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往常一样上车了,塞上耳塞开始听歌,但是这次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闭上眼睛睡觉,因为不舍了,想多看看这座城市。
毕业季,这两天的毕业典礼,毕业聚餐,学位授予仪式,与同学拥抱告别,都压抑着心里的酸意,忍住不哭,可是,现在一个人在这渐渐远离丽水的车上,回想以前的一些事儿,真的好想大哭一场。
回想四年前,也是这一班车,从嵊州到丽水,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丽水学院,当时丽水学院还没建新校门,说实话,看起来真不像一个大学,最先见到的是两个助班,郑央和雷小丹(现在的小丹学姐已经怀孕要当准妈妈了),领了寝室卡,找到了四幢寝室,在楼下阿姨那里领了寝室钥匙和水卡,618,最高层,当时在爸爸的帮助下把行李搬到了寝室,找到了自己的床铺,1号床,还记得当初进了寝室第一件事就是跑向阳台,看看有没有厕所,看完后就安心地找食堂吃饭了。记得第一餐饭是在一楼的老食堂吃的,我,爸爸,袁婕雯以及她爸爸四个人,当时我和爸爸每个人点了三个菜,貌似有一个是梅干菜,一个鸡腿,好想刷了16块钱,好便宜!那天下午和院长去买生活用品,她信誓旦旦地和我说她在来学校前看过学校地图,知道超市在哪,于是我跟着她来到了东区超市,后来才发现其实我们的寝室楼前就是西区超市,我们竟然顶着大太阳跑了那么远,真是笑死了。我记得我当时不会套被套,还是碧燕帮我套的(当时她姐姐也在,她们俩真的好像,当时我以为她们是同学,大二那年寒假,碧燕姐姐结婚了,去年生了孩子,从此每天碧燕的日常就是看小曦曦的视频,并分享给我们,能预感到她以后是个炫娃狂魔),当时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忙碌时,秀梅的男朋友在帮她擦窗,整理内(说实话,当初的自己还真没那根筋,说很羡慕有这样的男朋友,但是后来在一次次的夜谈中了解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包括从安徽到东北再到丽水,现在在甘肃,他们的网上相识,以文相知,从虚拟世界走到了现实世界,断断续续的了解了整个过程,只剩叹服,敬佩秀梅的勇气吧)那天晚上,我们将椅子放在寝室中央,围成一个圈,做着自我介绍,互存手机号码,加QQ和微信,聊聊天儿,就这样我们六个人的618成型了。第一次晚自修,当时还是理科教育134,见到了班主任洪枚,当时只觉得她身材真棒,因为是健美操老师的缘故吧,每个人上台做自我介绍,美其名曰互相认识一下,不记得当初怎么做自我介绍的,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自我介绍是一个很困难的事。
开学不就就开始了军训,现在再去看军训的照片,还是不忍直视的。记不清那是的教官叫什么了,但还记得他的模样,以及他给我们唱的《军中绿花》,他对我们真的挺好的,会找阴凉地训练,经常让我们休息,最后会操后还买了每人一杯奶茶,听说我们军训结束后不久,他回老家云南了。也是在军训的时候,和孙秀虹特别投缘,或许是军训结下的友情,我们一起商量转专业,一起商量考研,以及前段时间找工作,她帮了我很多。清楚的记得,军训结束那天是我生日,那天寝室六个人一起在西城吃了火锅,这是寝室的第一次聚餐,也是从那以后奠定了寝室里过生日的习惯。
大学开始,社团就开始忙碌了,自己迷迷糊糊的加入了心协和绿谷青年,不过也正是绿谷让我认识了杨海湖学姐,她是我大学四年里最熟的学姐,即使她毕业后,有问题时也会去问她。对她最深的印象是,眼睛很美,声音很好听。
