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预防医学》模拟题及答案(3)

2017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预防医学》模拟题及答案(3),第1张

  答案解析:涎液是口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三对大涎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和众多的小涎腺(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所分泌的混合液的总称。正常人腮腺和下颌下腺分泌涎液的量占全涎液分泌量的90%,所以E正确。其他选项错误,A、B、C、D不选。所以此题选D。此题易错选D选项。腮腺及下颌下腺分泌量占总涎液分泌量的90%。

 41、上颌尖牙的特点是

 A唇面似圆五边形,唇轴嵴明显

 B唇面近中缘和远中缘基本对称

 C牙根近颈部横截面呈葫芦形

 D舌轴嵴和边缘峭均不明显

 E牙尖偏向牙体长轴的舌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唇面牙冠近似圆五边形,唇面有个突出的唇轴嵴,所以A正确。近中边缘嵴较直,远中边缘嵴较圆突,不对称,所以B错误。牙根颈部横截面为椭圆三角形,不成葫芦形,所以C错误。舌轴嵴和边缘嵴均较明显,所以D错误。远中牙尖嵴大于近中牙尖嵴,牙尖偏近中,牙尖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所以E错误。此题选A。此题易错选E选项,上颌尖牙的牙尖偏向近中,上颌牙齿牙尖一般位于牙体长轴的颊侧,下颌牙齿牙尖一般位于牙体长轴的舌侧。

 42、咀嚼中舌的作用不包括:

 A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以利消化

 B形成食团,后送食团以吞咽

 C保持食物于切嵴或(牙合)面

 D对食物进行挤压以粉碎食物

 E防止食物或饮料溢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咀嚼活动中,舌的形状多变,动作复杂,作用亦非常重要。咀嚼中舌的主要作用有:传送食物,搅拌食物,选择食物和辨认异物,压挤食物和清洁作用。

 43、左侧侧方咀嚼形成的Ⅱ类杠杆,其支点位于

 A右侧牙列

 B升颌肌合力

 C左侧颞下颌关节

 D右侧颞下颌关节

 E左侧牙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44、覆盖通常是指

 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前牙舌面盖过下颌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

 B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前牙盖过下颌前牙切端之间的距离

 C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

 D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

 E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前牙盖过下颌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覆盖:亦名超(牙合),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如在前牙,即指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

 45、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可至

 A根颈3/4

 B根中1/2

 C冠中2/3

 D冠颈1/3

 E颈缘平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髓室顶和髓室底之间相距约1mm。

 46、关节盘中最薄弱的是:

 A关节盘前带

 B关节盘前带1/2

 C关节盘中带

 D关节盘后带

 E关节盘后带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关节盘  位于关节窝、关节结节和髁突之间,呈椭圆形,内外径大于前后径。矢状方向上可根据厚度将关节盘分为前、中、后三带,其厚度依次约为2mm、1mm和3mm,其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其中前带和后带的胶原纤维呈多向排列,而中带的胶原纤维以前后向走行为主,没有血管神经分布,正常情况下与髁突前斜面、关节结节后斜面相对,为关节盘主要的功能负重区。

 47、上颌体的后面参与构成

 A上颚

 B颞下窝

 C眶下缘

 D上颌窦

 E颞窝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上颌体的后面又称颞下面,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

 48、属于舌下区内容的是

 A舌下襞

 B舌下肉阜

 C舌下动脉

 D舌下肌群

 E二腹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为舌下区的边界与内容。舌下区位于舌和口腔黏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之上,前起两侧为下颌骨体的内侧面,后止于舌根。其内容物有:舌下腺及颌下腺深部,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神经及舌下动脉。舌下襞、舌下肉阜为舌下区表面结构;舌下肌群、二腹肌为颈部解剖内容。故选答案C。

 49、关于切牙孔解剖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线的交点

 B硬腭中线前、中1/3交点

 C表面菱形腭乳突覆盖

 D前牙缺失以唇系带为准

 E前牙缺失在牙槽嵴正中间向后05c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切牙孔表面黏膜隆起为腭乳头,也称切牙乳头,非腭乳突,故答案C是错误的。

