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缘关系远的夫妻生出的后代更聪明?

为什么血缘关系远的夫妻生出的后代更聪明?,第1张

血缘、地理位置越远的夫妻生出的后代比较聪明的原因是他们之间的基因的差异化更大,容易组合产生更加优秀的基因,同时那些有害的基因也不容易继续在后代中传递。所以一般来说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并且地理位置相距更远的人结合以后对后代更有好处。

首先没有血缘关系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家都知道近亲结婚容易产生有先天性缺陷的后代,这就是因为结合的这两个人基因太相似造成的。每个人都具有二十三对的染色体,其中有二十二对是常染色体,有一对是性染色体,在两个人结合的时候,染色体就会进行两两配对结合。

如果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结合的话,那么这两个人的基因的结构和排列是非常接近的,于是在结合的时候就容易把有害的基因保留下来,特别是那些隐性基因,就有更大的机会可以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后来患病的风险更大了。

但是两个地理位置相距很远的人,肯定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而且距离越远那么基因的排列和结构的差异化程度就越大。这样的两个人在结合的时候,基因在两两配对的时候,就算其中一个人有隐性的有害基因,但是也不会表现出来,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的被淘汰掉。

而基因的多样化也会使得他们生出来的后代思考能力更强,智商更高。当然这是跟近亲结婚的人相比较的,并不是说距离远的人生出来的孩子一定就是天才,只不过要跟一般的人进行比较而已。孩子的智商等各方面还是要取决于父母双方的基因来决定的,如果父母双方都不算太聪明的人,也不会生出一个天才宝宝,只不过可能他的智商比父母要稍微高一点而已。

河南有一中学,出现了青少年健康的宣传栏,其内容如下:

河南省巩义市夹津口镇之朴中学操场一侧的“重塑青少年青春”主题宣传栏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宣传的内容包括“贞洁女子的后代更聪明”“女性穿着暴露的危害”“婚前性行为的危害”“堕胎对女性的危害”等, 其中也不乏“手*者贫贱一生”“‘下流’就是脑脊髓往下流”这类说法。对此,7月27日,之朴中学校长乔世卿回应媒体称,之朴中学所使用的操场由夹津口镇管辖,并非学校所有。操场围墙上的确存在网传宣传栏,但该宣传栏的装设与学校无关。 

虽然说不支持滥交以及混乱的男女关系,但是“贞洁女子后代更聪明”的说法,是没有科学医据的。具体以下细说:

一、一个人的后代是否聪明看遗传。

学过中学生物的都知道,一个人的后到会不会聪明,一般都是看遗传的,父母聪明的孩子,他长大之后肯定也比一般人聪明。而很多边远的山区,大部分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都是老师的子女,不是因为老师藏私了,而是因为能当老师,至少能保证他们是聪明的,有学识的,这样一来,孩子的起点就更高。

二、卵子是一个受体,后代的基因是受父亲影响的。

女性排卵是有限的,并不像男性那样一下子出来几亿个后代,所以女子不管怎样,她都是一个受体,后代是否聪明,要看的是精子的质量,在遗传的很多方面,其实随父亲的更多。所以说,单把后代是否聪明归结到女子是否贞洁上就很扯了,在几百年前,大部分女子都是从一而终,她们很多人的儿子不同样连秀才都不是么?

三、男子纵欲对后代倒是有影响。

相比女子来说,男子的纵欲倒是对精子质量产生影响,自我发泄、过度性生活等因素,是对男子影响比较大的,不仅仅影响男子本人,还有后代。因为过度的精子产出之后,后面的精子质量就会被差,而跟卵子结合之后,也会受到影响。就是说,本身精子就是比较强壮的在前面的,如果过度了,那些精兵就跑了,留下的都是伤兵、残兵,自然后代也不大好。

四、虽然反对这种说法,但是对宣传上的拒绝滥交还是支持的。

然而,河南该中学的宣传栏除了“贞洁女子”这一项以外,拒绝滥交、提倡自爱这一点,还是值得支持的,只是我们一直以来把性教育都没拿出来放在台面上,这次河南某中学宣传栏的用语也过激,有打着“科学”名义造谣之嫌,或许他们的初心是好的,但是用错了方法,只会适得其反。

总的来说,“贞节女子后代更聪明”是没有科学依据了,再说了,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这一类个人认为没啥作用,因为绝大部分的男女学生还不会在这个年龄段谈到“后代”这个词,这宣传板还不如挂去民政局对面。

40岁以后生的孩子智力如何

40岁以后生的孩子智力如何,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婴幼儿时期,人到智力会快速发展,这个时候需要很好的引导和激发智力。以下分享40岁以后生的孩子智力如何

40岁以后生的孩子智力如何1

母亲年龄大是否孩子智力低

女性最佳生育时间是25~30岁

一般来说,女性最佳生育时间在25~30岁之间为好。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母亲年龄过小,自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孩子的发育肯定会有不良的影响。另外从培养的角度讲,父母社会经历的薄弱也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教育。

