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季节怎样养好肉鸡

炎热季节怎样养好肉鸡,第1张

高温天气对于肉鸡的饲养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8℃~21℃。当气温超过25℃,肉鸡的食欲即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时,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达到使肉鸡快速增重的目的。

改造传统开放式鸡舍

农村养鸡户的鸡舍一般构造较简陋,四周又没有遮阳植物,舍顶没有防辐射设施,再加上鸡群密度较大、拥挤,鸡舍内温度往往比室外高3℃~4℃。由于热应激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很大,加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刻不容缓。

在鸡舍四周植栽爬山虎等攀援类植物,让其爬满墙壁、屋顶以隔热,植物的叶面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热的20%左右,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同时还有吸附尘土、制造氧气、涵养水分等生态效应。屋顶上覆盖草帘,在正午太阳辐射最强时浇注冷水,可吸纳一部分热能,降低太阳光对屋顶的热辐射。在晴朗炽热的天气,还可在鸡舍外用高压喷雾装置进行“人工降雨”;雾滴的雾化度越高,在大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吸取近地面空气中的热量就越多,同时,雾滴落到地面后还可对地表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但要注意不应在鸡舍内大量喷雾或洒水,以免高温高湿加大应激,使鸡因缺氧而窒息。在气温高且有风时,可在窗户上悬挂半透光黑帘,并不断加水让黑帘蕴含水分,使进入舍内的空气温度降低。没有天窗的房舍要开设天窗,或安装送风设备。鸡舍内部设施也要合理。通道不可过窄(80厘米以上),笼底距地面不低于20厘米,最好采用地沟式粪道。

加强常规饲养管理

1、供足清凉的饮水。天气炎热时,由于肉鸡要不断地张口喘气蒸发体内的水分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因而其对饮水的需要量增加。所以夏季饲养肉鸡必须要供给充足饮水,不能缺乏,否则短时间缺水易影响肉鸡生长,长时间缺水则易引起肉鸡中暑死亡。

2、调整饲喂次数及饲喂时间。高温季节可减少饲喂次数,一般喂两次即可,并且把两次投料时间安排在凌晨和午后4时左右。对于育雏鸡,可在晚间增加喂料次数。原则上是早晨喂料越早越好,午后喂料稍晚为佳,但考虑到光照时间及产蛋鸡对饲料中钙等利用的效果,为此要恰当安排时间,不要前延或后拖的时间太长。生产中晚上8时至9时是发生热应激而出现伤亡鸡只较多的时候,此时亦不可使鸡有额外应激如停水、转群、防疫等。

3、降低饲养密度。高温季节,肉鸡的饲养密度如果过大,不利于鸡体的散热,易导致舍温增高,因此必须降低饲养密度。一般地面散养每平方米不超过8只,网上平养每平方米不超过12只。 

营养控制平衡

1、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热应激使肉鸡的采食量下降,常规的日粮营养很难满足肉鸡的生长需要。在炎热条件下,增加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可以提高体内代谢能的沉积及蛋白质的合成。采用高浓度饲料(能量增加10%,其他营养增加20%),饲喂处于32℃环境的肉鸡,其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均比常规日粮组好。日粮中添加3%的油脂在高温期可改善能量需要,对鸡的生产性能有良好的作用。

2、添加电解质平衡剂,调整酸碱平衡。热应激条件下,肉鸡容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和低血钾症,造成电解质平衡紊乱,影响机体调节活动。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电解质可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危害。国外学者试验证明,给肉鸡饲喂含0.5%碳酸氢钠日粮,能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增重和采食量,建议夏季碳酸氢钠的添加剂量最少为4千克/吨。给热应激肉鸡饮水中添加0.3%氯化钾溶液,可提高肉鸡采食量,增加饮水量,使肉鸡体温明显降低,对蛋白质和代谢能利用率提高。

饲料中添加氯化铵,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液pH值,缓解呼吸性碱中毒,增加体重。

