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
施琅:原是明朝将军,后归清。精通水战。
魏东亭:康熙身边亲信,大忠臣。是作家二月河小说里创造的人物,原型貌是曹寅
明珠
于成龙
李光地
周培公:帮助康熙出谋划策
康熙后期:
郎世宁
张廷玉
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并没有被康熙处死。而是由于周培公年老病衰身体不能支撑,无法为康熙带兵打仗,在上任途中逝世。在一个朝代刚建立的初期,通常会需要有才能的大臣辅佐,才有利于江山的稳固。在朝代稳固以后,这些有才能的大臣通常会远离朝廷的纷争,主动辞去职务来保住家人的性命。
周培公自小与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遇到伍次友之前,他是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落魄书生。在康熙执政时期,由于朝廷需要有才华的人,在伍次友的力争举荐之下,周培公成为了朝中的一名文臣。在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之时,康熙皇帝派出了黄锡衮和周培公带领军队平反叛乱。在三藩之乱之乱平定之前,周培公不费一兵一卒,成功招安了对清朝威胁最大的西北大军,使得周培公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周培公由于才华出众,也因此遭到了朝中小人的嫉妒。贵族的八旗子弟对于汉室出身的周培公更加忌惮,多次到康熙面前告状。周培公深知朝廷中的形势,也明白功高盖主对于自身来说并非好事。周培公于是辞去了官职,要求回荆门老家养老。康熙出于对朝政的考虑,在明珠的弹劾之下,也不得不同意周培公告老还乡了。
在周培公告老还乡以后,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反叛,康熙又想起了以前朝廷中的这一重臣。不过周培公年事已高,在荆门老家的生活也过得清贫,身体上有了各种病痛折磨。康熙下旨让周培公到前线打仗的路途中,周培公体力不支去世了。周培公在去世之前向康熙推举了姚启圣,姚启圣也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创下了收复台湾的壮举。
那么,你认为皇帝忌惮功高盖主的大臣吗?
其实电视剧《康熙王朝》也包括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康熙大帝》中的这三位历史人物都是被艺术加工了,历史上的这三位人物其实与电视剧中都不大相同,下面就来对比一下历史上这三位人物的事迹和电视剧中的事迹。
文武双全的豪侠姚启圣
三人之中数姚启圣年纪最大,他是明朝天启年间出生的人,这一点倒与电视剧中姚启圣那糟老头形象差不多,不过历史上的姚启圣可与电视剧中碎嘴子姚启圣不一样,他颇有勇武之气概,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军事将领,而且他也不是施琅的老师。
历史上的姚启圣是浙江绍兴人士,他自幼好武,颇有豪侠之气,为人慷慨豪迈,有古代侠士之风范。
顺治初期,清朝豫亲王多铎率军占领江南,姚启圣为了躲避清军,迁居到了南通的通州一带。后来姚启圣被当地豪绅孙毅成所欺辱,姚启圣因此愤而转投清军,因作战勇敢被委任为通州知州,于是姚启圣彻底报复了欺辱他的孙毅成,他利用职权将孙毅成判成支援明朝余孽,并且将孙毅成当场杖杀,姚启圣将欺辱自己的孙毅成杖杀之后就辞官而回乡了。
