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最近不管见到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想请刘丰老师解释一下。
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所有人,在投影源里都有固定的关系。
我们在现实中发生的一切,它的来源从哪儿来?从投影源里面来。当你在现实中修炼的时候, 常有似曾相识之感,说明你已经开始回归内在了;所以你内在对你所有投影出来的现实都有一种关联感。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我经常见到一个人,觉得怎么这么面熟,我问咱什么时候见过?他说没见过啊!他说,我见过你,但你没见过我。这个感觉,大家可能都有过。
当我们不断地跟内在关联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内在跟你共振的那份能量,一种同频的感觉。
这个大家都会有感觉,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其实是圆满的,就是 所有人的信息其实你内在都有。 这个时空里面有史以来所有人的信息,古往今来所有人的信息你内在全有。
当我们执着外相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外相上的区别,我们只用外部特征、时间和经历来判断。其实我们内在的丰盛是没有一个人的信息你没有,所以 当你能够跟你内在关联起来的时候,你外在的这个相随时可以呈现,所以你可能看到所有人都亲,所有人都有共鸣。
还有些更特殊的案例,有的时候你见到一个陌生人,你觉得这个人我真的见过,而且你这个地方你没有来过,你也觉得曾经有来过。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是在我们梦境里见过。
梦境是高维的,曾经在梦境中到过这个地方;当现实走到这个位置的时候。 因为梦就在时间的纵轴上,可以任意到过去,任意到未来, 所以你在梦境里曾经经历过未来一件事,当这个时间点到这儿的时候,被你发现:这个人我见过,这个事我经历过。
越进入内在,世界上熟悉的人事物会越来越多。
知道了这些以后,似曾相识在别人认为特别奇妙,那在你觉得很自然;所以你的心胸、心量会很容易打开,这就是意识跟内在关联以后的一种生命的觉知,你会越来越自在。
再升华一下,他是你投影出来的, 每一个我们见到的人都是来度我的,这是他(她)为什么会出现在你生命里的原因, 这样你就会知道相遇的意义。
傅立叶定律——所有复杂能量波、复杂的波形,最后都可以被拆解成正玄波,即SinX,正玄波也叫作简谐波,正如大道至简。佛家把正玄波叫做一念,一念一众生;在道家系统里,这个正玄波叫做太极,分成阴阳两极;在我们信息技术里,它叫做单一信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把正玄波描述成龙,龙是正玄波的图腾。
一般人只关注到正玄波的强度、频率、波长、色彩等,而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正玄波的维度,也就是能量维度。一维的能量在线上跑,二维的能量在面上跑,三位的能量在立体空间里跑,四位的能量就超越时空了。一维是二维的投影,三维是四维的投影。
能量波的传输特性——任何一个能量波,它可以遍布整个宇宙空间,就像在平静的湖水中扔一个小石头,产生的波纹会涉及整个湖面的所有角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任何一个能量波,它是遍布整个N维宇宙空间的。——由此得出——这个空间的任意质点都具足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和他们的相互关系,这叫 宇宙全息律 ,正如释迦牟尼佛初定的时候说出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也就是道家思想讲的“ 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
从 求同存异 到 求同尊异 到 归同了异 到 无同无异 求同是在更高纬里去找他们的同,尊异是尊重他们在低维度里本来就不同。这种关联我们叫做“缘”。缘,是投影源里的关系。
佛学智慧体系是对宇宙描述相对更完整、层次更精细的描述体系佛——做 无上正等正觉;如来藏——N维;不空如来藏——零维,即刻,当下,在每一个当下,在每一个时空的节点,在每一个不占空间体积的质点里面包括宇宙中的所有智慧和它们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全息点;空不空如来藏——N-1维到四维空间,它既有空也有不空,在每一个维度里面它既通达N维又通达零维;无漏——从零维到N维选择的坐标体系,叫做无漏,即是说没有任何信息在这之外;无量——趋向于无穷大。
佛教系统里的高维实践——经文和咒语原理:任何一个文字只要它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那么呈现这个文字的能量分布就会存在于这个空间。“经在佛在”,当我们诵读经文时,我们就跟这个能量做着调制,把周围的杂波进行调制,相当于 “载波技术”,也就是所谓的“带业往生” ,我们就在跟最高境界的能量做着同频共振,这就是一种高维实践。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失礼而后利”
