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抬头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当宝宝降生之后,宝宝最早学习的动作就是抬头了,当宝宝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稍微的抬头,而到了三个月的时候宝宝完全可以自主抬头。那么,婴儿抬头训练方法是什么?
婴儿抬头训练的方法是什么1宝宝抬头练习分三步:竖抱孩子、俯腹抬头和俯床抬头。
竖抱抬头练习
家长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把宝宝竖抱起来,带孩子到室内或室外看看周围,如果这时,还有另一位家长在身边,可以用手指指点点引起孩子对各种事物的关注和兴趣。
这个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孩子颈部的支撑力,同时,这一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培养孩子的视觉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但是由于此时孩子的骨骼发育还比较差,不可能长时间的把他竖抱着,因此这项活动持续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每次锻炼后要用手轻轻抚摸宝宝背部,放松背部肌肉,让宝宝感觉舒适和家长的爱抚。每次锻炼完后还可以让宝宝仰卧在床上休息片刻。
俯腹抬头训练及方法
小儿空腹时,将宝宝放在家长胸腹前,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在家长的腹部,用双手放在孩子的背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有时会抬头。
俯卧抬头训练及方法
妈妈先要宝宝俯卧在稍有硬度的床上,防止物品堵住鼻子,影响呼吸,再帮助宝宝将两手臂朝前放,不要压在身下。
父母可抚摸宝宝背部,用玩具吸引等方法鼓励其抬头。最好拿色彩鲜艳有响声的玩具在前面逗引,可以用“宝宝,漂亮的玩具在这里”等类似的话来诱使宝宝努力抬头。
训练宝宝抬头也要有一定的注意事项,最好要有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宝宝吃完奶之后马上训练,否则宝宝就会出现吐奶的情况。在训练宝宝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而且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给宝宝适当的鼓励,这样宝宝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加。
婴儿抬头训练的方法是什么2宝宝多大可以俯卧锻炼
到3个月以后,宝宝能稳定地抬起头到90度,此时可以用玩具从宝宝的眼前慢慢移动到头部的`左边,再慢慢地移到宝宝头部的右边,让宝宝的头随着玩具的方向转头,每次训练从30秒钟开始,逐渐延长,每天练习3~4次,每次俯卧时间不宣超过2分钟。
当宝宝能练熟从仰卧位翻成侧卧位后,妈妈可在宝宝从仰卧翻成侧卧抓玩具时,有意识地把玩具放得距离稍远一些(还应在宝宝的控制范围内),使宝宝有可能顺势翻成俯卧。
4月宝宝怎么练习俯卧抬头
婴儿俯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0分钟以内。宝妈如果想给宝宝做啊!
训练宝宝翻身,·大约在宝宝3个月时才能训练他翻身,6个月时才能较熟练从仰卧翻成俯卧,因此妈妈要耐心,让宝宝在愉快中进行训练;·妈妈的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扭伤宝宝的小胳膊小腿;·开始训练时,练习时间和次数不要太长,要逐渐增加;·不要在宝宝刚吃完奶后或身体不舒服时练习。如果宝宝做得有点费劲,妈妈可以轻轻帮个忙。
进行俯卧抬头锻练,要在宝宝清醒、空腹情况下,即喂奶前一小时进行。
如何训练宝宝从俯卧翻到仰卧
