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技巧教你学会口腔共鸣

四个技巧教你学会口腔共鸣,第1张

口腔共鸣的练习方法:

1提颧肌

从上唇到颧骨的肌肉叫颧肌。发音时,颧肌提起,似兴奋地要

唱的感觉,又似笑的感觉--但这个笑,不是咧嘴笑,而是会

心的笑。颧肌松懒下挂(俗称“拉着个脸”),发出的声音自

然冰冷无激情。

2打牙关

有人讲话习惯不好,总是牙关紧咬张不开嘴。这样讲课时必然

音色发闷、发扁,还会影响吐字的清晰度。牙关在哪里把手

放在耳朵前方张嘴试试看,是否有凹陷凹陷处即为牙关。

打开牙关的动作要领是:说话时,上下牙关同时运动,而不是

只动下巴。

3挺软腭

软腭,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舌头”。倒吸一口气时,你

会发现你的小舌头处于“起立”状态,这就是软腭挺起来时的状

态。这个动作可以使口腔后部空间加大,并减少灌人鼻腔的气

流,避免过多的鼻音色彩。

挺软腭可以用“半打哈欠”或“举杯痛饮”的动作来体会。所谓

“半打哈欠”,就是嘴不要张那么大,但还是做了一个深吸气的

动作,此时口腔直对着的后咽壁有“吸凉气”的感觉;“举杯痛

饮”时口腔后部的打开及用力深吸气的动作,同样会在后咽壁有

“凉”的感觉,也可以体会挺软腭的动作要求。

4松下巴

下巴应向内微收,处于放松、从动的状态,不能着意,更不能着

力。如果打开口腔的意识及着力点放在下巴上,不仅会导致喉部

紧张、发音费力、口型不雅观,更容易产生“大撒口”的状态,

从而使得声音变得难听,显得“傻气”,因此,无论从形象上

看,还是从声音效果讲,下巴的大幅度活动是绝对应该避免的。

“提打挺松”分别是指提颧肌、打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

四个动作结合在一起,能够最合理地扩大口腔容积,让口腔形成一种“前紧后松,上提下松”的感觉。提打挺松能帮助初学者快速找到方法,帮助播音员迅速调整状态。提颧肌中提的是颧大肌,颧小肌,向上提起带动口部肌肉,使得上唇和上齿相互依靠。

提打挺松是在口部操放松口部肌肉的基础上,深一步地打开口腔,进行口的开合练习,是口腔播出状态的硬性训练。提颧肌可以增强在发音时的唇齿力度,让声音更积极,音色更明亮,还能极大地改善在吐字过程中声母、韵母的发音状态。

气息练习

要想自始至终地保持声音清晰,就要进行气息控制的练习。所谓气息控制,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即由平时说话时的浅呼吸练成播音主持需要的深呼吸,进而保持整句话声音的持久、有力、饱满、圆润。

具体方法:深吸慢呼的数字练习、长音练习、托气断音练习等等,具体来说,可以做闭口打哈欠、压腹数数、跑步背诗、偷气换气等练习。

想要减颧骨上的肉,简单点的方法可以选择给颧骨上的肉做消脂按摩

1、用指搭配(皙恣颜)按住颧骨打圈式轻轻按摩3至4钟放松颧骨肌肉

2、用指按摩颧骨周围放松面部所肌肉

3、右手按住颧骨适用力施压20秒同右手按住脑支撑部借着压力让颧骨变两边轮流按摩

4、双手压住颧骨外侧轻轻用力往按住30秒同两边轮流

这样坚持下去,颧骨上的额肉会减下去的呢,希望可以帮到你哈,望采纳

痿症科孔祥成医生介绍:

专家指出:面肌萎缩患者的按摩方法

  1:提上唇肌: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2: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3:颧肌: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4:眼轮匝肌:面肌萎缩的按摩方法是什么呢上海面瘫医院赵恢复教授指出,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

  5:口轮匝肌:包括上口轮匝肌和下口轮匝肌,上口轮匝肌:用食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食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692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