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的地表油砂,包括沥青、油苗等含油显示,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部坳陷区(柴西)和北缘断块带(柴北缘)。盆地油砂(包括油苗及沥青)的地质调查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伴随着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展开的。早期的油砂勘查工作是以寻找地下油气藏为目的,注重地表含油显示的表征,调查内容包括含油范围、含油层段及岩性、油气源分析,以此指导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这期间作过调查的地表构造(带)主要有柴西油砂山、干柴沟,柴北缘的冷湖、路乐河等等。到六七十年代,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对盆地油气聚集规律认识也逐步提高,地表油砂的调查工作也失去了其对盆地油气勘探的指导意义,也就再也未进行过相关的调查及研究工作。
(一)柴西油砂区
2004年,选择柴达木盆地内一定出露规模及开采价值的油砂出露区(点),做了油砂地质概查及详查工作。这些油砂矿(点)有柴西地区的油砂山、干柴沟等。
1油砂山油砂
(1)油砂山出露油砂的地质特征。油砂山(地表)构造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管辖区花土沟基地以东12km,在区带划分上属西部坳陷区茫崖凹陷分区,狮子沟—油砂山二级构造带,油砂山构造油砂山高点。油砂山油田即位于该构造上。该区自然条件恶劣,为高寒地区,干燥寒冷,空气稀薄。
油砂山(地表)构造顶部平缓,北翼缓(3°~25°),南翼陡(30°~75°),甚至直立倒转,为北西—南东向不对称半箱状背斜构造,轴线方向105°~113°,构造东高西低,长轴约815km,短轴约16km。构造被一系列正断层及少数逆断层切割,形成局部的断垒、断堑及台阶式下滑形态。由于断层发育,油砂全部暴露。在地貌上,油砂山露头的西部和南部边界均为由大套油砂组成的陡崖(几米至几十米高),东部发育横切背斜的南北、南西向的深大冲沟,北部没入垂直高度达百米的第三系上、中新统地层中。油砂山油砂露头南北宽约075km,东西长约12km,分布范围近1km2。
露头实测地质剖面统计结果显示,油砂山露头中厚度大于04m的油砂层有30层、总厚度7014m,油砂最大单层厚度超过9m,还有近20层单层厚度小于04m的油砂夹层,夹层总厚度4m,油砂层剥采比一般在18~4之间。油砂层出露厚度见表5-17。
表5-17 油砂山露头油砂层厚度分类统计表
为控制油砂山油砂规模,在野外露头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实施了浅钻工程。共完钻7口浅井,钻孔深度在120~145m之间,间距300~400m。浅钻结果显示,油砂山井下与露头油砂层相互连通,层位对比基本一致。
浅钻成果还揭示,油砂区北部浅钻顶部(地表下几米左右)砂层含油,其所对应的露头岩层含油显示较弱(甚至无显示),在露头地质调查时作为非油砂层未被划入油砂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几口浅井所钻层位为上部层位,运移至此的原油以轻质为主,重质组分甚少(至没有),轻质原油易于挥发,则地表岩层中难以见到油气显示。七个钻孔中,Yzk08、Yzk 09、Yzk 10三个钻孔位于油砂山构造的核心部位,主要钻遇了中下部的油砂层,因此油砂层所占比例较高;其余四个钻孔都位于油砂分布区的边缘部位,也是因为所钻层位较高,偏向构造翼部,岩层的含油性变差,油砂层所占比例较低(见表5-18)。通过浅井钻探,扩大了油砂的分布范围,油砂的分布面积向北部扩大。结合钻探成果,重新计算油砂山油砂分布面积为162km2。
表5-18 油砂山浅钻油砂厚度统计表
通过对露头和浅钻资料分析,油砂山含油砂地层为上第三系三角洲及滨湖相沉积,油砂以薄层状分布其中。含油砂地层倾角变化不大,成层性整体完整,但层内透镜体及岩层的分叉现象普遍。油砂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中砂岩及(含粒)粗砂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细砂岩和中砂岩含油性较好。露头观察(含砾)粗砂岩含油最好,但经化验分析得出的含油率却较低。油砂的孔隙度为188%~34%,平均为255%,渗透率约为120MD。
