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面膜怎么做

蜂蜜面膜怎么做,第1张

蜂蜜可以做面膜的,但是要选成熟的,天然的纯蜂蜜。 如果是不成熟的蜂蜜,或者有太多添加物质的蜂蜜,效果没有纯天然的蜂蜜好。

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

自制蜂蜜面膜

蜂蜜黄瓜面膜(美白除皱)

取鲜黄瓜汁加入奶粉、蜂蜜适量,风油精数滴调匀后涂面,20-30分钟后洗净,或将黄瓜洗净切薄片直接贴于脸部,具有润肤、增白、除皱的作用。

蜂蜜白芷面膜(去斑美白)

1、取白芷10克,白附子10克,共研细末,加水和蜂蜜适量调奖敷面,20分钟后洗净,有祛皱、消斑、增白作用,适用于面部色素沉着或黄褐增斑患者。

2、材料:白芷6克;蛋黄1个;蜂蜜 1大匙;小黄瓜汁 1小匙;橄榄油3小匙。

做法:

1先将白芷粉末,装在碗中,加入蛋黄搅均匀。

2再加入蜂蜜和小黄瓜汁,调匀后涂抹于脸上,约二十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脸洗净后,用化妆棉沾取橄榄油,敷于脸上,约5分钟。

4然后再以热毛巾覆盖在脸上,此时化妆棉不需拿掉。

5等毛巾冷却后,再把毛巾和化妆棉取下,洗净脸部即可。

蜂蜜珍珠粉面膜

准备一个干净的小瓶子,倒入大半瓶珍珠粉,再缓缓倒入蜂蜜,边倒边搅拌,使蜂蜜和珍珠粉充分混合,注意蜂蜜不要倒得过多,调成糊状即可。这样面膜就做好了。

使用前,先用温水把脸洗净,然后用小棉签蘸着调好得面膜均匀得涂在脸上,不要太厚,薄薄一层即可,过1-2小时后洗掉,可以使脸光滑,有光泽。

红酒蜂蜜面膜(美白滋养)

红酒中的葡萄酒酸就是果酸,能够促进角质新城代谢,淡化色素,让皮肤更白皙光滑。蜂蜜具有保湿和滋养的功效。

方法:将一小杯红酒加2到3勺子蜂蜜调至浓稠的状态后,均匀的敷在脸上,八分干后用温水洗干净。

注意:酒精过敏的人慎用!

蜂蜜双仁面膜(去斑)

冬瓜仁内含脂肪油酸、瓜胺酸等成分,有淡斑的功效。桃仁有丰富的维他命E、维他命B6,不仅帮助肌肤抗氧化,还能减少紫外线的伤害。蜂蜜的保湿效果和滋养的功效,让面膜的效果更好。

方法:将冬瓜子仁、桃仁晒干后磨成细分,加入适量蜂蜜混合成粘稠膏状,每晚睡前涂在斑点上,第二天早晨洗净,敷三个星期后,斑点会逐渐变淡,治疗时要注意防晒。

蜂蜜甘油面膜(补水)

蜂蜜一勺,甘油一勺,对两勺水,充分混合,即成面膜膏,使用时轻轻涂于脸部和颈部,形成薄膜,20-25分钟后小心将面膜去掉即可,这种面膜可用于普通、干燥性衰萎皮肤,每周1-2次,30-45天一个疗程。

蜂蜜番茄面膜(美白除皱)

先将番茄压烂取汁,加入适量蜂蜜和少许面粉调成膏状,涂于面部保持20-30分钟,具有使皮肤滋润、白嫩、柔软的作用,长期使用还具有祛斑除皱和治疗皮肤痤疮等功能。

蜂蜜柠檬面膜(防晒)

生鸡蛋一个,蜂蜜一小匙,柠檬半个,面粉适量,混合后搅拌成膏状,敷面后入睡,第二天用温水洗净。坚持使用有较显著的防晒作用。

蜂蜜敷面

蜂蜜能供给皮肤养分并能保持肌肤弹性,因此也被称为是“营养敷面”。将蜂蜜加在面粉或麦粉之中,搅拌成糊状,在洗完脸后敷在脸部,约过30分钟后用温水洗掉便可以了。因蜂蜜中有异味,可适当加入几滴柠檬汁以减少味道。

