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发展前景好不好

健身行业发展前景好不好,第1张

健身行业发展前景好不好

健身行业发展前景好不好,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迭代,人们的各方面意识都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健康方面,人们变得越来越重视,那么,健身行业发展前景好不好?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健身行业发展前景好不好1

人们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烈,健身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都了解了保持良好的健身习惯,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就算每天在忙,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健身。健身房锻炼人群的多样化发展,需要的健身教练也就越来越多,

因此导致了行业内的健身教练出现了极大的空缺,健身产业发展催生了健身从业人员的人数,主要是因为健身教练的薪资待遇很好,工作环境好,工作也不是很累,健身教练也成为大众眼中时尚、高薪、健康的代名词。

健身教练发展前景好不好?健身教练是一个发展前途很好,薪资待遇也很高的技能型高薪职业。做健身教练不仅能坚持锻炼,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只要喜欢健身行业热爱健身,想做健身教练,想把健身做为自己以后的发展职业,都是可以到专业的健身教练培训学校,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的。

如今,在全民健身政策的实施下,健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健身房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因此现在的健身市场上需要更多的优秀健身教练加入,那些只想着盈利而不注重专业性的健身房只能关门,想成为健身教练的朋友,如果你想在健身教练这个行业走的更远,建议你要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非常重要。

健身教练发展前景好不好?健身行业在一线城市的发展已经开始成熟,促进了很多二线城市的快速发展,健身房的数量和规模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此未来健身教练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好。

数据调查显示,健身以年轻人为主,80后和90后占到健身人群总和的794%,80后重视健身的效果,而90后和OO后正逐渐将健身当成一种社交方式。

新生代真正来临,经销商们如何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如何突破现有渠道的局限,实现品牌和销售二次革新?

本届健身器材营销峰会特邀请英吉多魏总、威踏刘总、万年青刘总、新生活张总、乐健体育吴总等行业新生代明星人物共同分享健身器材行业新时代的传承与开拓。

健身行业发展前景好不好2

在上半年的一次行业大会上,有一家知名传统健身房就坦言,他们营收下降了50%,而根据我从器材商那边了解到的数据,今年俱乐部整体新开店面数也急剧下降,预计减少了50%。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句古话很适合用来形容今年处在新旧博弈的健身行业。

整个行业情况不乐观,很多健身房生意不太好,但大家当然都想活下去,于是超低价等各种极端营销手段比前几年更多了,生存环境很差。

在这种情况下,光猪圈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加盟店。但是整体而言我们还好,门店数量同比增长了10%。

今年我们其实开了一个好头,在1月1号宣布了完成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的5100万元A+轮融资,当时也是想给2019年的健身行业打上一针强心剂。

大家都知道,2015年成立的光猪圈比较早就开启了品牌加盟,在2016年便完成了100家店的签约。

2015年,健身场馆管理系统刚刚以SaaS的形态呈现时,我们就已经研发了自己的SaaS管理系统和会员端APP,还加入了物联网硬件,实现了“三位一体”的智能软硬件系统,为光猪圈的加盟体系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但是在今年,我们慢慢发现过去一直把加盟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健身行业有两个特性。一个是反人性,难以坚持。第二个是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标准化产品,不像酒店等行业,所以加盟体系很难建立,要从零开始,把基础打好。

我们发现,教给加盟商一个模式、一套好用的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由于能力和经验差异,同样的模式、同样的工具,有的加盟商可以做得很好,有的却不行。

造成这其中差异的便是运营,我们需要输出一套新型运营体系。没有运营的SaaS基本无用,重运营才是“护城河”,目前健身行业的核心矛盾是“大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渴望和健身房低粘性的落后运营服务体系之间的矛盾”。

于是在3月份我们就确定了2019年是运营年。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底层逻辑。

首先,在B端要做到三点。

第一, 轻管理。管理人员尽可能少,健身行业不是奢侈行业也不是暴利行业,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了,人越少管理成本越低,管理难度越低。

