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身服务业的一点想法

关于健身服务业的一点想法,第1张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民的健身意识也有很大的提升。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到“十四五”规划和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全民健身涉及每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涉及到全体国民的幸福,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全民健身变成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近年来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发展最快,保持了高位增长,2019年增加值现价增长速度达到744%。

一、健身行业的构成

健身行业的上游是资源供给,包括健身器械的生产及销售、教练培训和健身课程研发。

健身行业的中游为健身服务业,包括线下和线上健身服务。线下健身服务包括健身中心、健身俱乐部等。除了传统线下健身房,还有互联网+实体店线上与线上的结合(020平台),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健身类APP。

健身行业的下游则是针对用户的后端服务,例如健身服装器具等的出售、健身食品营养品与信息数据管理等等。

二、健身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1健身房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近几年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共有健身房近28万家,会员数量达到879万人,市场规模达到337亿元。除了传统的健身房外,还衍生出团课精品工作室、私教工作室和24小时健身房等新型模式。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健身房会员渗透率基本达到10%以上,国内整体渗透率为5%左右。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健身习惯正在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以及低线城市扩展,未来二线以及低线城市市场潜力大。

2020年受疫情影响,健身房行业增速回落,全国健身房都经历了2个月到半年的暂停营业,这期间也淘汰了不少经营状态欠佳的健身房。主流城市健身俱乐 部年均收入仅522万元,较2019年下滑188%。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健身房恢复全面复工状态,全国健身产业逐渐复苏,曲线开始爬坡上扬。

2在线健身行业市场的发展

2020年2月,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健身需求,国家体育总局颁发《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体育部门及各类媒体要积极推广科学的居家健身方法。

疫情对传统健身房经营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用户的健身习惯正发生快速的变化,健身线上化趋势增强,催生了户外健身、家庭健身等多样化健身场景,健身运动类App在疫情期间月活跃用户持续保持高位,较上年疫情前同期呈两位数增长。

据调查显示,75%的体育锻炼者运动时借助运动类的app, 包括记录运动行为、使用运动内容、话题社交、制定运动计划或提升运动能力等。互联网运动健身平台中,目前头部平台脱颖而出,如keep、小米运动、咕咚等。Keep在疫情期间推出线上直播,进行Keep运动用品电商直播。

3健身行业线上与线下模式融合

除了线上健身平台外,线下健身品牌也加速布局线上。健身视频在疫情期间播放量暴涨,促使各类型健身房加速布局线上,通过直播、视频训练、社群交流等形式增强现有客户粘性、打响品牌效应来进行引流。

转战线上化运营的线下健身房品牌除了一些头部传统健身房威尔士,还有一些新模式健身房,如乐刻,利用联合直播平台推动团课直播,服务千万人次在家云健身,利用平台教练与奥运冠军进行短视频教学。

三、健身服务业发展趋势

1健身房小型专业化趋势明显

健身房小型、专项化趋势明显,这一类健身房真正的优势在于能在某一细分运动领域吸引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也能得到更多的社区归属感,出现了更多如瑜伽等细分健身领域健身房。

2线上健身成为新战场

据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2021》,疫情后线上健身用户增长23%,其中有意继续进行线上健身的占60%。先前国内居家健身普及率不高,中国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仅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不足5%。

预计2025年我国的基础阶段体育健身人口可能会增长至325-35亿左右,在全国总体的体育健身人口中,可能达到65%-70%的占比,承接这一部分受众群体的健身需求,将会是未来线上健身房的主要功能。

3新技术为健身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新技术也为健身教学突破时间、空间、人力等限制,实现更高阶的监测、互动和反馈带来更多可能性。线上健身的火爆也顺势带起了健身器材的需求。

互联网巨头们的陆续进场,强大的资金和流量,以及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全产业链,持续用AI技术为软硬件产品赋能,也为用户提供了多运动场景。

而居家健身器材中,尤其动感单车、智能健身镜深受瞩目。健身周边产品,如智能手环、减震垫、筋膜枪等,也顺势爆发。作为可穿戴领域的头部玩家,华为、小米等居家健身设备的销量无疑也是水涨船高。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但健身人口渗透率较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和健身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政策利好趋势,国内健身器材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我国健身行业发展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健身教练35岁后的发展趋势如下:

1、健身教练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整体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健身行业已经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健身教练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是必然趋势。

2、健身人群的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身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对健身教练工作岗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且随着健身市场的不断扩大,健身教练也会呈现出上升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健身行业从业者并不多,在国内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情况下,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健身行业的教练资源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健身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潜力,#健身#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3、健身行业需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在不断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仅现有体育俱乐部就有2000余家。而真正的专业健身教练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市场上培养健身教练的机构少之又少,多数是没有体育教育背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中高级运动技术人才。

而这些人才对健身行业的认知也远远落后于健身行业的规模。这就导致了很多培训机构,培训健身教练根本就不能满足健身行业的发展需求,对这个领域的知识要求自然就会越来越高了。

4、健身行业将逐渐规范,将会出现更多具有专业水平的优秀健身教练。

目前健身行业中大部分的教练,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缺乏规范化发展,健身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而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也被行业淘汰了。在未来,健身教练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它将逐渐从运动竞技型体育发展为以健身为目的的生活性体育。由于健身教练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对训练科学等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健身教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5、随着健身行业的逐渐发展,健身教练技能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比如:现在的健身教练都会进行专业的课程培训和学习进修了。因此,只要是有需求的,不管是学习或者是培训,健身教练都是可以进行学习的。

但是在学习期间,每个教练都会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其中都有一个目标可以达到!然后将这个目标逐个分解开来,制定自己的计划,然后在去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那么健身教练职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问: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趋势? 答:由于健身市场发展非常快,除了国内的一些健身中心,还有很多国际的健身连锁机构,其中包括一些国际连锁的健身培训机构登陆中国,所以今年国家就开始实施一个统一的评定认证标准来对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将来健身市场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会越来越快,同时还会更加规范,更加专业化。国内起步虽比国外晚,但是发展将会比国外快。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我认为未来最好的工作方向其实就是你最想做和最会做的工作!你要弄清楚自己现在掌握的知识结构,哪些你比较熟练,努力将自己的兴趣提高,达到你那个领域的高级水平就是最好的,也是最适合你的工作了!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你要知道,不管是什么方向的!(除了非法的事情)最好了就能成功!你看现在有那么多的创新人士不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方向上到自己的价值吗尤其是人家扫地的都能成功啊现在的人对健身越来越关注,所以健身行业的发展会有不错的市场现在的确发展很快,这个很难说, 很好的啊,现在涉及健康的都好的啊

  前景及趋势看好,建设器材和健身俱乐部都是不错的创业方向。参考《中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现代人注重健康管理,近年国人尤其重视通过体育运动增强预防疾病。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针对20-69岁人群的调研发现,我国有51%的人群进行健身运动,比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9-2014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人数达到383亿人,庞大的健身人口未来将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健身行业发展的速度依然比较可观,从2012年开始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4年,健身行业产值达到127228亿元,增长率为818%。

  目前商业健身房一般采取会员制收费,健身房会员总数和健身房收入关联较大。受健身俱乐部数量的影响,会员数量在2011-2013年间也出现了放缓趋势,而近两年有意愿参与健身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会员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8219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2
下一篇2023-10-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