蜂蜜酸奶面膜(收敛毛孔)

1、蜂蜜和酸奶以1:1的比例拌在一起,涂在脸上,15分钟后用清水洗去即可,此款面膜是收敛毛孔的。

2、酸牛奶、蜂蜜、柠檬汁各100毫克,加5粒维生素E调匀,敷面并保留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此法可促进皮表上的死细胞脱落,新细胞再生,从而达到健美皮肤的目的。

澳洲塔斯马尼亚蜂蜜

  敏感肌肤角质层较薄,醋刺激性较大,另外高浓度蜂蜜会反向吸收肌肤的水分,加重肌肤的敏感,敏感肌肤不建议用醋和蜂蜜做面膜。

  敏感肌肤可以用米汤等温和的物质来做面膜,对肌肤的刺激较小。

  另外,敏感肌肤不宜经常做面膜,正常肌肤每周可以做2次面膜,敏感肌肤最好不要超过1次,甚至半个月做一次面膜。因为面膜会软化角质,使角质层变薄,导致敏感加重。

  敏感肌肤应做好保湿工作,洗脸后不要等肌肤完全干燥,就要涂抹化妆水,化妆水没干燥之前用乳液或者霜进行锁水,尽可能保护角质层,提升肌肤的抵御能力。

吉普赛人和波希米亚人的区别如下:

1、生活方式不同

吉普赛人和所属国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非罗姆人对罗姆人普遍存在较坏的印象,认为罗姆人不能融入社会主流,都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贩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罗姆人的迫害达到高潮,当时纳粹德国将罗姆人和犹太人一样关进集中营进行种族屠杀,约有四十万罗姆人遇难。

而波希米亚人试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居无定所。但在东欧许多地区,罗姆人定居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棚户区内,和其他民族居民仍然时有冲突。但在其他地区,罗姆人则依靠其传统文化(如罗马尼亚罗姆人的传统铜匠工艺)成功致富。

2、分布范围不同

罗姆人主要聚居地有:巴尔干半岛、中欧、美国、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西欧、中东、北非也有罗姆人居住。

而波希米亚人主要分布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美国。

3、民族性格不同

吉普赛人结婚较早,女性不少在未满20岁时就已成婚。吉普赛人音乐着重使用高音符以及音符之间大跨度的滑动,歌唱以其情感丰富而著称,吉普赛人也是西班牙盛行的弗拉明戈舞的主要源头之一。

波希米亚人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终年流浪、不愿受拘于任何其他法律。

-吉普赛人

-波希米亚人

波西米亚人是指捷克共和国内波西米亚的居民:

波西米亚人是用来指称以前波西米亚王国的居民,这个王国目前位于捷克共和国境内。这个名字是源自于居住在这里的凯尔特部落的拉丁名词Boii。今天,对于说捷克语的人来说,Bohemian这个字常常是Czech这个字的同义字,只不过它使用的时机比较是在古老风格或和诗有关的脉络下,这种用法尤其会带有第二个涵义(请见下文)的影响。这也是为何他们会说自己是捷克人而非波西米亚人的原因。另外一个造成Bohemian这个字跳脱了日常用法的原因,是因为Czech这个字在1919年-1938年以及1945年-1993年受到官方的推广,这是为了形塑一个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是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与斯洛伐克合并之後所创造出来的概念。

波西米亚人的第二个涵义是出现于19世纪初期的法国。这个名词被用来称呼希望过着非传统生活风格的一群艺术家与作家。请参见波西米亚主义。15世纪时,波西米亚的兹克姆德国王(King Zikmund)将所有波西米亚境内的拉玛人(Roma)逐了出去,他们逃到了法国,在那里有时他们就被称为波西米亚人。在19世纪,一些法国作家给予了这个字以新的生命,如亨利 穆杰(Henri Murger)就写了一本名为《波西米亚人的生活情景》(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的小说。波西米亚人这个词被用来指称那些希望过着非传统生活风格的一群艺术家、作家与任何对传统不抱持幻想的人。这个词反映了15世纪以来法国人对来自于波西米亚的吉普赛人的观感。在法国人的想像中,「波西米亚人」会让他们联想到四处漂泊的吉普赛人,他们是自外于传统社会的一群人,不受传统的束缚,或许还会带来一些神秘的启示,可能对他们也有一些太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指责意味在。

