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的竞赛项目有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
动作的特殊要求:
1、艺术性
成套动作艺术性的要求是:充满活力,有创造性,以健美操方式表现动作设计和流畅的过渡动作。成套动作必须显示身体双侧的力量和柔韧性而不重复同一动作。
2、完成
任何未按竞技健美操定义完成的动作都将被扣分。混双和三人(六人)成套中最多允许3次托举或支撑配合动作,包括开始和结束。
3、难度
至少每类难度动作各一个,难度分将是12个最高难度动作的总分。
扩展资料:
1982年美国出现了竞技健美操单人赛,1984年出现了单人、双人、三人比赛项目。1985年美国举行了首届阿洛别克操锦标赛。1987年5月中国第1次举办竞技健美操比赛,项目有男单、女单、混双、男子三人、女子三人、混合六人(男三,女三)6个项目。
每个项目的每套动作必须包括4次连续俯卧撑,4次连续仰卧起坐,4次连续高踢腿,4次开合跳,每套动作时间在15~2min之间。
1988年7月为了推动中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根据1987年和1988年两次全国性健美操比赛经验,审定了中国第1部健美操规则。1989年1月的第3届“长城杯”健美操邀请赛正式使用这一规则。1999年正式与国际接轨,第1次使用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
短跑项目的竞赛规则有哪些 短跑项目的竞赛规则有哪些,田径比赛的项目包含很多,最出名的就是大众印象里的跑步,跑步还分为和短跑,有很多人不清楚短跑的规则,下面分享短跑项目的竞赛规则有哪些。 短跑项目的竞赛规则有哪些1 1、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100米接力的项目,运动员应采用蹲踞式起跑。犯规2次以上者取消比赛资格,全能运动员三次。 2、在分道跑项目中,运动员跑出自己的分道,如没有获得利益,也未阻挡他人,一般不应取消比赛资格,否则应取消比赛资格。 3、在中长跑时,运动员擅自离开跑道后,不得继续比赛。 4、跨栏跑时,运动员手脚低于栏顶面、跨越他人栏架、有意用或脚碰到栏架,均属犯规。 5、接力跑时,在接力区外完成接棒、捡棒时阻挡他人或空手跑过终点。 6、如用3只秒表计成绩,应以2只表所示成绩为准;如各不相同,则以中间成绩为准。2只表,应以成绩较差者为准。
扩展资料:
田径全能项目是由跑,跳,投等不同单项组成的一个独立的综合性比赛项目
全能比赛是在规日期内,按一定顺序进行的运动成是按照统一评分表,将各单项绩所得分加�计算,总分多者为优胜
国际田联规定的奥运会正式田径比赛项目是男子十项目全能,女子七项全能
男子十项目全能
现代全能运动1880年始于美国当时所设的项目是:100码跑,铅球,跳高,880码竞走,链球,撑杆跳高,120码跨栏,掷重物(56磅),跳远和1英里跑比赛在一天内完成
1904年第3届奥运会首次设十项全能比赛,英国运动员以6036分夺得金牌
1912年奥运会十项全能比赛项目是:100米,跳远,铅球,跳高,400米,110米栏,铁饼,撑捍跳高,标枪,1500米这些项目从那时起便固定下来,沿用至今不过当时这些项目分三天举行,后来改为两天完成
十项全能从1922年开始有世界纪录,项目至今没有变化,但计分方法几经变动1920,1934,1950,1962和1986年五种计分法1972年开始用电子计时计分法每次变更都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和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现在比赛使用1986年计分法
1923年~1934年,十项目全能成绩在6000~7000分阶段这一时期杰出的选手有美国的奥斯本,芬兰的于尔耶菜等
1936~1960年,十项目全能成绩在7000~8000分阶段1936年美国选手两次刷新世界纪录,成绩为7254分1952年达到7592分,1960年世界纪录达到7981分这一时期,前苏联选手后来居上
1961~1980年,十项目全能达到8000分上进入90年代,十项目全能迅速发展,世界纪录达到8891分,向9000分大关冲击,迈出弓令人鼓舞的一步
比赛顺序
第一天:100米,跳远,铅球,跳高,400米
第二天:110米栏,铁饼,撑捍跳高,标枪,1500米
女子七项全能
女子全能运动开展较晚,在项目设置,比赛程序,评分方法上变动很大1951年
1934年出现过第一个女子五项全能纪录,1951年又将项比赛分为两天内完成,1961年再次改变五项比赛程序,1964年奥运会上曾举行过女子五项全能比赛1981年国际田联决定将女子五项改为七项
女子七项全能虽然建项不久,发展�相当迅速,吸引了各国育才能的女运动员行激烈竞争,几乎年年刷新世界纪录1981~1983年,前德国选手诺伊贝特四次刷新世界纪录
1986~1988年,美国运动员乔伊纳分别以7148,7160,7215,7291分四次打破世界纪录
评分及计分方法
A.评分方法:比赛采用公开示分的方法。评判员评分精确到0.1分,运动员最后得分精确到0.01分。
B计分方法:成套动作的得分为艺术得分与完成得分之和,艺术分和完成分各为10分、成套动作满分为20分。各组评判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中间两名评判员评分的平均数为该组评判得分,两组评判得分相加减去评判长扣分即为最后得分。
C最后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若得分相等,名次排列取决顺序为最高完成分、最高艺术分;若成绩再相等,则名次并列,无下一名次。
D 不接受对评分结果的抗议。
1.11 音乐
A.音响设备
音响设备应基本达到专业水准,常规放音设备必须包括CD机及调音台等设备。
B.特定要求
·音乐的质量应达到专业水准。
·音乐速度为每分钟136-156拍。
·可以使用一首或多首乐曲混合的音乐,可加入特殊音效,音乐节奏明快、清晰、风格热情、奔放、动感、具有震撼力。
·音乐必须录制在CD的开头,自备两份比赛音乐。
1.12 服装及仪容
A.外表
整洁与适宜的运动员外表,女运动员的头发须梳系于头后,头发不得遮挡脸部。
B.着装
服装整体以紧身为主、材质和款式不限,但必须适宜运动。运动员必须穿白色运动鞋和运动袜,运动员可穿短裤或长裤,连体式或分体式。可根据成套动作的整体风格选择服装,服装上可有简单修饰、但不允许使用悬垂饰物,禁止配带饰物(含手饰、手表等),禁止穿描绘战争、暴力、宗教信仰和性爱为主题的服装。化妆应适度。
