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的这种情况如果有慢性结肠炎的话,一般情况下是需要通过饮食以及药物来共同调理。建议服用菌康达,蒙脱石散,来调节肠道菌群,如果伴有腹痛的话,可以服用消炎的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或者头孢类的消炎药。平时饮食一定要避免吃辛辣油腻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东西。
慢性结肠炎的注意事项: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食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炸、肥肉及多纤维素的食物;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芹菜、豆芽、洋葱、薯类、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6.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
7应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在饭店用餐。
介绍的一些综合调治方法
1、到厕所解大便时,不要勿匆忙忙,应先镇定心神,坚定能顺利解便的信心,自我做一下精神安慰。
2、解便的同时,要轻闭口唇,咬紧上下牙齿,尽量达到全部接触,屏住气血,集中用力排泄。
3、将要解完便时,思想上要回忆起以前自己曾经历过的两三件最高兴、最开心的事情,使患部疼痛和全身紧张疲惫的状态尽快消除,
并恢复到平静、轻松、兴奋的最佳状态。这一步称为净大便。
4、解完便后,可到一僻静处做全身放松活动,方法是两脚自然站立,两手自然下垂于两胯,双目微闭,意念从头顶百会穴开始放松,沿下至头部两侧、两耳、脖颈两侧、两肩关节、两上臂、两肘关节、两前臂、两手腕关节、手背、手指全部放松下来。
然后,再从头顶百会穴至前额印堂穴放松,至两眼、两太阳穴、两舌颊、整个鼻部、满嘴牙齿、下颌、胸部膻中穴、腹部神厥、下丹田、会阴至两大腿、两膝关节、两小腿、两脚腕、两脚背、脚趾、全部放松下来,停顿半分钟后,睁开双眼,全身恢复自然状态。
5、按摩相关部位。左手掌轻按阴囊部位,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先按逆时针方向(为卸)转揉36下,再按顺时针方向(为补)转揉36下。然后,再改按肚脐(神厥)部位以同样方法各按揉36下。
6、闭口提肛做12下,再适当活动一下全身即可结束。
7、每次解大便时,如按以上方法坚持数日必见效果。尤其对结肠炎、胃炎的防治与恢复极为有效。同时,对处于亚健康的老年人,还能促使其定期解便,有效地防治便秘、前列腺疾病,健脾安胃助消化,改善和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效果。
九、慢性结肠炎的饮食调理
慢性结肠炎是指由已知原因与未知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浓血,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体衰,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患了慢性结肠炎,
除了到医院治疗外,
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日常饮食宜采用软而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还可选食一些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或药物,如马兰头、马齿苋、菊花脑等。在病症间歇期可选食有收敛、固涩作用的食物,如莲子、薏米、芡实、陈仓米等。此外,还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银花红薯粥:
红薯300g,大米200g,金银花15-30g,生姜2片。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见效。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其所含的维生素E
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2、马齿苋饭
马齿苋100g大米250g。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加水常法煮饭。可早晚服食,连服15日以上。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止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作用。
3、山药芡实扁豆糕鲜山药250g,赤小豆150g,芡实米30g,白扁豆、云茯苓各20g,乌梅4枚。先将赤小豆制成豆沙,加适量白糖待用;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粉,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药粉,拌匀成泥状;将药泥在盘中薄薄铺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成6-7层,成千层糕状,上锅再蒸,待熟取出。以乌梅、白糖熬成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即可用。
山药益气健脾治本,芡实固涩,白扁豆、云茯苓助山药,乌梅收敛配伍芡实。本方标本同治,但更适宜于疾病缓解期食用,能健脾止泻,但抗菌、消炎、解毒功能稍差。
4、荞麦山楂石榴饼
养麦面1000g,鲜山楂500g,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各10 g,白糖适量。先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用水1000ml煎煮,30分钟后滤渣留汁;鲜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状待用;荞麦面用药汁和成面团,将山渣泥揉入面团中,做成小饼烤熟。每日2次,1次1块即可。以上配量是1剂量,服完后可继续再做。养麦又名净肠草,有清利肠道污物主效;山楂活血化淤,祛淤生新;石榴皮止泻收敛,橘皮、青皮、枳壳均重在通腑理气,故本方具有舒肝理气、扶脾止泻作用,亦适合于在疾病缓解期服食。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精神刺激,饮食以易消化、少纤维、高营养为主,避免牛奶及乳制品。发作期以流质饮食为主,严重时禁食几日,并于静脉输入营养素,使肠道暂时休息,腹痛腹泻明显,可用少量阿托品、普鲁本辛以止痉止泻。磺胺类药物,如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停药后易复发,并有恶心、呕吐及头痛等副作用。磺胺类无效时,可改用强的松,近期效果好,
还可与巯基嘌呤或硫唑嘌呤联合使用;对于严重发作、病变范围广泛和发生严重并发症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在常规治疗用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症状减轻,停药后容易复发。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可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患者可出现便秘或 泄泻症状,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便下大量粘液或带血,时有里急后重现象,伴随左下腹疼痛,呈隐隐作痛,体重下降,消瘦,精神不振。
慢性结肠炎有什么症状?
