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有哪些分类
民族舞分类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在欧洲芭蕾舞剧中的民间舞蹈,一般称作代表性舞蹈或性格舞蹈,它是经过舞蹈的专业加工,使其与芭蕾的风格相和谐、统一在一起。
木鼓舞
木鼓舞是谷江方白(苗语汉音,或译反排)苗族的祭祀性舞蹈。以木鼓为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手敲击,形成复杂多变的舞调。节奏为四、六拍。舞蹈动作为五种,一曰略吉笳,进三步,退三步,向左旋转,再回身;二曰略独南,进退均二步;三曰略独大,踏三岁,向左转身舞三步;四曰略高逃大,左舞两步,后舞两步,再任前走;五曰略高逃勒,正面舞两步,右侧舞三步,再向左转舞两步,回身舞而前行。以胯为支点,头、肩、手、腰、腿 、脚扭摆、甩动、踢蹬,转体自然,常以急速逆转形成强烈对比。木鼓舞的最大特色是狂,处处强调动作的粗犷奔放,洒脱豪迈,如狂飚林柿,飞瀑坠崖。木鼓舞所表现的是苗族祖先迁徙途中披荆斩棘,勇住直前的艰难历程与精神。舞者多为青年男女;围鼓而舞,且舞且旋。人多则内外数圈,女在内,男在外。且疲者可下场休憩,新来者可随时加入。
古瓢舞
“古瓢舞”是流行于丹寨县雅灰地区苗族村寨中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松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古瓢舞,一直是围着圆圈跳,由两个男子拉古瓢和四个以上的姑娘一起跳;更多的是人们围成两圈:年长的、小伙子们在外,手持瓢琴边拉边跳;姑娘在里,踏着“踩歌堂”的舞步,时而顺时针方向旋转, 时而逆时针方向移动,两膝盖微带颤动。不论舞步怎样变化,姑娘的手始终是两肘弯曲架在胸腹前不停地上下左右移动。舞步的变化, 是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有二拍子、三拍子、五拍子、七拍子的,节奏是2/4、3/4的不规律组合。 主要动作的名称有跳圆、格呆(踩步)、格吊(前后左右转)、格览(踩二胡路声调)、 拚 向(模仿鬼跳舞)等等。
踩鼓舞
“踩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祭祀舞蹈。伴奏的乐器为铜鼓和木鼓。舞者一般围成圈,内圈女性,中心置一大鼓,由一至二人手持鼓棒击鼓,舞者面向圈内,随鼓点节奏,缓慢变换不同的舞步,双手自然摆动,闻鼓而舞。鼓点节奏多为4/4、3/4拍,显得欢快、轻松、活泼,表现了苗族人民节日祭祀祖先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板凳舞
“板凳舞”是苗族纯自娱性酒后热情奔放的、寓体育运动于舞蹈的形式之一。由一人或数人持板凳相击为鼓点,众人围于外而舞。鼓点多采用4/4、3/4拍节奏,众人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且舞蹈动作较大,显得粗犷、豪放、激扬,表现了苗族人民豪放、热情好客的气质。
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黔东南苗族中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普及的舞蹈,男女老少都会,并由此而形成苗族人民独特的生活美学观念。那些能歌善舞的男女青年被看作是智慧聪明的,反之则认为没有出息。
“芦笙舞”中较古老的形式,是舞者围成圆圈,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男舞者吹笙领舞,众舞者为女性,着盛装,舞蹈曲旋律随领舞者而舞。舞步为三步、五步或七步。舞场上,姑娘们头戴闪闪发光的银角,洁白的银花、身穿缀满银饰的盛装,随着舞曲的变换而整齐地内外翻动,给人一种庄重、整齐感。现代“芦笙舞”,则揉进了汉族的“秧歌舞”、“花灯舞”、“采茶舞”,苗族的“踩鼓舞”的技巧和动作,舞步灵活,舞姿清新欢快,表现了苗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内容以及豪迈淳朴的性格、健康向上的感情。
多耶舞
多耶是一种大多耶舞 型的歌场对唱舞蹈。侗语“多”有唱、舞等含意,“耶”是一领众和的歌曲。多耶是数十上百男女青年围在一个场中的对歌舞蹈。早在宋代,就曾有“辰、沅、靖州……。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前导之”的记载。这显然是对古代侗族人“多耶”反映,可见“多耶”已有近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多耶舞蹈程序是先由身着古装的寨老领着盛装的青年们入场后,顺绕三圈,又逆场绕三圈,自然是姑娘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内圆圈,罗汉们围成外圆圈,寨老坐在场中。有些地方手牵手,有些地方手攀肩。姑娘们在“扬史号”的领唱声中开始向右移动,每一节拍移动一步。唱实词时,双手有节奏地前后甩动,唱衬词时,双手和谐地向上举起;姑娘们唱时,罗汉们自由地陪着一同绕圈移动。姑娘们唱完时,由一罗汉头高呼“哟—”,众罗汉紧接“唉!”在“哟—唉”的呼声中手牵起手,有节奏地或甩或举向右移动,跟随着领唱者对答姑娘们唱的歌词中所提出的问题。
赐鱼舞
赐鱼舞是在“拾官人”活动中所跳的一种原始渔猎舞蹈。装扮原始人者手持一夹着腌鱼的木棍冲着看热闹的某一人跳着武术性的原始舞蹈。这人就必须走进场来与原始人同舞,双方舞到脚步、头姿、手势相合时,“原始人”夹的腌鱼正好落到对方口中为止。这时“原始人”又去夹鱼赐与另外的人。若双方步调不一致,一场赐鱼舞要很久才能结束,因此。很多侗寨绝大多数青年男子都会跳这种武术性的舞蹈。
狮子舞
是侗族人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舞蹈活动,主要分庆贺舞、戏狮舞和绿狮舞三种形式。庆贺舞是舞狮队在节庆之日舞着狮子挨门贺喜。狮子到达一家门前,主家用竹竿举着鞭炮鸣放迎接。狮子随即在门前跳着喜庆舞。主人赐红包钱,狮子以嘴含之然后致谢。伏地叩拜,后退三步告辞。另去别家庆贺。红狮舞是一种场面较大的狮猴相戏舞蹈,因狮子模型的头部为红色而得名,由两个人分别舞狮头与狮身,模拟狮子翻滚跳跃等各种姿式和喜怒哀乐等各种神态。与狮子同舞喧闹还有许多演猴子者,他们跳来跳去地围着狮子嘻闹,有时狮子忽而恼怒,一口咬住一只小猴,大猴子急忙来救,紧紧拉住小猴尾巴,其余的猴子一个接一个地拖着前者的尾巴连成一长串没命地往后拖……。红狮舞场面热烈,富于生活气息。绿狮舞实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的剧烈武术表演赛。因舞狮队所舞的狮子模型头部是绿色的而得名。绿头狮象征着雄性狮子。因雄狮好斗,所以表演时随时都有抢狮队来抢夺狮头。正因这样,一般武艺平常的舞狮队是不敢舞着绿色雄狮头出门表演的。绿狮在场中表演,其四方八面都有身强力壮扮演神兵天将者手持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摆开八卦阵式各自纷纷舞蹈,并随时准备应付突然袭击,保护雄狮,这种雄狮舞比赛今已少见有人表演。
龙灯舞
是正月举行的一种庆贺活动。舞龙身者脚步一致,手势谐调,与舞龙头者动作吻合,使所舞的龙跟着龙宝进行飞舞翻腾各种动作,到各家门前庆贺。
侗族芦笙舞
芦笙舞跟笙曲一样多已消失,现流传的主要分表演性舞蹈和赛场狂欢舞两类。表演舞蹈舞主要表现在脚步变化多样,在笙曲由一个音段转到另一个音段时,上身与头部和持笙的手及臂部随着一个右摆的舞姿变化。这种笙舞主要是笙队自己在舞笙吹奏或在进行曲中缓步入场的芦笙舞蹈。芦笙的狂欢舞蹈是在赛笙坪上举行的大型性芦笙舞蹈。这种芦笙舞蹈节奏强烈,动作迅猛,感情奔放,犹如雷鸣电闪、狂风卷刮,气氛如火,十分热烈。
长鼓舞
朝鲜族和苗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公元386 ~534年)壁画申,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朝鲜族长鼓舞, 多为女子表演。舞蹈时由舞者将长鼓挎身前,左手拍鼓面,有手 持一细竹鼓鞭敲击鼓面,边击边舞,十分优美。中国湖南、广东、广西的苗族、瑶族也很喜欢长鼓舞。舞者一 般左手横握小长鼓中间,上下翻转舞动,右手随之拍击鼓面,也 有男舞者将大长鼓系在身前,双手边击鼓,边舞动。一般打法分 “文长鼓”、“武长鼓”两种,前者动作柔和;后者动作粗狙,多表现 劳动生活。[1]
扇子舞
流行于朝鲜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据说流传已近z千年,最初是单人或双人舞,后演变为群舞。以扇子为道具,主要动作有“活阳舞”和“西蜜舞”两种。舞者在节奏舒缓的乐曲的伴奏下,潮潮 起舞,用手中的扇子,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呈现出了浓郁的 民族特色。