N维——道
N维至N-1维——德
三维空间——仁,大爱,“仁”代表两个人,一个有形的人,一个无形的能量态的人。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我们每个人看到什么,取决于第三个能量波渲染出来图像,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的一切,实际上都是由我们的认知投影出来的,我们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渲染出什么样的外部世界影像,也就是佛家说“万法由心,相由心生”。
《超体》"当这个宇宙出现生命的时候,他们就在选择,当环境适应生命存在的时候,他们选择繁衍,当环境不适应生命存在的时候,他们选择永生。"
永生,描述的是高维能量状态,也就是第四维里时间成为变量,这就告诉我们当环境不适应生命生存的时候, 生命选择的是纵向提升维度。
先天八卦——引领永生;后天八卦——在三维空间里,达到和谐共振;
生命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也就是提升维度,它的终极目的就是永生。
最适合提升的三维能量分布状态是意识能量和物质能量的高度和谐,也就是当我们的内在意识能量和物质能量高度和谐,心物合一时,纵向的提升才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和谐,就会在低维能量产生纠结,会让我们牢牢困在三维认知状态里。
发愿——今生就要成就的大愿。
入世心法的第一件事——信,相信本自具足,相信任意空间质点具足宇宙中所有智慧, 信为道源功德母。
入世心法的第二件事——愿,愿力是我们内在一切动力的源泉,真正有大愿的人,在现实中是没有大事的。
圣父——N维宇宙空间的能量
圣灵——N维宇宙空间纯净能量在三维空间的投影
圣子——耶稣,人都是上帝创造的,但夹杂着不同维度的认知障碍,原罪,只有耶稣是纯粹的从N维到三维的纯粹的人,所以说“只有借着耶稣的名,才能回到神的国”
佛——N维宇宙智慧
法——贯穿于宇宙空间中所有的能量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僧——三维空间的投影。
阅读《圣经》的时候,要静下心来去感知,去感应,去跟它共鸣,任何一种经文都有无穷多种解读,本身是一个多维的全息的信息系统。所以诵读比理解重要得多,诵读是一个全息能量唤醒的过程。
太阳代表爱,是付出,是寂而长照,爱只在纯粹付出的时候才是真理,才是跟真理契合的,才是带着巨大的喜悦、快乐与满足的,当我们真心爱一个人的时候,在付出爱的那一刻,我们会感受到这个世界非常美好,我们内在充满喜悦和满足。你在爱中获得的滋养,实际上不是得到爱的时候,而是付出爱的时候,而且是无分别地付出。
相信本自具足,才知道其实 我就是爱,我在哪儿爱就在哪儿 ,因为我永远与神同在。
相信本自具足,才知道其实我就是光,光前面不会有黑暗,光前面如果有黑暗说明有障碍,障碍就是我们的认知,当我们把障碍拿掉,黑暗就不存在了。
心理学研究的是三维和思维之间的临界关系。
布莱恩·魏斯《前世今生》:人的每一世是带着一种功课来得,而这一世的功课怎么完成,一定是在你自己选择的体系里完成。是学会爱、学会接受、原谅,学会包容。心理体系中的高灵、高我,就是元神、神识,其实都代表着更高维度的投影源里的能量关系,它会跟我们三维能量在特殊的条件下产生关联。
催眠治疗是让你从四维空间里去看到三维影像之间的关联而进行内在调整。——在投影源里把自己认知的纠结颠覆。
系统排列每个人身上本来就有这位主角父亲或母亲的全部信息,在家排的场域里,被指令进入了内部的某个人的信息。
《一的法则》2012年是一个转折期,人类内在意识能量已经从三维状态转成高维主导了,地球三维生命的跃迁、提升到更高的维度,这是标志性的点。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我们的生命轨迹就注定了。
你看你周围的人都不怎么样,那你自己的内在投影源也不怎么样。你有什么样的认知,就投影出什么样的现实。如果你对现实不满,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我们本身内在认知的缺失或者内在的不圆满。一切源自内在,这个概念让我们将生命理解为不外求,所以我们内在的成长,真正的成就,其本质上都是源于内在。
我们如何处理投影源里的认知,佛家叫“业力”,基督教叫“原罪”,所有的认知其实都是障碍,都是跟我们内在具足圆满智慧连接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呈现出来,投影出来,所以我们在生命中遇到的一切,都是我们觉察内在障碍的机缘。“烦恼即菩提”,我们只能超越它或者颠覆它,才可能通往内在具足圆满的生命状态。一个完全把自己的烦恼转化成智慧的人被称之为罗汉,也就是说,他在解烦恼的时候获得了智慧,他已经不会因为自己的任何事情而生气烦恼,这就是一位觉者。而菩萨是把别人的烦恼当成他得智慧的因,他比罗汉又多了无穷多倍的智慧,所以叫菩萨。
生命的根本意义——提升意识能量的维度(自由度)
入世心法——信 愿 行 证三维空间的人如何在每一个当下去提升内在意识能量的自由度?
