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名气,李治的名气就不是那么大了。再加上武则天后来把持朝政,大肆杀死李姓子嗣,很多人就把这个责任算在了李治的身上。说就是因为他的软弱无能,爱好美色,才会使得武则天有机可乘。
李治本来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他的前面还有两个哥哥李承乾和李泰。因为他的大哥和四哥两人争夺皇位,争的不可开交,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机缘巧合之下,在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下,他顺利的登上了皇帝之位。
在登上了皇帝之位之后,他勤勉政事,百姓日子也是过的安居乐业。李世民在去世之前,就把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让他好好辅佐。所以,李治在掌握权利的前期,很多事情都要经过长孙无忌的点头。后来李治想废王立武,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最终他还是改立成功了。长孙无忌一干人等都被罢免了。李治也从舅舅的手里把权利给夺 了回来,他也终于做了一个有名有实的皇帝。
但是在显庆五年,李治的身体不太好,所以才让武则天有了可乘之机。武则天也是一个野心家,她对权利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所以,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势力,一方面排除异己。李治可能在后期看到了武则天的野心,有废后的打算,无奈这个武则天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最后还是被她糊弄过去了。到后期,李治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他自己也压制不了武则天了。
所以,我觉得李治不仅仅是一个贪恋美色的人。他是一个有自己主见的人,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不过他的主见和能力相对于李世民,表现的不是那么明显罢了。
赵顺然。《风起霓裳》中,李治的扮演者名叫赵顺然,是一位青年演员。虽然他参演的作品并不多,但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不少小女孩都非常喜欢他。
《风起霓裳》中,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唐朝的长安城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而李治则是唐朝统治者李世民的儿子,同时也是唐朝的太子。
他虽然性格有些文弱,但对待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却非常执着。在与武媚娘相识后,他就被武媚娘的智慧与美貌所吸引了,为武媚娘付出了许多。唐太宗会选定他为太子,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他是嫡出,而他本人在政治上的能力却并不是非常出众。
李治在登基成为皇帝后,将武媚娘从感业寺中接了出来,同时对武媚娘非常宠幸,不仅给了武媚娘皇后的位分,还让武媚娘随他一同理政。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唐高宗李治总是被塑造成无能而好色的人设,但在《风起霓裳》中,李治的人设却很好。虽然确实有些懦弱,但却非常善良。
李治的扮演者赵顺然演技怎么样?平心而论,赵顺然的演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但他塑造的李治却收获了不少观众们的喜爱。赵顺然曾参加过湖南卫视的真人秀节目一年级大学季,但当时大家对他的关注度很低,因为他在节目中的表现很一般,镜头也不是很多。
后来他又参演了影视剧《暗恋橘生淮南》,被很多观众痛骂,是最丑的一版盛淮南。在《风起霓裳》播出前,很多观众都对赵顺然并不看好,但《风起霓裳》播出后,赵顺然的口碑立刻就好了很多。甚至有一些观众开始期待赵顺然的新作品了。
李治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显是李治的儿子,李隆基是李治的孙子。出生先后顺讯:李世民→李志→李显→李隆基。
李世民:唐太宗,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治:唐高宗,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祖籍陇西成纪,628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三位皇帝,字为善。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李显:唐中宗,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李隆基:唐玄宗,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扩展资料: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
参考资料:
-唐朝君主
唐高宗李治勤政爱民,爱民如子,并且杀伐果断,独断朝纲。
受电视剧《武则天秘史》的影响以及野史对李治的随意评价与荒*描述,许多人对于李治存有一定的误解。但是历史上的李治与它们的描述并不相同,他不仅具有极高的政治才能,他还很乐于接受纳谏,积极进行朝政的改革。在他的统治下,唐朝也日益繁盛,这也为武则天后来的太平盛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 唐高宗李治勇于和长孙无忌抗衡夺权。因为李世民不放心年幼的李治继位统治国家,便在去世之前要求长孙无忌帮扶李治统治国家,整理朝政。而这也造成了长孙无忌在朝廷中专权和蛮横霸道的情景。为了夺得权力,年幼的李治便早早开始谋划,在朝中拉拢势力,直到在四年后夺得权力,把长孙无忌贬出京城。
二、 李治勤政爱民,并且乐于修改法律。身为皇帝,李治深切的明白法律建设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命令长孙无忌和一众大臣修订了最完整的成文法典《唐律疏议》。正是有了这部法律,唐朝的各项刑法也更加明确,民众也有了自己的道德天平,使得自己不敢犯事。这也在表面上维持了大同社会的现状。
除此之外,这部法律还与西方著名的《罗马法》并称。它也把我国古人的法律意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
三、 李治统一了朝鲜半岛,并且与外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刚继位的李治并不懒惰,而是每天忙于正务。在唐朝边境受到了突厥和高丽的侵犯时,他选择一举灭掉东西这两个大敌。这为边境的民众解决了生存压力,给他们争取了和平生活的机会。就以唐太宗李世民来说,他曾经御驾亲征讨伐高丽,但是徒劳无果。而他这一遗憾也被高宗所弥补。除此之外,唐高宗也积极与外建交,在一段时期内,也与多个国家进行了深切的文化交流。
总而言之,民众对唐高宗李治是存有一定的误解的。他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厉害,也有理想政治抱负的皇帝。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现在的史学界普遍认为他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帝王。
因为唐高宗在位期间,唐朝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扭转了太宗时期在辽东战局的颓势,唐朝的疆域达到了最大。
唐高宗继承“贞观之治”,国力持续强盛,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由此来说唐高宗被历史低估了,也并不准确。因为李治这个皇帝,和秦国历史上的秦昭襄王有点像,他在位的时期很伟大,但是和他有多大关系呢?
