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健美操的比赛场地是多少

健身健美操的比赛场地是多少,第1张

大众健美操:

比赛场地:赛台高80-100cm,比赛场地为12M×12M的地板或地毯,有背景遮挡。

竞技健美操

呈正方形.四周用宽5cm的白色标志带圈定,带宽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场内为地板或铺地毯、男子3人、女子3人、混合6人场地边长为12m;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场地边长为9m。

场地规格:

比赛场馆高度至少8米,地面为木质地板,有足够的灯光照明(750勒克斯)。

比赛场地的布置与要求:

场地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裁判员座席靠近赛区一边,排成一排。裁判员之间距离1米宽。

健身健美操的目的在于增进健康,可为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所采用。它根据练习对象的需求进行创编,动作简单易学,节奏稍慢,时间长短不等,可编排5分钟到l小时。例如,美国著名健美操明星简·方达所编的初级健美操,一套有27分钟。在日本,一般的健美操约1小时左右。目前我国健身健美操运动开展非常广泛,各种成套健美操动作的练习时间、场地、人数、内容、动作名称、节奏快慢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根据练习者的需要进行编排。

大众健美操比赛

健美操除上述分类法外,按一定的特征,还可归为以下几类:

(1)根据练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大众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

(2)根据练习形式,可分为徒手健美操、持轻器械健美操和利用专门健美器械进行练习的健美操;

(3)根据练习者的性别特征,可分为女子健美操和男子健美操;

(4)根据练习者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可分为幼儿健美操、儿童健美操、少年健美操、青年健美操、中年健美操和老年人健美操;

(5)根据人体解剖结构特征,按身体部位常可分为颈部健美操、肩部健美操、臂部健美操、胸部健美操、腰腹健美操、髋部健美操、腿部健美操和足踩健美操;

(6)根据动作的内容特征,可分为形体健美操、姿态健美操、跑跳健美操和垫面健美操等。

(一)竞技健美操简介: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

竞技健美操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操。作为经济运动,他的比赛是由以下几项目,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三名运动员性别任选),六人(现只限于国内比赛)。比赛时间限制在1分45秒上下浮动五秒钟。六人操除外,及时间为2分20秒上下浮动5秒种。比赛场地为7×7平方米(六人操场地为10×10平方米)。比赛服装也有专门的规定,一般为紧身的专业健美操服装,比赛有专门的竞赛规则,对每一具体细节都作出详细的说明。

竞技健美操常规知识

1)动作的特殊要求:

A、艺术性

成套动作艺术性的要求是:充满活力,有创造性,以健美操方式表现动作设计和流畅的过渡动作。成套动作必须显示身体双侧的力量和柔韧性而不重复同一动作。

B、完成

任何未按竞技健美操定义完成的动作都将被扣分。混双和三人(六人)成套中最多允许4次托举或支撑配合动作,包括开始和结束。

C、难度

至少每类难度动作各一个,最多难度动作为 16个,难度分将是12个最高难度动作的总分。

2)全套动作内容:

成套动作必须表现出健美操动作类型(高和底动作的组合),风格和难度动作的均衡性。健美操动作的姿态要求是躯干直,呈一直线位置,臂腿动作有力、外形清晰。动作编排要合理利用全部空间,地面以及空中动作。

成套动作必须包括下列各类难度动作各一个:A 动力性力量、B 静力性力量、C 跳跃(爆发力) D 踢腿、 E 平衡、 F 柔韧

(二)健身健美操简介

 健美操运动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英文原名“Aerobics”,意为“有氧运动”、“健身健美操”。

  80年代初,美国健身、影视明星 简·方达 根据自己的健身经验和体会,1981年编写出版了《 简·方达健美术》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这对健美操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健美操运动于80年代初传入我国。

  健美操可分为“竞技健美操”和“健身健美操”。

  竞技健美操观赏性好、有一定难度,它对健美操运动有很大的推广作用,但它不太适合大众的健身。我国最早在于1987年5月北京举办了首届“长城杯”健美操邀请赛,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健身健美操有许多风格:一般健身操、爵士健身操、踏板健身操、搏击健身操、瑜珈健身操等。

  健身健美操根据不同的年龄、锻炼目的、持器械与否、锻炼的部位等的不同,还可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锻炼年龄分为:儿童健身操、青少年健身操、中老年健身操。

  根据锻炼目的分为:康复健身操、保健健身操、健美健身操。

  根据徒手与否分为:徒手健身操、持轻器械健身操。

  根据锻炼部位分为:颈部、胸部、腰部、腿部、手臂、腿部、臀部等的局部健身操。

……

  1至5分钟的工间操、广播操等不能称为健身健美操。真正有健身效果的健美操通常指“有氧健身操”。

  有氧健身操的特点:锻炼者每周参加一般3次左右的锻炼。每次锻炼要求保持在12分钟以上、并且是连续不断的健身操运动,锻炼者的心率保持在自己最大心率的60%至85%左右。

