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陀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
1、制作材料和工具:
新砍的圆木(杨木最好)、刀、手锯、锤子、铁珠、木棍、细绳等。
2、制作过程:
第一步:用刀把粗细均匀新砍圆木的一端削成小于45度的圆锥形,使圆锥侧面稍向外鼓。
第二步:在圆锥上端适当留出一段,并用手锯把多余的部分截去。
第三步:把截得的部分放在地上,使截面接地锥尖向上,用锤子把铁珠钉入锥尖,并使铁珠露出一部分。
经过以上三步,木陀螺就作成了,也可以在截面上用彩笔画出不同颜色的同心圆。为了便于使用,还要把准备的细绳系到木棍上作成一把鞭了。
3、木陀螺的玩法:
玩耍时,先把鞭稍儿压在木陀螺的圆柱体上,并按顺时针方向缠绕细绳,直到缠完细绳木陀螺与鞭杆接触。然后放于平地上,右手持鞭把儿向身体左侧抽动木陀螺,这样木陀螺就被发动了,再用鞭子抽打木陀螺,使其继续旋转。
二、沙包的制作方法及玩
1、制作材料和工具:
旧衣布料、粮食(玉米或小麦或豆子也可用其它填充物)、剪刀、针、线等。
2、制作过程:
第一步:把旧衣布料对折裁剪成大小合适的正方形。
第二步:把正方形布料开口的两边用针线缝合形成小袋子,然后从没缝合一边翻面。
第三步:把粮食装进小袋,不能太满,然后用针线缝合开口边。
第四步:用针线缝合相连六个小袋的四角构成中空的沙包。
经过以上前三步,可以制成单袋沙包,用第四步可以制成中空的沙包。
3、沙包的玩法
沙包有多种玩法,可用作键子,也可用作标的物等。不过最典型的还是集体打沙包,即可用长方形场地,也可用渐进螺旋形场地。长方形场的玩法是:一队在宽边的外侧用沙包打场内的另一队队员,场内队员可以任意跑动;渐进螺旋形场地的玩法是:进场队一人先站在入口,打击队从入口对面的场外投沙包打开始,开始后进场队每名队员可以随时从入口进入比赛向中心安全点跑动,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只能按跑进路线跑动,进场队员只有从开始点进入安全点,再从安全点退出开始点才为胜。不管哪种场地的玩法,只要比赛中被击中便失败。
三、滚圈的制作方法及玩法
1、制作材料和工具:
旧盖(桶、盆)、手锯、锉、较硬铁丝、钳子等。
2、制作过程:
第一步:用手据把口沿完好旧盖(桶、盆)的口沿锯下,再用锉把不平整处锉平。
第二步:用钳子把铁丝弯成滚圈的推手。推手下端推口要根据滚圈的形状决定。
经过以上两步,滚圈就作好了。
3、滚圈的玩法:
一手持推手的推把儿,另一手拿圈,使圈与推手的推口接触。可拿在空中,也可置于地上。滚圈时,拿圈手向前轻推放圈,同时,另一手持推手向前跟进,并使推口不脱离圈继续向前推动。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2对于如何制作户外体育器械进行总结。
(1)要有效的利用废旧材料,渗透环保的理念给幼儿。
(2)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制作适合幼儿并且是幼儿喜欢的体育器械。
(3)抓住自制体育器械的特点:要安全、卫生,耐用
3灵活多样的运用自制的体育器械,开发一物多玩的特点。
4 家园互动,利用家长资源,积极的带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内容和方法: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大三班全体幼儿,具体的对如何自制体育器械,如何有效的投放自制体育器械进行的研究。
方法是:
1发动家长一起参与收集材料,如:塑料瓶、旧报纸、易拉罐、零头布等。家园合作,制作体育活动所需的器械,如:把塑料瓶制成哑铃,把报纸制成纸球、纸棍,把易拉罐制成高跷等等,并把部分器械投放到日常的晨间活动和游戏中。
2 进行幼儿家长和教师之间自制体育器械的评比,并进行展览,之后汇编成器械操。
3把体育器械运用到主题活动中,每周的健康活动中要用到一种自制器械。
4 教师在幼儿户外活动是通过记录、观察及时写教学随笔和反思。
5通过长期对孩子使用自制器械的观察教师研讨自制器械投放的有效性。
6 教师探讨一物多用,让自制体育器械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1、丰富的体育器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它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对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起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体育器械很多,如呼啦圈、同心鞋、皮球、跳绳、高跷、平衡木、拱形门…还有淘气堡、滑滑梯、攀沿墙等大型玩具,教师们也知道要变着各种游戏方法让孩子们玩,孩子们也喜欢玩,但如果让他们每天面对,兴趣也会逐日渐弱。因此,有能力的幼儿园可以自制一些体育器械。