扇子舞亦称“白鹏(xian)舞”,也是哈尼族的民间舞蹈,流 行于云南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相传与纪念当地人们认为象征 和平和自由的白鹏有关。系一神集体舞蹈,舞者身穿白衣,双手 持羽毛扇,舞时挥动扇子,模仿白鸭飞翔姿态,动作优美柔和,富 有地方和民族特色。
农乐舞
朝鲜族民间传统舞蹈。历史悠久,由狞猎胜利后的舞蹈演变 而来。农事开始或结束时多跳此舞。流行于延边地区。原来朝 鲜族农村申盛行农乐队,用小锣召集劳动,集合以后以农乐旗引 路,一路上吹吹打打,跳舞到地里,把旗插到地头,人们排成队型 从事劳动。劳动中有人领唱劳动号子,按节拍共同合作;休息时, 人们围成一圈,在锣和长鼓的伴奏下起舞。劳动后仍然跳舞回 村。舞时,舞者把长鼓悬在身前,左手持手鼓拍击鼓面,右手持棍 敲击,两手交错进行,边击边舞,变化多端。女子舞时,手持一把 小单鼓,舞姿欢腾优美,充满活力。男子舞时,头戴“象帽”,帽顶 安有长约3尺(最长的有丈余)的“象尾”纸条。转“象帽”是最精 彩的部分;一面击鼓,一面用力甩动头部,眼球滚动,优美动人, 使“象尾”绕身体旋转,舞姿健美,风格活泼,由慢转快,形成高 潮。伴奏乐器有长鼓、法鼓、小锣、大锣、琐呐、胡笛等,舞蹈动作 变换都由小锣指挥。
麦西莱甫
新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 基础的维吾尔族歌舞。根据地城不同,“西莱甫”又分为许多种 类。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多郎麦西莱甫”最负盛名。它 的音乐是“多郎木卡姆”,用多种传统民间乐器演奏,配有以情歌 和歌谣为内容的传统民歌。它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 式。舞蹈反复五六轮后,即进入娱乐阶段,其内容有敬茶、对诗、 夺腰带、唱民歌、判官司等。“多郎麦西莱甫”的内容一般有六种: 即节日麦西莱甫,喜庆麦西莱甫,集体麦西莱甫,邀请麦西莱甫、 赔情麦西莱甫、和解麦西莱甫。从形式上看,有同行间轮流举行 的麦西莱甫,有郊游麦西莱甫,有少女、**之间的麦西莱甫,也 有同龄人之间冬季举行的麦西莱甫。
踢踏舞
藏族民间歌舞,最初为宫廷舞。跳舞时舞姿着意于脚,脚蹬 硬底皮鞋,手臂随脚步而动作,伴以弓腰、转身等,依音乐节奏踢 踏而舞,并以此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多以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配以民歌,歌词生动,曲调流畅,舞姿活 泼,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阿西跳月
亦称“阿细跳月” 或“跳月”,彝族阿细人、撤尼人的一种民间 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沪西等彝族地区。传说在很早以 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 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 烫,扑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 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 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跳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字,阿细人口H“跳”。现已成为青年男女社 交、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春节、火把节、国庆节的夜晚,青 年男女聚集在松林里或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 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共舞。姑娘们手牵手,拉成圆圈,左右摆动, 拍掌以为节奏,旋转而舞。主要动作是跳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 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步伐刚健,节奏鲜明,踏脚击手,旋律 优美,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流行于云南省傣 族地区。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 己美好的愿望。民间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一般只由一人 或二人来跳,用象脚鼓、锌锣等伴奏。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 作多为孔雀动作的 摹 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解放后经过加工提高,服装也有改进,又增加许多新 的动作,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2]
摆手舞
摆手舞据史书记载,最早源于商周时期巴人的军战舞。西汉时,巴人的这种军战舞成为汉宫廷舞乐,被称为巴谕舞。梁又复原称,后改为鞞舞。唐初,巴谕舞列为清高乐。从汉到唐宋,巴谕舞在民间经久不衰。摆手舞有大摆手、小摆手之分。小摆手舞每年岁正月举行一次,主要是表演农事、渔猎活动。大摆手每三年举行一次,内容在小摆手舞的基础上,再加上披西兰卡普表演的军战舞。跳摆手舞时,要吹大土号,唢呐、敲打锣、镲、鼓、燃放三眼炮和鞭炮。人们围成圆圈,男在外圈,女在内圈。除圆圈外,还有纵队、“人”字形队及各种图案队形。舞蹈人数不定,可自由出入。动作要求双手摆动不过肩,膝盖随之伸屈、颤动,手与脚呈顺边运动。舞姿朴实,音乐节奏明快。在跳摆手舞的同时,要唱摆手歌,其歌词有流传久远的固定歌词,也有少量即兴编唱的新歌词。人们且歌且舞,气氛热烈,具有浓厚的土家气息。
跳丧舞
土家人的祭祀性舞蹈。在老人去世后,鄂西土家人以跳丧、湘西土家人以打丧歌、跳牌来祭奠老人,其间所跳舞蹈,均为跳丧舞。跳丧舞以鄂西的跳丧舞最有特点。它通常为一人在灵前击鼓领唱,其余二人或四人成双成对边歌边舞,跳丧者多为男子。内容有表现历史、生产、爱情等,大都是即兴自编歌词演唱。动作多模拟飞禽走兽和人类的劳动、战争、常如燕儿衔泥,猛虎下山、美女梳头。头、手、肩、腰、胯、臂、脚齐动,还可以边跳边唱边饮。主要动作要求是八字步,绕手,哈腰、曲膝、摆胯。动作夸张、古朴粗犷,有阳刚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动逼真。跳丧舞唱腔时而高昂激越,时而低沉舒缓,但整个舞蹈音乐欢畅、无悲戚感。
花鼓子
喜庆场合和休闲时表演的一种庆祝和娱乐性舞蹈。无伴奏,不化妆,男女双双上场,手持手帕、小扇对舞而歌。内容主要是歌唱爱情,歌词可即兴演唱,也有传统的唱段如《十爱》《十想》、《探郎》、《正月里是新春》等。整个舞蹈舞姿轻盈,配合精彩的唱词,舞者用手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气氛活跃而热烈。
八宝铜铃舞
流行于湘西的土家族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是土老司祭祀、祭奠亡灵、解钱时所跳。舞者着八幅罗裙,戴凤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师刀),左手持铜铃,边舞边吹,边舞边唱,还不时与围观者对唱。八宝铜铃舞有两种:坐堂与行堂。坐堂时土老司坐在凳上用手来完成动作,动作较少。行堂则要求舞者不停地行走舞蹈,动作繁多。唱词多为固定的唱词,有喂马、逗马、上马、跨鞍、奔马、下马、跳水坑、跑马摇铃、过门坎、打神堂、莲花跳等程序。舞蹈粗犷古扑。 亦称“打柴舞”,“打竹舞”。是黎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 于海南岛黎族地区。一般在“芋念芋”(黎族传统节日)、沃日(即 做佛)、劳动间歇或农闲的晚上举行。舞前,人们在庭院里,或在 晒谷场,或在平坦的坡地上,放置两根4米长的大竹竿作垫架, 间隔为2米半左右,其上横放4或5对3米半长的竹竿(或杆 子)作跳杠。舞时,垫架两边各蹲4或5人,各自双手握住竹竿 (或杆子)的末端,有节奏地在垫架上张合击打,敲打垫架和在头 顶上张开合击。使之发出响亮悦耳之声。舞者(单人或双人等) 趁各对竹竿(或杆子)敲打垫架或张开之瞬间,两脚不断替换,敏 捷地上跳下踏,前冲后跃,左转右躲,下蹲,在避过双竿(或双杆) 张合击打的各种险关,跳出各种优美动作。当一对舞者机警灵巧 地跳过各种险关时,拍击竹竿(或杆子)者齐呼“嘿!呵嘿!”如果 舞者跳不过各种险关,被竹竿(或杆子)挟住脚或颈部时,就会引 起众人哄堂大笑。张合击打和敲打垫架时,一般分为5轮,由慢 而,决,由低而高进行。
;民族舞的分类
民族舞是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以下是我整理的民族舞的分类,欢迎参考阅读!
