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哪个人最帅???急啊~~

三国里哪个人最帅???急啊~~,第1张

三国最帅肯定是周瑜了,现在他已经升格为中国古代十三大美男之一,外加古代四大俊男的(相当于四大美女)

第一俊男当属嵇康。

嵇康,字叔夜,魏晋时学者、文学家、音乐家。

按《晋书》记载,嵇康“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按《世说新语 容止》他“ 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 或云: 肃肃如松下风, 高而徐引。” 可见他身材高大, 相貌堂堂。一付男子汉气派。在晋时,一些男人多有涂脂抹粉地化装,而嵇康和他们不同,其英俊是出自然。

嵇康极其聪明,“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为竹林七贤之一,其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诗歌《幽愤诗》大文学史上有相当地位的。

嵇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他写过《声无哀乐论》,多有创见,是古代音乐美学理论重要著作。他精于演奏,因他被害,《广陵散》失传是很有名的故事。

表面上嵇康“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实质上,其本性是极为刚烈。嵇康曾经贫穷,和向秀(竹林七贤之一)在大树下打铁。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来看他,“(嵇)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蔑视权贵之高贵心态,跃然纸上。

嵇康在行刑前,看了看太阳,估计行刑前还有时间,他“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这种气概,这种在知自己必死时的镇定,千年之后,仍令人敬佩不已。

嵇康之俊美有一旁证。他死了多年后,他的儿子嵇绍始到首都洛阳,有人对王戎说:“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回答:“君复未见其父耳。”由此可推想嵇康之风度仪态。

古代俊男之二:周瑜

《三国志》中说“(周)瑜长壮有姿貌。”可见他和嵇康类似,都是属于高大健美这种类型的。《三国志》中极少有赞人像貌的,如赵云等都没有提及。说周瑜“有姿容”,必是相当英俊。

在赤壁之战中,功劳主要应归于周瑜,三国演义硬把诸葛亮写成赤壁胜利的灵魂,是没有根据的。由赤壁之战中所表现出周瑜的才干,即使在三国演义中也无法全部掩盖。这场战争扼制了曹操统一 的势头,可以说,周瑜是造就三分天下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对刘备集团的看法,也有很高的预见性。有关他的高智商,不庸赘述。

周瑜勇敢、有忘我精神。他领兵进攻江陵,右胸不幸中了流箭,伤很重。江陵守将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领兵来攻,周瑜不顾伤痛,“案行 军营,激扬吏士”,曹仁就退走了。

周瑜的音乐修养很高,他“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三国演义中写他心胸狭窄,完全是虚构,只是为了神化诸葛亮。实际上他恢宏大度,极受人们喜爱。他被任命为都督,位在年长功高的程普之上,程普不满,“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醇醪,不觉自醉’”(引自《江表传》)能让别人和他接触时就象饮好酒一样,特别是曾对他有过意见的人,这得有多好的风度和多高的魅力啊!

周瑜二十四岁成为领兵的将军。一个英俊的美男,率领 千军万马,英勇而有智谋,其风度魅力让人们不由得呼之为周郎。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俊男之三,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一名孝瓘,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在他任并州刺史时,突厥入侵,他尽力反击。武成帝河清四年,周军大举进攻,包围洛阳,高长恭为齐军中军统帅,他率五百骑冲入周军,直至金墉城(洛阳附近屯兵之城)下,城被周军包围甚急。城上人不识,高长恭免胄示之面,乃得进城,解除包围。大捷之后。武士共歌《兰陵王入阵曲》。后为太尉,讨柏谷,攻定阳,立不少战功。

以他多次战役所取得的战绩大体上可以推论,高长恭的智商应该是不错的。说他“音容兼美”,大约他也能以优美的声音高歌。武士们唱《兰陵王入阵曲》,他也可能是参加者之一。

传说高长恭上阵杀敌时戴着画成可怕鬼脸的面具,免得敌人看他漂亮就不害怕。这可能只是传说,但也不是不可能。宋朝名将狄青上阵时就是被发戴铜面具,敌人见他冲来皆披靡莫敢当。高长恭戴面具是否是用作一种标志,一位不可抵挡的英雄的标志。

功高遭忌,后主武平四年,皇帝派人送来毒药,高长恭对自己的妃子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但也没有要求见皇帝申述,就饮药自尽了。