只要不是奶后都可以做俯卧练习,时间视孩子的反应而定,长一些没有关系。用同样步骤辅助小儿从左侧翻滚至俯卧位。孩子发育有早有晚,不必急于让孩子过早的学东西,到时候他自然就会了。每日训练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好像从俯卧到仰卧要好一段时间才能会翻过来呢,我家宝宝只有一两次是自己翻过来的,不过这个也不用急,说不定哪天他就会了。这要看孩子的身体情况,翻过去之后,他要是累了自己会趴下(甚至哭闹),你只要小心别把他憋着就行了,等到他自己会翻身了,他就会自己练习的,很有趣。
怎样对3个月龄的宝宝进行俯卧抬头锻练
三个月的宝宝还蛮小的,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练习一下抬头啊,不过时间短点好,现在三个月左右,宝宝的头可能才刚刚能够很好的竖起来!最好在硬板床上练习俯卧。先将宝宝仰面放在床上,妈妈从后轻轻握着他的两条小腿,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使宝宝的腰自然扭过去,肩也会转一周,多次练习后宝宝便能学会翻身。俯卧抬头练习的话这个要宝妈帮宝宝来完成的宝宝喜欢怎样睡就让他怎样睡饿了你帮他转过来平着睡比较要好一点的我家宝宝38天了,从医院出来后每天我们给他洗两次澡,之后都要进行按摩(抚触)的时候。每次都有把他翻过去趴着按摩后背和小屁股的。从第六天开始他就趴着自己练习把头抬起来,抬的时间越来越长。抬累了他就自己把头侧着趴着休息了。我家宝宝6个月了,俯卧时不知道把手放前面来翻,要如何训练?还有坐不是很稳,老往前倾。要几个月才能坐稳呢?还需要训练吗?6个月宝宝还会些什么动作。
宝宝70天怎么样做俯卧练习
这要看孩子的身体情况,翻过去之后,他要是累了自己会趴下(甚至哭闹),只要小心别把他憋着就行了,等到他自己会翻身了,他就会自己练习的,很有趣。逐渐训练孩子不需要帮助成功翻身。不要操之过急!正常孩子都需要定期体检,你这种竖头不太稳的孩子更需要做检查。翻身时可以帮助他,让孩子多练习练习爬行是有好处的,让他俯卧,前面用东西引诱,手在后面推孩子的脚,可以锻炼大脑。”诱使宝宝努力抬头,抬头的动作从抬起头与床面成45度到90度,并逐步稳定。您可以给宝宝做做翻身练习:训练小儿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
宝宝三个月不会抬头,训练方法都有哪些?
三个月的宝宝不抬头怎么训练?
宝宝抬头是一个很自然的发育过程。父母不要太担心。有的宝宝颈部肌肉发达,所以查得比较早,有的宝宝颈部肌肉不发达,所以查得比较晚。宝宝三个月后不抬头怎么办?
1婴儿可以通过俯卧式锻炼来锻炼婴儿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注意宝宝吃饱了不能做俯卧训练。
2除了训练孩子趴着抬起头,还可以将宝宝垂直抬起,靠在妈妈的肩膀上,慢慢让宝宝的头离开,自然站立几秒钟。这也是为了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每次喂奶后都可以进行。
3宝宝可以趴在床上,然后父母把宝宝的头转向中间,拿一些嘈杂的玩具给宝宝逗逗,或者在宝宝面前来回晃动玩具,让宝宝的头慢慢转向玩具的方向。每次训练可以从30秒开始,然后慢慢延长,每天练习几次,对宝宝很有好处。
如果宝宝晚起,也可能是缺钙引起的,要及时给宝宝补钙。宝宝得晚起与智力无关,与发育营养的吸收有关。平时要带宝宝晒太阳,给宝宝补钙。
新生儿可以俯卧仰卧,但不能抬头。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有限的地方,所以他们需要被母亲抱起才能看到更远的地方。2个月后,宝宝可以微微抬起头。3个月后,宝宝的头可以平稳抬起。因为这个时候宝宝已经能够通过声音主动寻找身边的东西了,一边转头一边抬起头。
如果宝宝不能抬头,妈妈可以用正确的方式训练宝宝,让宝宝45度或90度抬头。训练方法比较简单。先把宝宝抱直,用手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然后带宝宝到户外看看周围的东西,让爸爸指着东西跟宝宝说,这样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把宝宝放在胸前腹部,双手放在宝宝背上逗宝宝。有时候你的宝宝会抬头。最后,让宝宝趴在床上,双臂前倾,用玩具吸引宝宝,鼓励宝宝抬头。
训练宝宝俯卧抬头。在宝宝醒来后母乳喂养前一小时做比较合适。先让宝宝趴在床上。爸爸妈妈拿着一些五颜六色或者吵闹的玩具,在前面逗着宝宝。当婴儿看到五颜六色的玩具,听到噪音时,他会试着抬起头。