(2)油砂山油砂的烃组分特征。已有的中外油砂(沥青砂)分析结果无一例外地呈现出饱和烃分布不规整、缺失碳数相对较低的正构烷烃、有一些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特点,这是生物—氧化作用的必然结果,而油砂山地区的油砂的烃组分则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通过对油砂山油砂样品所作的饱和烃GC分析结果显示,油砂山油砂油中的直链烷烃分布规整,主要分布于nC15~nC33之间,而nC33以后的组成很少,nC14以前的烃类因挥发和生物氧化改造也含量极低(图5-32A)。碳数为25的直链烷烃(nC25)色谱峰最高,显示出较轻质的烃类组分占有很大比例。在其色谱峰之间还分布有不少支链烷烃,油砂油富含环烷烃,单环一五环都有分布。萜烷含量最高的是五环三烷类,双萜和四环萜含量相当丰富(图5-32B)。C29甾烷比C27、C28甾烷的含量高得多,三者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图5-32C)。此外,利用m/z 177单离子检测法观察到25—降藿烷同系物。
油砂山油砂的芳烃含量较低。经GC/MS分析共检测出萘系列、联苯系列、菲系列、芴系列等多种类型的芳香化合物,其中三环各系列含量较高,萘系列化合物较少,杂环芳香化合物占有相当比例。在图5-32D列举了二甲基菲和乙基菲的检测谱图。
图5-32 油砂山油砂烃组分分析结果
油砂山油砂油的族组成中,饱和烃含量很高,约占一半,而胶质、沥青质含量低,不足38%,烃类与非烃质量比值近17,芳烃与饱和烃质量比值026。这种化学组成的露头油砂较为少见,通常油砂沥青的饱和烃组分都低于30%(除个别外),绝大部分不到25%,而胶质、沥青质含量明显较高,一般大于50%。油砂山油砂的元素组成除氢含量稍高外,与其它油砂并无多大差异,但其n H/nC摩尔比明显较高,高达187,甚至与常规原油大致相当,亦反映出其饱和烃或链烃结构占有很大比例,因所有组分中只有饱和烃类的n H/nC最高。
经测定,油砂山油砂的密度(20℃)为0935g/cm3左右,粘度(24℃)约081Pa·s,按常规原油、重油、沥青连续系列的物理参数划分标准,仍处在普通重油的范围,尚未达到沥青的范畴,这在已揭示的出露油砂矿中是绝无仅有的。
总之,油砂山油砂的这些特征表明其油质较好、轻质组分较多。
(3)油砂山油砂成因分析。柴达木盆地油砂山的形成是由于长期的地质构造作用过程中,油砂储层被抬高而暴露于地表。油砂的烃类组成呈较明显的生物氧化降解特征,检测出的25—降藿烷同系物已被证明是生物降解沥青或原油的一个重要化学组成。经对比研究,其甲基菲(C1菲)、二甲基菲和乙基菲(C2菲)、三甲基菲(C3菲)及取代基总碳数为4的取代菲(C4菲)的分布显示有轻度的生物降解、氧化作用,这与饱和烃分布特征是一致的。此外,芳烃组分中萘系列含量低也与生物氧化降解有关。从上述烃类的组成与分布可看出,柴达木盆地油砂山出露的油砂的氧化降解程度较低,与世界上其他地区油砂的深度氧化降解、烃类含量极低且分布不规整、胶质和沥青质等重组分占绝大部分的特征差异较远,这是由于油砂山所处的气候干燥、微生物活动性差的特殊地理、地质环境造成的。
(4)油砂油资源量计算与评价。利用体积法进行了油砂山油砂油资源量的计算,各油砂层厚度和含油率均取其平均值,计算出油砂油资源量34207×104t(表5-19)。上部的油砂层(表中16层以后)因遭受风化剥蚀,残存含油面积较小。其中,资源量超过10万t的油砂层共11层,主要分布在中下层,占总储量的7791%;厚度为04~1m(包括小于04m)的油砂层油砂油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23%;厚度大于1m的油砂层油砂油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74%;厚度大于2m的油砂层虽然只占总油砂层的26%,但其资源量却占总地质资源量的614%。
表5-19 油砂山主要油砂层油砂油资源量计算表
2干柴沟油砂
干柴沟构造位于茫崖坳陷西北端、阿尔金山南麓,是阿尔金斜坡亚一级构造单元中咸水泉断鼻带的一个三级构造。构造的西北缘直抵阿尔金逆冲走滑断裂带,东南端倾没于英雄岭生油凹陷,东北端与西南端分别以宽缓向斜与咸水泉、狮子沟构造相毗邻。总体构造形态同基底鼻状隆起相一致,西北抬升、东南下倾,构造线南东向展布。干柴沟鼻状构造是其主体构造,地表油气显示(包括油砂、油气苗)均出露在干柴沟鼻状构造内。