1.13 特别奖项
A.特设“最佳编排”、“最佳完成”、“最佳表现”特别奖。
B.特评“最佳教练”、“最佳男女运动员”特别奖。
1.14 奖励: 根据比赛规程的规定而确定奖励办法。
2.1 成套动作的评分因素
A.艺术编排:艺术分为10分。
B.完成情况:完成分为10分。
C.评判长减分
2.2 艺术编排的评分因素及标准
A.成套设计(操化组合、托举与配合、过渡与连接、开头与结尾、队形与路线) 5分
B.音乐 1分
C.风格与主题 1分
D.创造性 1分
E.场地与空间 1分
F 表演 1分
2.2.1.成套设计(5分)
·成套动作的设计应舒展、优美、大方、健康、有动感、应符合健身健美操项目的特征和年龄特点,动作组合应充分体现出协调性与多样性,动作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成套动作中要有很好的均衡性。
·动作设计不提倡选择难度动作,如出现此类动作,不予加分,对出现的错误予以减分。
·轻器械自编套路的设计强调器械属性的运用充分,合理。成套操中累计脱离器械的徒手动作不得超过6个8拍。
·操化组合:成套动作步伐必须包括十四个基本步伐及其变化步伐:踏步(March)、曼波步(Manbo)、一字步(Easy Walk)、V字步(V Step)、单并步(Step Touch)、后屈腿(Step Curl)、侧抬膝(Step Knee)、双并步(Two Step)、后交叉步(Grapevine)、向前走(Walk Forward)、脚跟前点(Heel Tap)、脚尖测点(Side Tap)、脚尖后点(Toe Back)、依次抬膝(Knee Lift)等十四个基本步伐以及各种基本步伐的变形动作。
·步伐组合应体现各种基本步伐的强度,节奏,平面的变化,应以高低冲击动作为主。
·操化动作应展示出以十四个基本步伐组合上肢及身体其它部位的动作形式,体现出组合形式的多样性,动作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轻器械自编操化动作强调要符合该器械的特点和动作规范,明确练习部位。
·配合和托举:动作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完成流畅;成套动作中至少出现2次身体接触的配合动作;成套动作中托举的数量不多于3次。
·轻器械自编操的配合与托举动作应体现出器械特点,无论器械离开身体与否都应表现出器械是动作语汇的一部分。
·过渡与连接:过渡动作必须动感、平滑、流动地将三个空间(地面、站立、腾空)的使用穿插起来;连接动作必须要把在同一空间完成的组合和动作衔接起来,并富有创造性与连贯性。
·开头与结尾:开头与结尾动作设计清楚,要与成套动作协调自然、连接流畅;开头与结尾允许出现托举动作,但不允许出现违例动作。
·轻器械自编操的开头与结尾应与器械有相应联系,使器械从头至尾都展示出是成套动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依次动作:运动员可以依次或分批做动作,任何一名运动员停顿节拍不得超过1×8拍。
·队形变化:成套动作的队形变化应自然、迅速、流畅、美观、清晰。成套动作中至少出现6次队形变化,队形的移动与开合要注意流畅和对比强烈,注意点、线、面的合理搭配。
·违例动作:成套动作不允许出现违例动作。
2.2.2音乐(1分)
·音乐的选配应保持完整性,并与成套动作风格协调,有利于表现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与技术风格。
·成套动作按音乐的结构、风格及乐句实现编排。
·成套动作的表演要与音乐风格相吻合。
·音乐的质量、音效,要有专业水准和有意义。
2.2.3风格与主题(1分)
·成套动作的编排要根据音乐风格、特点来设定一个风格与主题。
·通过成套中的各种内容的表达来实现风格与主题。
·主题可以表现某种简单的剧情,且可以与音乐、动作、表演、服装、造型等元素的配合来实现。
·风格与主题的表达是提高观赏性的关键。
·器械应与主题很好配合并加强突出主题的效果。成套动作中如使用2种以上的器械,这2种器械应有一定的联系或关系,并反映一定的主题。
2.2.4独创性(1分)
·成套动作的编排要突出独一无二的风格,风格是艺术创新的关键。
·风格的主线要紧紧围绕健美操的项目特征,鼓励多元素的创新编排。
·围绕健美操特点和器械特点组合的一切创新都是提倡的。
2.2.5场地及空间(1分)
成套动作应均衡、合理、充分地使用场地和空间。场地要充分使用五个区域(四角一中央),路线要合理使用四种以上(前、后、左、右、对角与弧线),空间要充分利用三维(地面、站立、空中)空间的变化。
226表演(1分)
·运动员外形整洁、干练,能瞬间吸引观众,表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运动员的动作充满活力,其娴熟的动作技巧表现出诱人的体能素质。
·运动员全身心的激情投入与自信,能由内而外的感染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
2.3 完成情况的评分因素及标准
2.3.1技术技巧:指完美完成所有动作的能力
完成评判员对所有动作出现错误的减分标准:
·小错误:稍偏离正确完成,每次扣01分
·中错误:明显偏离正确完成,每次扣02分)
·大错误:较严重偏离正确完成,每次扣03分
·严重错误:严重偏离正确完成,每次扣04分
·失误:根本无法达到要求,无法清晰展示身体的位置,失去平衡(跌倒)等,每次扣05分
·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在完成动作时始终保持身体正确姿态的能力。
·动作的力度:成套动作的力度、爆发力、肌肉耐久力。力度是通过动作快速准确到位的延伸制动控制来实现的,动作要松而不懈、力而不僵。
·动作的准确性:部位准确,技术规范、动作方向清楚,完美控制。开始与结束动作清晰明了。运动员的节奏感与动作的韵律性协调一致,完美体现动作的弹动与控制。
·动作的熟练性:动作技术娴熟,轻松流畅。
·动作的幅度:动作幅度要大,但要避免“过伸”动作和大幅度的反关节运动。
·器械使用的正确性、有效性、熟练性:不正确,不熟练,没有有效使用器械或只是将器械作为道具和装饰物均应减分。
2.3.2一致性:指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动作的能力。
·运动幅度:整体完成动作时的运动范围一致。
·运动强度:整体完成动作时均衡一致的运动效果。
·表演技巧: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一致性表演技艺。