大一第二学期,细分了专业,寝室里的六个人选了四个不同的专业,被分到了五个班,很幸运的和碧燕在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还记得当时的专业负责人陈志烈老师,说实话他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他开的诵读课也很好,虽然当时很多人抱怨他的考试,但是我挺喜欢他的。当时每节课前总会无情的“质问”我们,“你们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你自己吗?你们能……”每次听他问完,自己都在心里默默地说“不能,我还是好好学吧”,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他不再上课了,记得有一次在食堂碰到他,和他聊天时,他问我:“你们以后是真的只想当一个中小学老师吗?”当时的自己还挺有梦想的,我对他说:“我不想,我想考研。”有一次上陈伟星的演讲课时,自己要代表小组上台做report,说实话,那次是第一次上台,表现差到不行,紧张到说话结巴,脑子一片空白。谢清老师的综合英语上了三个学期,也是被叫起来发言最多的课了吧,前两天的毕业聚餐上她来敬酒时调侃我们说“赶紧找男朋友,赶紧结婚”,哈哈,她还是那么接地气,还记得她上课时提过想生二胎,生个女儿,结果上学期又生了儿子。还记得有一年的体育课选了班主任老董的太极,也是因为这个体育课他才对我们熟悉起来,最感动的是,我们在大三时向他咨询了考研的事,他记在心上了,在大四实习前帮我们去教务科说帮我们安排在方便的地方,这事也是后来听说的,当时真的很感动,也很感谢他,不过也很愧疚自己没能坚持考研到最后。大二暑假新来的教法老师,叶晓霓老师,说实话她的一线经验真的很丰富,上课内容也都是她的教学经验,可能我们走出学校走在教育行业中最有用的还是她教的那些吧!大三的时候,很多课都是民族学院老师上的了,由于我们是第一届从民族学院移到教育学院的学生,老是被老师说我们是教育学院从民族学院抱养的孩子。李晓东老师的词汇学和语言学,理论性强,考试又困难,当初考前背了好久好久;任莺老师是一个性格很直率的人,不拘泥于一些规矩,形式,上课时也是按我们能理解的来,用个不恰当的词就是“实用型”,这也是我后来找她当毕业论文导师的原因吧,没有任何架子,一切考虑实际,不搞虚把戏;口译的罗小华老师也是一个很逗的老师,有时候上课,他自己讲了一个冷笑话,却没想到我们根本get不到他的点,然后他就回以两声尴尬的笑,不过他讲英语的声音真是好听到不行;文学史有两个老师,但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英国文学史老师叶蔚芳老师,可以说是一个醉心文学的痴汉,永远记得那堂课上,她满脸陶醉的对我们说“你们能想象窗外树上落下的树叶是你远方爱人为你寄来的爱的书信吗?”,当时就觉得,她骨子里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是这个真心热爱文学的人,每一次她捧起书读作品时的感觉,仿佛那是她一个人的世界,她在文字的世界里徜徉,后来在上个月回学校时还跟琪佩一起去旁听了叶老师的课,那一课是讲《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与作品,当时的感觉很激动,可能是在学校外面太久了,一直在来回奔波,疲于应付招聘考试,所以听到叶老师的课有种被精神升华的感觉,当初真的特别激动,叶老师是一个要求特别严格的老师,当初就有人因为没达到她的要求而被说哭了,但是我是真的喜欢这样的老师,她能指导我们,带领我们学到真知识;美国文学史的孙雁冰老师,他自己可能是这个学识挺广博的人,但是说实话他的课对我们来说真的没什么用,每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做PPT讲,他很少讲课,只会在我们讲完时提几个观点,但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搞笑的老师,我常常私下里称他是“屌丝”,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学习能力,总是能在图书馆里看到他。大三的暑假,原本五个人打算留校复习,准备考研的,连教室都借好了,但半路杀出来个G20,浙江省高校都不允许学生留校,只能收拾东西回家,我老是说家不适合学习,果然,一个暑假就废了,大四开学前两天和建红聊完后就放弃了考研,说实话这次放弃应该是自己毕生的遗憾了吧,但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告诉自己“自己的决定,后悔也没办法”。大四实习,在梅山中学,说实话自己真的很幸运,碰到了一个很愿意给我机会上课的指导老师周少珺老师,一个很愿意带我指导我的班主任刘雪芳老师,还有一个年纪相仿很聊的来的桑振亚老师,我的实习应该很顺利也很愉快,感恩遇到的这些老师吧。