男性年龄与胎儿健康的关系

同样,有关年龄对生育的影响调查表明,男性的最佳生育时间对生育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若男性的年龄过大,精子的活力会减退,胎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亦会相对增大,如精子异常,受孕后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婴儿先天畸形,还会发生软骨发育不全、先天性耳聋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母亲年龄与胎儿智力的关系

但也不可年龄过大。年龄对生育的影响表明,母亲年龄过大,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的发生率就会增加,有可能造成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也会增加胎儿先天性缺陷和无法存活的可能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卵细胞也会衰老,卵子染色体衰退,一些遗传疾病发生的机会便会随之增加。

父亲年龄越大孩子是否智商越低

国内一项针对461名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患儿的研究发现,其父生育的年龄均较大,而且智力低下的发病率有随父亲年龄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也有研究证明,年龄在30~35岁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最聪明。

一、就男人而言,晚婚晚育确实有好处

要知道,国家可是提倡晚婚晚育的,这可不仅仅是为了计划生育大计,这也对男性的生殖健康也有好处的。男子晚婚晚育,符合生殖保健,能够保精健身。健康身体是完美房事的基础,男子晚婚晚育,对于性生活更有利。

·过早结婚亏损精液

结婚往往意味着性生活的开始。当然现在观念开放了,婚前性行为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婚前房事毕竟不是那么方便。所以频繁的房事一般是从婚后才开始的。而性生活意味着精液的消耗。如果结婚过早,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过早、过度的亏损精液,会导致男性精神萎靡不振、严重者肾精亏损,影响健康。所以男子不应过早结婚。

·过早结婚思想不够成熟

以具备生育能力的年龄而言,男性一般在16岁,女性在14岁即能生儿育女了。然而这个年龄的人,身体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恰逢学习时期,而且也不具备教育和哺养子女及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不宜恋爱、结婚、生育子女。

·晚婚是相对的

我国号召的晚婚年龄正好界临男女最佳生育期,所以一般男性晚婚不但不会造成胎儿畸形,相反,所生的孩子素质是最好的。但是,基于不良嗜好,精子的潜质问题、疾病原因等,年龄过大特别是超过45岁的男性,婚后所生子女除智商系数稍差外,畸形现象也是存在的。因此,晚婚是相对的,太晚则同样不利于优生。

二、考虑孩子智商,男人多大要孩子是最好

一般来说,女性25-30岁之间是生育的黄金年龄,这个时间段内,女性的卵子质量更高。而男性的生长发育相对女性较晚,性成熟时间延后。那么,男性精子的质量会在哪个年龄达到巅峰呢男人想当爹,何时会最好

精子宝宝的生殖“生物钟

35岁是男性精子质量的一道分水岭。以精子的质量为例,虽说老年男性的精子并不衰老,而且密度也较高,但精子出现基因变异的比率大大增加,精子活动能力已有明显下降的势头,不动的与畸形的精子数增加了20%。。因此,男人也有生殖“生物钟”,只不过男人的生殖“生物钟”弹性较大罢了。

男人黄金生育年龄

25岁~35岁是男人的最佳育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正当青壮年,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个内部优势以外,其他的外部优势,如经济、事业都趋于稳定,养育孩子的物质条件优越,心理承受能力也成熟。

虽说男人终生都有当爸爸的能力,但从优生角度看,还是不宜超过35岁为好。男人的精子质量35岁后将下降。因此,如果大龄男性希望生育的话,则最好事前进行遗传咨询,以确保下一代的健康。

最佳生育组合:男性比女性大7岁左右

由此不难看出,男女生育的优化年龄组合应是前者比后者大7岁左右为宜。父亲年龄大,智力相对成熟,遗传给下一代的“密码”更多些;母亲年纪轻,生命力旺盛,会给胎儿创造一个更良好的孕育环境,有利于胎儿发育生长,所以这种优化组合生育的后代易出“天才”。

40岁以后生的孩子智力如何2

宝宝智力发展的五个阶段

10~2个月

此时的宝宝对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的外界刺激都有反应。2个月的宝宝俯卧时能抬头,眼睛能跟随物体移动,易被颜色鲜艳的物体吸引。小游戏:蹬玩具。家长将软球或柔软的玩具放在宝宝小床的一侧,把玩具推到宝宝手边,他便会用手推开玩具;再将玩具推到宝宝脚附近,他会用脚去蹬玩具。此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宝宝的手、脚灵活能力。

23~7个月

此时是宝宝由视觉引导的知觉探索时期。宝宝能积极活跃地探索身边的事情。

小游戏:藏猫猫。妈妈蒙住自己的脸,然后问宝宝:“妈妈在哪儿”在宝宝寻找时,突然露出脸,并叫一声“喵儿”,逗宝宝笑。然后将宝宝脸蒙住,让他学着露出脸来,渐渐让宝宝自己控制游戏,训练宝宝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8~13个月

孩子的感知能力变得灵敏,开始喜欢模仿。

小游戏:拍拍手。与宝宝面对面坐下,握住他的两只手,边对拍边说“拍拍手”;然后不握他的手,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说“拍拍手”,教他模仿,训练宝宝理解语言与模仿的能力。

414~18个月

宝宝开始产生抽象思维。在1~15岁阶段,宝宝能更精准地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能配合父母的引导进行互动。

