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让买的锻炼腰部力量的橡胶带是什么

体育老师让买的锻炼腰部力量的橡胶带是什么,第1张

弹力带,是乳胶做的。弹力带可以有效改善肌力、身体活动能力和灵活性。弹力带被拉长时阻力是从零开始,而传统的哑铃杠铃阻力是恒定的,而且始终受地心引力影响方向向下。弹力带被拉长的比例是与肌肉的伸长比协调递增的,从而使肌力训练更高效。同时阻力的方向不会受重力影响。两大特性将训练时关节承受的压力降至最低,有效避免了训练时造成其他部位损伤。渐进式训练系统的最大的优势在于训练难度,即产品阻力的大小,可以随着患者康复情况的改善与力量增加而逐渐增加

导读: 减肥瘦身是女人们和微胖男人们的追求,时很好的减肥方式,但是想要减肥还是离不开的帮助。的减肥效果。那么,呢

时下越来越多的场馆已经把引入了自己的课程,且成为了女性瘦身的最佳“伴侣”。相貌平平的弹力带,乍一看好像是一根跳绳,却魅力无穷——

弹力带之所以受到女性朋友的喜爱,是因为它能够在整个过程中为者提供持续的阻力,这是器械运动或自由重量无法达到的。

例如做舷二头弯举,由于地心引力和哑铃的重量,动作的上升阶段是有阻力的;然而在动作的下落阶段,阻力就自然减小,甚至有的人就直接把哑铃扔掉了。

运用弹力带,我们能够在运动的上升和下落过程中体会完全的阻力训练,对于美眉的肌肉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挑战,瘦身效果也必然事半功倍。

弹力带的多种选择

很多人会问500卡是多少呢它大约等于快餐中一个巨无霸汉堡、一份中薯条或是一大杯奶昔的热量,抑或约等于两个馒头、半份什锦炒饭或者两个肉包子的热量,很惊人吧,如果想消耗掉这500卡的热量,至少需要慢跑1个小时。

是不是觉得太难坚持了就猜到你会有这样的反应,利用弹力带燃脂计划,40分钟就可达到慢跑1个小时的热量消耗。

这是因为弹力带训练是通过改变带子的伸长量达到特殊的阻力训练效果,练习最简单的动作,消耗最多的热量,还能提高自身肌肉的素质,加快肌体新陈代谢,巩固效果。

弹力带的长短粗细有很多种选择。越粗的阻力也就越大,因此我们不妨选择几条粗细不同的带子搭配使用。比如当我们做肩部的运动时,可以选择细一些的弹力带,而在做腿的运动时,就可以选择阻力大一些的来使用。

其次,弹力带训练特别强调肌肉的控制,因此也特别适合有关节伤或术后康复的人士使用。

弹力带瘦身计划

站姿侧平举

将弹力带踩在脚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住把手,双臂位于身体两侧,做侧平举。不要耸肩,挺胸抬头收腹,双臂有控制地上下运动。

站姿前平举

将弹力带踩在脚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住把手,双臂位于身体两侧,做前平举。注意腰部保持中立位,切勿在上举过程中腰部向前顶。

站姿肱二头弯举

将弹力带踩在脚下,双脚分开与启同宽,双手握住把手,双臂位于两侧,掌心向前。上臂保持不动,手臂弯举。腰部保持中立位,切勿在上举过程中腰部向前顶。上臂在身体两侧夹紧不动。

原地下蹲

弹力带踩在脚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弹力带的两端从背后过肩,双手握住把手,进行下蹲的练习。下蹲时注意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切勿含胸驼背。

箭蹲

脚前一脚后,一步宽的距离。将弹力带踩在前面脚下,弹力带的两端从背后过肩,双手握住把手,下蹲。一侧练习后,换脚。下蹲时注意前面腿的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小腿成直角。躯干应进行垂直的上下运动。

总结: 运动减肥是最应该被人们接受的接受和运用的,但是在的选择上还是应该谨慎。那么,以上我准备的材使用,教你弹力带的选用。

材、、弹力带、

虽然多数跑者知道训练肌力能让自己跑得更强、更稳、减低伤害,但不少跑者因为不爱室内运动而不进健身房,这时,轻巧又便宜的弹力带是个相当适合的训练小工具。根据自己的肌力挑一条适当阻力的弹力带,跟着纽约Life Time Athletic at Sky认证教练Bradford Shreve,把以下8种训练动作加入热身或规律训练中吧!

