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
doctorn.
1.“医生”的正确说法是amedicaldoctor,但通常仅称doctor。doctor在美国泛指“医生,大夫”,简称为Dr,但在英国,外科医生不用doctor,而用surgeon;牙科医生用dentist。
2.“看医生”(即去看病)可说see(或consult)adoctor,而不说look(watch)adoctor;“请医生”可说sendfor(callin)adoctor或get(fetch)adoctor,而不可说inviteadoctor。
3.doctor还表示大学里的最高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如:Ph.D.为DoctorofPhilosophy的缩写,本意为“哲学博士”,统指“博士”。
扩展资料1. 表示“医生”,注意以下用法:
(1) 可以与姓氏连用,此时既可用完整形式,也可用缩略形式(Dr.)。如:
A:Jane’s crazy. 简疯了。
B:Who says so? 谁说的?
A:Dr Bannister. 班尼斯特尔大夫说的。
There she remained under the care of Doctor Brown. 在那儿她一直由布朗医生照顾。
(2) 可直接用作称呼。如:
Doctor, I’ve got this pain in my elbow. 医生,我的胳膊肘儿痛。
(3) 在英国,doctor 主要指内科医生(physician),而不包括外科医生(surgeon)和牙科医生(dentist);而在美国,doctor 则可视为“医生”的总称,既指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也指牙科医生。
(4) 汉语说“看病”,在英语中通常说成see a doctor(看医生)。如:
He said I should see a doctor. 他说我应当去看医生。
在口语上是没什么区别的,真要区别的话,就是看缩写。博士是Phd (Doctor of Philosophy),医生是MD Medicinae Doctor (=Doctor of Medicine)。
要注意的是:Dr 是写在人名之前,而PhD 或 MD 都是写在人名之后的。例如“豪斯医生”就写为Dr House 或 House MD。
口语称呼中是没有区分的,但是书写中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医生的缩写是MD ,其他的博士都是PhD 所以如果想强调一下,可以说“I am a medical doctor”或者说“I have a PhD”
称呼上是无法区别的,不过在美国,医生都是医学博士毕业,所以理应被称为Dr的,一般名片上会印MD(医学博士)或是PhD(博士)以示区别。美国的MD 的头衔,比 PhD头衔值钱。
扩展资料
医生在各国的制度
1、美国:美国全州没有通用执照,全部医疗执照制度各州独自制订。医生执照是终身资格,不过,在有新医疗技术时候需要更新考核。
2、英国:英国医生需要各诊疗科专业医生资格。又区分有“家庭医生(普通医疗)”和“医院医生(专业医疗)”资格,二者作为各自独立。英国的医生执照在新西兰等的英联邦加盟国和殖民地可使用。英国医疗执照又有全球执照之称。
在各个发达国家都普遍承认(中国并在不承认名单中)这是由于英联邦等都属于岛屿,医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各国。新加坡和文莱等国医生多在英国学习。香港在回归后医疗执照制度依照中国大陆制度原执照归还英国,但依然可以在英联邦加使用(只限英发执照)。
3、德国:德国医生有国家考试4等级制度存在。以医学系在校第2年Physikum(教育考试)被称呼为(教育科目)的自然科学系国家资格的统一考试。
合格后在1年后的Das erste Staatsexamen(第一次国家考试)(基础医学)和被招呼的考试。
合格后对约2年后Das zweite Staatsexamen(第二次国家考试)(临床医学)和被招呼的考试。合格后有1年的医院临床义务。1年学习后是最后Das dritte Staatsexamen(第三次国家考试)的考试,合格后颁发实习医生(AIP: Arzt im Praktikum)执照。
-医生
是柯棣华和白求恩。
柯棣华,印度人,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
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扩展资料:
白求恩革命生涯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1938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 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柯棣华革命生涯
二战爆发后,他没有去英国上学,参加了巴苏大夫领导的一个五人援华医疗队,于1938年到中国,为国民革命军救助伤员,他感觉国军并没有全力抵抗日本侵略军。
于是在1939年2月前往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医疗队,在晋察冀边区全力抢救和日本军队作战的伤员,并以自己的身体试验治疗当时在边区流行的传染病。
1941年接替牺牲的白求恩大夫,成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1941年他和卫生学校的教员郭庆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由当时晋察冀边区司令聂荣臻起名为柯印华。柯棣华于1942年7月7日加入了中国***。同年12月,由于癫痫病发作,在前线逝世,年仅32岁。
--柯棣华
--白求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