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睡姿,爸妈应该注意哪些?

宝宝的睡姿,爸妈应该注意哪些?,第1张

引言:睡觉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因为孩子刚出生没有多久,身体也没有完全发育,所以是需要格外的注意,小心才可以的,所以家长是需要帮助孩子找到比较正确的睡觉姿势,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可以帮助孩子睡得更舒服,这样作为家长也能放心。

一、正确的宝宝睡姿

宝宝睡姿可以采取仰卧位俯卧位或者侧卧位都是正确的睡觉姿势,不同的睡觉姿势均有是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并不存在某种知识限制生长发育,但是作为家长应该注意俯卧睡觉时应在旁边,要多加看护孩子,以免引起口鼻背被褥或枕套遮挡,引起窒息呼吸困难等意外发生正常的新生儿睡觉姿势,常选择仰卧位或者侧卧位,仰卧位有利于面部五官发育,而侧位,有利于维持肠道的消化功能,可以避免由于吐奶而引起的误吸。

二、睡姿不正确的危害

如果枕着手睡睡觉时将手枕在头下,或者是觉得这样比较有安全感,但是这个睡姿不仅影响血液循环,还会导致胳膊麻木酸痛的,起床会让孩子觉得疲累,有时还会使腹内压力升高,久而久之还会引起胃食管反流伤害食道的。还有如果有张嘴睡觉的情况是容易吸进灰尘,还容易使气管会受到冷空气刺激,影响睡眠质量的。

三、注意事项

不建议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姿势睡觉,由于宝宝颅骨是比较软的,如果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姿势睡觉,会影响头颅型的发育,导致颅型发育异常的,所以在宝宝睡觉过程当中,可以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进行,部分宝宝偏好于俯卧位睡觉,但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俯卧位,以免导致两侧面部发育不对称,建议是经常更换体位。

有的一些小朋友总是喜欢俯卧着睡觉,其实这样的睡觉方式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有些好处的,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正确的睡觉方式。其实孩子最喜欢的睡觉方式就是俯卧着睡觉,一般侧卧的睡觉方式才是最正确的。

在一岁之内的孩子是允许俯卧着睡觉的,因为这样的孩子睡觉安全感是比较高的,而且宝宝这样睡觉容易让自己有安全感,睡觉会比较踏实。有一些数据表明,当婴儿经常俯卧着睡觉会比仰卧或者是侧卧睡觉要聪明一些,但是会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对于已经会翻身的小宝宝来说,这样睡觉比较安全,但是对于不会翻身的小宝宝来说,危险性比较大。

通过一些研究会发现婴儿睡眠姿势不同,睡眠质量也会不同,有很多婴儿都比较喜欢俯卧睡觉,而且有一些婴儿通过这样的睡眠姿势,睡眠时间不仅会增加,而且睡眠质量也会提高,所以这种睡眠方式是比较正确的,而且在俯卧着睡觉的时候能够减少外界对婴儿的刺激,并且光线以及声音也会减少。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呼吸功效,因为在生理解剖学的方面来看婴儿的胸廓以及肺部后侧比较长,这样的呼吸是比较正常的,也符合自然规律。

还可以帮助婴儿预防呕吐,因为孩子的胃容量是比较小的,当弯曲度不够的时候,收缩能力就会变弱,很多小朋友容易出现吐奶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这样的睡觉方式进行缓解,能够达到预防吐奶的效果。也可以帮助孩子强健体魄,让心肺的发育变得更好,并且四肢发育也会变得更强,能够进行独立的肢体运动,还能够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一种精神。

很多父母自身身体素质很好,经常运动。有些男性常年进行一些身体锻炼,对于身材上的把控十分严格,在有了孩子之后,就想让孩子也跟自己一样经常锻炼身体,拥有较好的身材,但是孩子们的骨骼发育没有完全,身体还比较虚弱,是否合适进行体能锻炼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不适合长时间锻炼

有些父母会让儿童进行一些肌肉的锻炼,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婴幼儿还在发育阶段,骨骼都没有完全舒展,如果这时候进行一些肌肉的锻炼,对于颈部,腰背,臀部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下去孩子的身体反而会变得虚弱,比一般的孩子发育更加迟缓,所以父母想要在孩子发育阶段对孩子进行体能锻炼是不合理的。

二、伤害身体

幼儿时期就经常进行俯卧撑锻炼的话,孩子的颈部和腰背部肌肉就会受到损伤,因为孩子的身体还在发育,颈部和腰背部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撑孩子进行俯卧撑等体力活动的,如果孩子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表现出十分反感,痛苦等情绪,那么家长一定不要强行让孩子进行锻炼,这样对于孩子的身体损伤是非常大的,父母们可千万不要一意孤行。

三、影响骨骼发育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从小就练武的**明星他们的个子都不是很高,因为幼儿时期就进行体能训练的话,会对孩子的骨骼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小就进行劈叉或者俯卧撑,蹲马步等体能训练,孩子的四肢和脊椎骨骼发育的都会迟缓一些,那么相较于同龄人,他们的个子会矮很多,长大之后很容易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孩子如果在锻炼时表现出极大的痛苦,父母一定不能逼迫孩子进行体能训练。

相信各位宝爸妈都听说过:“宝宝肌张力高是脑瘫,肌张力低是唐氏”这样的传言。

自打宝宝出生后,宝爸妈一个个的都变身成了“福尔摩斯”。

昨天娃一直攥着拳头不张手,完了完了娃要脑瘫?今天娃趴在床上不怎么动,惨了惨了这是唐氏了?