信什么?信的终极目标是N维空间的宇宙智慧。相信我们内在本自具足,才是正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不会妄自菲薄,永远有进取的能力和信心;不会妄自尊大,每一个众生都本自具足, 心态是高度平衡、高度和谐的。
愿什么?有大愿的人,在现实中没有大事。整个智慧系统的同一个大愿,叫做天人合一。
行什么?万行必归于心行,万法必归于心法。行,首先是觉察,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是跟我们的内在相关的,第一时间我们就要觉察。觉察就是要发现题目,读懂题目一定要反求诸己。读懂这个题目反映了自己的什么认知。只有向内找到原因的题目,才是真正引领我们提升生命的题目。 观到这个题目再把它颠覆,所谓的“消业“。在颠覆自己固有认知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与高维连接,就产生了无尽的喜悦,称之为“法喜“。
持咒、诵经、祷告、瑜伽、内管,都是正心行的一部分。
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创造高维实践的条件呢?一是净,内在干净、通透。二是静,安静、平静。三是敬,恭敬。当我们知道N 维宇宙空间的智慧比我们三维所拥有的这些知识要多无穷倍时,才能超越我执和法执。四是镜,每个人相当于坐在一个球面镜的中心,我们看四面八方,其实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像,也就是所有外部世界都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投影,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五是境,环境的境,在我们无明的时候,我们要创造一个走向成长的道路或环境。
证什么?印证,直心面对自己,直心面对世界,只有当你直心面对世界的时候,现实的呈现才会给你最好的印证。
心灵环保从四维到N-1维,佛家叫做阿赖耶识,是我们内在的所有认知信息存在的集结。关注的是宇宙的生态。
能源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
财神咒一个人心里的富足、满足感是一种福报的象征,一个人有福报,心性就比较稳定,做事情就会专注,事业比较容易成功,会得到很多正财。正财是会自己来的,不用去求。所以,修财神,就是修内心的富足感。
当你内心的富足感越大,你唾手可得的东西越多,这实际上是心里养成的富足感所带来的。财富是能量,我就是财富,我在哪儿,财富就在哪儿——真正彻底的富足。
道德经中关于“知足”的三个境界:一个是匮乏,不知足,认为我们需要从外面拿到东西来满足自己。二个是知足,觉得够了,不需要更多的财富。三个是知道自己本自具足,当你知道自己本自具足的时候,你就只剩下付出了。
附:老年人的心灵关怀
(1)生命、死亡、临终关怀的本质:十方缘 老年人的心灵呵护中心
(2)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是用来洗心的,中医是用来养心的,儒家正心,道家静心,禅宗明心,所以诸位古圣先贤讲的是 同一个修心的问题。
(3)《秘密》《吸引力法则》是以现实的物质需求作为驱动力,在内在造像,然后再投影到现实世界中。
(4)《易经》易道洗心,从圆满次第上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新都是发光、发亮、发白的,都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圣人一次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5)《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6)儒家: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道德经》致虚极 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8)《六祖坛经》——识得常住真心,本自清静。you are master。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在的大师,都是自己内在的财富,所以圆满的教化的意思是说,我们不仅要学易、医儒、道、禅这些国学( 向上觉悟 ),还要能去 向下普化 ,还要让我们 高维精神的能量和我们现实物质能量高度圆满统一。每个人都能接触宇宙的密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大师。
当你喜悦地接纳所有一切的时候,你就知道,每个人都是可以通到最高境界的。“法法通道,术术含道”。批判就是拿有限的尺子,去衡量无限的世界,那是一种愚昧,是一种愚痴。“ 只要你敢说,我就敢信”永远相信别人,说明你自己不会去欺骗。因为你相信这个世界的真诚是存在的,所以真诚去看这个世界美好的东西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问:1、能量波的纯度、专注度?
纯度,是指波的纯洁性,单一性。比如单色光。
专注度,是指它的聚焦度。
问2:佛家讲的渐悟和顿悟哪种更符合现在的修行路径?
渐悟: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顿悟: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佛法有八千四万种法门,人有八千四万种烦恼,每种烦恼都是让我们觉悟的机缘。
面对所有问题的时候,问自己,这件事在告诉我什么?用内在成长这个概念去问。无论任何问题,唯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我们意识能量的自由度。
问3:八字既定一切,人是否有可能改变命运?