干柴沟鼻状构造是一总体向东南倾伏、核部平缓、肩部发育次级高点的复杂背斜。轴部在地表出露长度大于20km,宽度近1km(最宽处3km),地层为渐新世-中新世沉积,核部出露下第三系上、下干柴沟组,两翼为上第三系上、下油砂山组及狮子沟组。
油砂出露于鼻状构造轴部的上下第三系地层中,沿轴部断续分布,地面出露油砂数十余处,散布在约7km2范围内,主要分布于背斜核部 地层之中,两翼局部地段零星可见。油砂出露区进一步可分为油砂主要为北西部I高点和中部Ⅱ高点。
北西部I高点:位于构造核部西部,层位E3。因靠近物源区,发育冲积扇冲积,油砂岩性为砾岩(少部分细砂岩),呈浸染状,含油性较差,分布面积43Km2,油砂总厚度10~20m,单层厚度02~10m。
中部Ⅱ高点:位于构造核部中部,层位 。油砂岩性为细砂岩,含油性较差,分布面积28K m2,油砂总厚度5~10m,单层厚度02~4m,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平行于构造轴线。在构造轴部的南东端也见有零星油砂出露,油砂单层厚度01~4m。
根据含油性进一步划分为油砂、油斑、油迹三个级别,具体特征为:
油砂:褐灰色,油味刺鼻,砂岩全部被原油饱和浸润,分布面积较为广泛,单层厚度大于02m;
油斑:棕褐色,略显油味,局部浸染,多呈斑点状,浸染部位通常是岩石粗粒结构部分或各种缝隙;
油迹:棕色,灰色,不显油味,局部轻微浸染,呈暗色斑点状分布。
宏观上看,干柴沟的油砂层顺构造层展布,在背斜核部油砂产状较陡(60°~70°),在构造两翼产状较缓(20°左右)。油砂岩性为细砂岩的油砂颜色较浅,呈浅灰褐色。在干柴沟构造开挖探槽一条,深度达lm,探槽底部的油砂新鲜面呈浅灰褐色,油砂油味浓,但含油率不高。分析干柴沟油砂的成因,是由于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干柴沟构造西北端抬升,致使早期形成的原生油藏被破坏,现今地表见大量油砂出露;东南端抬升较弱,仅在柴深2井东见油气沿断层、节理溢出,形成较大范围的油气显示区,该处背斜两翼也有零星油气显示。
3开特米里克构造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茫崖凹陷亚区油泉子背斜带中的一个三级构造,由开南和开北两条相向而倾的逆断层控制的背冲构造。该构造地表高处为零星露头,低洼处被沙丘覆盖。据前人资料介绍,该点油砂出露较好,也有一定规模。目前该构造地表大部已被流沙覆盖。此次野外调查仅在露头发现有充填的地蜡,宽01~05cm,延伸几米至数十米。
4红沟子构造
红沟子构造位于阿尔金山南麓,构造主体为一向阿尔金山抬升,向南东方向倾伏,被断层切割的鼻状构造,轴向近东西向至NW 向,构造北部为小梁山凹陷,南部为沟南凹陷,油砂出露于构造的核部,岩性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在构造核部,油味较浓,岩层面及裂隙面均有油迹,个别处甚至可见原油。红沟子油苗其成因是浅部油藏原油沿断层向上运移至地表而形成。
5油泉子构造
油泉子构造位于柴西中部,西邻咸水泉、北邻南翼山、南为英雄岭凹陷,构造北翼陡(30°~80°),南翼缓(10°~25°)。目前青海油田分公司仍在该构造进行浅油藏开发。油泉子构造地表大部分已被沙丘覆盖,仅在有露头分布的构造北翼见有油砂,岩性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通过露头观察,在岩层面和裂隙面还有油浸现象(油迹),节理及断层中还见有地蜡。敲开岩层,岩石新鲜面未见油迹。油砂成因与红沟子相同,也是由浅部油藏原油沿断层向上运移浸染地表而形成。
(二)柴北缘油砂区
1红山油砂
红山油砂出露于红山构造带内的红山背斜轴部。红山构造带行政区划隶属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镇,位于大柴旦以东70km,东距德令哈140km,甘青公路从附近通过。地理海拔较高,一般在3 500~4 500m,以山地为主,山势陡峭,气候干燥寒冷少雨多风、冬长夏短、温差大。
红山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是鱼卡、红山断陷亚区的一个二级构造带,处在各山系相汇拢的狭长地带,受挤压严重,断裂极为发育。红山背斜是该构造带的主体部分,地表出露中新生代地层,地层倾角较大,部分地层近直立。
红山背斜轴部出露红水沟组(J3),由核部(包括部分核部)向两翼依次出露犬牙沟组(K)、路乐河组(E1+2)、干柴沟组—油砂山组(E-N)。
