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生长过程(要详细)

白菜的生长过程(要详细),第1张

营养生长期包括:

1、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

2、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形成一个叶序。

3、莲座期:植株再展出1-2个叶序,是个体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生殖生长期包括:

1、抽薹孕蕾期:抽生花薹,发出花枝。主花茎和侧枝上长出茎生叶,顶端形成花蕾。

2、开花结果期:花蕾长大,陆续开花、结实。

扩展资料

繁殖方法

播种:大白菜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在前茬地一时还空不出来时,为了不影响栽培季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土壤一定要整细整平。直播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

育苗移植者,每栽1亩大田,约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种量75-100克。直播的播后每亩用40-50担腐熟人粪肥尿,并结合进行地面盖子。此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著人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

一般早熟品种为33-50×33厘米,每亩苗2100-2300株,晚熟品种为6750厘米,每亩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

栽培技术

1、间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间第二次苗。7-8片叶就可定苗。按不同品种选定不同的行株距,每穴留1株壮苗。间苗时可结合除草。

2、追肥:大白菜定植成活后,就可开始追肥。每隔3-4天追1次15%的腐熟人粪尿,每亩用量4-5担。看天气和土壤干湿情况,将人粪尿兑水施用,大白菜进入莲座期应增加追究肥浓度,通常每隔5-7天,追一次30%的腐熟人粪尿,每亩用量15-20担,菜枯或麻枯75-100公斤。

开始包心后,重施追肥并增施钾肥是增产的必要措施。每亩可施50%的腐熟人粪30-40担,并开沟追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10-15公斤。这次施肥菜农叫“灌心肥”。植被株封行后,一般不再追肥。如果基肥不足,可在行间酌情施尿素。

3、中耕培土:为了便于追肥,前期要松土,除草2-3次。特别是久雨转晴之后,应及时中耕炕地,促进根系的生长。莲座中期结合沟施饼肥培土作垅,垅高10-13厘米。

培垅的目的,主要是便于施肥浇水,减轻病害。培垅后粪肥往垅沟里灌,不能沾附叶征。水往沟里灌,不浸湿蔸部。同时保持沟内空气流通,使株间空气湿度减小。这样,可减少软腐病的发生。

4、灌溉:大白菜苗期应轻浇勤泼保湿润。莲座期间断性浇灌,见干见湿,适当练苗。结球时对水分要求较高,土壤干燥时可采用沟灌。灌水时应在傍晚或夜间地温降低后进行。

要缓慢灌入,切忌满畦。水渗入土壤后,应极时排出余水。做到沟内不积水,畦面不见水,根系不缺水。一般来说,从莲座期结束后至结球中期,保持土壤湿润是争取大白菜丰产的关键之一。

5、束叶和覆盖:大白菜的包心结球是它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不需要束叶。但晚熟品种如遇严寒,为了促进结球良好,延迟采收供应,小雪后把外叶扶起来,用稻草绑好,并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式农用薄膜,能保护心叶免受冻害,还具有软化作用。早熟品种不需要束叶和覆盖。 

病虫防治

1、蚜虫:10%烟碱(康禾林)800-1000倍液、25%阿克泰750-1500倍液、3%啶虫脒(莫比朗)2000-3000倍液防治。

2、菜青虫、黄条跳甲及地下害虫:用溴氰菊酯(敌杀死)2000倍液,15%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

3、小菜蛾: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50-100毫升兑水60千克防治。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3%甲维盐微乳剂4000-6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等生物农药。

另外可选用生物防治技术-性诱剂诱杀成虫,在小菜蛾发生初期,田间虫口密度低进行诱杀也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野蛞蝓(蝼蛄):在田中央放置瓦块,菜叶、或扎成把的菜杆或树枝,太阳出来后它们常躲藏在其中,可集中清除杀灭。

用蜗牛敌或丁蜗锡等药物与米糠、豆糖、青草等混合,拌成毒饵锈杀。亩用6%密达颗粒剂07千克或3%灭蜗灵颗粒剂1-2千克,碾碎后拌细土5-75千克,于温暖天气土表干燥的傍晚撒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间,2-3天后接触到药剂的野蛞蝓分泌出大量粘液而死。 