大学里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大一的暑期社会实践和印象生活册吧。那次暑期社会实践,在秀梅的领导下团队成型,一起跟着黄罗家老师去了龙泉的竹垟,我们这一队人,每天自己做吃喝的,给学生上课,排练最后的文艺汇演,那时候的一首《青春纪念手册》代表了我们的整个实践,以至于后来听到那首歌就会陷入满满回忆之中,那群孩子,那段时光,那首歌!我们寝室都是属于“低调型”,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我们寝室唯一参加的就是印象手册,当时的照片并不多,收集,打印,制作册子,到最后微信拉票,所有人都在出力,最后得奖,也是我们618这个小family的最好见证吧。
回想这四年,虽然平平淡淡,但是简单,温馨。昨天晚上学士学位授予仪式结束走出学术报告厅,恍然觉得,一切竟然结束了!昨天晚上,在将睡之时被琪琪叫起来打双扣,然后在12点多听到楼下有两个男生在哭,于是披着空调被趴在窗口,他们撑着伞坐在泥地里哭的很凶,隐约听见“我不想毕业”,“明天就要走了”,对这两个男生的真性情叹服,自己也好像这样疯狂一次,想要朝他们大喊“别哭,我们明天也要走了,毕业快乐”,可夜深了,终是没有付诸行动!后来,那两男生也撑着伞走了。早上收拾着东西,将寝室里里里外外都看了好几遍,每一个角落,是真的不舍了,住了四年的地方,四年里的另一个家。以前收拾了东西,回家前总是挥手说“下学期再见”,可这次只能说“再见了”,因为下次再见我们谁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也有可能是再也不见了!
随着车子渐行渐远,上课的画面,夜谈的画面,逛街聚餐爬山聊天的画面,浮现脑海,珍藏记忆之中吧!
这次,真的再见了。
再见,同学!
再见,618!
再见,大学时光!
效果还是不错的,泡澡很舒服,感觉体质都好一些了,燕姐配药的速度也很快,没几天就收到货了,泡了几次,觉得有点效果,后面就坚持用,自我感觉月子里落下的那些腿疼,手脚凉,偶尔头晕的毛病都好的差不多了⌄把家里闲置的浴缸用了起来。以前每天都是拖到睡觉前才想着草草洗个澡睡觉,现在泡澡成了一大享受。一回家就泡着澡看看书看看电视,泡完身体活力充沛超舒服,而且晚上睡得也好!
张小燕 影视大姐大
活出自我 成就演艺长青树
艺人的成功因素有才华、机运,可是要走得长长久久,自我经营的智慧更是不可少的,而张小燕便是属於智慧型的艺人。
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搭配著连珠炮式的快嘴台风,随著「综艺一百」、「连环炮」、「周末派」、「综艺万花筒」、「超级星期天」陪观众度过一个又一个愉快的夜晚,翻开台湾电视史,谁有如此魔力,在「星起星落」明星多如河沙般,依然屹立不摇?答案就是电视圈的综艺大姐大张小燕。
你相信有外星人吗?你相信外星人曾经登陆地球吗?有人一直这麼坚持地相信著。这是舞台剧「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的剧情,表演舞台剧一直是张小燕在忙碌的演艺生涯中的梦想,这个梦在今年五月九日的国家剧院实现了。
我不需要同情票
在SARS风暴期间,「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在安可声与如雷掌声中谢幕了,领衔主演的张小燕面对喝采,只轻声地说:「平安就好!」演出前,张小燕说:「我不需要同情票,大家来看看我是不是真的能演。」SARS冲击著各种人多的表演场所,但是观众给了赖声川特别为张小燕量身订做的「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最大肯定,卖出了九成五的上座率。当我们从WHO的警示区除名,「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在观众的要求下,六月下旬在北中南加演了。