8种操场上也能做的弹力带训练 让你跑得更强、更稳 ©Runner's World

你可以跟着以下组数与次数做循环训练,或是在跑前将 1 、 2 、 3 、 8 当作热身。

1 Lateral Banded Walk横向阻力行走

这个动作能拯救你跑步时紧绷疼痛有如「死掉」的 !强化你的髋关节与臀肌。

步骤1 ﹕脚踝位置围绕一条弹力带,双脚与肩同宽,膝盖稍微弯曲。 步骤2 ﹕向右慢慢跨步走15步,并向左跨步走回15步,此为1组。途中弹力带须维持在脚踝上,跨脚幅度必须大到足以感受弹力带的阻力,并将膝盖推出而非向内。 步骤3 ﹕做2-3组,此时你应该感到身体暖起来,而非疲惫。

2 Banded Squat With Leg Lift 阻力深蹲抬腿

人体动作在解剖学上有方向之分,跑者大多做前后向(矢状面)运动,这通常会导致外展肌群发育不足,增加受伤风险,而阻力深蹲抬腿可增加侧边方向(额状面)的运动。

步骤1 ﹕大腿位置围绕一条弹力带,双脚与髋部同宽。 步骤2 ﹕髋关节屈曲,膝盖稍微弯曲向下深蹲,执行时保持脊柱挺直。 步骤3 ﹕当回复到站姿时,使用髋部和臀肌力量将右脚向侧面抬起。 步骤4 ﹕右脚放回地面,并重复此动作20次,接着换左脚。

3 Banded Star Jacks 阻力开合跳

开合跳是提升心率相当好的方式,而脚踝周围增加的阻力让此动作变成耐力挑战,也强化臀肌、髋部、股四头肌和膕旁肌(大腿后侧,亦称腿筋),适合跑前热身或高强度间歇训练期间运用。

步骤1 ﹕脚踝位置围绕一条弹力带,双脚与肩同宽,直立。 步骤2 ﹕当双手抬起时双脚分开;手臂放回身体两侧时双脚并拢。 步骤3 ﹕以适度速度做30-60秒。

4 Banded Plank阻力棒式

跑速始于跑步效能,跑步效能始于稳固的核心。将最基础的棒式加上微小但有效的腿部变化,活化臀肌、髋部和膕旁肌。

步骤1 ﹕脚踝位置围绕一条弹力带,俯卧,双手肘撑地,双脚与肩同宽放地面准备。 步骤2 ﹕用腹部力量将身体从地面撑起,使头、肩膀、躯干到脚形成一条直线。 步骤3 ﹕将右脚水平往上抬起约30公分,再回到棒式位置。 步骤4﹕重复10次之后换左脚。

5 Pallof Press

这是「抗旋转( Anti-Rotation )」训练之一,借由将弹力带水平往反方向拉的动作,迫使核心肌群抵抗弹力带的力量,借此锻炼脊椎与核心的稳定度。

步骤1 ﹕弹力带围绕在操场旁栏杆、深蹲架等固定杆子上,高度约在胸部位置。 步骤2 ﹕身体左侧面向杆子,跪姿,双手在胸前高度握住弹力带的另一端。请确保离杆子有一定距离,才能产生抵抗弹力带的阻力。 步骤3 ﹕收紧核心,并将弹力带直直往胸前推,同时双手臂打直,使用核心力量抵抗弹力带拉动时造成的躯干转动。 步骤4 ﹕维持45秒,然后将手放回胸部。重复3次,接着换身体右侧面向杆子。

