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现“闭店潮”,为何“命”不长?

健身房现“闭店潮”,为何“命”不长?,第1张

我在健身房上过两个月的班,简直是太坑了,搞到我无力还债。

底薪1800元,还是有责任底薪。

伙食一餐4块钱,一个月240元。

我由于业务能力不强,没有完成任务被扣了四百块。

加上自己请假的,偶尔有时候迟到。

一个月才八百多块。

更坑的是,每三天还要值一次班,早上九点半就要到。

当然,也有赚到钱的。

能力并不是很突出的,还是找一份无责任底薪的工作,来做。

才能在销售行业,做下去。

没这么大的压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健身房在每个城市都会有 满大街 健身房员工在发传单 新开业 优惠到几百上千元 那么为什么都营业不久就关门倒闭了从个人身边健身房来看 确实有这样不少的例子原因如下几点

第一 健身房 投资 设备 装修 到房屋租金 需要花费少则在30万元 具体根据面积大小 地段 来取则 这就是前期投入一笔不少的费用

第二 健身房周边 居民生活消费群体 不一样 健身房 租金 投入 急需求回报 健身费用在消费者这边想 太贵 现在挣钱都不容易 周边的居民都在 都喜欢在路上跑步锻炼身体 都不愿意去 健身房 看过很多办了健身卡 没多久 跑路被骗 钱追不回来的 也很多

第三 健身房 按季度 或 者年收费 就按照一年三千元 一个人也包不住 员工工资 电费 水费 等主要是靠不断地拉人头 让顾客报 各种瑜伽 单车 肚皮舞等等 课程来挣钱 但是没有多少顾客去学路上发100个传单 有10进去报名都不错了 久而久之 生意不好了 就看到很多关门倒闭的问题

健身房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倒闭潮”,而是一直以来的更新代谢都非常快。很多健身房,通常不到一年就换了老板,主要是因为健身房的盈利能力太弱。

而健身房盈利能力弱的关键点就是“重资产,轻模式”,这一直是健身房根源性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健身房里面的设备非常贵,专业的设备更贵,加上现在消费者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身房在硬件的投入越来越大,资产越来越重。

而健身的收入模式一直以来就是靠:会员充卡、私教提成,这样的“两板斧”,虽然是直接了当,但是模式过于简单,造成收入来源单薄,承成本回收周期越来越长。甚至有一些健身房的收入连人工和设备维护的成本都保不住,也就是我说的商业模式太“轻”。

健身房的商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饮鸩止渴”了。

为了快速收回资金,疯狂发展会员,推年卡制,在我看来这是目前最失败的一个模式。

大型游乐场推年卡制是成功的,因为别人场地大,容纳人数多。而且商家知道每年去游乐场的次数并不多,锁定你的提前消费,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

但是健身房,本身设备和场地就有限,还疯狂推年卡制,真的当有几十人的时候,一个健身房都显得拥挤了。

健身房消费频次很高,办卡的精准目标人群,几乎是泡在健身房里面。一张年卡大概1200元。一年去100次,平均单次费用仅仅12元。怕是年冲凉房的水电费成本都不够。

而有些老板总是指望办了年卡的人不来,如果办了年卡不来,那么这种人根本不是精准目标人群,根本无法产生后续消费。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矛盾的逻辑,希望靠“捡漏”赚钱,而捡漏本身又会毁了你的店子。

还有很多人排斥的“私教”,甚至现在靠私教的外貌和身材作为吸引点了,这本身就违背了健身的初衷。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健身房的问题太多。但是也有可取之处,例如瑜伽课这样的单独项目,是比较受欢迎的,利润也比较高的单项。

但是很多瑜伽教练都在逐渐摆脱健身房的约束,而自立门户。也给健身房造成了用户流失。

整个健身行业需要一个 健康 有序的良性发展,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健身房在每个城市都会有 满大街 健身房员工在发传单 新开业 优惠到几百上千元 那么为什么都营业不就就关门倒闭了从个人身边健身房来看 确实有这样不少的例子原因如下几点

第一 健身房 投资 设备 装修 到房屋租金 需要花费少则在30万元 具体根据面积大小 地段 来取则 这就是前期投入一笔不少的费用

第二 健身房周边 居民生活消费群体 不一样 健身房 租金 投入 急需求回报 健身费用在消费者这边想 太贵 现在挣钱都不容易 周边的居民都在 都喜欢在路上跑步锻炼身体 都不愿意去 健身房 看过很多办了健身卡 没多久 跑路被骗 钱追不回来的 也很多