木鼓舞
木鼓舞是谷江方白(苗语汉音,或译反排)苗族的祭祀性舞蹈。以木鼓为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手敲击,形成复杂多变的舞调。节奏为四、六拍。舞蹈动作为五种,一曰略吉笳,进
民族舞三步,退三步,向左旋转,再回身;二曰略独南,进退均二步;三曰略独大,踏三岁,向左转身舞三步;四曰略高逃大,左舞两步,后舞两步,再任前走;五曰略高逃勒,正面舞两步,右侧舞三步,再向左转舞两步,回身舞而前行。以胯为支点,头、肩、手、腰、腿 、脚扭摆、甩动、踢蹬,转体自然,常以急速逆转形成强烈对比。木鼓舞的最大特色是狂,处处强调动作的粗犷奔放,洒脱豪迈,如狂飚林柿,飞瀑坠崖。木鼓舞所表现的是苗族祖先迁徒途中披荆斩棘,勇住直前的艰难历程与精神。舞者多为青年男女;围鼓而舞,且舞且旋。人多则内外数圈,女在内,男在外。且疲者可下场休憩,新来者可随时加入。
古瓢舞
“古瓢舞”是流行于丹寨县雅灰地区苗族村寨中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松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古瓢舞,一直是围着圆圈跳,由两个男子拉古瓢和四个以上的姑娘一起跳;更多的是人 们围成两圈:年长的、小伙子们在外,手持瓢琴边拉边跳;姑娘在里,踏着“踩歌堂”的舞步,时而顺时针方向旋转, 时而逆时针方向移动,两膝盖微带颤动。
不论舞步怎样变化,姑娘的手始终是两肘弯曲架在胸腹前不停地上下左右移动。舞步的变化, 是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有二拍子、三拍子、五拍子、七拍子的,节奏是2/4、3/4的不规律组合。 主要动作的名称有跳圆、格呆(踩步)、格吊(前后左右转)、格览(踩二胡路声调)、拚向(模仿鬼跳舞)等等。
踩鼓舞
“踩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祭祀舞蹈。伴奏的乐器为铜鼓和木鼓。舞者一般围成圈,内圈女性,中心置一大鼓,由一至二人手持鼓棒击鼓,舞者面向圈内,随鼓点节奏,缓慢变换不同的舞步,双手自然摆动,闻鼓而舞。鼓点节奏多为4/4、3/4拍,显得欢快、轻松、活泼,表现了苗族人民节日祭祀祖先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板凳舞
“板凳舞”是苗 族纯自娱性酒后热情奔放的、寓体育运动于舞蹈的形式之一。由一人或数人持板凳相击为鼓点,众人围于外而舞。鼓点多采用4/4、3/4拍节奏,众人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且舞蹈动作较大,显得粗犷、豪放、激扬,表现了苗族人民豪放、热情好客的气质。
芦笙舞
“芦笙舞”是黔东南苗 族中 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普及的舞蹈,男女老少都会,并由此而形成苗族人民独特的生活美学观念。那些能歌善舞的男女青年被看作是智慧聪明的,反之则认为没有出息。
“芦笙舞”中较古老的形式,是舞者围成圆圈,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男舞者吹笙领舞,众舞者为女性,着盛装,舞蹈曲旋律随领舞者而舞。舞步为三步、五步或七步。舞场上,姑娘们头戴闪闪发光的银角,洁白的银花、身穿缀满银饰的盛装,随着舞曲的变换而整齐地内外翻动,给人一种庄重、整齐感。现代“芦笙舞”,则揉进了汉族的“秧歌舞”、“花灯舞”、“采茶舞”,苗族的“踩鼓舞”的技巧和动作,舞步灵活,舞姿清新欢快,表现了苗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内容以及豪迈淳朴的性格、健康向上的感情。
多耶舞
多耶舞型的歌场对唱舞蹈。侗语“多”有唱、舞等含意,“耶”是一领众和的歌曲。多耶是数十上百男女青年围在一个场中的对歌舞蹈。早在宋代,就曾有“辰、沅、靖州……。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前导之”的记载。这显然是对古代侗族人“多耶”反映,可见“多耶”已有近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多耶舞蹈程序是先由身着古装的寨老领着盛装的青年们入场后,顺绕三圈,又逆场绕三圈,自然是姑娘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内圆圈,罗汉们围成外圆圈,寨老坐在场中。有些地方手牵手,有些地方手攀肩。姑娘们在“扬史号”的领唱声中开始向右移动,每一节拍移动一步。唱实词时,双手有节奏地前后甩动,唱衬词时,双手和谐地向上举起;姑娘们唱时,罗汉们自由地陪着一同绕圈移动。姑娘们唱完时,由一罗汉头高呼“哟—”,众罗汉紧接“唉!”在“哟—唉”的呼声中手牵起手,有节奏地或甩或举向右移动,跟随着领唱者对答姑娘们唱的歌词中所提出的问题。
赐鱼舞
赐鱼舞是在“拾官人”活动中所跳的一种原始渔猎舞蹈。装扮原始人者手持一夹着腌鱼的木棍冲着看热闹的某一人跳着武术性的原始舞蹈。这人就必须走进场来与原始人同舞,双方舞到脚步、头姿、手势相合时,“原始人”夹的'腌鱼正好落到对方口中为止。这时“原始人”又去夹鱼赐与另外的人。若双方步调不一致,一场赐鱼舞要很久才能结束,因此。很多侗寨绝大多数青年男子都会跳这种武术性的舞蹈。
侗族狮子舞
是侗族人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舞蹈活动,主要分庆贺舞、戏狮舞和绿狮舞三种形式。庆贺舞是舞狮队在节庆之日舞着狮子挨门贺喜。狮子到达一家门前,主家用竹竿举着鞭炮鸣放迎接。狮子随即在门前跳着喜庆舞。主人赐红包钱,狮子以嘴含之.然后致谢。伏地叩拜,后退三步告辞。另去别家庆贺。红狮舞是一种场面较大的狮猴相戏舞蹈,因狮子模型的头部为红色而得名,由两个人分别舞狮头与狮身,模拟狮子翻滚跳跃等各种姿式和喜怒哀乐等各种神态。与狮子同舞喧闹还有许多演猴子者,他们跳来跳去地围着狮子嘻闹,有时狮子忽而恼怒,一口咬住一只小猴,大猴子急忙来救,紧紧拉住小猴尾巴,其余的猴子一个接一个地拖着前者的尾巴连成一长串没命地往后拖……。红狮舞场面热烈,富于生活气息。绿狮舞实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的剧烈武术表演赛。因舞狮队所舞的狮子模型头部是绿色的而得名。绿头狮象征着雄性狮子。因雄狮好斗,所以表演时随时都有抢狮队来抢夺狮头。
正因这样,一般武艺平常的舞狮队是不敢舞着绿色雄狮头出门表演的。绿狮在场中表演,其四方八面都有身强力壮扮演神兵天将者手持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摆开八卦阵式各自纷纷舞蹈,并随时准备应付突然袭击,保护雄狮,这种雄狮舞比赛今已少见有人表演。
龙灯舞
是正月举行的一种庆贺活动。舞龙身者脚步一致,手势谐调,与舞龙头者动作吻合,使所舞的龙跟着龙宝进行飞舞翻腾各种动作,到各家门前庆贺。
长鼓舞
朝鲜族和苗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公元386 ~534年)壁画申,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朝鲜族长鼓舞, 多为女子表演。舞蹈时由舞者将长鼓挎身前,左手拍鼓面,有手 持一细竹鼓鞭敲击鼓面,边击边舞,十分优美。中国湖南、广东、广西的苗族、瑶族也很喜欢长鼓舞。舞者一 般左手横握小长鼓中间,上下翻转舞动,右手随之拍击鼓面,也 有男舞者将大长鼓系在身前,双手边击鼓,边舞动。一般打法分 “文长鼓”、“武长鼓”两种,前者动作柔和;后者动作粗狙,多表现 劳动生活。
扇子舞
流行于朝鲜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据说流传已近z千年,最初是单人或双人舞,后演变为群舞。以扇子为道具,主要动作有“活阳舞”和“西蜜舞”两种。舞者在节奏舒缓的乐曲的伴奏下,潮潮 起舞,用手中的扇子,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呈现出了浓郁的 民族特色。