2.4 评判长减分
A音乐问题
·时间不足或超过规定时间5〃内 减0.5分
·时间不足或超过规定时间5〃外 减1分
·音乐速度不符合要求 减0.5分
·音乐质量差 最多减0.5分
B出场
·运动员被叫到后20秒钟未出场 减0.5分
·运动员被叫到后60秒钟未出场 弃权
C运动员的着装仪容不符合规定 每次减01分
·露出身体的隐私部位
·运动员没有着护体内衣
·运动员运动中露出内衣
·运动员怪异发型及肤色
·运动员头发遮盖脸部
·运动员发带,鞋带散开或脱落
·男或女运动员的着装与仪表不协调一致
D出界 每次 减01分
E违例动作 减1分
F.任何轻器械与运动员的结合失误按下列情况扣分:
·界内脱离器械,原地拾回扣01分;走一步拾回扣02分;走两步拾回扣03分;三步以上拾回扣0.5分。
·器械脱离至界外,拾回器械扣05分;使用替代器械扣05分。
·器械脱离至界外,运动员不拾回而继续作做动作判为失去器械,扣1分。
·任何伤害到其他运动员的器械使用或失误,被判为严重失误扣1分。
一、男子按体重分为下列八人级别:
1、羽量级:体重在60千克以下
2、雏量级:体重在6001-65千克
3、轻量级:体重在6501-75千克
4、轻中量级:体重在7001-75千克
5、次中量级:体重在7501-80千克
6、中量级:体重在8001-85千克
7、轻重量级:体重在8501-90千克
8、重量级:体重在90千克以上
二、女子按体重分为下列三个级别:
1、轻量级:体重不超过52千克
2、中量级:体重在5201-57千克
3、重量级:体重在57千克以上
三、男女混合双人和元老赛不分体重级别。
扩展资料
健美种类
1,职业健美
健美行业中的“职业”一词通常指的是健美运动员在具有晋升资格的业余比赛中获胜并获得IFBB Pro卡。
职业运动员有资格参加一些较高级别的比赛,包括阿诺德经典赛和冠军之夜,并根据这些比赛的排名决定“奥林匹亚先生”。参与权; “奥林匹亚先生”是职业健身领域的最高称号。
2,青少年健美
健美运动中有许多类别专门针对年轻进入者。许多职业球员从青春期开始进行力量训练,如Arnold Schwarzenegger,Lee Priest和Jay Carter。有很多青少年参加健美比赛。
3,女性健美
女性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力量,寻求更好的身体,预防骨质疏松症。然而,许多女性仍然担心力量训练会使身体膨胀,他们仍然认为力量只适用于男性。
然而,力量训练实际上对女性有很多好处,例如增加骨密度以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健身和体育比赛开始上升。
这些比赛对健美比赛的肌肉发育水平没有严格要求,为女性提供了其他选择。 1980年,第一届“奥林匹亚**”比赛更像是一场现代健身比赛。年度冠军是Rachel McLish。
—健美
竞技健美操分7种基本步伐:
踏步,后踢腿跑,吸腿跳,弹踢腿,大踢腿,开合跳,弓步跳。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
竞技健美操大致分三种比赛:
(1)全国健美操比赛;
(2)全国职工健美操比赛;
(3)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
竞技健美操在练习场地的大小、练习人数的多少、特定动作、动作节奏快慢等方面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必须按规则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竞技健美操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操。作为竞技运动,它的比赛是由以下几项目组成: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三名运动员性别任选),集体操(五人性别不限),有氧舞蹈,有氧踏板。
单人比赛时间限制在1分30秒上下浮动五秒钟。 混双,三人,集体时间限制在1分45秒上下5秒浮动。单人比赛场地为7×7平方米(混双,三人,集体操场地为10×10平方米)。比赛服装也有专门的规定,一般为紧身的专业健美操服装,比赛有专门的竞赛规则,对每一具体细节都作出详细的说明。
扩展资料:
竞技健美操动作的特殊要求
A、艺术性
成套动作艺术性的要求是:充满活力,有创造性,以健美操方式表现动作设计和流畅的过渡动作。成套动作必须显示身体双侧的力量和柔韧性而不重复同一动作。
B、完成
任何未按竞技健美操定义完成的动作都将被扣分。混双和三人(六人)成套中最多允许3次托举或支撑配合动作,包括开始和结束。
C、难度
至少每类难度动作各一个,难度分将是10个最高难度动作的总分。
注意事项
一: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的规范性建立在动作的标准性上,因此,练习时肢体的位置、方向及运动的路线一定要准确。注意动作的速度、肌肉力度和动作幅度,是肌肉充分拉长与收缩这样才能达到动作的整体效果。
二:动作的弹性
动作富有弹性是健美操特点之一,动作的弹性所涉及的身体部位很多,因此练习时要注意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要有控制,是动作富有弹性,节奏均匀,避免动作过分僵硬和关节的过度伸展。
三:动作的节奏感
掌握好动作节奏对健美操练习非常重要。练习者要想表演好较好的动作,必须具有一定的肌肉控制能力、音乐节奏以及动作的完成能力。因此在练习时,要重视开发、训练学员的动作的节奏感,使学员在听懂音乐节奏的基础上慢慢掌握动作的节奏感。
参考资料:
第十六条 评分方法
一、每个比赛项目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规格分值为5分,演示水平分值为5分。
二、采取裁判长、A组裁判员扣分制和B组裁判员给分制相结合的评分方法。
第十七条 评分标准
一、动作规格扣分累计不超过4分(含4分),A组裁判员根据下列错误类型每出现一次扣01分;同一错误在同一动作中出现多次,同一动作出现多种错误或多人次在同一动作中出现错误,累计扣分最高为04分。
(一)动作类:动作不符合功法规格标准,不规范的口型和
发音。
(二)平衡类:不属规范动作内的肢体移动、晃动。
(三)呼吸类:明显的气喘或憋气。
(四)神态类:意念不集中的分神、走神。
(五)其他类:遗忘动作,动作与背景音乐不合拍。