宝宝的运动发育是持续的。宝宝可以俯卧抬头45度后,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也在增加,双臂的力量也在增加。慢慢地,你可以把头抬高,逐渐与床面成接近90度的角度。当宝宝头部稳定,可以自由向两边看的时候,你可以慢慢的把玩具从宝宝的眼睛上移开,先向右再向左,这样宝宝的头部就可以随着移动的玩具转动了。这个方法,
1.看向两边:别让宝贝总保持一侧的俯卧姿势,只向一侧观看,应引导他多向两边看。2.俯卧抬头:在宝贝出生十几天后,可以每天在两次喂奶间隔中,让他俯卧一会儿,此时床可应尽量硬一些,可以用玩具在一边逗引他抬头。注意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累着小家伙。3.坐位竖头:当宝贝满月后,可以让他脸朝外在父母的一只前臂上坐片刻,使其头与背都靠在父母的前胸,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揽住宝贝的胸部,这样不但能促使宝贝将头竖起,还能让他看到更多新奇的东西,对他的视觉发展也是极有帮助的。但是,时间一定不要太长,因为这时宝贝的脊柱还不足以支撑竖直坐立姿势。4.竖抱抬头:每次宝贝吃饱喝足之后,就可以把他竖抱起来,让他的小脑袋轻轻靠在你的肩上,之后轻轻扶着宝贝的头部让其自然立直片刻,这样可以让颈部肌肉得到一些锻炼。每天训练4~5次,便可以促进宝宝早日抬头的能力。不过,在训练前,最好能轻拍几下他的背部,以防刚吃下去的奶汁溢出来。
婴儿自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但1个月内的婴儿俯卧时,还不能自己主动抬起头,只能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一侧,到2个月时能稍稍抬起头和前胸部,3个月时头能抬得很稳。俯卧抬头练习不仅锻炼婴儿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而且可使婴儿较早正面面对世界,接受较多的外部刺激。
一般来说,2个月可以稍微抬头挺胸,那么2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抬头,1个月只能趴着,不能主动抬头,只能本能地挣扎着把脸转向一边,3个月就可以稳定抬头。一开始只能随床面轻微提升到45度,然后3个月稳定提升90度。宝宝的大运动发展自始至终都是持续的,颈部、背部、手臂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加。
仰卧引导法,两个月大的孩子应该在母乳喂养前一小时练习俯卧抬头。俯卧床要平舒适,但不能太软。应该引导孩子用单词和玩具抬头。如果抬不起头,可以通过双侧腋下在孩子胸前垫一个小枕头,将两个上肢放在枕头前面。当高度为屈肘时,双手可以接触床面。同时刺激从孩子后侧到两个肩胛骨内侧的深度感,用头部前方有响声的玩具逗宝宝积极抬头,将宝宝头部从45度向上练习到90度,促进头颈部伸肌的收缩,直至头部抬起。每次训练10分钟,每天训练4 ~ 6次。
通常只要孩子能适应,白天尽量采取俯卧位,这样睡觉的时候可以睡得更好,睡觉的时候应该有大人看护。婴儿俯卧位有利于抬头攀爬的练习。不过半年前晚上仰卧比较安全。母婴面对面指导法,孩子趴在妈妈身上,固定上臂和手部关节,双手保持支撑。为了促进孩子更好的抬头,妈妈可以和孩子说话,唱歌或者鼓励孩子伸出手摸摸妈妈的脸。宝宝3个月后,让宝宝躺在父母的肩膀上。当宝宝头部不能直立时,用手掌托住宝宝的头部和颈部,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和腿部,支撑宝宝全身重量,抱紧宝宝。这样,宝宝的头靠在父母的肩膀上,周围的景色就可以倒过来看了。
同时还锻炼头颈部肌肉,训练垂直握举动作。垂直握持时,头部不后仰,不需要支撑,不晃动;俯卧时,宝宝可以支撑身体,抬头待一会儿,灵活地转动头部。坐着的时候,握住宝宝的手,向上抬起,让宝宝的背部与平面成45度,宝宝的头部不后仰,与身体成一条直线。稳稳地抬头意味着上半身肌肉和协调能力都很发达,为翻身、坐、爬、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出生到一个月,如果能帮助孩子练习,孩子两个月就可以抬头45度甚至更高到90度。