3、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肉仔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200毫克/公斤,可明显减轻热应激,提高日增重。维生素E是一种细胞内抗氧化剂,能促进免疫蛋白的合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添加抗应激药物及中草药。通过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某些药物,调节肉鸡体内环境,调控代谢以最终达到缓解热应激的方法,简单易行,容易让养鸡场接受。杆菌肽锌能够抑制肉鸡肠道内微生物的繁殖,增进食欲,提高采食量,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0~150毫克/千克杆菌肽锌,可提高生产性能,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影响。饲料中加入0.1%镇静剂氯丙嗪,有降低代谢率和减少活动量的作用,从而减轻肉鸡散热负荷,使料肉比降低。柠檬酸在肉鸡体内能缓冲血液碱性造成的危害,维持血液pH值在适宜的范围内,饲料中添加0.25%柠檬酸,能提高热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的日增重。中草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许多研究表明,添加某些清热解毒、杀菌抗病中草药,能够减轻和消除热应激对肉鸡的危害。

5、添加复合型抗应激剂及其他添加剂。由于热应激对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添加某一添加剂只能取得局部的效果,因此,添加复合型的抗应激剂(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等按一定比例配合)可能是克服热应激的最有效的办法。在饲料中添加糖萜素(从茶碱中提炼的一种活性物质)有利于提高肉仔鸡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促进肉仔鸡的生长。 

疾病防治要及时     

1、中暑。中暑是由于烈日曝晒、环境气温过高,导致肉鸡中枢神经紊乱、心衰猝死的一种急性病。其主要症状是:病鸡张口急促呼吸、痉挛、体温升高至45℃~46℃、触诊高热灼手(尤其是腋下与胸腔部)。死后剖检:头盖骨(额骨)出血、脑膜充血、出血、轻度水肿;心肌出血、心包积液;肺水肿、淤血;其它组织出血。防治:①提早搞好防暑准备,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禽舍通风,增设降温的喷水、喷雾、水帘等装置。②适当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清热解暑中草药(如夏枯草、芦根、土黄连等)和维生素C。 

2、大肠杆菌病。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高温季节,由于环境、饲料、饮水卫生状况恶化,肉鸡易暴发此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精神、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排黄绿或黄白色粪便,零星死亡。最典型的病变是肝周炎、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环境消毒、加强空气流通、防止饲料及水源的污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气候突变等造成的一些应激因素。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病鸡可直接注射庆大霉素(按5000单位/羽)、卡那霉素(按3000单位/羽),每日2次,

连用3天,也可用链霉素等,最好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3、营养性疾病。营养性疾病一般是指家禽由于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及生产需要而导致的疾病。经常发生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和无机盐缺乏症。临床症状是:消瘦、生长缓慢、瘫痪、眼疾、下痢、毛色无光、啄癖、异嗜等。还可诱发其它传染病,对家禽危害很大,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除去与饲料质量有直接关系外,还与环境、应激、采食量、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夏季的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季节。防治:为了减少夏季营养性缺乏症的发生,应根据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加强换气、喷洒凉水、遮挡光线等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热应激的影响,达到减少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体内养分损失,保证机体正常代谢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存放时间和条件,最好使用新鲜饲料,夏季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贮存,时间不应超过15天,否则在使用时应补充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饲料等),以防营养物质的不足。 

4、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素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很容易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饲喂发霉的饲料,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

在家禽中以雏鸡的敏感性最高,中毒后可造成大批死亡。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衰竭死亡。死后剖检,主要病变为:①肝脏肿大、硬化、脆弱、黄疸、斑点出血或灰白色斑点状坏死灶,腹水;②心肝有出血,心包积液;③胰脏萎缩(由均匀变成凸凹不平或网状);④肾肿大,肠粘膜出血。防治:主要措施是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其次还要注意饲料的贮存:一些养鸡户不注意饲料的贮存,乱堆乱放。不注意防潮通风防鼠等,特别在夏季最易霉变。还有的无计划采购饲料,造成饲料积压超过保质期,不但使饲料中的营养类添加剂损失殆尽,而且易引起霉菌毒素中毒。一旦发生中毒,立即更换饲料,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几种药物:白芍粉0.5%、维生素C0.05%、葡萄糖1%、活性碳1%。

水线的高度要定期调节,调节不及时,会使鸡的饮水量不足,影响到了鸡的生长性能,那么水线的高度对肉鸡的生长到底有什么影响?