  有氧运动心率:(心率=220-年龄)(60%-85%),无氧运动心率:(心率=220-年龄)85%以上。

  有氧操课程结构:准备活动(5’-10)’,基本部分(15’-30’),力量或垫上(10’-15’),放松伸展(5’-10’)。

有氧健身操运动的特点:

  有氧健身操有氧运动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活动时间长、强度适中、能有效控制体重、能有效提高练习者各种身体素质,健美操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四季都能开展,对人体的心肺功能、耐力水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氧健身操运动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己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体育活动中来,健身变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美操做为一项很有特色的运动,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

(三)它们的特点:

健美操运动分为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两大类。竞技性健美操是在健身性健美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健身性健美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而也使健美操成为一项真正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性健美操的主要目的是“竞技”,比赛中运动员要在1分45秒内配合音乐完成许多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因此对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竞技性健美操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并不适合我们普通人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健身性健美操的主要练习目的是“健身”,因此动作比较简单,音乐的速度慢,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适合大多数人练习,再加上动作多样、节奏感强、能全面影响身体等特点,健身性健美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在国外,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健美操练习形式,例如:既加大了运动量又不增加下肢关节负担的踏板操;适合于老年人和伤病恢复期练习者的水中健美操;年轻人喜爱的搏击健美操;女性感兴趣的调节机体平衡、改善身体姿态的瑜伽健美操,以及许许多多不同特点、适合不同对象的健身健美操。这些不同形式健美操的出现增加了健美操运动的多样性,使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健美操练习形式,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来,促进了健美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具有良好健美操基础的大中城市,也引进了一些新的健美操练习形式,如踏板操、搏击健美操等,在内容的选择上和练习方法上也在逐渐向国际上靠拢,如采用以步伐为主的循环练习法、加大力量练习尤其是上肢力量练习的比重等,使我国的健美操运动向着更加国际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健美操单人比赛场地为7×7平方米(混双,三人,集体操场地为10×10平方米)。标记带为5厘米宽的红色或黑色带,标记带是场地的一部分。竞技健美操在练习场地的大小、练习人数的多少、特定动作、动作节奏快慢等方面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必须按规则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场地与空间的使用:健美操成套动作的设计应合理、均衡、充分使用比赛场地和空间;利用不同队形的变化、运动员之间位置、距离的变化,充分利用场地的每个角落,最大化地使用比赛场地。

健美操赛事规则

健美操比赛进行预/决赛,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预赛成绩决定团体名次,决赛成绩决定单项名次;各组各项目参赛队伍不足8支时,直接进入决赛。

比赛可使用赛台,赛台高80-100厘米,后面有背景遮挡,赛台不得小于14米×14米;场地大小12米X12米。男、女运动员着装应整洁美观,款式不限,适合运动。服装应与成套动作风格相吻合,自由健身舞可根据成套编排以及表演效果的要求佩戴饰物,不得造型怪异。

-健美操

建议买一本《健美运动员备赛完全指南》看一看。女子健美比赛选手参加比赛要看你平时的运动有多少,以及你现阶段的肌肉量、体脂比。一般想要参加女子健美比赛,需要至少三年以上的训练时间,在赛前还要将体脂降到10%左右,以达到完美的线条。

2019年IFBB女子健美锦标赛玛格丽特

2012年11月1日,在厄瓜多尔瓜亚基尔的IFBB常委会和会员国代表大会上,女子健体作为新的体育项目被正式立项。它是给那些想拥有少量肌肉,充满运动感和美感体格的女性准备的体育项目。

一、女子健体比赛服装的要求

1、比基尼必须是不透明的分体式比基尼。

2、比基尼的颜色、材质、纹饰和风格由运动员自行选择。

3、比基尼后面必须盖住臀部二分之一,前面必须全部遮住。不允许运动员穿丁字裤式的比基尼。

4、赤脚不穿袜子和鞋子。

5、在赛前测量身高时,将会有专人检查运动员的比基尼是否合格。

6、除结婚戒指外,运动员不得戴眼镜,手表,手镯,挂坠,项链,耳环,假发等任何装饰物。除了可以隆胸外,其它部位禁止使用任何填充物或流体来改变肌肉的自然形态。如发现,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二、比赛油彩的要求

任何可以用手一擦就掉的油彩禁止使用,如发现运动员使用此类油彩将不允许登台比赛。身体任何部位都不可涂闪耀,闪亮的金属珍珠粉或金**物质。但运动员可适当使用BABY油或保湿霜。

三、女子健体比赛级别划分

在世界级的比较上,女子健体分为2个级别:

