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北京2022将把地域维度的长城文化、时间维度的春节文化及百年冬奥与奥运会元素整合,创造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
如果北京申办成功,那么北京将创造在同一个城市举办夏季和冬季两个奥运会的历史,并奉献一届令运动员引以为傲、让所有参与者终生难忘的冬奥盛会。
2、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发展冬季运动,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举办冬奥会将使北京拥有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冬季运动场馆设施,点燃中国冬季运动全面发展的火炬,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会加快促进北京、张家口地区的协同发展,并在“首善之区”进一步普及“残健互融”理念。
3、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推动健身、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规划,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高速铁路将于2019年前后完工。完工后,北京至张家口的`交通时间缩短到50分钟。冬奥会的申办加快推动张家口步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申办冬奥将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3亿人上冰”,将是个了不起的成果;在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方面,申奥将为冰雪运动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很长的产业链,为全世界投资者提供巨大的商机;此外通过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
4、有利于加速城市环境特别是大气污染治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民众健康水平。
申办和筹办冬奥会,将加快改善北京、张家口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低碳产业发展,优化生态环境。
特别是能够加速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进程、带动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就业,促进北京和张家口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老百姓们带来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北京现正通过压减燃煤、严控机动车等措施,力争在2017年将PM2。5浓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冬奥会的申办和举办也将有力推进大气治理,北京的空气质量在2022年达到日均标准“没有问题”。
2022冬奥会的精神: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
2022冬奥会核心理念
一、制定空气治理计划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人们渴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使“奥运蓝”、“APEC蓝”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而申办2022年冬奥会将助推这一进程的实现。随着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冬奥的有序开展,京津冀一体化加快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冬奥会申办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战略布局逐渐清晰。
二、促进低碳产业发展
申办和筹办冬奥会,将大大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低碳产业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如果能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无疑会促进国内的产业转移与升级。”,通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来拉动内需,以体育产业为本体来进行发展,通过体育服务业来带动体育消费,以更加绿色的方式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三、推动冬季运动普及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一个目标,是将在数亿青少年中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冰雪运动被广大青少年热爱,尤其是在以北京、张家口为核心的华北地区大力推广冬季冰雪运动项目。
河北省 科技 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经过两年建设发展,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提速,技术转移机制进一步完善,运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达到省委、省政府建好用好展交中心的要求,2022年,展交中心将紧紧围绕河北省 科技 创新“十四五”规划开展五项重点工作,打造展示、交易、转化、产业化“四位一体”的全国性技术交易大市场和国际化技术转移大平台。
建设 科技 成果供需库,实现 科技 奖励、鉴定登记、财政资助成果等供给信息和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全入库,采取线上挂牌、线下撮合、路演对接等方式促进签约转化。
——《河北省 科技 创新“十四五”规划》
展交中心2022重点工作
重点围绕全省12大主导产业、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全产业技术需求库和高质量成果供给库。
在技术需求库建设方面
1广泛开展技术需求征集。重点围绕 科技 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 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充分发挥各类协会、技术转移机构、 科技 特派员、技术经纪人等作用,分地域、分领域、分产业广泛开展技术需求调研征集活动,对技术需求进行评估评价、分类梳理、汇总入库。2022年底前,完成5个市的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入库。
2形成常态化登记入库制度。依托河北省 科技 成果转化网,利用网站、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实行最简化网络技术需求自助登记,开展实时技术需求征集,不断充实技术需求库。
3强化成果转化网功能。不断完善河北省 科技 成果转化网系统功能,构建统一的数据库标准,进一步提升技术需求库精准查询、精准匹配等功能,实现 科技 成果供需双方实时对接,切实提高供需匹配效率和成功率。2022年,促成技术成果签约不少于100项。
在成果供给库建设方面
1深挖省内优质技术成果。对 科技 奖励技术成果、鉴定登记 科技 成果、财政资助科研成果三类成果推进全覆盖入库,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和专利,引导鼓励在河北省 科技 成果转化网挂牌交易。以省内骨干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为重点,系统梳理近年来各级 科技 计划项目产出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省 科技 奖项技术成果,特别是承担国家 科技 专项项目课题产生的技术成果等,全部汇总纳入成果供给库。依托省内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中心等,布局建设“成果输出基地”,定期汇总入库技术成果。2022年, 科技 成果供给达到10万条以上。
2拓展省外优质成果供给。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等合作,积极“走出去”参加中关村论坛、上海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深圳高交会等品牌展会,扩大交流合作,拓展优质技术成果来源渠道,增加优质成果供给。2022年,完成10所高校院所技术成果登记入库。
3不断提升成果库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强化成果库多维度查询、大数据分析、精准化服务等功能,为区域、产业、企业等提供高质量定制化成果供给清单。