这个名词和不同的艺术或学术社群产生关联,并且被用来当作以下这些人物、环境或情况的普遍形容词:在《美国大学辞典》中将bohemian定义为「一个具有艺术或思维倾向的人,他们生活和行动都不受传统行为准则的影响」。

保守美国人经常将波西米亚人和毒品以及自陷贫困连结在一起,然而,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许多最有才华的欧洲与美国文学名家都拥有波西米亚气质,因此如果列出一张波西米亚人名单的话会变得非常冗长。甚至像巴尔札克这样的布尔乔亚作家都会赞同波西米亚主义,尽管大部分的布尔乔亚并非如此。事实上,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常常被视为是相反的团体。在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的《天堂里的布波族》(Bobos in Paradise)一书中描述了这两个团体彼此碰撞的历史,以及现代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融合在一起之後产称的一个新兴上层知识阶级--「布尔乔亚波西米亚人」,简称为「布波族」。英国作家威廉·萨克莱(W M Thackeray)是在英文中首次使用这第二个涵义的人。

波希米亚人 (歌剧)

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又译作艺术家的生涯)由普契尼作曲,朱赛培·贾克撒、鲁伊吉·佚里卡根据法国剧作家亨利·穆戈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涯》(Scènes de la viee Bohème)改编脚本。全剧共四幕,约1小时40分钟,于1896年2月1日,在意大利都灵皇家歌剧院首演,指挥托斯卡尼尼。

作品背景

普契尼自米兰音乐学院毕业后,事业尚未起步前过着一种极为贫困的生活,他对于流浪的生活有着切身体验,因而后来他不惜与好友莱翁卡瓦洛反目也要写作《波希米亚人》。1893年,普契尼写作的玛侬莱斯科上演后大获成功,在经济上有所宽裕后,普契尼便开始专心寻找一部能够让他超越前部作品的歌剧脚本,于是他发现了《波希米亚人》。当时,普契尼的好友莱翁卡瓦洛已经开始着手于这个故事的音乐创作,但普契尼则秘密的完成,并抢先发表。为此,莱翁卡瓦洛与普契尼绝交,两位作曲家从此再无交往。

普契尼的作曲风格传承自威尔第,虽然其音乐不及威尔第的那么深刻,但他能以一种独特的、更为细腻的手法来传达音乐中悲剧的成分。《波希米亚人》、托斯卡及蝴蝶夫人可说是普契尼早期的三部杰作,而其中《波希米亚人》的旋律最为丰富,音乐的戏剧张力最强。歌剧第一幕中的两首咏叹调“你那双冰冷的小手”和“我的名字叫咪咪”最为著名,音乐舒缓温柔,常常作为独唱曲目在音乐会上演出。

剧情大纲

注意:下文记有作品情节、结局或其他相关内容,可能降低欣赏原作时的兴致。

1830年代,法国,巴黎拉丁区

第一幕:

圣诞夜,巴黎拉丁区(Latin)的一间破旧的公寓阁楼里,诗人鲁道夫(Rudolf,男高音)和画家马尔切洛(Marcello,男中音)冷得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决定烧掉鲁道夫最新的诗稿。抱着一堆旧书,哲学家柯林(Colline,男低音)推门进来,他原想用这些书换点钱却什么都没有卖掉。三个人围在微弱的火炉边取笑自己的境况时,找到一份临时工作的音乐家舒奥纳(Schaunard,男中音)带着食物和木柴回来。他们正要为这意外的好运外出庆祝,房东班努瓦(Benoit,男低音)来收房租,四人嘀咕着想办法把他打发走,便哄班努瓦喝酒,当微醉的班努瓦开始讲自己的艳遇时,四人把他踢出门外。

