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踝关节的伸展运动?

什么是踝关节的伸展运动?,第1张

  踝关节

  跪在垫上,臀部压在踝关节处,向下振压。此外,还可用脚外侧、脚尖、脚跟和脚内侧行走,以牵拉踝关节。但要注意不要崴了脚。

  可以分为主动柔韧性和被动柔韧性。主动柔韧性是指主动利用肌肉收缩使关节活动的范围增加,被动则单纯是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影响柔韧性的因素中,除了骨和关节的结构外,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柔韧性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提高跨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

  柔韧性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被动或主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 力拉伸法。

  被动静力拉伸法

  靠同伴的帮助或借助外力的拉伸缓慢地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一般6秒~8秒,重复6~8次。可避免超过关节伸展能力,防止拉伤。

  主动动力拉伸法

  靠自己的力量,速度较快地、有节奏地、幅度逐渐加大地多次重复一个动作,一般每个动作重复5~10次,用力不宜过猛,幅度由小到大,先做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以免拉伤。上述方法可单独或混合运用。

  考虑中老年人的特点,涉及不同部位关节、韧带的柔韧性锻炼的具体方法有:

  手指、手腕关节

  1握拳、张开,反复练习。

  2手腕屈伸、绕环。

  3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右手交替。

  4面对墙站立,连续做手指推撑。

  5左、右手指交替抓握下落的棒球(或小铅球)。

  肩关节

  1面对肋木,手扶一定高度,上体前俯,做下振压肩动作。

  2双人手扶对方肩部,身体前屈,伸直手臂,向下压肩。

  3练习者背对鞍马并仰卧其上,同伴在后面扶着练习者的上臂轻轻下压。4侧向肋木,一手上握一手下握肋木向侧面拉伸。

  腰椎关节

  直坐垫上,两腿伸直,挺胸,塌腰,上身向前弯折,两手尽量伸向前方,使胸部贴近腿部,持续一定的时间。

  膝关节

  面对肋木,左腿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两腿伸直,立腰,收髋,上身前倾,向前向下压振,左右腿交替进行。

  踝关节

  跪在垫上,臀部压在踝关节处,向下振压。此外,还可用脚外侧、脚尖、脚跟和脚内侧行走,以牵拉踝关节。但要注意不要崴了脚。

  特别提示:

  为了使柔韧性锻炼更科学有效,应注意的是:

  1要循序渐进,牵拉肌肉不要过分用力,以被牵拉肌肉、韧带有轻微不适感即可。

  2遵循主动性练习与被动性练习相结合、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3伸展肌肉韧带时不要屏住呼吸,动作要缓慢,可采用伸展—放松—再伸展的方法。

  4柔韧性练习可在健身活动前或后进行,健身前做有助于热身,防止受伤;健身后做有助于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太极拳是柔韧性锻炼的好方法

  国外的统计表明,65岁以上老人的意外死亡,有75%与跌跤有关,且年龄越大,跌跤后骨折、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越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项历经3年的研究证实: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他们的跌跤率降低了475%,太极拳是防老年跌跤最好的锻炼方法之一。其主要的理论根据是:太极拳动作轻柔缓和,能强化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联系,改善整体的协调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太极拳也不失为一种身体柔韧性锻炼的运动,其强调的动中放松,用意不用力,意守丹田和先意动而后体动的基本运动原则,使得年高体弱或慢性病患者都能够承受。

  如果您不但从思想上重视保持身体柔韧性的重要性,而且在日常的运动锻炼中有意识地加入柔韧性练习,相信您的身体素质一定会有新的改善!

1、定义

指在骨骼肌静止时不断地不随意地保持保持轻微紧张,这种肌肉组织在其静息状态下的一种持续的、微小的收缩称为肌张力。

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活动的基础。坐着 站着。

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到的阻力

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

2、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肢体置于某一位置时,可保持该姿势不变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5、体位变化协调、迅速

6、被动活动时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这场肌张力的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肌张力是如何产生的?是一种反射活动,牵张反射。快速牵拉骨骼肌肌肉保持伸展状态,肌梭在内部紧张,在外不做功。腱梭调节紧张度的作用。

肌力和肌张力如何调节的?

