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镜显胖是为什么?

上镜显胖是为什么?,第1张

镜头的原因,因为人是立体三维的,而胶片(电视屏幕)和底片(照片)是平面的,那么要把捕捉到的三维图像投射到平面上给人看,就像给压扁了,自然显得胖),但眼睛不会大的,因为面积就那么一点。而且现在液晶屏从4:3变成16:9或者更多,也会把人拉长。如果变成9:16,人就瘦了。

由于相机通过光学原理采集到的图像是二维图像,所以无法体现出物体的前后层次感,加上光线和拍摄角度的影响人们在相片中难以感受到物体的真实轮廓,这样会使被拍摄者的脸上的某些缺陷被放大。

如果一个人面部较扁平或脸型偏圆的话在相片中的表现与真人不会有太大差异,如果很面部很有棱角则容易被相机“平面化”而显示出差异。

所以阴影的位置很重要,否则一个人的脸被摊在一张平面上自然会显得很大。当然五官的形状也是决定因素之一,以上众多因素都造成了照片或录像不同程度上的失真。

一般来说,电视上的屏幕会把人的比例拉宽,所以上电视一般会显胖,所以你在电视上看到比较瘦的人,现实生活中是更瘦。现实生活中瘦的人一般上电视是比较丰满的。

自拍的时候,因为手机镜头是广角,拍自己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会把脸放在画面中间,广角镜头是有边缘拉伸而中间聚拢的效果的,所以脸会显小。

而就专业摄影设备来说,焦段的不同都会有着不同的畸变效果,也就是焦距越短立体感越强,焦距越长画面越平。所以一般情况下超过50mm焦距后,下图可以看出焦距越长,拍出来的人脸越胖。

因为明星要时刻活在镜头下面,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人从奇怪的角度拍出丑照胖照,所以就只能让身材保持在比常人瘦很多,才敢随时走在聚光灯与镜头下面。

可以调整的,但是不建议长时间调整为这样的状态来收看。因为电视机的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以16:9的情况形式来播放出来,也就是高清的播放模式,但是电视机的屏幕为4:3模式。

如果电视机的屏幕是16:9的屏幕,而用4:3的屏幕来观看的话,长时间观看可能会损坏电视机的屏幕。

1、显示器整机无电

(1)电源故障: 这是一个应该说是非常简单的故障,一般的液晶显示器分机内电源和机外电源两种,机外的常见一些。不论那种电源,它的结构比crt显示器的电源简单多了,易损的一般是一些小元件,象保险管、整流桥。电源板常用ic:6841203d06,这些常用的pmw芯片在我这样的专业液晶配件店里都能买到。(2)驱动板故障: 驱动板烧保险或者是稳压芯片出现故障,有部分机器是把开关电源内置,输出两组电源,其中一组是5V,供信号处理用,另外一组是12V提供高压板点背光用,如果开关电源部分电路出现了故障会有可能导致两组电源均没输出。

先查12V电压正常否,跟着查5V电压正常否,因为A/D驱动板的MCU芯片的工作电压是5V,所以查找开不了机的故障时,先用万用表测量5V电压,如果没有5V电压或者5V电压变得很低,那么一种可能是电源电路输入级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12V转换到5V的电源部分出了问题,这种故障很常见,检查5端稳压块(常见型号8050SD-LM2596-AIC15-01等)。

另一种可能就是5V的负载加重了,把5V电压拉得很低,换一种说法就是说,后级的信号处理电路出了问题,有部分电路损坏,引起负载加重,把5V电压拉得很低,逐一排查后级出现问题的元件,替换掉出现故障的元件后,5V能恢复正常,故障一般就此解决,也经常遇到5V电压恢复正常后还不能正常开机的,这种情况也有多种原因,一方面是MCU的程序被冲掉可能会导致不开机,还有就是MCU本身损坏,比如说MCU的I/O口损坏,使MCU扫描不了按键,遇到这种由MCU引起的故障,找硬件的问题是没有用的,就算你换了MCU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MCU是需要编程和写码的,在没办法找到原厂的AD驱动板替换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通用A/D驱动板代换如:151D或161B等2、显示屏亮一下就不亮了,但是电源指示灯绿灯常亮 这种问题一般是高压异常造成的,是保护电路动作了,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液晶屏上是有显示的,看的方法是"斜视"。

3、显示屏黑屏,无背光,电源灯绿灯常亮 斜视液晶屏有显示图像,多属于高压板供电电路问题。重点检查12V供电(保险丝F)和3V或5V的开关电压是否正常。若是因为MCU问题造成没有输出开关控制电压,可以直接提取3端稳压块的(AIC1084)33V代替。

修理高压板的思路(电源保险丝-开关控制管-电源管理IC-推挽发大管-电源开关管-DA转换电路(储能电感,整流管)-LC升压电路(升压变压器,升压电容)-耦合电容-灯管。

4、屏幕亮线,亮带或者是暗线 这种问题,一般是液晶屏的故障。亮线故障一般是连接液晶屏本体的排线出了问题或者某行和列的驱动IC损坏。 暗线一般是屏的本体有漏电,或者TAB柔性板连线开路。以上两种问题基本上就是给机器判了死刑了,没有维修价值的,因为一块屏的价格太高了。