小游戏:音乐呼啦圈。家长跟宝宝双手相握形成一个圆圈,音乐开始时,家长带宝宝按顺时针方向踏步走,音乐停止,引导宝宝停下来。做2~3次后,可以让宝宝自己尝试。

521个月以后

宝宝能够掌握符号关系,如语言理解、语言逻辑等。

小游戏:给宝宝讲个简单的图画故事,再让宝宝讲给家长听。家长可结合图画,重复一些重点的语言、动作描述,也可让宝宝跟着复述。然后让他看图讲故事,有困难时父母可适当提醒。若宝宝讲得与图书不一致不要去纠正,肯定他的合理创造。

帮宝宝开发智力时,应顺应自然,配合宝宝的发展阶段,适时给予刺激,营造学习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退一步”,给宝宝独立发展的空间。

什么样的环境最有利于宝宝智力发育

宁静益智

实验显示噪声在55分贝时,宝宝理解错误率为43%,噪声在60分贝以上的时候,宝宝理解错误几率则上升到15%。因此,爸爸妈妈应该让宝宝所处的环境尽量避免各种噪声干扰,以利于智力的发育。

交往益智

有人追踪观察一组宝宝10年之久的时间之后进行研究发现,从小就喜欢和成年人打交道的宝宝,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因此,应该鼓励宝宝走出家庭,与同年龄和大龄的宝宝甚至成年人交朋友。

和睦相处

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充满亲情可以增进宝宝的智力。恶劣的家庭环境会使宝宝心情压抑、孤独、生长激素减少,导致宝宝身材矮小,智商降低。因此,爸爸妈妈保持和睦,给予宝宝足够的亲情很重要。

颜色益智

淡蓝色,黄绿色以及橙**能够振奋宝宝精神,提高学习注意力。而黑色、褐色、白色不利于智力。在宝宝的居室的墙壁上,挂一些淡蓝色背景的画,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

芳香益智

与一般环境比较,生活在有淡淡芳香环境中的宝宝,无论是视觉、知觉方面,还是在接受模仿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奥妙在于,芳香能够给人一种良性的刺激,使人心情松弛,情绪高涨,增强听觉与嗅觉及席位的灵敏度、提高智力。

40岁以后生的孩子智力如何3

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

1、遗传因素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子女聪明与否关键在于母亲。英国科学家研究认为,决定孩子智能发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孩子大脑皮质的发育程度,而父亲的基因则更多地对塑造后代的情感和性格类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2、母亲生育年龄

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的子女的平均智商为103,而在24-28岁生的高达10929,29岁以上生的又低于105。因此,可以认为24-28岁是最佳生育期。

3、母亲怀孕的心理状况

母亲怀孕使如果精神过分紧张、焦虑,子女长大后,性格、情绪明显不稳定,智力发育也因此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母亲怀孕时是否吸烟酗酒

吸烟较多的产妇产下的新生儿中,有12%是低体重儿,比不吸烟者多2-3倍;有的智力明显弱化;有的甚至发育畸形。酗酒对胎儿的危害也很大,酒精进入孕妇体内,可使胎儿中毒,导致出生异常,先天愚痴也较多。

5、母亲怀孕时是否偏食

孕妇蛋白质等营养缺乏,对胎儿发育和出生后智力的长远影响,已为众人所知。孕妇应当学点营养知识,自觉克服挑食、偏食的毛病,即使在妊娠反应强烈时,也应强迫自己吃东西。

6、胎教刺激发育

胎儿在3个月左右就有了感觉,当母亲抚摸腹壁时,胎儿会用脚踢作为回应。到4个月时胎儿对外界的声音有所感知,凡是能透过母体的声音,胎儿都可以感受到,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传导声波的能力较空气大得多。这种声音不断地剌激胎儿感觉器官,促进其发育,在人体智力发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到了5-6个月,胎儿大脑皮质结构己基本形成,其触、视、听、味觉都发育到了相当程度,能感受到外界一些活动,此时放一些音乐,孕妇进行腹部的按摩等胎教,可以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7、多读彩色图书有积极作用,图书是提高孩子智力的极好手段,对1岁内婴儿应选用彩色,如一条狗、一个苹果、一支笔等。利用让他们认识看不到的东西或与看得到的东西相联系,虽然不甚理解,也有利于增强记忆力。在给孩子讲述故事时,要鼓励孩子提问和插话,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及思考能力

8、体育运动的作用,是否热爱体育运动父母热爱体育锻炼,使孩子从小受到感染,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有助于智商提高。美国一位博士研究显示,凡每天坚持用20分钟来跑步或做健美操等运动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缺乏运动者。

一、异地恋为何遭到家人的反对,他们主要担心什么?

异地恋女方家人反对,通常出于以下考虑和担心(默认女孩嫁到男方那里去):

1担心女儿嫁过去吵架委屈了被人欺负了,连个诉苦的地儿都没有;

2担心女儿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3担心女儿生病了没人照顾;

4担心女儿工作转移问题;

5实际养老问题,照顾父母不方便;

6以后孩子没法看;

7对女婿不知根不知底,担心靠不住

以上是大多数女方父母会担心的问题,而且还中间还呈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通常是妈妈们反对更厉害,爸爸则比较宽容,随孩子自己选择,过得好就行。

异地恋有时也会遇到男方家人反对的情况,他们的顾虑是:

1对外地人存在某种偏见;

2外地媳妇,言语沟通不便;

3不喜欢儿子的女朋友,嫌不会说话、喊人、不热情等;

4宗教信仰等

异地恋男方家人反对的情况通常比较少。

二、异地恋遭到家人反对该怎么说服他们同意?