1消化道症状
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为肠炎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1]
2腹泻
是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有粘液性血便、水样便、粘液便、稀便等粪便异常。轻者每1~2小时排便一次,有时全为粘液脓血便或水样便而无粪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5%可有便秘,这种情况多为之肠炎型病例,因其便时带有血,常易误认为痔出血。
3便秘
结肠炎、直肠炎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从全身性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疾患,到肛门局部的细小肛裂均可引起。
4肠出血
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初的主要症状之一,多数情况下血混于液体粪便中,便时可附着于粪便外面。
5肠炎体征方面
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等。
6腹痛
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人常伴有腹痛,多为轻度到中度痉挛性腹痛,多在左下腹及左侧腹部,多数情况下呈阵发、短暂、轻微的腹痛、腹泻发作时腹痛显著,有腹痛-便意-排便后减轻的规律。重症病人可引起持续性剧烈性疼痛,直肠受累严重多伴有里急后重的症状。
7便血
便血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轻者血液附于表面,重者鲜血下流,以至休克。
8里急后重
这是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本病常见。
9全身表现
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在治疗上还是采用EGF阶梯免疫重组疗法,这是目前治疗上主要的方式方法,也是生物治疗的新方向,效果上已经获得肯定。希望能帮上您。
很多疾病都会使人慢慢消瘦,消耗性的疾病就会使人消瘦。如长期发热性疾病,恶性肿瘤,厌食症等。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系统肿瘤,或者肿瘤转移到消化道,进食少或消化功能不良,都会出现消瘦。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由于甲状腺素分泌增加,会出现消瘦,建议多休息
人体生命时需要的营养素相当大,为了维持体征,蛋白质和糖类消耗特大如果再打针的话,肝脏又要对药进行解毒,这样对维生素等又会有很大的消耗所以会瘦很多的在生病期间,根据身体状况,适当的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就会好的建议:药疗不如食疗,有了小症状后尽量通过饮食进行补充和治疗,万不得一时再考虑医药
2食物消化、吸收、利用障碍
(1)慢性胃肠病:常见于胃肠道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道肿瘤、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及克隆病等。
(2)慢性肝、胆、胰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胆囊和胰腺肿瘤等。
(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常见于如甲亢、糖尿病等。
(4)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
(5)其他:久服泻剂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
3食物需要增加或消耗过多
如生长、发育、妊娠、哺乳、过劳、甲亢、长期发热、恶性肿瘤、创伤及手术后等。
鉴别诊断
1单纯性消瘦
单纯性消瘦包括体质性消瘦和外源性消瘦两种。
(1)体质性消瘦:主要为非渐进性消瘦,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2)外源性消瘦:通常受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食物摄入量不足、偏食、厌食、漏餐、生活不规律和缺乏锻炼等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等心理因素都是导致外源性消瘦的原因。
2继发性消瘦
由各类疾病所引起的消瘦我们称之为继发性消瘦。
(1)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2)代谢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
(3)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病等都可能引起消瘦。
(4)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消化道疾病、精神性厌食(神经性厌食)、重度创伤与烧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