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妃子的头饰(旗头)有什么不同吗?

清朝后宫妃子的头饰(旗头)有什么不同吗?,第1张

旗头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清初期,皇太极到康熙年间,满族妇女的头发多是结成鞭子在头顶盘起。两把头也是在这个时候刚刚兴起多在喜庆时候才梳,多用真发,并不高。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会带钿子。类似于网帽的东西,在钿子上面佩戴珠宝首饰。中期才开始兴起较高的两把头。在影视剧中那种旗头是慈禧时期才发明的。后妃通常装束和普通人差不多,在重大节庆和典礼中穿团龙礼服,头戴朝帽,配朝珠。身份的差别主要是礼服的颜色,朝珠的数量材质,朝帽上面的装饰珠宝上有所区别。

清代后宫中,丫鬟一般都是不戴旗头的,只是扎个辫子或是扎起很简单的发髻。

宫妃平时也是不用非带不可的,毕竟那个东西带一次很麻烦,只有在重大场合或是命妇进宫拜见时才带。

虽然带与不带没有那么随意,但是也并非很硬性的规定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但凡是清宫剧,宫中的妃子们似乎都会出现一项日常标配,那就是头上戴着的一种很大的装饰品,名为“旗头”。因为出现的太多,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东西似乎整个清朝都是存在的,是满清的标志,但其实并非如此。在电视剧《延禧攻略》当中,梳理一下时间线就会知道,它的故事发生在另外两部清宫剧《甄嬛传》和《还珠格格》之间,但是这部剧却没有出现满屏的大旗头,这是为什么呢

近期,“乾隆帝”真的很忙,两部大制作都围着他转。《如懿传》讲如懿和乾隆相互扶持,最终如懿成为皇后的故事;《延禧攻略》是讲宫女璎珞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为令贵妃的故事。只是,如懿这边还忙着过审,那边延禧已经红透半边天了。

《延禧攻略》的故事上承《甄嬛传》下接《还珠格格》,让小伙伴们理顺其中的关系毫无困难。看宫斗的过程中,小伙伴们也了解到不少清宫文化,特别是对其清廷美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不过,再重温一下《还珠格格》和《甄嬛传》,然后再看看《如懿传》的海报,细节控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的清宫剧都错戴了旗头。

旗头,在我们的印象中仿佛是满族女子的标配发型,但实际上,旗头到了清朝晚期才出现,而且它的发明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据说是慈禧为了掩盖掉发问题想出来的。

既然是慈禧引领的潮流,那么旗头出现在雍正或乾隆时期,委实是不靠谱的设定,也就说是还珠、甄嬛、如懿等大多数的清宫剧都玩了一把穿越,错戴了旗头。

清初的时候,满族女子盘发都是用真发,发式是由软翅头发展到最常见的“两小把”,也称为“两把头”。旗头就是在“两把头”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旗头,也叫大拉翅、大扁方、大京样,其实就是假髻。真发梳成的两把头,上面再加戴出扇面状的大二把头假髻,使用时用扁簪固定在头上,不用时可取下。

清朝宫廷重要的场合,都有相应的仪服和仪冠,但旗头不在特别正式的场合出现,多数是在宫廷筵席中才使用。清代宫廷女子的旗头有各种形状,大多在广储司或造办处订做,平日里爱戴哪种戴哪种。只是佩戴旗头一定要注意佩戴的饰品不能僭越规格,否则就摊上大事,小命不保。

在《还珠格格》剧中,从太后到宫女都顶着提前出现的旗头,穿越就穿越了吧,反正就是套上历史外衣讲小爱情。如若较真儿,单看旗头的规格,漱芳斋的格格宫女们都得排队过奈何桥。

一般来说,身份越是尊贵旗头上面的装饰越奢华,但最高规格是五种配饰,分别是花、钿、头簪、点翠、珠宝。其中有一些绝对不能僭越的硬性规定。

像格格身份,因为级别不同,所以有配戴“三镶”和“两镶”的,“三镶”以下没有资格用点翠。

我们再看皇帝的小老婆们,虽然说嫔妃嫔妃,但嫔级别的地位低于妃。嫔能享受到的规格是旗头上有“三镶”,也就是说五样配饰里挑三样。镶嵌的珠宝不能使用东珠,只能用一般的珍珠。点翠这种奢侈品嫔倒是能用,但只能用植物造型。