后来姚启圣在回乡途中遇到两名清兵欺辱妇女,姚启圣侠义出手,杀掉两名欺辱妇女的清兵,将其送还家中。从这些都能看出来姚启圣颇有豪侠之风,有仇必报,还能见义勇为。
姚启圣见义勇为杀掉两名为非作歹的清兵之后就回乡隐姓埋名,唯恐被查出来,并且姚启圣一改勇武之风,开始专心向学,学习儒学经典。
后来姚启圣见杀清兵之后清廷并没有太过于追究这两名清兵之死的事情,姚启圣又想不负平生所学,所以就想参加科举,但是姚启圣是半道才开始读书习文,他怕参加正经的科举未必能考中,于是姚启圣依附家族中汉八旗子弟,顶上了汉八旗旗籍,隶属于汉军镶红旗,因此姚启圣就有资格参加清朝时期特殊的八旗科举。
八旗科举是清朝专门面向八旗子弟开创的科举考试,八旗科举与传统科举不太一样,在考察文化方面难度相对要比传统科举低不少,但是八旗科举要求中举者必须文武兼备,因为满洲人崇尚弓马,所以中举者不仅文化方面要合格,还得能精通骑射,如果被查出中举者只会文化方面,不通骑射,那中举者和监考官全部要被治罪。
所以八旗科举是属于比较全能的科举考试,要中举者文武兼备,但是同样在文化方面难度却比传统科举弱的多,毕竟它只面向八旗子弟招考,这些八旗子弟很少有精通文化方面的人,只需能拉开弓,会骑马即可中举,所以竞争力就比传统科举弱了一些,而这些正是姚启圣所擅长。
姚启圣早年习武,弓马娴熟,这些对他就是家常便饭,后来弃武习文,又学的是非常不错,因此姚启圣在有了汉八旗旗籍之后去参加八旗科举,在康熙二年(1663年)一举就考中乡试第一名,因此被授予广东香山知县之职。
康熙时期一直是秉承着明朝中后期的海禁政策,但是姚启圣是对沿海贸易是持开放态度的人,所以他在香山知县任上擅开海禁被御史弹劾,康熙八年(1669年)仅做了不到六年官的姚启圣就在弹劾之下被罢官了,姚启圣也索性回到家乡赋闲家中。
这就是姚启圣的前半生,在仕途上并不是很顺心,当然,历史上的姚启圣虽然当时仕途不得已,但好在家资富庶,所以生活并不贫苦,与电视剧中在盛京马场贫寒交加的要饭花子姚启圣形象完全不同。
而且历史上的姚启圣也并不是被周培公所推荐在康熙收台湾时才被康熙所启用,接上面继续说,康熙八年姚启圣被罢官之后一直赋闲在家,直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带头掀起了三藩之乱,三藩也就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三藩之乱爆发后,福建耿精忠举兵叛乱,率兵攻入浙江境内,浙江台州、温州均被耿精忠所攻陷,这时候赋闲在家的姚启圣觉得应该平叛报国,于是散尽家财招募乡勇,他带着招募来的乡勇投到了康熙派来平叛的正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的后人康亲王杰书的麾下。
随后几年中姚启圣一直跟随康亲王杰书对耿精忠进行剿灭,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启圣一直跟随杰书攻到福建,这一年杰书光复福建,耿精忠投降,后来在三藩之乱平息之后遭凌迟处死。
姚启圣在跟随杰书收服福建战斗中非常英勇,得到了杰书的认可,当然,这其中也跟姚启圣在中央有人有很大关系,姚启圣的亲妹夫乃是康熙朝初期汉人大学士黄锡衮。
正是黄锡衮当初拜托杰书关照大舅哥姚启圣,外加姚启圣作战确实勇猛,所以杰书才十分重用姚启圣,表功时杰书也把姚启圣立为头功上表康熙,因此康熙才知道有姚启圣这么一号勇将,姚启圣也因平定耿精忠叛乱的功劳被康熙任命为福建布政使,这属于地方大员了,一省第二号人物了。
吴三桂在兴起叛乱之初就曾经秘密联络台湾的郑成功之子郑经,希望郑经从台湾出兵登陆福建漳州和泉州共同打击清政府,同时为了响应郑经,吴三桂还派出勇将韩大任从江西出兵入福建与郑经会师。