近五十年的演艺生命中,每个工作生涯总是为自己创下不同代表作的张小燕,外人总是羡慕她的幸运,其实成功光环背后,是来自严格的家规,以及不断全心投入的自我要求。
连续三年获最佳童星奖
由於父亲来台之后,担任国防部康乐总队秘书,张小燕自然而然成为**、话剧的小小观众,也在一些场合唱唱歌跳跳舞,耳濡目染之下,影剧歌舞走进了张小燕的生命,表演逐渐成为张小燕的最爱。
张小燕的表演天份在六岁那年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她在一项全省性的舞蹈比赛中得冠军而上了报,周曼华主演的「圣女妈祖传」因此找她演妈祖的童年。「圣女妈祖传」上映后非常轰动,张小燕的表演出色,奠定了她在童星时期的表演生涯。
张小燕接著加盟中影,受到重用,连续三年,主演了「归来」、「苦女寻亲记」、「天伦泪」,这三部**使张小燕连续三年夺得亚洲影展(现在亚太影展)的三座最佳童星奖,小小年纪的张小燕就为台湾**在亚洲影展首创得奖纪录,也为自己开创童星生涯的最辉煌成就。
舞台剧丰富了表演生命
进了中学之后的张小燕反而比较少演**,反而演了不少舞台剧,十九岁时所演出的「音容劫」,让她获得了第八届文艺奖章及最佳女主角奖,也使她一直念念不忘舞台剧的表演。
无线电视台在台湾开台提供了张小燕挥洒才华的另一片天空,廿岁的她作了重大决定,离开了大萤幕,她加入台视的行列,从演连续剧开始。张小燕狂演大大小小的戏,只要有机会就演,曾经早、晚各接一档,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疯狂飙戏的后果,最怕听到别人说她曝光率太高,而其实当时是时薪八百元。
你能想像快嘴风格的综艺长青树张小燕,在当年首次独当一面主持一个游戏节目「三洋电脑游戏」时,曾被广告客户质疑:「她那样子主持,会不会太吵?」经过张小燕的力争,主持风格完全是为了带动观众的气氛,也因为她的坚持,才有后来我们所熟悉的张小燕连珠炮式主持风格。
易百拉一炮而红
卅岁的张小燕作出了跳槽华视的重大决定,在华视所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飞燕迎春」,并没有一炮而红。直到「综艺一百」真正奠定了她的主持地位,其中的达拉嘀达啦「易百拉」的外星人造型,令人印象深刻。萤幕上的张小燕千变万化,有时是活泼聒噪,有时是稳重亲切,甚至可以是妩媚动人,这些创意使得她勇夺一九八二及八三年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创造了自己主持事业的第一次高峰。
两度桂冠加身的张小燕,依然全力以赴,不断自我挑战,虽然年年入围金钟奖,却年年落空。但不论得奖与否,张小燕表示,表演是她最热爱的事,不是玩票的,因此她不应酬、不做秀,全心全意在电视工作上。
像海绵般吸收资讯
知识使人更具魅力,用在张小燕身上可是一点也不为过喔!许多人都好奇她的创意来源是什麼?张小燕表示,她的工作大量接受资讯是一定要的,否则节目中的话题从何而来?而她对於阅读的书刊并不设防,来者不拒,其中以报纸是最大的资讯来源。举凡财经、政治、体育,到亲子经、宠物经、生死学,无所不涉猎。闲暇时逛逛书店,嗅嗅社会脉动、流行趋势,也是享受资讯来源之一。
撇开为了工作,你知道张小燕最喜欢的阅读是什麼?对了,就是与狗狗有关的书和推理小说。有气喘老毛病的她,即使医生警告不能养狗,但她说「狗」是亲生儿女,就是不忍心弃养它们,所以有关狗狗的书理所当然就成为张小燕的精神食粮之一。而推理小说中的《玛雅的第一朵玫瑰》、福尔摩斯系列,都是她阅读排行榜内的最爱。
具备自我经营的智慧
艺人的成功因素有才华、机运,可是要走得长长久久,自我经营的智慧更是不可少的,而张小燕便是属於智慧型的艺人,在主持华视「小燕有约」不理想时,她接下了费时费力又不赚钱的中广「小燕有约」,目标就是在磨练她的软性访谈能力,后来的TVBS-G的「小燕视窗」、东风的「小燕有约」获得好评,证实张小燕培养实力、掌握机会的远见,才能创造长青的演艺生命。