 50、前(牙合)运动循环的功能阶段是

 A下颌下降

 B下颌前伸

 C下颌上升,切牙对刃

 D切牙对刃,并滑回至正中(牙合)

 E下颌下降与前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咀嚼运动。前(牙合)运循环始于正中(牙合)位时,下颌下降是为了牙尖脱离锁结以及获得适当的开口度,下颌前伸为切咬食物做好准备,下颌上升,切牙对刃,切咬食物,穿透食物后,上下切牙对刃,然后下颌切牙的切嵴,沿上颌切牙的舌面向后上方回归至正中(牙合)。由对刃滑回至正中(牙合),是发挥功能的阶段,因而答案D正确。

 51、不属于前磨牙特点的是

 A(牙合)面的点隙及邻面均为龋齿好发部位

 B常作为判断颏孔位置的标志

 C常作为义齿修复的基牙

 D可能出现畸形中央尖

 E拔除则可用旋转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因为前磨牙的牙根是扁根或者双根,拔牙时主要使用摇力。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前磨牙常作为寻找颏孔的标志。旋转力拔牙适用于前牙。

 52、颊面具有二条发育沟的磨牙是

 A上颌第三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三磨牙

 E下颌第一磨牙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53、按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记录牙位的方法,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记录为

 A25

 B75

 C5

 D2

 E4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目前最常用的牙位记录方法为部位记录法:以“+”符号将牙弓分为上、下、左、右四区。每区以阿拉伯数字1~8分别依次代表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以罗马数字Ⅰ~Ⅴ分别依次代表每区的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即为45。

 54、上颌动脉的翼腭段中,不包括的分支有

 A腭降动脉

 B蝶腭动脉

 C上牙槽中动脉

 D上牙槽后动脉

 E眶下动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上颌动脉的翼腭段其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和蝶腭动脉。

 55、对下颌下腺导管描述正确的是

 A与舌神经没有交叉

 B开口子腮腺

 C在舌骨舌肌和下颌舌骨肌之间前行

 D自后下斜向前下走行

 E自后上斜向前下走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下颌下腺导管位于下颌下三角内,走行自后下斜向前上走行,导管开口大,异物容易进入,与舌神经在该区自外上钩绕下颌下腺管经其下方转至其内侧和上方;其导管开口干舌下肉阜。

 56、上颌骨的突起包括

 A鼻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B额突、鼻突、上颌突和腭突

 C蝶突、颧突、鼻突和腭突

 D颧突、额突、牙槽突和腭突

 E颧突、蝶突、上颌突和腭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四突:上颌体、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57、喙突上附着的肌肉为

 A颊肌

 B翼外肌

 C咬肌和颞肌

 D颞肌和颊肌

 E咬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喙突上有颞肌和咬肌附丽,髁突颈部下方有翼外肌下头附着;两突之间有下颌切迹(乙状切迹)。

 58、关于牙本质龋透明层叙述错误的是

 A透明层又称硬化层

 B牙本质龋最深层、最早出现的改变

 C牙本质小管钙化

 D位于病变的底部和侧面

 E在透射光下呈均质透明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透明层又称硬化层,为牙本质龋最深层、最早出现的改变,位于病变的底部和侧面,在透射光下呈均质透明状。这种透明是由于牙本质小管管腔变窄、管腔中有矿物盐沉积,使管腔内折光率与周围细胞间质相似。这些矿物晶体可来源于其表面脱矿层游离出的无机盐离子的再矿化。

 59、临床上表现为白色、非均质口腔黏膜病变,镜下见上皮层内的全部细胞均呈非典型性,即细胞恶变,而基底膜尚完整,此病例的诊断应为

 A原位癌

 B浸润性癌

 C上皮中度异常增生

 D角化不良

 E红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原位癌是指上皮层内细胞恶变,而基底膜尚完整,未侵犯结缔组织。

