国的机会,这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到了16世纪英格兰的民族主义非常强大;西班牙人的征服是不可能的。

那么应该给伊丽莎白排个什么名次呢?她基本上是一个区域性人物,与俄国彼得大帝相比较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考虑到彼得的创造精神远比伊丽莎白要大以及他将俄国引上了崭新的行程,我觉得要把伊丽莎白排在彼得之上就难于说服一个不偏不倚的俄国人。但是考虑到英国和英国人自从伊丽莎白以来几百年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伊丽莎白远远排在彼得之后也是错误的。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帝王所取得的成就才能和他俩相匹敌,这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显而易见的。

摘自:湖北教育出版社《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71516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