食用价值

白菜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可炒食、作汤、腌渍,与小白菜一起成为中国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

在中国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故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民间在冬天的时候会做“白菜炖豆腐”,醋溜白菜,吃起来特别爽口,虽然美味但要注意的是两者会容易形成结石的草酸钙。

参考资料-白菜

大白菜生长要求光照、水分、CO2充足,在肥沃疏松、通透性强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土壤的酸碱度(pH值)在65~70之间。

(1)温度。大白菜属半耐寒性的蔬菜,怕酷热不耐严寒,通常喜欢冷凉的气候。大白菜的生育期比较长,不同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是在5℃~25℃之间,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大白菜生长。在华北地区种植大白菜季节的平均温度在16℃(±10℃)的范围。而最适宜大白菜生长的平均温度是17℃(±5℃),平均温度高于25℃以上时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而平均温度低于10℃则会导致生长缓慢,当平均温度在5℃以下时则会停止生长。在大白菜生长期间遭遇短期的低温冻害(0℃~2℃),生长还能恢复,但是长期处在-2℃低温或者更低的温度时无法恢复。所以,大白菜能耐轻霜但不耐严霜。

大白菜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种子萌发时的适宜温度是20℃~25℃。在最适宜温度下,并保持土壤湿润,播种3天后幼苗就能出齐。如果温度过高,气候干旱,会引起苗期病毒病。大白菜莲座期的适宜温度是17℃~22℃。温度过高,易导致叶片徒长并容易发生病害;温度过低,会造成生长缓慢,从而延迟结球时间。大白菜结球期要求温和、冷凉的气候条件,平均适宜的温度是12℃~18℃,10℃~20℃也能生长良好。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气候表现为白天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有利于养分的制造;夜间冷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贮存和积累。

(2)光照。在营养生长阶段大白菜需要充足的阳光。大白菜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每亩大白菜浇一次需要水20~30吨,从播种到收获,一般要浇12~15次水。只有保证大白菜充足的水分供应,光合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栽培大白菜的地块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排水系统,这样既能及时充足地保证大白菜对水分的需求,又能在雨后迅速排出田间过多的积水。

(3)水分。大白菜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也不一样。幼苗期的需水量不大,但当土壤低于10%的含水量时,发芽和出苗都会受到影响;过湿土壤的透气性比较差,也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莲座期的需水量比较多,苗期、莲座期在浇水以后都要注意及时中耕,使田间表土保持疏松干燥,下层土壤要保持良好的持水状态。一般以20厘米深处土壤含水量为17%~19%较为适宜。结球期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要保持地面湿润,20厘米深处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20%。

(4)土壤。大白菜适宜在土层深厚,保水、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松软,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上生长。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弱酸性为好,碱性过大的土壤不适合大白菜的生长。

以秋冬白菜为例,营养生长期包括:

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形成一个叶序。

③莲座期:植株再展出1-2个叶序,是个体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生殖生长期包括:

①抽薹孕蕾期:抽生花薹,发出花枝。主花茎和侧枝上长出茎生叶,顶端形成花蕾。

②开花结果期:花蕾长大,陆续开花、结实。

白菜以莲座叶为产品。秋播白菜一般15-2天分化一片新叶。如杭州油冬儿等品种单株,一般具25-30片叶,其中主要由第9-24片莲座叶构成产量。幼苗期叶面积的增长速度比叶重增长快;莲座期则叶重增长速度较快。到生长后期,叶重增长主要是叶柄的增长,叶柄重常占叶总重的75-80%,为养分的贮藏器官。单位面积产量由株数和单株重所构成,而单株重则受叶数和叶重两个因素所制约。多数品种为叶重型,叶重增加主要靠叶面积增大和叶柄增重。

白菜喜冷凉气候,平均气温18-20℃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最好。-2~-3℃能安全越冬。25℃以上的高温生长衰弱,易感病毒病,只有少数较耐热品种可在夏季栽培。白菜萌动的种子及绿体植株在气温15℃以下,经历一定的天数完成春化,苗端开始花芽分化,而叶分化停止。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但不同品种对长日照的要求有明显差异。