结果就是吴三桂部下的这名勇将韩大任看到福建耿精忠被灭,有预感三藩之乱早晚要失败,于是起了投降之心,恰好韩大任与姚启圣曾有一面之缘,于是姚启圣单身入营劝降了韩大任,所以韩大任所部3000余人全部被姚启圣收编。
姚启圣带领韩大任直接将驻扎在漳州和泉州的郑经击退,郑经一看韩大任投降了,吓得赶紧撤军回了厦门,姚启圣很顺利的就收复了漳州和泉州。时任福建总督郎廷佐十分看好姚启圣,恰好郎廷佐当时病重准备退休,临退休前郎廷佐向康熙保举姚启圣接替自己出任福建总督,于是康熙批准了郎廷佐的建议,姚启圣出任福建总督。
也就是从姚启圣出任福建总督起,他才和收复台湾结下了渊源。三藩之乱平定后,出任福建总督的姚启圣就一直负责福建海防,主要就是与郑经交战。
郑经曾经多次率大将刘国轩和冯锡范等侵扰福建沿海地区,康熙十九年(1680年)姚启圣率军彻底击退郑经、刘国轩、冯锡范等人,收复了郑经常年占据的金门和厦门,因此功劳,康熙加封姚启圣为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世袭骑都尉和云骑尉爵位。
郑经被姚启圣击退后回台湾不久就去世了,长子郑克臧本应承袭延平王爵位监国,但却被刘国轩和冯锡范等人诬陷冤杀,其幼子郑克塽被刘国轩和冯锡范迎立为延平王,这时候姚启圣认为收复台湾时机成熟了,于是向康熙上表请求发兵收复台湾。
姚启圣擅长陆战并不善于海战,而清军也善于陆战而不善于海战,所以收复台湾需要有精通海战之将领还需要组建水师,因此姚启圣向康熙建议组建操练福建水师专为收服台湾,并推举原台湾降将施琅为水师提督。而同为福建人的李光地当时为内阁学士,他深知家乡福建的情形,看到姚启圣的建议后,李光地非常认可,于是联名姚启圣共同向康熙保举施琅组建福建水师。
这一点倒与电视剧中情节比较相似,只不过历史上的姚启圣此前与施琅并不相识,不是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是师生关系。历史上的姚启圣知道保举施琅是通过原来郑成功的降将、迁海令提出者、清朝海澄公黄梧之子黄芳度口中听来,姚启圣本欲用黄芳度为提督收复台湾,但黄芳度在与郑经作战中战死了,黄芳度临死前曾经向姚启圣推荐过施琅可收复台湾,于是姚启圣才知道向康熙保举施琅。
康熙批准了姚启圣和李光地的推荐,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训练水师仅一年多,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率水师攻取澎湖列岛,姚启圣据福建策应施琅,为其提供后勤补给,这一年八月施琅顺利收复台湾,年仅13岁的郑克塽在刘国轩和冯锡范的主张下率部投降。
收复台湾后,清廷中央的大臣和王公贵族都认为台湾孤岛孤悬海外,不如迁民入内地而弃岛,康熙差点被这些重臣和贵族说服,这时候得知朝廷要弃岛的消息,姚启圣和施琅万分焦急,二人联名上书痛陈利弊,不让康熙弃岛,不能把国土白白便宜给荷兰人。
可惜的是姚启圣没有等到康熙的回复,收复台湾之后,当年年底姚启圣接应施琅回师到福州后就因旧疾复发在军中去世了。
姚启圣对康熙朝最大的功绩就在于平定耿精忠叛乱和顺利地帮康熙收复了台湾,同时姚启圣也对维护中国国家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姚启圣和施琅是当时极少数中国人对欧洲殖民者有着比较深刻认识的人,如果弃掉台湾,那台湾势必会落入荷兰殖民者之手中,到那时台湾就会成为欧洲殖民者入侵中国的跳板,所以姚启圣和施琅坚持不让康熙弃掉台湾岛,后来施琅在姚启圣的思想下坚持开拓台湾岛,才使中国国家领土和领海得到了完整保存,就这些来说称姚启圣和施琅是民族英雄毫不为过。
攀附权贵的周培公