扇子舞亦称“白鹏(xian)舞”,也是哈尼族的民间舞蹈,流 行于云南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相传与纪念当地人们认为象征 和平和自由的白鹏有关。系一神集体舞蹈,舞者身穿白衣,双手 持羽毛扇,舞时挥动扇子,模仿白鸭飞翔姿态,动作优美柔和,富 有地方和民族特色。
农乐舞
朝鲜族民间传统舞蹈。历史悠久,由狞猎胜利后的舞蹈演变 而来。农事开始或结束时多跳此舞。流行于延边地区。原来朝 鲜族农村申盛行农乐队,用小锣召集劳动,集合以后以农乐旗引 路,一路上吹吹打打,跳舞到地里,把旗插到地头,人们排成队型 从事劳动。劳动中有人领唱劳动号子,按节拍共同合作;休息时, 人们围成一圈,在锣和长鼓的伴奏下起舞。劳动后仍然跳舞回 村。舞时,舞者把长鼓悬在身前,左手持手鼓拍击鼓面,右手持棍 敲击,两手交错进行,边击边舞,变化多端。女子舞时,手持一把 小单鼓,舞姿欢腾优美,充满活力。男子舞时,头戴“象帽”,帽顶 安有长约3尺(最长的有丈余)的“象尾”纸条。转“象帽”是最精 彩的部分;一面击鼓,一面用力甩动头部,眼球滚动,优美动人, 使“象尾”绕身体旋转,舞姿健美,风格活泼,由慢转快,形成高 潮。伴奏乐器有长鼓、法鼓、小锣、大锣、琐呐、胡笛等,舞蹈动作 变换都由小锣指挥。
麦西莱甫
新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 基础的维吾尔族歌舞。根据地城不同,“西莱甫”又分为许多种 类。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多郎麦西莱甫”最负盛名。它 的音乐是“多郎木卡姆”,用多种传统民间乐器演奏,配有以情歌 和歌谣为内容的传统民歌。它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 式。舞蹈反复五六轮后,即进入娱乐阶段,其内容有敬茶、对诗、 夺腰带、唱民歌、判官司等。“多郎麦西莱甫”的内容一般有六种: 即节日麦西莱甫,喜庆麦西莱甫,集体麦西莱甫,邀请麦西莱甫、 赔情麦西莱甫、和解麦西莱甫。从形式上看,有同行间轮流举行 的麦西莱甫,有郊游麦西莱甫,有少女、**之间的麦西莱甫,也 有同龄人之间冬季举行的麦西莱甫。
踢踏舞
藏族民间歌舞,最初为宫廷舞。跳舞时舞姿着意于脚,脚蹬 硬底皮鞋,手臂随脚步而动作,伴以弓腰、转身等,依音乐节奏踢 踏而舞,并以此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多以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配以民歌,歌词生动,曲调流畅,舞姿活 泼,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阿西跳月
亦称“阿细跳月”或“跳月”,彝族阿细人、撤尼人的一种民间 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沪西等彝族地区。传说在很早以 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 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 烫,扑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 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 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跳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字,阿细人口H“跳”。现已成为青年男女社 交、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春节、火把节、国庆节的夜晚,青 年男女聚集在松林里或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 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共舞。姑娘们手牵手,拉成圆圈,左右摆动, 拍掌以为节奏,旋转而舞。主要动作是跳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 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步伐刚健,节奏鲜明,踏脚击手,旋律 优美,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流行于云南省傣 族地区。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 己美好的愿望。民间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一般只由一人 或二人来跳,用象脚鼓、锌锣等伴奏。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 作多为孔雀动作的摹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解放后经过加工提高,服装也有改进,又增加许多新 的动作,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摆手舞
摆手舞据史书记载,最早源于商周时期巴人的军战舞。西汉时,巴人的这种军战舞成为汉宫廷舞乐,被称为巴谕舞。梁又复原称,后改为鞞舞。唐初,巴谕舞列为清高乐。从汉到唐宋,巴谕舞在民间经久不衰。摆手舞有大摆手、小摆手之分。小摆手舞每年岁正月举行一次,主要是表演农事、渔猎活动。大摆手每三年举行一次,内容在小摆手舞的基础上,再加上披西兰卡普表演的军战舞。跳摆手舞时,要吹大土号,唢呐、敲打锣、镲、鼓、燃放三眼炮和鞭炮。人们围成圆圈,男在外圈,女在内圈。除圆圈外,还有纵队、“人”字形队及各种图案队形。舞蹈人数不定,可自由出入。动作要求双手摆动不过肩,膝盖随之伸屈、颤动,手与脚呈顺边运动。舞姿朴实,音乐节奏明快。在跳摆手舞的同时,要唱摆手歌,其歌词有流传久远的固定歌词,也有少量即兴编唱的新歌词。人们且歌且舞,气氛热烈,具有浓厚的土家气息。
跳丧舞
土家人的祭祀性舞蹈。在老人去世后,鄂西土家人以跳丧、湘西土家人以打丧歌、跳牌来祭奠老人,其间所跳舞蹈,均为跳丧舞。跳丧舞以鄂西的跳丧舞最有特点。它通常为一人在灵前击鼓领唱,其余二人或四人成双成对边歌边舞,跳丧者多为男子。内容有表现历史、生产、爱情等,大都是即兴自编歌词演唱。动作多模拟飞禽走兽和人类的劳动、战争、常如燕儿衔泥,猛虎下山、美女梳头。头、手、肩、腰、胯、臂、脚齐动,还可以边跳边唱边饮。主要动作要求是八字步,绕手,哈腰、曲膝、摆胯。动作夸张、古朴粗犷,有阳刚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动逼真。跳丧舞唱腔时而高昂激越,时而低沉舒缓,但整个舞蹈音乐欢畅、无悲戚感。
花鼓子
喜庆场合和休闲时表演的一种庆祝和娱乐性舞蹈。无伴奏,不化妆,男女双双上场,手持手帕、小扇对舞而歌。内容主要是歌唱爱情,歌词可即兴演唱,也有传统的唱段如《十爱》《十想》、《探郎》、《正月里是新春》等。整个舞蹈舞姿轻盈,配合精彩的唱词,舞者用手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气氛活跃而热烈。
八宝铜铃舞