1双方性格独立很重要

乖乖女或妈宝男,遇到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他们跨不过去的坎,他们通常会因为父母而放弃自己的另一半,不得不说有些遗憾。如果在恋爱早期就发现对方可能是这样的性格或自己的恋情可能遭到反对,理应早作打算。虽然这种情况挽回很难,但是也确实遇到过很多依然放不下想挽回的,如果对方也还没有完全放弃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才用角色扮演法协助对方一起成长最终收获美满爱情。

2以一个成年人姿态和父母平等沟通

不得不说,我们很多人是不懂得如何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和父母做平等沟通的。可能父母脾气比较暴躁,还没开口,已经吵了起来,各自坚持自己观点,互不让步。结果伤了和气,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和父母沟通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方法,做好沟通前的准备工作方能取得不错效果。

3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结婚这件大事上,尽管父母会和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他们的本质其实是为了孩子好。即使冒着会决裂,父母也依然会孜孜不倦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个世上除了他们再没有其他人会这样关心我们未来的幸福。所以对父母态度好一点。

4适当借助点外力

因为所处立场,利害关系,决定了父母和孩子沟通中谁都难以说服谁。这时可以适当借助外力,比如看好你们在一起的七大姑八大姨,父母也比较认同他们的同辈人指点一二,父母更容易听得进去。

最后,要相信,父母始终拗不过孩子。如果,两个人感情不错也很合适。不要单单因为距离就放弃,不要还没有争取就放手,最后还埋怨父母毁了自己的一段感情。其实,异地婚配也有好处,两地相隔越远,后代比父母更聪明、更健美。再说,现在交通也很方便,即便是国外飞机一天也就到了。父母们也应学会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

张氏四姐妹

张氏四姐妹,也称张氏四兰,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冀牗的四个女儿。张氏原籍安徽合肥,家居苏州,祖上系清末合肥籍的淮军首领张树声。因其父母酷爱昆曲,遂特请家庭曲师为子女们拍曲,而最有成就的是四个女儿(儿子张定和亦擅曲)。其中大姐张元和,即与小生名角顾传玠恋爱而结为伉俪(后旅居美国);二姐张允和,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夫人;三姐张兆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四姐张充和(小妹),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汉学家傅汉思教授的夫人。姐妹四人情系昆坛,毕生为昆曲事业而奔走,不遗余力。

昆曲贡献

姐妹四人情系昆坛,毕生为昆曲事业而奔走,不遗余力。1986年,元和与充和从美国归来,四姐妹在北京团聚,不仅与京中曲友一起唱曲,甚至还粉墨登场。八十岁的元和与七十三岁的充和联袂演出《游园》,参加了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七十周年的舞台活动。1990年9月30日,上海名流秦瘦鸥(小说《秋海棠》作者)评说“张氏四兰,名闻兰苑”,这确是知人之论。

叶圣陶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合肥张家苏州"名门"

张家祖先曾有过显赫的历史,四姊妹的曾祖父张树声,历任两广总督和代理直隶总督,是摧毁太平天国的淮军第二号人物。张家后人一直以祖上镇压过农民起义而很少提起。曾祖父生有九个儿子,祖父张云端膝下无子,父亲张武龄是从五房抱过来的。父亲四个月时正好祖父要上任四川川东道台,遂带上父亲和奶妈乘船同去。船日夜行驶在惊涛骇浪中,巨大的声响伤害了小婴儿的耳膜,父亲从此终生听力不好。

合肥张家有万顷良田,在四姊妹父亲张武龄的名下每年就有10万担租,是典型的大地主家庭。这种衣食无忧的大家子弟中,难免有不少抽鸦片、赌博、娶姨太太的,张武龄却是一个决然的反叛,他洁身自好,痛恨赌博,从不玩任何纸牌,不吸烟,一生滴酒不沾。他从小嗜书如命,书籍使他接触了新思想。他觉得久居合肥,自己的子女会受到陈旧积习的沾染影响,遂举家迁往上海,后又至苏州,这个山明水秀、民风清嘉的文化古城深深吸引了他和他的全家。合肥"张家"的这一支从此定居苏州,并很快成为苏州城里的"名门"。

苏州"张家"的名,不因财,不因势,张武龄(后自己取名冀牖、吉友)受祖父办"洋务"的思想影响,但同时又为前辈人受命于朝廷镇压过起义军而心有不安,他发誓不做官,倾其所有的家产致力于办教育以强国,有人称他为"忏悔型的贵族"。