电视剧中把周培公这个人物塑造的很清高,虚构的人物康熙帝师伍次友给周培公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去投靠大学士明珠,然而他生性耿直,不屑曲于权贵而是希望通过殿试入朝参政。最终因考试中未避讳康熙之名“玄”字而被赶出考场,却在流落街头时得康熙偶然发现并举任,成为康熙身边最重要的谋臣,立下诸多功勋。最终康熙因满臣不满将其调往盛京,多年后因病身故。
这就是电视剧中周培公大概情形,实际历史上的周培公与电视剧和小说中都截然不同,不止截然不同,还是完全相反的形象,历史上的周培公可不是不屑于依附权贵的人,他恰恰是靠依附权贵才得以平步青云。
历史上周培公名字叫作周昌,字培公,是湖北荆门人,幼年丧父,后来母亲也死了,年幼的周培公孤苦无依,在乡里出任了低级小卒,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得以攀附权贵,跟随权贵入京进入内阁出任文案参谋之事务的内阁供奉之职。
电视剧中演的周培公在临终前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收复台湾,其实历史上周培公与姚启圣没有太大关系,而且历史上的周培公比姚启圣小了10多岁,他比姚启圣多活了近20年时间。
所以不存在他临终前推荐姚启圣的事情,历史上周培公和姚启圣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非要把周培公和姚启圣联系到一起的话,那就是历史上周培公攀附的权贵正是姚启圣的妹夫汉臣大学士黄锡衮。
黄锡衮可以说是周培公的贵人,三藩之乱爆发后,吴三桂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西北响应自己,随即王辅臣起兵反清响应吴三桂,而吴三桂希望能打通耿精忠与王辅臣之间的联系,这样西南、东南、西北就连成一片,但是吴三桂的战略意图被康熙看透,于是康熙派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黄锡衮统军切断耿精忠与王辅臣之间的联络。
黄锡衮率军出征时带上了周培公做参谋,于是周培公得以参与平定三藩之乱。
后来王辅臣势力比较强盛,康熙担心黄锡衮一个人应付不来,于是派黄锡衮去主要剿灭企图与西北联结的耿精忠部,又派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率10万大军重兵围剿王辅臣。
耿精忠当时腹背受敌,西面有黄锡衮的军队,东面还有康亲王杰书的军队,所以耿精忠败退的很快,黄锡衮觉得平定耿精忠这已经没什么太多功劳了,于是他给图海写了一封信,将周培公推荐到了图海麾下去谋划军务,就这样周培公就转到了西北跟随图海围剿王辅臣。
王辅臣是明清时期的勇将,外号“活吕布”,非常勇武,早年在明军时期与清军作战就让骁勇善战的八旗军非常惧怕,所以图海所率领的八旗军都很震慑于王辅臣的威名。
周培公到了图海军中,通过观察形势,周培公就给图海做出了局势的判断和分析,周培公认为王辅臣是被迫响应吴三桂,因为之前吴三桂曾多次劝王辅臣起兵响应都被拒绝了,后来王辅臣与前陕甘总督莫洛不和,在冲突中误杀了莫洛,所以王辅臣才被迫起兵响应吴三桂反清。
因此周培公认为只要找一位能说会道的人去劝降王辅臣必能兵不血刃而让其投降。图海也很赞同周培公的想法,但是一时之间没找到合适的劝降人选而已。
恰好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和布政使龚荣遇是周培公的同乡,而龚荣遇更是周培公的发小,素来相识。这二人根本不想随王辅臣反清,一直在劝王辅臣投降,得知周培公在图海军中,就秘密与周培公取得联系,互通消息,周培公见此情况决定冒险进城劝降王辅臣。