1雏鸡1-2日龄,水线应放在最低位置,乳头距垫料8~10cm,有接水杯的水线,接水杯紧贴垫料,一般是乳头与雏鸡的眼睛平齐。如果水线过高,由于雏鸡身高矮小,喝不到水或饮水不足,会使其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也会受到影响。

2雏鸡3日龄后开始调节水线高度,根据雏鸡的日龄和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好水线的高度,每两天调节1次,以鸡只站立自然伸颈饮水为宜。这时要避免水线过低,水线过低鸡的饮水量会减少。鸡的正确饮水方式是站立自然伸颈饮水,由于水线过低,鸡要低头饮水,在鸡的头部由低处抬至高处过程中,嘴里的水会流出一部分,导致饮水不足。前期会使肉鸡的日增重下降,采食量减少,精神不振;缺水时间太长,使鸡体失水达10%,就会造成代谢紊乱;若失水达到20%,则威胁鸡的生命,使之濒于死亡。

3影响鸡的健康,会对鸡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影响鸡食欲,不愿进食饲料;鸡体失水严重,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引起疾病。

毛鸡是指孵化成型,但未出壳,或者刚刚出壳死亡的鸡雏,东北烧烤有一种烤毛蛋,烤毛鸡就是指的这种。

毛鸡属于孵化场的附加产品,孵化要的是母鸡将来产蛋,公鸡的需要很少,从孵化的初期就会进行挑选,未受精的蛋是咱们日常吃的那些,受精孵化不出来的孵化初期就会挑选出来,中期一些孵化不是很好的蛋就是毛蛋,孵化出来后母鸡和公鸡会被分开,公鸡多数就成了烤毛鸡的原料,就算不卖了做毛鸡毛蛋这些也是会被丢弃或销毁的 。

鸡苗指的是孵化破壳而出的小鸡。

鸡苗又叫雏鸡。以时间段来划分,0天-50天为雏鸡。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天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物质,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有利于胎粪排出,促进其生长发育,是育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雏鸡的开食,可在雏鸡充分饮水3小时之后,一但有6-7成的雏鸡可以随意走动,雏鸡群中有一半的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开食为宜。

一年四季都可养殖

一、山鸡的生活习性

山鸡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全世界各个地区几乎都有山鸡生存。山鸡有随季节变化小范围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天栖于海拔较高的针、阔叶混交林边缘的灌木丛中,秋季迁转到海拔较低的避风向阳处。山鸡的食性很杂,以植物为主,喜食植物的嫩芽、种子、果实等以及豆类、谷类,偶尔捕食昆虫。山鸡食量小,喜少食多餐。

山鸡的翅膀飞行能力差,不善飞行,往往几次起落便不能再起飞,山鸡善于奔走,跳跃。山鸡10~11个月可达性成熟,并开始繁殖。山鸡繁殖高峰期在5~6月,年产蛋两窝,每窝10~15枚,蛋重25~28克,多呈浅**椭圆形。

二、饲养场建设

山鸡场舍应选择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风向阳、无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近村庄、厂矿,较为清静并有卫生水源和电源的地方。每间鸡舍以32平方米为宜。规模养殖,每栋鸡舍长36米,宽8米,高2米以上。鸡舍前设有活动场地,每间舍场之间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分隔,上有罩网,以防飞逃。7~8月,天气炎热,应搭棚蔽荫。

