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落户:安:安置;落户:指定居。到一个新地方安家,长期居住。
安居乐俗: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
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白云亲舍: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荜门委巷:荜:同“筚”;荜门:柴门;委巷:小巷。指贫苦人家居住的地方。
楚棺秦楼:旧时指歌舞场所,也错指妓女居住的地方。
楚馆秦楼:楚馆: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入宫;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穆公建楼给她居住。指歌舞妓院场所。
放诸四夷:四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放逐到各地非华夏族居住的边远地区。
分居异劈:居:居住;劈:劈柴。分开居住,分别劈柴。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凤阁龙楼:帝王居住的楼阁。
根生土长:当地出生长大。也指世代居住。
故地重游:故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重又回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游览。
盥耳山栖:盥:洗;栖:居住。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躲到山里,用颖水洗耳,以免受传言的污染。比喻隐居不仕。
广夏细旃: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
海翁失鸥:翁:老人。在海边居住的那个老翁没有捉取到海鸥。比喻人如果怀有私心,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虎窟龙潭: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虎狼之穴:虎和狼居住的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荒无人烟: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鸡栖凤巢:栖:居住。鸡住在凤凰的窝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据高位。
鸡栖凤食:栖:栖身,居住。凤凰在鸡住的地方吃食。比喻尊居高位的人陷入困境,与位卑者同处共食。
1求5首关于山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给我五首关于山的诗《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以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5首思乡的诗句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4描写山水的古诗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王维 《青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勃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禹锡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晴。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张祜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5求5首~10首关于描写山的诗,不要太长的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刘邦《大风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遗怀》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何承天《上邪篇》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6描写大自然的古诗5首,古诗句10句1。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山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海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4。秋天的山树 山行(唐)王维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5。写柳树 杨万里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写春天的 《春日》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写春雨。 《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 写秋天《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9。写夏天景色 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10。五岳名山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
会当凌绝顶 一览重山小
其他写山水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 青舟已过万重山#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7五首关于山的诗 (最好更多)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巫山高 郑世翼 巫山凌太清, 岧峣类削成。
霏霏暮雨合, 霭霭朝云生。 江上望皖公山 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僎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咏八阵图送人) 孙逖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见《诗式》) 崔国辅 渭水西别李仑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