流行于湘西的土家族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是土老司祭祀、祭奠亡灵、解钱时所跳。舞者着八幅罗裙,戴凤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师刀),左手持铜铃,边舞边吹,边舞边唱,还不时与围观者对唱。八宝铜铃舞有两种:坐堂与行堂。坐堂时土老司坐在凳上用手来完成动作,动作较少。行堂则要求舞者不停地行走舞蹈,动作繁多。唱词多为固定的唱词,有喂马、逗马、上马、跨鞍、奔马、下马、跳水坑、跑马摇铃、过门坎、打神堂、莲花跳等程序。舞蹈粗犷古扑。 亦称“打柴舞”,“打竹舞”。是黎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 于海南岛黎族地区。一般在“芋念芋”(黎族传统节日)、沃日(即 做佛)、劳动间歇或农闲的晚上举行。舞前,人们在庭院里,或在 晒谷场,或在平坦的坡地上,放置两根4米长的大竹竿作垫架, 间隔为2米半左右,其上横放4或5对3米半长的竹竿(或杆 子)作跳杠。舞时,垫架两边各蹲4或5人,各自双手握住竹竿 (或杆子)的末端,有节奏地在垫架上张合击打,敲打垫架和在头 顶上张开合击。使之发出响亮悦耳之声。舞者(单人或双人等) 趁各对竹竿(或杆子)敲打垫架或张开之瞬间,两脚不断替换,敏 捷地上跳下踏,前冲后跃,左转右躲,下蹲,在避过双竿(或双杆) 张合击打的各种险关,跳出各种优美动作。当一对舞者机警灵巧 地跳过各种险关时,拍击竹竿(或杆子)者齐呼“嘿!呵嘿!”如果 舞者跳不过各种险关,被竹竿(或杆子)挟住脚或颈部时,就会引 起众人哄堂大笑。张合击打和敲打垫架时,一般分为5轮,由慢 而,决,由低而高进行。
;1、木鼓舞
木鼓舞是谷江方白(苗语汉音,或译反排)苗族的祭祀性舞蹈。以木鼓为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手敲击,形成复杂多变的舞调。节奏为四、六拍。以胯为支点,头、肩、手、腰、腿 、脚扭摆、甩动、踢蹬,转体自然,常以急速逆转形成强烈对比。
木鼓舞的最大特色是狂,处处强调动作的粗犷奔放,洒脱豪迈,如狂飚林柿,飞瀑坠崖。木鼓舞所表现的是苗族祖先迁徙途中披荆斩棘,勇住直前的艰难历程与精神。舞者多为青年男女;围鼓而舞,且舞且旋。人多则内外数圈,女在内,男在外。且疲者可下场休憩,新来者可随时加入。
2、古瓢舞
“古瓢舞”是流行于丹寨县雅灰地区苗族村寨中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松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
3、踩鼓舞
“踩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祭祀舞蹈。伴奏的乐器为铜鼓和木鼓。舞者一般围成圈,内圈女性,中心置一大鼓,由一至二人手持鼓棒击鼓,舞者面向圈内,随鼓点节奏,缓慢变换不同的舞步,双手自然摆动,闻鼓而舞。
4、板凳舞
“板凳舞”是苗族纯自娱性酒后热情奔放的、寓体育运动于舞蹈的形式之一。由一人或数人持板凳相击为鼓点,众人围于外而舞。鼓点多采用4/4、3/4拍节奏,众人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且舞蹈动作较大,显得粗犷、豪放、激扬,表现了苗族人民豪放、热情好客的气质。
5、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黔东南苗族中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普及的舞蹈,男女老少都会,并由此而形成苗族人民独特的生活美学观念。那些能歌善舞的男女青年被看作是智慧聪明的,反之则认为没有出息。
6、多耶舞
多耶是一种大型的歌场对唱舞蹈。侗语“多”有唱、舞等含意,“耶”是一领众和的歌曲。多耶是数十上百男女青年围在一个场中的对歌舞蹈。早在宋代,就曾有“辰、沅、靖州……。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前导之”的记载。
7、赐鱼舞
赐鱼舞是在“拾官人”活动中所跳的一种原始渔猎舞蹈。装扮原始人者手持一夹着腌鱼的木棍冲着看热闹的某一人跳着武术性的原始舞蹈。这人就必须走进场来与原始人同舞,双方舞到脚步、头姿、手势相合时,“原始人”夹的腌鱼正好落到对方口中为止。
这时“原始人”又去夹鱼赐与另外的人。若双方步调不一致,一场赐鱼舞要很久才能结束,因此。很多侗寨绝大多数青年男子都会跳这种武术性的舞蹈。
8、狮子舞
是侗族人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舞蹈活动,主要分庆贺舞、戏狮舞和绿狮舞三种形式。庆贺舞是舞狮队在节庆之日舞着狮子挨门贺喜。狮子到达一家门前,主家用竹竿举着鞭炮鸣放迎接。狮子随即在门前跳着喜庆舞。主人赐红包钱,狮子以嘴含之,然后致谢。伏地叩拜,后退三步告辞。另去别家庆贺。
9、龙灯舞
是正月举行的一种庆贺活动。舞龙身者脚步一致,手势谐调,与舞龙头者动作吻合,使所舞的龙跟着龙宝进行飞舞翻腾各种动作,到各家门前庆贺。
10、侗族芦笙舞
芦笙舞跟笙曲一样多已消失,现流传的主要分表演性舞蹈和赛场狂欢舞两类。表演舞蹈舞主要表现在脚步变化多样,在笙曲由一个音段转到另一个音段时,上身与头部和持笙的手及臂部随着一个右摆的舞姿变化。
这种笙舞主要是笙队自己在舞笙吹奏或在进行曲中缓步入场的芦笙舞蹈。芦笙的狂欢舞蹈是在赛笙坪上举行的大型性芦笙舞蹈。这种芦笙舞蹈节奏强烈,动作迅猛,感情奔放,犹如雷鸣电闪、狂风卷刮,气氛如火,十分热烈。
扩展资料:
民族舞蹈发展历程(原始阶段):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劳动者的动作的单纯的再现”.《尚书》中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斧之类的劳动丁具作为伴奏.化裴成各种野兽的人群翩翩起舞。
《吕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脚边舞边唱。舞蹈实际上是原始人类劳动场面的虚拟性再现。亦见于彩陶盆上的原始集体舞。
二、巫舞
“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人展开双手,各执牛尾而舞的样子。据说夏禹曾亲自编舞。到商代.成汤也善跳巫舞.宫廷流行“巫风”。春秋战国时期.楚地巫风极盛.美丽的女艰扮演成云神、水神、山神等,载歌载舞,场面宏大而隆重。
-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介绍
民族舞蹈土耳其民族舞蹈
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是通过模仿大自然的景象,模拟劳动生产动作,表现人们对生活的热 爱、对爱情的追求、对宗教的虔诚,以及抒发人们在各种喜庆典礼中的欢快情绪。 土耳其民族舞蹈丰富多采,几乎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舞蹈。北部黑海地带欢快活跃的贺兰舞;西部爱琴海地区抒情缓慢的泽伊贝克舞;东部及东南部动人优美的 哈拉伊舞和热情奔放的色雷斯舞以及表现英雄人物性格的巴尔舞,在风格上均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土耳其民族舞蹈的动作,男性粗犷豪迈,女性健美灵巧。其特点是上身多保持挺直,下肢和脚的动作 则变化万千。在舞台上表演时,多为集体舞。男女人数不限,领舞者手拿方巾,边舞蹈,边发出“豪普”的喊声,以示意动作和队形的变换,站在队形排尾者,手执 方巾,照应舞蹈图形的整齐。
土耳其民族舞蹈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方式之一。每逢重大节日、喜庆丰收、嫁娶仪式,甚至 在工人和农民聚会时,只要有人击起达武尔鼓、吹奏起苏尔奈高音管,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从四面八方相继涌来,手舞绢巾,脚踏鼓点,欢快地舞蹈起来。
长鼓舞