据此,高长恭被选 作第三位俊男是完全够格的。不过还有个问题需说明。

历史记载,高长恭在任地方官时“颇受财货”,即贪官。对此他曾表示是故意如此,只是为解皇帝的疑忌。这是真的,还只是一种掩词,不得而知。不过,“长恭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不象贪婪之辈。在他打了胜仗后,武成帝买买妾二十人给他作为奖赏,他只接受其一个,也还是有节制的。临死前,将千金责券全部烧掉,更看出有些大度。依此,虽然不能肯定说他贪污就是避祸的手段,不过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何况皇帝确对他疑忌,最后赐他毒药,就是明证。 依此,他乃被选 作俊男之一。

俊男之四杨华。

为北魏名将之子,年轻时就有勇力,容貌雄伟。看来确是俊男。被北魏胡太后看中,逼与之通。杨华不愿吃软饭,率领其部曲投降了南边的梁朝,有点男子汉气,和张昌宗之流有天渊之别。杨华在梁征伐有战功,任高级官员,足证其勇力或智力不差。太清年间,侯景作乱,杨华反对的,但妻子为侯景所擒,杨华就投降了,可见真有些人情味。好象没有为侯景出力,不久就死了。

俊男杨华南逃后, 胡太后追想思不已,为作《杨白华歌辞》,其词为“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阁,杨花飘荡入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来秋去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令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甚凄惋。不论胡太后是否*乱,杨华是当时北国第一俊男,则应无疑义。

杨华武功高强,和当时另在一将军王神念齐名,《梁书》记载“(王)神念少善骑射,既老不衰,尝于高祖前手执二刀楯,左右交度,驰马往来,冠绝群伍。时复有杨华者,能作惊军骑,并一时妙捷,高祖深叹赏之。”可见杨华的武功已经高到使皇帝(高祖指梁武帝萧衍)惊叹,只可惜语焉不详,没说明“惊 军骑”是怎么一种武功。

嵇康,字叔夜,魏晋时学者、文学家、音乐家。

按《晋书》记载,嵇康“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按《世说新语 容止》他“ 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 或云: 肃肃如松下风, 高而徐引。” 可见他身材高大, 相貌堂堂。一付男子汉气派。在晋时,一些男人多有涂脂抹粉地化装,而嵇康和他们不同,其英俊是出自然。

嵇康极其聪明,“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为竹林七贤之一,其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诗歌《幽愤诗》大文学史上有相当地位的。

嵇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他写过《声无哀乐论》,多有创见,是古代音乐美学理论重要著作。他精于演奏,因他被害,《广陵散》失传是很有名的故事。

表面上嵇康“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实质上,其本性是极为刚烈。嵇康曾经贫穷,和向秀(竹林七贤之一)在大树下打铁。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来看他,“(嵇)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蔑视权贵之高贵心态,跃然纸上。

嵇康在行刑前,看了看太阳,估计行刑前还有时间,他“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这种气概,这种在知自己必死时的镇定,千年之后,仍令人敬佩不已。

嵇康之俊美有一旁证。他死了多年后,他的儿子嵇绍始到首都洛阳,有人对王戎说:“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回答:“君复未见其父耳。”由此可推想嵇康之风度仪态。

古代俊男之二:周瑜

《三国志》中说“(周)瑜长壮有姿貌。”可见他和嵇康类似,都是属于高大健美这种类型的。《三国志》中极少有赞人像貌的,如赵云等都没有提及。说周瑜“有姿容”,必是相当英俊。

在赤壁之战中,功劳主要应归于周瑜,三国演义硬把诸葛亮写成赤壁胜利的灵魂,是没有根据的。由赤壁之战中所表现出周瑜的才干,即使在三国演义中也无法全部掩盖。这场战争扼制了曹操统一 的势头,可以说,周瑜是造就三分天下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对刘备集团的看法,也有很高的预见性。有关他的高智商,不庸赘述。

周瑜勇敢、有忘我精神。他领兵进攻江陵,右胸不幸中了流箭,伤很重。江陵守将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领兵来攻,周瑜不顾伤痛,“案行 军营,激扬吏士”,曹仁就退走了。

周瑜的音乐修养很高,他“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三国演义中写他心胸狭窄,完全是虚构,只是为了神化诸葛亮。实际上他恢宏大度,极受人们喜爱。他被任命为都督,位在年长功高的程普之上,程普不满,“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醇醪,不觉自醉’”(引自《江表传》)能让别人和他接触时就象饮好酒一样,特别是曾对他有过意见的人,这得有多好的风度和多高的魅力啊!