1育雏室

分为平面式和网箱式两种,要求保温性能好,又利于通风排出废气。

平面式育雏室每幢长20米、宽5米、高25~28米,用纤维板或砖分为4间。每间的一边留一走廊,顶部设置保温隔热板,墙脚离地30厘米左右,墙顶部开有窗口便于通风。每间设一个保温伞,或用8个红外线灯泡作热源。地板垫上谷壳作垫料。每间可育雏400~500只,每幢可育1600~2000只。

网箱式育雏室是在室内设一列列网箱,以便于管理,提高育雏密度,减少粪便接触和胃肠疾病发生。网箱长100厘米、宽50厘米、高45厘米,底网眼要求3×1厘米或1×1厘米,侧网眼3×1厘米或2×1厘米。每个网箱可育雏40只。

2中雏网舍

每幢长25米、宽5米、高18米。禽舍南面侧建有相连接的运动场,长25米、宽3米、高18米。每幢舍用尼龙网分为5间,上设天网。网眼为15×15厘米。舍内用砖地面,上垫沙土。每间可饲养150~200只。

3成鸡网室

每幢长40米、宽5米、室高24米。外设运动场长40米、宽75米、高18~2米。每幢用尼龙网分成10间,网孔3×3厘米。舍内用砖砌地面,运动场垫沙土。每间饲养50~70只。

4饲养用具

(1)孵化器可用家鸡电力孵化器。

(2)育雏设备育雏架、育雏笼、电暖气、育雏伞等。

(3)饲养用具食槽、水槽为镀锌铁皮焊制而成。饮水器用塔式和方盘式两种。

三、饲养管理

根据山鸡的生长特点,其饲养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育雏期:从出壳至脱温,一般为42天左右。这个阶段系山鸡保温养育的前期,是山鸡比较难养的一段时间。为了提高成活率,请注意下列几点:

1调控温度

适当通风和保温是育雏的关键。育雏室地面或育雏箱可垫上谷壳,并选用保温伞或红外线灯作热源。温度应掌握在:头三天以35℃为宜,以后每隔二天降一度,10天后视其情况灵活掌握。相对温度一般以65%为宜。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但要设挡风门,以防贼风进入。

2及时开食

雏鸡出壳待羽毛干后,迅速移至育雏室或育雏箱,24小时后,应及时供水开食。开始时用001%高锰酸钾水喂,水温与室温相近。一周内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和喂。以后饲喂雏鸡饲料,1~2周龄,每2~3小时饲喂1次,日喂8次;3~5周龄,每天喂5次,以后每天3次。

3适时分群

雏鸡群体不宜过大,随日龄增长而分群,一般1平方米,1~10日龄60~70只,11~20日龄40~50只,21~30日龄20~30只,25平方米的鸡舍育雏一般为400~500只左右。同时注意强弱分养,保持鸡群生长一致。

4接种疫苗

开食前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传支H120饮水,14日龄用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饮水,30日龄再用一次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

青年期:42日龄至120日龄的称青年山鸡。此时期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可达10~15克。如作为肉用商品,此阶段饲养期满即可上市。

山鸡系杂食性禽类,以植物种子(如大麦、玉米、杂草籽等)、嫩草、蔬菜等为主。为使山鸡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要求,最好根据山鸡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均衡营养的配方饲料。

山鸡嗉囊较小,容纳食物量少,因此,饲喂食料要做到少量多次,每日每只需要标准配合料70~100克,并配以适量嫩青草或蔬菜。

成年期:10个月龄以上的山鸡为成年鸡。种用鸡可在管理上分为配种准备期,1~3月份;产蛋期,4~7月份;换毛越冬期,8~12月份。产蛋期,喂家鸡蛋用鸡全价饲料,需要营养水平最高;配种期和越冬期,营养水平一致。在产蛋期的日粮中加20%~25%的动物性饲料,以满足繁殖和产蛋时大体量消耗的需要。成年山鸡日喂次数随季节而异,春、夏、秋每天喂3次,冬季每天喂2次。每天清洗水槽1次,供饮用水1次。成年鸡饲养在大网室内,每平方米1~2只。鸡群以100只为好。产蛋时,网室地面应垫上05厘米厚的细沙子,山雉鸡断喙一次,防止叨蛋。同时,产蛋期,要保持圈舍的安静,防止惊群影响产蛋,产下的蛋及时拣出,防止叨破。换毛越冬时,应按产蛋多少而分群留种,再断一次喙,保持适当的温度,安全越冬。

