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正确姿势

俯卧位正确姿势,第1张

俯卧位正确姿势是:

(1)患者俯卧,头转向一侧或支撑于头架上(后颅窝、颈椎后入路手术)。

(2)胸部两侧垫一个大软垫,使胸腹部悬空,保护胸腹部呼吸不受限制。

(3)双上肢自然弯曲放于头两侧。

(4)双足、膝部各垫一软垫,使膝部不受压,踝关节自然弯曲下垂防止足背过伸,引起足背神经拉伤。

俯卧位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使用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3)胃肠胀气导致腹痛时。采取俯卧位,使腹腔容积增大,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练习一下爆发力

给你几种简便实效的训练方法

(1) 空击练习

练习者实战姿势站立,在单位时间内,假设对手快速发拳,踢腿做攻击动作,可做原地空击或移动空击练习

(2) 蹲跳冲拳

练习者开立全蹲,双手置于胸前,快速蹲跳的同时冲拳,反复练习,可发展胸部,脚踝及腰腹拧转冲拳的爆发力

(3) 立卧撑

练习者俯卧,双手屈臂支撑,用力伸直支撑身体,两脚蹬地,体前收腹,上体抬起,两脚蹬地腾空身体落地全蹲,双手撑地,两脚后伸,身体成平直俯卧,反复练习,可发展腿,臂及腰腹的爆发力

(4) 负重半蹲跳

负重小杠铃或者是沙背心等,双腿半蹲,用力跳起,连续快速重复多次可发展腰,腿部爆发力

(5) 硬拉练习

练习者抬头,屈膝,直背,上体前俯,作快速硬拉中等负荷杠铃,反复联系,可发展练习者背,腰,腿,臂的爆发力

(6) 跳,推小杠铃练习

练习者抓握小杠铃屈肘于胸前,两脚并拢,然后分开,同时前推杠铃,屈臂回收,两腿并拢,重复多次,以发展臂部爆发力

(7) 打踢沙袋,手靶,脚靶练习

练习者成格斗式,快速击打沙袋,手靶,脚靶,以提高拳,脚的爆发力

(8) 胶人摔,擒练习

练习者面对胶人,在限定时间内,运用所学擒,摔技法快速施招,以提高格斗中擒拿速度及发展全身爆发力

(9) 深蹲踢腿练习

练习者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成格斗式,深蹲,用力跳起,同时做各种腿法踢技练习,落地成格斗式,反复多次,左右腿交替练习,以发展腿部爆发力

芭蕾基本功的分为三大类:地面素质训练练习、把上练习、把下练习。

1、地面练习包括:

绷脚背练习:足尖美丽的秘密在于脚背——脚踝到脚趾间的脚面。绷起足尖时,脚背会突起成一个拱形的弧,美丽的芭蕾脚背会有一个令人惊艳的拱弧。

曲脚:坐在地板上,双腿置于身前,膝盖绷直。(如果你的小腿肌肉太紧,身体可以稍稍向后倾斜,用肘部支撑你的后背。)弯脚,往身体方向拉伸脚趾。脚尖绷直向上,脚跟离地也没有关系。

曲踝:向下曲脚踝,脚跟紧贴地面,脚尖绷直向前,(很多舞蹈老师管这种姿势叫“阿拉丁脚”,因为这时的脚很像阿拉丁神灯。)尽可能得弯曲踝关节,双脚向前绷直。

绷脚尖:脚趾向下绷直,成为双脚弯曲弧的一个延伸。尽量地向外伸展,线条尽可能地拉长。保持这样的姿势几秒钟。如果感觉脚抽筋,可以放松一下。

地面素质练习还包括: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压腿、踢腿、下腰等等;

2、把上练习:擦地练习、蹲步练习及压腿练习,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

3、把下练习: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

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芭蕾在近四百年的持久历史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列国影响很大,传布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列国都全力成长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

2、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

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

3、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扩展资料:

芭蕾的肢体语言:

一、脚部的五个基本位置:

第一位:两脚跟紧靠在一直线上,脚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两脚跟相距一足的长度,脚部向外扭开,两足在一直线上;

第三位:两脚跟前后重叠放置,足尖向外张开;

第四位:两脚前后保持一足的距离,两足趾踵相对成两直线,腿向外转;

第五位:两脚前后重叠,两足趾踵互触,腿向外转;

二、手部基本位置:

1瓦卡诺娃派(俄国派)

第一位: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第三位: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2却革底派(意大利派)

第一位:双手垂下成自然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

第三位: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伸;

第四位:一手在身体前与横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在做这些动作时,臀部不得扭动,不然会被认为失礼,不优雅)

参考资料:

芭蕾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76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