第二, 低成本。健身会越来越普及,就像拉面馆一样。以前那种大面积高成本的'模式已经不适合了。可以看到,这几年做的比较好的新品牌在成本控制上都做得很好。

第三,精细化运营。也就是充分利用数据,包括店面基础运营数据、会员数据画像和会员互联网娱乐产品。

其次,如上一点所述,C端要有丰富的娱乐化产品,包括成绩排名、红包和积分兑换等。提高黏性,帮助大家养成健身习惯。光猪圈就有独立的APP,里头有各种玩法。

最后,要让健身房成为渠道,让第三方来付费,发挥渠道价值。

总而言之,这背后是一套低成本运营的解决方案、“三位一体”智能化软硬件、线上线下融合的运营手段、总部统一输出的设计与活动方案等。

我觉得,健身行业不是不挣钱,而是挣的钱都浪费掉了,举个例子,今年上半年一家大型连锁俱乐部的案例就让我印象很深。

他们有16家门店,但去年亏损了500多万。我当时分析他们的经营数据,发现人均用水量就有013吨/人次,也就是全年水费就要260万。

再说人均服务成本,最高的一个店有将近70块,说明人力成本高但客流量低。面积方面也是,一个店平均2000多平米,算下来每天每个人10平米,比平时的办公面积还奢侈。

我就给他们建议调整,平均每个店减少了5个员工,总人力减少59人,每年节约工资成本177万元;

水费减半,每年节约130万元;电费控制至5元/平米/月,每年节约24万元;

私教整改,全年增加营收234万元;关闭和整改6家亏损店面,每年减亏超过480万。

整个俱乐部今年也扭亏为盈,节约成本以及减亏合计利润增加1000多万。

其实在3月的时候我就已表态,传统健身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面临生存困境,必须要升级改造,2019年将是老旧健身房的改造元年。

今年6月,我们按照惯例在北京举办了论坛,当时刚好赶上浩沙健身陷入关店风波,有着20年历史、160家门店、30万会员的他们几乎全部门店关闭或转让。行业一片哗然,对于传统健身房的讨论空前激烈,当时我也在大会上就这个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光猪圈举办的问诊课活动。

现金流断裂只是浩沙倒下的表象,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其模式陈旧,无法符合新时代健身行业盈利的需求,二是运营管理效率低下且太粗糙。目前健身行业80%不盈利可以归咎为两个主要问题——模式问题和运营问题。

模式问题是指健身房面积规模、人力管理结构、内容、系统工具等,决定健身房的基本营收模式;运营问题是指健身房的销售、服务、管理、会员粘性等,影响健身房是否能增加营收至稳定水平。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才是核心,今年很热的预付费等问题根本不是关键。

大会之后,更多行业经营者找到了我,交流遇到的经营问题,希望获得解决方案。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的精力已经不仅仅在光猪圈上了。

今年一直在想,我,我们还能为行业做些什么?

我逐渐意识到,能够帮助经营者的不只是一个点子、一个产品、一个方案,而应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7月,我们在光猪圈总部举办了“健身房经营问诊”,十多家俱乐部从不同地区前来;下半年我们还推出了“健身行业当务之急·健身经营特训营”系列课程,先后走进10座城市,培训了上千人次。

郑州的特训营吸引了很多业内人士。

也是在这个与经营创业者的接触沟通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感觉到行业存在着更大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光猪圈健身的范畴。

现在也可以对外宣布了,那就是我们在下半年成立了服务全行业的北京中体联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也即是这家新公司的董事长。

中体数据旗下除了光猪圈,还并购了老牌健身SaaS提供商鬼工科技,他们在健身领域有着很丰富的经验。中体数据的业务分成了不同层级,鬼工的SaaS解决场馆经营最基本的工具需求,光猪圈则是深度定制化的品牌+运营体系。

在此之外,将有以光猪圈、鬼工科技为基础且更加充实强大的另一套体系,为健身行业经营者提供包括数据诊断、智能软硬件、设计营建、线上线下运营、市场推广、培训等内容的一站式运营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将不限于特定品牌,而是为市场上的任何品牌提供支持帮助。例如鬼工就有很多客户是传统大型健身俱乐部,我们会在SaaS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更多服务,包括数据化管理和第三方渠道等。

我们的这一套解决方案今年还走出了大陆,跟中国台湾地区的亚洲动能集团合作,正式进驻台湾,由于他们在东南亚也有业务,所以接下来我们也可能进一步合作面向海外市场进行拓展。合作是6月份签的,本来计划今年9月落地,但是软件适配等问题还要些时间,预计2020年上半年就能开门营业了。

其实今年行业出现这么多问题挺正常的,已经走到了一个调整周期。

前些年热的时候开的店太多了,很多已经不符合需求了。而且明年可能会更糟,一些今年勉强活下来的明年会坚持不下去。但是我觉得出现这些问题是特别好的事情,说明行业正在升级。