苏州张家最早置宅于寿宁弄八号。古朴、安静,是一座具有典型苏州园林特色的大宅第,以前是一个大官宦人家的宅子,发生过不少悲欢离合的故事,自从张冀牖带着张家姐弟搬进来,这里便成了他们的乐园。四妹充和从小过继给了二祖母当孙女(二祖母是李鸿章的亲侄女,没有亲生子女),在家的三姊妹就成了花园的主人。靠近书房后墙的花园里有杏树和枣树,摇头晃脑念书的三姊妹听到屋外杏子落地的"啪,啪"声,就都坐立不安起来。好容易捱到老师休息一会儿,三个人抢着往外跑,大大的荷包杏子甜极了,没吃够老师回来了,再下课又忙着去抢新掉的,三位**的书桌抽屉里常能找到烂杏子。

课余时间,三位**有时在花园中文文雅雅地学王羲之"临池洗砚",更多的时候是疯疯癫癫爬山、玩水。张家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发展自己的爱好,但同时又家教谨严。记得小时家里来客,小孩子一定要站在客厅一侧规规矩矩打招呼,待佣人端着糖果盒子一上来,小孩子马上安静的依次退出,不可能有小孩在客人面前闹着要糖果的事情发生。

据四姊妹的姨祖母讲,当年母亲被娶进张家的门,掀去盖头抬眼一看周围的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不得了!新娘子太漂亮了,一双凤眼,眼梢有一点往上挑,光彩四射,太美了。姨祖母心头暗想:太露了,留不住,会不长寿的。

果然,母亲21岁嫁到张家,36岁就去世了。16年怀了14胎,留下了张家四姊妹五兄弟9个孩子。四姊妹的继母韦氏又生一子,即有了为人称道的张家10姊弟。

戏剧人生姹紫嫣红

---"和"字辈10姊弟中女孩子名顺序为:元和( 字伯元)、允和(仲允)、兆和(叔兆)、充和(季充),六个弟弟分别名为: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孩子的钟爱和期望,不但不沾俗艳的花草气,而且名和字中都有一股男子的豪爽气。后来有人说,张家的男孩名字都有宝盖头,女孩的名字都有两条腿,暗寓长大以后都要离开家。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迈开健康有力的双腿,走向社会。

张家四女六男还有在家的昵称,女孩子依次是大毛(猫)、二毛(猫)……男孩子则是大狗、二狗……

张家的藏书之多、之杂、之新,在苏州是有名的。长女元和曾回忆说:"父亲最喜欢书,记得小时候在上海,父亲去四马路买书,从第一家书店买的书丢在第二家书店,从第二家买的书丢在第三家书店……这样一家家下去,最后让男仆再一家家把书捡回来,我们住的饭店的房间中到处堆满了书。"苏州的闹市观前街上,有两家规模较大的书店,老板伙计都与张家很熟悉。平时书店进了新书就整捆地送到家里,逢年逢节由管家结账。当时苏州的缙绅富户不少,但像张冀牖这样富在藏书、乐在读书的实在不多。

家里的藏书孩子们可以自由翻阅,父母从不限制。

张冀牖酷爱昆曲,早早就延请全福班名伶尤彩云为她们拍曲授艺。大年初二在父亲的书房中学戏,几个**自然耐不住性子,吵着要上后花园。父亲从不向孩子发脾气,好言相哄:"你们好好学昆曲,以后我替你们做花花衣服上台演戏多好玩!"懂事的大姐摁住两个妹妹坐下来,挺直腰板,两腿并拢,双手规规矩矩放在腿上,脖子梗梗地挺着,小眼睛直直地盯着老师,一板三眼,一板三眼---唱---,咦!满有意思的。

花园中的花厅成了三姊妹的戏台。拿来母亲的梳妆盒,敷粉、抹脂、点唇,像模像样地把母亲的丝帕围在腰间,花团锦簇的三姊妹粉墨登场,看客是父母、老师、奶妈、佣人。不用分工,眼眉间的表情就注定了每个人的角色,元和的端庄,允和的精干,兆和的顽皮,戏里戏外,从此一生都难有角色的转换。戏剧人生,人生戏剧,从姹紫嫣红的花厅开始。

昆曲成了四姊妹终生的爱好,甚至决定和影响了她们的婚姻、事业。

大毛:张元和

四姊妹中大姐元和文静端庄,典型的大家闺秀。自小组织几个妹妹在家里演戏她总是演**,在大夏大学读书时,因她的典雅秀美,被封为当时的"大夏皇后"。人品出众、条件优越的大姐追求者不少,但却没有一个她中意的,直到30岁了还是骄傲的孤单的公主。最终嫁给了传字辈名小生顾传玠。顾传玠是昆曲小生行当中的全才。无论是在苏州还是在上海演出,剧场总是"坐无隙地"、盛况空前,三姊妹在上海读书时,常是追随左右的"座上客"。系出名门的闺秀才女和一个昆曲演员之间的悬殊地位,使来自各方面的舆论给元和造成了不小的精神压力。这时候,最支持和理解大姐的是二妹允和。在元和姐姐写信给她倾诉心中隐情时,她不怕天不怕地好大的胆子,竟代行家长职权回信给姐姐:"此人是不是一介之玉()如是,嫁他!"好一个痛痛快快的"辣妹妹"。这是一桩轰动的婚姻,当时上海的小报以"张元和下嫁顾传"为题大炒新闻。顾传写信给张允和开玩笑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屎上"。他们的婚姻美满幸福,1948年夫妇双双去台湾。1965年,顾传玠因肝病逝于壮年,后元和定居美国,不但继续传习昆曲,还以80多岁的高龄在**《喜福会》中客串了角色。