二、演示水平分值为3个档次,每个档次分为3级,共分9个分数段。给分的方法是先确定给分的档次再确定给分的级别,尔后在对应的分数段中以005为单位的倍数给分(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或者是0或者是5)。 档 次 级 别 分 数 优秀 1级 500至480 2级 475至4503级 445至410良好 1级 400至380 2级 375至3503级 345至310一般 1级 300至280 2级 275至2503级 245至210(二)评判标准。
凡动作规范、呼吸顺畅、意念集中、演示神韵与项目规格标准及特点融合、动作和队形整齐、动作与背景音乐和谐一致者,视为优秀。
凡动作较规范、呼吸较顺畅、意念较集中、演示神韵与项目规格标准及特点较融合、动作和队形较整齐、动作与背景音乐配合较一致者,视为良好。
凡动作不规范、呼吸不顺畅、意念不集中、演示神韵与项目规格标准及特点不融合、动作和队形不整齐、动作与背景音乐配合不一致者,视为一般。
三、裁判长扣分。
(一)比赛中因参赛队员个人因素造成的重做扣1分。
(二)参赛队员演示结束时间每提前或滞后3秒扣01分,累计扣分不超过03分。
(三)集体赛每多或缺1名参赛队员扣05分。
(四)着装不符合指定的式样扣01—03分。
第十八条 得分计算
一、动作规格的平均分和演示水平的平均分以及参赛队(队员)的最后得分分别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小数点后第三位数不做4舍5入。
二、A组3名裁判员评分的平均值为参赛队(队员)动作规格得分。
三、B组3名裁判员评分的平均值为参赛队(队员)演示水平得分。
四、参赛队(队员)动作规格得分与演示水平得分之和减去裁判长扣分为其最后得分。
国际健美联合会现有168个会员国,亚健联有36个会员国,是最大的国际和亚洲单项体育组织之一,健美运动也是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这一延缓人体肌肉衰老速度最为有效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国的健美运动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在各地蓬勃开展。
1986年中国举重协会成立分支机构健美运动委员会,中国于1985年11月加入国际健美联合会(英文缩写IFBB)国内现有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二个计划单列市,四个行业体协和国家体委的六所直属体院开展健美运动。健美项目已列入中国大学体育统编教材。自1994年以来,中国健美协会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重要健美赛事和会议。目前国内现有国际级健美裁判2人,国家级健美裁判22人。
为推动和发展中国大众健身健美运动水平,中国健美协会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中国健身**大赛、全国健美俱乐部排位赛、沙滩健美暨健身风采大赛。根据健身市场发展的需要,协会还定期举办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健美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健美组织实行等级评定。
(1)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将健美运动引入中国的推广人:赵竹光(上海人,1907~1991),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
第一家健美组织:1930年创办的上海“沪江大学健美会”。
第一部翻译的健身专著:1934年由赵竹光先生翻译出版了美国列戴民编著的《肌肉发达法》一书。
第一家健美研究会:1939年8月,由赵竹光、曾维祺和陈宪蹊三人成立的“肌肉发达法研究会”。
第一家健美学府:1940年创办的“上海健身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运用教学方法来指导健美锻炼的学府。
第一本健美专刊:1940年7月,由赵竹光任主编的《健力美》杂志正式创刊。
第一次中国市级健美比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由现代体育馆、上海健身学院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联合发起举办了由20余人参加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
第一位市级健美比赛全场冠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举办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上,现代体育馆学员柳颙庵荣获全场冠军——“上海先生”称号。
第一位华人健美冠军:原国家举重队总教练黄强辉,1951年4月13日在他21岁时获得印度尼西亚全国健美冠军。
第一本全国性健美杂志:1980年底由《体育报》社编辑部主办的《健与美》杂志正式创刊。
第一届全国健美邀请赛:1983年6月2日~4日在上海举办的“力士杯”男子健美邀请赛。有9个单位的39名运动员参加。
第一个赞助健美比赛的企业:1983年上海体育用品厂,以“力士牌”杠铃等产品著名,出资举办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
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男子全场冠军:1983年6月2日至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江苏运动员朱来喜获得男子健美全场冠军。
第一次以观摩员身份列席国际健联的中国代表:1984年10月,应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的邀请,国家体委派了许放和娄琢玉二人,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了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