周培公此举其实就是富贵险中求的招数,他把自己愿孤身入城劝降王辅臣的意思和图海一说,图海当即大喜,立刻把周培公的劝降计划给康熙写了奏折,康熙得知后也是喜出望外,当即宣周培公进京,他要在乾清宫亲自接见周培公。
康熙召见周培公后,认真详细的听取了周培公劝降计划,觉得十分满意,当即任命周培公为军政参议道,这一职务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职级,而康熙特赐周培公为正一品,并赐给周培公黄马褂和招降诏书。
结果就是周培公这场富贵险中求成功了,他穿着黄马褂拿着招降书去见王辅臣,再加上他的同乡发小黄九畴和龚荣遇在王辅臣面前劝说,最终王辅臣决意投降。
周培公兵不血刃收服了让八旗军人人畏惧的“活吕布”王辅臣,让康熙十分高兴,王辅臣叛军是当时最接近京城的叛军,所以对坐镇北京的康熙威胁极大,而周培公兵不血刃收服了王辅臣解除了康熙的心头大患,肯定让康熙十分高兴。
康熙事后论功行赏,问周培公想要什么,周培公却展现出了孝道,他别无所求,只求康熙能追谥他的父母,就凭周培公解决了康熙心腹大患,要金要银甚至要官职康熙都能给他,更何况他只是替死人讨封号,康熙更是毫不吝啬。
康熙亲自给周培公父母撰写了祭文,给周培公的父母追谥了官职和称号,还向全国表扬了周培公父母生了个好儿子,可以说周培公当时成为了康熙眼前的一大红人。
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周培公被外放为山东军政参议道,后来周培公因为与同僚之间产生嫌隙愤而辞官,之后一直赋闲在老家荆门。
后来周培公得悉康熙讨伐准噶尔部噶尔丹,他就觉得自己的机会又来了,对仕途不死心的周培公连忙写出平定葛尔丹的计划条陈上呈康熙,被康熙采纳并赞赏,特意加封周培公为盛京将军。
与电视剧中周培公是被康熙贬到盛京不同,历史上的盛京将军这一官职在康熙时期是正一品的武官,属于顶级武官的职位了,比周培公之前出任的军政参议道官职要大得多,所以历史上的周培公到盛京可不是被贬而是高升了。
之后周培公一直在盛京将军官职上干了11年,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周培公在任上去世。
在这要说一下,历史上周培公这个人有点阿谀攀附权贵,对黄锡衮如此,在盛京也是如此,康熙后宫中最为宠爱的妃子是宜妃郭络罗氏,而宜妃的父亲三官保正是周培公旗下的盛京佐领,三官保的官职是正四品官,周培公是正一品盛京将军。
周培公本应是三官保的顶头上司,但三官保仗着两个女儿都是康熙的妃子,尤其是大女儿宜妃深得康熙宠爱,非常狂傲嚣张,不把周培公这个盛京将军放在眼里,坐则与周培公同位而坐,出则同行,完全没有上下级的礼数,而周培公却因为他是宜妃的父亲所以对他反而礼敬有加,也更加助长了三官保的嚣张气焰,以至于后来御史尹泰都曾经感慨说过:八旗包衣佐领无视各职、逾越定级的风气是从三官保开始的。
所以说历史上的周培公与电视剧中形象大不相同,他就是一个阿谀权贵之徒,也没有推荐过姚启圣,而且历史上的周培公并不像电视剧中那么短命很快就领盒饭了,他是一直活到康熙征灭噶尔丹之后才病逝在任上的。
康熙知己李光地
电视剧中的李光地险些被康熙招为女婿娶了蓝齐儿格格,而到后来他开始黑化,变得阴狠歹毒,最终被康熙贬官到澎湖列岛当知县。
其实历史上的李光地是清代理学家,是一名学问非常深厚的学者,而且他的年纪比康熙大了将近10岁,所以历史上的他也不会被康熙的女儿所看中了,蓝齐儿本身就是电视剧中虚构的人物而已,而且李光地后期在康熙朝成为了文渊阁大学士,在没有宰相的清代也算是拜相了。
李光地是福建泉州人,他是唐高祖李渊儿子李元祥的后代,李光地自幼就好学习,在康熙九年(1670年)李光地高中榜眼,由此步入仕途。