朝鲜族和苗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公元386 ~534年)壁画申,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朝鲜族长鼓舞, 多为女子表演。舞蹈时由舞者将长鼓挎身前,左手拍鼓面,有手 持一细竹鼓鞭敲击鼓面,边击边舞,十分优美。 我国湖南、广东、广西的苗族、瑶族也很喜欢长鼓舞。舞者一 般左手横握小长鼓中间,上下翻转舞动,右手随之拍击鼓面,也 有男舞者将大长鼓系在身前,双手边击鼓,边舞动。一般打法分 "文长鼓"、"武长鼓"两种,前者动作柔和;后者动作粗狙,多表现 劳动生活。
扇子舞
流行于朝鲜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据说流传已近z千年,最初是单人或双人舞,后演变为群舞。以扇子为道具,主要动作有"活 阳舞"和"西蜜舞"两种。舞者在节奏舒缓的乐曲的伴奏下,潮潮 起舞,用手中的扇子,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呈现出了浓郁的 民族特色。
扇子舞亦称“白鹏(xian)舞”,也是哈尼族的民间舞蹈,流 行于云南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相传与纪念当地人们认为象征 和平和自由的白鹏有关。系一神集体舞蹈,舞者身穿白衣,双手 持羽毛扇,舞时挥动扇子,模仿白鸭飞翔姿态,动作优美柔和,富 有地方和民族特色。
农乐舞
朝鲜族民间传统舞蹈。历史悠久,由狞猎胜利后的舞蹈演变 而来。农事开始或结束时多跳此舞。流行于延边地区。原来朝 鲜族农村申盛行农乐队,用小锣召集劳动,集合以后以农乐旗引 路,一路上吹吹打打,跳舞到地里,把旗插到地头,人们排成队型 从事劳动。劳动中有人领唱劳动号子,按节拍共同合作;休息时, 人们围成一圈,在锣和长鼓的伴奏下起舞。劳动后仍然跳舞回 村。舞时,舞者把长鼓悬在身前,左手持手鼓拍击鼓面,右手持棍 敲击,两手交错进行,边击边舞,变化多端。女子舞时,手持一把 小单鼓,舞姿欢腾优美,充满活力。男子舞时,头戴"象帽",帽顶 安有长约3尺(最长的有丈余)的"象尾"纸条。转"象帽"是最精 彩的部分;一面击鼓,一面用力甩动头部,眼球滚动,优美动人, 使"象尾"绕身体旋转,舞姿健美,风格活泼,由慢转快,形成高 潮。伴奏乐器有长鼓、法鼓、小锣、大锣、琐呐、胡笛等,舞蹈动作 变换都由小锣指挥。
麦西莱甫
新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 基础的维吾尔族歌舞。根据地城不同,"麦西莱甫"又分为许多种 类。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多郎麦西莱甫"最负盛名。它 的音乐是"多郎木卡姆",用多种传统民间乐器演奏,配有以情歌 和歌谣为内容的传统民歌。它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 式。舞蹈反复五六轮后,即进入娱乐阶段,其内容有敬茶、对诗、 夺腰带、唱民歌、判官司等。"多郎麦西莱甫"的内容一般有六种: 即节日麦西莱甫,喜庆麦西莱甫,集体麦西莱甫,邀请麦西莱甫、 赔情麦西莱甫、和解麦西莱甫。从形式上看,有同行间轮流举行 的麦西莱甫,有郊游麦西莱甫,有少女、**之间的麦西莱甫,也 有同龄人之间冬季举行的麦西莱甫。
踢踏舞
藏族民间歌舞,最初为宫廷舞。跳舞时舞姿着意于脚,脚蹬 硬底皮鞋,手臂随脚步而动作,伴以弓腰、转身等,依音乐节奏踢 踏而舞,并以此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多以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配以民歌,歌词生动,曲调流畅,舞姿活 泼,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阿西跳月
亦称"阿细跳月"或"跳月",彝族阿细人、撤尼人的一种民间 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沪西等彝族地区。传说在很早以 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 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 烫,扑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 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 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跳 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字,阿细人口H"跳"。现已成为青年男女社 交、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春节、火把节、国庆节的夜晚,青 年男女聚集在松林里或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 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共舞。姑娘们手牵手,拉成圆圈,左右摆动, 拍掌以为节奏,旋转而舞。主要动作是跳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 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步伐刚健,节奏鲜明,踏脚击手,旋律 优美,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流行于云南省傣 族地区。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 己美好的愿望。民间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一般只由一人 或二人来跳,用象脚鼓、锌锣等伴奏。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 作多为孔雀动作的摹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解放后经过加工提高,服装也有改进,又增加许多新 的动作,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摆手舞
摆手舞据史书记载,最早源于商周时期巴人的军战舞。西汉时,巴人的这种军战舞成为汉宫廷舞乐,被称为巴谕舞。梁又复原称,后改为鞞舞。唐初, 巴谕舞列为清高乐。从汉到唐宋,巴谕舞在民间经久不衰。摆手舞有大摆手、小摆手之分。小摆手舞每年岁正月举行一次,主要是表演农事、渔猎活动。大摆手每三 年举行一次,内容在小摆手舞的基础上,再加上披西兰卡普表演的军战舞。跳摆手舞时,要吹大土号,唢呐、敲打锣、镲、鼓、燃放三眼炮和鞭炮。人们围成圆圈, 男在外圈,女在内圈。除圆圈外,还有纵队、“人”字形队及各种图案队形。舞蹈人数不定,可自由出入。动作要求双手摆动不过肩,膝盖随之伸屈、颤动,手与脚 呈顺边运动。舞姿朴实,音乐节奏明快。在跳摆手舞的同时,要唱摆手歌,其歌词有流传久远的固定歌词,也有少量即兴编唱的新歌词。人们且歌且舞,气氛热烈, 具有浓厚的土家气息。
跳丧舞
土家人的祭祀性舞蹈。在老人去世后,鄂西土家人以跳丧、湘西土家人以打丧歌、跳牌来祭 奠老人,其间所跳舞蹈,均为跳丧舞。跳丧舞以鄂西的跳丧舞最有特点。它通常为一人在灵前击鼓领唱,其余二人或四人成双成对边歌边舞,跳丧者多为男子。内容 有表现历史、生产、爱情等,大都是即兴自编歌词演唱。动作多模拟飞禽走兽和人类的劳动、战争、常如燕儿衔泥,猛虎下山、美女梳头。头、手、肩、腰、胯、 臂、脚齐动,还可以边跳边唱边饮。主要动作要求是八字步,绕手,哈腰、曲膝、摆胯。动作夸张、古朴粗犷,有阳刚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动逼真。跳丧舞唱腔时 而高昂激越,时而低沉舒缓,但整个舞蹈音乐欢畅、无悲戚感。