第三 健身房 按季度 或 者年收费 就按照一年三千元 一个人也包不住 员工工资 电费 水费 等主要是靠不断地拉人头 让顾客报 各种瑜伽 单车 肚皮舞等等 课程来挣钱 但是没有多少顾客去学路上发100个传单 有10进去报名都不错了 久而久之 生意不好了 就看到很多关门倒闭的问题

在韩国著名的谍战**生死谍变当中,崔岷植饰演的朝鲜特工在**中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一个国家吃不饱饭,而旁边另一个国家的国民却因为吃的太饱要减肥!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减肥锻炼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也间接促成了健身房的普及,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在任何一个城市,健身房可谓遍地开花,尤其在市中心的地段游走时,经常会遇到有人派发传单,邀请参加某某健身房的健身活动,但这样的宣传也透露出了两个这样的信息:一是现如今的健身房的确相当之多,二是很多健身房的业务量也并不乐观,以至于要通过这种老套的街边宣传来获得业务。

笔者的一个老同学,在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健身教练这个职业,多年来也辗转了好几个健身中心,他总有这样一个感觉,每到一个新的健身中心,在前期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工作并不是教导学员健身,而是不断地四处宣传拉客,没办法,谁让健身房的客人实在太少呢!

事实上现在很多的健身中心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前期的投入实在太大,但开业后短期之内无法将成本收回,甚至每月的收益能否支付运营成本也是未知数,久而久之大量的健身房提前关门也成为了必然现象。

既然要开设健身房,首先面对的自然是场地问题,健身运动通常只适合经济条件好的客户,所以健身房不可能开到农村和郊区,通常都在市中心较为繁华的地段,或者是一些优秀小区的内部,但这也意味着租金成本上的压力,一个健身房至少要以100平米为单位进行租赁,一个好一点的健身房几百平米的面积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每个月的租金自然是要以万为单位起价;而设备呢?几千块的跑步机只能算得上是杂牌货,好一点的健身器材一套都是上万元以上,一个健身房至少几十套设备,多少钱的成本自己慢慢算吧!

到这成本投入难道就结束了吗?以上还只是开胃菜而已,几百平米的健身房装修就得多少钱?再配备淋浴室等其他辅助建设,想精打细算?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把这一系列的建设全都弄完,这也不过是基础建设和投入,人员的成本投入才刚刚到来,健身教练、设备维护人员、业务员别以为健身房弄完,留个看大门的就行,没人去拉业务和客人,谁到你这去消费锻炼?健身房员工的工资吃用、每个月健身房的水电消耗、设备的磨损保养、庞大的租金支出等等,如果随后没有丰厚的收益,前期投入会让你欲哭无泪,后面的每月成本支出更让你颇感无语。

所以现如今开个健身房,没个上百万以上的投入根本形成不了规模,每个月的各种支出,五位数是轻轻松松,甚至逼近六位数也不是难事,单次消费的客户就不说了,光是办卡消费的客户,按1000元会员卡客户来计算的话,每个月平均不搞个几十个客户进来,那就请等着赔钱吧!但开业初期只望大量客户滚滚而来毕竟不太现实,很多健身房只能通过时间的流转来积累客户,但这也意味着开业初期的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健身房只能以赔本来应对未来可能的翻身机会,但往往很多健身房等待不了那一天!

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很少人有健身的习惯,很多人图新鲜办个卡去几次不去了,健身馆看似省了成本,实际上是双输。客户群太少。

第二,健身房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也无法开发有效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手段。

我希望健身房能像网吧一样按小时收费而不是局限于年卡月卡,身边朋友都不能一起练

最根本的原因是健身房是主动为 健康 投资,而我们国家的人对主动为 健康 投资没什么概念。与其相对的是医院,医院是被动为 健康 投资。

7月以来,头部健身房品牌“金吉鸟健身”被曝出旗下多家门店接连关闭。

金吉鸟创建于2005年、巅峰时期曾在40多个城市拥有400多家店铺、1万员工、吸纳超200万会员。

稍早一些,金吉鸟曾因“超额预付费”等原因被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约谈,更早一些,2020年初该品牌曾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

中国第一批健身房要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健美操与跳操房出现。2000年后,健身房短暂爆发。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共有健身房近28万家,会员数量达到879万人,市场规模达到337亿元。