在帮助孩子俯卧抬头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太多。当它们吃饱时,它们会很容易挤进胃里,导致它们吐出牛奶。最好在母乳喂养前一小时做,此时孩子精力充沛。趴着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感觉舒服,找一个平躺的位置,双手放在头的两侧,或者放一些色彩鲜艳或者有音乐感的玩具在前面吸引孩子,让孩子自己抬头。
0~3个月婴儿训练 1、抬头练习 (1)俯卧抬头: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成人在小儿头侧引逗小儿抬头,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小儿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2)坐位竖头:将婴儿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婴儿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成人一只手抱住婴儿的胸部,使小儿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小儿兴趣,使小儿主动练习竖头。也可让婴儿胸部贴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婴儿的头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以防止小儿头后仰。 2、侧翻训练 (1)转侧练习: 用小儿感兴趣的发声玩具,在小儿头部左右侧逗引小儿,使小儿头部侧转注意玩具。每次训练2~3分钟,每日数次。这可促进颈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侧翻身作准备。 (2)侧翻练习:小儿满月后,可开始训练侧翻动作。先用一个发声玩具,吸引小儿转头注视,然后,成人一手握住小儿一只手,另一只手将小儿同侧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辅助小儿向对侧侧翻注视,左右轮流侧翻练习,以帮助小儿感觉体位的变化,学习侧翻动作。每日2次,每次侧翻2~3次。 3、手部动作训练 (1)手部感知练习:除了前面所述训练小儿手部触觉的方法外,尚可在婴儿手腕部系上铃铛或红色手帕、鲜艳的手镯,来吸引小儿对手部的感知,帮助他感知手的存在、体验手的动作。可隔一段时间变更一种系法,看看婴儿注意到这些变化没有。脱下手镯、红绸带让婴儿瞧瞧、摸摸,让他感觉一下这些东西与手部动作的关系。还可让小儿仰卧,将一块布或手绢盖在他的脸上,也可只盖住小儿一只眼睛,开始时可抓住小儿的上臂引导他帮他试着用手移开布,逐渐减少帮助,使他自己将布从脸上移开。 (2)抓握练习: 握着小儿的手,帮助其触碰、抓握面前悬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进眼手的协调和视知觉的形成。
7~9个月婴儿训练
1、独坐练习。当小儿能稳定的独坐后可着重训练小儿的平衡能力。让小儿独坐在床上或地铺上,训练小儿坐着转头转身寻找。还可准备一张适中的小凳子,孩子坐上去时,双脚刚好可触及地面,而且脚掌与小腿、小腿与大腿、大腿与躯干的角度均成直角。家长用手扶住孩子大腿,不要扶他的背,让他自己寻找平衡点。待孩于坐直后,成人可试着松开一只手,只用一手扶住孩子的一侧大腿,另一手以玩具吸引小儿转头转身寻找玩具。左右交替诱使小儿左右侧转,在学习转侧中寻找平衡点,并且练习用脚来支撑身体。 2、爬行练习。爬行使婴儿能够主动地移动身体、去探索周围的事物,大大地提高婴儿的认知范围。爬行动作是依靠颈背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和协调动作完成的。在小儿7个月时,已具备翻身、坐等一系列能力,说明其颈背部及四肢肌肉已较有力量并具备一定的协调性,这时就可以训练爬行。 (1)爬行预备的动作。家长用一手抱着婴儿的膝部,另一手环抱在他胸前,让婴儿双手放在桌上或地上来支撑身体。然后家长可慢慢放松放在小儿胸前的手,鼓励小儿直立支撑自己,每日练习1~2次,视小儿耐受情况,决定练习时间,一般每次3~5分钟。 (2)学习爬行动作。方法:①使小儿趴着,两腿伸直,手肘弯曲支撑上半身。家长以右手抓住小儿双脚掌。②家长抓住小儿双脚往前画个半弧,使膝盖尽量弯曲,脚跟碰到屁股,如此反复画弧,做屈伸运动3~5次。