他们去摩姆斯咖啡馆(Cafe Momus)之前,鲁道夫说自己要写完一篇稿子,其他人便在楼下等他。有人敲门,是他们的女邻居咪咪(Mimi,女高音),她拿着蜡烛来借火,但体弱多病的咪咪由于走楼梯太快而昏倒在鲁道夫的怀中。鲁道夫递给她一小杯酒令她镇静并点亮了她的蜡烛,当她起身离开时又遗失了钥匙,两个人低头寻找的时候,风把他们的蜡烛吹灭。黑暗中,鲁道夫不小心碰到了咪咪的手,于是握住她的手说屋里太黑,可以等月亮出来后再找钥匙,并请她允许自己帮她暖手,接着,他谈起了自己的境况(咏叹调:你那双冰冷的小手(Che gelida manina))。经鲁道夫的要求,咪咪告诉他自己的身世,说自己孤单的生活,靠绣花为生,盼望春天来临(咏叹调:我的名字叫咪咪(Si, Mi chiamano Mimi))。这时楼下的伙伴催鲁道夫快点加入他们,鲁道夫打开窗户回应他们,转过头来,看到月光下咪咪苍白的脸,那种如梦般脆弱的美丽令他激动不已,忍不住说出爱慕的话。两个人的心陷入爱情,他们手拉手前去摩姆斯咖啡馆。

第二幕:

圣诞夜的大街上十分热闹,摩姆斯咖啡馆里坐满了人,鲁道夫向大家介绍咪咪,称她为自己的诗。几个人高高兴兴的叫来了晚餐,忽然门外一阵浪笑,马尔切洛过去的情人、穿戴华丽的穆塞塔(Musetta,女高音)出现,她挽着一个老头的手臂,那是有财有势的阿尔契多罗(Alcindoro,男低音)。为了吸引画家的注意,穆塞塔唱起了一支舞曲,称赞自己的美丽无人能够抗拒,画家又一次被她征服。穆塞塔吩咐阿尔契多罗为她买一双新鞋,他一离开,穆塞塔就倒进了马尔切洛的怀中。当阿尔契多罗回来,等待他的是一堆账单。

第三幕:

黎明,白色的雪覆盖大地。咪咪带着黑色面纱独自一人来到城外的酒馆门前,鲁道夫、马尔切洛与穆塞塔暂时住在这里。咪咪唤人找来马尔切洛,她问起鲁道夫,说他因为嫉妒而怀疑她,对她冷淡。这时鲁道夫也出来了,咪咪赶紧躲在树丛后,他向马尔切洛抱怨咪咪跟别的男人眉来眼去,并说咪咪的病很重,而他没有钱为她治病,所以希望分手,好让咪咪找一位有能力的情人。听到自己的了绝症,不久于世,咪咪痛哭起来,鲁道夫找到她将她拥抱在怀中,咪咪与他告别(咏叹调:我要回到自己的小窝)。酒店里传来穆塞塔与人调情的声音,马尔切洛急忙跑进去,两个人吵起来,恶言相向,最后不欢而散。鲁道夫与咪咪却依依不舍,他们回忆起往昔美好的时光。

第四幕:

春天,拉丁区的公寓,鲁道夫与马尔切洛孤孤单单,他们无法忘记自己的女友。这时,舒奥纳与柯林带着美酒与佳肴回来,四个人嬉笑打闹起来。穆塞塔突然冲进来,她说咪咪为了见情人最后一面而来,但体力不支,昏倒在楼下。鲁道夫赶紧把咪咪抱上来,放在床上,其他人拿着自己值钱的东西出去变卖好换药品。众人离去后,鲁道夫握着咪咪的手,说他们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咪咪一时激动,晕过去,鲁道夫惊叫起来。大家回来,穆塞塔为咪咪带上一副皮手笼,咪咪对她微笑,说很暖和。马尔切洛将药交给鲁道夫,柯林问咪咪如何了,穆塞塔回答她睡了,但舒奥纳却惊慌的指出咪咪已经没有呼吸。一时间,房间里一片悲哀,他们流着眼泪呆呆的看着床上面容安详的咪咪。鲁道夫浑身颤抖,他摸索着来到咪咪的身边,抱紧渐渐冰冷的身体,呼唤死者的名字,但再也没有人来回答他了,只有朋友失声痛哭的声音穿越了那颗破碎的心。

(约公元前公元前30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又称两河流域文明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起来的文明。它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

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位于现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两河流域文明古称亚述,南部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虽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随之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板),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部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世纪和大洪水的神话。

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现在伊拉克境内)。其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

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地。它包括今日的巴勒斯坦、约旦河、叙利亚、两河流域。由于这块土地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所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詹姆斯·H布雷斯特德把这一大片土地称为“新月沃土”。新月沃土共40万至50万平方千米,有三条主要河流——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72903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