市场规模算不上大,但民众不断上升的健身意识,赋予了这条赛道极大的想象力。但另一方面,关店、倒闭、卖身的消息在过去几年不绝于耳。

这令人深思:线下健身房到底怎么了?这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1928年,美国旧金山,一个14岁的男孩因身体原因无奈辍学。第二年,他被妈妈带去听了美国营养先驱Paul Bragg关于健身和营养的演讲。此后他开始戒糖、改变糟糕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规律锻炼。

八年后,男孩在加州的奥克兰市开出了美国第一家健身房。他叫杰克·拉兰内,后来他在美国被尊为了“健身之父”。

这是健身房这门生意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健身房在中国出现。过去短短四十年的时间里,国内健身房已经迈过以下三个周期:

跑得太快不全是好事。

三体运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健身人口渗透率仅为49%,作为对比,在英国这一数据为149%,美国更是高达203%。

低渗透率制约了国内健身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导致了当前国内外健身产业在商业模式上的本质差异。

招商证券资料显示, 在美国,健身产业盈利构成大部分依赖食品、补剂、减肥消费、服装器材等,场地+教练比重较小,国内则恰恰相反,盈利主要还是由场地及教练来驱动。

具体到健身房这门生意,当前国内健身房主要营收来源分为三大部分:会员卡销售、私教课程、水吧。其中,会员卡销售细分为年卡、季卡、月卡、次卡等不同产品,私教课程则包含了泳教课、瑜伽课、团操课等,水吧在营收中占比较小。

“会员卡+私教课程”是主要的营收来源,会员卡年卡预售+私教课打包售卖,则是核心的营收手段。

这种经营模式下,一家健身房维持现金流的能力直接与销售水平挂钩。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健身房一次性就能收取用户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费用,看起来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实则不然。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健身房属重资产运营模式。房租、设备租赁及维护费用、水电费、人工管理费用等,近些年呈持续上涨趋势;

二是健身房的日常运营,过于依赖预售会员卡、打包售卖私教课程这种模式产生的现金流。位于通州某健身房的会籍顾问乔磊告诉市值榜,他所在的健身房单月成本支出为20万元左右,平均单月营收(会员卡预售+私教课)也处于这一水平。

单月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已经售出的会员时长以及私教课,却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才能消化完,这实际上构成了健身房的负债。

这意味着,一旦健身房不能维持新会员的增长数量、老会员的续费率、降低私教课程的消课周期,很可能走向悬崖边缘。

“加州健身的倒下,是整个传统健身房市场走下坡路的开端。”健身行业前从业人员林凡告诉市值榜。

2016年7月,成立于1996年的加州健身香港总部陷入财务危机,很快其北京分公司以“统一内容整顿”为由暂停开放,最后以倒闭告终。

传统健身房市场走下坡路早有预兆。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13年,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增长几乎停滞。

一组更为残酷的数据是,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 2013年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中,80%基本在维持或亏损状态。 而据媒体报道,2002年前后,健身房行业的毛利率高达40%。

十年,健身房这门生意从赚钱变得不赚钱,非但如此,2015年前后短暂回暖之后,传统健身房再次走向下坡路,发生了什么?

从2010年开始,顺着时代发展的主轴,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1、2010年之前行业盲目扩张、竞争,成为接下来几年的主旋律;

2、2014年之后,租赁及人工成本开始上涨,“行业竞争+成本上升”成为传统健身房两大经营难题;

3、2016年至今,乐刻、超级猩猩、keep等携资本与新模式进入市场,同时租赁成本再度急剧上升。

行业竞争+成本压力+新物种冲击,成了压在传统健身房身上的三座大山。

这条负重不断叠加的行业演进路径,是行业的一道筛子。2016年以来,加州健身、青鸟健身、威尔士健身、浩沙健身、金吉鸟等行业知名品牌,都陷入不同程度的困窘,他们或寻求卖身而不得,或因现金流枯竭无奈倒下。

他们的困顿甚至倒下,不能只归咎于经营不善。

传统健身房已经走过的40年里,倒闭与新生是常态,身处这个行业的人,他们经营的健身房定位或高或低,规模或大或小,他们中有的人通过直营或加盟的方式不断扩充规模,有的偏安一隅不做他想。

但无论如何,健身房这门生意的核心商业模式不曾变,即主要通过年卡预售及私教课程打包售卖的方式获得现金流,用以健身房日常运营。

行业早期,入场时机就是最大的竞争力,这种运营模式得以奏效。

随着时间推移, 传统健身房难免陷入“竞争加剧——同质化明显——低价竞争——销售至上——利润压缩——行业洗牌”的连锁陷阱, 更不惶论,这本就是一门重资产运营的生意,还必须直面急剧攀升的房租及人力成本。