③最后一次伸腿运动做完后,家长两手分别握住小儿两大腿后侧,使双腿轮流弯向腋部,做屈伸动作3~5次。④在小儿前方放个玩具,引诱他爬过去取玩具,成人扶住小儿的小腿,或用手托住小儿脚掌,左右交替地弯曲其膝关节,助其向前爬行,重复2~3遍,每日1~2次。 3、站立训练:训练小儿站立时,可将其双腿略为分开,以降低重心,使之站得更稳些。每次扶站时间不宜过久。 (1)可扶着小儿腋下让他练习站立。 (2)让小儿扶着小车、床、栏杆及椅背等练习站立。 4、手部动作训练。 (1)学习拇食指准确捏取,以加强婴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视觉-触觉活动的协调。选择一些小的、可食用物品如米花、小饼干等,让小儿捏取。教的时候家长可给予示范,如用拇食指捏取饼干放入口中,让小儿模仿练习。 (2)双手协调动作。①双手玩玩具:在小儿准确抓握的基础上可给小儿多个玩具,训练他抓住一个玩具后再抓另一个玩具,或向小儿同一只手上送玩具两次,教小儿学会将玩具从一手换到另一只手上后再取第二个玩具。②双手对击运动:当小儿两手均有玩具时,可教小儿两手对击玩具。还可让小儿两手持细柄玩具如摇铃或汤匙,模仿敲鼓动作,双手轮回敲打面前的小桶或空奶粉罐。③教小儿双手协调的撕纸。 (3)训练小儿遵循指令有意识的拿起、放下玩具。投掷游戏可增强小儿上肢的运动能力与手的控制技巧、提高视觉定位能力,激发小儿积极愉快的情绪。准备一个容器(如纸盒或小桶)和一些彩色塑料小球,先给小儿做示范说:"我们来比赛扔球",将小球一个个扔进容器里,然后让小儿模仿。开始时,可将容器和球放在接近孩子身体的地方,随着小儿能力的提高,可逐渐将纸盒前移。游戏可增进亲子交往,激发小儿积极愉快的情绪。
10 ~12个月婴儿训练
1、站立练习。站立练习时,要注意保护好小儿,循序渐进,逐渐延长站立时间。 (1)两手扶站。当小儿两手扶站较稳时,可训练一手扶站,可让小儿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 (2)练习独站。成人可双手扶着婴儿的腋下,让婴儿背和臀部靠墙,两足跟稍离墙,双下肢稍分开站稳,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励小儿独站。 2、起立练习。教婴儿从俯卧位双手撑起身体,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 (1)从站位至坐下。婴儿扶站位,用玩具引导小儿慢慢坐下,教小儿从站位扶着栏杆慢慢坐下,而不是一下子摔坐下。 (2)站稳练习。 ①让小儿先观察一下不倒翁玩具,推一下、站起来的样于,然后对小儿说:"你也像不倒翁一样,把你推一推,你就站起来。"成人让婴儿站好,用一只手在婴儿躯干一侧轻轻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另一只手挡住婴儿另一侧身体,并帮助小儿恢复到站位,成人应在轻快地游戏气氛中和婴儿进行练习,鼓励表扬婴儿,以训练小儿平衡感。 ②将婴儿扶站好,并把婴儿感兴趣的玩具置于婴儿身体一侧,鼓励他尽可能弯曲身体去拾取玩具,左右侧交替练习,可增强婴儿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3、行走练习。 应循序渐进。刚开始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保护,防止小儿跌倒,减少他的恐惧心理,使他乐于行走。在学走期间尽量不要靠"学步车"一类工具帮助,以免小孩形成不正确的行走姿势。可拉着小儿的双手训练其迈步,或让小儿扶着栏杆或床边迈步走,还可用较长的围巾从婴儿前胸、腋下围过,成人在孩子后方,拉紧围巾,让孩子练习独立走步。孩子会独走数步后,可在小儿的前方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训练他迈步向前取,或让婴儿靠墙独站稳后,成人后退几步,手中拿玩具,用语言鼓励婴儿朝成人方向走去,小儿快走到成人身边时,成人再后退几步,直到婴儿走不稳时把婴儿抱起来,夸奖他走得好并给他玩具。4、手部动作训练。(1)训练小儿手的控制能力。在小儿能够有意识地将物品放下后,训练小儿将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让小儿将小木块放到一个小盒子中,将小粒的东西拾起来放进小瓶中。还可给小儿选择一些带孔洞的玩具,让小儿将一些东西从孔洞中投入。 (2)训练小儿用手的能力。