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在运动中会因为流大汗而失水过多,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所以运动以后当喝水的时候会不觉得解渴,这是身体缺水的现象。
2、正常人不运动也需要每天四升水的,何况大运动量失去的水分比平时多很多。所以应该运动前适当喝点水,过十几分钟再去运动会好许多。
3、当大运动量过后,不要立即大量饮水,需要慢慢静下来以后逐渐多次饮水,而不是一次性大量饮很多水。
剧烈运动时,虽然排汗量会迅速增加,而且由于呼吸加速及增强,口腔与咽喉部位的水分蒸发较快,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形成咽喉部粘膜干燥,引起口渴的感觉,但体内其实并不一定是缺水的,通常只要用水漱漱口或饮用少量的水便可以了。如果剧烈运动时饮用大量的水,反而会使胃部膨胀,妨碍隔肌活动而影响呼吸;同时,亦会使胃酸浓度降低而影响消化机能。
运动后特别口渴主要原因是大量丢失水分和钠离子。运动后会大量出汗,汗液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和水分,因此人体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会明显的减少,钠离子浓度也会降低,可以产生低钠血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口渴的临床症状,此症状是正常的现象。一般在此时候补充大量水分,但会发现口渴的临床症状不容易消失,如果补充淡盐水,或者是糖盐水,通常可以补充钠离子,使人的口渴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平时运动时,要控制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大量运动造成体液和离子的紊乱,从而导致严重口渴的临床症状。即使产生口渴后也不要大量补充纯水,还是要注意纠正离子的紊乱。平时病人在运动的时候,可以适量的补充水分,但每次补充水分的时候要减少数量,一次补充大量水分可能会诱发急性腹痛、急性胃痉挛等临床症状。
当我们运动时,能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汗液的排出,从而减少身体的水分,因此经常在我们锻炼结束后,会有口渴的感觉,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在运动之后应该稍作休息,然后补充水,不要大口大口地喝,最健康的方法是先小口的喝水,然后用白开水或矿泉水补充水分。
运动前补水是关键,专家表示,运动前要补充水分。很多人经常忽视运动前的水分补充,甚至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运动前喝水会导致胃痉挛。事实上,跑步前一小时应喝少量的水。口渴时,身体已损失约3%体重的汗液,因此感到口渴时要补液,需要48小时补充体液。
锻炼后补充水分不要过多。大口大口喝只能解决口渴的感觉,却增加排尿和出汗,并使体内电解质进一步流失,还增加了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这个时候补水还是要少喝,并适当补充盐。
锻炼之后,休息一会儿,洗温水澡
运动后,很多人都会立刻去洗澡,认为这样可以去除污垢和消除疲劳。苏春宇认为,这个方法不科学,人运动时,肌肉供血增加。停用运动后,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此时立即洗热水澡,会使血液不足以供给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人会感觉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严重时可引起其他疾病。
运动结束后马上洗冷水澡对身体危害大。建议运动后多休息片刻,使脉搏恢复到正常数值左右为准再洗澡,建议用温水浴。
锻炼对于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长寿。运动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锻炼后要有充足的水分补充,运动后要有充足的水分,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动项目。
最健康有效的养生方法就是运动锻炼,对于减肥、增强抵抗力等都是有好处的,而大家都知道在运动过程中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运动后大汗淋漓,体内水分流失多,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脱水,但喝水也不能随便喝
运动完多久可以喝水
15-30分钟。
运动完最好等身上汗微干,脉搏和心跳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后,才可以适量补水,并且要注意补水原则应该是少量多次,不可以大量饮水,每次喝100ml为宜,小口小口饮用,两次饮水的间隔是10分钟为好。
运动完可以马上喝水吗
最好不要马上喝水。
运动中因为呼吸活动和皮肤蒸发、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的流失,如果是运动后大量饮水会刺激胃部,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建议在运动结束后立即喝水,特别是大量饮水,如果实在口渴,最多只能漱口或者饮用不超过50ml的水。
运动完马上喝水有什么坏处
影响正常呼吸
胃肠道血管因为大量的运动处于收缩状态,此时血管内的血液供应减少,大部分血液帮助肌肉参与运动。如果是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会导致胃肠吸收能力减退,水分大量积聚在胃肠道,还会引起人闷胀感,影响正常呼吸。
增加心脏负担
大量的运动结束之后,心脏的负担就会减轻,这个时候心脏需要充分的休息。如果是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加速身体血液循环,会加重心脏负担。轻度使人头晕、呕吐或产生幻觉,腹部绞痛;重度使人昏迷、呼吸困难、暂停乃至死亡。
盐分损失更严重
运动出汗的时候,汗水同时也会带走人体血液中的部分盐分,运动后马上大量喝水的话,增加了汗液排出,导致盐分损失更多。如果运动后只饮水不补盐,将导致机体中无机盐含量的进一步降低,可能导致低渗性脱水的发生,若进一步大量饮水,将发生水中毒,威胁自身的生命安全。
一、运动时
该怎么喝?