6 Deadbug With Band阻力死虫

这是另一项跑者相当需要的抗旋转训练,此动作最大的挑战是过程中保持背部平贴地面,骨盆不移位。

步骤1 ﹕弹力带围绕并固定在操场旁栏杆、深蹲架等杆子的低处,以右手环绕或握住另一端。 步骤2 ﹕面朝上躺地,双手臂向上伸直(这里应有弹力带的张力);下背部保持贴地,抬起双腿至小腿与地面平行、与膝盖呈90度弯曲。 步骤3 ﹕慢慢伸直左腿,让左腿悬停在地板上方不贴地;同时右手臂向后伸直过头部。 步骤4 ﹕左腿和右手臂回到起始位置(步骤2),重复6次为1组,接着换右腿和左手臂重复1组。共执行3组。

7 Isometric Lunge and Row 弓箭步弹力带划船

这是将「等长训练」弓箭步融合划船,挑战平衡、稳定和核心力量的全身性运动。

步骤1 ﹕弹力带围绕在操场旁栏杆、深蹲架等固定杆子上,高度约在臀部位置。 步骤2 ﹕面朝杆子,左腿向前跨呈弓箭步,右膝盖朝地板。 步骤3 ﹕右手握住弹力带(此时应感到弹力带的张力),并将手拉向右侧肋骨。 步骤4 ﹕重复10-12次,接着换左腿和左手臂,每侧共3组。

8 Plank Row With Band 棒式弹力带划船

跑者们常常忽视上半身训练,但其实它也相当重要,因为跑者需要一双强壮的手臂摆动来为冲刺提供动力。「拉动」动作可有效训练上半身,然而通常难以透过徒手健身来练习,但有了弹力带,我们就可以多些变化。

步骤1 ﹕弹力带围绕并固定在操场旁栏杆、深蹲架等杆子的低处。 步骤2 ﹕头朝向弹力带固定处,手撑棒式﹕手臂伸直手掌撑地,肩膀在手掌正上方;用腹部力量将身体从地面撑起,使头、肩膀、躯干到脚形成一条直线。 步骤3 ﹕右手握住弹力带(此时应感到弹力带的张力),将手拉向右侧肋骨,同时一定要保持臀部笔直。 步骤4 ﹕重复6次,接着换左侧重复6次。此为1组,共做3组。

我们经常在健身房内见到一种悬挂式的弹力带,这也就是我们标题中所说的trx,但是并不是很多人都知道如何运用这个弹力带来进行训练,其实它有很多作用,下面给大家具体分析几个。

一、trx推胸

首先准备姿势,我们使整个身体呈一条直线,核心收紧骨盆保持稳定,脚跟要踩实地面,双手握紧弹力带握把。

手臂微屈,然后调整一下身体与弹力带的距离和角度,目的是使我们在推胸动作时弹力带不要和我们的身体产生摩擦。

然后整个身体前倾下放至我们的大臂与小臂呈九十度左右,然后反向推起还原至站立状态,其实大家会发现这个动作与平板卧推类似,不过一个是近固定,一个是远固定。

在我们trx推胸的工程中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力量,保持匀速发力,使trx始终有一个比较均衡的张力。

在我们身体前倾和推胸还原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核心收紧和髋关节的稳定,不要出现顶髋借力的情况,脚跟不要抬离地面。

二、trx y字训练

这个动作主要是对我们的肩部肌群进行训练。首先面对训练带,双手抓握弹力带握把,大臂在胸前保持微屈,由于这个动作是单关节活动的动作,所以对我们的肩部肌群要求会比较高一些。

在动作过程中保持大小臂的角度不变,肘关节始终保持微屈,髋关节和和核心依然保持稳定和收紧,整个动作慢速控制,持续保持弹力带的张力。

三、trx划船

这个动作可以很好的锻炼到背部肌群,准备姿势与上面的y字训练一样,保持身体平稳,重心微微后倾。

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肩胛骨要主动的收紧,保持肩带的下沉和稳定,避免出现耸肩弓背的姿态。

然后背部肌肉主动收缩发力,做一个向前肩伸肘屈的动作,在动作时注意保持弹力带的张力。

也就是远端要固定好,不要借力,当背部肌肉达到顶峰收缩时,我们可以可以停顿一到两秒,感受一下背部肌肉的收紧状态。

四、trx下肢动作

准备姿势同上第二、三个动作,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脚掌踩实地面,保持弹力带的张力。然后屈髋屈膝。