163(含)cm以下级

163cm以上级

四、女子健体比赛由4轮组成

预赛:淘汰局(4个规定动作 )

预赛:第一轮(4个规定动作+4个转体和规定动作比较)

决赛:第二轮(规定动作比较+不定位自由造型)

决赛:第三轮(30秒的个人表演)

五、预赛淘汰轮比赛程序

超过15名运动员设淘汰轮,裁判长来做决定是否设这一轮的比赛。比赛程序如下:

1、运动员上场,按号码牌号序站成一排,如有必要可站成二排。

2、运动员按号序被分成二组,一组留在赛台中间,另一组站到赛台左侧。

3、站在赛台中间位置的运动员每组不超过10人。

4、在裁判长的指挥下,站在舞台中间划线位置的运动员做4个规定动作。

四个规定动作分别是:正展肱二头肌(手臂抬到肩部位置,手张开)、侧展胸部、手展肱二头肌(手臂抬到肩部位置,手张开)、侧展肱三肌。

5、所有运动员做完4个规定动作后按号序站成一排,退场。

六、第一轮裁判评分的标准

详细的裁判评分标准请见后。总体来说,裁判会观察运动员的整体肌肉组织的发达程度、整体比例、肌肉形态、肌肉对称性以及肤色。

只有前15名运动员可以进入第一轮的比赛(半决赛)。

如果淘汰局超过15名运动员参加,裁判将直接挑出15名运动员。

如果2名以上运动员出现分数相同,运动员将重新上台进行4个定规动作的比较评分。

六、预赛第一轮比赛程序

如果这一轮只有6名或少于6名运动员参加,这一轮可以取消,由裁判长来做决定,之后播音裁判或主持向大家公布结果。比赛程序如下:

1、运动员上场,按号码牌号序站成一排。

2、运动员按号序被分成二组,一组留在赛台中间,另一组站到赛台左侧。

3、站在赛台中间位置的运动员每组不超过8人,做4个规定动作。

四个规定动作分别是:正展肱二头肌(手臂抬到肩部位置,手张开)、侧展胸部、手展肱二头肌(手臂抬到肩部位置,手张开)、侧展肱三肌。

分组做规定动作比较评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裁判挑出将进入规定动作比较评分的运动员。

4、所有裁判提交前五名运动员名单给裁判长,由裁判长来决定第一次参加规定动作比较评分的运动员,人数不低于3人不超过8人。

5、裁判长可能还会要求裁判提交第二次参加规定动作比较评分的5名运动员号码。所有运动员至少参加一次规定动作的比较评分,规定动作比较评分的次数由裁判长决定。

6、裁判长指挥参加规定动作比较评分的运动员集体做4个转体,然后是4个规定动作。

四个转体分别是:向右转、向右转背对裁判、向右转、向右转正对裁判。

四个规定动作分别是:正展肱二头肌(手臂抬到肩部位置,手张开)、侧展胸部、手展肱二头肌(手臂抬到肩部位置,手张开)、侧展肱三肌。

详细的4个转体和规定动作的讲解请见后。

7、做完规定动作比较评分后,所有运动员按号序站成一排,退场。

七、淘汰轮、第一轮、第二轮判4个转体和4个规定动作比较评分时裁判的评分标准

1、当给一个运动员打分时,裁判应该要遵循常规程序给运动一个整体评价。从整体印象开始,包括发型和化妆,肌肉组织整体的发达程度、对称性、协调性、皮肤质量和肤色以及台上自信心的表现。

2、在规定动作比较评分时,裁判首先要看主肌肉群,然后对整体进行观察。正面从头部开始向下观察每个部位,顺序是头部、颈部、肩部、胸部、手臂、胸部、胸肩连接处、腹部、腰部、肱四头肌、大腿以及小腿和脚。背面的观察顺序是从上、下斜方肌、大圆肌和冈下肌、竖脊肌、臀大肌群、股二头肌群、大腿后侧以及小腿和脚。

在运动员做规定动作比较评分时,裁判必须要详细地写出运动员每个身体部位的评分情况。同时,裁判也要比较运动员的肌肉形态、密度、分离度,时刻记着台上运动员的女性特征是否明显。

3、裁判在评分时要考虑到运动员的肌肉张力,是否是通过体育锻炼和减脂得来的,全身肌肉群要饱满结实,脂肪少。

4、裁判评分要考虑到运动员的皮肤质量和紧致感,皮肤要光滑健康。

5、裁判在评分时要考虑到运动员整体表现,从他们上场到退场时的表现都要考虑。裁判在给女子健体运动员评分时要着重观察运动员是否有健康的形象,是否拥有运动型肌肉形体以及整体表现力如何。

八、决赛

前6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决赛由2轮组成:

第二轮:4个转体+规定动作+不定位自由造型

第三轮:个人表演

运动员在第二轮可以穿着与第一轮不同的比基尼,比基尼具体的要求请见前面第一部分。

九、决赛第二轮的比赛程序如下:

1、前6名运动员上台按号序站成一排。

2、裁判长指挥运动员集体做4个转体和4个规定动作;接着,运动员听裁判长指挥换位置再做一遍4个转体和4个规定动作。这部分裁判需要给运动员评分。

3、裁判长发令所有运动员集体做30秒-60秒的不定位自由造型。

4、结束不定位自由造型后,所有运动员按号序站成一排,退场。这部分裁判不需要给运动员评分。

十、决赛第二轮裁判的评分标准

决赛第二轮裁判的评分标准和淘汰轮、第一轮相同,请见前面第七部分。有关裁判评分标准更详细的说明请见后。裁判要注意,运动员有可能在这轮的状态与第一轮有差别。因此,这轮一定要重新给运动员进行评分,做到根据运动员的临场状态公平公正的评分。

十一、决赛第三轮的比赛程序

禁止运动员在表演时使用任何道具。

第二轮结束后第三轮立即开始。前6名运动员按号序上场进行30秒以内的自由表演,音乐自行选择。同时,裁判需要对这轮进行评分。

十二、决赛第三轮裁判的评分标准

1、裁判要着重观察运动员的肌肉、肌肉质量、肌肉线条、表演风格、动作造型、个性以及运动协调能力。

2、裁判要观察运动员在音乐伴奏下对自己身体的表现力。裁判应倾向于表演顺畅、具有艺术感、精心设计动作的运动员。

女子健体4个转体动作的动作规范:

裁判必须清楚,这是女子健体比赛,而非女子健美比赛。那些肌肉体积过大,分离度极高,面相男性化的运动员名次必须往后打。

裁判评分时要观察运动员在台上时的所有表现,动作姿态要优美,要有女性特征和自信心。特别是运动员站成一排做转体和规定动作时,裁判都要观察运动员是否具有以上特征。

正面站立:运动员正对裁判,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两脚脚跟成30度夹角站立,膝盖伸直夹紧,收腹,挺胸,肩向后展打开,双手放于身体两侧中心线位置,肘部略微弯曲,十指并拢轻轻窝起,手掌朝向身体但不要触及身体。

注:当裁判长发令让运动员站成一排时,运动员要采用正面站立的方法站立,全身肌肉不能发力显现出肌肉线条。

向右转体:运动员左侧面朝向裁判,身体挺直,收紧肌肉,头部向前,眼睛往前看,两脚脚跟并拢形成30度的夹角。膝盖伸直并拢,挺胸收腹,肩部向后展打开。左手臂下垂放在身体中线稍后一点,掌心对着身体,手指并拢轻轻窝起。右手臂肘部略弯曲,手指并拢轻轻窝起,下垂放于身体中心线前面一点。手臂的位置会使身体上身向左侧倾斜,形成左肩低右肩高的姿态。这样很正常,但不要过于倾斜。

背面站立:运动员背对裁判,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两脚脚跟成30度夹角站立,膝盖伸直夹紧,收腹,挺胸,肩向后展打开,双手放于身体两侧中心线位置,肘部略微弯曲,十指并拢轻轻窝起,手掌朝向身体但不要触及身体。

向右转体:运动员右侧面朝向裁判,身体挺直,收紧肌肉,头部向前,眼睛往前看,两脚脚跟并拢形成30度的夹角。膝盖伸直并拢,挺胸收腹,肩部向后打开。右手臂下垂放在身体中线稍后一点,掌心对着身体,手指并拢轻轻窝起。左手臂肘部略弯曲,手指并拢轻轻窝起,下垂放于身体中心线稍前面。手臂的位置会使身体上身向右侧倾斜,形成右肩低左肩高的姿态。这样很正常,但不要过于倾斜。

女子健体4个转体裁判如何评分

1、当给一个运动员评分时,裁判应该要遵循常规程序给运动一个整体的评价。从整体印象开始,包括运动员的头型和化妆,肌肉组织的美感程度,协调性、匀称性和对称性、皮肤和肤色、以及运动员造型和动作优美性和自信心。

2、运动员的评分要考虑到整体肌肉发达程度和肌肉张力,是通过运动锻炼和减脂得到的。肌肉饱满结实,体脂少。全身肌肉体积不能过大,但也不能过于单薄。同时,也不能有过高的肌肉分离度。肌肉过于发达,过于单薄,太干和分离度明显的运动员名次要往后打(这就是为何一些女子健美运动员改比健体后直接被淘汰或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裁判的评分也要考虑到运动员皮肤质量和肤色,皮肤要健康平滑且紧致,不能有橘皮组织。