 60、疣状癌最常发生于

 A下唇

 B上唇

 C舌背

 D舌面

 E颊粘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疣状癌为一种非转移性的高分化鳞癌的亚型,以外生性、疣状缓慢生长和边缘推压为特征。烟草可能是口腔疣状癌的主要病因学因素。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16和18感染占口腔疣状癌的40%。疣状癌以老年男性下唇多见,颊、舌背、牙龈、牙槽黏膜均可发生。病变开始时为边界清楚、细的白色角化斑块,迅速变厚,发展成钝的乳头状或疣状,表面突起。

一般可将人出生前的发育分为三阶段:

 1增殖期:此期为自受孕至受孕后2周,包括受精、植入和三胚层胚盘的形成。

 2胚胎期:指受孕后第3~8周,此期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系统,胚胎初具

 人形。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此期完成。

 3胎儿期:受孕后第9周至出生。腭的发育在此期的开始阶段完成。

 第一节 神经嵴、鳃弓和咽囊

 一、神经嵴的分化

 胚胎发育的第3周,三胚层胚盘形成。发育中的脊索和邻近的间充质诱导其表面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其中轴处形成凹陷称神经沟,隆起的外缘称神经褶。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

 第4周,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汇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未进入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这部分细胞即神经嵴细胞。

 神经嵴细胞位于神经管和表面外胚层之间,形成沿胚胎头尾走向的细胞带,以后分为两条细胞索,列于神经管背外侧。胚胎第4周,神经嵴细胞发生广泛的迁移,演化成机体不同的细胞并形成许多重要组织成分。

 1神经系统组织:包括施万细胞(Schwann),面神经的膝状节,舌咽神经的上节和迷走神经颈节,与Ⅴ、Ⅶ、Ⅸ、Ⅹ各脑神经相联系的自主性神经节、神经节内神经元周围的卫星细胞,脑膜。

 2内分泌组织:甲状腺的降钙素细胞、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细胞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细胞。

 3软硬结缔组织:迁移至头面部的神经嵴细胞形成该区大部分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胚间充质。包括面部的骨、软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牙周膜、血管周细胞、血管平滑肌。横纹肌、腺体及皮肤脂肪组织的周围组织也来自神经嵴细胞。

 4皮肤组织:皮肤及粘膜的黑色素细胞、真皮

 二、鳃弓及咽囊的发育

 鳃弓和咽囊的发育与面部及颈部发育关系密切。

 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充质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称鳃弓。它们由头至尾端依次发生。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者称鳃沟;在咽侧者称咽囊。

 鳃弓和鳃沟的外表面被覆外胚层;咽侧除第一鳃弓被覆外胚层外,由内胚层被覆。鳃弓内部中轴为原始中胚层,周围有迁移来的神经嵴细胞围绕。鳃弓内部逐渐分化出肌肉、神经、软骨、血管等。

 鳃弓、咽囊及其衍生物

鳃弓 肌衍化物 骨等衍化物 咽囊 咽囊衍化物

一 咬肌、腭帆张肌、鼓膜张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 上下颌骨、砧骨蝶下颌韧带、锤前韧带、麦克尔软骨 Ⅰ 中耳、咽鼓管

二 表情机、二腹肌后腹、镫骨肌、茎突舌骨肌 镫骨、茎突、舌骨小角、舌骨体上部、茎突舌骨韧带 Ⅱ 腭扁桃体

三 茎突咽肌 舌骨大角、舌骨体下部 Ⅲ 胸腺、下对甲状旁腺

四 喉部肌肉、咽缩肌 喉软骨 Ⅳ 上对甲状旁腺

五 胸锁肌、斜方肌 — Ⅴ 滤泡旁细胞

 颈窦:第二鳃弓生长速度快,朝向胚胎的尾端,并覆盖了二、三、四鳃沟和三、四、五鳃弓并与颈部组织融合。被覆盖的鳃沟与外界隔离,形成的一个暂时的由外胚层覆盖的腔。以后的发育中消失。残余形成囊肿或瘘管。