周瑜二十四岁成为领兵的将军。一个英俊的美男,率领 千军万马,英勇而有智谋,其风度魅力让人们不由得呼之为周郎。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俊男之三,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一名孝瓘,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

在他任并州刺史时,突厥入侵,他尽力反击。武成帝河清四年,周军大举进攻,包围洛阳,高长恭为齐军中军统帅,他率五百骑冲入周军,直至金墉城(洛阳附近屯兵之城)下,城被周军包围甚急。城上人不识,高长恭免胄示之面,乃得进城,解除包围。大捷之后。武士共歌《兰陵王入阵曲》。后为太尉,讨柏谷,攻定阳,立不少战功。

以他多次战役所取得的战绩大体上可以推论,高长恭的智商应该是不错的。说他“音容兼美”,大约他也能以优美的声音高歌。武士们唱《兰陵王入阵曲》,他也可能是参加者之一。

传说高长恭上阵杀敌时戴着画成可怕鬼脸的面具,免得敌人看他漂亮就不害怕。这可能只是传说,但也不是不可能。宋朝名将狄青上阵时就是被发戴铜面具,敌人见他冲来皆披靡莫敢当。高长恭戴面具是否是用作一种标志,一位不可抵挡的英雄的标志。

功高遭忌,后主武平四年,皇帝派人送来毒药,高长恭对自己的妃子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但也没有要求见皇帝申述,就饮药自尽了。

据此,高长恭被选 作第三位俊男是完全够格的。不过还有个问题需说明。

历史记载,高长恭在任地方官时“颇受财货”,即贪官。对此他曾表示是故意如此,只是为解皇帝的疑忌。这是真的,还只是一种掩词,不得而知。不过,“长恭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不象贪婪之辈。在他打了胜仗后,武成帝买买妾二十人给他作为奖赏,他只接受其一个,也还是有节制的。临死前,将千金责券全部烧掉,更看出有些大度。依此,虽然不能肯定说他贪污就是避祸的手段,不过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何况皇帝确对他疑忌,最后赐他毒药,就是明证。 依此,他乃被选 作俊男之一。

俊男之四杨华。

为北魏名将之子,年轻时就有勇力,容貌雄伟。看来确是俊男。被北魏胡太后看中,逼与之通。杨华不愿吃软饭,率领其部曲投降了南边的梁朝,有点男子汉气,和张昌宗之流有天渊之别。杨华在梁征伐有战功,任高级官员,足证其勇力或智力不差。太清年间,侯景作乱,杨华反对的,但妻子为侯景所擒,杨华就投降了,可见真有些人情味。好象没有为侯景出力,不久就死了。

俊男杨华南逃后, 胡太后追想思不已,为作《杨白华歌辞》,其词为“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阁,杨花飘荡入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来秋去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令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甚凄惋。不论胡太后是否*乱,杨华是当时北国第一俊男,则应无疑义。

杨华武功高强,和当时另在一将军王神念齐名,《梁书》记载“(王)神念少善骑射,既老不衰,尝于高祖前手执二刀楯,左右交度,驰马往来,冠绝群伍。时复有杨华者,能作惊军骑,并一时妙捷,高祖深叹赏之。”可见杨华的武功已经高到使皇帝(高祖指梁武帝萧衍)惊叹,只可惜语焉不详,没说明“惊 军骑”是怎么一种武功。

窃以为,第一俊男当属嵇康。

嵇康,字叔夜,魏晋时学者、文学家、音乐家。

按《晋书》记载,嵇康“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按《世说新语 容止》他“ 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 或云: 肃肃如松下风, 高而徐引。” 可见他身材高大, 相貌堂堂。一付男子汉气派。在晋时,一些男人多有涂脂抹粉地化装,而嵇康和他们不同,其英俊是出自然。

嵇康极其聪明,“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为竹林七贤之一,其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诗歌《幽愤诗》大文学史上有相当地位的。