3、裁判在评分时要考虑到运动员整体表现,从他们上场到退场时的表现都要考虑。裁判在给女子健体运动员评分时要着重观察运动员是否有健康的形象,是否拥有运动型肌肉形体以及整体表现力如何。

女子健体4个规定动作的动作规范:

正展肱二头肌:运动员正面站立,面对裁判,大腿向另一侧迈出。双手抬到肩部高度后肘部弯曲,手张开,手指向四周伸直。此外,运动员还要尽可能收紧身体其它部位的肌肉。

裁判会从上下观察运动员的身体轮廓和均称性,每个部位的轮廓形态,整体比例和对称性。同时,裁判也会观察运动员的肌肉密度、体脂和整个身体的协调性。

侧展胸部:为了展现最好一面的手臂肌肉,运动员可以自行选择是右侧或左侧面向裁判。身体略微转向裁判,脸部朝向裁判。腹肌收紧,离裁判最近的腿伸直,膝盖锁住,略微往前移动,脚趾着地;离裁判最远的腿在膝盖处略微弯曲,整个脚掌着地。双手手臂放在身体前面伸直并锁住肘关节。十指伸直,两手手掌重叠。接下来,运动员收紧胸肌、肱三头肌、大腿和小腿肌肉。

裁判在评分时要特别注意观察胸大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和小腿,然后再从上到下的观察。这个动作,裁判也会从侧面观察大腿和小腿,从而对运动员腿部的发达程度有一个更精准的评价。

后展肱二头肌:运动员背对裁判,双手抬到肩部高度后肘部弯曲,手张开,手指向四周伸直。一脚后移,脚趾着地。接下来,运动员收紧肩部、上背、下背、大腿和小腿的肌肉。

裁判会从上到下观察下运动员的肌肉线条和均称性,每个肌肉群的轮廓形态,整体的比例和对称性。同时,裁判也会观察运动员肌肉的密度,体脂和整个身体的协调性。

侧展肱三头肌:为了展现最好一面的手臂肌肉,运动员可以自行选择是右侧或左侧面向裁判。运动员脸部朝向裁判,挺胸,收紧腹部,双手放于背后。后手抓住前手的手腕,离裁判最近的手臂伸直,肘部锁住,手指并拢,手不要攥拳,手掌向下与地面平行。

通过挤压力前手臂使肱三头肌肌肉收紧,同时挺胸、腹部、大腿和小腿发力收紧。后腿膝盖弯曲,整个脚掌着地;离裁判最近的腿膝盖锁住,腿伸直,脚前移少许,脚趾点地。

裁判首先会观察运动员的肱三头肌,然后会从上到下的观察。这个动作,裁判会从侧面观察到运动员的胸大肌、腹肌、大腿和小腿轮廓外形。

1、目的不同:

①竞技性健美操的主要目的是“竞赛”,其比赛项目有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和六人。

②健身性健美操练习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③表演性健美操的主要练习目的是“表演”,它是事先编排好的、专为表演而设计的成套健美操,时间一般为2—5分钟。

2、要求不同:

①竞技性健美操在参赛人数、比赛场地、成套动作的时间等方面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进行,规则对成套的编排、动作的完成、难度动作的数量等也都有严格的规定。

②健身性健美操一般的练习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在练习的要求上根据个体情况而变化,严格遵循“健康、安全”的原则,防止运动损伤的出现,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③在参与的人数上可是单人,也可是多人,并可在成套中加入队形变化和集体配合的动作,表演者可以利用轻器械,如花环、旗子等,还可采用一些风格化的舞蹈动作,如爵士舞等,以达到烘托气氛,感染观众,增加表演效果的目的。

3、动作要求不同:

①由于竞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取胜,因此在动作的设计上更加多样化,并严格避免重复动作和对称动作。

②由于健身性健美操的唯一练习目的就是“健身”,因此它的动作简单,实用性强,音乐速度也较慢,且为了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和锻炼的全面性,动作多有重复,常以对称的形式出现。

③表演性健美操的动作较健身性健美操动作复杂,音乐速度可快可慢,并为了保证一定的表演效果,动作较少重复,也不一定是对称性的。

-健美操

-健身操

-竞技健美操

国际健美联合会现有168个会员国,亚健联有36个会员国,是最大的国际和亚洲单项体育组织之一,健美运动也是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这一延缓人体肌肉衰老速度最为有效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国的健美运动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在各地蓬勃开展。

1986年中国举重协会成立分支机构健美运动委员会,中国于1985年11月加入国际健美联合会(英文缩写IFBB)国内现有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二个计划单列市,四个行业体协和国家体委的六所直属体院开展健美运动。健美项目已列入中国大学体育统编教材。自1994年以来,中国健美协会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重要健美赛事和会议。目前国内现有国际级健美裁判2人,国家级健美裁判22人。

