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乌鸦下来接什么?

枯藤老树乌鸦下来接什么?,第1张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很形象地写出了晚秋和晚秋黄昏的景与境。深秋时节,万物肃杀,青藤枯老,黄叶落尽,被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栖落的一只乌鸦瑟缩着,在傍晚的静寂中,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喊。这里的“老”字,既是言树木年纪之“老”,枝干之“老”,形态之“老”,又是形容秋天片叶不存的树木饱经风霜,几历沧桑的萧疏、凄凉的状态,从而透视出结句“断肠人”当时的心境和经历。“昏鸦”的“昏”字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黄昏时分;二是形容乌鸦觅食一天,黄昏时已无力、没精打采,幸好找到一处栖息之地,那昏昏欲睡的样子在游子的眼中是可怜又甜蜜的。因为它们毕竟还有个“巢”啊!

次句,在昏重得几乎叫人难以喘息的时候,忽现“小桥流水人家”。只见一架小桥,桥下一弯秀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几间小屋错落有致,小屋上缕缕炊烟袅袅飘起,显得那么安恬、温馨。这一切使游子的眼睛一亮,但马上又黯淡了。他的孤寂与这温恬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他企盼的、看到的,恰恰是他不可能得到的!这里的“小”,并不是实写桥的大小,而是就视觉形象而言的“小”。“流水”只写水动而未闻水声,也是因水远之故。从构图上讲,“流水”又恰与“小桥”动静相对,动静相生,无声之动更显其静。“人家”一语,用得极妙,由于距离极远,又在黄昏中,房屋、人物分辨不清,只是炊烟袅绕才告诉天涯游客,那是有人居住的屋舍。这一句全为远视所见,不仅写景上有了新的扩展,而且在心理上很细微地传达了羁旅天涯者对安居家乡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接着现出“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在一条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马迟缓地走着。一个“古道”。让人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长,古往今来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匹这样的“瘦马”,拨响了读者心中那通往遥远过去,与古人共鸣的琴弦,“瘦马”一词在全曲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秋高草长的时日刚刚过去,按理马是不该“瘦”的,但作者这里是以马自比,写马旨在托人,马瘦人更瘦。马都很难再忍受背井离乡的飘泊之苦,骑在它背上有思想、重感情的人就更无法坚持了。

前面都是写地上的景物,接下来作者把笔锋一扬,画出“夕阳西下”的天空,为地上的景物绘就了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作景幕。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帐、感伤,却又偏偏“西下”,就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之意。“夕阳西下”又与“昏鸦”“西风”一起点明时光紧迫,已到暮晚,季节上到了游子归家的季节,可这个时节、这种时辰却仍有“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叫无家可归之人痛断愁肠?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的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一、出自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抒情小令,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

“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

三、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年辈与关汉卿、白朴相近而稍晚,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卒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茔。

“瘦人”乐队是中国摇滚界公认的继崔健、唐朝、黑豹之后最具实力开创中国摇滚新时代的乐队,乐队于1999年8月在全国发行了他们的首张专辑《瘦人1》。在唱片业最低谷的年代,《瘦人1》这张专辑史无前例的受到了巨大的好评和市场回报。在短短三个月,正版唱片销量突破10万张,在本年度成为全国销量最好的唱片之一。99年底“瘦人”在亚洲各国发行了同名专辑,受到了各界同仁和唱片商及演出商的关注,并不断受到各国的演出邀请,同年“瘦人”乐队在北京成立了庞大的歌友会,会员来自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国。2000年,2001年“瘦人”两次受邀参加日本富士国际音乐节,富士音乐节是世界上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音乐节之一,参演者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乐团,“瘦人”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乐团。“瘦人”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充分证明了中国现代音乐的魅力!