不赚钱甚至亏损,便成了常态。

林凡表示,如果从财务角度看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保守估计90%以上的健身房都处于亏损状态。

持续获得现金流的能力,成了衡量一家健身房经营优劣的重要标准,而健身房维持现金流的能力又直接与销售水平挂钩,导致销售能力成了传统健身房的核心竞争力。林凡透露,这甚至让行业衍生出了专门提供销售服务的公司。

长此以往,行业不正之风一度猖獗。过去几年有不规范者甚至在租赁场地、购进设备后,通过预售回收成本,然后携款跑路。

“很多较大规模的健身房老板,他们事实上不依靠健身房赚钱,而是拿预收上来的现金流进行炒股、做别的生意等,做成了万事大吉,做不成的健身房也就倒闭了。”林凡告诉市值榜。

同样不能忽视的一点在于,当服务能力让位于销售水平,最终影响的是用户的健身体验,导致续费率水平低下,这无疑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016年被诸多 体育 产业内人士称为“ 体育 产业发展元年”。聚焦健身房产业,这一年从政策到企业到投资方,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出台多项战略性文件,鼓励健身行业二次发展;

2、以私教工作室、精品团课工作室、“O2O平台+器械运动”为主的新模式健身房雨后春笋般冒出;

资本以极大的热情涌入健身运动赛道。《中国国际 体育 投融资报告》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健身创业公司共完成29起投融资行为,超过20家公司融资金额达到千万级。

政策利好、背靠资本、适逢移动互联网与新零售风口,这些新物种们,集体发动了一场对传统健身房的冲击。

他们概念不同、理念不同、模式不同,但目标一致:要么改良,要么变革,在死气沉沉的健身房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具体来看,私教工作室以提供私人教练课程为核心服务,场所内一般配置有氧区、器械区、自由力量区、休息区等;精品团课工作室以提供单一类型付费团课为核心服务的健身运动空间,场所内一般配置团操房。典型团课类型如瑜伽、动感单车、拳击等。

此外则是以O2O平台+器械运动为核心服务的健身运动空间。场所内一般配置有氧区、器械区、自由力量区、休息区等。主打互联网健身、24小时无人管理,按次或按月消费等概念。

对这几种模式,市值榜做了如下对比,便于更为直观的理解。

私教工作室更像是袖珍版的传统健身房,只是相对而言更聚焦私教课程,增强了服务意识,但规模较小导致,成本得以压缩的同时现金流也有所下降,本质上与传统健身房无异,我们不做过多讨论。

包括精品团课工作室在内的一众新型健身房,他们的进化主要集中在:付费模式—“颠覆年卡、没有会籍顾问”、健身内容—专注细分赛道、健身时间—24小时及分时预约等。

从用户需求出发,传统健身房本质上是一门租赁场地、运动器材的生意,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把选择权完全交到用户手中,预售会员付费的模式之下,用户来与不来、健身频率高不高都完全取决于自己,这也导致整个行业沉睡用户占比较高,且会员续费率低。

而主打团课、私教的新模式也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只是他们将需求分割,把场地、时间、价格、内容等拆分成一个个细小模块,供用户按需自由组合。

也就是说,用户需求本质上没有变,传统也好新物种也好,无非就是要告诉用户去哪里练、怎么练。 区别在于,传统健身房更注重前者,新物种们明显更注重后者。

这一情况下,新型健身运动空间相比传统健身房,更依靠运营驱动而非销售驱动。团课课程内容、私教课教练、线上化手段最后实际上在为运营做支撑,归纳起来就成了“内容吸引用户——线上化手段获客——私教服务水平增加粘性”这一闭环。

在商业模式上,新型健身运动售卖的实际上还是场地+运动器材,但放大了对课程内容的建设,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

与此同时,按时、按次的付费模式下,教练实际上承担起了很大的压力,他们直接关乎到用户留存以及续费率。

所以我们看到, 当前健身房产业最本质的一个变化在于,核心竞争力由销售水平变成了课程内容以及教练的专业性与服务能力。

传统健身房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物种们的分流、教练流失等方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从用户“去哪里练”“怎么练”这两个原始需求出发,当前新型健身空间,更多吸引的是健身小白。对他们来说,“怎么练”是优先级更靠前的需求,场地规模、器械相比之下反而不那么重要。