八字是我们的高维能量,也就是我们出生的时候天干、地支能量重叠的一瞬间形成的高维投影源,投影的一瞬间,在三维能量的分布就注定了。所以修行人会转动自己的投影源,修行人的命是算不准的。 通过高维实践,通过转念,通过超越现有认知,命运都可以改变。
所有发生了的事都是果,所有起心动念都是因。起心动念无不是业。
真正的明师,应该是你自己,当你识到自己的本性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是明师,都可以成为你修行的助缘。其实所谓的师父、明师,也都是你投影出来的,你的境界不在那一个程度的时候,你见不到那个程度的老师。
所有的法器都是跟高维能量连接的天线。所有的宗教活动、宗教的礼仪,仪式,都是在做高维实践,所有的图腾、所有的摆设的法器,都是一种特定的空间能量分布。
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度有缘之人;
这个世界的宝藏其实无处不在,但是你要发现他们,不能靠普通的肉眼,要靠戴上特殊的眼镜才能发现。而这个特殊的眼镜,就是意识的升级,或者说智慧的增长。
以前的文章提过,刘丰老师的《开启你的高维智慧》这本书,但是没有读进去,也没看懂。不过,在两年里的各种事情的碰撞,在听到张老师一句: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高维的自我,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激活,验证它。这一句话瞬间启发了我。这已经是这本书的核心了。但是理论说了这么多,具体要怎么去做,还是要落实在现实中能做到的地方。
我们现代人,也就是入世的三维空间的人,如何在每一个当下,去提升内在意识能量的自由度,刘丰老师把它称为“入世心法”。入世心法有四个部分,分别是:信、愿、行、证。
一、信
信什么?在不同的系统里面给出了我们不同的信的目标。佛教系统信的是佛,道家系统信的是道,基督教、神学系统信的是神和上帝,而这个信的终极目标指的全都是N维空间(N趋于无穷大)的宇宙智慧。
空间中任意质点都具足宇宙中所有智慧, 而我们每个人也必具足宇宙中的所有智慧。所以说相信我们内在本自具足,才是真正的正信 。当我们真正能够回归到自己内在的高维,或者说回归到自己内在零维这两个方向的时候,我们就能验证我们真正内在本自具足的生命状态。
所以入世心法的第一讲就是“信”,如果你不相信你内在本自具足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实现你自己内在的圆满,这叫“信为道源功德母”。这种信才是本质的信,一切外在的描述都是为了成就这个信,而这个信实际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和整个宇宙合一的,并不是对自我的一种膨胀,而是对整体宇宙能量的正信
而他相信众生本自具足的时候,他不会妄自菲薄,会永远有进取的能力和自信 。他也绝对不会妄自尊大,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众生内在都是本自具足的,所以他的心态是高度平衡、高度和谐的。
二、愿
只有信还不够,入世心法第二步就是“愿”。什么是愿?就是目标,就是我们内在成长的根本目标。
有多大的愿,就会相应产生多大的内在动力。有句很简单的话说:“有大愿的人,在现实中没大事。”如果我们在现实中摊上所谓的大事,让我们手足无措,让我们无法超越,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愿力还不够。所以说真正立下大愿,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整个智慧系统指向同一个大愿,道家也管它叫“天人合一”, 也是指的N维(N趋于无穷大),因为只有在N趋于无穷大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达到宇宙智慧的顶点。所有智慧指向的这个大愿,才是我们生命真正的归属。
有这个大愿的时候,我们才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之中,在内在智慧与生命提升的过程中,不会执着于任何中间层次。 我们既不排斥中间遇到的所有能量、所有呈现,同时也不会迷信这些能量,它们将变成我们内在成长的助缘,因为它们都是我们在不同阶段超越有限认识的阶梯。
三、行
我想上山,我躺在山脚下不动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行。这叫“立于高远,行于足下”。但是,我们要在这个行字前面再加一个字“心”字,即“心行”。
为什么强调心行?因为万行必归于心行,万法必归于心法。 如果我们不能在投影源里下功夫的话,说明我们只是在像上下功夫,我们没有办法攀登我们内心的高峰,所以这个行一定是心行。这个心行使用的就是心法。
心法在我们三维空间的入世里面怎么使用呢?很简单, 首先是觉察,因为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跟我们内在成长相关,都跟我们的内在认识相关。所以第一时间 我们就要觉察 。
觉察题目就是要发现题目。当我们发现题目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读懂题目,而要读懂题目的前提就是要反求诸己。因为读懂题目的目的是要读懂这个题目反映了自己的什么认知, 而所有的认知都在内在,根本不在外面,所以一定是反求诸己,向内寻找原因,这样才有可能读懂这道题。 如果我们在外面寻找原因的话,对不起,你解的那道题与成长没有关系。
反求诸己的下一步, 就是要看到这件事情是因我们的什么认知而产生的,观到这个认知再把它颠覆,这就是所谓的“消业”。在颠覆的那一瞬间,在超越这个认识的一瞬间,我们就成长了,我们就在与高维连接,在这一瞬间,我们就产生了无尽的喜悦。
这种喜悦在宗教里称之为“法喜”。没有体验过法喜的人,无法理解法喜其实比我们三维空间里面获得的任何喜悦都更有价值 。
当我们的生命在实现的过程中是由一连串的法喜构成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当下都会感到自在、喜悦、快乐、充满创造力,而生命的意义取决于当下的状态。所有人类的所有修炼、修行,修的都是当下这一刻,因为当下的心行才可以跟我们内在高维能量连接。
心法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不断地跟内在高维智慧连接。用的方法就是持咒、诵经、祷告、瑜伽、内观等 。 这是真正心行的一部份。这些心行是跟高维空间连接的关键,如果不能进入我们内在去行的话,或停留在表面,那它只是低维实践,解决不了本质问题。所以心行、心法都是高维实践,而高维实践需要高维实践条件。
如何创造呢?
