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的整个生育期的管理和病虫防治?

西红柿的整个生育期的管理和病虫防治?,第1张

一、育苗阶段

(一)栽培管理技术

管理目标:从播种到定植为育苗阶段。在育苗阶段所培育的幼苗应当健壮花芽分化良好,没有病虫害。因此育苗期间要保证幼苗对于肥水需要,同时要控制住病虫害。

1、优良品种

目前栽培西红柿品种很多,由于涌现出的品种数量太多,还须一段时间考察,才能确定主栽品种。

2、播种期

适宜播种期为7月下旬。由于年度之间的夏末秋初温度不同,播种期每年可有所变化。温度高的年份可适当晚播。温度低的年份可适当早播。播种量为每亩2200粒左右。

3、播种及苗床管理

苗床土壤应当肥沃,用6份腐熟有机肥和4份田园土混匀作苗床土。因温度高,应选择下午播种。播种前浇底水,播种要均匀,盖土厚度要一致。

苗床温度控制原则是看幼苗长相控制苗床温度,尤其是苗床夜间温度,一般情况下要求幼苗每5天长1片幼叶。生长太快则应适当降低夜间温度,生长太慢应适当提高夜间温度。通过调解草苫等覆盖物时间和多少来调节夜间温度。

因育苗时间气温太高,对幼苗生长不利,应当低温育苗,即尽量把温度控制低些。大棚内温度高且不容易控制,最好在大棚外用小棚育苗,温度比较容易控制。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

苗期容易感染立枯病、枯萎病,害虫有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应注意防治。

1、播种前用50--52℃热水浸泡20分钟,可杀死种子内外大部分病菌,然后再进行浸种催芽。

2、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加5-10克雷多米尔充分混匀后播种,盖土也要经过同样处理,可防治苗期大部分病害。

3、苗床要覆盖防虫网、遮阳网、薄膜、防高温、雨涝和传毒害虫。

4、在苗期病害严重的地方,出苗后还要喷施一次阿米西达1500倍液,可以防治苗期所有病害并可以明显地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5、定植前喷一遍雷多米尔600倍液预防疫霉性根腐病,并用阿克泰2500倍液在苗床上灌根,每平方米苗床灌3公斤药液,对白粉虱防效长达15-20天。

6、工厂化育苗的幼苗质量好,病虫害少。大力提倡使用育苗工厂培育的幼苗,但幼苗出厂前1-2天应如同苗床育苗一样,喷雷多米尔600倍液加阿克泰2500倍液,预防定植后的病虫害。用阿克泰1300倍液灌根,每穴10毫升药液防治定植后的白粉虱。

二、定植到坐果(10月上旬-12月中旬)

管理目标:既要使植株生长旺盛,又要防止植株徒长,确保花芽形成和坐果良好。11月份阴天多,对生长不利,应确保植株安全度过11月份。

(一)栽培管理:

1、定植前大棚须高温焖棚达到消毒目的。农事操作过程是浇水---焖棚---深翻地---平整土地---撒施粪肥---浅翻地。每个大棚应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6-8立方米。有机肥一定经过腐熟发酵才能施用,在腐熟过程中可加入50公斤磷酸二氨,或者过磷酸钙80公斤、硫酸钾40公斤,共同堆积。定植前必须防治根线虫。通常于定植前15天左右,按间距24-33厘米开15-20厘米深的沟,将线克(威百亩)稀释药液浇到沟中,随即盖土踏实。15天后耕翻起垄,经散发以后再播种。

2、起垄定植和平畦定植均可,平畦定植在中耕后培土成垄。定植时要带完整土坨,同时要注意稀植,一般要求行距90厘米,株距40-45厘米,或者大小行栽培,大行110厘米,小行70厘米,密度为每亩2200株。定植是按计划的株行距开穴,每穴内放腐熟饼肥100-150克,与土混匀后,将苗坨置于穴内,使苗坨与垄面持平,穴内浇水,水渗后覆土。