唐高宗李治在位前期的“永徽之治”,朝政主要把持在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手中。公元660年以后,李治身体时常不好,朝政又逐渐被武则天把持。
如果把唐高宗在位时期的所有功绩都归到李治身上,说他多么伟大,明显是言过其实的!
永徽之治,唐朝庙堂的决策,取决于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将仁孝的太子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同时,嘱咐李治继位之后,重用并升迁李勣。
同年六月十日,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八月升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以二人辅佐朝政。
永徽之治,是唐高宗继位初年,基本遵循唐太宗时期制定的各项政策。实现了唐朝版图的空前扩大,百姓物阜民丰,使得天下大治。
永徽二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入侵唐朝庭州,唐朝派遣梁建方征讨西突厥。
唐朝连续多年对西突厥用兵,永徽三年,唐军在牢山之战大败阿史那贺鲁。先后派出程知节、苏定方率军出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显庆二年,大将苏定方率军击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逃往石国,被生擒,西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伸向了中亚腹地,空前扩大。
永徽二年,百济入侵新罗,侵占大片领土,新罗派遣使者恳求唐高宗下诏令百济归还领土,并责令高丽和百济保证当地的稳定,否则后果自负。
永徽六年,高句丽与百济把唐高宗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联合进攻新罗,同时向日本求援。
新罗向唐朝求援,李治派兵攻打高句丽和百济,战争持续到龙朔三年,大将刘仁轨在白江口大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唐军攻占百济全境,百济灭亡。
废王立武,唐高宗独掌大权的开始
永徽二年,唐高宗孝服期满后,迫不及待地就把自己的老情人武则天接进了后宫。刚入宫,缺乏根基的武则天,不得不卑躬屈膝讨好各方,获得一片称赞。
武则天深得李治的宠爱,永徽三年被封为二品昭仪,李治对武则天的宠爱日益加深。最后决定废掉原配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李治在征求辅政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的意见时,唯有李勣说这是皇帝的家事,不需要询问外人。
可能李勣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自己这句话,他的徐氏家族被灭,自己还被掘墓毁棺。再给他一次机会,他是否会为自己感到耻辱。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激烈反对,褚遂良甚至扔掉笏板,摘下帽子,扣破额头表示誓死反对。李治完全不顾大臣的反对,坚决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永徽六年,武则天被立皇后,联合许敬宗开始陷害反对立他为皇后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同年,褚遂良被赶出朝堂,显庆四年,长孙无忌被贬至黔州,被逼自杀。
废王立武事件之后,唐高宗李治开始独掌朝政,乾纲独断,成为大唐王朝真正的掌权者。但是这一时间没有持续多久,他强势的老婆就把他权力拿走了。
帝后同朝:舅舅退了堂,老婆走上台前门赶走了狼,后门又进来了虎,完全就是唐高宗朝真实写照。显庆四年,武则天和许敬宗以谋逆的名义,把长孙无忌贬至黔州,借机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朝廷的大权好不容易收回到了唐高宗李治手中。结果显庆五年以后,李治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朝政。
这是武则天趁机插手朝政,开始参与唐朝的中央决策。为了进一步执掌朝政,武则天开始慢慢扫除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治一度发觉了武则天的企图,看到武则天有主导朝局的趋势,为了李唐江山,开始有了废后的打算。
但却被武则天提前知晓,武则天找到李治,一哭二闹三上吊,把李治给治得服服帖帖,李治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废后这件事总要有个背锅侠吧,很不幸协助李治拟定诏书的上官仪被拉出来顶了包,劝阻被诛杀,后来因为孙女上官婉儿被中宗李显宠爱,才得以平反。
此后,李治再也没有理由压制武则天,而且不久之后,李治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眼睛都有点看不见了,武则天得以掌握朝政。
唐朝在此时出现了帝后同朝的奇葩现象,至于说李治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病,估计武则天比谁都清楚,李治可能换个皇后病就好了。
历朝历代,如果皇帝出现不能理政的情况,多半是培养太子监国,自己辅导太子接掌国政。
但李治却把朝政交给了武则天,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守成之君,不知道伟大在哪里,合格在哪里?
唐高宗的文治武功集中在前期,与民休息是他的主要政绩武功方面来看,唐高宗吞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使唐朝的版图达到最大。这几场战争集中在永徽二年到龙朔三年,将近十二年的时间。
最后一场李勣攻灭高句丽的战争,虽然持续到五年后的总章元年,但其实龙朔三年的白江口之战,唐军获胜,攻占百济全境,已经基本锁定对高句丽之战的胜局了。
另外,西域战场和辽东战场的主要将领苏定方、李勣、刘仁轨等人,都是在太宗朝已经声名鹊起的名将了,李治更像摘桃子的。
文治方面,唐高宗时期编纂的《永徽律》《唐律疏议》,均完成于永徽前期,都是由长孙无忌主持修订的,当时朝政都掌控在长孙无忌手中,李治的作用相当一般。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坚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本着少折腾的原则,极大地缓解了唐初连年征战的社会矛盾,降低了社会的犯罪率,社会安定繁荣。
另一项重要举措是重视科举制度,为了有效地选拔优秀人才,李治在位时期更多地采取科举选才制度。
当时参加科举选士的人员极大地增加了,甚至李治的好几位宰相都参加过科举,拥有功名。
但是唐朝的科举选材制度还远远不能与后世的宋朝相比,大部分官员的选拔还是依靠世族推荐,但不能否认李治在科举推广中的贡献。
整体来看,唐高宗李治时期的政绩,成绩十分耀眼,但是貌似很多都和他关系不大。
如果硬要把一些政绩加他身上,来个定位,个人认为他的历史地位不会高过汉景帝。至于说跟他老爹比,那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