1、净,干净的净, 当我们内在是干净的时候,我们才能够通透地与我们内在高维连接。
2、静,安静,平静。 只有湖水平静的时候,我们才穿透湖面看到水底,才能看到湖面反射的日月星辰,所以我们要让心平静。
3、敬,恭敬。 接受高维对低维的引领,能够无条件臣服在高维能量的调制之下,这样才能超越所有的我执和法执。
4、镜,镜子的镜。 我们每个人相当于坐在一个球面镜的中心,我们看向四面八方,其实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像,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外部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内在的投影,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
5、境,环境的境,也是境界的境。 在我们无明的时候或在我们迷失的时候,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让我们能够走向长成的道路或环境。有好的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创造客观修炼环境 。同时我们此时此刻达到的境界也非常 重要,对治的问题,对治的方法,一定要跟我们现在所在的境界能够对应才行。
四、证
证其实是印证。
这个印证有一个前提,必须要直心面对自己,直心面对现实,就是在凭你的直觉做选择的时候,才能真正地看到你的内在的认知到底是什么 。
因为当你用知识包装了自己以后,内在认知和现实的像之间就 了一层隔阂,就有了一层障碍,你没办法通透地看到自己的认识障碍是什么 。
只有你直心地面对现实的时候,现实的呈现才会给你最好的印证。 当你直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做成了,它帮助你证明你本自具足;这件事没做成,它帮助你发现你的认识障碍,你只要把障碍颠覆了,下次你就成功了,这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所以信愿行证的证的前提就是直心,有句话叫“直心是道场,率性之为道”。不能真正直心面对自己,不能直心面对现实的人,就没有办法在这个环境中真正证得本自具足 ,也没有办法在现实中去觉察自己的认识障碍。
一开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小的事情,不那么重要的事情,用我们的直觉去做决定, 这样不断地积累我们内在的自信,不断地验证我们本自具足。
我们的生命往往是迷茫的,既看不到根本方向,又不能脚踏实地实现我们每一个当下的价值。而以信、愿、行、证这个入世心法面对我们自己的时候,可以呈现我们生命的根本意义,提升我们意识能量自由度。
生命的至简心法,我们总结了4个关键词:第一个是N维,第二个是正弦,第三个是投影,第四个全息。
把这四个词放大,就变成了四句偈子:
起心N维在无穷,存在至简正弦里。
一切呈现投影中,零维全息万物有。
第一句:起心N维在无穷。
就是你看任何事,你的起心动念,你一下把自己的心念提升到N维(N趋于无穷大)的境界,去看整体宇宙,这就是“起心N维在无穷”。它相当于大乘佛法讲的那个无上正觉的智慧系统,相当于道家“无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相当于基督教讲的“与神同在”,这些至高的境界。
第二句:存在至简正弦里。
一切存在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正弦波。 我们把一切存在简化,通过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到量子,波粒二象,最后到波,而最简单的波就是正弦波。正弦波在佛家讲就是“一念”,道家的就是阴阳太极,所以一切事物都法于阴阳,一切都源于一念。在我们现代科学中,一个正弦波就是一个单一信息,没有比正弦波更简单的信息表达方式。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弦波就是龙,龙是正弦波的图腾,所以我们是“龙的传人”。这句话是最牛的,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一切的始祖。其他文化的图腾可能是狮子老虎其他图形,但是一切图形都是正弦波的叠加组合而已,所成的像。
所以,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起始于宇宙的第一存在,而感到自豪。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文化从我们的始祖开始都没有变,没有断,这叫文化。我们从太和智慧和龙的智慧,把我们宇宙的整个纵横智慧、空间和存在都包容了,所以“存在至简正弦波”。
所以前面我们说了起心动念,让我们随时善护念。因为任何一个正弦波都可以随时遍布整个宇宙空间。这叫起心动念惊动十方世界。所以要善护念,随时观照自己当下的身语意,当下的觉受。
第三句:一切呈现投影中。
一维是二维的投影,二维是三维的投影,三维是思维的投影,N-1维是N维的投影。当这个N趋于无穷大的时候,它就是一切的投影源。在佛家就叫“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也只有N维趋于无穷大才能堪称“无上”,在道家就是无极,就是道。只有N维,N趋于无穷大才能堪称“无极”。在基督教称为“唯一的神”。只有N维趋于无穷大才能称为唯一,到N-1就有无数个了。