二毛:张允和

二姐允和是家中男女孩子加起来头号的"顽皮大王"。在娘胎里就不安分,七个月急急来到人间,自称"除了大脑发育得好,其他哪里都没有发育健全"。人瘦得像韭菜叶子,整日"无事阑干"哭得无了无休,是人世间最难养的孩子。人人喜欢一逗就笑的胖乖乖,谁耐烦泪眼婆娑的病苗苗可没办法,仗着体弱多病,从小干干(奶妈)疼父母宠,除了天地父母,就是这一脑袋稀疏黄发的二**了,谁也惹不起。厨子都不敢烦她,每天鸡未叫,睡眼惺忪先一声苦叹"小二毛哭了,该起床做饭了。"到了不哭的年龄,她出落得四肢瘦弱头脑发达,性格开朗活跃,腿勤、手急、眼快、话多。她说自己的"快"还没有快过爸爸,小时候做过实验,和爸爸同看一本书,一页没看完,爸爸却要翻页了,"我是一目十行,爸爸是一目十二行。"

允和12岁前就熟读了唐诗、宋词,尤其爱读司马迁的《史记》。小小年纪就口口声声"讨厌汉高祖,喜欢项羽,有气派。"一次父亲看到小二毛又在书房翻书,便抚着她的头问:"小二毛,你顶喜欢什么人的诗"允和脱口而出:"纳兰性德。"父亲很奇怪:"为什么喜欢他的"允和振振有辞:"他的诗有真感情,动人,文字绮丽。"

后来出版的《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允和、充和姐妹双列其中。提及张允和,称她的诗"有风骨、有神韵,情致浓烈,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既有女性作者之细腻,又透出一种阳刚气。"

舞台上的允和可没有这样"风光"。算起来那已是80 多年前的事了,开蒙老师刚教会了《百家姓》,大姐元和就组织了她的第一个剧社,第一次当了编剧、导演兼演员。一天,大姨家的表姐来做客,她给每个人安排了角色:

大姐端坐客厅正中唱:赵钱孙李---把门开。

三妹兆和忙开门迎客:周吴郑王---请进来。

表姐迈四方步进门来:冯陈褚卫---请客坐。

小丫头允和风风火火:蒋沈韩杨---倒茶来。

一出"打泡戏"定了终生,她演了一辈子小丫环,自嘲是个"丫头坯子"。她们这个小小的姊妹剧社共有四个保留剧目,当家戏是"三娘教子",大姐扮得是端坐在椅子上的王春蛾,三妹用纸头剪成胡子扮老薛保,允和是挨打的小东人。在"探亲相骂"中,大姐和三妹成了亲家,允和一会儿演儿子,一会儿演媳妇,一会儿还要演赶驴子的,最可笑的是还要扮驴子,成了一赶四的全才。在"小放牛"和"小上坟"中,她不是没的可演就是演牛,大姐处处比她们强,在舞台上演了一辈子主角。四妹充和回到张家后,压轴戏改成了"游园惊梦",大姐柳梦梅,四妹杜丽娘,允和自然还是小丫头。这出戏无论是在"乐益"还是其他的喜庆场合,逢场必唱,一直到老。允和上大学也是连蹦带跳的,先后上了中国公学、之江、光华三个大学,最后在光华大学戴的方帽子。

允和嫁给了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经当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推荐,很快调到了北京,想尽其所能大干一番。谁知不到一年,"三反五反"运动开始了,她被莫名其妙地打成了老虎,吓坏了。每天除了写检查,不吃不喝不睡觉,平白患了齿槽骨萎缩,失落了一口的白玉牙,快嘴的二姐只能未张口先举起手帕,成了"掩口葫芦"。解放后的第一次政治运动她就下了岗,回到上海。这只80多斤重的老虎从此养在家里,做了46年的家庭妇女。她说:"’塞翁失马’,时间越长我越体会到这是一种幸运,如果我没有及早下岗,如果’文革’时我还在工作,那我必死无疑,不是自杀就是被整死。"1956年,她随调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的丈夫再一次来到北京,巧的是"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同一个院子,竟是旧地重归。刚刚散去的委屈一下子重聚心头,她大哭着对周有光说:"我要走,我要回上海!"慢郎中周有光轻声细语好言相劝,她留了下来,在这抬头低头都是熟人的院子里,一住25年。又是一次"塞翁失马",在北京,她结识了她一生中最后一位老师,她最尊重的恩师俞平伯。自幼酷爱的昆曲成了她终身的职业,1956年"昆曲研习社"成立时,俞平伯任社长,张允和被推举为联络组组长。在给各报社写有关"曲社"的报道的同时,张允和并非有意地开始了自己的散文创作,过硬的童子功显现在字里行间,和她的词作一样,非同一般。俞平伯先生说她的散文写得比诗好,"尤其是文章的结尾,悠悠不断的,很有味道。"儿子晓平对妈妈说:"你的文章很有才华,可以写下去。"允和好笑"这好像是父亲对儿子说的话,谁知道是儿子对母亲的夸奖,好笑!"篇什不多的散文,并不引人注目,多数不是为了发表,"自己写着好玩"。50年代末,曲会响应号召写现代戏,演现代戏。张允和挖空心思写了一出《人民公社好》,其中有一场写公社的供销社,"楼上有绸缎,楼下有葱蒜"完全是她想像中的供销社模样。