2019年11月11日,光猪圈健身度过了自己的四岁生日。而我从事这一行也快20年了,健身房发展至今可以归结成三个问题:

一,过去积攒下来的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了——面积大、管理粗糙、成本太高,要从整个模式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轻管理,重运营效率。

二,健身房的服务要回归到本质,本质就是让用户养成健身习惯。需要运用科技手段、通过数据给会员画像,提供丰富的健身之外的场景,用来提高会员的活跃度、留住用户。

三,其实健身房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可以探索第三方为渠道付费的方式,让这个渠道焕发未曾享有的价值。

把这三件事解决好,健身行业大有可为。所以,在新的2020年里,我也会带着更大的使命再出发。

中国健身房市场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总体来说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打力量型健身,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健身房投资规模小,主要针对男性顾客,强调体型肌肉塑造,专业性强,参与人少;第二阶段,主打有氧健身,90年代初到1998年,国外有氧运动的兴起,带动中国健身房发展,有氧健身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会员制的概念逐步流行;第三阶段,主打时尚健身,自1998年后至今,产生了健身房投资人,凭借投资者的资金保障,大型健身房应运而生。

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倡导,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人的健身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此外,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管理,近年国人尤其重视通过体育运动增强预防疾病。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针对20-69岁人群的调研发现,我国有51%的人群进行健身运动,比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9-2014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人数达到383亿人,庞大的健身人口未来将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目前全国健身房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行业规模不断增大,2015年,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健身房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但是国内健身房市场品牌分散,中国前十大品牌健身房仅占市场整体的164%,剩下的健身房又以非连锁为主,约占668%。较为分散的市场格局,对于巨头而言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今后健身房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实力较强的连锁健身房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因为今后人们对连锁健身房的信任度会逐渐增强。

未来健身房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在美国,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健身,平均1万多人就拥有一家俱乐部,而我国平均100万人还不到1个,这意味着我国健身房市场还有较大潜力尚待开发。当前健身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健身房的市场价值将会进一步释放。

健身房的模式正在不断创新,与互联网融合后,逐渐出现娱乐化、碎片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健身当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健康、时尚的运动,能够覆盖更为广泛的消费者。而线上课程的出现,能够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产品的线上课程进行健身。目前人们对专业教练的需求日益增强,专业教练对人们的运动指导有较大意义,同时能够增强消费者的运动体验。

2015年我国健身房市场约为700亿元,随着人们健身意识进一步提升,健身房商业模式进一步成熟,市场将呈稳健发展态势。到2020年我国健身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3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

欢迎关注活跃传媒的官微官网与我们探讨。

从总量上看,2018年国内健身俱乐部门店数已达46050家,规模和美国基本持平。但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健身产业的渗透率还远远低于美国。其中,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健身房相对规模较早,但受限于市场容量,规模相对较小。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健身产业的潜力十足,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北上集中,新一线西南繁荣

全国城市中,2018年北京、上海俱乐部数量旗鼓相当,均为1300-1400家左右。还有,深圳俱乐部数量为731家,广州685家。在新一线城市中,成都、重庆健身产业发展势头旺盛,在过去一年内保持了较高增长率,而成都俱乐部数量达到558家,仅次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可谓是发展繁荣。

转型升级,智能健身成趋势

互联网智能健身房因其创新运营模式,也引发了资本关注。2018年,在健身领域融资事件共41起中,其中与互联网智能健身房有关的融资数量有15起,占比达37%。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创新模式尽管看似更适应市场需求,但占比仍然较低。从细分品类来看,健身俱乐部依然占据最多的市场资源并且增长稳定,北上广深有4179家健身俱乐部,而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智能健身房目前仅在一线城市布局,北上两地不足400家,仅占比4%,未来有望成为健身房的新一轮发展趋势。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而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及质量都远远落后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据统计,我国平均100多万人才拥有一家健身俱乐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健身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人们花在健身上的费用和时间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综合性的大型健身俱乐部随之出现,健身更是为众多的白领上班族所接受。中国的健身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像“北京青鸟健身俱乐部”、“北京月坛天行俱乐部”、“金钥匙国际健身咨询管理管理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的健身俱乐部公司,同时,国外一些大的健身俱乐部集团也开始抢滩中国,像美国的倍力健身集团公司与中国体育产业公司合资开办的“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已经在北京、沈阳、大连等地开设了5家俱乐部,都获得了成功,美国最大的健身俱乐部连锁集团公司一金吉姆健身俱乐部集团也在上海开设了两家俱乐部,另外还有香港的“美格菲”、台湾的“亚历山大”等大型的健身连锁俱乐部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的各大城市开设了分会馆,雄心勃勃的瞄准了迅速发展的中国健身产业市场 自从八十年代起,集舞蹈、柔软体操和慢跑为大成的有氧舞蹈问世,造成全世界运动风潮以来,经美国盖洛普的民意调查显示,运动狂热已经成为「近数十年来人们生活型态中,最重大的改变之一」。