为推动和发展中国大众健身健美运动水平,中国健美协会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中国健身**大赛、全国健美俱乐部排位赛、沙滩健美暨健身风采大赛。根据健身市场发展的需要,协会还定期举办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健美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健美组织实行等级评定。

(1)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将健美运动引入中国的推广人:赵竹光(上海人,1907~1991),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

第一家健美组织:1930年创办的上海“沪江大学健美会”。

第一部翻译的健身专著:1934年由赵竹光先生翻译出版了美国列戴民编著的《肌肉发达法》一书。

第一家健美研究会:1939年8月,由赵竹光、曾维祺和陈宪蹊三人成立的“肌肉发达法研究会”。

第一家健美学府:1940年创办的“上海健身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运用教学方法来指导健美锻炼的学府。

第一本健美专刊:1940年7月,由赵竹光任主编的《健力美》杂志正式创刊。

第一次中国市级健美比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由现代体育馆、上海健身学院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联合发起举办了由20余人参加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

第一位市级健美比赛全场冠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举办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上,现代体育馆学员柳颙庵荣获全场冠军——“上海先生”称号。

第一位华人健美冠军:原国家举重队总教练黄强辉,1951年4月13日在他21岁时获得印度尼西亚全国健美冠军。

第一本全国性健美杂志:1980年底由《体育报》社编辑部主办的《健与美》杂志正式创刊。

第一届全国健美邀请赛:1983年6月2日~4日在上海举办的“力士杯”男子健美邀请赛。有9个单位的39名运动员参加。

第一个赞助健美比赛的企业:1983年上海体育用品厂,以“力士牌”杠铃等产品著名,出资举办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

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男子全场冠军:1983年6月2日至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江苏运动员朱来喜获得男子健美全场冠军。

第一次以观摩员身份列席国际健联的中国代表:1984年10月,应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的邀请,国家体委派了许放和娄琢玉二人,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了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

第一位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4年10月在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上,国际健美联合会对娄琢玉先生在中国开展健美运动和对国际健美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向他颁发了国际健美联合会的“功劳荣誉奖”。

第一位穿比基尼参赛的运动员:1985年5月20日,在哈尔滨市第2届健美比赛中,女运动员孙恒身着自己设计的黑色比基尼参加了比赛,成为中国穿比基尼登台比赛的第1人。

第一位到中国传播健美运动的国际健美联合会高级官员:1985年6月2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国际健联主席本韦德先生为中国健美运动员、教练员和健美爱好者讲授有关健美运动方面的知识。他重点讲述了健美训练的方法与技术;力量和营养之间的关系;女子健美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健美联合会的现状等问题。

第一批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5年6月在北京,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为在发展中国健美运动中有突出贡献的陈镜开、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刘英、胡维予、张铁民、徐吉华和宋金亮九位同志颁发了奖章、奖状和荣誉证书。

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的组织机构:1986年10月,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成立,成为领导健美运动的专门机构。曾维祺被选为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戚玉芳、裔程洪、孙玉昆被选为副主任;赵竹光被选为顾问。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主管全国性健美比赛,指导和推动群众性的健美运动。健美运动委员会下设裁判组、教练组、科研组和女子组。

第一任中国举协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1986年10月曾维祺被选举为首任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

第一次增设女子健美比赛项目:1986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四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增设女子个人比赛项目。

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女子全场冠军:1986年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四川运动员陈静获得女子健美全场冠军。

(2)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对全国健美混双冠军:1986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深圳运动员冷高伦和钱跃莲获得男女混双第一名。

第一部管理中国健美运动的法规文件:1987年4月23日原国家体委颁布了《举办健美竞赛、表演和训练班的暂行规定》。

第一期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1987年10月4日由原国家体委举重处和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员会在安徽屯溪市举办了全国健美裁判员训练班。

第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1987年10月14日~17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了全国第五届力士杯健美锦标赛。前四届力士杯比赛均属于邀请赛,从本届开始国家体委将一年一度的“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正式改为“全国健美锦标赛”。

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1987年10月24日~26日在山东省淄博举行了全国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

第一家大型健美训练馆:1987年香港区启棠先生在广州开设“悦威健身中心”,该中心引进了百台先进的健美和健身器械,包括多功能和单功能的健身器以及跑步机、划船机、按摩机和蒸汽浴等,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健美界训练工作的革新,结束了只靠杠铃、哑铃等传统器械的时代。

第一本由国家体委批准正式出版的健美竞赛规则:1988年2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了《健美竞赛规则(试行)》(1987)。

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领队:以国家体委举重协会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古桥秘书长为领队,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1988年10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黄金海岸城举行的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男运动员:1988年10月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城举行,来自44个国家的10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参加了雏量级和轻量级比赛。