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王维 辋川集·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8有关山的5首诗4句的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未探看。————李商隐《无题》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1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滕王阁序
作者: 王勃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背景资料
滕王阁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是公元 653 年,唐高祖李渊第 22 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
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六月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洲(南昌)任都督,据说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公元 653 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此楼便是“滕王阁”。
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 28 次之多,世所罕见。现在的阁楼建于 1985 年,高达 575 米,占地达 47000 平方米。仿宋风格,临江而立。
滕王阁因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名扬四海,序因阁流芳百世,南昌古城也因此平添不少文采风流。
继王勃之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江西第一楼”之誉。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犒赏诸臣,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
可惜天妒英才,王勃序后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层峦耸翠、青雀黄龙等句极尽缤纷色彩。
寒潭清、烟光凝之句水光山色凝重,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参考译文
滕王阁地处昔日的南昌郡,现在属于洪州都督府。方位在翼、轸星宿的分野,地理位置连接着湖南衡山和江西庐山。三江为襟,五湖为带,胸怀楚国而指引吴越。物华天宝,宝剑的光芒直射牛斗星域;人杰地灵,徐孺客座陈蕃榻下。洪州城雄伟地排列在雾里,才人志士川流不息。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塞,贤主宾朋均为东南地区的俊才。德高望重的都督阎公远道而来坐镇洪州,宇文作为新州的典范,赴任途中在此勒马暂留。十日休假的日子里好友云集,高朋不远千里来聚。词坛泰斗孟学士行文如龙腾凤舞,王将军的武库里名剑熠熠生辉。家父在做县令,小生探亲途中刚好路过这个名胜之地;虽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了这个盛大的宴会。
正值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寒潭清澈,淡淡的云烟凝聚,重重的暮霭泛着紫光。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里遍访风景。来到昔日帝子居住的长洲,找到仙人休养过的宫殿。层层的楼台耸立在青翠的山峰,仿佛要直冲云霄;凌空的飞檐闪溢着红色的光辉,仿佛要直插大地。白鹤野鸭尽情地畅游在萦回的小岛,洒满兰桂花香的宫殿错落有致的起伏在山峦。打开绣花的阁门,俯视雕梁画栋的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江河湖泊蜿蜒曲折令人惊奇。满眼楼宇巷陌,尽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泊满渡口,全为绘有青雀黄龙的大船。暴雨初歇,彩虹方消,空气清朗,阳光和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返航的渔舟里传来优美的渔歌,回响在整个彭蠡湖畔;南归的雁群在寒风里发出的呼唤,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敞开心怀俯望,飘逸的兴致激荡。笙箫吹起清风阵阵,轻歌曼舞让流动的白云也为此驻足。正如睢园竹林的聚会,杯中豪气直比彭泽县令陶渊明;正如邺水咏莲,诗中风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声乐美食、文采风流俱备,良辰美景、赏心悦事尽收。极目远眺,尽情欢娱。
苍天远,大地辽,感宇宙之无穷无尽。欢乐尽,伤心来,兴衰皆有命。回望夕阳下的长安,指点吴会于云海间。大地有穷尽,而南海深不可测,擎天之柱不可攀,北斗星辰何其遥远。关山难越,谁来痛惜失意人?萍水相逢,均为异乡漂泊客。满怀的抱负,王宫何时能见?皇帝的召见,又是何年?
唉!时运不济,命里多磨难。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贾谊屈尊于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王;梁鸿逃匿在海湾,又岂是缺乏政治昌明的年代?不过都是君子安于贫困,豁达之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越老志气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发时改变初衷?处境越是清贫情操更加坚定,决不会放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喝了贪泉的水,心境清爽,哪怕身处干涸的车辙,胸怀依然开朗。北海虽遥,乘风可达;早晨过去了,珍惜黄昏仍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存高洁,可惜空怀一腔报国之心;阮籍为人不羁,怎么能仿效他车至绝路后的哭泣!
我王勃一介卑微书生,虽然同终军一样年方二十,却请缨杀敌无门;空有投笔从戎和宗懿那“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而今抛却一生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也还能作为孟母的贤德邻舍。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教诲;今天早晨有幸踏上龙门,拜会各位。得不到杨益的引荐,凌云壮志空叹息;倘若幸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何惭愧?
唉!名胜不能常存,盛宴难以再逢。兰亭旧址已为古,石崇梓泽也成墟。承蒙今日盛宴,临别作此序文;登高作赋之雅兴,就指望诸公了。冒昧尽我微薄心意,作此短言。我已写成四韵八句,各位分别按韵赋诗。请诸位各展潘岳、江淹才华,尽舒华彩丽章!