三毛:张兆和

三妹兆和忠厚、怕羞,可淘起来像男孩子,因为是第三个女孩子没有人娇惯,她也习惯了在做了错事后老老实实挨罚,不哭也不求饶。处罚决定都是由妈妈作出,大多是罚坐板凳或关在房间里不准出去,若是轮到小二毛(允和)受罚,她会跳起来哭叫,奶妈和保姆都跟着掉眼泪,请求"保释"。二姐回忆说:"小时候,有一次几姊妹分苹果吃,我吃得最快,三两下吃完,看看三妹,她正小心捧着苹果,一小口一小口仔细品尝。我一把抢过她的苹果,她刚喊了声’二姐抢---’,我一巴掌打过去,’嚷什么嚷!’她马上不做声了,嘴一瘪一瘪地要哭。那时候我怎么那么不讲理呀!"三妹和二姐只差一岁,两人从三四岁起同一天开蒙认方块字,念"人之初"。同进"乐益"又同进苏州女 人物与回忆1999·6新华文摘145子职业学校,两人好得像一个人,无话不说。三妹从小对唱文绉绉慢悠悠的昆曲缺乏兴趣,尤其不耐烦演规规矩矩的**。在《风尘三侠》中,大姐元和演红佛,兆和演李靖,她坐在"龙椅"上,双脚够不着地,两腿淘气地来回荡,一副羞人答答的样子,好笑极了。兆和对这样的角色打不起精神来,总是自告奋勇演花木兰,她顶爱演的是自编的滑稽戏"万能博士"、"天外来客",脸上画得乱七八糟上台最开心。她在学校宿舍里也总是出洋相,有时半夜三更一个人在月光下跳舞,有时自言自语说"蚂蚁是有鼻子的,不然怎么偷吃我的糖"。同屋的同学笑成一团睡不成觉,她却什么事也没有呼呼大睡了。她86岁时在《往事回忆录之一:我到苏州来》中写了这样几句:"校内有练功的平台和天桥。天桥年代久了,摇摇晃晃的,谁也不敢上去,只有我敢。我还在平台上唱当时的流行歌曲:’卖布!卖布!我有中国布。卖布

!卖布!没有外国货……’我还硬着头皮来来回回走那个摇摇晃晃的天桥,同学们越拍手叫好,我越唱得带劲。谁知道,乐极生悲,一学期下来,除大姐外,我和二姐都蹲了班!因为我们还同在家一样,放了学,把书包往台板里一塞就往家里跑,也不管老师有没有留下作业要做。怪谁呢活该!"一同在学校疯玩,又一同哭着留级,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患难姐妹。

天资聪慧功底不薄的两姐妹最终还是一同考上了上海的中国公学,二姐这样说三妹:"三妹比我用功,她定定心心在中国公学读完了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学收女生是新鲜事,男生对我们女生既爱护又捉狭。他们对女生的特点很清楚,挨个儿为我们起绰号。世传三妹的绰号’黑凤’,并不是男生起的,这名字我疑心是沈从文起的。三妹原来男生替她起的绰号叫’黑牡丹’,三妹最讨厌这个美绰号。"三妹人长得黑,样子也憨憨的,没有一点闺秀气,还偏偏欢喜男装。那时女人的旗袍下摆是窄的,兆和从来都穿阴丹士林色的大摆袍子。一次要去参加亲戚的婚礼,家里人嘱咐她一定要穿一件新衣服,她又要穿蓝色的,二姐气得骂她"人家结婚,你穿蓝布袍子干什么"她乖乖地换了。二姐不但管她的穿,连三妹的婚姻大事,也是二姐一个"允"字定下的。1933年初春,沈从文写信婉转请二姐代他向父母求婚,说如果爸爸妈妈同意,求三妹早日打电报通知他,好让他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父亲本来就主张儿女婚事自理,一说即成。急性子二姐自己先打了电报,电文只一个字---"允",既表示了父母允婚,也算署了名字,这个被人传为美谈的有名的"半个字的电报",只有张允和这样"好管闲事"的快嘴才女才能想得出、做得出。胆小的三妹不放心,生怕沈从文看不懂,随后又羞答答悄悄来到电报局,递上了她的电报稿"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兆"。报务员奇怪今天的两封电报都像密码,尤其眼前这封,为什么还要带个"吧"字

要求照规矩改文言,兆和不肯,涨红了脸恳求半天,才发出了这封同样有名的电报。二姐三妹在同一年结了婚,沈从文说二姐是"三姑六婆中的媒婆",1988年4月,就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张允和去看他,他还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叫二姐"妹(媒)---婆"。解放后,张兆和先在师大附中教书,后在《人民文学》杂志任编辑,她功底深文笔好,又勤恳敬业,是公认的好编辑。她与沈从文几十年同甘共苦,经历了重压与磨难,她的性格为此有了许多变化,沉静、寡言,很少有人会相信她原来是那样的顽皮活跃。