3、定植时浇定植水,缓苗后浇缓苗水,连续三次中耕,耕深耕细耕透,最后一遍中耕时结合中耕在植株附近施有机细肥,然后培土成垄,严密盖地膜。缓苗后追肥,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揭开地膜距植株15-20厘米处埋施,浓度5厘米。第二次追肥时间是在第一花序果实座住,果实似核桃大小,随水冲施,每亩追尿素8-12公斤。

4、定植后草苫早揭晚盖,尽量延长见光时间。随着外界温度逐渐降低,盖苫时间逐渐提前。

5、白天适当放风,放风口大小和放风时间长短取决于夜间温度,即放风不仅仅调解白天温度,更主要是调节夜间温度,夜间最低温度在15--18℃之间为适宜温度。

6、11月份尽量少浇水或者不浇水,阴天时防止浇水病害严重,不阴天时控制植株徒长,促进根系生长和坐果。使用激素保花保果。

7、久阴咋晴时早晨切勿猛揭草苫,防止倒苗,如果发生倒苗现象时及时回盖草苫,然后逐渐揭开草苫。

(二)病虫害防治

前期温度高容易发生各种病害如根腐病(死棵)、早疫病、叶霉病等,个别大棚可能发生菌核病。11月份重点防治灰霉病。

1、通风口都要用防蚜网封严,防止传毒昆虫侵入。

2、要膜下浇水或者用滴灌方式浇水。

3、定植后5天左右用达克宁600倍液喷施一遍,预防早疫病、斑枯病和叶霉病等。

4、隔15天左右喷洒金雷多米尔600倍加杀病毒药剂,预防根腐病和病毒病,兼防治早疫病。喷药重点为大棚南部。

5、叶霉病的防治用高效杀菌剂世高1500倍液连喷2-3次,同时对早疫病和炭疽病也有非常好的防效。

6、如果有白粉虱,喷洒阿克泰5000倍液加功夫2000倍液。

7、及时清除幼果上的残存花瓣,预防灰霉病。

三、严寒期间的"高温养果"管理

(一)栽培管理措施

严寒期间正是结果期,也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最好时期。但由于外界温度低,导致果实生长慢,而且低温冷害严重,为提高大棚温度,白天尽量提高棚内温度,即使温度超过35℃也不放风,这个管理措施称之为高温养果。

1、草苫早揭早盖,早揭使大棚多进光,早盖防止热量散失过多,避免夜间温度过低。

2、揭开草苫后擦试薄膜,增加薄膜透光率,使进入大棚内的光量增加。

3、高温养果,白天一般不放风或少放风,尽量提高大棚内温度,多积蓄热量,防止晚间温度太低。

4、配合高温养果措施,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晴天上午9-12时为最好施肥时间。

5、进行植株整理和果实采收。

6、适当浇水,补充土壤水分,但浇水量要小。注意:阴天和阴天前不浇水:上午浇水下午不浇水;浇小水不浇大水。

(二)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度低,果实的不正常生长和植株不正常表现多是低温所致,并非由病原菌导致病害发生,这种病害称之为非侵染性病害。

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使用激素太多形成的尖嘴果:温度低弱光照形成的空洞果、多心室的菊花果、裂果、指形果;日照不足、低温多湿、钾元素不足等情况下容易发生筋腐果,分白筋腐和黑筋腐两种类型,冬季大棚内常出现黑筋腐,即维管束变褐;低温条件下还容易出现开窗果,即由果柄部到果顶部形成木栓化拉练状长线,严重时开裂使胎座外露;钙缺乏导致脐部黑腐的脐腐病;低温弱光也是着色不良果形形成的原因之一。黑筋病的原因很复杂,低温弱光照的冬季栽培中容易出现这种病;土壤水分大,地下水位高,土壤中缺氧时容易发生黑筋腐;肥料太多,尤其氨态氮过多及钾不足都容易导致黑筋腐病的发生。

解决办法:提高大棚温度和光照,改善西红柿生长的环境条件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冬前将大棚修复好、草苫必须合乎质量要求、薄膜透光性能和无滴消雾性能好、草苫上面覆盖薄膜、盖草苫时须重叠覆盖、大棚内设防寒幕等措施都能提高大棚的温光性能;重施有机肥,适当施用化肥,注意化肥彼此间平衡;浇小水不浇大水,切忌大水漫灌等措施都有利于防止黑筋腐病发生。在管理上注意运用高温养果的基本原则。