(历史lishixinzhicom)

再说妃级别,能享受到的是旗头上有“五镶”,珠宝类的饰品中准许用东珠,不过东珠的数量有严格标准,最多只能用三颗。点翠也只能用蝶、花、鸟之类,绝不能用凤凰造型。想必大家一定对《甄嬛传》中华妃的那顶点翠头饰印象深刻,据说是当时剧组从一位收藏家手里借来的真品。虽然这个道具演绎雍正年间的故事用的早了,但这个华丽是实打实的有范儿。

再说皇后或太后,旗头也是“五镶”,镶嵌的珠宝可以用到最好、最顶级的,旗头上可以镶嵌极品大“东珠”,东珠产自东北野生珍珠,产量非常少,个大饱满,晶莹圆润。慈禧就是东珠最痴狂的粉丝。还有,只有皇后和太后这个级别的职位,点翠可以用凤凰造型。

对于皇后或太后才能享有的大东珠和凤凰配饰,后宫其他人若是敢用,立即就有挑衅统治者权力的嫌疑,属于“大不敬”,一旦发现就是大罪。

除了东珠和点翠的硬性规定,其它的饰品就没有如此严格了。

做为盘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钗和簪的用途相似,从清代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一般分为实用簪与装饰簪。民间百姓广泛使用的簪子绝大多数是骨簪、木簪、银簪。而宫廷后妃的钗和簪多选择金簪配以珍贵的材料,戴在明显的位置上。

清末,后妃头簪子多都是祖宗传下来的遗物,宫中后妃都视若珍宝。裕德龄在慈禧身边当过女翻译,就提到后妃戴簪的一些事:“1903年立夏,这一天每个人都得换下金簪戴玉簪”;“太后拣了支很美的给我母亲,说这支簪曾有三个皇后戴过,又拣了两支很美丽的给我们姐妹俩各一支,说这两支是一对,其中一支是东太后常戴的,一支是她自己年轻时戴的”。

再说头花,满族女子旗头上的夸张硕大的头花,是由簪发展出来的。随着大拉翅越来越宽大,覆盖面较大的头花便应运而生。

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称为头正,还可选两朵相同颜色的花插在两端,俗称压发花,又称压鬓花,追求奢华的也会用金银、珍珠或宝石做成花朵,相当土豪。

有意思的是,在辽北地区的满族女子对美的渴望极为强烈,她们会在发髻上插一个小瓶,瓶内装有清水,再插上数枝鲜花,宛然就是行走的花瓶。

清晚期,国力日衰,人们生活受到影响,炫富炫不起了,绒花或绢花大受欢迎,据说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荣华”近音,因此,便有戴绒花即为荣华富贵之意。尤其是在女儿出嫁时,头上必须戴红色绒花,图火红吉利。

所以只要条件允许,满族女子不仅喜庆日时戴绒花,而且一年四季都愿意头戴绒花,以求谐音吉祥。

旗头一旦戴上,头上的重量与脚下的高底旗鞋,会让人身体变得笔直,加上长长的旗袍,能使身材显得格外修长,女子缓缓移步间,自然就有稳重和端庄的气质了。这样的气质令人着迷,所以直到清末,“大拉翅”仍为满族女子的主要发饰。只是从比例上说,这种头式只属于小众发型,除了清朝后宫及官宦命妇常使用,民间有效仿却没有大流行。

原因也不难理解,戴旗头费时费力,必须有人帮忙,梳好后无论站或坐都要直著脖子,不能随意俯仰枕靠,虽然漂亮但并不舒服。民间除了婚礼等隆重场合或过年时梳一梳,平日并不多见。

清朝人初期的发型很简单,类似于咱们小时候妈妈给梳的两个小辫,然后给盘上去。后来因为经济条件的发展,清朝的贵族开始学会佩戴奢侈品,简单的发型不能负担沉重的首饰,慢慢的衍变,旗头应运而生。

主要的区别是:华丽和简陋区别。

旗头有繁复简单,一般贵妃就是极尽华丽,比如慈禧旗头;一般宫女的甚至只有一个旗头板子,没有饰品。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清朝晚期在满族及清宫中为妇女所流行的一种头饰,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

一般加戴在真发梳成的二把头之上,与之共同构成夸张的大二把头形状。

常见的大拉翅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头围大小的圆箍。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有时候侧面还悬挂有流苏。大拉翅使用的时候用扁簪固定在头上,不用的时可取下。

