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起湿疹怎么治疗?

后背起湿疹怎么治疗?,第1张

如果湿疹仅仅见于背部,可能的原因有重症病人长期卧床,婴幼儿没有翻身的能力,背部长期受压,背部的皮肤出现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局部缺血,缺氧,加之背部通风差,容易出汗,卧床的患者有大小便刺激就很容易引起水肿性的有渗出样的红斑皮疹,所以,背部湿疹患者除了常规治疗以外,最主要的是勤翻身,穿透气性好的衣服,以免局部出现破溃,感染。

治疗方法 1用药物冷湿敷,缓解瘙痒的症状。

2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3可以用纯植物提取的甘伯宗肤痒清乳霜,每天2次,三到五天见效,我身边朋友有湿疹的都用这款乳霜效果还不错。

预防措施1少刺激,不要用热水烫洗,不要用盐水刺激

2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吃牛羊肉,辛辣,刺激,海鲜食物。

3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

4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

 想必说到湿疹,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湿疹是比较多发的。 它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病,那么背部湿疹症状有什么呢下面我和您去看看,希望下面 文章 对您有帮助哦!

背部湿疹症状

 1、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湿疹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这一湿疹的症状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湿疹的症状可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2、 儿童 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这也是属于患上了湿疹的症状表现。

 3、渗出型湿疹:这类湿疹的症状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等常见的湿疹的症状,湿疹患者会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背部湿疹的治疗 方法 :

 1一般疗法:

 ①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②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

 ③禁食酒类、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鱼虾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④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2全身疗法:

 ①抗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有镇静、止痒、减少渗出等作用,常用药有氯苯那敏扑尔敏4mg/次,3次/d,儿童035mg/kg·d;赛庚啶2mg/次,3次/d;苯海拉明25mg/次,3次/d;亦可选择无中枢镇静副作用的药物,如特非那定60mg/次,2次/d;西替利嗪10mg /次,1次/d。可两种药物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也可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②非特异性脱敏治疗: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1次/d;或025%普鲁卡因20ml加维生素C 1~2g静脉注射,1次/d。

 ③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应用,对急性期炎症显著且泛发者可考虑短期服用,如泼尼松20~40mg/d,见效后可酌情减量以至停用。

 ④免疫调节剂:可选用冻干卡介苗卡提素、胸腺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对慢性湿疹,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效。

 ⑤抗生素:对伴有细菌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者,可选用如内服红霉素、环丙沙星或肌注青霉素等。

 3物理及放射疗法 液氮冷冻治疗,浅层X线或放射性核素32P或90Sr敷贴疗法等,可用于病期较久和顽固的慢性局限性湿疹。

 3局部治疗

 1急性期:

 ①在疾病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敷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2%~3%硼酸水湿敷,炉甘石洗剂或 2%樟醇冰片5%明矾炉甘石洗剂等。如仅有潮红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或祛湿散或滑石粉30g、寒水石粉10g、樟醇冰片2g混匀,一天多次频频扑洒。

 ②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宜收敛、消炎,以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防腐收敛性药液作湿敷或蒸发罨包,常用者如复方锌铜溶液,2%~3 %硼酸水,05%醋酸铅或醋酸铝溶液,马齿苋煎水60g加水2000~3000ml,煮沸15~20min后,冷却备用。黄柏、生地榆煎水黄柏、生地榆各30g加水1000ml煮沸15~20min后,冷却备用。或用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等煎水同上方法。有继发感染者可用01%依沙吖啶 利凡诺溶液,对糜烂渗出较轻者或结痂期除用湿敷外,亦可用氧化锌油,10%碱式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膏、祛湿散或三妙散用植物油或甘草油适量调匀外用。

 ③急性湿疹末期——落屑期,如处理不当,易使病程迁延复发或转为慢性。本期治疗原则宜保护皮损,避免外界刺激,促进角质新生,消除残余炎症,可应用清凉软膏、黄连软膏或一般乳剂。

