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手工业在青铜器和陶瓷器的发展是怎样的?

商朝的手工业在青铜器和陶瓷器的发展是怎样的?,第1张

青铜器(代表:司母戊大方鼎):

古代生产、生活用具的发展,大抵经过石器、青铜器、铁器三个阶段。青铜是铜、锡、铅按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合金,色青灰,熔点低,质地硬,铸造性能好,远较纯铜便于使用。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很早,偃师二里头遗址即已发现铜器、坩埚碎片等物。到商朝,青铜器治铸已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成为当时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行业。商朝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生产工具、兵器、礼器、乐器、车马器等。

商朝前期的青铜器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1939年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因有铭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重达875公斤,高133长110宽78厘米,形制雄伟美观,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就目前所知在古代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很多古代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含酒器、食器),其上都铸刻有文字和纹饰。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商朝金文的篇幅通常比较短,大都只有几字,一般是器主族氏、名字、先人之名等等,多用象形性较强的文字表示,具有族徽性质。商末始有稍长的金文,然亦不过40余字。到西周,才出现上百字的金文。尽管如此,商朝金文如与甲骨文相参照,对研究商的历史和文字,特别是探讨商人家族组织制度,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瓷器

以白陶为主;最早的瓷器;玉器加工发达。商朝陶瓷在烧成工艺上有很大提高,馒头窑是主要的窑型。在江南地区新出现一种比馒头窑更为先进的陶窑一龙窑。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上虞,江西吴城均发现了商朝龙窑。这种窑一般依山势建在山坡上,窑身呈长条形倾斜砌筑,外观上形似一条龙从下而上,故名龙窑。龙窑比起横穴窑、竖穴窑、馒头窑来,有多种优点,因依山而建呈倾斜向上状窑炉本身就有自然抽力,窑炉火势大,通风力强,升温快。可据生产需要和技术条件,增加窑的长度,从而提高窑的装烧量,还比较容易维持窑内的窑炉气氛这对烧瓷器更重要。

在鸿山越墓考古之前,中国最早的成熟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此次鸿山越墓出土的近千件青瓷器中,发现了极少量的高等级瓷器,质地坚硬,胎色发白,釉色泛绿且成玻璃状,厚薄均匀,而且胎釉结合好,与六朝时期最高等级的青瓷器相当。张敏说,这一发现将我国成熟青瓷出现的年代向前推了600年左右,为研究和探讨我国瓷器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丘承墩还出土了4件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陶器,8条蛇盘成圆圈状,一蛇口衔另一蛇尾部,红、蓝、白三彩相间。玲珑球形器是首次发现的最高规格的越国随葬器物,专家认为它是象征王权或神权的神器。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战国早期的低温琉璃釉陶器,对研究我国的陶瓷史弥足珍贵。

随葬品的独一无二自然意味着墓主身份的独一无二。人们最想知道的是,鸿山越国贵族墓中的特大型墓丘成墩的墓主是何许人也?张敏认为,墓主应该是仅次于越王的某一个功高权重的大夫。但也有专家认为,墓主就是越王,或者是王室成员。由于没有出土带文字的随葬品,丘承墩墓主之争尚难有定论。

无锡东乡的鸿山镇,紧靠梅里,古代属于“梅里聚”,是开创勾吴文化的吴泰伯生活过的地方。

在鸿山镇北面,有一座鸿山,又名铁山,从前这座山叫“皇山”或“古皇山”。这是因为山之南麓有泰伯墓。相传,泰伯在位49年后在此山下逝世。这些都是旧话,在这里新近发现的越国贵族墓,再次让鸿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个发现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据介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对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墩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15个土墩中有7个墓葬是战国早期的越国贵族墓,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等级别,他们以丘承墩特大型墓为核心,呈扇形分布。这是我国第一次较完整地揭示越国贵族墓葬在同一墓地中的分布规律。鸿山越墓出土的随葬器物是目前已发掘的越国墓葬中等级最高、质地最好且器类最为齐全的。7个墓葬中共出土了2000余件随葬器物,玉器约40件。许多高等级青瓷礼器、乐器和玉器都是首次被发现和确认。

鸿山越墓共出土乐器500余件,其数量和品类堪与曾侯乙墓相媲美。出土的青瓷乐器中既有成套的仿中原青铜乐器的编钟、甬钟和石磬,亦有越式的铃形器等,还有以往从未确认的缶,是越国音乐考古的空前发现,堪称种类齐全的庞大地下乐器库。