油砂出露于背斜的核部的犬牙沟组下部的砂岩中。据前人资料介绍,红山背斜油苗特征为:①地面第四系浮土有强烈的原油味(地面温度-9℃);②挖开浮土30~50cm后,下部呈松散油浸黄灰色细砂岩,具强烈的轻质原油刺鼻味;③经爆破15~20m深度后,其“油砂”用手挤压滴油,油珠颜色呈深**(地面温度-9℃);④爆破面K黄灰色油浸砂岩底部与J3深灰色泥岩层接触之间发育一层黑褐色沥青层,厚5~10cm具强烈的原油味;⑤露头油砂点火能够燃烧。
至2004年8月,青海石油管理局及个体勘探公司已在红山钻探浅井5口(其中青海石油管理局2口),其中一口日产20~22方油水液(可提取油一方),另有一口浅井产气。本次概查,我们沿横切构造轴线方向测制剖面一条、定油砂地质观察点12个,取样6个,观察探槽两条(长度200m),圈定地面含油面积024km2。
分析红山背斜地面油苗的成因,是由于过背斜轴部的逆断层切割下覆J1+2生油层(大小煤沟组),使得J1+2生油层中的油气运移至白垩系砂岩和砂砾岩储集层中,晚期发育的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将白垩系切割抬升后暴露于浅部,形成地面油气显示。
2路乐河油砂
路乐河构造是一个大型的背斜构造,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和白垩系,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与泥质粉砂岩、泥岩互层,油砂产出于背斜核部的砂岩和含砾砂岩中,油砂厚度近20m,内夹3层厚1~2m的泥质粉砂岩,油砂含油性较好,敲开新鲜面油味较浓。沿构造轴线方向,油砂分布延伸近2km,但油砂含油性不稳定,厚度也有变化。
3鱼卡油砂
鱼卡背斜位于盆地北缘,核部被剥蚀并出露地表,油砂产出于核部,见有两层含油较好的主要油砂层,厚度分别为5m 和2m,油砂岩性为灰黑色细砂岩,含油性较好,油砂沿背斜轴线延伸近500m。该背斜上已钻探多口探井,在鱼33井口(废弃)还能见到向外渗出的原油。
4冷湖油砂
据资料介绍,在冷湖三号、四号及五号构造上都有油砂出露,但通过此次野外调查,仅在冷湖四号见到地面油砂。冷湖四号构造是柴北缘块断带赛昆断陷亚区冷湖构造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南、北分别与冷湖五号和深75井断鼻相接。已定油砂地质观察点,圈定了油浸砂岩分布范围。冷湖三号地表多被沙丘覆盖,在零星露头上未见油气显示;冷湖五号构造上勘探早期的探井大多已废弃,地表露头较好,但也未见油砂及油浸砂岩。
虽然我不知道你所谓的有什么说法是哪一方面,但是就男人肩膀宽,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宽肩膀的男人比较有安全感,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内心有种小鸟依人的感觉。其次,老一辈人都认为男人就应该强壮,因为男人是家中的顶梁柱,瘦瘦小小的不好。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就比较喜欢肩膀宽的男生,肩膀瘦瘦小小的,头靠着都不舒服呢。呵呵,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哈肩膀也就是三角肌,三角肌包括前束、中束和后束三部分,锻炼时要分别锻炼,不要使用太大的重量,以中小重量为主,初级锻炼者使用以掌握锻炼技巧为主,尽量使用最小的重量,等锻炼两三个月以后再考虑增加重量,或者使用一些小技巧增强锻炼效果。锻炼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锻炼顺序,建议先锻炼最弱的部分,最后锻炼较强的部分
教你四个动作:1、哑铃前平举。2哑铃侧平举。3、站立飞鸟。4、俯身飞鸟。
前三个是一套动作。每个动作做三组,每组十下。组与组之间休息30秒。做完一个动作休息1分钟,再做下一个动作,直到做完三个动作。每个动作做完,要做拉伸,每个动作的拉伸都不同,你要找书看,我这里说不清。
第四个动作单独做。
这一套动作和第四个动作都是每周做两次就可以了。
具体动作细节你要找书,或问教练。动作一定要标准,不然会伤到自己。
freeze就是要多练` 把手放在自己觉得舒服的地方 还有无论是freeze(在地上的)还是air freeze(类似NIKE的空中定格)手臂和地面还有身体都是垂直的 地面和身体是平行的(各个方向) 多练 主要市身体的平衡 多倒立 这样稳了在自己去找好看的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