  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把地面平整好,适当喷洒些水,然后把大白菜挨个竖码好,再用塑料膜覆盖好,并用能增温保温的玉米秸或稻草压好,白天晴好将塑料膜掀开让白菜散散水气,然后再封好。这样储存白菜省时省工,白菜不易腐烂,还可使菜心增重。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堆藏、沟藏、窖藏或冷库贮藏等不同方式。通过贮藏、保鲜可以达到一季生产栽培、长期按需供应市场的要求。

  一、堆藏。华北地区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宜选择堆藏。此法是在露地或棚内,把大白菜倾斜地堆放成两行,其底部两行相距1m左右,向上堆码时要逐层向中间收缩,最后用一棵菜把这两行合在一起形成尖顶状。其高度12--15m。中间所留的空隙有利于通风和降温。堆码时每层菜棵之间还可以叉放一些细架杆起支撑作用,使菜垛稳固。在菜垛的外部应覆盖苇帘或蒲席,两端悬挂草包片。通过开合两端的草片调节菜垛内部的温湿度。在堆藏期间,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应及时加盖防寒设施;当气温升高时,夜间可把顶层的菜棵掀开,以利通风散热。在华北南部地区,初冬时期采用短期堆藏方式,可以供应冬季及早春市场的需求。采用堆藏法须勤倒菜。一般每过3--4d(天)要倒动1次。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但费工、损耗大,适于短期贮藏。

  二、沟藏。沟藏又称埋藏,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贮藏方式。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埋藏沟要预先挖好、充分晾晒使之干燥。整修好的菜棵根朝下直立码放到埋藏沟内,每层菜棵之间用干草或菜叶隔开,入贮以后随着外界气温的降低而分次覆土保温;每次覆土的厚度应以覆土层不致冻透为度,到翌年初春地温回升以后即应结束贮藏。

  三、 窖藏。窖藏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贮藏方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采用。菜窖可分为棚窖和通风贮藏窖两种。棚窖一般长20--50m、宽25--30m、高2m;每隔2--3m留一个通风口,可以每年临时搭建。通风贮藏窖属于永久性建筑。每间窖的容积比棚窖稍大一些。由于通风窖内设有隔热保温层,又有较理想的通风系统,适合在大白菜的集中产地采用。适时把经过晾晒、整修好的菜棵运入窖内,码成15m高、1--2棵菜宽的条形垛。菜垛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以便通风和操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关天窗或气孔通风换气。还可以增设风机,采用强制通风的手段排除过量的呼吸热和内源乙烯。贮藏期间应经常翻倒菜棵,及时清除黄帮、烂叶或病棵。

  窖藏大白菜大致可以分成3个不同的时期,应分别进行调控管理。①前期:从入贮到大雪或冬至,即11--12月。此时外界气温和窖内温度都较高,菜棵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应通过大量通风以及勤倒菜等措施来降温散热。②中期:从冬至到立春,即12月下旬--翌年2月上旬。此期的气温最低,窖内菜棵的呼吸强度也变弱,应通过关闭通风孔道或适当控制通风量等措施作好防冻工作。每次倒菜相隔的时间也可相应延长一些。③后期:立春后,即2月中旬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变暖。随着菜棵的逐渐衰老,其抗热和抗病能力也逐渐减弱,管理工作应以防热、防腐为主。窖内宜保持适度的低温和高湿。如调控得当,一般可以贮藏到第二年的3、4月再上市。

  四、冷库贮藏。采用冷库贮藏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贮藏环境,但同时也提高了贮藏成本。冷库贮藏为了提高利用效率多采取装筐、码垛的方法。入库应分批进行,以免库温骤然升高而影响贮藏质量。筐、垛之间要预留空隙,以便于查看,每隔20d(天)左右倒菜1次。此法通过机械输送冷空气来调控库温,可长期贮藏、陆续上市,直到第二年的5、6月。其优点是贮藏效果佳,操作简便

记得采纳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462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9
下一篇2023-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