肌力如何产生的?r神经元和所支配的神经纤维发出冲度引起肌纤维收缩,产生肌力。

异常肌张力的分类:

一、痉挛又称肌张力增高状态:

是一种由牵张反射的高兴奋性所致的,常伴有腱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原因:锥体路损害 所致

特征:

腱反射亢进 如何查?

 阵挛 如何查?

 被动活动阻力增加,终末端突然阻力减少(折刀)

运动的协调性降低

常见:中风、脊髓损伤、脑外伤和脑瘫等

二、僵硬又称僵直:

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使得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铅管样僵硬和齿轮样僵硬。

三、肌张力低(弛缓)

当被动运动时的阻力消失、肢体处于松软的状态时,称为肌张力弛缓。

特征:肌肉松软滞空反应消失或减弱,关节范围扩大。

四、肌张力障碍:

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技能亢进性障碍。

特征:肌肉收缩可快可慢,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扭曲);形式由低到高变动,可为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数分钟或更久。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不良的姿势和肢位

心理因素

患者的身体状况异常  药物 环境温度:寒冷刺激肌肉肌张力增高,相反温热可缓解肌张力

肌张力评定的目的

提供治疗前的基础评定;提供制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评价各种治疗的疗效。

主要讲痉挛的评定方法。

痉挛的评定方法:

病史采集,病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痉挛对患者功能的影响,需要了解的问题包括痉挛发生的频度,受累的肌肉及数量引起痉挛的原因,日常生活动作对痉挛的影响。

视(观察):应特别注意患者肢体或躯体异常的姿态

触:触摸肌肉的硬度  硬:肌张力亢进

被动运动检查

被动检查是肌肉的活动时,通过检查者的手感觉肌肉的抵抗的 方法,是最普通的检查方法,能从一个方面反映肌张力的情况,体会其活动度和抗阻时的肌张力的变化。

Ashworth分级法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  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  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出现哪个动作,就是相应支配这个动作的肌肉紧张。

肌肉的僵硬检查

在腕部有非常轻的痉挛时可通过此检查发现。

肢位:在桌子上放一茶杯,放在手能够到的位置,取立位

检查法:检查者一手保持前臂,另一手握住腕部,让受检侧腕关节屈伸,一边观察一边告诉患者不要用对侧手够茶杯,当把茶杯放回原位时,可发现腕的活动是否变硬。

头的下落试验

肢位:患者取仰卧位,去掉针头,检查者手支撑头部,另一手放置在下方

检查方法:支撑头部的手突然拿走,头部落下

落下缓慢,手的冲击感减轻,中度僵硬时头不能落下。

姿势性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让患者变换各种姿势或体位,记录其抵抗状态

正常姿势张力,反应迅速,立即完成

痉挛或肌肉僵硬,过度抵抗,调整弛缓

躯干肌张力,看肚脐的位置。触摸背肌的状态。

‍‍

腕关节损伤,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出现腕部无力,腕关节活动不灵。轻伤,一般无明显肿胀,疼痛不甚,仅在大幅度活动腕关节时始有疼痛。严重扭伤,可间腕部肿胀、疼痛较重,不能活动腕关节或活动时疼痛加剧。检查时,将腕关节用力掌屈,背侧出现疼痛,则说明腕背侧韧带与腕伸肌腱损伤;反之,则为腕掌侧韧带或腕屈肌腱损伤。如将腕关节用力向尺侧偏斜,桡骨茎突部出现疼痛,则为桡侧副韧带损伤;反之,则为尺侧副韧带损伤。如腕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出现疼痛,而且活动明显限制,则说明是韧带、肌腱等的复合性损伤。损伤局部有压痛或触及筋肉组织异常改变。腕部损伤要及时治疗,预防腕舟骨、腕月骨发生缺血性坏死。 治疗:外敷活血散、接骨散,是最佳的选择。内服舒筋活血汤: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03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