扩展资料:

满族发型:

1、二把头:

二把头即两把头,是先将全头头发束于头顶,然后以一支长扁的发簪为基座,分成两缕向左右缠梳。两股头发在头顶梳成横向发髻后,用另一簪子横向插入固定。脑后的余发梳成燕尾形扁髻。紧贴颈部后方的扁髻限制了头部活动和躺卧,但同时也使女子的外观更显文雅庄重。

二把头在清初期只是盘在脑后,且全都使用妇女本身的真发梳成,因此整体造型上较为小且扁矮,但随着时间推移,盘梳的位置向头顶发展,也有将二把头盘的更高更大的趋势,所以在缠梳的过程中开始掺入假发。

清朝晚期,发展出一种名为大拉翅的板型冠状饰物,逐渐取代了二把头 。

2、架子头:

架子头清中叶,是历史上称“乾隆盛世”的黄金年代。在此期问,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首饰制作工艺亦不例外。各种选用名贵材料制成的簪、钗、流苏、头花等首饰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些做工精湛、式样新奇的首饰,极大地刺激了满族妇女追求美饰的心理。

但要将这些金、银、珠、翠、宝石等珍贵材料制成的首饰戴在头上,分量相当可观,低垂的几乎于耳根齐的两把头就显出了许多不足之处。为了将这些华美的首饰戴上去,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

发架有木制的.有铁丝拧成的,样子形如眼镜架,梳头时,把头唪固定后,再把发架横放在头顶,用左右两把头发交叉与发架绾紧。

中间用一横型长簪——扁方固定,然后用簪、钗、疙瘩针等长挺首饰把发梢与碎发固定牢,这样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挺得住了。将头发盘结在架子上时,也常常因为头发不够多而需要充填上许多假发,使发式成为扁平型,双架或双角垂于两鬓间,脑后垂下一个似燕尾般的长发。

3、钿子头:

随着满族妇女发式的不断复杂化,其头式也逐渐的多了起来。钿子头发式便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因在髻中衬有架子取其形似,故称“钿子头 ”。梳妆时先将头发梳成两个横长髻,即将整个头发平分为左、右各一把,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

再以铁丝或藤条做成骨架,外边缠上青绸、缎绒,形似簸箕的钿子戴在头上,再用两条黑缎带系于颌下,使钿子可以十分稳固的戴在头上这种“钿子头”是满族妇女出席隆重场合时的盛装,摘下钿子,便是平时的打扮。

但戴荆子的抓髻式发式是用本人的头发梳理而成,分量重的首饰根本戴不上去,只能插几朵鲜花、绒花等分量较轻的装饰性物品戴,限制了头饰的大量使用。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的繁荣,满族妇女的传统发式也开始出现了由小到大的变化,由实用型向审美型发展。

4、大拉翅:

满族妇女不仅很讲究发式,也很注意头饰。在众多头饰中,大扁方头饰最为普遍。这是一根长约30厘米,宽约2、3厘米的银簪子,横于发髻之中。

在清朝满族妇女的上层中,不仅要带旗头(一种用青绒、青缎做成的扇形头冠),而且要插上各种各样的银饰,如花针、压鬓针、大、小耳挖子等。满族妇女的耳环也与众不同,他们在耳朵上要扎三个耳眼,戴三只耳环,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之上。”横插于发髻之上的类似发冠一样的扁方长三十二至三十三点五厘米,宽四厘米左右,厚零点二至零点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另一端似卷轴。

如一变相横簪,无论是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类似古代男子束发时用的长簪,也许扁方就是由此而演变过来的。扁方的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

清代晚期,满洲贵族妇女开始盛行"旗头",也叫"旗头板"、"大拉翅"。就是以头顶发髻为座,上面放置旗头。旗头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种扁形的冠,里面有铁架支撑,外面用青绒或青素缎等制成,正面有各种珠宝首饰的装点,侧面悬挂流苏。

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旗头

旗头,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是满人入关后流行起来的。清军入关是1644年。

满人入关后,在满汉文化逐渐融合的基础上,满族、汉族女子发式相互模仿,丰富了满族妇女的头饰艺术。其中主要的几种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燕尾”、“高粱头”等等。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680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4
下一篇2023-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