可通过游戏,成人示范,教小儿学会手的多种用途。比如把木块搭起来,打开或盖上盒盖、瓶盖,拉电灯开关线,用笔画线条,用手翻书,按按钮、扔皮球,拾东西,模仿用手推玩具火车,拿勺子在碗中搅拌,用勺吃饭,用手挖抠东西等等1~1岁半幼儿训练 1、继续训练小儿独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稳定性,以促进运动的协调性和躯体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儿一起拖拉玩具车,教小儿拉着小车向前走、侧着走、倒退走等。准备一个较大的皮球,成人将球滚到小孩子脚边,教他抬脚踢球。 2、发展小儿走、蹲、弯腰动作。将玩具散放在各处,要求小儿收捡玩具交给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3、训练小儿下床。当小儿爬到或走到距床沿约30厘米处,就训练他调转身体,头朝里脚向床边方向,然后让他们倒退着向床边爬行,直至脚踩地。开始成人应在小儿背后保护一下,防止小儿动作不稳仰倒在地。可用同样方法教小儿从坐在沙床上或椅上转身下地。 4、训练小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教小儿学习画画、搭积木、用塑料绳将有孔玩具串起来。1岁半~2岁小儿训练
1、扶栏上、下楼梯。训练小儿学习上、下楼梯。训练上下楼梯时,开始选择的楼梯不要太多层,以便于孩子能够较顺利地上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跑步练习。家长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小儿跑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灵活的向前跑,转弯跑。 3、通过游戏、手工、鼓励小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手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2~2岁半小儿训练
1、独自上、下楼梯练习。用玩具在上逗引或鼓励小儿上楼,使其能不依靠家长或栏杆自己上、下楼梯。可选择无扶手、只有3~4层的阶梯练习。 2、双足跳练习。成人可牵着小儿两只手,教小儿蹦跳,逐渐训练小儿不要扶持,双足能同时抬起跳离地面。但是,不应当让孩子过分迷恋于跳跃(特别是从高处跳下),因为幼儿在这个年龄段还没有形成脚弓,过多的跳跃有可能形成平足。 3、继续让孩子多做动手游戏,发展手部动作。可用积木搭楼房,和孩子玩比赛拾物的游戏,比赛用绳子串珠的数目,学习用筷子来取东西,折纸等等,发展手部动作。 4、两岁后可让幼儿学做主动操。2岁半~小儿训练
1、独脚站立练习,两脚可交替训练,使双下肢力量均衡。开始时小儿可能要扶着人和物才能抬起一只脚,逐渐地训练小儿不依靠人和物自己能够单足稳定地站立几秒钟,并逐渐训练小儿单足独站由几秒到10秒左右时间。可用竞赛的形式鼓励小儿,使小儿能够逐渐地较稳定地单脚支撑。 2、跳高、跳远练习。可在地上放一张纸或划二道线,要求小儿向前跳时不能踩到纸张或线内,调节纸张或两条线的宽度,训练小儿向前跳跃的距离。还可训练小儿跳高,可在地面上设置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如一本书或一块砖,让小儿跳越过去,并逐渐地增加难度,如再加一本书或一块砖,变得更高;或两本书或两块砖平放,变得更宽,让孩子练习。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给予适当的防护。 3、发展动作协调能力。泥塑、拼贴画,既可发展小儿手动作的灵巧性,还可促进小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会孩子搓、揉、压、卷、捏等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各种物和人的形象。家长可适当给于指导和帮助,从容易的形象学起,以发展小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动手创造的能力。三轮童车是这个年龄段小儿特别喜爱的玩具,骑三轮童车既增强孩子的体质,又培养小儿胆大心细、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借此训练小儿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良好的反应能力,并能帮助小儿理解交通常识。