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按照《序志》所提示,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原道》至《辨骚》五篇为“文之枢纽”;二是《明诗》至《书记》二十篇为“论文叙笔”;三是《神思》至《程器》二十四篇为“割情析采”。这只是刘勰对全书主要轮廓的说明,其具体安排还有以下情况:第一、二部分之交的《辨骚》,既有列入“枢纽”的必要,又与《明诗》以下“论文叙笔”各篇有相同的性质。“论文叙笔”的二十篇(加《辨骚》为二十一篇),一般称为“文体论”,其中又分“文”与“笔”两个部分:由《辨骚》到《哀吊》的九篇属“论文”,由《史传》至《书记》的十篇为“叙笔”,间于这两类之中的《杂文》和《谐隐》两篇,则兼属“文”、“笔”两类。“割情析采”的二十四篇,又可分为创作论和批评论两个部分:《神思》至《总术》的十九篇是创作论,《才略》、《知音》、《程器》三篇为批评论。创作论与批评论之间的《时序》、《物色》两篇,也兼有创作论和批评论的性质。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序言。根据《文心雕龙》的这种结构体系,下面拟从“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创作论、批评论四个方面分别介绍。
首先讲“文之枢纽”,重点探讨《文心雕龙》全书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
(一)
“枢纽”不等于总论,这是首先要明确的。关于《辨骚》篇属上属下的长期争论,主要就是混淆了“枢纽”和总论的性质。所谓总论,应该是贯穿全书的基本论点,或者是建立其全部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这个理解来看,不仅《辨骚》,《正纬》也同样不具备总论的性质。所谓“枢纽”,也是关系全书的关键问题,不首先解决,就将影响和不利下面的论述。如《正纬》,因为儒家经典在东汉时期被纬书搅混了,不首先“正纬”,就会影响到在全书中贯彻“宗经”的基本观点。所以,“正纬”不过是为“宗经”扫清道路,并未提出什么总论性的论点。《辨骚》论骚体,实为“论文叙笔”之首。刘勰之所以把《辨骚》篇列为“文之枢纽”,有两个重要原因:一、“论文叙笔”共二十一篇,在全书中所占分量是很大的;而全书的理论结构,又是在这二十一篇的基础上,来总结文学理论上的种种问题;也就是说,刘勰是首先分别探讨各种文体的实际创作经验,再由此提炼出一些理论问题来。因此,整个“论文叙笔”部分,都是为后半部打基础。这样,可以说“论文叙笔”的二十一篇,都具有论文之“枢纽”的性质。但不可能把二十一篇全部列入“文之枢纽”中去。把“论文叙笔”的第一篇《辨骚》列入“文之枢纽”,也正表明刘勰对整个“论文叙笔”部分的重视。二、《楚辞》是儒家经典之后出现最早的作品,即所谓“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并且《楚辞》又是“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在文学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楚辞》在儒家经典与后世文学作品之间,具有“枢纽”的作用。
由此可见,《正纬》和《辨骚》虽列入“文之枢纽”,但并不是《文心雕龙》的总论。属于总论的,只有《原道》、《征圣》、《宗经》三篇。其中《征圣》和《宗经》,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就是要向儒家圣人的著作学习。因此,刘勰的总论,只提出两个最基本的主张“原道”、“宗经”。
“原道”的基本观点,上面已经谈到了。这里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刘勰提出“自然之道”的意图和“征圣”、“宗经”的关系如何?《原道》的最后一段已讲到这个问题: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在《原道》的讨论中,曾有人提出:“刘勰的《原道》,完全着眼在文上。”73这个意见是不错的,论者正看到了刘勰写《原道》篇的真正意图。如前所述,“自然之道”作为刘勰论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指万事万物必有其自然之美的规律,这是刘勰论证一切作品应有一定文采的理论根据。