第一位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4年10月在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上,国际健美联合会对娄琢玉先生在中国开展健美运动和对国际健美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向他颁发了国际健美联合会的“功劳荣誉奖”。
第一位穿比基尼参赛的运动员:1985年5月20日,在哈尔滨市第2届健美比赛中,女运动员孙恒身着自己设计的黑色比基尼参加了比赛,成为中国穿比基尼登台比赛的第1人。
第一位到中国传播健美运动的国际健美联合会高级官员:1985年6月2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国际健联主席本韦德先生为中国健美运动员、教练员和健美爱好者讲授有关健美运动方面的知识。他重点讲述了健美训练的方法与技术;力量和营养之间的关系;女子健美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健美联合会的现状等问题。
第一批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5年6月在北京,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为在发展中国健美运动中有突出贡献的陈镜开、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刘英、胡维予、张铁民、徐吉华和宋金亮九位同志颁发了奖章、奖状和荣誉证书。
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的组织机构:1986年10月,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成立,成为领导健美运动的专门机构。曾维祺被选为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戚玉芳、裔程洪、孙玉昆被选为副主任;赵竹光被选为顾问。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主管全国性健美比赛,指导和推动群众性的健美运动。健美运动委员会下设裁判组、教练组、科研组和女子组。
第一任中国举协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1986年10月曾维祺被选举为首任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
第一次增设女子健美比赛项目:1986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四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增设女子个人比赛项目。
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女子全场冠军:1986年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四川运动员陈静获得女子健美全场冠军。
(2)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对全国健美混双冠军:1986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深圳运动员冷高伦和钱跃莲获得男女混双第一名。
第一部管理中国健美运动的法规文件:1987年4月23日原国家体委颁布了《举办健美竞赛、表演和训练班的暂行规定》。
第一期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1987年10月4日由原国家体委举重处和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员会在安徽屯溪市举办了全国健美裁判员训练班。
第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1987年10月14日~17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了全国第五届力士杯健美锦标赛。前四届力士杯比赛均属于邀请赛,从本届开始国家体委将一年一度的“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正式改为“全国健美锦标赛”。
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1987年10月24日~26日在山东省淄博举行了全国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
第一家大型健美训练馆:1987年香港区启棠先生在广州开设“悦威健身中心”,该中心引进了百台先进的健美和健身器械,包括多功能和单功能的健身器以及跑步机、划船机、按摩机和蒸汽浴等,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健美界训练工作的革新,结束了只靠杠铃、哑铃等传统器械的时代。
第一本由国家体委批准正式出版的健美竞赛规则:1988年2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了《健美竞赛规则(试行)》(1987)。
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领队:以国家体委举重协会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古桥秘书长为领队,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1988年10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黄金海岸城举行的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男运动员:1988年10月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城举行,来自44个国家的10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参加了雏量级和轻量级比赛。
第一位个人出资赞助运动员参加国际健美比赛的人士:杨敬民(辽宁)。