四、产阶段管理(2月中旬-4月中旬)

立春以后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温度逐渐升高,追肥浇水次数和数量增加增大,西红柿进入高产时期,同时也是病害严重时期,防病夺高产是这一阶段管理主要目标。

(一) 栽培管理

1、将草苫由早揭早盖逐渐过度到早揭晚盖,延长见光时间。

2、擦拭薄膜,揭开草苫后立即擦拭薄膜,提高薄膜透光率。

3、白天放风并逐渐过度到大放风,后期夜间也不关闭风口。控制夜间最低温度降低到15--18℃之间。

4、加大追肥浇水措施,浇水间隔期逐渐缩短,肥水和清水交替使用,有机肥和化肥水交替施用,每次追化肥数量每棚在15公斤左右。

5、加强植株整理,勤疏老叶勤落秧,使群体通风透光好。

(二)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生态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基本原则。

1、生态防治,通过放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尤其早晨低温时期放风对于降低湿度有明显效果,但须主要预防早晨冷空气危害。提高浇水技术避免空气湿度增高:阴天和阴天前不浇水;上午浇水下午不浇水;浇小水不浇大水;浇水当天和次日大放风。

2、适乐时700-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菌核病和早疫病。

3、阿米西达1500-2000倍液连续使用2-3次,防治所有真菌病害,并能极大提高产量和品质。

4、金雷多米尔600倍液防治晚疫病。

五、持续高产阶段

4月中旬以后,由于放风口昼夜开放,大棚内湿度降低病害减轻,植株进入衰老期,增加追肥浇水措施,进行老枝更新,可持续高产。

容易出现的非侵染性病害有。网筋果果皮中的网状维管束,透过果皮清晰可见,网筋果收获后软化快,严重时果实内部呈水浸状,果实切开后浆状物质容易流淌,味道变劣,保存时间短,有些网筋果果实转色不良,仍呈绿色。

温度高时,土壤水分不足,磷、钾吸收量低,容易出现网筋果。所以在4月份以后主要降低大棚夜间温度,并防止土壤干旱。

1、园地准备。种植阳光玫瑰之前要先建园。

先将地块中的自然植被清除干净,然后翻耕整平,并撒施生石灰为土壤消毒,再挖出定植穴,穴的宽度和深度均为60厘米,最后在穴底放一层腐熟有机肥。

2、定植苗木阳光玫瑰适合在早春或晚秋时定植,定植前先对根系进行短截,保留15厘米即可,然后将苗木根系舒展开,放在定植穴中并回填表土,

当填土超过根系时,轻轻抖动苗木,保证根系周围不留空隙,最后开沟浇水。

一、外形特征不同

1、林下参:主根色白,体胖,质嫩, 芦细长而碗稀疏,多呈细长的“线芦”或节间十分明显的“竹节芦”状,无典型的园芦,绝无“三节芦”或“两节芦”。艼细长,下顺,枣核艼极少。须稀少而长,只有二三条。有浅纹或近于光滑无纹,其纹特点是稀疏而浮浅,分布到中下部,肩部不会有纯山参那样的“铁线纹”。

2、野山参:须短、体短、表皮深棕色,加工成干货显老**。艼帽大,成蓑衣艼,主体皮白细嫩。顺体多,皮稍粗,少光泽跑纹多。须条偏短,细而繁多,直而少曲,野趣少。主根质轻,浸泡水中会漂浮。

二、生长环境

1、林下参:生长于天然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次生林。

2、野山参:野山参的生长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自然条件、植被条件、林象条件、林地条件以及空气、土壤、温度、光照、水分等等都必须具备其生长要求。野山参的生长地域,必须具备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及其所在生长环境。野山参生长地域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三、生长方式

1、林下参:是人为地把园参的种子撒播到自然的环境里,任其自然生长,不移栽、不搭棚、不施肥、不打药、不锄草、不动土,大约 10 多年后才上山收取的半野生山参。

2、野山参: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

-林下参

-野山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525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