第一位个人出资赞助运动员参加国际健美比赛的人士:杨敬民(辽宁)。

第一位国际健美裁判员:1989年古桥先生被国际健美联合会批准为国际B级健美裁判员,这是中国第一位国际级健美裁判员。

第一批健美国家级裁判员:田振华、牛爱君、张盛海、张巍、谷忠德、马长生等。

第一次全国健美比赛设立“特别单项奖”:1989年全国健美冠军赛根据国家体委审定的最新《健美竞赛规则》中“全国健美冠军赛可设特别奖”的规定,在研究分析中国健美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首次增设了“最佳表演奖”、“最佳动作配乐奖”、“男子最佳小腿三头肌奖”和“女子最佳腹肌奖”四项特别奖。其目的旨在促进中国健美运动向着表演性、艺术性、全面性发展,以求尽快接近世界水平。

(3)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田振华(北京)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田里(浙江)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杨敬民(辽宁)

第一任中国健美集训队总教练:杨敬民(辽宁)

第一届中国先生**大赛:'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次比赛依照国际奥林匹亚先生、**的比赛方式进行。与以往健美比赛最大的区别就是运动员不分级别同台角逐。次届参赛者均为1992年全国健美锦标赛各级别前三名获得者。

第一位中国健美先生: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上杨新民荣获“中国健美先生”称号。

第一位中国健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上张萍荣获“中国健美**”称号。

第一批健美先生、**称号获得者:1993年6月12日国家体委根据《健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规定,授予张惠明(江苏)、杨新民(山东)、李根勤(陕西)、王力劲(煤矿体协)、顾晔(江苏)、易康明(安徽)、曲智进(火车头体协)和甘清春(冶金体协)等8名健美运动员“健美先生”称号。授予崔武生(江苏)、纪明丽(山东)、魏媛(煤矿体协)、张海洪(天津)和翟美玲(西安)等5名健美运动员“健美**”称号。

第一位“亚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993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界望高资深的老前辈娄琢玉先生被亚洲健美联合会授予“亚洲杰出贡献奖”,成为亚洲地区接受此称号的第一人。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女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中国首次派出张萍和许勤华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

第一位在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张萍获得第十名,成为亚洲地区唯一入选的队员。

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为尽快提高中国健美运动水平,推动健美运动,加强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于1994年7月在北京成立。由中国健美协会直接管理的这支明星队,共有队员15名,分别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和行业体协。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国健坛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的优秀健美运动员。该队平时分散,赛前集中,除担负全国巡回表演任务外,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健美比赛。

第一任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队长:队长是巍媛(煤矿体协,女);副队长是杨新民(山东,男)。

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运动员:张海洪(天津,女)、张萍(上海,女)、许勤华(上海,女)、顾晔(江苏,男)、易康明(安徽,男)、邵忠文(安徽,男)、纪明丽(山东,女)、李根勤(陕西,男)、陈佳民(沈阳,男)、赵英军(广洲,男)、曲智进(火车头体协,男)、王力劲(煤矿体协,男)、秦成勇(煤矿体协,男)、甘清春(冶金体协,男)。

第一次举办洲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8月26日至29日亚洲健美锦标赛在广东东莞市举行。这次大赛包括第十一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第八届亚洲混合双人健美锦标赛和第五届亚洲男子职业——业余健美锦标赛三项赛事。

第一对在世界混双健美比赛中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4年11月7日在瑞典博朗市举行的’94世界女子和混双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选手纪明丽、顾晔获得第十名。

第一次举办国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11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了国际健联男子业余健美选手最高级别的大赛——第48届世界健美锦标赛。来自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名健美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选手王力劲获得70公斤级第九名的好成绩。

第一个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1995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

(4)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亚洲男子健美冠军:山东健美运动员秦承勇,1995年8月23至28日在中国重庆举办的第31届亚洲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代表中国队夺得75公斤级冠军,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亚洲健美大赛中摘得的首枚金牌。

第一位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运动员:1995年12月3日在日本关岛举行的第4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陈佳民获得65公斤级第八名。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选手。

第一位国际健联执委会资深委员:1996年1月国际健美联合会公布了该会执委会最新名单,共计28人。其中有中国健美前辈娄琢玉先生。

第一届中国健身**大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行了首届中国健身**大赛。大赛从10月份开始分别在深圳、天津、杭州、大连、西安、成都六个分区进行了预赛,筛选出38名优胜者来广州参加决赛。经过再次淘汰,选出10人参加总决赛。比赛项目有“健美形体”、“徒手健身操”、“轻器械健身操”、“健骑机操”和“健身知识问答”。

第一届中国健身**大赛冠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健身**大赛上,北京选手刘令姝荣获本届大赛桂冠。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健身**大赛的运动员:1997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王丽君(陕西)和陈敏(广西)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健身**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