随着国人的健康意识渐渐提升,人们开始注重运动及其概念。在台湾,整个社会明显吹起一阵健身风潮,运动健身与其类似议题不断地为大众广泛的讨论。面对台湾这几年的经济景气低迷,这股运动风潮更是异军突起的新商机。如雨后春笋般在街头涌出的健身中心算是这一波风潮中的当红炸子鸡。

除了原先的本土健身中心持续扩充之外,美式的外资健身中心也相继投入台湾的健身市场。外资健身中心的来势汹汹,大大地提高了本土休闲健身产业的忧患意识。

过去传统的高级俱乐部是只有少数有钱人的专利,但首家美资健身中心却大张旗鼓企图以低价策略来进驻台湾的健身产业;而本土健身产业中较为人所知的亚力山大健康休闲俱乐部亦在此时采取某些行动来扩大其市场版图。

一方是国货,一方是舶来品,面对街头林立的健身中心及其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法,消费者该如何从中做出选择?而国内健身俱乐部的市场战况非常,在追求永续经营的理念下,如何吸引消费者的青睐,获得信任,以达到买卖双方长期利益双赢的局面,便成为业者努力的目标。故企业必须灵活运用行销策略,不断的求新求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有了“想花钱买健康”的意识,健康生活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健身俱乐部是为大众提供全面体育锻炼服务的经营性组织,现在加入健身俱乐部为自己的健康投资已成为了人们实现自己健康生活最佳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各种规模的健身俱乐部的广泛建立,也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健身理念,使得有氧健身操、肌肉健美项目等得以广泛的发展,并从中派生出一些新的健身项目,如街舞、踏板操、拉丁健美操、爵士健美操及瑜伽、形体操等。这些新的健身项目不仅给大众带来了健康的体魄并且成为了一种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共同追求的时尚。

但是健身俱乐部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俱乐部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只要有良好的市场定位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相信健身俱乐部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

二、健身俱乐部的定位和管理

(一)健身俱乐部的价格定位

1、决定因素

(1) 俱乐部的投资回报,根据俱乐部的总投资、投资商预期回报率、会员发展预测由总经理、财务人员确定基本价格。

(2) 同等俱乐部的价位参考,通过调研同等规模、服务水平的俱乐部的价格来确定价格。

(3) 根据俱乐部的特色,如教练团队的优秀、特殊设施等确定价格。

2常见价格体系

国内常见的价格体系分为会员制和办卡制两种,俱乐部普遍采用办卡制。

(1) 会员制:必须交纳一定的入会费,同时对入会的身份有严格的限制。

(2) 办卡制:国内通行会员制实际上还是办卡制,或者如大众会员制,即采用收取入会费等方式。各种价格的卡类型满足健身者或者常说的会员,其中健身卡的常见设置分类有:

A、按时间分类。月卡、季度卡、半年卡、年卡、记次卡、会员卡等。

B、按服务期限分类。根据享受的服务结合有效期的长短,又可分为金卡、银卡、翡翠卡、钻石卡等。

C、按场地使用峰期分类。为充分利用场地又分为高峰期、非高峰期卡,单号卡、双号卡等。

(二) 健身俱乐部的市场定位

1根据俱乐部的硬件、软件条件及市场情况确定俱乐部的核心客户群体,制定销售计划。

2在俱乐部运营中必须坚持其市场定位连贯性,要先知先觉而不要跟在别人后头。

3永不进行价格竞争,立足开拓市场。

文:君折

前言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近些年随着 社会 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健身行列。全民健身热的背后却有不少的隐忧,2020年中国商业健身房倒闭率1461%,办卡容易退卡难,成为投诉率第二高的行业。更有不少健身房‘装修圈钱’,以低价吸引一波消费者办卡后就迅速关店跑路,以后你还会傻傻的办卡吗?”

