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扩展资料:
概述
临床上进行肌肉注射,一般都采用臀大肌,也有采用三角肌和肱二头肌注射的,但对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的具体部位,一般认为在整块肌肉上都能进行注射。但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个别病例由肌肉注射位置不当导致桡神经和腋神经的损伤,有的是直接利人挽神经和胶神经干。
方法1:拇指定点:患者俯卧或站立,术者一手中指指腹(注射左侧臀部术者取左手,注射右侧取右手)置于患者髂前上棘,拇指平行向后并弯曲,指尖所触处即注射点(约在大转子内侧上方2~3横指处)。
方法2三线定区:(1)水平线:从髂前上棘绕向背侧至臀裂;(2)垂直线:作平分一侧臀部与水平线相交的垂直线。
注意事项
1肌肉注射的所有步骤,应严格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
2肌肉注射部位要选择适当,避免伤及坐骨神经和较大的血管。
3进针时切勿用力过猛,以防把针头全部刺入肌肉。
4进针时,如被注射者感到注射部位同侧下肢疼痛、发麻,应立即停止注液。
分析和讨论肌肉注射的部位,通常选在臀部肌肉上部外侧(左右侧均可)1/4处。因为该部位的肌肉发达,又无重要血管、神经通过,注射比较安全。
参考资料:
肌肉注射有上臂三角肌注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注射,臀中小肌一般为小孩肌注部位。臀大肌注射有十字法定位和连线法定位,十字法定位即从臀裂顶点向左或者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做一垂直线,将臀部分分为四个象限,远外象限避开内角选择为注射区。连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上的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定位法是上臂的外侧,肩峰下的两三横指处。只能用于小剂量注射。
在家肌肉注射。有一定的危险性下面是我查的资料你可以看看。2、 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75%酒精、2%碘酒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连线法;
15、 皮肤消毒:面积4×6厘米,消毒方法正确,脱碘干净(2次),待酒精干
16、 处置中三查七对
17、 排气
18、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注射部位,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头与皮肤成90度角,垂直迅速刺入肌层,进针深度为针体的2/3
19、 固定针头,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右手推动活塞缓慢注药
20、 注药完毕,固定针栓,干棉签按压针眼处,快速拔针,棉签按压片刻 21、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协助病人整理衣裤,床单位
22、 操作后三查七对
23、 整理物品
编辑本段肌肉注射部位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①、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②、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cm宽,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编辑本段注射原则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②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仔细检查药物,如有变质、沉淀、混浊、有效期已过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能应用。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③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④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避开发炎、感染化脓、硬疤痕及患皮肤病处。
⑤药物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立即注射。注射前,排尽空气。
⑥进针后,先抽有无回血,静脉注射见回血方可注入药物,皮下、肌肉注射无回血方可注入药物。
⑦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解除病员思想顾虑,取得合作,易于进针。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 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万一针头折断,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全部埋入肌肉,需请外科医生手术取出。
2、 长期作肌肉注射的病员,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减少硬结的发生。
3、 两种药液同量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在不同部位注射。
4、 根据药液的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5、 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后臀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6、 避免在瘢痕、硬结、发炎、皮肤病及旧针眼处注射。淤血及血肿部位亦进行注射。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小肌注射法体位:
(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3)仰卧位:注射时,嘱病员肌肉放松,勿紧张。
(4)坐位: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
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
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注射(英语:Injection),即打针,方式有皮内注射(intradermal injection)、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以及骨内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等。
是一种利用注射器与针头穿过皮肤,并将液体送入身体内的方法。是一种给药途径,注射所预期的作用位置,不一定是受注射的位置。
打针方法:
IM(肌肉注射)。
打在肌肉组织内,常用肌注部位为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等。注射方式为常规消毒后,跟注射部位皮肤呈90度迅速进针,埋入针头约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回抽无回血缓推药液,肌内注射发生疗效时间比静注发生的疗效时间长,是所有注射方法中,除静脉注射外,药物显效最快的途径。
IV(静脉注射)。
打在静脉里面,凡便于穿刺,血流丰富,且离静脉瓣较远的静脉均可用于静脉注射。注射方式为常规消毒后,跟找到的血管呈15-20度角进入,见到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缓慢注入药液。静脉注射是所有注射方法内,药物发生疗效最快的途径。
IC(皮内注射 )。
打在表皮和真皮之间,常用部位为前臂掌侧中段,通常用来作皮试(药物过敏试验),也是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注射方式为;乙醇消毒后与皮肤呈5度角或平行刺入皮肤,注入药液0·1ml,见注射部位皮肤形成皮丘后拔针,拔针后不要按揉局部皮肤,也不用按压局部。
如做药物过敏试验,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准备2ml注射器及盐酸肾上腺素一支。皮内注射不可用碘酊消毒,如患者对乙醇过敏,可换用生理盐水消毒。
IH( 皮下注射 )。
打在皮下组织,常用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大腿内侧等。常用于预防接种。注射方法(以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为例,首先常规消毒皮肤,然后将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刺入针梗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回抽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拔针,用棉球按压针眼,迅速拔出针头。
相关内容解释:
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其与吃药不一样。药剂经注射后可迅速到达血液并产生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