但对于那些健身老手,需求优先级可能恰恰相反——他们才应该是传统健身房极力争取的用户。

所以本质上, 传统健身房与新物种,“合”的关系要远远大于“竞”。 传统健身房这门生意不性感,但也死不掉。

当然,传统健身房还是要做出改变,如果还继续让服务让位于销售,那这条下坡路就要走到底了。

(文中林凡、乔磊为化名。)

参考文献

1《2019—2020中国健身市场发展白皮书》,德勤研究所;

2《长城前瞻 超级猩猩:健身房的零售革命,打破“健身对赌”牢笼》,长城证券;

3《健身蓝海千帆竞发,需求撬动千亿市场》,光大证券;

4《热潮之下蓄势待发的中国健身行业》,招商证券;

5《健身房今冬关店潮?揭秘行业20年的潜规则》,蛋解创业;

6《三十年了,国内健身房依然几乎不赚钱》,华商韬略;

1、时间不足

健身本身是一件比较耗费时间的运动行为,热身、运动、拉伸三个步骤下来,时间就过去了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左右,想要获得成效,一周至少需要进行三次,这样算下来花在健身上面的时间也不少,何况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人光是工作就已经精疲力尽,所以一些工作繁忙的朋友就不会选择去健身房锻炼,而是选择在家运动。

2、花费高

健身房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成立的健身场所,进健身房锻炼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不是很高,其余的额外费用才是花费最多的地方,如需要增肌的人,为了进行系统的肌肉强化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营养补剂、营养餐是免不了的,喜欢运动的人多半希望得到专业指导,所以会选择聘请私人健身教练,这部分费用还是很高的。

3、健身房杂乱

如前所述,正是因为健身行业的火热,市面上成立的健身房多不胜数,良莠不齐,想要找到一家资质好的健身房难度并不小,何况有很多健身房是皮包公司,可能今天刚办完卡,明天就卷款潜逃,网络信息的发达,也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人们对健身房的信任,可以说只要有一家健身房出现不好的信息,所有的健身房都会被打上不好的标签。

生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本行业是不是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二是你本身是否可以做到行业差异性,有自己的特色。

听你描述,附近也有好多健身房,那你要调查清楚了是因为市场需求够大还是因为跟风行为,如果是前者,那说明这个行业在你们那里还没有达到饱和,你涉足后还有立足之地。后者的话还是多考虑考虑吧。

健身房在国内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你看国外健身的普及率就可以看出,健身行业在今后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个蛋糕就这么大,有可能出现了各类俱乐部之后健身俱乐部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了,也有可能随着中国人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健身会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锻炼项目。所以你做这个生意要看眼下以及长远,这样决定了你的投资计划。

个人认为健身房频繁跑路是因为投资健身房有跟风的嫌疑,感觉健身房有健康产业的成分,但实际上健身房是一个长期投资,但回报周期很长的项目,健身房的回报率就是卖会员卡,而且淡旺季落差很大,会员卡最短也是季度卡,儿这种长周期回报,就会没有资金回流,而资金链断了,所以倒闭健身房比率大。

健身房给人的映像就是卖卡卖课,口碑不是很好,而且很多健身房也是因为经营不善导致关门歇业,却给开卡买课的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给意向客户造成不好的影响。

大部分去健身房的人都是有目的性的,要么减肥要么增肌,但是没有专业性的健身知识,可能都是从网上看些视频或者文章教程,只是学习一些健身动作,没有体会到其中动作要领,而不买课的话教练也不会系统的指导训练,导致一段时间锻炼下来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流失率比价大,顾客没有持续消费的欲望。

除非是一些喜欢健身的,有健身基础的人会长期坚持锻炼,这部分人一般都不太需要有人指导,只是在冲击大重量时需要有人辅助一下,其他的动作要领和训练计划自己都能搞定。大健身房人流比较大,环境比较嘈杂,一些真正想健身的人都不是很喜欢这种环境,受外界因素打扰不能专心的训练,这个也是一些健身大佬比较喜欢人少的时候去锻炼的原因。

现在健身工作室也越来越多,场地虽然不大,但是相比大的健身房该有的器械都还是有的,而且都是一对一的指导,有针对性的训练,相比较大的健身房费用贵一些,但是也不是贵的很离谱,对于想要改变自身状况的人和现在的消费水平来说,大部分都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一对一的指导训练比起自己在健身房瞎练效果更容易体现,总的来说会让你感觉到这个钱没有白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709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