产蛋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钟完成。雌雄配比为4∶1或5∶1,于4月中旬合群,可以达到交配及时,产蛋率高,受配率也高。在雄鸡相斗中选强者为种雄,体大健壮者为"王子",并且想法使交尾次数增加。

四、种蛋孵化

饲养的数量少,可用家鸡代孵化。量大则用人工孵化,用各种热源来孵化(炕孵、水孵、灯孵、电孵)。孵化一是看蛋的质量;二是看温度和湿度;三是看操作方法。

种蛋保存不能超过5天,时间一长,胚盘就衰老。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8℃,相对湿度为70%~80%。应将种蛋大头朝上放在贮蛋盘上。保存时间超过5~7天,每天翻蛋1~2次。种蛋应用福尔马林熏蒸、新洁尔灭喷雾和高锰酸钾浸泡进行消毒。

孵化时的温度,不能超过家鸡,一般1~20天内温度为37~375℃,相对湿度为65%~70%;21~24天的出雏孵化期,温度降到37℃,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

孵化在1~20天时,每2小时翻蛋1次,每天翻蛋8~12次,角度为90°,使胚胎受热均匀。在孵化7~20天期间,应及时散发多余的热能,每天晾蛋10分钟。第一次验蛋在7~8天进行,观察蛋的受精情况,检出无精蛋和死精蛋;第二次在19~20天进行检查,除去死胎蛋即毛蛋。

孵化期,要注意温度的变化,2小时记录1次,保持好湿度比,做好孵化室的通风换气。孵化23天大批出雏、脱壳后,幼雏放到出雏器中2小时左右,羽毛干后放到育雏箱中,每2小时取雏和检查1次。

五、怎样使七彩山鸡反季节繁殖

美国七彩山鸡的繁殖规律一般是在每年的4~5月份开始产蛋,至9月份基本停产。由于山鸡的生长至上市时间需4~5个月时间,因此其上市时间都集中在9月至次年1月份。而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和传统习惯,在山鸡大量上市的9~12月份正好是市场需求的淡季,而在2月份季节前后至5月份却是山鸡最畅销季节,其销售价高于淡季2倍以上。因此在淡季上市山鸡的养户一般都获利平平。而在旺季上市的养户却获利丰厚,但一般养户都无法做到。上海某公司珍禽野味产销部根据十多年饲养山鸡的实践,通过多年不断筛选,培育出了大批反季节繁殖的山鸡种,使山鸡一年四季产蛋繁殖,一年四季有山鸡商品上市,经济效益大增,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获取反季节产蛋的山鸡种群

这些鸡种的来源是年夏一年从每年秋季最晚出的一批山鸡苗留种提纯而来,一般在12月下旬出壳的山鸡苗,经7个月的饲养,即在7月和开产至12月份停产;在2月份留的苗一般在10月份开产至3月份停产,每只母鸡产蛋量在100~120只左右,这些种蛋经孵化后的苗,饲养4~5个月上市正好是1~6月份,正是商品山鸡最畅销季节,与此同时,把在12~3月份出壳的山鸡苗留种,又可成为下一年的反季节繁殖山鸡种群。