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从业人员的基本的制度:1998年4月1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发《健身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它的颁布,填补了中国健身指导员技术管理上的空白,标志着中国群众性健美运动的管理工作在制度化的轨道上又前进一步。它的施行,不仅能规范健美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保障健身健美爱好者的活动效益,而且激励健美从业人员对大众健美事业的热情,加快健身健美运动的普及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产业化的步伐。

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领队: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领队为古桥先生。

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总教练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总教练为杨敬民先生。

第一支中国健身**代表队的运动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了新组建的中国健美(健身**)队名单,运动员有程丹彤、黄艳艳、王丽君、陈敏、易海燕。

第一位亚洲健美大师称号获得者:1998年8月29日至30日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健美大师比赛(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选手参加)中,中国健美选手杨新民(山东)获得冠军。

第一次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全国健美锦标赛:1998年9月2日至5日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98“中国裤子城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首次直接与商家签约并成功举办的全国性健美锦标赛。

第一家个人品牌健身房:中国最早推行大众健身操的著名教练马华,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即“马华健身俱乐部” 于1998年11月22日在北京开业。

第一位获亚洲健美冠军称号最多的运动员:张萍,从1990~1995年共获得6次亚洲女子健美冠军。

第一套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1999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成立了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编审委员会,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宋兆荣同志任名誉主编,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业务一部主任、中国健美协会秘书长古桥同志任主编,并委派河北工业大学郑庆继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田里教授、山西大学相建华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张盛海副教授执笔撰写,考级教材包括《健美理论与实践》、《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现代健身房服务指南》《健身法教程》。

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中国健美协会于2000年7月15日~25日,在北京首次成功举办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1名健身教练员、健美运动员参加了培训。教学组成员有古桥、田里、相建华、杨敬民、王宏、薛永阁和、程丹彤。

(5)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批国家级健身指导员:2000年7月15日~25日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上,审批了田里、相建华、马长生、杨敬民等71人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

第一次由市级健美协会承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由临沂市健美协会等单位承办,赛会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次在全国健美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上,首次对参赛的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赛会根据国际健联亚洲区副主席、亚健联秘书长蔡保罗先生的提名和比赛仲裁委员的抽签,分别对5个级别的5名运动员进行了药检。

第一批亚洲B级健美裁判员:北京的田振华、刘福来、恩玉平、薛永阁,吉林的张巍,山东的谷忠德,浙江的田里、卢晓文,陕西的刘绍东,重庆的陈静,广西的周鹤轩,大连的范丽萍,新疆的卢跃萍,化工体协的牛爱君,火车头体协的马长生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张盛海等16人。

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2001年8月15日至20日在日本秋田举行的第六届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马志涛参加了男子65公斤级的比赛。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也是国际健美联合会第一次点名邀请中国参加除世界锦标赛之外的国际健美大赛。

第一位亚洲健身**冠军:2001年9月6日至9日第三届亚洲健身**锦标赛在韩国斧山举行,中国选手程丹彤获得健身**160米以上级冠军。

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国健美协会成功组织举办了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填补了世界健身健美竞赛的一项空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共计27名。

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冠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上,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冀锋荣获A组桂冠,四川选手谢黎明荣获B组桂冠。

第一期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培训班:2002年8月4日~10日国际健美联合会授权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首次举办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韦德训练法)培训班,共有学员297名。教学组成员:古桥、郑庆继、田振华、田里、张盛海、相建华、李庆华。

第一次参加亚洲运动会健美比赛: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王筱麟为领队,由教练员李庆华和运动员杨新民、张惠明、刘兴刚、林沛渠、曹雄杰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健美五个级别的比赛。

第一位执法亚运会健美比赛的裁判员: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首位国际健美裁判员古桥先生参加了健美比赛项目的执法工作。

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3年10月14日~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来自31个省市的267名选手,参加了男子8个级别、女子6个级别、男女混双比赛项目和健身先生2个级别、健身**3个级别项目的比赛,这是中国健美协会首次将健美运动的两种竞赛项目安排在一起的比赛。

第一次允许自然人、法人和社会团体有资格直接报名参加的全国健美健身赛事:2003年10月14日~20日,2003年“豪晟杯”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健身**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该次比赛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行业体协、体院(校)有参赛资格外,各个健身俱乐部、社会团体、个人也可直接报名参赛。此举是中国健美健身竞赛体制的一次革新,意在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真正“普及”健美健身运动,为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健身俱乐部提供展示健美英姿的舞台。

第一位健美世界冠军钱吉成:2005年11月底,在上海举办的第5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中,钱吉成勇夺60公斤级冠军。

竞赛类别

(1)健美锦标赛

(2)健美邀请赛

(3)健美俱乐部赛

(4)健美先生、**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3463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