2、教师要通过对幼儿平日的活动进行细心观察,善于去发现幼儿喜欢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从而有选择性的去制作出幼儿感兴趣的器械。还要善于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地对器械进行改进,使其更为完善、更能符合幼儿的活动要求,更加具有锻炼的功效。如:根据幼儿园小朋友对小动物袋鼠跳的样子感兴趣,制作出了玩具“布袋娃娃”;由幼儿对蓝猫咕噜噜果奶的喜爱,用其空瓶制作了“保龄球”;由家中最最常见的皮鞋盒挖出两个孔制作成“大鞋与小鞋”等等器械。
(二)挖掘山区资源,优化幼儿体育活动器材1、自制户外体育活动器材,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八大动作的发展。山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山、石、土、竹等,为了充分激发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不同年龄幼儿八大动作的发展,我们自制了一系列幼儿体育活动器材。三年中师幼共制作出几十种富有山区特色的、适合不同年龄孩子活动、练习不同动作的体育游戏器材。可分为大头类、竹子类、草类、民间类等。如:木头类有:摇马(将木板的下面钉一个半圆形的木头做成的摇马,圆形木头朝前,幼儿双脚站在木板上,左右摇晃,练习平衡动作)、高跷(将圆柱体的木块两边用麻绳线圈上,幼儿一手拿一只高跷,双脚轮流往前走、)木梯、大木鞋(可三—四名幼儿双脚穿在一双大木鞋里,几人同时协调的抬同一只脚,依次往前走)、木筒、木扁担、梅花桩、长木凳等。草类有:草蒲(用草编成蒲后挂在墙壁上在2—3米内练习投掷)、草栏、草尾巴(将搓成的小短绳系在腰间当尾巴,在一定范围内四追逐跑)、草网、草蛇、草飞标、草龙、草球、草圈、草索等。 竹子类有:竹马(将竹棒的一头做成马头,马头朝前,竹棒放在胯下,做骑马动作,发展跳的动作)、竹圈、竹竿、竹蜻蜓、竹筒、竹梯、竹扁担、竹车、花轿(将竹棒和纸箱做成轿子,让幼儿玩抬轿子游戏)、竹筒高跷、翘翘板(将两至三个竹筒绑在一起,做成翘翘板,让幼儿学习玩翘板)、竹跳马等。民间类有:毽子、稻草人、陀螺、舞龙、铁环等。自制体育游戏器材安全、有趣又实用,在制作过程中既可激发幼儿的创新热情,又使幼儿的手脑并用能力得到锻炼,可谓一举两得。首先与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材料,或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半成品材料,通过开放式提问,以旁观者身份引导幼儿巧用废物、变废为宝,与教师一起制作多种玩具。资源的科学利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发展。2、自制幼儿操节器械,优化幼儿晨练价值 为了提高幼儿早操的质量,我们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与幼儿家长、幼儿一起自制了一系列操节器械,将健康素质培养持之以恒地贯彻于准备、学操、练操、表演、锻炼阶段。即:引导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制作器械,共同参与选操、编操,鼓励幼儿积极提出建议,并运用观察、模仿、想象等方法,探索创编新动作,以此培养创新能力。三年来,我们共创编了六套幼儿器械操:单花环操、双花环操、棍棒操、绳操、筷子操、彩球操等,操练活动大大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了晨练的价值。这是一篇论文的片段。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丰富的体育器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它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对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起着积极的作用。\n2、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体育器械很多,如呼啦圈、同心鞋、皮球、跳绳、高跷、平衡木、拱形门…还有淘气堡、滑滑梯、攀沿墙等大型玩具,可以做器械操的包括哑铃、呼啦圈、同心球、皮球等。\n就是自制体育器械,它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制作,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将变废为宝,保护我们身边的绿色环境为宗旨,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当地的条件、季节等等而自制的,具有适时性、针对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发展幼儿的身体和基本动作为目的,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让幼儿在自由选择器械,探索玩法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