第一位国际健美裁判员:1989年古桥先生被国际健美联合会批准为国际B级健美裁判员,这是中国第一位国际级健美裁判员。
第一批健美国家级裁判员:田振华、牛爱君、张盛海、张巍、谷忠德、马长生等。
第一次全国健美比赛设立“特别单项奖”:1989年全国健美冠军赛根据国家体委审定的最新《健美竞赛规则》中“全国健美冠军赛可设特别奖”的规定,在研究分析中国健美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首次增设了“最佳表演奖”、“最佳动作配乐奖”、“男子最佳小腿三头肌奖”和“女子最佳腹肌奖”四项特别奖。其目的旨在促进中国健美运动向着表演性、艺术性、全面性发展,以求尽快接近世界水平。
(3)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田振华(北京)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田里(浙江)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杨敬民(辽宁)
第一任中国健美集训队总教练:杨敬民(辽宁)
第一届中国先生**大赛:'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次比赛依照国际奥林匹亚先生、**的比赛方式进行。与以往健美比赛最大的区别就是运动员不分级别同台角逐。次届参赛者均为1992年全国健美锦标赛各级别前三名获得者。
第一位中国健美先生: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上杨新民荣获“中国健美先生”称号。
第一位中国健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上张萍荣获“中国健美**”称号。
第一批健美先生、**称号获得者:1993年6月12日国家体委根据《健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规定,授予张惠明(江苏)、杨新民(山东)、李根勤(陕西)、王力劲(煤矿体协)、顾晔(江苏)、易康明(安徽)、曲智进(火车头体协)和甘清春(冶金体协)等8名健美运动员“健美先生”称号。授予崔武生(江苏)、纪明丽(山东)、魏媛(煤矿体协)、张海洪(天津)和翟美玲(西安)等5名健美运动员“健美**”称号。
第一位“亚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993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界望高资深的老前辈娄琢玉先生被亚洲健美联合会授予“亚洲杰出贡献奖”,成为亚洲地区接受此称号的第一人。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女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中国首次派出张萍和许勤华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
第一位在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张萍获得第十名,成为亚洲地区唯一入选的队员。
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为尽快提高中国健美运动水平,推动健美运动,加强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于1994年7月在北京成立。由中国健美协会直接管理的这支明星队,共有队员15名,分别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和行业体协。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国健坛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的优秀健美运动员。该队平时分散,赛前集中,除担负全国巡回表演任务外,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健美比赛。
第一任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队长:队长是巍媛(煤矿体协,女);副队长是杨新民(山东,男)。
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运动员:张海洪(天津,女)、张萍(上海,女)、许勤华(上海,女)、顾晔(江苏,男)、易康明(安徽,男)、邵忠文(安徽,男)、纪明丽(山东,女)、李根勤(陕西,男)、陈佳民(沈阳,男)、赵英军(广洲,男)、曲智进(火车头体协,男)、王力劲(煤矿体协,男)、秦成勇(煤矿体协,男)、甘清春(冶金体协,男)。
第一次举办洲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8月26日至29日亚洲健美锦标赛在广东东莞市举行。这次大赛包括第十一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第八届亚洲混合双人健美锦标赛和第五届亚洲男子职业——业余健美锦标赛三项赛事。
第一对在世界混双健美比赛中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4年11月7日在瑞典博朗市举行的’94世界女子和混双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选手纪明丽、顾晔获得第十名。
第一次举办国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11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了国际健联男子业余健美选手最高级别的大赛——第48届世界健美锦标赛。来自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名健美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选手王力劲获得70公斤级第九名的好成绩。
第一个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1995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