所以我们人类的智慧在这个境界是完全合一的。而在这个投影源之下,从N-1维到三维的一切,全是投影的像。像是什么?梦幻泡影,全是假的。实际上我们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障碍,只要它有形有相,你都不必被它限制,不必被它制约。相反它们都是让我们觉悟的阶梯,都是让我们发现自己的认知障碍是什么的一个媒介。所以你必须超越,而且必然可以超越。
第四句:零维全息万物有。
零维它是一个质点,它是全息的,因为零维这个质点,所有角度的光都会通过它,所以它具足宇宙中的所有智慧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这叫宇宙全息律。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证悟后所说的,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是零维全息万有的一个状态。当你制心一处,你在那一点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宇宙中的一切,或者说观照到一切。这一点,你顺着它的能量方向看过去,它就是黑洞,直接可以通达N维,所有信息都是从它那儿出来的。
所以我们人类的具足智慧,通过我的这些描述帮助大家去理解。它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能量状态在启发我们,达到那个N维和零维合一的那种圆满具足的状态。而这一切,只在当下。过去现在未来,都只在三维,你连四维都去不了。所以只有在当下,你才可能超越一切的存在。
用科学解释因果律
很多人认为因果是迷信是个概念,除非这件事真的示现在我世界里才会相信。那么我们用科学来解释因果。
问:因果是什么?答:在三维空间里,因果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就像我打这个手,打得越重我手越疼。因果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与反作用同时发生,我打手的时候就疼。
但是到了更高的第四维空间
因果的作用与反作用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一定作用于同时,不是有因马上有果,时间是拉开的。
但是 有因必有果。
我们遇到的任何事,一定有前因。一般人在现实中遇到什么遭遇,会觉得凭什么让我遭遇这个不公平的事,而了悟因果的人会长吁一口气:我终于又还了一大笔债。
所以
真正了解因果的人,他会观照自己,不要轻易造因
所以众生畏果,修行人畏因,他不怕果,因为那都是以前的作用力现在产生了反作用力,所以果报出现时他有一种释然。
所以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种种障碍,都是这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让我们成功的是什么?分分钟保持心情愉快。这是关键,能让我们把握机会甚至超水平发挥。当我心情不好,机会来了我不一定看得出来,抓到了也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三十,机会就浪费了。
分分钟保持心情愉快,可以通过心态的调整来实现。心态是你的人生社会经验和心理的自我调适所达到的,这是心理学的说法。但这只能让你面对一般的挑战,面对一些经历过的事情。但是如果你遇到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你还是可能过不去。只有心念有对生命的真知灼见,建立起对因果律的认同,那么,即使这件事你没经历过,因为你笃信因果,虽然没经历过,但你知道自己就是在还债。
所以这个事情不是说你自己有多伟大,而是你一下把自己给解放了。否则你在这种纠结的心态里办事,你又会坏事,又犯错,所以叫祸不单行。因为你心情不好,你去处理任何事都有可能加重这个事情,或者造成另外方面的伤害。
所以我们在当下的现实生命中
第一是忍,真正能够忍。第二在忍的当下转念,转念的时候你要有人生的这些智慧去看破事情。(有情绪时,允许流经。)
比如因果律。我们是靠智慧在更高的层面去化解问题,而不是在三维空间里解决问题。我们在三维空间解决问题是能量的平行转换,这种转换最后的意义不大。你只有到高纬度的空间,在投影源里去化解问题,这个问题才真正地被解决。这其实就是一个消业的过程,那一瞬间的当下就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善护念,要随时观照身语意,这样就让我们的能量随时保持在正向的状态,你保持在这样的状态,根本不用关心能量下一步在哪里,它一定是不断提升向上的,带来的是喜悦。
所以因果不只是佛教的概念,而是宇宙的定律。
比如《圣经》就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因为你的念头,你的信念,这种不断的重复就会吸引到相关的人事物。所以我们要注重我们的身语意,如果我总是说“赚钱好辛苦”,那么我赚钱就真的很辛苦。这就是因果,我植入的种子,在我的心识田里面发芽开花结果。
所以,看所有的事情,都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就能时刻充满喜悦美好。 提升一个维度看事情,你会发现,很多烦恼和你根本没有关系。
题主是否想询问“在哪可以听刘丰讲解的做善事为什么能治病的故事“?