他不仅认为文采“与天地并生”,甚至断言:“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情采》)可见,文章应该有文采,在刘勰看来是天经地义的。刘勰论文而首标“原道第一”,其用意就在于此。他虽然崇拜儒家圣人,却认为圣人也必须本于“自然之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说,从伏牺到孔子,“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这里的“神理”亦即“道心”,就是“自然之道”,圣人只有本于“自然之道”,研究“自然之道”,才能写成文章,完成教化作用。圣人的著作其所以能鼓动天下,刘勰认为,就因为他们的著作“乃道之文也”。这就表明,必须要有符合“自然之道”的文采,其著作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量;而圣人的作用,只在于能掌握“自然之道”,能很好地发挥“自然之道”的作用,所以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这就是“自然之道”和圣人的关系。
对“道”和“圣”的关系,上述理解是“自然之道”和儒家圣人(主要指周、孔)的关系。最近出现一种新的理解是:“道(佛道)沿圣(孔子)以垂文(儒家之经),圣(孔子)因文(儒家之经)而明道(佛道)。”74“道”不等于“佛道”,前已略及。这种“道圣”关系的新说,主要基于对“玄圣创典,素王述训”的如下新解:
“玄圣”(佛)创《佛经》之典,孔子述“玄圣”所创之佛典为儒家之六经,故孔子之所述为“训”。
此说的关键在于对“玄圣”的解释,论者“肯定”是“指佛言而无疑”,实则大有可疑。其说主要根据有三:一、宗炳的《答何衡阳书》、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中说的“玄圣”是指“佛”;二、《庄子》、《后汉书》、班固、何承天等虽用到“玄圣”,但“注家皆不得其确解”;三、刘勰之前的宗炳、孙绰,刘勰之后唐初的法琳,均以“玄圣”专指佛,处于其间的刘勰也是佛徒,不能不也是指佛75。这些理由是很难成其为理由的。宗、孙之文,“玄圣”指“佛”是不错的,却无法证明刘勰所说的“玄圣”也指“佛”。道理很简单,“玄圣”二字与“佛”也好“儒”也好,都没有必然联系,各家都可用以指自家的远古之圣。仅以刘勰一家来看:《史传》篇的“法孔题经,则文非玄圣”,不是佛而是孔;甚至同一篇《原道》,“光采玄圣,炳耀仁孝”,岂能说使“仁孝”焕发光彩的“玄圣”是“佛”?上二例只能指孔,而“玄圣创典”的“玄圣”却并非指孔,但也不指“佛”(详下)。同一人,同一篇的“玄圣”尚各有所指,怎能据宗、孙的“玄圣”判定刘勰的“玄圣”必同指一物?前面说过,佛入东土之后,为了宣传效果,往往借用儒、道的一些概念和词汇。怎能把宗、孙等借用道家与儒家早已运用的“玄圣”一词,来反证儒道的概念源于佛家呢?
《庄子·天道》和班固《典引》都用过“玄圣”,论者却以为“注家皆不得其确解”。纵使不得确解,也不能证明“玄圣”即“佛”,何况并非未得确解?成玄英注《庄子》的“玄圣、素王”为“老君、尼父是也”,“玄圣”指“老君”,“素王”指“尼父”,这怎是“泛指”,怎么不确呢?至于班固《典引》等文中的“玄圣”二字,说“均是泛指‘老君、尼父者也’”,那就不知何据了。李善注《典引》:“玄圣,孔子也”76;李贤注《后汉书》中所录《典引》:“玄圣,谓孔丘也。《春秋演孔图》曰:‘孔子母征在,梦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77这都是很明确的。
第三条理由就无待细辨了,论者自己所列《上白鸠颂》的作者何承天、《后汉书》的作者范晔,都是孙绰之后、与宗炳同时、略早于刘勰的人,范晔在《王充(等)传论》中说的“玄圣御世”,是无法解为不“御世”的“佛”的,何承天则是宋初著名的反佛者,岂能颂佛为“玄圣”?“能不能说偏偏处于中间的刘勰”不用“玄圣”指“佛”,也就很清楚了。
“玄圣创典”一句的“玄圣”所指何圣,要从刘勰的具体用意来定。他的原话本来讲得很明确: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
如把这几句中的“玄圣”解为“佛”,上二句又作何解释呢?要是不割断上二句,则只能理解为“玄圣”指“风姓”,“素王”指“孔氏”,这就能顺理成章,勿劳旁搜博证。要求旁证,也应于《原道》本篇求之:
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这四句不正是上四句最好的注脚吗?“风姓”即伏牺。相传伏牺画八卦,演而为《易》,孔子作《十翼》以解释,这就是“翼其终”了,“述训”正指孔子的“翼其终”,“创典”则是伏牺的“画其始”了。所以,“玄圣创典”不是佛主创典,而是伏牺创典。如此,孔子要“述训”的,也就不是什么“《佛经》之典”,“圣”与“道”的关系,就不是儒家之圣和佛家之道的关系了。