2饲养好反季节山鸡种鸡

(1)公鸡最好提前1个月留种,使其在母鸡开产时间同步性成熟,便于交配;同时公鸡要避免遇亲,这样对提高孵化率、减少弱雏、改良品种都有利。

(2)繁殖阶段可选用蛋鸡料,另加鱼粉、维生素A、维生素D等添加剂。

(3)冬季严寒时可室内饲养,每天光照16小时。

3不同生长阶段蛋鸡的能量

不同生长阶段蛋鸡摄取供其生长、维持、生产的最适养分含量是一定的,但是为了方便管理,一般将其生长阶段人为的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并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研究出适合蛋鸡生长和生产的饲料。蛋鸡育雏期主要重视其体格、骨架等的发育,育成期则重视各器官的成熟和体重的储备,产蛋期则是整个养殖阶段收获的阶段,因此要维持鸡的高产,延长此阶段的有效时间。

31育雏期蛋鸡能量需要

蛋鸡5周龄内是内脏器官发育关键阶段,对蛋鸡全程生产性能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5周龄的失重意味着一些重要组织(内脏器官)无法恢复的发育不良,包括免疫功能和对疫苗的反应(正大褐壳蛋鸡饲养手册)。因为蛋鸡育雏期日粮配方需要有足够的养分以支持雏鸡的发育。美国NRC(1994)建议,0~6周龄、7~12周龄的白壳蛋品系蛋鸡ME需要量为1192MJ/kg;褐壳蛋品系蛋鸡ME需要量依次为1172MJ/kg。国标NYT 33-2004中,0-8周龄时建议代谢能含量为1191MJ/kg,且由于此期雏鸡骨架和身体各器官的发育,需要更多的蛋白和氨基酸,因此此期饲料较其他阶段相比有最高的蛋能比和赖氨酸能量比。雏鸡蛋雏鸡抵抗力弱,活动能力差,并且养殖过程中伴随着免疫、断喙等应激,雏鸡体重容易比育种公司的标准偏低。基于此雏鸡料一般采用颗粒料,这样能杜绝雏鸡挑食和饲料分层带来的影响。此外饲养过程中需要对雏鸡进行体重和胫骨长度进行测量,将其与育种公司的标准进行对比,合理调节饲料配比,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

32育成期蛋鸡能量需要

在育雏期蛋鸡完成了大部分身体构建之后,此期主要是促进器官成熟和为生产储备体重。拥有成熟健壮的体格,对于产蛋期的高产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养殖户认为这个阶段鸡不产蛋,减少其养分摄入,其结果可能导致蛋鸡高峰期短和产蛋率快速下滑。如NRC(1994)就建议在12-18周龄给与白壳蛋系育成蛋鸡能量浓度为1213MJ/kg的饲料。在NYT 33-2004中,蛋鸡9-18周龄建议的能量浓度为1170MJ/kg,其浓度比后期都高,足见蛋鸡身体的健康发育对于整个产蛋期的重要作用。相比而言,海兰褐2009版饲养标准中对于此期的饲养更为精细,分别划分成了7-12周、13-15周、16-17周三个饲养阶段,第一阶段能量较高,其推荐浓度为1168~1214MJ/kg,这主要是考虑到这个阶段蛋鸡生长迅速,应该提供足量的养分;二阶段稍低,其推荐浓度为1135~1181MJ/kg,此期主要是促进机体的成熟;三阶段又开始提高,浓度为1144~1228MJ/kg,这主要是为蛋鸡开产储备能量和促进性器官的发育。肉种鸡由于其“为能而食”的本能逐渐退化,一系列健康问题突出,必须对其实行严格的限饲(余丹等,2012)。综上所述,育成期也是蛋鸡生长关键阶段,对此期蛋鸡的限制一定要基于母鸡重量略高于相关品种蛋鸡饲养标准,不可盲目限饲。

33开产母鸡能量需要

蛋鸡一般在18周龄开产,然后产蛋率迅速上升至90%以上的产蛋高峰期。小母鸡第一次产蛋是强烈的刺激和应激,期间会伴随性器官的迅速成熟。此期一般饲喂能量浓度较高的饲料,一方面是为了让小母鸡克服第一次产蛋带来的应激;其次,身体在此期迅速变化,需要摄入大量的能量;再次,小母鸡在此期进行一定的能量储备,以防止进去产蛋高峰期之后产蛋率的迅速下降。NRC(1994)和国标NYT 33-2004在此期建议饲料代谢能浓度分别为1213MJ/kg和1150MJ/kg。