李光地中榜后一直在中央出任文书或文秘之类的官职,虽然官职不高,却很容易接触到皇帝,所以获得提拔的机会也多,因此康熙也就此知道了李光地的才学过人,康熙非常崇慕儒家文化,因为李光地儒学功底深厚,所以康熙经常与他探讨儒学,将其引为毕生知己。
李光地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时,向康熙请假南下回福建老家探亲获得了康熙批准,随后第二年就爆发了三藩之乱,李光地所处福建老家正好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地盘,因此李光地滞留在了福建泉州,后来耿精忠联络郑经,泉州被郑经所占领。李光地只得和家人跑到山谷里躲起来。
后来耿精忠和郑经都曾经派人招降过李光地,被他严词拒绝了。之后李光地暗中给康熙写了密折,汇报了福建的情况,康熙看到李光地的密折后大为感动,称赞李光地的忠义行为。
康熙任命李光地为领军大臣,并叮嘱康亲王杰书一定要救李光地出来。后来李光地终于与清军汇合,杰书保举李光地出任了侍读学士,算是比原来的官职有了提升。
之后李光地就一直跟随杰书围剿耿精忠,而李光地也是在这时期与姚启圣相识,才能在后来推荐施琅上两人不谋而合。
李光地在平定三藩叛乱之后就一直担任学政类官职,以传播学术为主,后来因为官清廉和治理水患有功,康熙提升李光地为吏部尚书,再之后李光地入内阁成为大学士。
李光地跟随康熙很多年,二人既是君臣也是知己,康熙欣赏李光地的学识和品行,所以李光地晚年以年事已高为由多次告老请辞,都被康熙拒绝,康熙给的理由很简单:当年跟随我的人现在剩下的也就只有你了,咱们君臣都老了,你还想离我而去吗?可见康熙对李光地十分青睐和眷恋不舍。
在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当时朝廷上下深得人心的八阿哥胤禩也卷入其中,胤禩遭到康熙的猜忌和不信任,从此失去康熙宠爱,也失去了皇位继承权,胤禩失宠之后,之前一直在康熙面前说他好话的大臣们都不敢再说胤禩的好,唯有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时康熙私下询问老友李光地诸皇子中谁最好,李光地依然回答胤禩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如果换做别人康熙早就急眼了,唯独对李光地没有急眼,康熙只是哀叹一声,并不接李光地的话了。可见李光地在康熙面前极有分量,也深得康熙敬重,与电视剧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李光地病逝,享年77岁,康熙得知李光地去世后非常悲痛,特意命皇五子胤祺代替自己去祭奠李光地,送其最后一程,并给李光地赐谥号为“文贞”。
雍正都曾评价李光地为一代完人。
当然雍正的评价有些夸大了,李光地主要是因为学问深厚和精于理学被时人所敬重,但其实李光地为人品行并不是康熙和雍正父子俩想的那么完美,他曾经非常不厚道的侵占了好友的功绩。
李光地在和杰书平叛耿精忠时,他有一同窗好友陈梦雷当时也被困在耿精忠叛乱地区,李光地得知这一消息后,秘密派人暗中与陈梦雷取得联系,获取了耿精忠方面情报,而陈梦雷还教他如何平叛,写了平叛的计策。
李光地不厚道的地方就在这时表现出来,他自己署名将陈梦雷平叛计策呈给了康熙,也由此深得康熙赏识,但是对陈梦雷只字未提,可以说李光地独占了平叛献策之功。
耿精忠叛乱被平定之后陈梦雷反而被抓,被诬陷为党附耿精忠,以附敌罪要将他问斩,在陈梦雷临行刑前,李光地良心发现,他出来证明陈梦雷没有依附耿精忠,但他依旧没提陈梦雷曾经为他谋划了平叛之策的事情,结果陈梦雷是没有被问斩,却还是被改成了充军发配,也是比较惨。