建设国际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独立或与地方、企业联合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引进国内外专业培训导师,分岗分级培训并制定考核标准,培育一批专业技术转移人才。
——《河北省 科技 创新“十四五”规划》
展交中心2022重点工作
扩展延伸 科技 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继续遴选加盟国内外优秀技术转移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逐步形成纵向贯通省市县、横向联结产学研、延伸链接国内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1加快布局河北展交中心分中心。结合全省产业布局特点,深化与各市县、高新区、产业聚集区等合作,创新运营模式,明确职责定位,建设河北展交中心分中心,打造成果转化的“末梢神经”,形成“一核多级”的省市县三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网络。2022年,设立河北展交中心分中心5家以上。
2集聚高水平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围绕健全完善从 科技 项目研发到 科技 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更多国内外高水平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加盟展交中心。同时,对加盟服务机构实行优化动态管理,形成成果评估评价、技术转移转化、技术合同登记、 科技 金融服务、法务财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全环节服务体系,不断提升 科技 成果转化服务水平。2022年,开展第三批中介服务机构遴选,动态数量达到25家以上。
3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评价工作。在河北省 科技 成果转化网开辟涵盖成果评价、 科技 金融、中介服务、分中心建设等功能的“服务大厅”,启动“成果评价在线申请受理系统”,按照“管办”分离的要求,承担技术成果第三方评价工作,争创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技术评价机构,为促进技术成果和合同登记、增加技术合同交易额奠定基础、作出贡献。
4组织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训。加强 科技 评估师、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培训,形成链接产学研、联结京津冀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2022年,启动组织京津冀技术经纪人联合培训班。
深化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北方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国家级技术转移单位合作, 探索 建立跨区域技术交易联盟机制,实现展示交易中心线上综合服务系统与京津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推进京津冀技术市场一体化。
——《河北省 科技 创新“十四五”规划》
展交中心2022重点工作
联建高层次 科技 转化平台,深化 科技 成果转化区域合作,构建“覆盖全省、联通京津、链接国内外”的技术转移网络,促成更多优质技术在河北落地转化。
1推动京津冀数据资源共享。联合京津高校院所,扩充“京津冀 科技 成果协同转化中心”成员单位,扩大“京津冀优质 科技 成果资源池”规模,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深化展交中心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 科技 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等机构战略合作,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促进京津更多优质技术成果在河北转移转化。
2深化对接国内优秀创新资源。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交流学习,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知名科研院所,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大等“985、211”“双一流”高校合作,采取联建“成果输出基地”“成果转化中心”“引智工作站”等方式,不断汇聚国内 科技 创新资源。
3突出 科技 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与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河北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外专引智工作站、国际合作基地等深入合作,推动国外先进 科技 成果在河北落地转化。
4构建省市县联动转化网络。继续紧盯国家技术转移河北(正定)中心批复事宜,争取早日获批。结合省市县三级展交中心建设,全面构建贯通全省的联动转化网络。
加快完善 科技 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和技术转移服务支撑体系,构建功能完备的技术转化平台、成果交易平台,推动一大批 科技 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河北省 科技 创新“十四五”规划》
展交中心2022重点工作
针对技术供需信息不对称、 科技 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坚持多场次、高密度、精准化、重实效要求,谋划组织“1+1+N”系列展会和活动。即:筹划“1”场 科技 成果转化峰会,组织“1”系列品牌性活动,开展“N”场推介路演活动。
1河北省 科技 成果转化峰会。围绕“立足京津冀、联通国内外”,聚焦国际化、高端化、未来化技术,谋划“河北省 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峰会暨2022京津冀 科技 成果展”,涵盖1场主论坛和技术转移、银企对接、隐形冠军、项目路演等专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年度技术交流盛会。2022年5月底前,完成活动筹办。
2组织系列品牌活动。继续开展展交中心品牌性活动,依托技术需求库信息,加大与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全面开展 科技 成果直通车、科冀高速路、“河北智造”融合提升县区行、金企对接会等系列成果对接活动。2022年,组织各类活动不少于10场。
3开展精准对接推介活动。围绕对接、签约、落地、见效四个环节,结合河北展交中心市县分中心建设,与各市县深入对接,聚焦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策划系列专场路演、技术发布、需求对接、推介沙龙等活动。
加快建设河北省 科技 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河北省 科技 创新“十四五”规划》
展交中心2022重点工作
按照《河北 科技 成果展示服务中心运营有限公司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在完成重点任务基础上,加强外部资源合作,不断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
1提升公司运营质量。围绕展览展示、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服务等业务内容,随时调整更新展览展示内容、重点应用场景和网络观展新形式。主动对标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科易网等国内先进技术交易网上市场,持续推动服务平台优化升级。
2提升团队服务水平。引进培养懂平台运营、懂成果转化、懂市场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加强公司绩效考核,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提升公司管控能力。发挥股东单位优势,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收入多元化。
3提升媒体宣传效果。与央媒、省媒和自媒体深化合作,开展全媒体矩阵传播,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展交中心最新动态和全省 科技 创新成就。广泛利用公众号、电视、报纸等传媒,加强服务平台宣传推介力度,扩大注册用户数量,提升展交中心行业和区域影响力。
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5G全面商用……一系列国家大事和民生关切,让2020年备受期待。
▲资料: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这些时间节点很关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迎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后,对于中国而言,2020年又将是一个新的时间坐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0年3月,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关键的时间节点,中国将要如何规划这一年的发展蓝图,备受期待。