中秋节各种网红月饼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知乎月饼为追求低糖,把原本占月饼总量20%的糖分全部换成了糖醇,引发腹泻。这一热搜引发了大量的关注,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体重管理,健身就变成了最佳选择,健身不仅是明星的专属,也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疫情发生后,宅家健身热情高涨,各种健身视频和APP成为了消费者新宠。

除了跟着视频运动,还有不少人走入了健身房进行锻炼。据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参加 体育 锻炼的人数有44亿, 体育 消费市场15万亿。2020年健身相关企业新注册2434万家,同比增长9%,增速比之前有所放缓。而且受疫情重创,健身房倒闭率也大大增加,现金流不足的健身房很多熬不过停业,只能闭店自保。

透支未来的生意

我国的健身行业发展并不算快,满打满算也不过20多年,但是近些年随着人们 健康 意识的提高和收入的稳步增加,健身行业增长开始提速。但是目前我国的健身市场仍处于成长期,市场竞争激烈,而且目前行业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市场机制,专业度不足,行业信息也不透明,成为了掣肘行业发展和规范化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健身行业发展就是靠预付制,也就是消费者提前给钱,健身房利用这笔资金维持周转,收回成本,然后接着开下一家店,这也造就了我国诞生了一大批大型连锁健身俱乐部。1995年开始我国诞生了第一批1000平米以上的健身俱乐部,到2010年高达3245家,2020年中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4万家,会员人数7029万,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市场。

“套路”背后尽是坑

在我国,现在的消费者一去健身房,首先就要被教练拉着“办卡”。健不健身不重要,先办一张卡最重要,这就是健身房的套路之一,赌你不会来。房租和器械还有人力成本,开一家3000平方米健身房的成本至少得100万,但是健身房1次一般只能容纳300-400人左右,一张健身卡年卡一般是2000元左右,这么算下来肯定是亏的。

为了迅速回本,健身房往往会采用低价策略,让更多的人办卡,提前透支之后的利润来补救运营成本和现金流。人天生就有惰性,很少有人能够不间断的去锻炼,很多人都是半途而废。健身房利用这些弱点,大力给用户推销办卡。如果你后期不锻炼了也可以将卡进行转卖,只需要200-300元左右手续费。

而且会健身教练劝导买课。为了让更多人买课,健身房研发出一项专门针对私教的“POS销售模式”。让销售人员诱导你办卡后送你一节免费的私教课,私教会用专业的仪器为你检测身体数据,再对你的数据和形体进行夸大,让你感觉自己一身毛病,想要尽快通过专业人士的指点纠正体态。一番言论之下,很难有人不动心,一次不成功过一个月再送你1次体验课,直到你买了他几十节的私教课。

一套操作下来,一个学员就可以薅到1-2万的羊毛。普通的会员和私教课只是主要营收来源,核心营收还得靠年卡预售和私教课打包售卖,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健身房维持现金流的能力直接和销售水平挂钩。

透支未来的生意

残酷的是,健身房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一旦健身房没有办法让更多的人办卡维持会员数量和老会员的续费,就已经走向了悬崖边缘。第1年还可以勉强运营,2-3年后就会因为没有新会员流入而倒闭关门。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13年中国商业健身房俱乐部中有80%处于维持或亏损状态。

2020年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俱乐部平均增长率为412%,比2019年下降了678%,倒闭率为1615%,比2019年上升了1185%,净增率为-1203%。健身工作室方面2020年主流城市平均增长率为730%,比2019年下降了107%;倒闭率为2155%,2020年主流城市健身工作室门店数量净增率为-1425%。

在我国的城市中,北京、武汉、郑州是健身俱乐部倒闭率最高的3座城市,北京、武汉、上海和沈阳则是健身工作室倒闭率最高的城市。很显然,一线城市受影响最为严重,倒闭率也比新一线城市也更高。

“装修圈钱”套路深

除了以上手段外,近些年健身房“装修圈钱”套路逐渐浮现。不少健身房以“新店装修”或“门店升级”为理由开展低价促销活动,吸引小区周围用户办卡后迅速关店失联,消费者款项几乎都无法追回,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数据显示, 健身是2020年消费投诉量第二高的行业。

在健身房充钱,往往动辄上万,很多消费者维权无门,只能吃下哑巴亏,公众对健身房的乱象也是积怨已久。为了避免被 “套路”,消费者首先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面对促销的诱惑不能动摇。其次要理智消费,充值金额和时间不宜过长,在后续办理过程中更要保留消费凭据,如协议、合同等。如果发现异常,更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利用各种途径及时维权。