(二)
至于“原道”和“宗经”两种基本观点的关系,这还须首先弄清“征圣”、“宗经”的观点之后才能说明。
《征圣》主要讲征验圣人之文,值得后人学习,即所谓“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宗经》则强调儒家经典的伟大,是“文章奥府”、“群言之祖”,因此,建言修辞,必须宗经。其中许多对儒家著作的吹捧,大都是言过其实的,什么“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完全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儒家经书是“衔华而佩实”的典范等等,除《诗经》中的部分优秀作品外,大多数儒经都是不堪其誉的。
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刘勰为什么要强调“征圣”、“宗经”,他的用意何在。《通变》中说:“矫讹翻浅,还宗经诰。”这个用意,《宗经》中也明确讲到了:“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刘勰就是针对楚汉以后日益艳侈的文风,而大喊大叫“征圣”、“宗经”,企图以此达于“正末归本”的目的。从这一方面来看,“征圣”、“宗经”的观点虽有它的局限,但也是未可厚非的。
刘勰从文学要有益于封建治道的思想出发,企图使文学作品对端正君臣之道以及在整个军国大事中发挥作用,在当时就必然要反对“离本弥甚”的浮华文风,而强调“正末归本”。“离本”的原因是“去圣久远”,文学创作“鲜克宗经”,则“归本”的途径,他认为就是“征圣”、“宗经”。对于挽救当时“讹滥”的创作倾向,刘勰从当时的思想武库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可用的武器,也就只有儒家经典了。佛道思想在齐梁时期无论怎样盛行,它既没有提出文学创作方面的什么理论主张,也没有儒家思想那种“根柢盘深,枝叶峻茂”的雄厚基础,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只有儒家思想,才过问世俗,才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也只有儒家经典,才更有利于为封建治道服务。正如前引孙绰所说:“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范泰和谢灵运也有这种说法:“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必求灵性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78佛经是用“普度众生”、解救人类灵魂之类为“指南”来动人的,至于“济俗为治”,处理世俗政教,怎样统治人民,一般佛徒就无意过问,而认为理所当然是儒家的事了。这也说明,《征圣》、《宗经》中虽然极力吹捧儒经,对于笃信佛学的刘勰并不矛盾。
更值得注意的,是《征圣》、《宗经》的具体内容。刘勰论文,当然不仅仅是打儒家的旗号,他写《文心雕龙》时积极入世的态度,也决定了他确是以浓厚的儒家思想来评论文学的。但刘勰毕竟是一个文论家,而不是传道士;《文心雕龙》也毕竟是一部文学评论,而不是“敷赞圣旨”的五经论。所以,即使在《文心雕龙》中最集中、最着力推崇儒家圣人及其著作的《征圣》、《宗经》中,并没有鼓吹孔孟之道的具体主张。在《文心雕龙》全书中,刘勰对忠孝仁义之类也有一些由衷的肯定和宣扬。如《程器》篇肯定“屈贾之忠贞”,“黄香之淳孝”;《指瑕》篇说“左思《七讽》,说孝而不从,反道若斯,余不足观矣”。《诸子》篇评商鞅、韩非的著作“弃仁废孝,轘药之祸,非虚至也”等等。这说明,儒道思想在刘勰的文学评论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这种思想使他形成一定的偏见,严重地影响了他的文学观点。但这个方面并不是《文心雕龙》的主要任务,刘勰既不是在一切问题上都从维护儒家观点出发,也没有把文学作品视为孔孟之道的工具而主张“文以载道”。
举一个具体例子来看。战国初墨家学说盛行的时候,“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以至到了“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79的严重程度,孔、墨两家发生一场尖锐、激烈的斗争。这场与孔、墨两家存亡攸关的重要斗争,刘勰是不会不知道的。他对这场斗争的态度如何呢?《奏启》篇曾有所议论:
墨翟非儒,目以豕彘;孟柯讥墨,比诸禽兽。……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骂,多失折衷。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
对于“世人为文”以善骂为能的现象,刘勰是极为反感的。他主张“辟礼门”、“标义路”,定规矩,对有违“礼门”、“义路”的文章,就要砍他的手,断他的足!这就严然是一副凶象毕露的卫道者的面孔了。“礼门”、“义路”出自《孟子》80,礼、义之教,也正是儒家的主要教义,这似乎很能说明刘勰对儒家的态度了。但从他所举“躁言丑句”的具体例子,联系当年儒墨之战的具体背景来看,刘勰的用意就值得研究了。那种“复似善骂”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门“亚圣”孟轲和墨翟的破口大骂。墨翟骂儒家是猪,孟轲骂墨翟是禽兽。刘勰呢?认为这些都是“吹毛取瑕”,都是“躁言丑句”,一概加以批判。他不仅没有在这场关系儒家命运的大战中站在儒家立场指责墨家,也不仅是认为两家都不该大骂,且用《孟子》的话来批评孟子。很难认为这是刘勰立论的疏忽,误以《孟子》批判了孟子;更难说这是刘勰对孟子的有意嘲讽。刘勰的这段论述,只能证明他是从论文出发,不是从宗派出发;他反对的是“为文”中的破口大骂,关心的是文之利弊,而不是儒家宗派。
《征圣》、《宗经》两篇所论,和上述刘勰对儒家的态度是一致的。这两篇对儒家著作虽然作竭力的吹捧,也全都是从写作的角度着眼的。刘勰所强调的,主要是儒家圣人的著作值得学习。如说圣人之文“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或“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等,都是讲圣人的文章在写作上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堪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这一思想讲得最集中的,是《宗经》篇提出的“六义”:
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
这就是刘勰所论学习儒家经典的全部价值,也是他主张“征圣”、“宗经”的全部目的。学习儒家经典来写作,他认为就有情深、风清、事信、义直、体约、文丽六大好处,这就是他要归的“本”。“六义”的提出,其针对性也很明确,就是当时文学创作中出现的:诡、杂、诞、回(邪)、芜、*,这就是刘勰要正的“末”。所以,刘勰“征圣”、“宗经”的主张,主要就是企图纠正当时文学创作中形式主义的倾向,使之“正末归本”。
(三)
明确了“征圣”、“宗经”的基本观点,我们就可进而探讨它与“原道”的观点有何关系了。“原道”是注重自然文采而反对过分的雕饰,主要属于形式方面,《原道》中对内容方面还没有提出什么主张,这就不能构成全面的文学观点。要挽救当时“饰羽尚画,文绣鞶帨”(《序志》)的创作趋向,只以“原道”的主张,也是无能为力的。“征圣”、“宗经”主要是针对当时“将遂讹滥”的文风,为了“正末归本”而提出的,重点是强调“情深”、“风清”、“事信”等内容方面,而反对“诡、杂、诞、回、芜、*”等弊病。对一般文章的写作,以“征圣”、“宗经”为指导思想是可以的;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来看,只强调内容的纯正、反对形式的*丽,对文学艺术的特点没有正面的主张,对必不可少的文采没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则《文心雕龙》就将循着“征圣”、“宗经”的观点写成一部“五经通论”,而不可能成为一部文学理论。这就是刘勰论文要首标“原道”,而又强调“征圣”、“宗经”的原因,也是他的总论只有这两个基本观点的说明。“原道”和“宗经”的结合,就构成《文心雕龙》完整的基本观点。