花鼓子
喜庆场合和休闲时表演的一种庆祝和娱乐性舞蹈。无伴奏,不化妆,男女双双上场,手持手 帕、小扇对舞而歌。内容主要是歌唱爱情,歌词可即兴演唱,也有传统的唱段如《十爱》《十想》、《探郎》、《正月里是新春》等。整个舞蹈舞姿轻盈,配合精彩 的唱词,舞者用手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气氛活跃而热烈。
八宝铜铃舞
流行于湘西的土家族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是土老司祭祀、祭奠 亡灵、解钱时所跳。舞者着八幅罗裙,戴凤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师刀),左手持铜铃,边舞边吹,边舞边唱,还不时与围观者对唱。八宝铜铃舞有两种:坐堂与 行堂。坐堂时土老司坐在凳上用手来完成动作,动作较少。行堂则要求舞者不停地行走舞蹈,动作繁多。唱词多为固定的唱词,有喂马、逗马、上马、跨鞍、奔马、 下马、跳水坑、跑马摇铃、过门坎、打神堂、莲花跳等程序。舞蹈粗犷古扑。
竹竿舞
亦称"打柴舞","打竹舞"。是黎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海南岛黎族地区。一般在"芋念芋"(黎族传统节日)、沃日(即 做佛)、劳动间歇或农闲的晚上举行。舞前,人们在庭院里,或在 晒谷场,或在平坦的坡地上,放置两根4米长的大竹竿作垫架, 间隔为2米半左右,其上横放4或5对3米半长的竹竿(或杆 子)作跳杠。舞时,垫架两边各蹲4或5人,各自双手握住竹竿 (或杆子)的末端,有节奏地在垫架上张合击打,敲打垫架和在头 顶上张开合击。使之发出响亮悦耳之声。舞者(单人或双人等) 趁各对竹竿(或杆子)敲打垫架或张开之瞬间,两脚不断替换,敏 捷地上跳下踏,前冲后跃,左转右躲,下蹲,在避过双竿(或双杆) 张合击打的各种险关,跳出各种优美动作。当一对舞者机警灵巧 地跳过各种险关时,拍击竹竿(或杆子)者齐呼"嘿!呵嘿!"如果 舞者跳不过各种险关,被竹竿(或杆子)挟住脚或颈部时,就会引 起众人哄堂大笑。张合击打和敲打垫架时,一般分为5轮,由慢 而,决,由低而高进行。
芦笙舞
也叫"踩芦鳖","芦笺踩堂舞"。流行于贵州、云南、广西、湖 南的苗、侗、纳西等民族地区。舞蹈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由两人 以上的领舞者吹奏芦鳖,位于中心,其他舞者围成圈,随领舞者的舞姿和音乐而起舞。另一种则主要由两个芦鳖队轮流集体舞 蹈或个人表演,边吹芦笺,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动 作,众人围成圆圈在旁助兴。也有的芦鳖舞由数十支芦笆组成, 吹大芦鳖者位于中心,其他的围成圈,齐声合奏,并和着旋律起舞。还有的是吹奏者只伴奏而不舞,由姑娘们按音乐节拍潮潮起舞。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如孔雀舞等,就属于民族舞)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灵魂。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去,练习民族舞好处有如下:1、 有较强趣味性 2、 培养舞者气质 3、 让人心情愉悦 4、有益身心。
分类
民间舞
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在欧洲芭蕾舞剧中的民间舞蹈,一般称作代表性舞蹈或性格舞蹈,它是经过舞蹈的专业加工,使其与芭蕾的风格相和谐、统一在一起。
木鼓舞
木鼓舞是谷江方白(苗语汉音,或译反排)苗族的祭祀性舞蹈。以木鼓为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手敲击,形成复杂多变的舞调。节奏为四、六拍。舞蹈动作为五种,一曰略吉笳,进三步,退三步,向左旋转,再回身;二曰略独南,进退均二步;三曰略独大,踏三岁,向左转身舞三步;四曰略高逃大,左舞两步,后舞两步,再任前走;五曰略高逃勒,正面舞两步,右侧舞三步,再向左转舞两步,回身舞而前行。以胯为支点,头、肩、手、腰、腿 、脚扭摆、甩动、踢蹬,转体自然,常以急速逆转形成强烈对比。木鼓舞的最大特色是狂,处处强调动作的粗犷奔放,洒脱豪迈,如狂飚林柿,飞瀑坠崖。木鼓舞所表现的是苗族祖先迁徙途中披荆斩棘,勇住直前的艰难历程与精神。舞者多为青年男女;围鼓而舞,且舞且旋。人多则内外数圈,女在内,男在外。且疲者可下场休憩,新来者可随时加入。
长鼓舞
朝鲜族和苗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公元386 ~534年)壁画申,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朝鲜族长鼓舞, 多为女子表演。舞蹈时由舞者将长鼓挎身前,左手拍鼓面,有手 持一细竹鼓鞭敲击鼓面,边击边舞,十分优美。 我国湖南、广东、广西的苗族、瑶族也很喜欢长鼓舞。舞者一 般左手横握小长鼓中间,上下翻转舞动,右手随之拍击鼓面,也 有男舞者将大长鼓系在身前,双手边击鼓,边舞动。一般打法分 "文长鼓"、"武长鼓"两种,前者动作柔和;后者动作粗狙,多表现 劳动生活。
扇子舞
流行于朝鲜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据说流传已近z千年,最初是单人或双人舞,后演变为群舞。以扇子为道具,主要动作有"活 阳舞"和"西蜜舞"两种。舞者在节奏舒缓的乐曲的伴奏下,潮潮 起舞,用手中的扇子,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呈现出了浓郁的 民族特色。
扇子舞亦称“白鹏(xian)舞”,也是哈尼族的民间舞蹈,流 行于云南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相传与纪念当地人们认为象征 和平和自由的白鹏有关。系一神集体舞蹈,舞者身穿白衣,双手 持羽毛扇,舞时挥动扇子,模仿白鸭飞翔姿态,动作优美柔和,富 有地方和民族特色。
农乐舞
朝鲜族民间传统舞蹈。历史悠久,由狞猎胜利后的舞蹈演变 而来。农事开始或结束时多跳此舞。流行于延边地区。原来朝 鲜族农村申盛行农乐队,用小锣召集劳动,集合以后以农乐旗引 路,一路上吹吹打打,跳舞到地里,把旗插到地头,人们排成队型 从事劳动。劳动中有人领唱劳动号子,按节拍共同合作;休息时, 人们围成一圈,在锣和长鼓的伴奏下起舞。劳动后仍然跳舞回 村。舞时,舞者把长鼓悬在身前,左手持手鼓拍击鼓面,右手持棍 敲击,两手交错进行,边击边舞,变化多端。女子舞时,手持一把 小单鼓,舞姿欢腾优美,充满活力。男子舞时,头戴"象帽",帽顶 安有长约3尺(最长的有丈余)的"象尾"纸条。转"象帽"是最精 彩的部分;一面击鼓,一面用力甩动头部,眼球滚动,优美动人, 使"象尾"绕身体旋转,舞姿健美,风格活泼,由慢转快,形成高 潮。伴奏乐器有长鼓、法鼓、小锣、大锣、琐呐、胡笛等,舞蹈动作 变换都由小锣指挥。
麦西莱甫
新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 基础的维吾尔族歌舞。根据地城不同,"麦西莱甫"又分为许多种 类。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多郎麦西莱甫"最负盛名。它 的音乐是"多郎木卡姆",用多种传统民间乐器演奏,配有以情歌 和歌谣为内容的传统民歌。它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 式。舞蹈反复五六轮后,即进入娱乐阶段,其内容有敬茶、对诗、 夺腰带、唱民歌、判官司等。"多郎麦西莱甫"的内容一般有六种: 即节日麦西莱甫,喜庆麦西莱甫,集体麦西莱甫,邀请麦西莱甫、 赔情麦西莱甫、和解麦西莱甫。从形式上看,有同行间轮流举行 的麦西莱甫,有郊游麦西莱甫,有少女、**之间的麦西莱甫,也 有同龄人之间冬季举行的麦西莱甫。