 发育异常:

 1腮瘘:颈窦未消失形成颈部囊肿,如囊肿与外部相通即称鳃瘘,其开口可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任何位置。

 2先天性耳前窦道、瘘管。第一鳃沟和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时,可在耳屏前方形成皮肤的狭窄盲管或点状凹陷,多为先天性。

 第二节 面部的发育

 一、面部发育过程

 起源:额鼻突、第一鳃弓

 (一)面突的分化

 胚胎第3周,发育的前脑生长迅速,其下端出现一个突起,称额鼻突,其下方为下颌突,第4周其外上方长出两个突起为上颌突

 口凹:胚胎第4周,额鼻突、上颌突、下颌突的中央形成一个凹陷,即原始口腔

 嗅板或鼻板:第4周,口咽膜破裂,同时额鼻突的末端两侧的外胚层上皮出现椭圆形局部增厚区。由于细胞的增生,边缘隆起,其外侧缘更明显,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窝。将额鼻突分成三个突起1个中鼻突和2个侧鼻突。鼻凹将来发育成鼻孔;鼻板细胞形成鼻粘膜及嗅神经上皮。

 第5周,中鼻突生长迅速,其末端出现两个球形突起称球状突

 拉特克囊(Rathkepouch):

 约在胚胎第3周末,在口咽膜前方口凹顶端正中出现一个囊样内陷,此囊不断加深,囊中的外胚层细胞增生并向前脑腹侧面移动并分化出垂体前叶细胞,此后囊退化消失。此囊的残余可发生颅咽管瘤

 (二)面突的联合和融合:

 第6周面突一面生长,一面与相邻或对侧的突起联合

 第7~8周联合完毕,颜面各部初具人形。

 面突及其衍生组织

起源 突起 软组织形成物 硬组织形成物

额鼻突 中鼻突

(球状突) 鼻梁、鼻尖、鼻中隔各软组织、上颌切牙牙龈 筛骨、犁骨、前颌骨、上颌切牙、鼻骨

侧鼻突 鼻侧面、鼻翼、部分面颊 上颌骨额突、泪骨

第一鳃弓 上颌突 上唇、上颌后牙牙龈、部分面颊 上颌骨、颧骨、腭骨、上颌磨牙及尖牙

下颌突 下唇、下颌牙龈、面 下颌骨及下颌牙齿

 二、面部发育异常

 畸形主要发生在胚胎第6至第7周面突联合期。

 唇裂(cleft lip):

 面裂(facial cleft):横面裂、斜面裂

 第三节 腭的发育

 一、腭的发育过程

 腭指介于口腔和鼻腔之间的组织。胚胎早期原始口腔和鼻腔是相通的,腭的发育使口腔和鼻腔分开。由两个突起发育完成:前腭突(原腭)、侧腭突(继发腭)

 嗅囊:第6周时,由于侧鼻突、上颌突向中线生长,将中鼻突的两个球状突向中线推移,并使其相互联合,使鼻凹外口不断抬高,变成一个盲囊,称嗅囊。以后由于嗅囊深部各突起联合部位的上皮变性,嗅囊延长,最后与口腔相通。

 前腭突(原腭)的发育:

 第6周时,在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形成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侧腭突(继发腭)的发育:

 第6周末 ,左右两个上颌突的口腔侧中部向原始口腔内各长出一个突起,称侧腭突。

 最初向中线生长,由于舌窄而高,几乎充满了原始口鼻腔,并且与发育中的鼻中隔接触,所以侧腭突很快即向下或垂直生长,位于舌的两侧。

 第8周,由于下颌骨长度和宽度增加,头颅抬高,舌的形态变为扁平,位置下降,侧腭突转向水平方向并向中线生长。

 第9周时,左右侧腭突与前腭突自外向内、向后逐渐联合,中心留下切牙管或鼻腭管,为鼻腭神经的通道。同时两侧腭突在中线处自前向后逐渐融合

 二、腭的发育异常

 腭裂(cleft palate)