所以说李光地非常不厚道,侵占好友的功劳,也可能自古以来理学家都是这么不厚道的为人品行吧,纵观历史上的理学家,大多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指着双手对别人指指点点可以,事真到自己身上反而办的比谁都不厚道。
因此来说历史上的李光地虽然不像电视剧中那般阴狠歹毒,却也不是什么厚道之人。
写在最后
所以这么看来三人形象是不是和电视剧中大不相同,姚启圣是文武双全具有豪侠风范的老将。
周培公的人品和作用都被电视剧中明显夸大,历史上他靠攀附权贵发迹,他主要是在平定三藩中劝降了王辅臣,之后就没怎么再被康熙所重用过,虽然官至正一品的盛京将军,但周培公在康熙面前并没有太多分量,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能成为康熙面前的当红炸子鸡。
李光地是这三人之中在康熙面前最得宠最有分量的人,也是被康熙引为知己的人,可以说电视剧中把李光地这个人物写低了,历史上的李光地要比电视剧中更加受康熙喜爱和信任。李光地也是三人中唯一死后获得谥号的人,这代表着李光地是康熙近臣,只有与皇帝亲近的大臣才大多能被赐予谥号,周培公和姚启圣毕竟还是外臣。不过历史上的李光地德行还是有些亏失。
本来,历史上的周培公是前清猛将图海账下的幕僚,但是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成了图海的上司,这皆源于二月河小说对历史的改编。
历史上的周培公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劝降王辅臣,此事过后,周培公多有升迁,但是并无实质性建树,后在盛京提督的位置上病故。
但是《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的崛起却充满戏剧性。
和伍次友的渊源——收买汉族士子之心。
本剧没有交代伍次友与周培公有什么具体渊源,但是伍次友却给周培公写了一封推荐信,以期周培公能够发挥所长,能在皇帝面前混个一官半职。想必伍次友是见识过周培公的才学的,要不然,以伍次友的性格,断然不会轻易来写这封推荐信。
伍次友是什么人?康熙的老师,是康熙年少时最为敬重的人,曾一起谈天说地,讲经论道,抨击时政等等。然而,伍次友毕竟只是一个书生,空有一身书生意气,所以,作者为了让伍次友更为完美,编出一个实践性很厉害的角色周培公。有了周培公,就可以弥补伍次友书生性格上的缺陷。
在电视剧中,周培公可谓是平定三藩的历史功臣,但是,在平三藩之后,康熙却将他放到满族人的老家盛京当官,实质上是将周培公冷落和监视起来,担心这位雄才大略的汉人会有什么异举。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满汉之别在以贵族政治为主体的大清王朝从来就没有消除过。
所以,康熙皇帝为周培公守夜,并非因为周培公是老师伍次友的推荐缘故,更深层的则是伍次友和周培公皆为汉人,而汉人在为大清效劳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一颗忠心事主之心,这样的汉人值得康熙为其守灵一夜。同时,作为满族皇帝,对汉人周培公的恩遇同样可以拉拢汉族士子的心,让他们死心塌地为大清服务。
康熙显示收复台湾的决心。
在来盛京之前,有一件事摆在康熙皇帝的面前,那就是台湾孤悬海外的问题。在前往盛京之前,康熙已经下定决心要收复台湾了,但是朝廷里的政见却并不统一,这让康熙皇帝十分闹心。
周培公盛京病故之前,还做了两件事,一是奉献《大清皇舆图》,二是推举姚启胜出马收复台湾。这两件事无疑又是做到了康熙皇帝的心坎儿上了。
借着给周培公守灵,康熙皇帝向朝野意见不一的朝臣表达了强烈的收复台湾的信号和决心,通过这件事,想必朝臣也不敢再言放弃台湾的心思。
康熙皇帝有没有愧疚之意?