34产蛋鸡能量需要

蛋鸡产蛋期较长,如果以80周龄淘汰,其产蛋时间为60周以上;且在此期母鸡开始产蛋,这直接决定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研究都对蛋鸡产蛋期能量需求进行研究。

341产蛋鸡能量需要预测系统

国内外学者在鸡的能量需要方面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饲养试验和比较屠宰法、呼吸商法和内源尿氮法被广泛的用于研究蛋鸡的能量需要。

Sakomura等(1993)预测肉种鸡的能量需要量的方程式为:AMEn=14692kg075+384WG+192EM+21W(21-T);

TMEn=15314kg075+411WG+205EM+22W(21-T)。预测产蛋鸡的能量需要量的方程式是:AMEn=14819kg075+384WG+192EM+20W(21-T);

TMEn=15681kg075+411WG+205EM+22W(21-T)。其中,EM为每日产蛋量,T为环境温度,WG为体增重。

NRC(1994)预测产蛋鸡每日能量摄入量为:MEI=W075(173-195T)+ △T+550△W+207EM。其中,MEI为代谢能需要量(kcal/只/天),W为体重(kg),T为环境温度(℃),△T为温度变化(℃),△W为日增重(g/只/天),EM为日产蛋量(g/只/天)。

海兰褐蛋鸡饲养手册其蛋鸡每日每只能量摄入的预测公式为W(140-2T)+2E+5△W,其中,W为体重(kg),T为平均环境温度(℃),E为每日蛋量(g/只/天),△W为增重(g/只/天)。

金鑫、张源久(1994)认为在环境温度适宜、日粮蛋白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过高过低的日粮代谢能都不利于提高产蛋鸡的生产性能。食入代谢能和产蛋率呈正相关的关系,通过析因公式推算出产蛋率在85%以上和80%-85%时,日粮代谢能需要量为1172~1213MJ/kg;产蛋率为70%-80%时,日粮代谢能需要量为1151MJ/kg。

吴庆鹉等(1993)研究了蛋鸡营养需要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蛋鸡的采食量、代谢能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在25℃以内,蛋白质的需要量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少,高温时鸡的采食量减少,提高日粮碳水化合物含量,对保持蛋鸡高产无益,但高蛋白日粮对维持高温下的产蛋量有良好作用。气温在30℃以上,应使每只鸡每日代谢能食入量在240-260kcal、蛋白质含量应该在18g以上。在试验温度和生产条件下,蛋鸡对单鞋能和蛋白质需要量与环境温度的数学公式分别为:ME(kcal/只d)=(17738-242T)WKG+365△WG+21EG;CP(g/只d)=04829-0005376T+00001265T2)EG。张桂芝(1998)对不同品系蛋鸡的活动和产热关系的研究表明,一天中夜间不活动比白天活动时的产热量明显减少,蛋鸡每天活动的耗热占总产热的15%。

把握好市场动向风险就会减少不小

柴鸡养殖技术

柴鸡,又叫笨鸡,具有耐粗饲、适应性、觅食性、遗传性能稳定、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公鸡6月龄平均体重为2公斤,母鸡为15公斤;性成熟为65个月,8月龄开产;600日龄产蛋量180--210个(7--9公斤),平均蛋重40--42克,蛋壳颜色多为白色、浅褐色;其蛋黄比例大且颜色发深**(散养鸡),蛋清黏稠,色泽鲜艳,适口性好;其肉质鲜嫩,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十分可口。

柴鸡适于家庭散养和在山坡、林地、荒地、果园、大田作物中放养。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让鸡在宽广的放牧场地上得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运动,采食青草、虫蛹、籽实等各种营养丰富的饲料。采用早上放牧,晚上收牧的方式饲养