嵇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他写过《声无哀乐论》,多有创见,是古代音乐美学理论重要著作。他精于演奏,因他被害,《广陵散》失传是很有名的故事。

表面上嵇康“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实质上,其本性是极为刚烈。嵇康曾经贫穷,和向秀(竹林七贤之一)在大树下打铁。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来看他,“(嵇)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蔑视权贵之高贵心态,跃然纸上。

嵇康在行刑前,看了看太阳,估计行刑前还有时间,他“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这种气概,这种在知自己必死时的镇定,千年之后,仍令人敬佩不已。

嵇康之俊美有一旁证。他死了多年后,他的儿子嵇绍始到首都洛阳,有人对王戎说:“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回答:“君复未见其父耳。”由此可推想嵇康之风度仪态。

古代俊男之二:周瑜

《三国志》中说“(周)瑜长壮有姿貌。”可见他和嵇康类似,都是属于高大健美这种类型的。《三国志》中极少有赞人像貌的,如赵云等都没有提及。说周瑜“有姿容”,必是相当英俊。

在赤壁之战中,功劳主要应归于周瑜,三国演义硬把诸葛亮写成赤壁胜利的灵魂,是没有根据的。由赤壁之战中所表现出周瑜的才干,即使在三国演义中也无法全部掩盖。这场战争扼制了曹操统一 的势头,可以说,周瑜是造就三分天下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对刘备集团的看法,也有很高的预见性。有关他的高智商,不庸赘述。

周瑜勇敢、有忘我精神。他领兵进攻江陵,右胸不幸中了流箭,伤很重。江陵守将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领兵来攻,周瑜不顾伤痛,“案行 军营,激扬吏士”,曹仁就退走了。

周瑜的音乐修养很高,他“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三国演义中写他心胸狭窄,完全是虚构,只是为了神化诸葛亮。实际上他恢宏大度,极受人们喜爱。他被任命为都督,位在年长功高的程普之上,程普不满,“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醇醪,不觉自醉’”(引自《江表传》)能让别人和他接触时就象饮好酒一样,特别是曾对他有过意见的人,这得有多好的风度和多高的魅力啊!

周瑜二十四岁成为领兵的将军。一个英俊的美男,率领 千军万马,英勇而有智谋,其风度魅力让人们不由得呼之为周郎。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俊男之三,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一名孝瓘,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

在他任并州刺史时,突厥入侵,他尽力反击。武成帝河清四年,周军大举进攻,包围洛阳,高长恭为齐军中军统帅,他率五百骑冲入周军,直至金墉城(洛阳附近屯兵之城)下,城被周军包围甚急。城上人不识,高长恭免胄示之面,乃得进城,解除包围。大捷之后。武士共歌《兰陵王入阵曲》。后为太尉,讨柏谷,攻定阳,立不少战功。

以他多次战役所取得的战绩大体上可以推论,高长恭的智商应该是不错的。说他“音容兼美”,大约他也能以优美的声音高歌。武士们唱《兰陵王入阵曲》,他也可能是参加者之一。

传说高长恭上阵杀敌时戴着画成可怕鬼脸的面具,免得敌人看他漂亮就不害怕。这可能只是传说,但也不是不可能。宋朝名将狄青上阵时就是被发戴铜面具,敌人见他冲来皆披靡莫敢当。高长恭戴面具是否是用作一种标志,一位不可抵挡的英雄的标志。

功高遭忌,后主武平四年,皇帝派人送来毒药,高长恭对自己的妃子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但也没有要求见皇帝申述,就饮药自尽了。

据此,高长恭被选 作第三位俊男是完全够格的。不过还有个问题需说明。

历史记载,高长恭在任地方官时“颇受财货”,即贪官。对此他曾表示是故意如此,只是为解皇帝的疑忌。这是真的,还只是一种掩词,不得而知。不过,“长恭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不象贪婪之辈。在他打了胜仗后,武成帝买买妾二十人给他作为奖赏,他只接受其一个,也还是有节制的。临死前,将千金责券全部烧掉,更看出有些大度。依此,虽然不能肯定说他贪污就是避祸的手段,不过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何况皇帝确对他疑忌,最后赐他毒药,就是明证。 依此,他乃被选 作俊男之一。