在线歌曲 成员介绍

主唱;戴秦(蒙古族)

吉它;郭智勇

贝司;仨儿

鼓手;HAYATO(日本)

1999---发行同名专辑 -----《瘦人》

2001---发行现场纪录片-----《希望》

2002---发行第二张专辑-----《北京梦》THINMAN

2008---发行《第七天》

“瘦人”乐队的音乐激情飞扬富裕感染力和号召力,流畅的旋律、讲究的配器、激动人心的节奏、高超的技术塑造出一个感性力量的音乐整体。

2000-2001年两次代表中国摇滚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摇滚音乐节--fuji rock festiva!参加此音乐的国际著名乐队有:red hot chili peppers(红辣椒),rage against the machine(愤怒反对机器),foo fighters(双头飞机),bjork(比约克),korn(科恩),blur(污迹),the chemical brothers(化学兄弟),underworld(地下世界),the black crows(黑乌鸦),phish(鱼),sonic youth(音速青年)等等。

2001年7月19日瘦人乐队在北京著名的cd cafe音乐酒吧举办专场演唱会为张楠筹资募捐,以挽救她的生命。作为最具知名度的摇滚劲旅之一,“瘦人”乐队非常关注张楠。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瘦人”的成名佳作。瘦人乐队歌词中有一句‘坚强的活着,你就有希望”。树立信念,争取时间,我们就有理由去期盼明天……”“瘦人”这样祝福着张楠,同样也用实际行动帮助着张楠。

2002年1月发行“现场演唱会vcd--“希望”。

2002年7月19日第二张唱片“北京梦”续乐队硬式摇滚风格,融入舒缓大气的曲风,强调咄咄逼人的乐器节奏,挟录音混音强劲班底之力,又有台湾的方无行和混音大师胡必烈的参与,在录制演奏水准上堪与国际同类唱片媲美!“北京梦”将成为“瘦人”乐队的经典,同时乐队也将成为无可争辩的摇滚英雄。

“瘦人”乐队在推出新作《北京梦》后乐队成员产生变动,原成员王澜,符宁退出后,乐队招募了原战斧乐队吉他手郭志勇/日本鼓手hayato入队,形成全新阵容。

<万家灯火>《啊!朋友再见》好像就是这两首吧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很形象地写出了晚秋和晚秋黄昏的景与境深秋时节,万物肃杀,青藤枯老,黄叶落尽,被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栖落的一只乌鸦瑟缩着,在傍晚的静寂中,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喊这里的“老”字,既是言树木年纪之“老”,枝干之“老”,形态之“老”,又是形容秋天片叶不存的树木饱经风霜,几历沧桑的萧疏、凄凉的状态,从而透视出结句“断肠人”当时的心境和经历“昏鸦”的“昏”字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黄昏时分;二是形容乌鸦觅食一天,黄昏时已无力、没精打采,幸好找到一处栖息之地,那昏昏欲睡的样子在游子的眼中是可怜又甜蜜的因为它们毕竟还有个“巢”啊! 次句,在昏重得几乎叫人难以喘息的时候,忽现“小桥流水人家”只见一架小桥,桥下一弯秀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几间小屋错落有致,小屋上缕缕炊烟袅袅飘起,显得那么安恬、温馨这一切使游子的眼睛一亮,但马上又黯淡了他的孤寂与这温恬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他企盼的、看到的,恰恰是他不可能得到的!这里的“小”,并不是实写桥的大小,而是就视觉形象而言的“小”“流水”只写水动而未闻水声,也是因水远之故从构图上讲,“流水”又恰与“小桥”动静相对,动静相生,无声之动更显其静“人家”一语,用得极妙,由于距离极远,又在黄昏中,房屋、人物分辨不清,只是炊烟袅绕才告诉天涯游客,那是有人居住的屋舍这一句全为远视所见,不仅写景上有了新的扩展,而且在心理上很细微地传达了羁旅天涯者对安居家乡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接着现出“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在一条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马迟缓地走着一个“古道”让人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长,古往今来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匹这样的“瘦马”,拨响了读者心中那通往遥远过去,与古人共鸣的琴弦,“瘦马”一词在全曲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秋高草长的时日刚刚过去,按理马是不该“瘦”的,但作者这里是以马自比,写马旨在托人,马瘦人更瘦马都很难再忍受背井离乡的飘泊之苦,骑在它背上有思想、重感情的人就更无法坚持了 前面都是写地上的景物,接下来作者把笔锋一扬,画出“夕阳西下”的天空,为地上的景物绘就了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作景幕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帐、感伤,却又偏偏“西下”,就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之意“夕阳西下”又与“昏鸦”“西风”一起点明时光紧迫,已到暮晚,季节上到了游子归家的季节,可这个时节、这种时辰却仍有“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叫无家可归之人痛断愁肠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819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