四毛:张充和

小四妹充和从小没有和三个姐姐在一起,在姐姐们的印象中她总是规规矩矩,从不惹事生非。1934年她报考北京大学,国文考了第一,数学得了零分,经过通融,数学勉强给了几分,才被北大录取。不知是受张家活跃"不安分"的基因影响,还是归宗后受两个淘气姐姐的感染,才貌双佳的淑女充和也惹出了不少笑话。张家在苏州九如巷住了很久,姐弟和年龄相仿的亲友因有共同的爱好分别结社,四姊妹为首的"水社",年幼的几兄弟结成了"九如社"。两社不分男女常在"乐益"的操场上踢球比赛。弟弟定和回忆说:"四姐充和任守门员,像猿猴一样轻捷。"她欢喜红颜色,尤其喜欢戴红帽子,在北大读书时同学们都叫她"小红帽"。有一年暑假,她报名到东吴大学游泳馆游泳,办手续要交照片,她拿去一张歪着脑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怪照。人家说这张照片不合格,她说,"怎么不合格这难道不是两寸半身照吗"

充和的婚姻大事没有烦劳二姐这个"媒婆",自作主张嫁给了曾在北大教授拉丁文、德文和西洋文学的美籍德人傅汉思。解放前夕夫妇双双赴美定居,在同一所大学任教。

四姊妹都不是在教堂中披的婚纱,但她们都用终生的爱实践了全世界每一个人都能背出的牧师的那句话"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是健康还是有病……"

嘴仗不断姊妹情长

张家四姊妹同父同母,却生得个奇怪,两黑两白,大姐二姐白,三妹四妹黑。1979年,小四妹出国30多年后第一次回国,都已是白发人的姊妹见面,二姐一声惊呼:"小四黑子,你怎么还这么黑呀"

一黑一白的大姐四妹在美国,经常见面。一黑一白的二姐三妹在北京,常忆起陈年旧事,嘴仗不断。"脑子好得不得了"的二姐把三妹干的"坏事"全记在心上,兆和像小孩子一样申辩"就是没有这个事情!你专门说我的坏话,戳我的蹩脚。"

二姐记得,三妹小时做不好"女红",把线疙瘩留在油贴子(那时女人梳头用的头油放在一个瓷盒子里,梳头时用油贴子沾上油再抹到头发上。女孩子初学女红都喜欢做油贴子。)正面留下的笑话……以此事为导火索的嘴仗已打了几十年。

二姐记得,恋爱时节的两姊妹无话不讲,三妹连日记也拿给姐姐看。她健美聪明,追求者不少,其中不乏相当优秀和知名的人。淘气的丫头不为所动,居然在日记本上排出frogNo1、frogNo2……(青蛙一号、青蛙二号……)。二姐逗她,"沈从文该排到癞蛤蟆13号了吧 "

二姐记得,在中国公学读书时,有一天,三妹收到一封薄薄的信,第一句话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是老师沈从文写的。三妹接着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信写得太长、太多,三妹认为老师不应该写这样失礼、发疯的信,告到胡适校长那里。胡适先生笑笑说:"有什么不好我和你爸爸是安徽老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谈谈你们的事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 ! "兆和脱口说出"我顽固地不爱他!"这些都是当年三妹亲口对姐姐讲的,如今两姊妹都有了孙女,她居然都顽固地不承认了。

少年时代的四姊妹曾结成"水社",还有社刊《水》,每月一期,发表姊妹兄弟稚嫩的作品。一泓清水浸润了近70年的岁月,张家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是否还能分享到《水》的甘甜清醇

主心骨二姐允和决心恢复《水》,84岁开始学习电脑打字,她不会汉语拼音,发音又是半精(京)半肥(合肥 ) ,硬是一个字一个字查字典在稿上注上音,幸好有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鼎力相助,她终于从"亲爱的"三个字开始学会了打字。开头用短信练手,无论给谁的信开头总是"亲爱的……"筹划了两年,1995年10月28日,向海内外的张氏家族成员发出了一封约稿信,给五弟的信开头是"最最亲爱的小五狗……"

1996年2月,《水》的复刊号第一期正式出版,总共印了25份,除了十姊弟或后代外,只给了几个最亲近的朋友。前几期的组稿、编辑、电脑打印工作都是由张允和承担的,她自封为主编,封三妹这个老资格的大编辑为副主编。老出版家范用称此为"世界之最",最小的刊物,最老的主编。张允和感觉良好,说自己是"三自",即自鸣得意、自得其乐、自命不凡。但二八(88)年华,究竟非复当年,精力不及,以前又没有做过专职编辑,一些错漏没能察觉。严谨认真的三妹批评二姐"拆烂污",二姐顺水推舟,倚老卖老,从第七期起交副主编张兆和主持,她退居"二线",可主编的职务不让,还是那么霸道,和小时候抢苹果吃一样。

请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95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2
下一篇2023-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