小腿与地面的角度始终保持不变,下蹲到大腿与小腿大约成九十度角即可。这个动作不仅锻炼我们的大腿肌肉,还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稳定性有提升。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将重心转移到单脚上,另一只脚后撤脚尖点地,然后非支撑腿向后做弓步蹲的动作,这样对单侧腿的训练更加充分。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几个简单的trx动作,不了解这个器械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摘要:弹力带和弹力绳都是一种能够帮助大家辅助运动效果的器材,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弹力带和弹力绳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在形态上存在不同。弹力带就是成一个扁平的状态,在使用的时候也是比较方便的。而弹力绳则是像绳子一样,是比较圆的,形态是跟绳子差不多。由于弹力绳的形态没有弹力带便携,所以现在市面上才会更流行弹力带。一、弹力带和弹力绳的区别

1、形状不同

弹力带是有宽度的,成一个扁平的状态,使用起来使我们的受力面积增大,对于皮肤的损伤面较小,而弹力绳是一根圆形的绳子,我们都知道绳子在勒紧的时候,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很大的损伤,当然这两种工具都带有弹性,这样要比没有弹性的,对皮肤的伤害几乎为零。

2、使用范围不同

弹力带携带比较方便,放在哪里都不占空间,所以倍受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喜爱。但是弹力绳和它比较起来,因为有两个手柄的关系,所以给人们的携带带来不便。

二、弹力带和弹力绳哪个好

其实现在市面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弹力带,这是因为弹力带携带非常的方便,并且使用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是一项小型的体能训练辅助工具。在健身领域,弹力带其实是非常出名的,它可以被使用做弹力带阻力训练,而且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使用。弹力绳其实效果也是不错的,但是,弹力绳的形态没有弹力带便携,所以现在市面上才会更流行弹力带。要说起功效的话,两者其实是差不了太多的,不过,弹力绳在缠绕身体的时候会不如弹力带方便一些。

三、弹力带和弹力绳有没有替代工具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哑铃和杠铃,这两项器材能够替代弹力带,但是,尽管在运动效果上不会有太大差异,而我们在携带的时候就会发现,弹力带是最为方便的。弹力带缠绕起来是不给大家增添任何麻烦的,可以随身携带,而且非常的方便小巧,在使用过程中,还不会让大家的身体受伤,因此,弹力带和弹力绳可以紧急的利用其他东西来替代,但是,长期的替代是不可以的。

四、弹力带和弹力绳的动作训练方法

弹力带动作训练一:身体自然站立,保持身体挺胸收腹,双脚并拢踩住弹力带的两边,左侧端的弹力带绕手一圈,右侧端的弹力带固定在有大拇指处,双臂自然放在身体的两边,动作开始时,右手拽住弹力绳的另一端,用力向身体的正上方拉起,使右臂向上伸直,左臂向下伸直,保持身体的正直绷紧,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有不同的拉伸感,保持动作30秒,然后放松肌肉回到起点。

弹力绳动作二:身体站姿于地面,双脚之间的距离与肩部同宽,双手分别握住弹力绳的两端,自然垂在身体的两边,动作进行时,双臂向体侧打直,保持身体的笔直稳定,收紧身体全身的肌肉,保持动作40秒,然后恢复动作,放松全身肌肉回到原来位置。

买健身拉力带一般按以下人群买:

1儿童或康复用途,**5磅(227KG)。

2减肥塑形目的女性,绿色18磅(816KG)。

3强壮女性或男性, 红色36磅(1633KG)。

4强壮男性,紫色56磅(254KG)。

拉力带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和瑜伽训练中的动作配合得游刃有余,达到更好的塑性目的。

适合力量比较小的青少年和女性,有效舒展及锻炼全身肌肉,稳定姿势及控制伸展距离,有效改善身体活动能力,塑造完美身体曲线,是修习瑜伽和普拉提的最佳辅助用品。能增加锻炼的趣味性,改变单一的锻炼方式。

拉力带多次被湖南卫视越淘越开心节目推荐为专业的瘦身健身用品。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朋友的喜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610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