官方微博。刘丰,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刘丰在一次直播中讲了一个关于人做善事为什么能治病的故事,故事内容环环紧扣故事悬疑,吸引了很多人观看,为了增加自己的关注度和粉丝基数,以及方便后需人们查找这个故事听后续,所以把这个故事放在了个人的官方微博中,并且后续内容也会更新。
高维实践条件——5jing(净静敬镜境)
无论是高维实践,还是三维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是需要实践条件。有五个实践条件,也就是常说的五jing。
1净,纯净的内在能量空间
第一个是干净,如果我们能够不断的去清理内在,进入那种干净明净的内在生命状态里面,这是干净。佛教智慧里面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大家注意,自净其意是自己给自己清理;其意是什么?我们的意识能量空间里面内在的执着全是不净。
2静,平静和谐的内在能量状态
第二就是平静,我们实际现实面临着所有的危机,各种的事实际上让我们不平静。如果你不平静的话,你根本不可能启动高维能量。你带着恐惧、带着纠缠、带着愤怒、带着巨大的分别,带着在是非面前的这种激烈的意识状态,都是不平静。
你坚持对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等当量的错存在着,等维度、等当量,把你牢牢困在这个善所在的维度,所以纵向提升根本发生不了。
所有的是非背后都在让我们觉醒,它不是以我们坚持“是”而觉醒,而是让我们看到这个是非背后,我们自己的认知产生的这种空间局限,而在更高、更大的境界去转化我们的认知,你会发现你能读懂是非背后的意义。
3敬,对一切存在的无条件恭敬
第三是恭敬,就是对我们自己内在具足圆满智慧无条件的恭敬,而这个智慧投影出来各种各样的外相,其实都是我们的题目,我们对题目不尊敬,不能恭敬的话,你根本不可能去拿起这道题。
所以对一切的恭敬是一个本质,因为一切的存在都是我们内在投影的,都是我们的内在高维给我们出的提升的题目。
4镜,反求诸己的对镜觉察
第四个是镜子,我们可以让想象自己坐在一个巨大的球面镜的中间,你四面八方看出去的全是自己的投影。
让我们去觉察自己的认知,反求诸己,不再指责,不再抱怨。因为所有的指责和抱怨都指向外面。当我们问自己,我为什么会面对这样的生命考题?这样的考题在教育启发我什么?它跟我自己内在的提升有什么样的关联?
当我们把每一件事情都用这么一种逻辑去看的时候,我们才能读懂每一道题跟我们内在成长的关联,才能跟我们的生命觉醒去关联起来。外边都是像,都不是投影源,投影源只在内在。
5境,持续和谐与提升的内在能量境界
第五个是环境和境界。我们每天在现实中、三维空间里面,各种纷乱能量的外相会障碍我们,会让我们执着在外相上无法跟内在关联。
现在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隔离掉外在空间的所有的外部影响的环境。当我们有了内在的环境,通过境界的提升,而使我们整个的心量和视野打开,从高维视野上打开,这就是境界的境。
我们自己选择了一个更便于我们成长的考场,让每一个生命自己开始有一个自觉空间,在这么一个自觉空间里面去启动自己的高维实践。
[]
6所以高维实践条件的五个“jing”,就是帮助我们在这个当下去进入我们内在更自在的一种空间境界,它会投影出更自在的未来。
只有在我们建构起这五个jing的时候,它才符合我们人类所有智慧系统高维实验的条件,或者说把我们人类所有高维实验条件理念相同的部分,把它归结起来,抽象出来,它都离不开这五个jing。
所以高维实验条件是如何进,不管是入世心法还是至简心法,在我们用它的时候一定是在高维状态下去实现的,也就是一定是在投影源状态下去实施,它才真正有意义,所以它才叫心法。
7我们在现实中只是以知识的形式,去模仿、去呈现一种表象的对知识的相应,其实没有用。所以我们这21天的至简心法的践行活动,一定是在我们内在进入高维状态的时候去使用,它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怎么去创造呢?我们每天的冥想,每天给自己几分钟的打坐,就是要创造我们跟内在关联,让我们学会进入我们内在的高维状态。
刘丰:与高维智慧连接的方法就是内观!