以理想而言,运动补充水分应该分成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运动前15~30分钟,补充500cc左右,运动中每10~15分钟补充100cc~150cc,运动之后则尽量补充。不过,如果运动前补充过多的水分,可能会使胃部的重量增加,使得运动时腹陶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如果喝不下500cc,则可以稍微减少水量。
二、运动补水原则
补充水分应该分为前、中、后三阶段,运动前补充500cc左右的水,运动中每10~15分钟间断补充100cc~150cc的水,运动后尽量补充。由于水分从摄取,到进入肠胃到进入肠胃道,接着被人体吸收,需要一段为时20~30分钟的时间,因此一次喝下大量的水,反而会使的饮用的水集中在胃里,而不能真正达到补充水分的目的。
至于运动前一次喝下大量的水,可能导致“胃下垂”的说法,则可能忧虑过度了;在运动前补充超过负荷量的水,的确有可能因此产生饱涨感进而影响运动的表现,不过倒不至于产生胃下垂。
三、运动饮料真的适合运动饮用吗?
当健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运动饮料的品牌、标榜功能也就愈发另人眼花撩乱,不过,运动饮料真的比开水更适合运动者吗?运动后补充水分的重点,除了摄取的水量之外,还包括身体保留水量的能力。
如果是一小时之内的运动,电解质流失的情形可能尚未多到需要补充的程度,此时饮用一般的开水就可以达到解渴与补充的目的;但是当运动持续一小时以上,且强度较高时,最好能饮用适量的运动饮料或是添加了食盐的水做为补充,藉由摄取饮料中的钠、钾成分,帮助人体回到平衡状态。
夏天运动后大量喝水后怎么缓解
暑天运动必然会大量出汗。如果运动时间稍长,人体失水较多,必然会感到口干舌燥。有的人运动后便大量饮水,一是觉得痛快,二是觉得大量饮水才能尽快补充身体需要,使体液平衡。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在运动时,体内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如果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势必会使胃肠道部分血管急剧收缩,吸收能力减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妨碍膈肌的活动,影响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运动后应适量补充点水,特别是盐水,不要快速大量饮水。
夏天运动过后可以多喝水吗可以,淡盐水更好
夏天运动后建议喝什么水?矿泉水,最好是常温的,少喝冰的。
夏天在大量运动后喝什么最解渴?运动中途就应该保持饮水
运动后能否大量喝水?
不能,要休息下再喝,不能大量饮水,要少量,多次
运动后能供大量喝水吗
一、不宜立即休息。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
二、不宜马上洗浴。剧烈运动后人体为保持体温的恒定,面板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开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如洗浴冷水浴会因突然 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回圈阻力加大,心肺负担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面板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面板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病病。所以,剧烈运动后一定要休息一会再洗浴。
三、不宜暴饮。剧烈运动后口渴时,有的人就暴饮开水或其他饮料,这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受到稀释,既降低胃液的杀菌作用,又妨碍对食物的消化。而喝水速度太快也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发生一时性紊乱,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闷腹胀等,故运动后不可过量过快饮水,更不可饮喝冷饮,否则会影响体温的散发,引起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
四、不宜大量吃糖。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觉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为运动后多吃甜食有好处,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被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响体力的恢复。因此,剧烈运动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如你运动后爱吃甜食则更应多吃蔬菜等食品。
五、不宜饮酒。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高水平的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甚。长期如此可引发脂肪肝、肝硬化、胃炎、胃溃疡、痴呆症等等疾病。运动后就是渴啤酒也不好,它会使血液中的尿酸急剧增加,使关节受到很大的 ,引发炎症,造成痛风等。
六、不宜吸菸。运动后吸菸因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各器官处于高水平工作状态,而使烟雾大量进入体内,还会因运动后的机体需要大量氧气又得不到满足而更易受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的危害,此时吸菸比平时对你的危害更大,同时氧气吸收不畅还影响机体运动后的恢复过程,人更易感到疲劳。
夏天运动过后,喝什么水最好盐水 能及时补充你身体运动后流失的成分
怎样缓解大量运动后第二天的垢
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 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 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 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 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区域性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区域性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 ,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 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没有哑铃可用重物代替也可用矿泉水瓶装沙子或水代替
小孩夏天运动后喝什么水最好最好是运动前喝些水运动后喝点淡盐水
运动之后最好不要马上喝水,具体什么时候喝水视运动强度而定。
1、在运动前1小时补水300毫升,运动后补水也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如果剧烈运动后因渴一次性大量喝水,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2、因此也可以选择补充一些运动饮料(稍加盐的凉开水或低糖饮料也可),但是饮料的含糖量不能过高,因为糖的浓度过高,会使饮料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反而使水分不能及时进入体内从而导致身体缺水。
2、长时间的运动下,流失的汗水中夹着钠的含量最多,而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流失就无法适时地调节体液,与温度等生理变化,这时光补充水分可能恐怕不足以应付电解质的流失。
3、水分丢失有种2种形式,一种通过汗液丢失水分,另一种是呼吸消耗水分,有氧运动每小时可以丢失1420毫升体液,同时减少约17~21kg体重。
4、由于水分从摄取,到进入肠胃到进入肠胃道,接着被人体吸收,需要一段为时20~30分钟的时间,因此一次喝下大量的水,反而会使的饮用的水集中在胃里,而不能真正达到补充水分的目的。
5、饮水量要适当补充,因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另外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
6、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7、运动后每隔15分钟到半小时,记得要休息一下,这时候补充水分是对身体最好的时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