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长骨骨折康复的康复评定

四肢长骨骨折康复的康复评定,第1张

(一)骨折愈合情况评定:注意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注意发现是否存在延迟愈合或未愈合、假关节形成、畸形愈合等愈合不良情况;注意有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关节挛缩、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

(二)疼痛评定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法)

VAS评分法简单、快速、易操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测定疼痛强度的常用方法。取一条长度为100mm的直线,直线左端(或上端)代表“无痛”,直线右端(或下端)代表“无法忍受的痛”。测试者要求患者将自己感受的疼痛强度标记在直线上,线左端(或上端)至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患者的疼痛强度。每次测定均使用未画过标记的直线,以避免患者比较前后标记而产生主现性误差。VAS评分法不仅可以测定疼痛的强弱程度,也可以测定疼痛的缓解程度及其它方面如:情感、功能水平的程度等。

2、简化的McGill疼痛评分表

McGill疼痛评分表(MAP)是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定疼痛的量表,将疼痛分为感觉性、情绪性和判断性三大类20 亚类,含 78 个词,能灵敏有效地测定疼痛的性质和强度,但因词汇较多,难以准确理解,有些词难以找到中文对应词,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简化MPQ 将词汇缩减为15 个,并增加了视觉模拟量表(VAS)内容,使其实用性大大提高。临床实验证实,与标准 MPQ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国内有人应用简化 MPQ 对急性痛、慢性痛和术后痛患者的疼痛性质、强度及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了比较,表明简化MPQ 信度高、效度好,简便易行, 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测痛工具。简化的McGill疼痛评分表主要包括6项指标:选词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目测类比定级(VAS)与现有疼痛强度(PPI)。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

1、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1)关节活动度可以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种测定方法,原则上取被动测定值作为记录,如果需要合并记录主动运动测定值时可在括号内记入并注明主动运动字样。

(2)使用具有较长测量臂的角度仪,至少每递增5°为一刻度。

(3)在肢体选定显而易见且容易掌握的部位安放角度仪的基本轴和移动轴臂。

(4)测量时先将角度仪的基本轴及移动轴相重合为0°,然后使移动轴随着关节的运动而相应移动,度数增加。

(5)具有多关节运动的场合,原则上采取避免受到影响的体位进行测量。

2、测定数值的表示

(1)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数值以基本体位0°位(neutral zero method,约与解剖学的体位相一致)作为基准来表示。

(2)测量关节活动度时,如根据病例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法或者与关节活动度有关内容应该随测量值一并记入。

(三)肌力评定,国际普遍通用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为191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Lovett所提出的6级分级法,具体如下:

· 0级:零(zero)无关节活动,无肌肉收缩

· 1级:微弱(trace)有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 2级:差(poor)去重力情况下关节作全范围运动

· 3级:可(fair)抗重力情况下关节作全范围运动

· 4级:好(good)抗中等阻力关节作全范围运动

· 5级:正常(normal)能抗最大的阻力关节作全范围运动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Lovet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如被测的肌力逼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加“+”,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具体如下:

0 级~~~未触及肌肉的收缩。

1 级~~~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级~~~可触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下。

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对抗轻微阻力。

4-级~~~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级~~~能对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级~~~能对抗比中等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级~~~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级~~~能对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若检查时有痉挛加“S”或“SS”(S-spasticity),如有挛缩加“C”或“CC”(C-contracture),以示该肢体有特殊情况。

( 四 ) 肢体长度及周径测量

1、上肢测量

(1)上肢长度测量:测量时,病人作为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悬后,腕关节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肩峰外端到桡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上臂长:体位同上,测量从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

前臂长:体位同上,测量从从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的距离。

(2)上肢围度测量

上臂围度:病人分别取肘关节用力屈曲和肘关节伸展2种体位,医疗人员测量上臂的中部、肱二头肌最膨隆部的围度。

前臂围度:病人将前臂放在体侧自然下垂,医疗人员分别测量前臂近侧端最大膨隆处和前臂远端最细处的围度。

2、下肢测量

(1)下肢长度测量:测量时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测量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或从股骨的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

大腿长:体位同上,测量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距离。

小腿长:体位同上,测量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外踝的距离。

(2)下肢围度测量

大腿围度:病人体位为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医疗人员测量髌骨上方250px处或自髌骨上缘起想大腿中段去6、8、10、300px处的围度。记录结果时注明测量部位。

小腿围度:病人体位为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医疗人员分别测量小腿最粗处和内、外踝上方最细处。

(五) 感觉功能评定,检查病人有无合并神经损伤。

(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上肢骨折时重点评定饮食、写字、更衣等功能障碍。下肢骨折主要评定步行、负重等功能。常采用Barthel指数、FIM(功能性独立性评定)等。

您能够明显看到肱二头肌,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 瘦:如果您的身体整体偏瘦,那么肌肉线条就会比较明显,包括肱二头肌。

2 运动:如果您最近有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尤其是针对肱二头肌的训练,那么肌肉线条会变得更加突出。

3 遗传:每个人的遗传因素不同,有些人天生就有较为突出的肱二头肌,这也可能与基因有关。

因此,您能够明显看到肱二头肌并不一定是一种病态,但如果您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医生。

你所示的查体见已经是康复评定的一部分。据患者现病情,肌力以查。还需做神经损伤检查,我建议检查桡神经。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症状。(肌电图检查)完整的康复评定还需做关节活动度测量,日常生活能力测评等,不知道你是用来干什么的。康复训练:肌力训练/活动度训练/精准度控制等。建议你去康复科颇具规模的医院进行康复指导。

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对其进行肌力评定时,其中有十块肌肉为关键肌。

上肢关键肌有五块,分别对应颈五到胸一。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腕肌,指深屈肌和小指外展肌。

题主对应的数字及以上五块肌肉的肌力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619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