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教小儿练习自己穿衣服,认识衣服的前后,并试着穿好衣服,扣上简单的扣子。脱衣服时,先自己解开扣子,再脱掉衣服。可用一些较宽松的外衣先让孩子练习,一般小儿先学会脱衣裤,再学会穿衣服。还要教小儿试着自己穿鞋子。教会小儿能够明确的表达要大小便,可训练小儿自己脱裤子蹲盆或上厕所,教小儿如何才能不弄脏裤子,并教小儿在中午和晚上上床睡觉时知道先去厕所。
关于俯卧抬头:宝宝1个多月就可以练习了,医生说,婴儿可以适当让他多趴会儿,这样对他的颈部力量发展特别好。前几次练习的时候,时间不要太长,5分钟足以,每天在他吃饱了心情好的时候练习,一般一两个星期就能抬得很好了
两个月左右的宝宝我们可以用竖抱让他练习抬头
婴儿竖抱:家长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把宝宝竖抱起来,带孩子到室内或室外看看周围,如果这时,还有另一位家长在身边,可以用手指指点点引起孩子对各种事物的关注和兴趣。这个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孩子颈部的支撑力,同时,这一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培养孩子的视觉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但是由于此时孩子的骨骼发育还比较差,不可能长时间的把他竖抱着,因此这项活动持续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每次锻炼后要用手轻轻抚摸宝宝背部,放松背部肌肉,让宝宝感觉舒适和家长的爱抚。每次锻炼完后还可以让宝宝仰卧在床上休息片刻。
特别提示:以上三个方法练习时间1-2分钟/次选择宝宝精神好的时候结束后按摩宝宝的背部。
一般来说,到2个月时能可以稍稍抬起头和前胸,所以2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练习抬头,1个月的时候只能趴着,还不能主动抬头,只能本能挣扎,使面部转向一侧,3个月时头可以抬得很稳。从最初只能稍稍抬起头到与床面成45°,再到3个月时能稳定地抬起90°。宝宝的大运动发育是从头到尾连贯的,颈背部和双臂的力量都在不断增强。
如何训练?
1、仰卧位引导法
2个月的孩子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进行俯卧抬头练习,俯卧的床面要平坦、舒适,但是不要太软,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小儿抬头。如果头抬不起来,可在小儿胸下经双侧腋下垫一个小枕头,双上肢放于枕前,高度为双肘屈曲时双手能触及床面。同时在小儿的后头侧至两肩胛骨内侧进行深浅感觉的刺激,头前用带响声的玩具逗引宝宝主动抬头,练习宝宝抬头从45度到90度,促进头颈部伸肌的收缩直至头上抬。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
平时只要孩子能适应,白天尽量采取俯卧位,睡眠时俯卧位能睡得更好,睡眠时应有成人看护。经常俯卧位的宝宝有利于抬头和爬的练习。但6个月前夜间应采取仰卧位,比较安全。
2、母子面对面引导法
小儿俯卧于母亲身上,固定小儿上臂和手关节,保持手支撑位。为了促进小儿更好的抬头,母亲可与小儿对话、唱歌或鼓励小儿伸手抚摸母亲的脸。
3、竖抱抬头训练
宝宝3个月以后,让宝宝伏在家长肩上,宝宝头部还不能竖稳时可用手掌托住宝宝头和颈,另一手托住宝宝臀部和双腿,撑住宝宝的全身重量,紧紧抱住宝宝。这样宝宝的头靠在家长的肩上,向后可以看见四周景物,同时也锻炼了头颈部肌肉,训练竖抱抬头动作。
如何判断宝宝抬头稳?
竖抱时,头不后仰,不需要托,头也不摇晃;
俯卧时,宝宝能够支撑起身体,抬头停留一会儿,并且能够灵活转头。
拉坐时,握住宝宝的手将宝宝提起来,使宝宝的后背与平面呈45度,宝宝头不后仰,与身体呈一条直线。
抬头稳了,说明上半身肌肉和协调能力发育完善,对接下来的翻身、坐、爬、站打下坚实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