(4)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亚洲男子健美冠军:山东健美运动员秦承勇,1995年8月23至28日在中国重庆举办的第31届亚洲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代表中国队夺得75公斤级冠军,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亚洲健美大赛中摘得的首枚金牌。
第一位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运动员:1995年12月3日在日本关岛举行的第4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陈佳民获得65公斤级第八名。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选手。
第一位国际健联执委会资深委员:1996年1月国际健美联合会公布了该会执委会最新名单,共计28人。其中有中国健美前辈娄琢玉先生。
第一届中国健身**大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行了首届中国健身**大赛。大赛从10月份开始分别在深圳、天津、杭州、大连、西安、成都六个分区进行了预赛,筛选出38名优胜者来广州参加决赛。经过再次淘汰,选出10人参加总决赛。比赛项目有“健美形体”、“徒手健身操”、“轻器械健身操”、“健骑机操”和“健身知识问答”。
第一届中国健身**大赛冠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健身**大赛上,北京选手刘令姝荣获本届大赛桂冠。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健身**大赛的运动员:1997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王丽君(陕西)和陈敏(广西)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健身**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
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从业人员的基本的制度:1998年4月1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发《健身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它的颁布,填补了中国健身指导员技术管理上的空白,标志着中国群众性健美运动的管理工作在制度化的轨道上又前进一步。它的施行,不仅能规范健美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保障健身健美爱好者的活动效益,而且激励健美从业人员对大众健美事业的热情,加快健身健美运动的普及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产业化的步伐。
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领队: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领队为古桥先生。
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总教练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总教练为杨敬民先生。
第一支中国健身**代表队的运动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了新组建的中国健美(健身**)队名单,运动员有程丹彤、黄艳艳、王丽君、陈敏、易海燕。
第一位亚洲健美大师称号获得者:1998年8月29日至30日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健美大师比赛(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选手参加)中,中国健美选手杨新民(山东)获得冠军。
第一次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全国健美锦标赛:1998年9月2日至5日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98“中国裤子城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首次直接与商家签约并成功举办的全国性健美锦标赛。
第一家个人品牌健身房:中国最早推行大众健身操的著名教练马华,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即“马华健身俱乐部” 于1998年11月22日在北京开业。
第一位获亚洲健美冠军称号最多的运动员:张萍,从1990~1995年共获得6次亚洲女子健美冠军。
第一套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1999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成立了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编审委员会,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宋兆荣同志任名誉主编,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业务一部主任、中国健美协会秘书长古桥同志任主编,并委派河北工业大学郑庆继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田里教授、山西大学相建华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张盛海副教授执笔撰写,考级教材包括《健美理论与实践》、《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现代健身房服务指南》《健身法教程》。