有人说康熙皇帝位周培公守灵是表达他冷落周的愧疚之意。明珠曾对李光地说过一句话:圣君不仅诛心,还杀人。说的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重用周培公,是皇帝对臣子的恩遇。康熙皇帝冷落周培公,是皇帝对臣子的威严,故皇帝对臣子没有愧疚之情,只有恩威并济,以驾驭臣子为皇帝卖命。
姚启圣已经年过六十,但是康熙依然十分重用他,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姚启圣个人能力突出。姚启圣是康熙年间杰出的政治家,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上,他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功臣。《清史稿》中记载“少任侠自喜”,说明姚启圣是一个很有侠气的人,他自小就仗义直言,遇到别人有难也愿意出手相助。为官后,在朝堂上也不惧权贵,敢于发声,面对康熙也能坚持己见,有自己的政治主张。生活上更是仗义疏财,把十几万两白银的积蓄全都捐了做军费平定三藩。
2,姚启圣是周培公临死之前引荐的,康熙对周培公心怀愧意。周培公也是康熙年间的一代名臣,他为康熙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由于汉族的出身,不被满清朝堂所认可和信任,被康熙贬到了盛京。康熙后来去盛京时,专门去看望过周培公,甚至许诺第二年春天就把他调回京城要重用他。然而周培公心知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所以临死前推荐了姚启圣。康熙对周培公的去世感到十分痛心和愧疚,他也开始真正反省自己对待汉族官员的态度,开始理智的重用汉臣。
3,当时朝政被明珠索额图两个党派操控,康熙需要一把刀牵制两人。姚启圣为人敢说敢做,不惧权贵,他进入朝堂之后,提出了各种符合康熙心意的建议。使得索额图明珠二人危机重重,只好暂时放下双方的恩怨,一致对付姚启圣。这样在帝王的掌控中,朝堂就达到了三足鼎立的微妙平衡。而姚启圣很好的周旋在两位满清权臣之中,帮助康熙牵制了他们的同时,也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大力推举了很多汉族大臣,比如李光地、施琅,可以说在收复台湾上,姚启圣是功不可没。
这个人就是唐肃宗。
安史之乱过后,整个唐朝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各地势力纷纷扯旗造反,民不聊生。外族也在此时趁机开始再次进犯中原。唐肃宗开始启用郭子仪,并且联合回纥开始对各地的叛军进行大清缴。在他的智指挥之下,最终所有叛军在一年的时间内被清理干净,面临亡国处境的大唐躲过一劫、
皇太极(1626年~643年)、顺治帝(1644年~1661年)、康熙帝(1661年~1722年)、雍正帝(1722年~1735年)、乾隆帝(1736年~1796年)、嘉庆帝(1796年~1820年)。
道光帝(1820年~1850年)、咸丰帝(1850年~1861年)、同治帝(1861年~1875年)、光绪帝(1875年~1908年)、溥仪(1909年~1912年)。
1、皇太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
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后,皇太极因身体不好,曾发布过大赦令,也减少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甚至做过祈祷。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
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葬沈阳昭陵(北陵)。
2、顺治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
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
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 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3、雍正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终年58岁。
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4、嘉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举行禅位大典,颙琰即帝位。乾隆帝亲临太和殿授传国玉玺。颙琰尊乾隆帝为太上皇。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崩,颙琰开始亲政。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
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颙琰自圆明园起程,前往避暑山庄。一周后,到达山庄。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
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庙号仁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5、咸丰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五日午时,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按照清代制度,新皇帝奕詝当日下午护送大行皇帝的遗体至城内紫禁城乾清宫停放。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
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清朝君主
——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福临
——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颙琰
——爱新觉罗·奕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