结语

“8月我国有关部门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提出了到2025年经常锻炼人数比例要达到385%, 体育 产业总规模5万亿以上的目标。健身行业未来依然会保持火热的发展趋势,烧钱到倒闭最后跑路不是健身房的未来,今年315有关部门提出了预付费‘7天冷静期’,健身行业野蛮成长的经营模式不会长久。”

这句话,不知被大家喊了多久,始终是只打雷不下雨!一边是大家对传统健身房模式的频繁诟病,一边是大家又纷纷墨守成规,没有任何变革的勇气!

巨大蓝海需求之下,竞争却陷入红海。

恶性竞争导致会籍费年费逐年下降,私教一对一课程客户体验差,商业模式在房租和人力成本高压下越来越难维持,诸多因素使得传统健身房淹没在竞争的红海中不能自拔。

一方面,健身房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经突破千亿规模;另一方面,整个行业正遭遇着的中年危机,60%以上传统健身房经营困难,面临亏损甚至倒闭。

让外人看不懂的健身房之怪象,一遍又一遍的在各地轮回上演。如果不是这次疫情事件,众多健身房还是得过且过的走着老路,略微的变化可能就是恰巧换了一对新鞋而已。

而这次疫情极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疫情突然来袭,迟迟不能复工的健身场馆,线上教学看着热闹,不过是赔本买卖赚个吆喝而已,实际上已无限逼近生死线。

目前看来,疫情后,预估40%以上的健身场馆必死无疑!

有时想想,这样也好,免得市场上一大堆的还在苟延残踹的健身房继续浪费社会资源!当然,对于绝大部分传统领域,能够在看不到实际效果时就接受和投入变革的,永远是少数人,多数人更愿意遵循旧路来维持当前的基本生存状态。

健身房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保守状态。

但作为一个在健身行业摸爬滚打数年的老兵,目前又从事健身行业互联网平台的创业者来说,一直是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行业再这样继续沉沦下去了!

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变革不停的奔走和呐喊再加上不停的摸索实践,真心希望能为这个行业内和我一样怀抱热爱和坚持的人,开拓一条真正适合健身房发展的变革之路。

下面就针对疫情后,健身场馆的运营变革,提出我自己的 六条变革转型思路 , 希望能给从业者带来一次集体思考和碰撞!

虽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我们要勇于在骨感的生存中不断丰满!

■  优化线下,发力线上

本来按照健身行业的发展,线上化的部分是避免不了的,疫情的黑天鹅事件貌似加快了整个线上化的进程。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健身房急急忙忙的一窝蜂似的为线上化而线上化,都简单的以为上个抖音、拍些短视频、做些课程就算是线上化了,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简单化了。

目前各个健身房所谓的线上只能暂时是疫情期间维护客情关系的一个手段而已,目前的居家健身还对抗不了人性,在家隔离,追剧、零食的舒适度远大于“苦痛”的自主健身。

另外,花样太多,消费者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各种健身视频和段子整的都集体审美疲劳了。而疫情过后更是不会对线上内容继续依赖,相信健身的主流终归是在线下。

真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健身房针对健身会员的所有健身数据和健身互动内容线上化,现在能做到健身数据化的健身房可以说寥寥无几,大部分会员那么宝贵的健身数据被束之高阁,没有发挥他的应有价值。

而目前,对于健身房来说,最好的路径不是自己开发线上数据平台,而是选择一个专业的第三方线上平台,辅助场馆进行线上数据管理和优化。为会员提供全方位健身数据分析和互动,更科学的从数据变化和分析,掌握会员的整个健身过程,再辅助利用第三方线上平台做会员多场景下的健身服务。

这样的一个线上化才能真正的起到健身房线上化的高效、智能、灵活的作用,真正为健身房的运营做线上赋能!其他的简单形式的所谓线上化只能是图有表面而已。

■  变革传统销售模式,以客户为中心,实行短期收费模式

目前预售制这一传统商业模式更使得健身房多数重销售轻运营,而这更令该市场陷入口碑困境恶性循环。

传统健身房,收了你的钱,就是赌你少来,最好你不来,它不是依赖正向价值链条赚钱,而是通过储值和赌用户不来来赚钱,那就是反向价值链条。反向价值链条的模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最后只会一地鸡毛!