如果一个人能把生命所有的当下都用来,转念和提升,那将生活在一种全然的喜悦的生活状态,我们每个人内在本自具足,但大部分人不会问自己内在的问题,都是在知识里面找答案。
有一句话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后边要加一句话:三维实践检验三维真理,高维实践检验高维真理。你不会高维实践,试图用三维实践检验高维真理,这是一个谬误,是我们人类的误区。就像蚂蚁不可能检验人的真理。
外面全是投影,所以我们看到全是三维的东西,看不到超越三维的东西。只有进入内在,我们才能内观到超越三维的东西。
观到,不是看到。
看是用眼看,观是内观,进入我们的投影源。在投影源里,你能看到所有像的本质是怎么回事,这在像上我们是看不出来的。
就像我借助灯光,把手投影在墙上,我的手在墙上的这个像,我在墙上怎么修改没有意义。我手一变,像就变了。
这就叫心法,“所有万法必归于心法”。所以说为什么现实中给人算命的人,就是算不出修行人的命?修行人修的是投影源。
他在超越他的认知,他在转变他的认知。他内在信息,投影源信息只要一变,这个像就变。
《了凡四训》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现实中,你可以做这个,做那个,可以重复性做。做到最后,你自己“啪”一转念,那一转念就是一个开悟的过程。
如果所有法你都用内观;所有的东西,你都从直心去观察自己内在认知;随时每个当下反求诸已;通过外像,觉察自己认知,去颠覆这个认知。
那你每一个当下都在转念,这就是“烦恼即菩提”,你都在得智慧。而得智慧的那一瞬间会产生一个现象,叫“法喜”。
如果一个人能把生命中的所有当下,都用来转念、提升,那他将生活在一种全然的,喜悦的生命状态里。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在本自具足,但是大部分人不会问自己内在问题,都是在知识里找答案。
其实每一次我们跟我们自己内在的连接,就是跟内在高维连接。
当我们不从自己内在找答案,而是从知识找答案,我们就浪费了生命中很多很多跟内在连接的机会。因为我们跟内在连接的时候,才有提升内在自由度的机会。
我讲的所有东西里面,其实只有一句话,“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就是提升维度。”
01、看待世界的维度不同,你的认知度和自由度就不同,也就是说,生命的自由来自于意识维度的提升。
02、一维是一条线,我怎么打扮它都不美。二维是一个面我可以画一个很美的图画。我们人对二维的美感比对一维美无穷多倍。再美的画我都不如把它变成立体的。我们对三维的美感比对二维又美无穷多倍。
所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每多一维就会多出无穷多倍的美感。
03、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也就是提升维度。
04、什么叫永生?到第四维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就没有生没有死了,这就是永生。所以纵向提升维度是生命的唯一方向。
05、我问过很多成功的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那几个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我得到的回答出奇地一致:直觉。
直觉是什么呢?直觉是来自于高维的信息,我们人类所有的发明来自于灵感,灵感是来自高维的信息。
06、我每个人的意识里充满了三维的像,当你脑子里把三维里最后一个像拿开的时候,你得四维智慧。
东方智慧从最高的 N 维智慧,N 趋于无穷大来看宇宙,它讲天人合一,它讲无上正等正觉,它讲唯一的神(明)。只有 N 维,N 趋于无穷大,才符合无上,才符合无极,才符合无一。
07、我们突破三维认知只有一个功能,告诉我们这个宇宙的无限性。
所以当你突破三维到达四维之后,之后的中间的维度其实全都是没有意义的,当我们执著在任何中间维度的时候,就障碍了你进入更高的维度。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五维、六维……是什么样子。只要你有去想得到中间某一个层次维度的时候,你就被这个维度所限制,这就叫走火入魔。
08、当你专注于一点的时候,你也可以进入这种无限的空间状态,所以不需执着在中间任何一个维度上。
09、众生皆有如来德相。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无漏的将所有宇宙信息包含在里面。
10、如果一个人把生命中所有的当下,都用来转念,提升,那他生活在一种全然的喜悦生命状态。所以佛教中的修行,也不是修未来,修前世,修的全是当下。
所有的理论,都是让我们当下获得喜悦,当下连通高维智慧。只有当下是连接高维的。而连接高维的一瞬间产生的喜悦,是没有任何一个物质世界的喜悦能够替代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