踢踏舞
藏族民间歌舞,最初为宫廷舞。跳舞时舞姿着意于脚,脚蹬 硬底皮鞋,手臂随脚步而动作,伴以弓腰、转身等,依音乐节奏踢 踏而舞,并以此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多以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配以民歌,歌词生动,曲调流畅,舞姿活 泼,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阿西跳月
亦称"阿细跳月"或"跳月",彝族阿细人、撤尼人的一种民间 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沪西等彝族地区。传说在很早以 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 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 烫,扑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 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 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跳 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字,阿细人口H"跳"。现已成为青年男女社 交、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春节、火把节、国庆节的夜晚,青 年男女聚集在松林里或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 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共舞。姑娘们手牵手,拉成圆圈,左右摆动, 拍掌以为节奏,旋转而舞。主要动作是跳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 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步伐刚健,节奏鲜明,踏脚击手,旋律 优美,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流行于云南省傣 族地区。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 己美好的愿望。民间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一般只由一人 或二人来跳,用象脚鼓、锌锣等伴奏。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 作多为孔雀动作的摹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解放后经过加工提高,服装也有改进,又增加许多新 的动作,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摆手舞
摆手舞据史书记载,最早源于商周时期巴人的军战舞。西汉时,巴人的这种军战舞成为汉宫廷舞乐,被称为巴谕舞。梁又复原称,后改为鞞舞。唐初, 巴谕舞列为清高乐。从汉到唐宋,巴谕舞在民间经久不衰。摆手舞有大摆手、小摆手之分。小摆手舞每年岁正月举行一次,主要是表演农事、渔猎活动。大摆手每三 年举行一次,内容在小摆手舞的基础上,再加上披西兰卡普表演的军战舞。跳摆手舞时,要吹大土号,唢呐、敲打锣、镲、鼓、燃放三眼炮和鞭炮。人们围成圆圈, 男在外圈,女在内圈。除圆圈外,还有纵队、“人”字形队及各种图案队形。舞蹈人数不定,可自由出入。动作要求双手摆动不过肩,膝盖随之伸屈、颤动,手与脚 呈顺边运动。舞姿朴实,音乐节奏明快。在跳摆手舞的同时,要唱摆手歌,其歌词有流传久远的固定歌词,也有少量即兴编唱的新歌词。人们且歌且舞,气氛热烈, 具有浓厚的土家气息。
跳丧舞
土家人的祭祀性舞蹈。在老人去世后,鄂西土家人以跳丧、湘西土家人以打丧歌、跳牌来祭 奠老人,其间所跳舞蹈,均为跳丧舞。跳丧舞以鄂西的跳丧舞最有特点。它通常为一人在灵前击鼓领唱,其余二人或四人成双成对边歌边舞,跳丧者多为男子。内容 有表现历史、生产、爱情等,大都是即兴自编歌词演唱。动作多模拟飞禽走兽和人类的劳动、战争、常如燕儿衔泥,猛虎下山、美女梳头。头、手、肩、腰、胯、 臂、脚齐动,还可以边跳边唱边饮。主要动作要求是八字步,绕手,哈腰、曲膝、摆胯。动作夸张、古朴粗犷,有阳刚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动逼真。跳丧舞唱腔时 而高昂激越,时而低沉舒缓,但整个舞蹈音乐欢畅、无悲戚感。
花鼓子
喜庆场合和休闲时表演的一种庆祝和娱乐性舞蹈。无伴奏,不化妆,男女双双上场,手持手 帕、小扇对舞而歌。内容主要是歌唱爱情,歌词可即兴演唱,也有传统的唱段如《十爱》《十想》、《探郎》、《正月里是新春》等。整个舞蹈舞姿轻盈,配合精彩 的唱词,舞者用手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气氛活跃而热烈。
八宝铜铃舞
流行于湘西的土家族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是土老司祭祀、祭奠 亡灵、解钱时所跳。舞者着八幅罗裙,戴凤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师刀),左手持铜铃,边舞边吹,边舞边唱,还不时与围观者对唱。八宝铜铃舞有两种:坐堂与 行堂。坐堂时土老司坐在凳上用手来完成动作,动作较少。行堂则要求舞者不停地行走舞蹈,动作繁多。唱词多为固定的唱词,有喂马、逗马、上马、跨鞍、奔马、 下马、跳水坑、跑马摇铃、过门坎、打神堂、莲花跳等程序。舞蹈粗犷古扑。
竹竿舞
亦称"打柴舞","打竹舞"。是黎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 于海南岛黎族地区。一般在"芋念芋"(黎族传统节日)、沃日(即 做佛)、劳动间歇或农闲的晚上举行。舞前,人们在庭院里,或在 晒谷场,或在平坦的坡地上,放置两根4米长的大竹竿作垫架, 间隔为2米半左右,其上横放4或5对3米半长的竹竿(或杆 子)作跳杠。舞时,垫架两边各蹲4或5人,各自双手握住竹竿 (或杆子)的末端,有节奏地在垫架上张合击打,敲打垫架和在头 顶上张开合击。使之发出响亮悦耳之声。舞者(单人或双人等) 趁各对竹竿(或杆子)敲打垫架或张开之瞬间,两脚不断替换,敏 捷地上跳下踏,前冲后跃,左转右躲,下蹲,在避过双竿(或双杆) 张合击打的各种险关,跳出各种优美动作。当一对舞者机警灵巧 地跳过各种险关时,拍击竹竿(或杆子)者齐呼"嘿!呵嘿!"如果 舞者跳不过各种险关,被竹竿(或杆子)挟住脚或颈部时,就会引 起众人哄堂大笑。张合击打和敲打垫架时,一般分为5轮,由慢 而,决,由低而高进行。
芦笙舞
也叫"踩芦鳖","芦笺踩堂舞"。流行于贵州、云南、广西、湖 南的苗、侗、纳西等民族地区。舞蹈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由两人 以上的领舞者吹奏芦鳖,位于中心,其他舞者围成圈,随领舞者 的舞姿和音乐而起舞。另一种则主要由两个芦鳖队轮流集体舞 蹈或个人表演,边吹芦笺,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动 作,众人围成圆圈在旁助兴。也有的芦鳖舞由数十支芦笆组成, 吹大芦鳖者位于中心,其他的围成圈,齐声合奏,并和着旋律起 舞。还有的是吹奏者只伴奏而不舞,由姑娘们按音乐节拍潮潮起 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