在演出酬劳只有时薪八百元时,她没有像其他艺人一样赶场作秀,反而一边学幕后制作,累积了丰厚的幕前幕后资源。有线电视频道开放后,有线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许多资深艺人被网罗参与频道经营。张小燕在一九九六年加入了TVBS-G,担任节目总监,张小燕天天上班、事事参与,职称相当於「台长」了。张小燕体认到在激烈的媒体战中,就是要「频道特色」,员工私下都说张小燕「真的很有概念耶!」是将节目、广告和市场结合在一起的概念。在张小燕的谈笑用兵遗将中将TVBS-G经营成一个娱乐性频道,强调全频道的娱乐色彩,令人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捧红「娱乐新闻」和陶晶莹,使陶晶莹转型成功。这也是张小燕最得意的成果,娱乐新闻在有线频道成为最hot的流行趋势,而TVBS-G也不负众望被观众票选为「最爱收看的电视频道」。
全心全意投入的电视人
熟悉张小燕的观众都知道,张小燕的女儿贝怡侬已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女郎了,她从加拿大的**学业毕业之后,依自己的兴趣开始做剪接的工作。张小燕觉得从女儿身上学到了耐性和沟通技巧,贝怡侬也算是半个公众人物,张小燕对贝怡侬的最高期许是拥有一颗开朗的心,懂得调适自己、克服困境。
而张小燕与夫婿彭国华鹣鲽情深,彭国华因肝癌过世,彭国华卧病期间,张小燕放下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夫婿,让人感受到她至情至性的一面。
彭国华过世后不久,张小燕重新打起精神,除了继续接掌夫婿的丰华唱片,延续他的心愿,同时张小燕转战新频道东风卫视,是东风卫视的当家主持人,也身兼娱乐总监,张小燕以全新亮丽、百变的fashion造型,和喜爱她的影迷进行「小燕有约」。
张小燕小档案
生日: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一日
出生地:中国大陆上海
星座:狮子座
经历:中影制片企划部电视制作组组长、成立飞碟电台、TVBS-G娱乐总监
得奖纪录:一九五八年至六○年以「归来」、「苦女寻亲记」、「天伦泪」三获亚洲影展最佳童星奖、「音容劫」获第八届中国文艺协会话剧最佳女演员奖、一九八二年「综艺一百」获金钟奖最佳节目主持人、「今夜我们摘星去」获最佳女主角奖、二○○○及二○○一年以「超级星期天」获最佳节目主持人
现任:东风卫视娱乐总监、节目主持人
对事情充满好奇心才使你不会沉溺在过去,也才使得你可以接受新的事物。——张小燕
相当赞同你的观点,我看过她好几次的访谈《小燕之夜》,总结出她的主持特点就是:
1、叫唤。没词了就放高嗓门地叫唤,啊~~~啊~~~对!!!!!!!就是这样,因为她赶不上话,不知道说什么,就靠这个嗷嗷叫来弥补。
2、倚老卖老。因为她资历深,演艺圈的人的事都清楚,所以谁来了都是要拜码头的,就像村里的老村妇一样,扯些明星小时候的故事,借此增强节目的温馨氛围——这是她唯一取胜的点了,不过这也不是她的能力而是她的运气。
3、打扮。张小燕的造型还是相当出彩的,每一集她都精心设计演出服,力求新异,有时候插个鸡毛,有时候披个床单的,造型也是她取胜的关键。
除此之外,没了,论口条,不如利菁什么的;论机智,不如小S;论时尚,不如蓝心湄;论大嘴,不如李明依。台湾女主持人里,她这一派的还有她的好学生陶晶莹,也是上了节目不知道该说什么,光会啧啧啧地发赞叹,拉关系,套近乎,打温情牌。我很讨厌这一派,没有真材实料。
觉得我说得对,就把我设为最佳答案吧。我可是码字出来的。
补充一下:至于她为什么有这个地位,我也比较清楚,你要知道她可是丰华唱片的当家人啊,当年丰华可是台湾数一数二的NB公司,继承了飞碟,和滚石并驾齐驱的。再一个就是与她同梯的主持人,大部分都嫁了人有了好归宿不混了,她坚持下来了。再就是一些主持界的巨星比如凤飞飞、崔苔菁、张俐敏她们,因为后来台湾电视台私有化,越来越多,制作经费节省,效果大不如前,就都息影了(凤飞飞没有息,而是转回了老本行唱歌)。所以龙王走了,就剩下她小鱼虾坚持了。而她又比较懂得人际,人缘好,裙带一大堆,于是就成了天后。
岁月是一把杀猪刀,但对有些人,却是让平庸变传奇的,典型案例:张小燕、蔡琴。论本身实力,都soso的,但坚持了,就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