4山鸡养殖技术

1、养殖场舍的建造

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

山鸡运动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有四周地南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使用权运动场整齐美观。

运动场和鸡舍的总面积以30只以内为宜,每拦内以放成鸡,150只或青年鸡300只以100平方米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因种鸡在交配鸡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用木片订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10740,5500,051%)盆或其它容器代替。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钦水器。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在运动场内设沙地(河沙,石沙均可),也可用大塑料盆装沙置于运动场,应注意让沙保持清洁、干燥。

2、雏鸡养殖技术

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

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 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6)免疫接种: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

3、成鸡养殖技术

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雉生长发育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内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2)后备种雉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雉,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雉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 育成雉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春季是黄金季节,但要注意温度,要防病。

温度:出壳最初几天温度要维持在32℃—33℃,因为还没张毛啊;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需维持23℃左右即可。

湿度:小山鸡喜欢干燥,怕潮湿。一般1—7日龄的雏鸡,要求相对湿度60%—70%;一周后相对湿度可保持在50%—60%。室内湿度太大,可勤换干垫草。如湿度过低,可在火炉上放置水壶烧开水,以产生蒸汽增湿。

光照:你如果想要一群健壮,免疫力强的的小山鸡还要注意光照。一般雏鸡在1—2日龄可采取24小时光照,但灯光不宜太亮,只要让鸡能看见吃食即可。3—14日龄,除夜间喂食开灯外,白天一般不开灯,以利雏鸡休息。15日龄后,如天气暖和,可增加阳光照射,以便杀菌,防病。

密度:据有关资料证明:饲养密度与育雏室内空气的卫生状况以及鸡群中恶癖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鸡群的密度过大,育雏室内空气浑浊,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味浓,卫生条件差,易感染疾病,雏鸡吃食拥挤,抢水抢食,饥饱不匀,影响生长发育。鸡群密度过小,房舍及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育雏成本提高,影响饲养效益。雏鸡适宜的饲养密度,一般1—2周龄,每平方米可饲养30只左右;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至7—8周龄时,每平方米可饲养8—10只。

喂食:雏鸡出壳24小时后即可开食喂料,但开食前应先喂给饮水,一般先用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溶液(稍呈淡红色)让雏鸡自由饮用,以清洗肠胃;以后几天,可在水中加入5%的红糖或葡萄糖,以利于雏鸡对蛋黄的吸收。开始喂料时,可将小米或玉米粉碎加适量的鸡蛋黄蒸熟(半熟也可)冷凉搓碎撒在塑料布或白色纸上,让雏鸡学习啄食。出壳15天以内的雏鸡,每天要喂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15日龄后,逐渐过渡到4次。每次喂料不宜太多,做到少给勤添。同时要不断地供给清洁的饮水,水中可适量加些维生素、抗生素等。在饲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雏鸡的饮食变化,饮水过多或过小都是疾病的先兆。

免疫:雏鸡常见的疫病主要有白痢、球虫病和鸡新城疫。3日龄时,连喂2天痢特灵水(2片加水1千克),或饲料中添加03%—05%的磺胺药物,预防白痢病。7—10日龄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10—20倍稀释鸡新城疫II系疫苗给雏鸡滴鼻,每只1—2滴,预防鸡新城疫。20日龄后,每200只鸡用40万单位青霉素拌料1次喂光,连喂3天,预防球虫病和鸡出败。45日龄后,每只鸡再注射1次100倍稀释的鸡新城疫I系疫苗04毫升。此外,鸡舍要清洁卫生,用具要天天清洗,定期消毒。鸡舍出入口要设石灰池或消毒池,不让外人随便进入鸡舍。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鼠、防虫、防蝇、防火。

嘻嘻,等你的小山鸡长大别忽视了防盗哦,我很喜欢吃山鸡肉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51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