别紧张!科大大今天就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何方妖孽?

肌张力指的是“肌肉的张力”,简单说是指肌肉在清醒和放松时的紧张程度。

通俗一点就是宝宝的“力气大小”,肌张力过高,具体表现就是宝宝特有劲儿,经常是身体挺的倍儿直,小胳膊掰都掰不动。

肌张力过低,就是没力气,头也没劲儿抬起来,抓手指也没力气,翻身、爬这些动作都难以完成。

体检时医生会活动宝宝的四肢,通过被动地屈曲、伸直、转动前后肢体时遇到的阻力程度,判断宝宝的肌张力。

肌张力异常通常在宝宝3个月体检时就能发现,一般4个月内治疗效果好,不影响以后运动发展,治疗最晚不能超过一岁半

如果宝宝被医生怀疑“肌张力偏高”也不用过度担心,这可能与宝宝体检时的紧张、不配合有关。

多观察宝宝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只要爬、走、坐等身体动作与常人无异,就完全不用太担心。

好好的娃,怎么就肌张力异常了?

宝宝肌张力到底是高是低,不能通过偶尔的几次反应判断,而是要长久的观察宝宝异常行为。

01

肌张力高的原因

❏ 正常生理反应

新生儿时期,宝宝全身屈肌张力高是正常的。

拥抱反射(2个月后消失):听到较大声响或头部突然后仰时,四肢大张、脖子伸长,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

强直性颈部反射(5~7个月消失):当宝宝头部转向一侧时,同侧手臂伸直,另一侧手臂弯曲,又叫“击剑姿势”。

抓握反射(5~6个月消失):当抚弄宝宝手时,他会迅速握住你的手指,尤其是出生前几天的宝宝,几乎可以抓着宝爸妈的手指把自己整个身体吊起来。

踏步反射(2个月消失):扶住宝宝头部,从腋下托起,脚掌落在平面上,宝宝会将一只脚抬起放在另一只前面,做出踏步的动作。

❏ 情绪紧张

宝宝情绪紧张或不喜欢爸妈碰自己时,就会出现短暂的“疑似”肌张力高。

比如经常被横抱的宝宝,想要妈妈竖抱自己时,就会“打挺”反抗,当妈妈竖抱自己后,就放松下来了。

❏ 疾病原因

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高,多与脑部疾病有关,一些脑瘫的宝宝,早期就会有肌张力高的症状。

是否确诊,需要由医生进行专业判断。

有些儿保医生说的宝宝“肌张力异常”,很可能是宝宝一时发育速度稍慢,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没事。

不能直接认定宝宝是脑瘫。

02

肌张力低的原因

宝宝肌张力低幼很多原因引起,比如: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kg)、脑缺血缺氧、唐氏综合征等。

在家如何做判断?

肌张力异常,多与宝宝的大动作严重滞后有关,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我们就要提起警惕了:

新生儿时期:全身发硬或发软、自主运动少、哺乳困难、哭声微弱。

1~3个月:把宝宝放在床上,双手举过头顶,不能触碰到床面、向外打开仍触碰不到床面、双手胸前交叉,手肘不能相碰。

3个月以上:不能伸手抓物、反应迟钝、俯卧不能抬头,拇指内收,手握拳,站在大人腿上时不能跳跃且脚趾使劲陷在大人肉里。

其他细节表现:经常出现,穿衣时难以将手臂插到袖子里,换尿布时不能轻易把两腿分开,洗澡时很难将拳头掰开,下肢碰到浴盆或水面时,宝宝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势。

❏ 如何判断宝宝大运动落后了呢?

趴着是宝宝大运动发育的起点,宝宝由趴→抬头→抬胸,到坐→爬→扶站→扶走→独站→独走

宝宝自身发育情况不同,到底什么时候该坐,什么时候该走,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节点。

我们可以对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婴幼儿大运动发育时间表,观察自家娃的发育情况,相信可以缓解不少家长的焦虑。

“坐、站、走”等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随着发育水到渠成的事,万万不可揠苗助长!

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们只需要做到六个字:早发现,早治疗!

面对宝宝肌张力异常,越早启动正规的康复训练,越容易彻底恢复,切忌擅自给娃进行一些歪门邪道的训练,或盲目听信江湖郎中的谣言。

我们可以每天让宝宝多趴一会,根据医生的专业指导,给宝宝按摩,握着宝宝手臂上举、侧拉、在胸前交叉。

让宝宝练习蹬三轮,轻捏娃的脚踝转动,听一些轻柔的音乐,让宝宝放松。

在宝宝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耐心耐心再耐心,抓住宝宝每一个细节的变化,多多鼓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445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