之前还听说政府要出台预付费管理条例,消费者叫好欢呼,健身行业却叫苦不迭,不是因为收入少了不开心,而是因为如果政策真的实施了,90%的场馆会“立马”死去。

其实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市场顾客层面,短期收费都是一股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与其等着被冲击,不如主动拥抱趋势!才能在痛苦的挣扎中觅得一线生机!

我建议,要趁着这次疫情,长痛不如短痛,把按次收费提高会员的健身效果为主方向,通过健身效果,努力去提高会员运动频次。运动频次能帮助会员养成运动习惯,而运动习惯才是保证会员粘性的重要利器。高频会员是俱乐部中最高价值的用户群体,用户到店次数越多,越有可能续费;另外,高频用户也会自发转介绍,为俱乐部带来更多客流量。

因此,健身场馆需要在按次收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迭代自己的服务体系,为会员带来越来越好的健身体验。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  聚焦服务,强化体验

对于大多数健身场馆来说,貌似都在强调做服务,但真正能做到精准的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优质服务(不是所谓的POS销售流程)的场馆并不多见,在没有线上数据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对会员的精准服务可以说就是一句口号而已。

对会员的服务不仅仅要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而且要针对每个会员的精准数据(参照第一条操作)作出量身定制的服务准则和流程,才能让会员体验发自内心的服务感受。

其次,对传统健身房来说,大家一直想当然认为,服务就是为会员服务,殊不知,健身房还有一个服务对象要正视:那就是场馆的健身教练。

在目前私教课营收占比越来越升高的情况下,健身教练的专业和服务水准决定了私教课的质量和营收水平,因此,现在的健身场馆更应该把自身当成一个平台来运营,在搭建好平台的基础上,为会员和教练提供极致的服务,让健身教练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最大的专业水准去服务我们的健身会员,这样才能达成一个正向的链条。

但这样一个观念的转变,是需要我们健身房的运营者扭转由来已久的经营观念的!敢于这样的调整,我绝对会给你竖起大大的拇指。因为你突破了自我的设限和利益的重组,但迎接你的一定是你意想不到正向收益。

■  精简人员,共享教练

作为健身场馆来说,一直以来被高居不下的运营成本所苦苦的拖累,各种人力的隐形财务成本更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的局面。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健身房的造血可以说基本就算停止了,但各种成本却不断的叠加累计。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什么样的场馆人力构成和角色分配才能让固定成本缩减,增加营收?

在我看来,疫情后,健身场馆一定要走的一个路就是明确场馆各种角色,精简人员,集中把场馆场景运营好,服务好,其他的交给专业的第三方平台和专业的自由教练,这一操作特别建议一些中小型的场馆逐步去接纳和尝试!

也许这对很多场馆来说,一时难以转变,但未来自由教练的存在势不可挡,必定会成为市场上一个坚定的职业力量,对一些运营成本高的场馆来说,不失为一次走在前面的努力!如果管理的好,也一定可以产生传统模式下不会有的高效率和高收益!

■  拥抱科技,整合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力量也逐步深入到健身房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为健身房加分赋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特别是在精简人员的基础上,很多健身房的服务功能可以交由智能设备来完成。

这一点,很多健身房已经在推进当中了,但还不够彻底高效,接下来,健身房应该把无人服务的场景做到极致状态中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智能科技的威力!真正的降本增效!

同时利用一些第三方科技的专业度,在场馆美观、动线、区域划分、每个区域内部器械摆放、高性价比材料等这些方面来优化场馆面积,砍掉不必要的面积,省下固定的经营成本。

同时疫情的发生,除了让人们对健康和免疫力更加关注外,大家对环境空气的质量有了明显的高要求,特别是在健身房这种封闭环境中,如何才能保证空气的质量,是我们经营者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了。

疫情后,谁能率先把室内空气改善系统引入健身房,谁将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优势,而这个空气环境的处理就要依靠我们经营者的初心观念了!说实话,现在很多健身房所谓的新风及空气改善系统只是徒有其表,没什么实质意义的作用,更多是自我安慰功能而已!环境升级,健康第一!相信,你能做到的。

■  兼并收购,抱团取暖

对于疫情后,还能有资金储备的实力强的健身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兼并收购的机会。

健身行业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但大趋势是肯定蓬勃发展的,而疫情后正好是很多场馆维持不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对有实力的健身场馆来说,花费合理的资金进行一定程度的收购,反而会为接下来自身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一些实力不强的健身房来说,疫情后,要不就众多中小型场馆联盟抱团发展,要不就找到合适的收购方融入更强的平台上,要不就干脆及时止损!