 2亚急性期: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痒、干燥、收敛,以选用氧化锌油、泥膏或乳剂为宜。可根据渗出糜烂的轻重,皮肤浸润肥厚的有无、瘙痒的程度而加入适当的收敛剂、角质促成剂及止痒剂,如3%黑豆馏油、5%紫草、10%生地榆氧化锌油,2%樟醇冰片、5%黑豆馏油泥膏,亦可用祛湿散、新三妙散油调外用等。

 3慢性湿疹:治疗原则为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以选用软膏、乳剂、泥膏为宜。根据瘙痒及皮肤肥厚的程度加入不同浓度的止痒剂、角质促成剂或角质溶解剂,如5%~10%复方松馏油软膏,2%樟醇冰片、10%~20%黑豆馏油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等。或用黄连膏、去炎松尿素霜各半,混合外搽。

每到秋冬季,天气干燥,很多中老年人就发生皮肤瘙痒。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皮肤变薄,身上有抓痕甚至血痂,好发于四肢伸侧和躯干两侧。中医认为在秋冬季节,燥邪当令,燥则肌肤失养,生风发痒。中医典籍称之为“痒风”或“血风疮”。同时在冬季,气温低不易出汗,使皮肤比较干燥,也会瘙痒。如果处理不当,搔抓易出现皮炎,甚至演变为湿疹,症状加重,易形成恶性循环。治疗秋冬皮肤瘙痒症有四大原则:1治疗发生瘙痒的基础病变——皮肤干燥症;2对症处理——止痒;3避免与去除造成皮肤干燥症的原因;4治疗继发的湿疹和皮炎。

治疗皮肤干燥症较有效的药物是尿素软膏,或白凡士林外用。尿素是天然的保湿药物,用尿素软膏抹在皮肤表面,有很好的角质保湿性能。可使皮肤润滑,外用尿素软膏最好的时机是洗浴之后,当皮肤潮湿时使用效果最好。

洗澡最好使用润肤的沐浴露,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次冲凉后使用一些润肤油,防止皮肤水分丢失。衣服要穿天然织物,贴身内衣最好穿纯棉的,增加透气性,与皮肤接触后不会引起过敏。

对症治疗主要是止痒。内服药物可选择抗组织胺类药物等,如钙剂、维生素C、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等。外用的止痒药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霜剂(如2%樟脑霜、2%石炭酸软膏)等。

没有发病的时候,为营养均衡,不需要忌口。发病的时候,就应戒酒,避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牛、羊、狗、鹅肉也应尽量少吃,因为温燥的食物容易上火,加重瘙痒的症状。

皮肤乾涩及冬季皮肤痒

1将皮肤浸入温水中

2润滑皮肤,以避免皮肤的水分蒸散掉

3趁皮肤表面有水份时擦拭乳液

4最佳的乳液就是凡士林

5使用超脂质香皂

6勿太常使用香皂

7使用湿气机

8降低体温

9减少洗澡的次数

10切勿搓澡

11穿纯棉内衣裤

导致后背发痒的原因,除了皮肤干燥外还可能是患者体内机能出现了问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前兆,如神经精神系统障碍就会导致瘙痒。脑动脉硬化、脊髓痨、神经衰弱也可以发生全身性或限局性的皮肤瘙痒。在临床上常见有神经官能症病人有某种幻觉,认为皮肤内有虫而觉痒,有的养成搔抓的习惯。这种情况患者最好到正规的医院检查自己的身体。

也有可能是睡眠不足引发的。因为睡眠不足,身体也变得很疲劳了。慢慢的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血液循环也会变的很差,当健康失衡的时候,皮肤就会出现一些干燥或是粗糙的现象,严重的还会诱发瘙痒。也需要引起注意。

天气的变化也是诱因之一。比如冬季气温很低的时候,人的皮肤水分被蒸发,同时皮脂分泌也明显的降低,慢慢的皮肤的抵抗力会下降,之后就会出现瘙痒的症状了,如果是洗澡太勤,身体表面的皮脂也很容易丢失,也是诱发瘙痒很重要的因素。有时机械性磨擦或理化因素的刺激也是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之一。例如某些人对羊毛敏感,使用某些碱性过强的肥皂,穿着化纤的毛织品等。