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绝对贫困也将在中国全面消除,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过去40年,中国完成了卓越的经济转型,8亿多人成功脱贫,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在此背景下,中国将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这些大事很重要
中国健儿出征东京奥运会
▲资料:当地时间2019年12月15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主场馆日本国立竞技场举行竣工仪式。
2020年,日本东京将成为亚洲首个两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体育迷们即将迎来奥运盛宴。
根据东京奥组委消息,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于2020年7月24日和8月9日举行。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在又一个4年的奥运备战周期中,中国健儿厉兵秣马,奋勇争先。2020年的东京“大考”,他们已经蓄势待发。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在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提上日程。
按照计划,2020年,中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这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这段时间可以使用较小的代价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在2020年就有一次“火星冲日”的机会。
京沈、京雄等多条高铁开通
▲资料:2019年5月7日,航拍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施工现场。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在2020年,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中国高铁,将迎来京沈高铁、京雄城际铁路等多条重磅新线。
其中,京沈高速铁路连接北京市与辽宁省沈阳市,正线全长698294公里。按照计划,京沈高铁将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届时,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由4、5个小时缩短至25小时。
而京雄城际铁路则起于北京西站,终至河北省雄安新区,正线全长106公里,预计2020年底投入使用。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对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支撑建设雄安国家级新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走进“空间站”时代
▲资料:2018年11月6日,中国空间站“天宫”核心舱亮相珠海航展。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在中国航天的“超级2019”之后,中国航天又将开启“超级2020”。2019年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袁洁透露,中国将于2020年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
据载人航天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步伐。
北斗导航覆盖全球
备受关注的北斗导航也将在2020年迎来新进展。
根据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一周年有关情况发布会的消息,2020年6月前,中国计划再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将全面建成。
2019年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袁洁透露,2020年,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系统将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服务范围延伸至全球,真正做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这些民生热点要知道
5G网络将覆盖所有地级市
2019年,中国正式启动5G商用,这让人们对于5G时代的生活充满期待。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0年,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9亿部,占总出货量14亿部的14%,同比增长15%。
无人驾驶、AR演唱会、服务机器人……5G,不只是比4G多1G。伴随着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更多人将享受到5G带来的高速率、低时延的上网体验,见证一系列产业的变革。
港澳台居民可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保
2020年起,港澳台居民也可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保了。
2020年1月1日起,《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施行。
《办法》将在内地(大陆)就业和在内地(大陆)居住未就业的两类港澳台人员纳入适用范围,并规定在内地(大陆)就业的港澳台居民应当参加五项基本社会保险。依照《办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港澳台居民,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新政策的推出,无疑将大大提升港澳台居民的融入感和获得感。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启用
伴随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0年1月1日正式启用,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经过调整,新版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
值得注意的是,有70个新增、27个续约药品共计97个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平均降价607%、264%。更多患者将享受到降药价带来的实惠。
这些时间节点要关注
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
▲资料:2019年4月4日,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战火纷飞的前线,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抗美援朝一仗,打出了新中国国威,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和平环境。
但在那场战争中,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牺牲,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一个是新中国主动拥抱世界的试验田,一个是近代以来外界接触中国的重要窗口,深圳和浦东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回顾2019年,从深圳先行示范区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在回顾筚路蓝缕创业路的同时,也期待两地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描绘出新的蓝图。
上交所成立30周年
1990年11月26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上交所30年的快速成长,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回顾30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回望过去50年,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飞跃,也看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更受期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