“原道”和“宗经”实际上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基本文学观点。虽然“道心惟微”,自然之道是十分深微奥妙的,但“圣谟卓绝”,因此,可以“因文而明道”。而儒家经典其所以值得后人学习,刘勰认为主要就是它体现了自然之道。这样说,显然是为其论文找理论根据。儒家的周孔之文,未必是自然之道的体现者;儒家的经典,也未必有刘勰所说的那些典范意义,这都是很明显的。我们要看到的是,除了在当时突出强调“征圣”、“宗经”有一定的必要性外,刘勰这样讲,如果不是仅仅借助儒家的旗号,至少是反映了他自己的某些观点:或者是被刘勰所美化了的儒家经典,在他看来真是如此;或者是他以为在当时要提出较有力量的、全面的文学观点,必须强调这两个方面。我们要注意的,主要是后一种意义,也就是以“原道”和“宗经”相结合所表达的刘勰对文学艺术的基本主张。因为他在实际上是这样做的,并以此贯彻于《文心雕龙》全书。我们从这里就可清楚地看到:刘勰首先树立本于自然之道而能“衔华佩实”的儒家经典这个标,不过是为他自己的文学观点服务。“衔华而佩实”,是刘勰的《原道》、《征圣》、《宗经》三篇总论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所以他说:“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要有充实的内容和巧丽的形式相结合,这就是文学创作的金科玉律,这就是刘勰评论文学的最高准则。
这一基本观点,是贯彻于《文心雕龙》全书的。在“论文叙笔”部分,论骚体中提出“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辨骚》);评诗歌,则强调“舒文载实”(《明诗》);论辞赋,就主张“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诠赋》);对“情采芳芬”(《颂赞》)、“华实相胜”(《章表》)、“志高而文伟”(《书记》)、“揽华而食实”(《诸子》)的作品,予以肯定和提倡;对“或文丽而义睽,或理粹而辞驳”(《杂文》)、“有实无华”(《书记》)、“华不足而实有余”(《封禅》)的作品则给以批评。
至于创作论和批评论部分,刘勰用“割情析采”四字来概括其总的内容,更说明他是有意着眼于华和实、情和采两个方面的配合来建立其文学理论体系的。创作论部分,如结合“体”和“性”(《体性》)、“风”和“骨”(《风骨》)、“情”和“采”(《情采》)、“熔”和“裁”(《熔裁》)等进行论述,这些篇题都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命名的。刘勰认为:“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指瑕》)又说:“万趣会文,不离情辞。”(《熔裁》)“情”与“义”指内容方面,“字”与“辞”指形式方面,作品不外由这两个方面组成,创作的具体任务,也就是如何“舒华布实”,怎样安排好内容和形式的问题。所以,刘勰在《情采》篇把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称为“立文之本源”。创作论中虽然讲修辞技巧的较多,也都是围绕着如何运用种种表现手段服务于内容来论述的。如讲对偶,要求“必使理圆事密”(《丽辞》);论比喻,主张“以切至为贵”(《比兴》);论夸张,要求“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夸饰》)等。
文学创作是作者有了某种情志然后通过文辞形式表达出来;文学批评与此相反,是通过形式进而考察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刘勰就根据这一原理建立了他的文学批评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知音》)因此,他认为文学批评的基本途径,就是“沿波讨源”,即从作品所用的体裁、文辞等形式方面,进而考察作品的内容,以及这些形式能否很好地表达内容。这和刘勰论创作的基本观点完全一致,仍然是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个基本点出发,要求作品既有充实的内容,又有完美的表现形式。因此,刘勰的作家论,也是肯定在创作上“文质相称”、“华实相扶”(《才略》)的才能,而不满于“有文无质”(《程器》)、“理不胜辞”(《才略》)的作者。
以上情形,不仅说明“原道”和“宗经”相结合的基本观点是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的;同时也说明,“衔华佩实”是刘勰全部理论体系的主干。《文心雕龙》全书,就是以“衔华佩实”为总论,又以此观点用于“论文叙笔”,更以“割情析采”为纲来建立其创作论和批评论。这就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概貌,也是其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