  普通型皮肤瘙痒一般是皮肤太干燥造成的,可以口服鱼肝油丸、多种维生素片等,使用西药要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指导,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尤其是含激素类的药物。

  皮肤瘙痒的病因

  一、皮肤瘙痒的内因:

  (1)神经精神系统障碍:脑动脉硬化、脊髓痨、神经衰弱也可以发生全身性或限局性的皮肤瘙痒。在临床上常见有神经官能症病人有某种幻觉,认为皮肤内有虫而觉痒,有的养成搔抓的习惯。

  (2)内脏疾病:胃、肠、肝、肾等内脏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脏病的病人,觉得常常有全身泛发的瘙痒;某些肿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蕈样肉芽肿、及恶性淋巴瘤的病人发生皮肤瘙痒。

  (3)内分泌的障碍:某些妇女在妊娠期常有瘙痒症,一般在产后消失,月经紊乱或卵巢疾病常引起女阴瘙痒症。老年人的皮肤瘙痒可能与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甲状腺疾病的病人可以有瘙痒症。

  二、皮肤瘙痒的外因:

  1、可以引起泛发性或限局性瘙痒。温度的变化常常引起皮肤的瘙痒,冬季搔痒症与夏季瘙痒症的患者对气候的变化极为敏感。被褥太热,突然受热或遇寒皆可能引起瘙痒的发作。

  2.机械性磨擦或理化因素的刺激也是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之一。例如某些人对羊毛敏感,某些碱性过强的肥皂,穿着化纤的毛织品等。

  3.由消毒剂、杀虫剂、除臭剂、染料等刺激物皆能使局部皮肤发痒。

  除上述以外,皮肤瘙痒的原因还可能由病灶的感染、药物、饮食(酗酒)、食物过敏及寄生虫或真菌的感染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瘙痒。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

  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黄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血中钙、磷过高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 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好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背部肌肤虽然不像脸部那么脆弱,但是也是要好好防护的,尤其是夏季,天气热,出油快,背部也会冒油光,继而会出现小疙瘩,痘痘问题。

在洗澡时,应保持适当的水温,太热则会烫伤,在洗澡时,我们可以用磨砂膏清理我们的背部,背部有痘痘的还可以用消炎祛痘的肥皂来进行护理。其次, 我们也可以用浴刷按摩背部,保持适当的力度,否则会对背部皮肤造成伤害。

在洗完澡之后,我们应涂抹身体乳来进行最后一步防护,也可以用痱子粉来进行抑制痘痘的生长,这样,对背部的护理基本也算完成了。

你好,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后背上长了一些小疙瘩,很痒,没吃过什么导致过敏的东西。像你这个情况,即使没吃什么导致过敏的东西,如果是后背部皮肤接触到了化纤一类的衣物,或者是接触了化纤一类的东西,也是会出现过敏性皮疹的。建议局部涂抗过敏药物治疗。

还要勤洗澡,注意下卫生,避免吃些刺激性食物,观察看看,祝早日康复

后背发痒要警惕的疾病包括局限性皮肤瘙痒症、湿疹、神经性皮炎、体癣、虫咬性皮炎等。1局限性皮肤瘙痒症: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症。本病无原发性皮疹,仅有瘙痒症状,局部可见抓痕、结痂等继发性皮疹。2湿疹:局部皮肤瘙痒剧烈,急性期皮疹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本病易反复发作3神经性皮炎:好发于精神紧张、焦虑和情绪易激动等人群。瘙痒剧烈,皮损以苔藓样变为主,可伴有抓痕、结痂和色素沉着。4体癣: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皮损的边界清楚,皮损边缘常见丘疹、丘疱疹、水疱等,中央炎症反应较轻,可见脱屑。5虫咬性皮炎:蚊虫叮咬背部可以引起背部皮肤瘙痒,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皮疹。6环境或衣物刺激:天气干燥、衣物刺激等环境和着装因素也可以后背瘙痒的症状。某些系统性疾病如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淋巴瘤等也可引起后背瘙痒。因此背部瘙痒患者应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判断,并及时进行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873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