墓主身份根据墓葬的规模、形制和在墓地中的位置,以及随葬器物的数量、种类和等级推测,鸿山贵族墓地中特大型墓丘承墩(DX)墓主的等级应为仅次于越王的越国大夫级,此墓主室和后室总长仅次于绍兴印山越王墓,远高于其他中小型越国贵族墓,而出土的随葬器物则是目前已发掘的越国墓葬中等级最高、质地最好且器类最为齐全的;而大型、中型和小型墓虽皆为贵族墓,其墓主的身份则依次递减。

随葬器物随葬器物以丘承墩(DX)的等级最高,也最为精美,其中低温琉璃釉陶器为我国首次发现,玉器中使用的微雕工艺炉火纯青,而青瓷器烧造水平远远高于以往常见的原始青瓷,胎、釉都与六朝青瓷无异。现将丘承墩出土的部分随葬器物简介如下: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4件,底径6.5、高6.1厘米,泥质陶,低温琉璃釉,以8条蛇盘成圆圈状,一蛇口衔另一蛇尾部而组成玲珑球形,以点状的蓝色琉璃釉绘成蛇头和蛇身的纹饰。玲珑球是首次发现的最高规格的越国随葬器物,其用途可能为象征王权或神权的神器;玉器近40件,主要为葬玉和佩玉。葬玉为具有越风格的覆面和带钩等,而佩玉则多带有中原色彩。

玉覆面1件,长7.8、宽5.8、厚0.2厘米,青白玉,大部分白化,夹有花斑,整体长圆形,两耳略外X,各有两穿,正面以条带分为四区,各雕一浅浮雕龙纹,周边间以云纹、斜线纹和细方格纹,背面光洁内弧,雕刻手法有减地、浅浮雕、阴刻、钻孔等。龙蚊玉覆面标明墓主的身份与诸侯相当或略低于诸侯;玉带钩1件,长5.8、宽3.6、厚1厘米,青白玉、局部受黄褐色沁,正面四条长蛇,蛇身饰细鳞纹,穿过中心的圆环并盘绕四周,钩作蛇首状,饰鳞形纹和线纹,间以谷纹和斜方格纹,背面光洁,有一圆扣。整个器物应用了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微雕、阴刻、减地等各种工艺,带钩未见使用痕迹,为罕见的越国贵族葬玉;玉凤,3件,大小及造型略异。青白玉或鸡骨白,局部白化,伴有黄褐沁,两面用微雕工艺阴刻细密的鳞形纹和羽线纹,呈展翅欲飞状,身体中部有一孔贯穿;玉龙凤佩,1件,长9.6、宽1.7、厚0.3厘米,青白玉,大部分白化,呈“S”形,一头为龙形,一头为凤形;双面用微雕工艺阴刻细密的鳞形纹、弧线纹、卷云纹,并间有细方格纹,头、身、尾部各有一镂孔;玉牒,1件,通长3.9、宽2.6、厚0.5厘米,白玉,大部分白化,略有沁,正面浅浮雕一兽面,四周饰以浅浮雕云、谷相间纹,背面壁上有一孔穿,侧面一突钮,内面局部阴刻浅浮雕兽面和云、谷相间纹;玉龙形佩,2件,大小形状相近,长11.7宽4.7,青白玉,大部分呈鸡骨白,整器为“S”形龙,其上阴刻谷纹、局部边缘间弧线纹和绞丝纹,龙身正中一穿孔、器身多处镂空。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形成独自的窑系。浙江是中国最早形成窑系的地区,其原因可能与这里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制瓷业特别发达有关。

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色格调。

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或青**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

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莲瓣罐是北朝典型产品。

北方瓷器生产虽晚于南方数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产之后,便迅速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并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导致了白瓷的出现。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的,两者的区别仅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不同。瓷土含铁量少则胎呈白色,含铁量多则胎色较暗,呈灰、浅灰或深灰色。

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色为衬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所以,白瓷的产生,对瓷器的发展有及深远的影响,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而今已知时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钴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它一经在景德镇出现,就以极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到如今。当时,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扩展资料:

瓷器分类:

1、最早素瓷依照颜色分类,有青瓷、黑瓷、白瓷三种常见颜色的瓷器 。

2、彩绘瓷和其他彩色瓷器中较为著名的有:唐三彩(唐三彩不是瓷,是低温铅陶)、信乐烧、青花瓷等 。

3、依照瓷器出产地点也有不同的分类。如中国浙江越窑(秘色瓷)、江西昌南、河北定瓷以及日本在10世纪后转肩发展的特色瓷器:近江、甲贺的信乐烧(shigarakiyaki)、长崎有田烧(aritayaki)、冈山县备前(bizenyaki)等。

-中国瓷器

各朝代特点如下:

1、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2、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3、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4、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5、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6、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以铜为呈色剂的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使明代的瓷器丰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

7、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扩展资料:

瓷器产地分类:

1、越窑:

该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系对杭州湾南岸古越地青瓷窑场的总称。其形成于汉代,经三国、西晋,至晚唐五代达到全盛期,至北宋中叶衰落。中心产地位于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始终以生产青瓷 主,质量上乘。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评述茶碗的质量时写道:"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 ;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煮饮绿茶,故极推崇越瓷。

2、邢窑:

在今河北内丘、临城一带,唐代属邢州,故名。该窑始于隋代,盛于唐代,主产白瓷,质地细腻,釉色洁白,曾被纳为御用瓷器,一时与越窑青瓷齐名,世称"南青北白"。

陆羽在《茶经》中认为邢不如越,主要因为他饮用蒸青饼茶,若改用红花比较,或要反映真实的茶汤色泽,则结果正好相反,所以两者各有所长,关键在于与茶性是否相配。

3、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一带,因北宋属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制青瓷,是古代第一个官窑,又称北宋官窑。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4、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禹县,此地唐宋时为钧州所辖而得名。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至元代衰落。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至今仍生产各种艺术瓷器。

5、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曲阳润磁村和燕山村,因唐宋时属定州而得名。唐代已烧制白瓷,五代有较大发展,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北宋后期创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称为"芒口"。

五代、北宋时期承烧部分宫廷用瓷,器物底部有"官"、"新官"铭文。宋代除烧白瓷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

6、南宋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室南迁后设立的专烧宫廷用瓷的窑场。前期设在龙泉(今浙江龙泉大窑、金村、溪口一带),后期设在临安郊坛下(今浙江杭州南郊乌龟山麓)。

两窑烧制的器物胎、釉特征非常一致,难分彼此,均为薄胎,呈黑、灰等色;釉层丰厚,有粉青、米黄、青灰等色;釉面开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有"紫口铁足"之称。

16世纪末,龙泉青瓷在法国 场上出现,轰动整个法兰西,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称呼它,只得用欧洲名剧《牧羊女》中女主角雪拉同所披的青色长袍来比喻,于是"雪拉同"成为青瓷的代名词。当今龙泉窑又有新的发展。杭州南宋官窑遗址建立了南宋官窑博物馆。

7、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至今遗址尚未找到。有的文献上将浙江龙泉官窑称为哥窑,实为讹传。

传世的哥窑瓷器,胎有黑、深灰、浅灰、土黄等色,釉以灰青色为主,也有米黄、乳白等色,由于釉中存在大量气泡、未熔石英颗粒与钙长石结晶,所以乳浊感较强。釉面有大小纹开片,细纹色黄,粗纹黑褐色,俗称"金丝铁线"。从瓷器的釉色、纹片、造型来看,均不同于宋代龙泉官窑。

8、建窑:

在今福建建阳。始于唐代,早期烧制部分青瓷,至北宋以生产兔毫纹黑釉茶盏而闻名。兔毫纹为釉面条状结晶,有黄、白两色,称金、银兔毫;有的釉面结晶呈油滴状,称鹤鸽斑;也有少数窑变花釉,在油滴结晶周围出现蓝色光泽。 

种茶盏传到日本,都以"天目碗"称之,如"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等,现都成为日本的国宝,非常珍贵。该窑生产的黑瓷,釉不及底,胎较厚,含铁量高达10%左右,故呈黑色,有"铁胎"之称。

9、景德镇窑:

在今江西景德镇。始烧于唐武德年间,产品有青瓷与白瓷两种,青瓷色发灰,白瓷色纯正,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之誉。它在宋代主要烧制青白瓷。元代为宫廷烧制青白瓷,上有"枢府"字样,还烧制青花、釉里红等品种。

至明代它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设立了专为宫廷茶礼烧制茶具的工场。这时青花瓷有很大发展,日本茶道之祖村田珠光十分喜爱。此时,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还烧造了多种名贵蓝、红釉、甜白釉瓷器。

清代时它又创制珐琅彩、粉彩等多种新品种。自宋代开始,景德镇瓷器就远销日本,明清时大量输入欧洲,同时也奠定了"景瓷宜陶"的瓷都地位。

10、宜兴窑:

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早在汉晋时期,就始烧青瓷,产品造型的纹饰均受越窑影响,胎质较疏松,釉色青中泛黄,常见剥釉现象。于宋代开始改烧陶器,及明代它则以生产紫砂而闻名于世。

11、德化窑:

福省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如今德化县内保存着宋元时代的碗坪和屈斗宫等窑址。

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烧造印纹陶器,唐代已开始烧制青釉器,宋代生产的白瓷和青瓷已很精致,瓷器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元代,德化瓷塑佛像已经进贡朝廷,得到帝王的赏识。明、清两代,德化瓷器大量流传到欧洲,它的象牙白釉(又名奶油白)对欧洲瓷器的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瓷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95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