说句听起来刺耳但很现实的话,未来健身房的市场肯定是越来越向少数几个连锁品牌集中,形成寡头的聚集效应。剩下市场会被一些有特色优势的小型店或者联盟体来瓜分。说到这里,我想作为健身房的经营者,你一定清楚,你接下来该怎么操作了。

以上,就是我这个创业者对健身房经营者的一点建议思路,相信一定会让你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其实,对很多健身房来说,以上六点,并不能全部做到,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推进一些变革思路,相信你就已经走在很多人的前面了!

这次疫情对很多健身房带来了实实在在惨痛的冲击,对我们的经营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和困难。在经济出现挑战、疫情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查理·芒格说过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地方。

疫情当下,危与机同样并存,正是考验我们自身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顺势则强,逆势则弱!

全国健身房数量共计97746家,健身房工作室月均收入为18355129元,同比增长936%。一年内健身房新增26743家,增幅为3113%,日均新增约80家,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健身房工作室用户青睐度有所提升。从健身房区域上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健身房消费升级向下沉市场挺进,健身中心在非一线城市增长加快。

根据调查,健身用户的年龄段18-45周岁为主,其中18-25岁消费占23%,26-30岁消费占33%。由此可见90后是健身市场的消费主体。

2021年全国健身房总营收规模约630亿左右,健身活跃用户约2300万左右,传统健身会所的营收收入及市场占比达到80%以上。预计2025年我国的基础阶段体育健身人口可能会增长至325-35亿左右,在全国总体的体育健身人口中,可能达到65%-70%的占比,承接这一部分受众群体的健身需求,将会是未来线上健身房的主要功能。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健身房会员渗透率基本达到10%以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渗透率水平,部分准一线城市渗透率也已经接近10%,而国内整体渗透率为5%左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健身习惯正在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以及低线城市扩展,未来二线以及低线城市市场潜力大。

近年来,传统健身房纷纷探索线上创新的道路,开启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健身新阶段。智能健身房是指将传统健身房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最大化地满足人们不同健身需求的健身场所。在“互联网+健身”的发展模式下,智能健身房凭借其便捷智能的特征以势不可挡之势迅速涌入健身行业,各具特色的智能健身品牌活跃于市场。

随着公共设施、商业健身房、团操房以及家居健身设备等不同场景和形态服务的快速发展,大众的健身选择不断丰富,全民健身的基础不断夯实。

健身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基础设施便利化、健身服务智能化、健身场景多元化。这几年古德菲力一直在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升级。公司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电子秤等一系列数字化设备,根据数字化终端了解消费者健身状况,再结合数据为消费者设计合理的健身方案,让消费者清晰地感知到健身效果。

本文核心数据:健康自评得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聘请教练意愿

1、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国民运动健身参与度增加

从《2020国民健康观察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整体国民对自己的健康期望值都在87分以上,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活得长不如活得有质量。然而有质量的生活品质是建立在拥有健康的身体上,因此国民也逐渐关注强身健体的生活方式。

运动健身成为健康生活的新标配,闲暇跑步、撸铁健身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锻炼方式。根据陌陌发布的《2020网民健身报告》,61%的网民每周运动健身超过3次,仅有12%的网民几乎不运动。

2、需求与政策规划双重驱动,2025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望达到317万人

我国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正在从欣赏向参与转化,从“要我健身”到“我要健身”,再到“我爱健身”“我会健身”,近三成的健身房会员聘请教练的原因是健身入门,这部分会员相信以健身小白居多,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指导学习基本健身知识,正式开启人生健身之旅。而近一半的会员希望教练能让自己的健身训练更有效、更高效和更安全,这部分会员通常带有清晰明确的训练目的,比如减脂、塑形、康复等。也有一小部分人对自己的训练的坚持和自觉性没太大信心,希望有教练督促和引导。

然而,经过我国体育事业多年的发展,截至2014年7月,我国已经拥有147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意味着平均每千人就有一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全民健身活动。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更是要求,到了2025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即粗略计算,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将达到317万人。

除了健身人士对指导教练的需求变大,国家也在积极推行政策促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的增加。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建设。经过我国体育事业多年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全名健康意识提升,导致大众对健身专业人士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出现,又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全民健身活动;我国健身培训市场的潜力被挖掘。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30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