 颌裂(cleft jaw)

 腭突融合线处可发生发育性囊肿,如鼻腭囊肿、正中囊肿

 第四节 舌的发育

 一、舌的发育过程

 起源:第一、二、三、四鳃弓

 突起:侧舌隆突、奇结节和联合突

 第4周时,第一、二鳃弓在中线处联合。同时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突起,两侧两个较大的侧舌隆突和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一个较小的奇结节。

 第6周,两个侧舌隆突生长迅速并越过奇结节,在中线联合,形成舌的前2/3即舌体。奇结节由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第4周同时,第二、三、四鳃弓的口咽侧,奇结节后方,间充质增生形成一个联合突。主要由第三鳃弓形成。以后,联合突向前生长并越过第二鳃弓与舌前2/3联合形成舌的后1/3即舌根。

 联合线处形成一个浅沟称界沟(sulcus terminalis)。

 舌体表面被覆外胚层上皮,舌根表面被覆内胚层上皮。界沟所在部位就是口咽膜所在位置。

 甲状舌管(thyroglossal duct):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底部正中线(奇结节和联合突之间中线处),内胚层上皮增生形成伸向尾侧的盲管。第7周时其增生至颈部甲状软骨处,迅速发育成甲状腺。此后甲状舌管逐渐退化,与舌表面失去联系。但在其发生处的舌背表面留下一浅凹即舌盲孔,位于界沟的顶端。

 第7~8周时舌肌长入。舌肌来自枕部肌节,同时有神经纤维进入。

 第11周左右,舌背的菌状乳头开始分化,稍后是丝状乳头发生。味蕾约在14周开始发育

 二、舌的发育异常:

 分叉舌——罕见。侧舌隆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正中菱形舌——舌盲孔前方,有时可见椭圆形或菱形红色区域。舌乳头呈不同程度萎缩。以前认为是奇结节未消失形成的残余。近来证实与局部慢性真菌感染特别是白色链球菌感染有关。

 异位甲状腺——舌盲孔附近的粘膜下、舌肌内,也见于舌骨附近和胸部。

 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未退化或部分上皮残存可形成。

目录 1 拼音 2 下颌运动 3 开闭运动 4 前后运动 1 拼音

xià hé yùn dòng

2 下颌运动

依其运动的方式不同,基本上可归纳为开闭运动、前后运动与侧方运动。运动的性质可为单纯性的,亦可为综合性的,均需通过髁突的转动与滑动来完成。在运动中,各肌肉之间有互相协助的,有彼此对抗的; 有主固定的,有管运动的;有收缩的,有松弛的。

3 开闭运动

开颌运动,为下颌颏点顺沿中线张开,不发生偏斜的张口运动。主管肌肉为翼外肌、二腹肌、下颌舌骨肌与颏舌骨肌等。收缩时拉下颌向下,同时舌骨下肌群收缩,固定舌骨。在开颌程度较小时(20mm左右),髁突属转动性质,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如颌继续张开,在髁突转动的同时,偕关节盘顺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滑动,直至关节结节处;或其稍前方。髁突的活动涉及关节上下两腔。关节盘的中间带居于关节结节顶和髁突之间,此时关节盘的双板区上部弹力纤维被拉长,蝶下颌韧带与茎突下颌韧带处于紧张状态,以限制髁突的过度活动; 如再继续张开,则翼外肌便保持紧张状态,二腹肌出现强力收缩,使髁突停止在关节结节处,仅作转动,而不再向前滑动。活动只发生在关节下腔,使颌开到最大限度,通常为50~70mm。此时嚼肌和颞肌,特别是颞肌后纤维,亦有明显收缩活动。这可能是对抗开颌肌的收缩,以防关节脱位。闭颌运动,大致循开颌运动的轨迹作反向运动,此时舌骨上肌群松弛,颞肌、嚼肌及翼内肌同时收缩,使下颌回到正中位。

4 前后运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02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7
下一篇2023-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