5、偏色故障 一般可以进入工厂调整模式进行调整。如没有此模式,维修思路:更换屏线和转接板-重写驱动程序-驱动板坏(不常见)-屏背板的控制IC坏(不常见)-拔掉屏线观察背光颜色(背光扁色为灯管老化)-换灯管。

6、字符虚或拖尾 检查VGA信号线,重点看RGB三色线的地线是否连接正常-更换屏线或转接板-重写驱动程序-换驱动板-LCD屏背板信号接口IC坏-LCD屏背板对比度电位器调整-LCD屏导光板错位-偏光片错位。

7、LCD屏幕内部有污点 擦拭或更换换保护膜-拆开屏体清洗外层偏光片和有机玻璃(用棉球,纯净水处理)-风筒吹干。

8、LCD屏亮点 一个或二个大的亮点,可以尝试轻轻用指尖压亮点,可消失,说明多为此象素的开关管和电极虚连。小的黑点和灰点有可能是内部导光板或偏光片有灰尘造成,可清洗处理。

9、LCD屏亮度低 检查高压板ADJ亮度调节电路-换灯管-换高压板-调整或更换导光板。

10、错误提示"超出频率范围" 检查信号线-重写MCU驱动程序-更换EPROM-重写EPROM程序-换驱动板。

11、通电后不按开关按键即白屏出现背光,按键后图像可正常显示 高压板接口的开关信号和ADJ信号反接造成,部分属于驱动板MCU的开关信号输出不正常,可以重写MCU程序修复——换MCU。

二、开关电源故障:

1.熔断丝熔断 对于熔断丝熔断故障,通常主要检查主电源整流滤波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器、整流桥各个二极管等部件。当然,抗干扰电路有故障时,也会引起熔断丝熔断且发黑。必须注意的是由开关管击穿引起的熔断丝熔断通常还伴随着过流检测电阻器与电源控制集成电路的同时损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也较容易与熔断丝一起烧坏,检修时也应注意对它们的检查。

2.无电压输出,但熔断丝未熔断 出现无电压输出,但熔断丝未熔断故障,说明开关电源电路没有工作,或者工作以后又进入了保护状态。检修时,先测量电源控制集成电路启动引出脚是否有启动电压。

(1)若无启动电压或启动电压太低,则检查启动电阻器与该引脚外接的元器件是否有漏电现象存在。

(2)若有启动电压,再测量电源控制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在开机瞬间是否有高、低跳变的电平信号。 ·若无跳变,说明电源控制集成电路本身或其外围振荡电路元器件或保护电路有故障,可以先采用代换电源控铡集成电路,后检查外围元器件的方法查找故障。若有跳变,一般多为开关管本身不良或损坏,应重点对其进行检查。

3.输出端的电压过低 引起开关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过低故障的原因,除了稳压控制电路异常外,通常还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开关管性能下降。这种情况会导致开关管不能正常导通,使电源的内电阻值变大,带负载的能力变差。

(2)输出端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器失效。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代换的方法来判断它们是否损坏。

(3)开关电源的负载有短路故障。尤其是DC/DC转换器短路或性能不良。对此,可以采用断开开关电源电路全部负载的方法,来区别是开关电源电路不良还是负载电路的故障。当断开负载电路后,输出端的电压恢复正常,则就说明是负载过重;若仍不能恢复正常,说明开关电源电路有故障。

4.输出端的电压过高 出现输出端的电压过高现象,故障大多出在开关电源的稳压取样和稳压控制电路。应对由取样电阻器、误差取样放大器、光电耦合器、电源控制集成电路等组成的反馈环路中的各个元器件进行检查。通常取样电阻器变质、精密稳压放大器或光电耦合器损坏的发生率较高。 对于具有过压保护电路的开关电源出现的电压过高现象,可先断开过压保护电路,然后在开机瞬间迅速测量电源主输出端上的电压。

如测得的电压仍比正常值高(一般只要高于1V以上,均属电压过高故障),就应该按上述的电压过高故障进行检修。

其实原来的电视也不是正方形,而是长宽比4:3的。现在的为了适应**的长宽比,电视多是16:9或16:10的长宽比。而电视节目很多事4:3的,放到16:9的电视上面播放画面会被拉长,自然就显得人矮了。原来的真实些。

你的液晶电视是16:9的,而普通电视的信号长宽比是4:3的,所以普通的电视信号如果在你的液晶电视上全屏播放,那么相应的电视信号会被强制拉伸到16:9的长宽比,就像你在宽屏液晶上玩跑跑卡丁车一样,人物是扁扁的,就是横向拉伸了,如果你想你的液晶电视的人物是正常的话,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采用4:3缩放,即在你的液晶电视上不是以全屏的模式来播放,还是电视两边有黑边,只在中间区域以4:3的形式来播放的,这和宽屏液晶显示器在采用4:3宽普切换时的效果是一样的,这样的人物是正常比例,只是会损失一部分电视的可视面积,对观看没有什么影响 。

因为

电视信号

是的比例4:3的,而现在的LCD电视机屏幕是16:9的,也就是把比例为4:3的电视信号改变成比例为16:9的比例显示,也就是拉宽了,所以图像就扁了。

  一般人是接受扁一点,屏幕宽一点,如果不喜欢是可以把显示设置成4:3的,但这样电视机屏幕两边就会剩出两条

黑边

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45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