俊男之四杨华。

为北魏名将之子,年轻时就有勇力,容貌雄伟。看来确是俊男。被北魏胡太后看中,逼与之通。杨华不愿吃软饭,率领其部曲投降了南边的梁朝,有点男子汉气,和张昌宗之流有天渊之别。杨华在梁征伐有战功,任高级官员,足证其勇力或智力不差。太清年间,侯景作乱,杨华反对的,但妻子为侯景所擒,杨华就投降了,可见真有些人情味。好象没有为侯景出力,不久就死了。

俊男杨华南逃后, 胡太后追想思不已,为作《杨白华歌辞》,其词为“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阁,杨花飘荡入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来秋去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令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甚凄惋。不论胡太后是否*乱,杨华是当时北国第一俊男,则应无疑义。

杨华武功高强,和当时另在一将军王神念齐名,《梁书》记载“(王)神念少善骑射,既老不衰,尝于高祖前手执二刀楯,左右交度,驰马往来,冠绝群伍。时复有杨华者,能作惊军骑,并一时妙捷,高祖深叹赏之。”可见杨华的武功已经高到使皇帝(高祖指梁武帝萧衍)惊叹,只可惜语焉不详,没说明“惊 军骑”是怎么一种武功。

此外还有些历史上的人物,如果多选 些,他们就可能入彀。

例如:司马相如。他以琴声挑卓文君故事家喻户晓,其音乐素养很高。不过,卓文君和他私奔,绝非仅因琴弹的好。当时“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好之,恐不得当也。”可见司马相如的外形还是美的。传中还说 “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都”:优美貌。司马相如的文才自不用多说,从他平抚巴蜀,也可见其从政能力也不差。封禅书也只有一套见解。看来他确是一位俊男,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相如口吃而善著书”,不过,他口吃肯定不严重,否则汉武是不会派口吃症者为外交官,出使西南。

还有些人物,一般意见认为他们都是美男子,但在这里没有选他们:

韩寿,“美姿貌,善容止,”长的大概确实不错,不过,“善容止”是不是含有善于化装和表演的意思?真正的俊男不应象小旦那样化装和作做。在贾午的眼中他是美男子,不过,这个贾家的家风很不怎样,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荒*放恣,是历史上有名的,她的小妹有多高的审美力是值得怀疑的。虽然史书上说他“劲捷过人”,不过这只是在去幽会时表现,并没有在战场上或其它真需要矫健的体能时表现。他是不是真正具有高智商或富有男子汉气派,也没有任何证据。

潘岳,字安仁,常混称为潘安。史书记载他“美姿仪”,应该是个美男子。他小的时候长的特别可爱,史书记载“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掷果盈车”成为写美男的一个典故,这里多少有点误解。第一,这是潘岳小时事,只是个“宁馨儿”,不宜于作为成年俊男的比喻,二是投果的是妇人,即已婚妇女,而非少女,这些妇女可能希望自己也有象这样可爱的儿子,而不是爱慕。

史书上还说:“(潘)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贾谧就是上面讲那个韩寿和贾午的儿子,随母家姓。当时贾南风擅权,贾谧权倾朝野,潘岳如此趋炎附势,令人恶心。

卫玠,“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都是讲未成年时。在成年后,他出行,“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竟然会被人“看杀”,真是柔弱的可怜。大约那时的时尚就是这样,以柔弱为美,即使男人也是这样。许多男人都搽胭脂抹粉的打扮自己。这样的男人能排入俊男名单中吗?

本来他出行,人们围观,似乎可以作为他是高级美男的证据,这几年看到一些小女子胡乱捧帅哥达到痴迷程度,也就怀疑古代那些围观的人中,是不是也和现代那些 fans 一样,发热的不正常。能不能当作他真正俊美的证据,也就成了问题。

子都,美男子,这是没有大问题的。不过,“都”字本身就有优美的意思,所以,子都可能本身就是美男的泛称。《诗经》中的“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说是泛指,也讲得通。那个《左传 隐公十一年》中记载的子都则是一个郑国人,这位郑国子都是不是英俊美貌,在《左传》中是看不出来的。不宜上俊男名单。何况,郑国子都一点男子汉气也没有,在战场上说暗箭,射本方的英雄,更不宜列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004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