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中国健美协会于2000年7月15日~25日,在北京首次成功举办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1名健身教练员、健美运动员参加了培训。教学组成员有古桥、田里、相建华、杨敬民、王宏、薛永阁和、程丹彤。
(5)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批国家级健身指导员:2000年7月15日~25日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上,审批了田里、相建华、马长生、杨敬民等71人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
第一次由市级健美协会承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由临沂市健美协会等单位承办,赛会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次在全国健美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上,首次对参赛的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赛会根据国际健联亚洲区副主席、亚健联秘书长蔡保罗先生的提名和比赛仲裁委员的抽签,分别对5个级别的5名运动员进行了药检。
第一批亚洲B级健美裁判员:北京的田振华、刘福来、恩玉平、薛永阁,吉林的张巍,山东的谷忠德,浙江的田里、卢晓文,陕西的刘绍东,重庆的陈静,广西的周鹤轩,大连的范丽萍,新疆的卢跃萍,化工体协的牛爱君,火车头体协的马长生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张盛海等16人。
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2001年8月15日至20日在日本秋田举行的第六届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马志涛参加了男子65公斤级的比赛。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也是国际健美联合会第一次点名邀请中国参加除世界锦标赛之外的国际健美大赛。
第一位亚洲健身**冠军:2001年9月6日至9日第三届亚洲健身**锦标赛在韩国斧山举行,中国选手程丹彤获得健身**160米以上级冠军。
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国健美协会成功组织举办了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填补了世界健身健美竞赛的一项空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共计27名。
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冠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上,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冀锋荣获A组桂冠,四川选手谢黎明荣获B组桂冠。
第一期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培训班:2002年8月4日~10日国际健美联合会授权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首次举办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韦德训练法)培训班,共有学员297名。教学组成员:古桥、郑庆继、田振华、田里、张盛海、相建华、李庆华。
第一次参加亚洲运动会健美比赛: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王筱麟为领队,由教练员李庆华和运动员杨新民、张惠明、刘兴刚、林沛渠、曹雄杰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健美五个级别的比赛。
第一位执法亚运会健美比赛的裁判员: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首位国际健美裁判员古桥先生参加了健美比赛项目的执法工作。
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3年10月14日~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来自31个省市的267名选手,参加了男子8个级别、女子6个级别、男女混双比赛项目和健身先生2个级别、健身**3个级别项目的比赛,这是中国健美协会首次将健美运动的两种竞赛项目安排在一起的比赛。
第一次允许自然人、法人和社会团体有资格直接报名参加的全国健美健身赛事:2003年10月14日~20日,2003年“豪晟杯”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健身**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该次比赛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行业体协、体院(校)有参赛资格外,各个健身俱乐部、社会团体、个人也可直接报名参赛。此举是中国健美健身竞赛体制的一次革新,意在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真正“普及”健美健身运动,为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健身俱乐部提供展示健美英姿的舞台。
第一位健美世界冠军钱吉成:2005年11月底,在上海举办的第5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中,钱吉成勇夺60公斤级冠军。
竞赛类别
(1)健美锦标赛
(2)健美邀请赛
(3)健美俱乐部赛
(4)健美先生、**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